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01W

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從上古的女媧傳説到現代的改革建設,每一個故事記錄了一個國家歷史性的成敗與榮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帶來的歷史故事_中國的歷史故事,希望對您有幫助!

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_中國的歷史故事篇一:沙丘的陰謀

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到東南一帶去巡視。隨他一起去的,有丞相李斯、宦官趙高。他的小兒子胡亥要求一起去。秦始皇平時挺喜歡他小兒子,當然答應了。

秦始皇渡過錢塘江,到了會稽郡,再向北到了琅邪(今山東膠南縣)。從冬季出發,一直到夏天才回來。回來的路上,他感到身子不舒服,在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南)病倒了。隨從的醫官給他看病、進藥,都不見效。

到了沙丘(今河北廣宗縣西)的時候,秦始皇病勢越來越重。他知道病好不了,吩咐趙高説:“快寫信給扶蘇,叫他趕快回咸陽去。萬一我好不了,叫他主辦喪事。”

信寫好了,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出,秦始皇已經嚥了氣。

丞相李斯跟趙高商量説:“這兒離咸陽還很遠,不是一二天能趕到。萬一皇上去世的消息傳了開去,恐怕裏裏外外都會發生混亂;倒不如暫時保密,不要發喪,趕回咸陽再作道理。”

他們把秦始皇的屍體安放在車裏,關上車門,放下窗帷子,外面什麼人也看不見。隨從的人除了胡亥、李斯、趙高和五六個內侍外,別的大臣全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車隊照常向咸陽進發,每到一個地方,文武百官都照常在車外奏事。

李斯叫趙高趕快派人把信送出去,叫公子扶蘇趕回咸陽。趙高是胡亥的心腹,跟蒙恬一家有冤仇。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準備假傳秦始皇的遺囑,殺害扶蘇,讓胡亥繼承皇位。胡亥當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

趙高知道要幹這樣的事,非跟李斯商量不可,就去找李斯説:“現在皇上的遺詔和玉璽都在胡亥手裏,要決定哪個接替皇位,全憑我們兩人一句話。您看怎麼辦?”

李斯吃了一驚,説:“您怎麼説出這種亡國的話來?這可不是我們做臣子該議論的事啊!”

趙高説:“您別急。我先問您,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嗎?您的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您跟扶蘇的關係比得上蒙恬嗎?”

李斯楞了一會,才説:“我比不上他。”

趙高説:“要是扶蘇做了皇帝,他一定拜蒙恬做丞相。到那時候,您只好回老家。這是明擺的事兒。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您我就一輩子受用不盡。您好好考慮考慮吧。”

經過趙高連哄帶嚇地説了一通,李斯怕讓扶蘇繼承皇位以後,自己保不住丞相位置,就和趙高、胡亥合謀,假造了一份詔書給扶蘇,説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又説將軍蒙恬和扶蘇同謀,都該自殺,把兵權交給副將王離。

扶蘇接到這封假詔書,哭泣着想自殺。蒙恬懷疑這封詔書是偽造的,要扶蘇向秦始皇申訴。扶蘇是個老實人,説:

“既然父皇要我死,哪裏還能再申訴?”就這樣自殺了。

趙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着人馬趕路。那時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氣還很炎熱,沒有多少日子,屍體已經腐爛,車子裏散發出一陣陣臭味。

趙高派人去買了一大批鹹魚,叫大臣們在每輛車上放上一筐。車隊的周圍的鹹魚氣味,把秦始皇屍體的臭味掩蓋過去了。

他們到了咸陽,才宣佈秦始皇死去的消息,舉行喪葬,並且假傳秦始皇的遺詔,由胡亥繼承皇位。這就是秦二世。

二世和趙高葬了秦始皇以後,做賊心虛,怕篡奪皇位的事泄露出來。趙高攛掇胡亥殺害自己的兄弟和大臣,把十二個公子和十個公主都定了死罪,受株連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過了一年,趙高又用詭計唆使二世把那個同謀的李斯也逮捕起來殺了。趙高自己當了丞相,獨掌大權。

歷史故事_中國的歷史故事篇二:李斯諫逐客

秦國雖然在邯鄲打了一次敗仗,但是它的實力還很強。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進攻韓、趙兩國,打了勝仗。後來,索性把掛名的東周王朝也滅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

當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裏。

呂不韋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地方的一個富商,因為幫助莊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呂不韋當相國以後,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

戰國時期有許多學派,紛紛着書立説,歷史上把這種情況稱做“百家爭鳴”。呂不韋自己不會寫書,他組織他的門客一起編寫一部書,叫《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還派人把它掛在咸陽城門上,還發佈告示,説誰能對這部書提出意見,不論添個字或者刪掉個字,就賞金千兩。這一來,他的名氣就更響了。

秦王政年紀漸漸大起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宮裏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着呂不韋礙事,把呂不韋免了職。後來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

呂不韋一倒台,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説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説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

秦王政接受這個意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

有個楚國來的客卿李斯,原是着名儒家學派代表荀況的學生。他來到秦國,被呂不韋留下來當了客卿。這一回,李斯也捱到被驅逐的份兒,心裏挺不服氣。離開咸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説:“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裏,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

秦王政覺得李斯説得有道理,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恢復他的官職,還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當謀士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攻勢,一面派人到列國遊説諸侯,還用反間、收賣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韓王安看到這形勢,害怕起來,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

韓非也是荀況的學生,跟李斯同學。他在韓國看到國家一天天削弱,幾次三番向韓王進諫,韓王就是不理他。韓非滿肚子學問,沒被重用,就關起門來寫了一部書,叫《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君主要集中權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讚賞,説:“如果我能和這個人見見面,該多好啊。”

這一回,韓非受韓王委派來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強大,上書給秦王,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出力。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還沒考慮重用韓非,李斯倒先着急起來,怕韓非奪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説:“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大王兼併諸侯,韓非肯定要為韓國打算;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個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

秦王政聽了這話,有點猶豫,下令先把韓非扣押起來,準備審問。韓非進了監獄,想辯白也沒機會。李斯卻給他送來了毒藥,韓非只好服藥自殺了。

秦王政扣押了韓非,也有點後悔,打發人把韓非放出來,可是已經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惱。正在這時候,有個魏國人繚到秦國來,秦王政找他一談,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任用繚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尉繚。

歷史故事_中國的歷史故事篇三: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秦國打敗晉國以後,一連十幾年兩國沒有發生戰事。可是南方的楚國卻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奪地位。

公元前620xx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楚莊王正在那裏尋歡作樂,聽到伍舉要見他,就把伍舉召到面前,問:“你來幹什麼?”

伍舉説:“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着。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

楚莊王聽説要他猜謎兒,覺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説:“你説出來聽聽。”

伍舉説:“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

楚莊王心裏明白伍舉説的是誰。他説:“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期,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楚莊王沒有動靜,又去勸説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

蘇從説:“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願的。”

楚莊王高興地説:“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打這以後,楚莊王決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馬的人撤了職,把敢於進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一面製造武器,操練兵馬。當年,就收服了南方許多部落。第六年,打敗了宋國。第八年,又打敗了陸渾(在今河南嵩縣東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為了顯示楚國的兵威,楚莊王在洛邑的郊外舉行一次大檢閲。

這一來,可把那個掛名的周天子嚇壞了。他派一個大臣王孫滿到郊外去慰勞楚軍。

楚莊王和王孫滿交談的時候,楚莊王問起周王宮裏藏着的九鼎大小輕重怎麼樣。九鼎是象徵周王室權威的禮器。楚莊王問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奪取周天子權力的野心。

王孫滿是個善於應付的人。他勸説楚莊王:國家的強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聽鼎的輕重。楚莊王自己知道當時還沒有滅掉周朝的條件,也就帶兵回國了。

以後,楚莊王又請了一位楚國有名的隱士孫叔敖當令尹(楚國的國相)。孫叔敖當了令尹以後,開墾荒地,挖掘河道,獎勵生產。為了免除水災旱災,他還組織楚國人開闢河道,能灌溉成百萬畝莊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糧食。沒幾年工夫,楚國更加強大起來,先後平定了鄭國和陳國的兩次內亂,終於和中原霸主晉國衝突起來。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救鄭。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市東)和楚國發生了一次大戰。晉國從來沒有打過這麼慘的敗仗,人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黃河邊。船少人多,兵士爭着渡河,許多人被擠到水裏去了。掉到水裏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頭都砍了下來。

有人勸楚莊王追上去,把晉軍趕盡殺絕。楚莊王説:“楚國自從城濮失敗以來,一直抬不起頭來。這回打了這麼大的勝仗,總算洗刷了以前的恥辱,何必多殺人呢?”

説着,立即下令收兵,讓晉國的殘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後,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就成了霸主。

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莊王,前前後後總共五個霸主。歷史上通常稱他們是“春秋五霸”。

Tags: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