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古代誠信故事_中國古代誠信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76W

我國古代講誠實守信用的故事太多了,不勝枚舉,舉不勝舉。有一些故事同學們可能是如數家珍,有的是隨口道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代誠信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古代誠信故事_中國古代誠信故事

  古代誠信故事:魏文侯的誠信故事

戰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於他處處誠信待人,不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國迅速強大起來。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獵練兵。

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誰知宴會結束後,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對眾大臣説:“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效外去打獵練兵,那裏已經有人在等到我了!”眾臣一見國君要冒雨出門,都有上前去勸阻。這個説:“天下這麼大的雨,怎能出門呢?”那個説:“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説:“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眾臣中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説:“那好,我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擺,説:“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那個人眨着眼睛彷彿沒有聽懂似的,魏文侯説:“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説完大步跨出門外,頂着大雨到管林人的住處去了。眾大臣在背後都説魏文侯太傻,隨便叫一個隨從去就可以了,何必自己親自去呢?

我覺得魏文侯一點也不傻,正因為他處處誠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賴,國家才得以強盛,一個古代君王做事都如此誠實守信,而在我們當今社會卻有一些人做事不負責任,違背職業道德。

  古代誠信故事: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説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古代誠信故事: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0xx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歎道:“昔日曹操做《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深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歎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卧龍牀,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歎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歎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

古代誠信故事:曾參殺豬的故事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

據記載,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就是他的後裔。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説:“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裏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説着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裏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説,“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裏等着,才説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

曾參説:“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悦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

沒過多久,曾參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曾參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説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於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參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由此可見古代的聖賢們是多麼重視誠信的教育啊!

  古代誠信故事:孟信不賣病牛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罷免了官職以後,家裏很窮,甚至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天,家裏人趁孟信外出把家裏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孟信回家後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裏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説這是病牛,沒什麼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

  古代誠信故事:“尾生抱柱”的由來

“尾生抱柱”又稱“柱下期信”,是一則古人重諾言、講誠信的故事。典出《莊子·盜趾》:“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意思是講,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某橋下相會。後來,恰遇泛潮,江水上漲,那女子還沒有到來。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着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後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為守信的代詞。

Tags: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