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全3個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66W

語故事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精華,字數雖少,可是表達的含義卻十分深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成語故事大全3個。

成語故事大全3個

成語故事大全3個1:內助之賢

晏嬰,字平仲,人稱晏子,春秋時齊國人。他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的相國,以節儉、身體力行為齊國人尊重。晏嬰去世後,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傳世《晏子春秋》,是戰國時人蒐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當晏嬰為齊景公的宰相時,有一天晏嬰出門,他的車馬剛好路過馬車伕的家,車伕的妻子從門縫偷看她的丈夫。她那為宰相駕車的丈夫,坐在華麗的車蓋下,趕著馬車,神氣活現、得意揚揚,一副驕傲自滿的樣子。

等到車伕回家後,妻子請求離去,再也不想回來了。車伕問為什麼,妻子説:“晏子身高不到六尺長,卻當了齊國宰相,名聞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

今天我看他的時候,志慮深遠,不時有着謙虛的神情。你身高八尺,只是人家的車伕,卻自鳴得意,這就是我為什麼要離開你的原因。”自從聽了他妻子的話後,車伕駕車的態度逐漸轉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子觀察到車伕的變化後,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何在,車伕便如實地説了。

晏嬰讚賞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的精神,認為是一個值得任用的人,於是推薦他當了齊國的大夫。

從這則故事引伸而來的成語“內助之賢”,被用來稱讚人家有賢淑的妻子。另一則成語“揚揚得意”也是源於這則故事。〖原文〗: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閒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成語故事大全3個2:禍起蕭牆

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為國君,即為魯僖公。同年,季友迫使莒國將魯國亂臣慶父交還魯國。由於季友對魯國王室忠心耿耿,為維護魯國的安定做出了貢獻,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費這個地方賜給了季友,並命季氏世代為上卿。從此,費地成為季氏的私邑。從此季友的子孫被稱為季孫氏。

季孫氏以顓臾國靠近費邑,以後會給子孫造成威脅為藉口,要出兵伐顓臾。顓臾在商代即是方國,故址在今平邑縣柏林鄉,至今平邑鎮東還有顓臾村。

周成王時顓臾成為魯國附庸。顓臾地處魯國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費城之間,周王室曾授權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對這樣一個處在魯國疆域之內的附庸國大動干戈,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説,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季孫氏當時只是一個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

季孫氏家臣子路和費邑宰冉求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老師孔子。孔子講了一番季氏不應伐顓臾的道理,最後説:“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一語點破了季氏伐顓臾的真正原因。

蕭牆,指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或屏風。“蕭牆之內”暗指魯君。當時,季孫氏把持魯國朝政,擔心一旦魯君起兵收回主權,顓臾會憑藉地利幫助魯君,便想先下手為強,消滅顓臾。所以孔子説,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魯君(蕭牆之內)。

成語故事大全3個3:緹縈救父

倉公師從陽慶,陽慶傳他“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他學了三年,給人治病,能預決病人生死,一經投藥,無不立愈,因此遠近聞名。倉公切脈已臻於神乎其技的程度。如齊侍御史成自述頭痛,倉公為他診脈,診斷為疽症,其病因內發於腸胃之間,因貪酒所致,五日當腫脹,八日時便嘔膿而死。果然,成於第八天因嘔膿而死。

由於求醫者眾,而倉公又不常在家中,所以,病家常失望而歸。日久,求醫者開始憤懣異常。就象以上所舉醫案,由於倉公能預知生死,有的病人就無藥可醫,病人就責怪倉公不肯醫治,以致病人死亡。怨氣積久了,終於釀成禍祟。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有有權勢之人告發倉公,説他借醫欺人,輕視生命。地方官吏判他有罪,要處倉公肉刑(當時的肉刑有臉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按西漢初年的律令,凡做過官的人受肉刑必須押送到京城長安去執行。因此,倉公將被押送到長安受刑。

倉公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臨行時都去送父親,相向悲泣。倉公看着五個女兒,長歎道:“生女不生男,遇到急難,卻沒有一個有用的。”聽完父親的哀歎,十五歲的小女緹縈決定隨父進京,一路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臨淄相距長安兩千餘里,一路上父女倆風餐露宿,嚐盡人間辛酸。好不容易到了長安,倉公被押入獄中。為了營救父親,緹縈斗膽上書漢文帝為父求情,請求做奴婢替父贖罪。上書中這樣寫道:“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奴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當朝皇帝是開創了歷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史書記載,漢文帝治天下,恭儉仁厚,以德化民,海內安寧,百姓安居,人民樂足。他見到上書後,感其孝誠,免除了倉公的刑罰,同時頒發詔書廢除由來已久的殘酷的肉刑。詔書是這樣寫的: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過為善,而道無繇至,朕甚伶之!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不久,丞相張蒼等人根據這個詔書廢除了肉刑制定,頒佈了新刑法。正是小小女子緹縈的至孝之心而上書救父的美舉,促使了肉刑的廢除。為此,班固有詩讚緹縈:“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

太倉令有罪,就遞長安城。

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

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

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

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緹縈上書救父的孝行,萬古流芳,成為後世孝道的典型。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