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經典誦讀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7K

經典誦讀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 經典誦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誦讀讀後感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1

《論語》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朋友信之”;“民無信不立。”《墨子》日:“言必信,行必果。”《禮記》日:“君子誠之為貴。”《孟子》日:“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就是説,一個人如果不講誠信,就不明白如何立身處世;與朋友之間要誠信,否則就沒有朋友。可見,誠信是立人之本,成事之本。

自古以來,誠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的歷史上,誠信的例子舉不勝舉。古代有孫臏,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現代,又有鄧穎超,冒雨赴約;周恩來,按時歸還圖書。作為華夏子孫,龍的傳人,繼承它,弘揚它,是民族的召喚,祖國的需要。可是,時代提高到今日,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做到“誠信”?在社會上,小商小販貪小便宜,缺斤少兩;小偷小摸,不勞而獲,偷取別人財物;虛假廣告,謀財害命。在學校裏,有些同學作業抄襲,考試作弊,以虛假成績,矇騙父母教師;同學之間不守諾言,答應人家卻又隨意改變。

古人曾説過許多關於誠信的格言,難道古人的話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在學習中,我們更需要用誠信的態度應對知識和文化。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如果大家相互幫忙,一個人的知識就是很多人的'。同學之間應用誠信的心進行交流,在學習上相互幫忙,不欺騙,不隱瞞,這樣大家才能共同提高,共同發展。我們能夠看到,教師把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毫不保留的傳授給我們,他們用自我換一個支點,讓我們撐起整個世界。教師用誠信實現自我“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誓言。他們認真地授課,對我們是從來都講信用。我們也應當沿着他們的誠信之路走下去,追求屬於自我的成功。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才能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明白,擁有誠信我也許會失去一些,但沒有誠信我將失去一切。所以,我決心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上時刻用“誠信”規範自我,誠信二字鑄造屬於自我的人生。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2

相信大家都很瞭解孔夫子吧!不僅我們高年級,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孔子的《三字經》。但我對孔子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那本《弟子規》。

剛開始讀《弟子規》,它的總敍就讓我深深地震撼了: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時候,我們七年級,每天都會背上一遍《弟子規》,從總敍開始一點一點往下背……總敍中給我的映像最深的是“首孝悌”,是啊,為人子女,凡事對長輩要以孝為先,不然就枉為人子女一場。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説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裏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和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其實,我們總説自己很孝順,可事實上,能夠真正做到對父母孝順的能有幾個呢?就拿我自己來説,我坦誠自己沒有做好。在沒有學《弟子規》之前,我常常在家不怎麼聽父母的話,不喜歡做家務,總想着家裏有大人在,我做不做都可以。剛學完《弟子規》這本書,我在心裏反覆好幾遍問自己:“我是否真的一點也不孝順?我心裏對父母難道就沒有一點愧疚麼?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們養大,難道父母要我們幫忙做一點家務活也不可以嗎?”我一直都只會依賴父母,現在每天都會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

《弟子規》這本書雖然早已讀完背完,但我會每天把它在腦子裏複習一遍,然後再仔細反思自己今天做得怎麼樣,是不是還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的。《弟子規》這本書已經很深紮根在我的心裏,永遠也拔不掉。

《弟子規》是我懂事以來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它教會我如何為人子女,如何待人處世。它教會了我太多太多,它的哲理我還沒有完全領悟。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相信自己以後還會碰到對我們中學生更加有益的書籍。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3

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教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穫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節選《戰國策》)。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午時教師説:“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複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複習,心想:唉!複習還有什麼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樣也考不到第一。教師説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簡便一下!我拿着作業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麼快就複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説了緣由,媽媽摸着我的頭説:“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樣就明白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能夠打電話問教師呢!如果此刻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説,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複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最終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語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裏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於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夫》);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從讀詩中,我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4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假期裏,老師要求我們對古詩文進行詳細地解讀和賞析。

我選擇的是《古詩文誦讀》這本書。讀了這本書,我對古詩文有了更多的瞭解,其中最動人的是《長歌行》這首詩。詩中這樣寫道:“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啊,如果我們現在不知道珍惜時間,不努力學習,長大了只有空歎息,就會後悔莫及。

我國元朝著名畫家、學者、詩人和纂刻家王冕出身貧寒,家中無力供他上學,他只得到一個姓秦的人家放牛。就在這種情況下,王冕還時刻想着學習。每次去放牛,他都借本書帶在身上,有時騎在牛背上讀書;牛吃草時,他就坐在樹下讀書。而且他每晚都借佛殿長明燈夜讀。就是靠着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他學習了很多知識,終成一代名畫家。

不僅我國的古人如此,外國的.一些名人,像高爾基、安徒生等,也是通過珍惜時光努力奮鬥,才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與宴會,他曾經這樣諷刺社交活動與宴會:“這是把時間餵給了動物園。”他集中精力進行科學研究,不願意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宴會上。為了躲避自己五十歲生日的慶祝活動,他在生日前幾天,就跑到柏林近郊的一個花匠的農舍裏隱居起來。有一次,幾個物理學家想請愛因斯坦去看一出新戲,愛因斯坦這時正在書房裏寫科學論文,便拒絕了他們的邀請,並語重心長地説:“等你們活到60歲,就感到時間的珍貴了。”愛因斯坦不論是在年輕時還是晚年都十分珍惜時間。

我把這首《長歌行》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貼在了自己的書桌前。當我忍不住想玩遊戲時,我就會讀讀這首詩;當我寫作業磨磨蹭蹭時,我就會讀讀這首詩;當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時,我也會讀讀這首詩,每次它都會告訴提醒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

通過對古詩文的誦讀,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鑑賞能力,還堅定了我的人生信念。我以後要多閲讀古詩文,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和寫作水平。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5

想必大家都讀過《弟子規》吧,《弟子規》中主要講禮、孝、謹、敬、信、親仁等一些做人方面的道理。雖然《弟子規》中都是重要的真理,但我們卻沒有照做。比如“人不閒勿事攪人有短切莫揭”意思就是:別人忙事不要打攪他人,別人有短處也絕對不要揭露出來,這是對人的一種尊敬。而現實生活中就有那種專門搗亂專門揭短的人,一點都不尊重別人。最近,我也在讀《弟子規》,讀到了一些關於“泛愛眾”的內容。

《弟子規》中有幾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意思是;別人對你有恩惠,你要是時刻刻想着回報他;如果別人和你有仇怨,你應該及時求他人諒解。仇怨在心中停留的時間越短越好,而別人對你的恩惠要一直長存在心裏。既然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報恩、感恩,那現在社會的我們呢?

通過觀察,我發現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不知感恩忘恩負義的人;這次別人幫你找到了丟失的錢包,下次別人向你借錢時,你卻連理都不理她(他),這種人就叫忘恩負義。雨果説:“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一部分。由此説明忘恩負義的人就是一個卑鄙小人,你願意當一個卑鄙小人嗎?大家都不願意,那就做一個學會感恩的人吧!

學會感恩,是做人的一的'很重要的真理,古今中外,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哪個不會感恩的?孟子小時候厭學貪玩,他的母親就剪短織到一半的布,為此教育孟子,結果孟子長大以後為感恩母親成了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愛迪生也感恩母親對他兒時的精心教導,長大成了一個出色的發明家

看,這麼多人都知道感恩,我們從小當然也要知道、學會感恩。從感恩父母開始,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最要感恩的當然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俗話説“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父親每天起早貪黑地出去工作養家,母親每天忙忙碌碌的照顧我們。可知父母每天為我們是多麼的勞累,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從現在看是努力學習,長大報國報父母。

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要讓不會感恩的人學會感恩,要讓學會感恩的人感恩別人,要讓每個人都在感恩中成長。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6

經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歲月陶洗,千錘百煉,積澱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弟子規裏有一句“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這句話的意思是:看到了別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應該努力去做到。即使差距很遠只要肯努力漸漸就會趕上的。這句話讓我。

還記得那次去補課的`路上。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公交車來了,我一陣風似的跑進去,此時還有一個座位,剛好被衝進來的我搶到了,我得意地坐下去。坐了幾站路,又有一批乘客上車了,其中有一個老奶奶。一頭短髮像罩了一層白霜,彎着腰,一雙粗糙的手拄着根枴杖,步履蹣跚地走着。她緩緩朝我這裏走來,看着老奶奶飽經風霜的臉,我不由得想站起來給她讓座,可老奶奶一路走來,並沒有人給她讓座,我也不由得糾結起來,“到底要不要給她讓座?可是我也想坐着啊。”説時遲那時快,就在老奶奶即將走到我這時,坐在我前面的一個姐姐站了起來,扶着老奶奶做到她的座位上。老奶奶十分感激,不斷地道謝,那個姐姐笑着説:“沒關係的,我馬上就到站了。”看着姐姐這樣的善舉,我不禁慚愧地低下頭,讓座其實是一件在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我卻連做這種事時,都要糾結,跟那位姐姐真是沒法比。這時我突然想到弟子規裏的那句話“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是啊,看見別人的善舉,下次就也要向她那樣行善,只要肯行善,就能漸漸趕上那個人。

從那次以後,每每見到上了年紀或行動不方便的人,我就會主動讓座,即使後面還有很多站,我也會毫不猶豫這麼做。多虧了弟子規給我的教導,它和那個姐姐影響了我,使我現在也愛處處行善。

所以讓我們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向成功邁進吧!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7

詩詞曲賦是中國文學斷代史的一個個巍峨的里程碑,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們不能僅從風花雪夜來看詩詞歌賦,這樣太功利了。詩詞歌賦還能指向更遠大的東西。詩詞歌賦有着明顯的時代特徵,如唐詩體現出質樸、粗野與宏偉的氣魄。宋詞婉約、矯飾與浮誇……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後來也不斷湧現了在詩詞方面有所成就的偉大詩人,這些詩詞曲賦,能讓我們走進那個時代,感受時代的氣息,讓我們浮躁的心變得純淨,靈魂得到昇華……

詩仙李白遭受讒毀而被排擠出長安城,寫了一首《行路難》。詩中抒寫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

但仍盼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表現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字裏行間都洋溢着豪放的思想。密州時期,他的生活依舊是落寞和失意的,鬱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無風海逼人”。詞中一連串表現動態的詞,十分生動形象。全詞表現了作者的胸襟見識,情感興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態橫生,“狂”態畢露。

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久彌珍的名篇。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過寫琵琶女的不幸,結合自己在官途所受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文中寫音樂的部分,堪稱千古佳篇,令人回味無窮。

《雪花的快樂》是《志摩的詩》開卷第一首,它可算作徐志摩早期詩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運用雋秀柔和的筆調,描繪了雪花優美的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雪花的快樂。詩的節奏輕快調子舒展明朗,意境優美。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瀟灑”,“娟娟”的“飛舞”,直奔向“清幽的住處”,會見“花園”裏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詩人以雪花自比,運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瀟灑飛揚的雪花為意向,“她”是詩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昇華了神聖的愛情,巧妙地傳送了詩人執着追求愛情和美好理想的心聲。

經典誦讀的最高境界——“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讓我在誦讀中啟迪智慧,涵養品性,陶冶情志,豐富學養。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8

今天,學校給我們發了一本書,書名為《國學經典誦讀》。

書一發下來,我便迫不及等地讀起來,其中有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那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跟黃金一樣寶貴,但黃金卻買不到時間。讀着讀着,不禁讓我想到了許多中外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

先説説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吧。有一天,牛頓請了幾個朋友到家裏吃飯。他等了許久,還不見朋友到來,於是他就先回實驗室工作了。他這一工作起來就是四、五個小時,等他記起約朋友吃飯之事走出實驗室時,餐桌上的菜已經吃完了。原來他的朋友們等了許久不見牛頓,肚子餓了就先吃了,牛頓看着杯盤狼藉的景象説:“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怪不得我覺得肚子還飽飽的呢!”於是又回到了實驗室。他是如此珍惜時間,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再看我國的大文學家魯迅。他一生著作等身。當別人問他為什麼能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時,他説: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和看電影的時間用在寫作上罷了。他對時間的珍惜可以説是吝嗇,因為少去了生活中的休閒和娛樂。

讀着這些名人的.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自己,早晨,鬧鐘一遍又一遍地響起,媽媽一聲聲地催促我起牀,而我卻死賴着牀不起來,一直捱到七點,才慢吞吞地穿好衣服,扒了幾口飯,睡眼朦朧地去上學。時間在我賴牀的時候溜走了。到了學校,老師開始上課,我望着窗外藍藍的天空,歡飛的小鳥,心早已飛到操場上去了,時間又在我望向窗外的時候溜走了。中午,我吃完飯,媽媽叫我午睡一會,我想,中午那麼長時間,可以和同學們打乒乓球。於是,我向學校奔去,時間又在我的笑聲中溜走了。晚上,我玩到了九點,才急忙打開書包,把作業拿出來寫,寫了幾下又去睡覺,時間又在我的枕頭邊溜走了。

時間,在醫生心中就是生命;時間,在企業家心中是金錢;時間,在科學家心中是發明。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因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9

透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明白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十分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是因為它包含着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就應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説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理解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説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必須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10

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讀《中華經典誦讀》。第一次拿到手,就喜歡上了。它只有語文書的一半大,封面是淡黃色,很好看,很精緻。翻開裏面,有我們學過的《一去二三裏》和《詠華山》。別的詩沒學過,讀起來不太懂,我們就問老師。就這樣,我一首一首地讀,一本一本地看,一直讀到了五年級。

六年來,我讀背了裏面許多的詩歌和韻文,語文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從中得到了美的薰陶,更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它教我愛國,有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夏完淳這些榜樣在。他們有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有的“醉了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有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這些詩句充滿了愛國主義的`英雄氣概。每次讀到它們,都讓人心潮澎湃。

它教我做人,做感恩的人,做敬老的人,做勤勞的人,做勵志的人。要像李密、匡衡、孫靜、蘇秦、祖狄一樣,勤奮讀書。要像子路、王祥、黃香一樣,孝敬父母。

它讓我感受到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些詩句氣象闊大,讓人讀了,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

它也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優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每每讀到這些詩句,總讓人感覺到清風拂面,溪流潺潺,心裏感到無比地輕鬆和愉悦。

《中華經典誦讀》是我的心靈雞湯,是我的精神家園,我將讀它一生,他會伴我成長------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11

在國小時光裏裏,有一本伴我成長組我進步的好書,那就是《經典誦讀》!

從學校掀起了誦讀《經典誦讀》的活動以來,我積極的參加活動並被書中的一樁樁、一件件的感人故事所陶醉感染。讀了這本書後使我受益匪淺,心中也有很多感觸想與大家分享!

《弟子規》在我大家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接觸過了,至於書裏面藴含的深刻道理我是一無所知。通過這次讀書活動的深入理解,才發現《弟子規》裏面的每一個字都藴含着極其深刻的道理,孔子用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很多事,每一件事情都意味着一個人生哲理。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為我們起早貪黑,早出晚歸的奔波着,我們要學會為父母分擔憂愁,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孔融三歲能讓梨這件事告訴我們要有孝心。《經典誦讀》裏的“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告訴我們再怎麼精美的玉石,都要經過精雕細刻才能煥發出它的光芒!如果我們要成為知書達理的人就必須不斷的學習。“温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就是讓我們在學習之後再温習一遍,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讓別人來做自己都討厭的事情。我們一個寬以待人,多為別人着想。如果人人都是這樣,世界將是多麼美好!

通過這次讀書活動,我還明白了要多讀經典對寫作也是大有幫助的。讀多了大大的豐富了我的詞彙,會讓我的口頭表達能力更好,寫起作文來底氣十足、胸有成竹。我再寫作的時候經常會引用一些《經典誦讀》裏面的好詞佳句,會讓我的文章文采飛揚,會讓讀者感到回味無窮,是經典讓我的文章增添了不少獨特的魅力!

《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中提到,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而《經典誦讀》現在已經是我如影隨形的良師益友了!這本書現在讓我走上了謙虛、誠實、好學與愛國的旅途,建議大家多讀《經典誦讀》吧,它會讓你在今後的生活或學習中變得更加優秀和完美!

經典誦讀讀後感 篇12

讀了《中華經典誦讀》,我深受啟發,它像一個無聲的長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它的意思是:三軍的統帥能夠代替之,一個人的志向不能改變。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樹立志向是多麼重要!正如我在《史記》中所看到的,陳勝吳廣因為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所以發動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留下了千秋功業。回頭反思我自我,我平時在學習過程總是稀裏糊塗,得過且過,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志向,我不明白自我要向誰學習,要趕上誰,將來我要考什麼樣的高中。媽媽常常説這孩子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開竅呀?今日,孔子的話似乎震動了我,是呀,沒有志向就沒有動力,以後學習中我也要給自我定一個志向:那就是爭取在本學期到達班級中等水平。我要爭取每次多考幾分,爭取多提高几名,這樣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以前,我對自我沒有目標,於是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動力,我自然就沒有了成績。

"子曰:之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句話告訴我,作為學生,首先應當追求真理的`遠大志向,據守道德,以仁愛之心為歸宿,然後學習技藝,掌握專業知識。我們應當樹立遠大的志向,有了志向,才會有努力的力量。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之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我講讓這些話長記在心,讓它們激勵我、督促我。

《中華經典誦讀》還告訴了我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等等。

我平時也沒有禮貌,大人們總是教育我,可我,總是不聽他們的話,有時還會和他們吵架,我太任性了,爸爸和媽媽是為我好,我卻不好好聽他們的話,不好好學習,還和他們吵架,太不應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