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38W

關於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呢?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在歷史長河中,歷時故事給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諸多啟發,只有深刻理解,才能體會到歷史故事的現實意義,並從中有所收穫。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希望能夠幫到你!

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

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篇一:明太祖十五個不徵之國

“不徵之國”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貢體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對明代外交定下基調:一要奉行和睦,二則厲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佈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這15個國家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

這15個“不徵之國”的宣佈,標誌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確立,也象徵明朝政府承認了上述國家的主權獨立。在此後給各國的詔諭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場。

附:

這十五個不徵之國裏,日本排在第二位。據説是看見元蒙兩次遠征日本而遭遇頑強抵抗,最後反致失敗,太祖感其剛烈於是定其為不徵之國。

但是,因為日本涉嫌捲入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怒日本特甚”,並且在《祖訓》中指出日本“雖朝實詐”,但他卻依然沒有討伐日本的意思,只是“決意絕之”。朱元璋的這種處理方式固然有受到忽必烈兩次征討日本均告慘敗的教訓影響,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他於洪武四年頒佈的詔書中説的極其詳盡明白。該詔書稱: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不徵”其實是受保守的思想所局狹的,日本的狡猾也躍然紙上。

又:據説地球上有三個國度的人最勤勞,分別是:德國、日本及中國。

日本出過豐臣秀吉,也出過足利義滿;有東條英機,也有大平正芳。

極善與極惡並存,這個中國曾經不屑一顧的蕞而小國,中國人嘴裏的倭寇、倭奴,欺負起主人來卻最為兇狠。

如今,有日本在卧榻之側,就是睡覺,我們也睜着一隻眼睛。與日本為鄰,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篇二:元定宗駁斥羅馬教皇

貴由登基時。參加登基大典的人中還有一位意大利方濟各會教士柏郎嘉賓。

原來,蒙古軍的大規模西征,震驚了整個歐洲。

公元1245年(淳祜五年)初,英諾森四世在法國里昂主持召開了宗教大會,商討如何抵制蒙古侵略等問題,會上決定派遣教士出使蒙古汗廷,勸告大汗停止對歐洲的徵略和對基督教徒的迫害,改信基督正教。

會後,柏郎嘉賓作為羅馬教皇英諾森四世的特使出使蒙古,參加了貴由的登基大典。

貴由登基後,召見了柏郎嘉賓,柏郎嘉賓向他呈遞教皇致蒙古大汗的信件。教皇在信中指責蒙古人蹂躪基督教國土,殺戮基督教徒,違背上帝旨意,應該棄惡從善,皈依基督教,否則,必遭上帝嚴懲。

對此,貴由拒不理睬,他在給教皇的覆信中措辭傲慢,信的開頭這樣寫道:“天神的力量,全人類的皇帝,致大教皇的真實信札”。接下來貴由駁斥了教皇的責斥和勸誡,將蒙古人軍事征服的成功歸諸天神的偏愛。

最後,貴由強調説:“若你(教皇)接受和平,願意把你的城堡交與我們,你教皇和基督教王公當立即前來見我締和,然後我們將知道你希望與我們保持和平。”

柏郎嘉賓帶着貴由給教皇的回信歸國覆命。

元朝的歷史人物故事篇三: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侵日未果

而元朝,才做了別的朝代沒敢做甚至沒敢想的事情:先後於1274年和1281年,兩次跨海東征日本。尤其第二次,分別從朝鮮和舟山羣島出發,總兵力達十四萬人,船隻共4400艘,被稱為“迄至近代世界史登場以前最龐大的渡海部隊”。黃仁宇説:“在現代社會出現之前,很難能有一個陸上強國也可以同時成為一個海上霸王。”這兩次跨海作戰都以失敗而告終,更像是理想主義的行軍:草原的騎士渴望成為大海的水手——並且不計代價地這麼幹了。這種豪賭(並且連續賭了兩次),是別的民族無法想像也無力承擔的。雖敗猶榮的蒙古人啊,曾經是海上的堂吉訶德——把大海當作敵對的巨人了。

這兩次渡海東征的最高指揮者,是元世祖忽必烈。他佔據北京,摒棄了金亡後的中都城,另起爐灶,於1266年開始營造以北海瓊華島為中心的新大都,歷時十九年竣工。北海、中南海乃至什剎海,頓時都成為這位雄視天下的霸主私人的金魚池。元大都就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在《馬可·波羅遊記》裏稱作“汗八里”(汗王之城的意思):“大汗平時住在都城,在每年三月離開此地,向東北方前進,一直瞳到距海僅兩日路程的地方……當大汗向海濱前進時,會有許多富於趣味的事件伴着狩獵活動而出現,這真可以説是世界上其他任何遊戲所無法比擬的。”

從這段敍述裏,能管窺出忽必烈對大海的嚮往與好奇——不知他一生中是否親眼目睹過真正的海?對於他來説,恐怕只有征服才是最刺激的遊戲——他一直很認真地玩着。他在北海的湖心瓊華島(又稱萬歲山)指點江山,揮霍一生,不僅命令麾下乘勝攻取了南宋小朝廷苟且偷生的杭州西湖,而且孕育了更為膨脹的慾望:向真正的大海進發,向日出的地方進發,搶渡日本列島——這是天之驕子對海之驕子的挑戰。北海的波光與濤聲喲,曾經為他心遊萬仞的豪情伴奏。北海中的瓊華島,是根據“蓬萊仙島”的傳説設計的,忽必烈最喜歡住在山頂的廣寒殿——這是他的月宮。一位住在月亮上的帝王,連夢想都是那麼縹緲,清高乃至浪漫。

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基本上沿襲了元故都的規模與格局。把中南海、北海包括在皇城之內——愛稱為太液池(“太液秋風”是燕京八景之一)。又把皇城之外的什剎海尊稱為玄武池——因為什剎海彼岸有一座供奉玄武神的火神廟,系唐代遺留的古建築。到底是漢人的皇帝,連結湖泊起的名字都引經據典,別有涵義,好像有多大學問似的,而且多多少少帶一點實用主義——太液池和玄武池的命名,都有防火除災的寓意。其實,防不勝防。

我還注意到這樣的落差:蒙古人把湖稱為海,豪邁中不無誇張——如同他們面對世界的那份主人般的狂放;漢人則把湖比喻為池塘了(是養魚池呢還是游泳?)象徵着人在神面前的謙虛乃至自我貶低。前者是天地的主人,後者是神的奴隸。據説每逢火神誕辰或皇宮發生火災時,明朝的皇帝必定特派大臣去玄武池畔的火神廟叩頭朝拜,祈禱神靈多加關照。所以即使在給事物的命名方面,這個民族也不敢誇大其辭,文雅有餘而野性不足。果然,明朝是最熱衷於修長城的一個朝代,對外擴張的野心也是最小的。雖然有鄭和下西洋(由一個太監而不是由一個將軍擔任船長)的偉跡,外交和外貿的色彩較濃,大相逕庭於蒙古人遠征日本的那種賭徒式的悲壯。當然也可以説,這是文明的進步。但對於歷史而言,一次失敗的賭博或許比一樁成功的貿易更蕩氣迴腸,更令後人嗟歎。我想,明朝正是因為骨子裏的保守與懦弱而亡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