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7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彌兒》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彌兒》讀後感集合15篇

《愛彌兒》讀後感1

盧梭通過其虛構的小説主人公愛彌爾從出生到成人的教育歷程,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論”。他主張教育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

在盧梭看來,人所受的教育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自然的教育,即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二是人的教育,即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三是事物的教育,即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的良好經驗。在一個人身上,如果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兒童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自己達到他們的目標,生活得有意義。否則,兒童的天性就會被摧毀,成為“沒有味,沒有香氣的早熟的果子,乃至爛掉”。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確教育的目的。最主要的便是教給學生生活的技能,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這樣,當學生走向社會,無論在何時他們都會有目標,能為了理想而奮鬥,都能堅持做人的本分。其次,要依照兒童身心自然發展的規律,根據兒童的能力和自然傾向進行恰當的教育,否則會讓學生感到束縛,不能自由、健康地發展。

在教學方法上,盧梭反對脱離實際、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和親自動手取得對事物的觀念。並且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親自觀察和研究各種事物,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使他們學會正確的思維和判斷。這樣獲得的知識要比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清楚得多、深刻得多,還可以使孩子的身體和頭腦都得到鍛鍊。這對於我們化學學科來説是非常有啟發的。針對那些抽象、枯燥的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廢棄以往灌輸的方式,通過讓學生親手實驗去感受這個過程中的美妙,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縱觀全書,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在《愛彌兒》的字裏行間體現的淋漓盡致,極其富有內在意藴,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作為一名初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手教師,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知識,這樣只會泯滅孩子的好奇心。我要做的應該是竭力創造一個能夠促進學生自由、健康成長的適當的環境條件,通過對孩子的行為的細緻的觀察,儘量能選擇一種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更好的接受知識,獲得個性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強迫學生變成一個模子裏澆灌出來的玩偶,沒有思想,沒有個性,這應該是教育最失敗的模樣。

《愛彌兒》讀後感2

《愛彌兒》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所著的一部關於教育的名著,主要記敍了一名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的人生經歷,把他從出生到成年各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徵,成長過程,教育經歷等從客觀的角度記錄下來,是一部值得珍藏在心中的教育理論著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和家長閲讀的經典。

“當一個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見的東西的和別人準備拿給他的東西時,最好還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東西那裏,而不要把東西拿過來給他。”這是整本書中讓我觸動的第一句話。教育應該是讓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立生活的人,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應該是長遠的、可持續的,孩子將來必定要獨立面對生活,因此,孩子從小不能過於嬌慣,良好習慣和行為的養成是他們將來耐以生存的根本。孩子雖然還不理解什麼是依靠,什麼是獨立自主,但是孩子可以從潛意識裏形成良好的習慣。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什麼事情都由父母幫忙解決,那麼他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長遠”的影響,長大後遇到困難也沒有勇敢面對的勇氣;反之,如果父母從小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孩子長大後遇到事情不會第一個想到求助,而是獨立面對,這樣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更加迷人的魅力,他們善於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善於巧妙的將生活安排妥當,即使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也不容易被擊倒。書中,另一句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論一個孩子受了什麼樣的創痛,當他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除非他希望別人聽見他在哭,他是很少哭的。”孩子喜歡用“哭”向他人傳遞自己“委屈”的心情,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同情,對於某些輕微的情況,孩子是要獨立面對的,作為教師和家長對於孩子的的“信號”,要用恰當的方式迴應,善於鼓勵孩子獨自面對一些能夠面對的情況。

這一篇僅僅是閲讀一部經典的最初體驗,書中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語言,足以讓人受益匪淺。

“當我們受傷的時候,使我們感到痛苦的,並不是所受的傷,而是恐懼的心情。”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條既適合於孩子,而且對各年齡的人來説都最為重要,那就是:絕不損害別人。”

“無論做任何遊戲,只要我們使他們相信那不過是一場遊戲,他們就會毫無怨言,甚至還會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的。”

《愛彌兒》讀後感3

我讀“論教育”中,講到對子女不要過分溺愛後,很受教育。大家知道,現在上學的孩子,基本是獨生子女,這是由過去時代特殊形勢和特殊政策造成的。就此,對孩子的生長和教育談一點感想。

現在孩子僅有一個,雖然己放開二胎,但到我們這個年令,加之一系列外部條件,再生二胎,基本不可能了。因為僅一個孩子,所以自然特別珍惜,把他們培養到今天,長這麼大更不容易,因此對他們過多溺愛或多或少都有存在。

因為我們這一代人,雖然今天生活好多了,但從小都吃過些苦,因此就想,這些苦再不能讓孩子吃了,因此物質儘量創造好的條件與環境讓孩子過,生活上吃的有的即使自己捨不得吃,也要讓孩子吃。孩子有時喊苦了,心中總捨不得。讀了“論教育”以後,深深感到這種想法要不得,其實小時候我們吃過苦,才有今天生活中的韌性,吃過苦,身體才強壯,吃過苦,今天才不怕苦,也才適應這激烈競爭的社會與生活。

現在孩子,生活在比較優越的生活條件中,沒有我們過去那種苦吃了,但決不代表未來的生活與學習不會遇到苦,要讓他們生活與學習中不怕苦,能健康茁壯成長,我們就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所有要求,不能一味無條件給予滿足,必須加以區別對待。合理的,儘量創造條件,給予滿足。對於不合理,要對孩子充分講明原因,給予婉轉的'甚至堅決的拒絕。

我出生來自安吉農村,從小吃過苦,儘管對孩子也有一些溺愛,但也認識到決不能過分。我覺得現在學校搞軍訓,儘管很苦,但堅決支持,這是他須的。我經常帶孩子回安吉老家生活一段時間,讓她瞭解今天農村與城市生活的不同。也讓她參加一些勞動,瞭解與城市不一樣的生活與一些艱苦。

中國自古以來有俗語“棒打出孝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什麼“少年福不是福”等等,這些話雖不全正確,但其中也有一定道理,值得借鑑的。

總之,今後我們在與子女的共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細心教育,去掉過分溺愛的“慈母心”,細心分析對待子女生活與學習成長中的每件事,包括那怕是生活中的小細節,注意他們一言一行,着力引導他們不怕吃苦,勇於吃苦,甚至見苦而上。現在正是子女青春期,這種培養,將讓他們受惠一生。

我向老師,向大家保證,將為此而努力!

《愛彌兒》讀後感4

早就聽説《愛彌兒》是一本很好的書,有一次在班裏的讀書角發現了這本書,就拿回來看,但磕磕絆絆到目前只看了120多頁,沒想到這區區120頁也讓我受益匪淺。這裏我摘錄一些觀點並附上一些我的感受。

“多給孩子們以真正的自由,少讓他們養成駕馭他人思想的習慣,讓他們自己多動手,少要別人替他們做事”。我們家長往往會想要讓孩子“乖”,順着自己的心意,尤其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多麼乖巧的時候,就會心態失衡,甚至還會發怒。其實我們不就是在“駕馭他人的思想”嗎?而心情好的時候,又是有求必應,毫無原則。

“辨別善惡,明瞭一個人之所以有種種天職的道理,這不是一個孩子的事情。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這個是我比較贊同的一點,孩子是很天真的,12歲之前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感知最強的階段,如果我們把這些寶貴的“天賦”都浪費到一些機械的、毫無靈性的事情上,簡直可以説是暴殄天物了。盧梭還認為,孩子在12歲之前的主要教育目標是體育,雖然我覺得有點極端了,但也確實有它的意義。這裏的'體育並不是狹義的體育或者某項體育訓練,而應該是“用身體感受世界”,去爬爬山是體育,去小區樓下的花壇裏看看蟲子也是體育,把自己的自行車搬到樓道里也是體育……。而不是忙着往那個小腦袋裏“塞東西”。

“你以為是用道理把他們説服了,其實是因為他們被你説得厭煩和害怕了。”

成年人其實大多因為太多所謂理性而沒有什麼“靈性”了,且不自知。期望把所謂的“經驗”和“生活常識”灌輸給孩子。而事實上,人都是感性動物,我們生活中大多數難解決的問題都是“感性問題(情感問題)”,而理性恰恰不是那麼難獲得的。正如呂老師總説的:在任何事情上,你們的教育都應該是行動多於口訓的,(其實這句話盧梭也説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孩子很容易忘記他們自己説的和別人説的話,但是對他們所做和別人替他們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記。

結論就是“少灌輸,多用行動影響”,收起自己“成年人的傲慢”。

最後回到題目-多給孩子真正的自由。這個自由到底是什麼,恐怕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也許只能家長和孩子共同去探索了。

《愛彌兒》讀後感5

在《愛彌兒》這部作品原序中,作者有着這樣的一句話:我們身患一種可以治好的病;我們生來是向善的,如果我們願意改正,我們就得到自然的幫助。思考社會教育中有關這方面的一些問題,我們一定能感受很多作為教育者應當具備一些基本觀念與思想。教師必須受過教育,才能教育他的學生,才能擔負起為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歷史責任。

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哪些品質,人們對這個問題是討論了很多的。人天生具有自我實現和向善的傾向,只有提供合適的環境和社會,人性就能向善、美的方向發展,人總是追求自我完善的。我們的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教師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教師也不再是過去的“道德説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

遵循自然,跟着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它在繼續不斷地鍛鍊孩子;它用各種各樣的考驗來磨礪他們的性情;它教他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煩惱和痛苦。這就提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教育活動中,要給學生留有選擇的'餘地,並尊重學生的選擇;教育中要特別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使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良好的師生關係有賴於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在師生關係建立與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導作用。要建立民主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教師來説,有着幾個方面要做的: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發揚教育民主,教師要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矛盾是難免的,重要的是怎樣處理好這些矛盾;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加強學生的生活目的性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取得意志鍛鍊的直接經驗;根據學生意志品質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鍛鍊措施;加強自我鍛鍊,從點滴小事做起。

在教育中,認識到學生是發展的人,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同時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注意到了以上幾點,才是為教育真正的開始做好準備。

《愛彌兒》讀後感6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着作,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了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全書共分五大章,盧梭根據愛彌兒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認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他這樣主張教愛彌兒唱歌:“聲音要唱得準,唱得穩,唱得柔和而響亮;他的耳朵要聽得出牌子和韻調;但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不要有過多的要求。擬聲音樂和舞台音樂是不適宜於在他那樣的年紀時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詞,如果他要唱的話,我就儘量拿適合於他年紀的有趣的歌詞給他唱,而且歌詞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樣簡單。”

他認為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啟發兒童、青年的自覺性,為此特別重視動機、興趣和需要在學習中的作用。“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 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這正提醒了我們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熱愛學習,主動地去學習。

盧梭十分重視直觀教學法,他認為唯有對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觸和觀察,才能確實瞭解事物的主義和觀念。他甚至認為,儀器、模型等設備擾亂兒童的學習,都該棄而不用,對實際事物直接觀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盧梭還十分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對填鴨式、命令式的教學方法則極為厭惡。另外,盧梭還告誡教師要根據兒童的理解水平來選擇學習內容。“永遠不要把兒童不能理解的東西向兒童講述。”為了保持知識的正確性和鞏固性,他主張要恰當安排兒童的學習速度,不急於求成,不貪多圖快,不好高騖遠,他這些改革知識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的新見解,對於我們今天的教學改革也富有啟示。

《愛彌兒》讀後感7

近段時間,在繁忙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自覺不自覺的粗讀了盧梭所著的《愛彌兒》。書中闡了盧梭對人的教育的觀點。我覺得他藉助一個構想出來的人物——愛彌兒從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細緻地表述了他對自然教育的觀點及設想。

對於盧梭在書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是我很感興趣的。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師的不同的教育互相沖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將永遠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他就會自己達到他的目標,而且生活得很有意義。這樣的學生,才是愛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在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過,我的控制還只是假定的,因為,誰能夠對一個孩子周圍所有的人的言語和行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對愛彌兒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為主的。比如,決不違反自然的規律對愛彌兒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齡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進行教育。此外,他觀注愛彌兒生活中的一切,象飲食內容、生活習慣、接觸的人等等。他認為凡事從人的小時候就打好基礎,對人的成長來説是至關重要的。

在他看來,只要從人類的初始狀態即自然狀態來考察人類的整個演變過程,才能發現人類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天賦人權,才能認識到這種權利又是如何在社會狀態之中散失掉的,也才能把人的自然自由作為一面鏡子,鑑別出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平等和不自由。

我覺得身為教師的我們對於盧梭的觀點是要引起注意的。當我們在教育上遇到了問題時,而又苦於找不到解決辦法時,有時會採用一些消極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負責任的教師會繼續探索解決之道,而一部分人就會避重就輕,繞過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説,教師或許只是我們職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對於我們的工作對象——學生來説,可能我們一時的偷懶,就會在他們的教育上造成一個重大的缺憾,而又沒有第二次的彌補機會的。

因此我覺得,為了要造就一個人,培養出一個為社會所用的人,用盧梭的話説就是,他本人就應當是做父親的或者是更有教養的人。”對於我們這些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説,是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注意的,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高尚的人。

《愛彌兒》讀後感8

盧梭寫的《愛彌爾》一書,在我所看的教育專著書籍中,屬於非常清新的、非常有自己獨特見解的著作。盧梭寫於1762年的《愛彌爾》,雖然經過了漫長的風雨考驗,但是直到如今,依然煥發出它迷人的光彩。對於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需要從教育的原點出發,在實踐中探索,在且思且行的過程中,再次回到教育的原點思索思索,這是十分有益的。

盧梭的《愛彌爾》共分五卷,他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在第二卷中,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認為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通過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認為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認為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發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

我對這本書上的很多觀點很感興趣,如文中的`:“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他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 《愛彌爾》也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十分值得借鑑:“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這正提醒了我們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熱愛學習,主動地去學習。

作為一位教師,讀完《愛彌爾》後,我深受這本書的影響。盧梭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這種自然教育,渴求的“個性解放”,這點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讓兒童從個人活動中求得知識。呵護學生個性的花蕾,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成為他自己。這要在現實中做起來也許很難,但我會時時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羅盤,朝這個方向努力!

《愛彌兒》讀後感9

那些真正幸福的人一定是那些有能力滿足自己的慾望的人。那麼,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智慧呢? 最好的辦法是達到慾望和能力之間的平衡,用擁有的能力去滿足擁有的慾望。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慾望也得到了滿足,這樣人就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從而投入到有序的生活之中。 人越是接近自然狀態,能力和慾望之間的差距就越小,因而更容易獲得幸福。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少,所感覺到的痛苦也就越少,因為讓我們痛苦的不是缺乏什麼,而是需要什麼。

除了公認的幸福因素健康、體力、良知以外,每個人對人生幸福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事實上,除了身體上的不適和良心上受到的譴責,其他一切痛苦都源於個人的想象。

法沃蘭曾經説過:“一個人的財富越多,他想要的'東西也就越多。所以,要想獲得自己所缺少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捨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所有的痛苦都源自對幸福永無止境的追求。一個人如果能在自己現有的物質基礎上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他就會很快樂。同時,他也會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做壞事的必要。人啊!把你的慾望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內吧,這樣痛苦就會離你而去。大自然有它本身的秩序,安心地堅守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位置上,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要脱離了那裏。

不要試圖與大自然的法則抗爭,更不要因此耗盡自己的體力。大自然賦予你體力,不是讓你用來延伸或者擴展自己的,而是讓你按照它的指示並在只屬於你的領域裏去生存。

只有天生的體力以及其帶來的權利和自由是屬於你的,超出這個領域之外的一切東西都是幻想、虛名或者奴役。你可以隨心所欲,可一定要把你的權力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內。一旦你開始用他人的眼光觀察事物,那你的意志很快也就變成了他人的意志了。

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借他人之手來實現自己意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所以,對於人來説,自由比權力更加珍貴。一個自由的人只會對他能得到的東西懷有慾望,只會去做他樂意去做的事情。依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物的依賴,源於自然;一種是人的依賴,源於社會。

物的依賴無所謂善惡,所以既不會限制自由也不會導致罪惡。人的依賴則無秩序可言,所以亂象叢生,主人和奴隸是一種相互敗壞的關係。要想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幸福,首先得體驗痛苦是什麼感覺。人的天性就是如此。身體太過安逸,精神就會崩潰。

《愛彌兒》讀後感10

《愛彌兒》是法國教育家盧梭的名作,出版時,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國家,影響巨大。這本書能夠深深地觸動人的心靈,我把感觸深刻的幾方面寫下來。

教育目的:“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的才能的器官的內在的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從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師的不同的教育互相沖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將永遠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他就會自己達到他的目標,而且生活得很有意義。這樣的學生,才是受到良好的教育的。” 培養什麼樣的人:“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急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使他改變地位,他始終將處在他的地位上。”“在我們中間,誰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憂患,我認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我們一開始生活,我們就開始教育我們自己了;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我們的第一個教師便是我們的保姆。” 怎樣教學生:“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裏,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裏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巖石上也能夠生活。……問題不在於防他死去,而在於教他如何生活。生活,並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動,那就是要使用我們的器官,使用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們感到我們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現代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不小,特別是中國的孩子,從小就面臨學業的巨大壓力。好不容易辛苦考上大學之後,又面臨就業的壓力。如今大學生、研究生失業的現象屢見不鮮,前不久還有大學生自殺,去年也有研究生自殺的報道。盧梭的教育觀點是,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能吃苦,有承受能力,教育就是要教學生如何生活,如何面對挫折。

《愛彌兒》讀後感11

盧梭在他的《愛彌兒》第一卷裏寫道:“母不母,則子不子。” 是啊,母不母,則子不子。如盧梭説的那樣:“他們之間的義務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沒有很好地盡她的義務,則對方也將不好好地盡他的義務。”如果一個母親沒有好好地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那麼她的孩子必定也不會好好地去做他該做的事。

當然,還應該加上:“父不父,則子不子。”

一個熟人,和我一樣是一個高三孩子的母親。孩子很不聽話,已經上高三了,卻成天上網,連睡覺都躲在被子裏用手機上網。老師常把她找去,讓她管好孩子,可沒什麼效果。一天,她問我的老公:“你的孩子那麼聽話,學習那麼自覺,從來不需要人催,你是怎麼教育他的?”老公回答説:“這個一下子可説不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父母只顧着自己玩,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其實,這位母親就是一位貪玩的母親。有一次,住校讀書的兒子打電話給她,説這個雙休日學校放假,他要回家吃飯。但到了雙休日,這位母親卻在同事家打了兩天麻將,讓兒子自己去吃快餐。

兒子之所以打電話給她,就是希望媽媽雙休日能和自己在一起,並能吃上媽媽親手做的飯菜,感受感受在學校裏不能感受到的親情。但是媽媽的`做法卻讓兒子大失所望。我可以想象那個小傢伙是如何怨氣沖天地去了學校的,也可以想象當他的媽媽教訓他的時候他是如何理直氣壯地頂撞的。因為當媽媽的沒有盡職盡責,説出的任何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都沒有任何説服力,不能讓兒子服氣。

“母不母,則子不子。”還強調了作為母親的榜樣作用。一個母親,不僅作母親要是稱職的,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對待事業與工作等各個方面都要為孩子作出榜樣。很難想象,一個潑婦似的母親,她的孩子會有多高的教養,一個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的母親,她的孩子會愛學習,長大了對待工作會有多麼負責任。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對以堅貞不拔的勇敢精神去完成自然賦予她們的極其高尚的使命的好母親們,盧梭這樣寫道:“根據最簡單的道理得出來的結論,根據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人曾加以反駁的事例,我敢向這些可敬的母親保證,保證她們將得到她們丈夫的堅定不移的愛情,保證她們將得到她們的孩子的真誠的孝順,保證她們將得到人人的尊敬,保證她們分娩順利,毫無痛苦和不良的後果,保證她們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最後,還保證她們終有一天將高興地看到自己的女兒學她們的榜樣,看到其他的丈夫叫他們的妻子以她為模範。”

《愛彌兒》讀後感12

教育始於生命的誕生,也會伴隨人的一生。教育是美好的,它大多以言傳身教的形式,將人類文明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教育又是神聖的,為了下一代更好地發展,教人育人的方向必須按着既定的路線走。近日有幸讀了盧梭的《愛彌兒》,對教育又多了幾分感知和了悟。

大概世間萬物都有其一定的規律性,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大規模的改變罷。《愛彌兒》一書出自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筆下,成書於封建資本主義盛行的1762年,距離現今的21世紀已有相當長的年月,那麼書中的教育理念放置至今應該早已陳舊不堪了吧。未讀此書時的我是如此想的,但在大學眾多名師的推薦下,作為師範生的我還是抱着半學習半懷疑的心態捧起《愛彌兒》細讀一番,方知之前的小念頭都屬於自以為是。

“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這是《愛彌兒》正文的開篇第一句,與我們民族《論語》裏的“人之初,性本善”相近,可一到人的手裏就變壞的原因便是無論是人或物,經人之手便會將其變成主觀意念裏所希望發展的樣子。每個人經過了環境薰染和人為教化後,便自然地很難與本初狀態相似了,這是個必然的'發展結果。經過教化後,人類方能更明規則地生活於社會中,但在盧梭眼中此結果的不良效應則是人一旦進入設定好的教育框架便湮沒了自然本身所賦予個體的特質了。樹木的生長依賴培育,人類的成長依賴教育。這便引出了盧梭的自然教育理念:服從於自然永恆法則地教人育人,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教師只是大自然的指導下進行研究,並防止對孩子的關心與自然違背。書中以愛彌兒作為理想狀態下的教育對象,根據幼兒、童年、少年、青年的成長狀態對其進行身心教育,在盧梭眼中,塑造一個健康的品格、正確的信仰、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學習知識技能重要得多。

康德説過:“盧梭是另一個牛頓,牛頓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與規律,盧梭則發現了人的內在本性。”生在18世紀的盧梭以先見之覺,提出了現代教育學的根本特徵:教育要培養自由人。距《愛彌兒》成書至今已過了250餘年,而其深刻的教育論不會因歲月的變遷而失去其奪目的光輝,愈加歷久彌新,使後世的讀者閲後受益匪淺。

《愛彌兒》讀後感13

從大一上外國教育史王秀麗老師介紹《愛彌兒》這部書到大三《中外教育名著導讀》課中自己選擇並從頭到尾閲讀這本書,再到這門課程在大家的忙綠、批判與贊同的聲中正接近尾聲,我的感觸頗深。

首先,來談一下《愛彌兒》這本書。此書由法國教育家盧梭創作。撇開社會背景、地域文化不談,我看到得是愛彌兒在教育家的指導下,由嬰兒長至成人並與自己的所愛結為伉儷的過程。愛彌兒是幸福的,更是幸運的.。看看我們現在的孩子,似乎從出生得那一刻,他的人生軌跡已由父母繪製好—幼兒園、國小、中學、大學。從頭細想,教育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我想我們是悲哀的。

其次,在經典教育名著的選擇上,我想説説自己的看法。所謂“經典”,即經久不衰的作品。老師們給的著作名很多《最偉大的教育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大眾心理研究》、《夢的解析》等等,十有七八都是國外的,為什麼?難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大丈夫也”不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嗎?難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不為我們感動嗎?難道“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修身”不再重要了嗎?我很失望。我想着去讀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學專著——《學記》,不足千字的著作,而且老師在課程上也説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讀讀,可是,沒有。我沒有去批判,也沒有走歪路,仍選擇了老師所推薦的書。這就是教育帶給我們的“老師”,教育帶給我們的“學生”,我也為自己蒙羞。

最後,再説説教育名著了吧。我覺得這種另類的教學形式很好,但我沒看到老師預想的結果。記得何老師在第一節課上説“如何我們每個人都好好的讀一本書,我們一百個人,最後,我們每個人就都讀了一百本書。”然而,結果卻不是的。再説説我們的老師,有的教師在學生講時並不尊重學生,讓我很失望。不過,中國的老話還是有用的—“萬事開頭難”,我想,在大家的評論中,何老師及眾位老師會把《教育名著》課辦的更好,一起期待!

《愛彌兒》讀後感14

在《愛彌兒》這部作品原序中,作者有着這樣的一句話:我們身患一種能夠治好的病;我們生來是向善的,如果我們願意改正,我們就得到自然的幫忙。思考社會教育中有關這方面的一些問題,我們必須能感受很多作為教育者應當具備一些基本觀念與思想。教師務必受過教育,才能教育他的學生,才能擔負起為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歷史職責。

一個好教師就應具有哪些品質,人們對這個問題是討論了很多的。人天生具有自我實現和向善的傾向,只有帶給適宜的環境和社會,人性就能向善、美的方向發展,人總是追求自我完善的。

我們的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教師就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教師不僅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教師就應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教師也不再是過去的“道德説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取。

遵循自然,跟着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它在繼續不斷地鍛鍊孩子;它用各種各樣的考驗來磨礪他們的性情;它教他們從小就明白什麼是煩惱和痛苦。這就提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包括: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教育活動中,要給學生留有選取的餘地,並尊重學生的選取;教育中要個性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使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良好的師生關係有賴於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在師生關係建立與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導作用。要建立民主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教師來説,有着幾個方面要做的: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發揚教育民主,教師要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矛盾是難免的,重要的是怎樣處理好這些矛盾;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加強學生的生活目的性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取得意志鍛鍊的直接經驗;根據學生意志品質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鍛鍊措施;加強自我鍛鍊,從點滴小事做起。

在教育中,認識到學生是發展的人,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同時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注意到了以上幾點,才是為教育真正的開始做好準備。

《愛彌兒》讀後感15

《愛彌兒》是一本西方教育專著,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這本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教育思想。

《愛彌兒》開篇即提出:“出自教育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這體現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也即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盧梭強調對兒童進行教育是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自然本性,使之成長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在盧梭看來,忍受痛苦也是兒童應該學習的一件事情。比如兒童摔倒了,即使她哭了也不要急急忙忙跑過去安撫他。盧梭認為傷痛既然已經發生了,兒童就必須忍受。在兒童年幼時學習勇敢的.精神,他便會漸漸學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否則,在他們長大後面對痛苦時就沒有足夠的勇氣和經驗來對付。“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兒童有它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其成長和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因此在不同年齡階段應實行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拔苗助長、操之過急只會適得其反。自然的教育必須保護兒童的天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發展,充分尊重他們的自由。

讀完《愛彌兒》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自由。盧梭在愛彌兒幼年和童年都主張採用順應自然的教育,在第二卷裏面更是非常明確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念。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順應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國的經典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觀念。作為一名幼師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生來是善良的,我們所能給與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努力去呵護、保持孩子與生俱來的純真,善良。但是自然教育是不是就是放任自流,不聞不問呢?顯然不是。在幼兒園小朋友身上有一些後天環境所造成的不良習慣,而人的行為結構和人的童年記憶有非常大的關聯特徵,因此有生命的孩子的童年被放縱,會在成年後形成不良習慣,而人的行為結構和人的童年記憶有非常大的關聯特徵,會在成年後極大的放大。因此盧梭在本書中還提出與自然教育密切相關聯的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多,我想與每一位同行分享的是:每一位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善待他們吧,因為他們是一羣有生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