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理想國》讀後感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理想國》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理想國》讀後感9篇

《理想國》讀後感 篇1

《理想國》為柏拉圖著,其內容是柏拉圖以蘇格拉底口吻講述的,主要有《蘇格拉底的申辯》,《裴多》,《克里多》,《國家》,《巴門尼德》,《智者》,《法律》等。是一本辯論的記述書。

《理想國》有很多版本,我讀的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的。雖然比較舊,但是比較全,這樣保留了更全面的思想。

説實話,這是我讀得非常痛苦的一本書,大概哲學類的書籍皆如此吧,之前花了八九個月時間讀完北大哲學系教授張祥龍著的《西方哲學筆記》並且做了筆記,感覺也不是很難。我感到,在短時間內讀完《理想國》是很難的,這正是我感到痛苦的原因。遠不如讀小説有趣,一本200多頁的小説,我可以在一天內讀完。但這本《理想國》我花掉了一週的時間,才算是粗略的讀了一遍。

首先,我要説,蘇格拉底在書中大部分都在講一個理想的世界,理想國。這個理想國過去沒有,現在也不存在,將來也不會出現。就和共產主義社會似的,不大可能實現。

書中提到,婦女兒童公有,這種想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婦女、兒童他們是財務嗎?蘇格拉底站在男性主義的角度上,做出此等事來,簡直是荒謬。為什麼不説男人兒童公有?這是一個父系社會的產物,男權的產物。

説實話,在公元前,古希臘是公認的民主之地,民主程度在這裏很高。古希臘所在地方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民主輝煌的時代。這裏有很多城邦,大大小小,星羅棋佈,相比於同時期的中國,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民主程度,與地理環境有直接的關係。

切入正題,我讀《理想國》,感受到的是蘇格拉底那讓人無可奈何的辯論之術,不知道有沒有詭辯的成分,還有通本書上其他幾個人,其回答完全是贊同的。也就是説,是蘇格拉底一個人在説教。別人隨聲附和。他給自己提問,然後自己早有準備,給自己回答,無頭無尾。

書中很多論點有其歷史侷限性,作為一個在儒教影響下的中國人,我要批判的是:“蘇格拉底説,正義就是隻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別人的事,有自己的東西幹自己的事。”這與中國儒學積極入世完全背道而馳。難道我們在路上見一人拿了很多東西,幫忙,分擔一點負擔,出於好心。這就成了不正義了!我看這一論調與老子有幾分相似。

書中的四個品德: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對今人今世有很好的影響。我非常贊同,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智者,勇敢的人,不但小懦弱,節制的人,不貪得無厭,沉溺於縱慾,做一個正義的人,掃盡天下不平事。

蘇格拉底説,理想國的人,特別是統治着,護國者,要學習算數,幾何,立體幾何,天文學還有音樂和體育,特別是戰士更要學習音樂和體育,從很小就得學習。通過學習音樂和體育這兩門課,達到強身健體,身心平衡。他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這對於今天的社會發展也算是一個正確的引導吧。他還認為,知識理智歸於理性,信念和想象歸屬於意見。我覺得這種分類是不完美的,太過個性化了。

書中精彩部分在我看來就是後幾卷,從貴族政治(王政)向僭主政治一步一步演變的過程講述。蘇格拉底自己那麼認為,就那麼講出來了。而且看起來還挺有道理的。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王者型政治因血統問題演化至貪圖名譽型繼而演變為寡頭型政治,又因為愛財,無節制的搜刮財富,不關心其它問題以至於人民造反,形成民主型政治。而民主型政治又因為過分民主,導致極權的發生——僭主政治的出現。在蘇格拉底看來,僭主(xx)是最不幸的,連同這個國家一起,墜入不幸的深淵;王者是最幸福的,王政國家比僭主政治國家幸福729倍,相隔三個層次,真是有趣。

蘇格拉底把人分為三個基本類型,愛智者、愛勝者和愛利者。在今天看來也還是這樣,名利人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説的就是這個問題。所以,我感受到,儘管時間已過了這麼久,好幾千年,但人的本性未變多少。歷史每天都在重演。

第十卷是我做記錄最多的一卷,也是最後一卷。這一卷讓我想起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神話部分。這一卷裏講述一個故事:勇士厄洛斯的故事,厄洛斯走了一遭地獄,看了陰間是怎樣一幅場景。富有戲劇性的.是,故事裏説靈魂不死,要過忘記平原,喝一河裏的水,這樣才能去投胎。這不禁使我想起中國的文化,閻王殿,閻王宣判後,鬼魂過奈何橋,孟婆湯的事。還有做好事,享受十倍的報酬,1000年的幸福生活;做了壞事,要經歷一千年的苦難生活。靈魂是不死的,但靈魂的記憶是要被更改的。

書中有一謎語,很有意思,“一個男人(又不是男人)看見(又沒看見)一隻鳥(又不是鳥)站在樹枝上(又不是樹枝),撿起一石塊(又不是石塊)打它”。還有就是關於阿卡蒂亞公主,擅長跑步,生長的十分美麗。傳説向她求婚的的人必須和他賽跑,輸了就要被殺死。

還有很多具有哲理性的話語,如,一事物不能被其他事物的惡所滅亡。有道理。

好了,就談這些吧,我的綜合能力不強,無法系統的寫出讀後感。這些感想沒有什麼順序,僅僅是有感而發,而且是隨機的。不過《理想國》這本書確實很好,是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很多青年人去細細。

《理想國》讀後感 篇2

讀《理想國》的過程中都是隨手做的筆記,它的內容太過豐富,我並未選出一個特定的點來討論,姑且做一次系統的梳理並同時寫出感悟。

第一卷的對話主要圍繞着色拉敍馬霍斯與蘇格拉底關於正義的探討展開,色描述的是歷史的實然,他認為“正義不是別的,就是強者的利益”。歷史是成功者書寫,正史和野史中的王權該怎樣評判?他認為凡是對政府有利的對百姓就是正義的,那麼此處就涉及到一個公權與私權,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的關係的問題。色認為法律是統治階級制定的,不為被統治階級考慮,也即公權完全取代私權,國家自由完全取代個人自由。而蘇格拉底揭示的是歷史的應然問題,他認為“在任何政府裏,一個統治者,當他是統治者的時候,他不能不顧老百姓的利益而只顧自己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在蘇那裏,正義應該由道德原則來審定,法律是要整合社會各階級的利益,將正義最大化。蘇的這種看法實際上為立憲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對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都加以承認,然後最大程度地妥協。

色作為詭辯派的哲學家,認為“不正義的生活比正義的生活更好過”,這實際上是一個義利之爭,色追求實然層面的物質利益,但又試圖用道德上的的正義予以解釋,在辯論的過程中用超驗、普遍的正義與經驗的事實相結合必然會產生矛盾。

第二卷首先就三種善進行了探討,從有用到好到善,這是一個從物質層面到去實體到終極先驗探索的過程,之後又繼續就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探討,並提出對神的一些看法。在世俗利益層面上,人都是會行不正義的。而柏拉圖想要探討的是人的精神層面,在他看來,實然的、物質的世界是一個虛假的世界,真正的世界應該是一個應然的世界。把這個與東方文化中追求世俗利益,成為“帝王之師”的儒術做一下對比,即可見西方神學的根基。從個人正義過渡到城邦正義,在城邦在各個組成成分中,柏拉圖重點談到的是護衞者,他將衞士與狗作比喻,認為“兩者都應該有敏鋭的感覺…昂揚的精神鬥志…對敵人兇橫,對朋友温和。”這些強調的是他們的天賦品質,同時柏拉圖也注重後天教育,“體操鍛鍊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這種教育方式不是把人教育成為某個目的.對象,並非技藝層面的工具,而是一種真正的自主人格完善。音樂中包括的故事,而這是對兒童教育的第一步。在西方,科學、制度、法律、語言都有一個超驗的層面,這也得益於柏拉圖的世界由語言建構,尋求世界的本質(defintion)。柏拉圖認為兒童故事應該審定,《荷馬史詩》中把神混同於人,這實際上還是一個關於歷史的實然與應然的問題,歷史的價值在於為今天和未來的行動提供借鑑,很大程度上歷史不是是什麼,而是應該是什麼,這就是希臘神話成為歷史的原因。

在談到神的時候,柏拉圖談到“神只是善的原因,而不是所有事物的原因。”這與xxx的神學不同,xxx認為神是全能的,世界的一切都由神創造,且在柏拉圖的理論中,世界是本來就存在的,神不過是賦予了世界以理性、秩序。他對於惡的產生給予的解釋是,靈肉結合過程中激情慾望掩蓋了理性層面,或是善的缺乏導致了惡。柏拉圖需要構造一個全善的神,以供衞士遵從。

而後柏拉圖又談到了哲學的非實用性,正是這種非實用性決定了學術高於世俗權力的權威,並且不受它的控制。祭祀、文字記錄的地位是高的,但學術本身的價值意義又常被權力忽略。在西方教皇權力高於皇權的時代,世俗權力被神權壓制,與中國稍作對比,就明白中國政治發展過程中為何出現不了像西方那樣的一個教士階層。理想主義有必要提出一個超越現實的理想狀態,西方的大學,大多數是在神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世主義是中國文化的主流,中國的教育在神聖性取消後就開始強化現世主義,強調技能訓練。神聖性是一種理想主義,放棄理想主義,經濟權力興盛,公平正義真理會被遺失,落入現實主義的極端。人的道德提升是被動的,蘇格拉底的被呼喚,柏拉圖的被提升,因此人民需要被教育。這就是日光喻的一個核心所在,教育實際上就是再添加人後面的光照,光照不同人的能力也不同,前提思維、思維模式、看問題的清晰度就不同,也即柏拉圖的啟示説。光本身不作為認知的對象或認知的主體,只是作為兩者之間的橋樑,就如方法本身所起的作用一樣。眼睛睜開,只有對象沐浴在光之中才能被看見,思想打開,只有對象沐浴在理性之光中才得以通透。“眼睛所具有的能力取自太陽所放出的射流”,這樣的比喻,也即物的存在封閉在自身之中,物的存在因光照而超越自身的封閉性顯現於外。“天上的哪個神的光,使我們的眼睛能夠很好地看見,使事物能夠很好地被看見嗎?”世界的顯現與存在要進入言説就必須有光,而討論光則必須要追溯到光源。“善在可見世界中所產生的兒子就是太陽。太陽跟視覺和可見事物的關係,好比可理知世界裏面,善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世界一樣…知識的對象不僅從善得到可知性,而且從善得到自己的存在與實在,雖然善本身不是實在,他的地位和能力都高於實在。”這段話揭示的善即是終極光源,而後半句即是從知識論和存在論兩個角度來分析善,知識論研究顯現與語言問題,存在論研究超越意識之外的一種實在的終極追求,但容易陷入獨斷性與神祕性。

《理想國》讀後感 篇3

《理想國》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和散文體著作之一,作者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創始人柏拉圖。在這本書中,柏拉圖闡述了自己貶低感性認識,抬高理性認識的哲學觀念,評價了荷馬史詩的藝術價值。他認為雅典貴族統治的古希臘前期是民主政體,是“理想國”,而“理想國”的國王必需由哲學家來擔任。

本書開篇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將他人的東西歸還給他嗎?”,正義是“將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嗎?”。柏拉圖認為,正義除了個人正義之外,還存在着城邦正義,或者説,還存在着國家制度的正義。這對後來人們在考慮國家正義、法律正義過程中產生重大影響。柏拉圖的正義提醒我們,重要的不僅是計算我們從社會獲得了什麼,而且還要計算我們為社會的順利和成功提供了什麼。

智慧是真理和知識的源泉,最高知識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就是最高智慧。這就是《理想國》中的柏拉圖密碼。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是:以全新的目光認識自己和世界,明確認識到自己要走的路、世界已經走過和正在走的路。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傳世名作,亦被稱為“關於正義的學説”,同時《理想國》也被後人譽為震古爍今之書。原書共分為十卷,以“理想”為定義,主要涉及國家專政問題、獨裁問題、正義與非正義問題、善與惡問題、教育問題以及男女平權等諸多問題。

在這本書中,柏拉圖所關心的理念主要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評價,他通過蘇格拉底與玻勒馬霍斯、格勞孔、阿德曼託斯的辯論對話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國理想滲透於其中。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在他的理想國裏,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他認為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於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成熟的政治哲學體系的核心。在他的眼裏“哲學家”有着特殊的內涵。這種構思,不但顯示出哲學家的膽略,更顯示出思辨的智慧。在這內容龐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講到。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兩點談談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説,柏拉圖所關心的理念主要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評價。所以,可以這樣説,《理想國》真正奠定了西方正義學説的基礎。書中把正義範疇作為討論的中心,並通過歸謬的方法,先提出正義的不確切定義,然後歸納抽象來尋找正義的'真正含義,這也就是所謂蘇格拉底真理“助產術”的來源。“什麼是正義?”《理想國》一開頭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第一卷裏,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敍馬霍斯等人先後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

從第二捲起,柏拉圖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並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制。“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裏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其城邦的三個階層(統治者、守衞者和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時候,這個城邦才具備了“正義”的美德。然後,他從城邦的正義類比地推出個人的正義,認為那是“大”與“小”或“外”與“內”的關係。個人的正義就是“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裏的各個部分互相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

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同時,“在掙錢、照料身體方面”或“在某種政治事務或私人事務方面”,保持符合協調的和諧狀態的行為,就是正義的好的行為。正義的人是快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

當柏拉圖的理想國——正義的城邦建立完畢,他終於可以提出自己思想的核心了:“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裏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地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利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

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是柏拉圖和他的《理想國》仍然散發着光芒,為現代政治指點迷津。世界政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變遷,雖然並沒有形成理想國的最終模樣,但其中所論述的許多方面已成為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理想國將不再是理想,而是真正的能夠讓全世界人民生活其中的沒好國度。

《理想國》讀後感 篇4

作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一生立著無數,而《理想國》無疑是其中最能表現其政治思想的作品。書中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這個城邦是歷史上大大小小"烏托邦"的開山鼻祖。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也就是所謂的理想國。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而不是什麼是正義的人,他從城邦至公民、從上往下、從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一、國家組成柏拉圖認為的理想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統治者,國家保衞者,普通勞動者三個階級組成。

1.哲學王"除非哲學家當上國家的國王,或者説目前統治我們這個國家的國王,王子們都具有哲學家的那種認真和嚴肅的追求精神,以使政治的偉大和智慧結為一體,並堅決地請那些只安於兩者之一的無為之輩統統靠邊站,我想我們的國家只有這樣才能生存下去,才有得見天日的可能性,否則我們的國家將永無寧日。"書中説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這就是哲學王的思想,柏拉圖認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是充滿智慧的!

2.保衞者而作為國家的保衞者,就是應該為國家或城邦盡職盡責,守衞國家。他們應當是勇敢的。國家的保衞者"沒有必要擁有私人的土地或其他財產,因為他們的報酬來自國內的人民,他們的事物也是人民給的,他們不該有私人的花消,我們需要的是他們真正地像個保護者的樣子!"勇敢就是作為國家保衞者的品性,這樣才能是作為保衞者的樣子。

3.勞動者"國家興旺是這個國家的民眾的生存需要,沒有國家的人是不能自己自足的","我們羣居在一起,幫來幫去,大家都能從別人身上滿足各自的欲求。於是,當這些合夥人和幫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濟的時候,他們所形成的一個整體就可以稱之為一個國家。"柏拉圖的《理想國》中這樣寫到!在柏拉圖認為,作為國家的勞動者,有自己的專長,要有固定從事的職業。他説:"牧人或織工也一樣,各依其技藝吃飯,有技藝的人應該充分發揮其技藝,持續性地駕輕就熟地工作,如果他不看中自己的專長,東也想插一手,西也插一手,那麼真正屬於他的機會可能就會溜走。"作為一個勞動者,他應該也是節制的,節制與智慧和勇敢不同,智慧屬於統治者,勇敢屬於保衞者,而節制卻是"貫穿到全體公民,把無論在什麼行業什麼領域中是,也不論在智力上,人數上還是經濟上最強的、最弱的和半強半弱的人都協調起來,形成完美的和諧"

二、正義究竟什麼是正義?

柏拉圖在書中藉由蘇格拉底之口,詢問了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説:"正義就是欠債要還"。還有的人説:"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如此種種的説法,柏拉圖都通過蘇格拉底一一的進行了反駁,他的反駁節節逼近,讓人無以招架,而不得不承認他們所説的`並不是正義。可是其實當我把一整本書看完,他也沒有給出正義的全面的詳細的答案,可是在字裏行間可以看出,柏拉圖的關於與國家有關的正義就是每個人在國家中,根據他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來做好他相應的事情,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勞動者,保衞者,統治者三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同時,又有和諧分工,互助合作。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正義可以將擁有智慧的統治者,充滿勇敢的保衞者和具有節制的勞動者統一起來,形成一個至善至美的理想王國!聖人的思想總是常人難以參透的,看着柏拉圖的《理想國》,我心中就有一個意念不停的泛起:螢蟲能夠理解太陽的不滅之光麼?我無法參透《理想國》中的奧妙,也無法深入的瞭解它的深層次含義,它就象一座空中花園,必須有足夠的思想階梯才能夠爬的上去,進而對它研究,但我的思想階梯是不夠的,所以只能仰望而歎之,道聽途説而思之,隻言片語而感之。

《理想國》讀後感 篇5

今天讀完柏拉圖的《理想國》,終於對這部著名的作品有了一點親身的認識,雖然還談不上理解,但是想把自己看後的收穫寫下來,或者説是一點總結吧。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圍繞“正義”這一話題而展開討論的,並致力於解答這樣幾個問題:什麼是正義;人們為什麼要實行正義;什麼樣的政治最正義。文章開篇就由幾位智者為正義下了定義:有人説,“正義就是給予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回報”;有人説“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有人説“正義是弱者為謀求最大利益而相互達成的契約”,而對於這些觀點,柏拉圖都借蘇格拉底之口給予了否認。那麼什麼才是正義呢?

而柏拉圖討論正義的過程中,不僅要證明正義比不正義善,正義的人比不正義的人幸福,更要表達這樣一種思想,那就是正義的城邦比不正義的城邦更加的和諧而美好。他説:“我們所要尋找的正義,就是能使人和國家成為正義的人和正義的國家的這種品質。”柏拉圖認為只有理想的城邦才擁有完整的正義,所以就要構建理想的城邦。理想城邦的構建有三個階段:1、生產者階段;2、輔助者階段;3、統治者階段,他們之間沒有時間上的順序,而是邏輯存在的關聯,這三個階段又對應三個等級:生產者等級;輔助者等級;統治者等級。而一旦這樣的城邦形成,人們便可從中找到城邦最重要的品格: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而正義恰恰又是它們當中最重要的,“正義是能使智慧、勇敢、節制產生並保持的一種品質。”有趣而智慧的是,柏拉圖在在《理想國》一書中,總是將城邦的討論加諸於個人,所謂大中見小,有時個人的討論又見諸於城邦,所謂以小見大,因為他認為人的美德和精神與城邦相應要素間是同構的。因而與城邦三個階段相對應地,人有理性、激情和慾望,他認為,在人身上,當激情服務於理性,當慾望服從於理性時,人就是最正義的人。而在城邦中,統治者代表的是理性,輔助者代表的是激情,生產者等級最低,代表慾望。由此折射出城邦的正義乃是三個等級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相互輔助所達到的最善。“然而正義不是關於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關於內在的,即關於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所以柏拉圖的正義觀還強調內在。

為了説服人們相信這種等級劃分的合理性,柏拉圖還引入了“神的力量”,他説,神在造人時,向一部分人身體裏注入了黃金,這一部分人最高貴,將成為統治者,一部分人身體裏注入了白銀,這些人將成為輔助者,其餘人則被注入了銅,他們將成為生產者。

接下來是討論正義如何實現。為了實現正義,柏拉圖主張採取兩項措施,即教育與公有制。這兩項措施都是針對護衞者(包括統治者和輔助者)的,與生產者無關。教育旨在培養出道德和能力個方面都合格的護衞者,是他們既能勝任自己的職責,又能滿意自己的職務。實現公有制旨在為消滅護衞者的私有觀念提高保障。護衞者的教育包括文藝教育和體育教育,當然他所説的“文藝”範圍廣泛,決不是我們今天所説的“文藝”,而相當於今天我們説的“文化”。他主張在文藝教育方面,要從小從善的方面引導孩子,規定他們讀什麼樣的書,聽什麼樣的音樂。實行公有制包括婦女、兒童、財產公有。不要説今天,這在當時都是難以想象的,可見柏拉圖的思想具有很強的理想色彩。關於子女公有大體是這樣的,父母將不知道自己的兒女是誰,而把在那個特定時段出生的孩子都看作自己的兒女;兒女也將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樣,城邦上層等級就形成一個真正的大家庭,不分你我,實現了高度統一。

下面就是討論理想城邦的最高統治者了。在柏拉圖的觀點裏,在理想城邦之中,應由擁有知識的哲學家擔當統治大任,稱“哲學王”。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分為四個狀態:想象、信念、理智和知識,前兩者屬於意見,後兩者屬於理性,一般的人只擁有意見,而哲學家的靈魂才擁有理性。在這一章中,柏拉圖給我們打了個生動的比喻,就是著名的“洞穴理論”,他説哲學王就是那個走出洞穴,瞭解到外部真實世界的學成歸來者,他的志向和任務是用自己所獲得的知識來改變洞穴中人的錯誤認識,而他所面對的阻礙就是囚徒們對無知的堅守。所以説哲學王不僅要是一個擁有超然智慧的智者,即自身已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還要有克服愚昧的被統治者的無知的反抗的信念與能力。這同時也正是他要説明的當下哲學家不吃香的原因,那是因為人民足夠無知,還沒有意識到哲學家的大智慧與大能力可能產生的對社會進步的幫助,當然也在於這種哲學家的難求。從這裏可以看出,真正的“哲學王”必須具備(我把它理解為)“超然”與“迴歸”兩種品質(“超然”即超人的智慧與知識,“迴歸”即迴歸到世俗人當中來統治世俗世界)。

最後柏拉圖論述不正義的城邦和不正義的個人。她從歷史和現實中總結出四種政治體制,包括斯巴達榮譽政制、寡頭政制、平民政制和僭主政制。柏拉圖詳細討論了四種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過程,他認為這四種政制都是不正義的,且一代不如一代,榮譽政制以勇敢取代智慧,寡頭政制、平民政制、僭主政制則分別以財富、自由和無限貪婪取代智慧。這樣一來,無疑柏拉圖所構建的理想城邦則是正義的,因為哲學王是真正擁有知識和智慧的人。與此相對,不正義的人則是人格中的激情和慾望超越了理性。

《理想國》讀後感 篇6

《理想國》的對話體寫作方式讓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孔子。雖然《理想國》裏思想都是柏拉圖本人的,但是我們不可否認,他作為蘇格拉底的弟子,其思想觀念受蘇格拉底之深,而且以蘇格拉底的口吻來寫,書中一直把正義作為討論的對象,並通過歸謬的方法,先提出正義的不確切定義,而後歸納抽象來尋找正義的真正含義,遵循着蘇格拉底“助產術”的尋求智慧之路,所以我們讀來常常感覺就是蘇格拉底本人在辯論。同樣是生活在差不多時代的偉大哲學家,一先一後,經歷竟也是如此相似,孔子有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撰寫的、記錄其言行的《論語》,蘇格拉底有其弟子借其口而使早期對古希臘哲學最初探索得以流傳的《理想國》。

國中時就通過一些簡單渠道聽説過《理想國》,心中對“理想國”的定位如莫爾的“烏托邦”,如陶淵明的“桃花源”,真正拿到這本書才知道“Republic”的真正來源。比起充滿幻想的描繪一個理想社會,這本書更是向我們展現了古希臘那個充滿魅力的辯論時代。由於讀的不夠精細,所以不敢説真正讀懂領會了多少東西,但是卻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哲學家們最七年級直倡導和崇拜的理性的玄冥、邏輯之曲折、言辭之詭祕。曾經中學時代在歷史課上看到那些類似於智者學派的古希臘人熱衷於辯論,在田間街頭、小巷集市運用各種辯論法則,或談笑風生,或面紅耳赤,或洋洋得意,或灰頭土臉的你説我論時,總會對那個誕生最早文明的古國之一,產生無限遐想,所以慶幸在年輕時代還能真正有機會走進書裏,走進那個神祕世界。

“什麼是正義,”這是柏拉圖和格勞孔、玻勒馬霍斯、色拉敍馬霍斯、西蒙尼德在第一卷一直討論圍繞的中心,“欠債還錢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分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而後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認為一個好的城邦應該具備勇敢、智慧和節制等美德,每個人都是在國家裏執行適合他天性的職務,如孔子的“性相近也”觀點一樣,蘇格拉底認為教育可以激發人性裏潛在的能力和知識,而柏拉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沿襲。當城邦裏的統治者、守衞者、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和諧分工時,這個城邦就具有了“正義的美德”,然後從城邦類比到個人,認為那是“大”“小”“內”外‘的關係,正義的個人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宰自己,對自己友善,同時在某些政治事務、私人事務上,保持和諧的狀態的行為,就是正義的好行為。

正義永遠是快樂的,而不正義反之,王政最好,寡頭政治、民主政體、僭主政體都不如以哲學王做統治者更符合正義的定義。針對社會,討論還涉及了女子教育、兒童的生育與培養等問題,並且含有男女平等的民主輝光,一個國家裏也能夠造就出類拔萃的女人,他們也可以去守衞城邦。“理念”説也是柏拉圖思想的一個重要支撐部分,他認為哲學王應該成為正義城邦的統治者,因為他可以“把握永恆不變的事物”,“永遠酷愛那種能讓他們看到永恆的不受產生與滅亡過程影響的實體的知識”“天賦具有良好的記性,敏於理解,豁達大度,温文爾雅,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和節制。”文中“蘇格拉底”用船長的譬喻説明一個真正哲學家在城邦的處境。

讀到中後部分,我的腦海裏似乎才開始勾畫出“蘇格拉底”所描繪的“理想國,”可是就他自己來看,“只有在某種必然性碰巧迫使當前被稱為無用的那些極少數的'未腐敗的哲學家,出來主管城邦,並使得公民服從他們管理時,或者,只有噹噹權的那些人的兒子、國王的兒子或當權者本人、國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愛上了真哲學的時候,”城市、國家才能完善,才能成為理想國。同時柏拉圖還用一系列的比喻來論證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這似乎也成為柏拉圖哲學的出發點和堅持的原則。於是我也深刻的體會了所謂的“日喻”“線喻”和“洞喻,”柏拉圖建構起了他的理念世界。

關於國家,非得有哲學王不可,於是柏拉圖也極力探討幾何學的重要性,也包括天文學、音樂、體操和辯證法,並且論述了這些的重要程度,他有關這些課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對我們有很大的借鑑作用。“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是他心目中創建理想國的思想核心。柏拉圖為我們這些後來人描繪的理想藍圖,為19世紀的空想主義者提供了藍本。

一本《理想國》,涉及到了道德、民主、教育、文藝、平等等諸多問題,一系列看似平常的談話,範疇廣泛,信息量大,卻又毫無間隙,娓娓道來,整合而連貫。我想,哲學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學科,不僅是因為先哲們對它的孜孜以求,也不僅僅是因為後來的許多學科就是從哲學分支而來,而是因為它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理論與實踐的精華。深邃的思考、對美好的追求,看待事物的態度、縝密的思維方式等等都與哲學息息相關,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看待學術問題的不同眼光,無一不需要我們的哲學功底,需要我們與哲人對話,採擷他們思想的豐碩花朵。

《理想國》讀後感 篇7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臘哲學家,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個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理想國》是柏拉圖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最為深遠的著作。這是一部典型的大綜合著作,其中將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心理、社會、家庭、宗教、藝術等等諸多問題結合在一起,錯綜複雜。朱光潛曾説:“《理想國》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薦的惟一的西方哲學著作。”我認真拜讀了這本不朽之作,正如利奧。施特勞斯所説:“我閲讀柏拉圖時必定懷有一顆虔誠、恭敬之心。”

《理想國》是古代西方一部最早的系統教育著作,該書指出,兒童從七歲起,男女兒童分開居住、生活,都分別入國立初等學校,初等學校約十年。初等教育是對“一切兒童”都要實施的“強迫的教育”。學生到十七、八歲的之後,進入高等軍事學校。進行意志教育。二十歲到三十歲的青年繼續學習,研究哲學辯證法,邏輯理論,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理論,再加上文法修辭學。柏拉圖第一個提出學齡前的社會教育的思想,指出遊戲在學齡前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要精心選擇童話材料,承認歌唱,講故事的教育意義。一般認為,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系統教育理論的是柏拉圖。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雖然是保守的和唯心主義的,但他重視教育的作用,提倡德智體的和諧發展,強調早期教育和女子教育,這些思想是可貴的,為以後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是西方古代大哲學家、客觀唯心主義的奠基人和教育家。柏拉圖哲學的本體論被稱為"客觀唯心主義"。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奠基人。心靈和靈魂過去是在理念世界裏的',後來才跟肉體結合。它有各部分:

(一)理性部分,這是靈魂的基礎,是從理念世界來的;

(二)意志部分;

(三)感情部分。

這靈魂的三個部分在柏拉圖的倫理學中恰恰順應三種德行:理性部分順應智慧,意志部分順應勇敢,感情部分順應節制。這靈魂的三個部分及其相順應的三種德行在柏拉圖的社會構造上恰恰順應三個社會集團。不過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也還有些積極的因素:他第一個指出教育的偉大政治意義,提出公共的學前教育思想及其內容,確定了心理構成的基本部分,規定了在當時看來廣泛的學科範圍,指出每門學科對於發展抽象思維的意義,主張女子應與男子受完全平等的教育。

《理想國》展現了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柏拉圖非常重視教育問題,他為理想國設定的很多規矩、禮儀、道德,都沒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於通過從小時候開始的教育來引導人的行為和方向。正如書中所説:“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裏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裏走。”柏拉圖認為理想國的教育應從人小時候開始,包括質樸的音樂教育和體育教育,“樸質的音樂文藝教育則能產生心靈方面的節制,樸質的體育鍛煉產生身體的健康。”他希望監督詩人、強迫他們在詩篇裏培植良好的形象,同時監督其他的藝人,禁止描繪邪惡、卑鄙的精神。他希望通過這樣,讓城邦的護衞者遠離罪惡的形象,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受到薰陶,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這些從小抓教育的理念,無疑是有遠見的,並抓到了問題的關鍵之處。從一個人的童年開始施加影響,將服從統治的信念根植於心中,必然是最徹底、最有效、最穩定的統治方法。這些教育理念,對後世的教育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

他重視教育對於人的影響,強調要從小就接受教育。幼兒教育方面,他更提出了幼兒的可塑性,並指出要注意給予幼兒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其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強調音樂和體育教育,並發展故事教育。他認為“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裏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温文有禮;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而體育鍛煉自然是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結實的身體。在故事方面,他認為要先審查故事的編者,然後選擇故事的內容,最後用最美最高尚的故事鑄造兒童的心靈。

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可以説和現在的幼兒教育理論是相通的。當代的幼兒教育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幼兒能夠身心健康,其次是身心和諧發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優生優育計劃,就是首先從遺傳角度來保證幼兒身體健康,其次又注意後天的體育鍛煉,這就使得幼兒能夠健康的成長。至於心靈上,他主張以音樂來陶冶幼兒的心智,使其接受美好,而厭惡醜惡,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讓和諧融進其心靈,也保證了幼兒心理健康。最後,柏拉圖提出要從小給幼兒講故事,兒童在聽不同故事時,也便發展了其自身的語言和社會性。他又指出要給予兒童數數,計算,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天文等方面的教育,這些也包含在科學之中。並且,又特地説明,對兒童的這些教育要在遊戲中進行,以免使其喪失學習興趣,這與當下我們講的“活動以遊戲為主”是極其相似的。可見,柏拉圖的幼兒教育思想很超前,還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我的闡述還是片面而膚淺的,因為還有很多細節之處不明白,需要更加深入的仔細閲讀書籍並清晰認識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才能更好的對其文章進行解讀。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鑽研學問,讀懂文章,還學會了思考人生,我要成為怎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等等。名家的哲學思想給了我許多人生啟迪。讀書,要學習書中的學問,更要從學習書中品味人生。

《理想國》讀後感 篇8

作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一生立著無數,而《理想國》無疑是其中最能表現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學家與王的辯證關係也一直為後人稱道。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這個城邦是歷史上大大小小“烏托邦”的開山鼻祖。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而不是什麼是正義的人,他從城邦至公民、從上往下、從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該書是柏拉圖中期思想的總結,其語言華麗,邏輯縝密,想象豐富,闡述精彩,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

羅素先生評價柏拉圖的《理想國》時説,這篇作品有一個藍本,是斯巴達和它的立法者萊庫格斯。無數青年讀了這類著作,燃燒起雄心,要做一個萊庫格斯或者哲人王。

柏拉圖認為的理想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衞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而這些所要體現的東西在他的《理想國》開始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他是利用了正義二字逐漸將其拓展並且引申出來的。正義是一種好的表現,然而什麼是正義呢,面對這個看似很好理解的詞語,柏拉圖首先對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我不敢奢望對《理想國》中所有的思想妄加揣測,只好在自己的知識範圍之內加上自己的興趣點,認真研讀分析《理想國》中關於哲人、王和國家的關係。

柏拉圖首次提出了讀書人,或者説哲學家的“入世”説,他認為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裏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而政治家只有在擁有了哲學思維之後才真正的能夠治理和統治好國家。

如此,“哲人王”則成為柏拉圖在《理想國》裏提出的最理想的君王。

“哲人王”領導的城邦是柏拉圖理想的城邦制度。我國古賢孟子在孔子“內聖”基礎上開出了“外王”的理論。他認為,國家的元首必須是道德的領袖,如古代的堯舜。佛教也認為,最好的人間制度是轉輪聖王用“十善”治理國家。這麼多先賢都認為天下最好的制度是聖人治下的制度。而我們所説的“哲人王”是個泛指,指的是一個好的王者,智慧者,仁愛者或聖人。“哲人王”制度就是某種君主制或者貴族制度。

緣何古今中外的聖人先哲大多偏愛“哲人王”制度?我想柏拉圖在這點上和其他先哲應該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吧:

1、君主制的優點

如果君主是“上帝”,那麼這樣的君主制無疑是人間最好的制度。原因如下,君主制的效率是高的,因為君主一聲令下,大家立刻執行;君主制的決策是最正確的,因為最智慧的人當了統治者,他的決策是人間所可能的最好的決策;君主制是“最人道”的,因為“最慈悲”的人當了君主;君主制下的人民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無憂無慮。所以,柏拉圖認為“哲人王”統治下的城邦是理想國。

2、法律的侷限性

法律是成文的,是經過歷史傳統慢慢形成的,是由人制定的。正如佛教的戒律,並不是刻意要有這麼多戒律的.,而是每當出現一些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召集僧團制定一些新的戒律。如此下來,慢慢才形成了比丘戒等戒律

關於法律的侷限性,柏拉圖在《政治家》裏借客人之口説道:“因為法律從來不能用來確切地判定什麼對所有的人説來是最高尚的和最公正的從而施予他們最好的東西;由於人與人的差異,人的行為的差異,還由於可以説人類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靜止不變的,所以任何專門的技藝都拒斥針對所有時間和所有事物所頒佈的簡單規則。”關於法律的政治家可修改性,柏拉圖又説到:“任何一個人或一羣人,無論是誰,他制定了法律,如果他在認為那些法律需要改進時着手對它們進行修改,難道他不是在盡力做着與我們的真正的政治家所做的同樣的事嗎?”

出現例外的、法外的情況時,怎麼辦,由誰説了算?這就要歸之於“哲人王”類的人物了。在美國,大法官可以對一些例外的案件進行最高審判。所以,美國的大法官在某種程度上正是行使了“哲人王”的作用。

柏拉圖的《理想國》裏面不僅有着他對理想國的闡述,也包含着一種樸素的辨證主義觀點和應變的思想,他自始至終沒有明確給出正義的定義,也暗示着人們,這裏沒有什麼正確的定義,還需要繼續的探索研究,只不過他的想法是讓人們去利用這個探索研究構造他那種柏拉圖式的理想國。

“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我們也才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裏還是將來在我們剛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結尾如是説。

正義的哲學家做了王,也許,這是柏拉圖對國家的完美定義。

《理想國》讀後感 篇9

第一次讀理想國這本書時花了一個多月,但因為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沒有更深入地思考,幾乎是囫圇吞棗似的,看不懂的地方就直接略過了,當時只是覺得內容晦澀難懂,幾次看不下去想要棄書。但內心深處還是喜歡的,隔離在家的日子,又拿出來它,終於以一種被打擾較少的方式,用了整整一週的時間,重新讀了第二遍。

閲讀經典的難點與好處在於,每一行字都需要、也值得去仔細思索和回味,甚至到深夜還讓人輾轉反側。然而,一旦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他的思想產生哪怕一點的共鳴,那種感覺就好像心裏一種原本混亂無序的狀態一下子有了一些規律和秩序,好像對於自身、生活,對於所處的這個世界的瞭解又深入了幾分。事實上,這是一件高於任何一種感官快樂的令人真正快樂的事情。

在這本書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兩個部分的探討:

一、正義是什麼?

柏拉圖通過拋出問題、一步步提出論據,通過不斷辯論的方式,得出最終的結論,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理想的城邦。對於一個理想的城邦而言,正義就是人人各得其所、各盡其責,每個羣體能夠順應天性和稟賦,堅守自己的崗位,令整個國家得以自如運轉。

而對於個體的正義,也可以由此延伸得來。柏拉圖在哲學史上第一次揭示出,自我(錄魂)不是單一的實體,而是相反力量的集合。對於每個人來講,他的行為有三種根源,也就是書中講的靈魂的三個組成部分:慾望、情感和理智。要想達到個體的正義,也就是想得到身心的和諧,就必須要讓這種各司其職、配合得當。那麼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如果讓慾望控制行為,無節制的滿足感官的快樂,只是讓本性中貪婪的慾望部分不停滋長,那對於一個人長遠的發展的危害無疑是致命的。情感的部分在此而言,起到的是監督員或輔導者的作用。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昇華自己的理性思維,通過理智的正確引導,讓情感部分成為理智的同盟軍,輔助理智共同管理慾望,才能做到讓自己的內心秩序井然,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樣的個體才能被稱為一個正義的人,或者説這樣的個體的行為才稱得上正義的行為。

對靈魂中這三個部分的追求對應着三種人,即愛智者、愛敬者、愛利者。愛智者即追求理智和真理的人,愛敬者想要的是人們的尊敬和地位,愛利者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逐利的人。在生活中究竟哪一類人是最快樂的呢?如果從快樂的豐富程度和深度來説,只有愛智者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既滿足了自身必要的慾望,又因為學識、能力出眾得到過人們的尊敬,可以説體驗到的快樂是一種在更高維度上、更加豐富和有內涵的快樂。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通過不斷學習,努力向愛智者看齊,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都不僅僅是為了利益,或者為了受人尊敬,而是為了獲取生命的真諦與崇高的'理想,那麼我想,這個過程事實上是自我消耗最少,並且能夠讓心靈的三部分和諧而充分地發揮作用,最終能體會到最純粹和本質的快樂的最佳途徑。

二、如何達到—關於洞穴的隱喻

理想國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隱喻,講的是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只能在牆壁上看見洞外火光照出來的事物的影子,而看不見真實的事物,他們以為影子就是本體。假設有一個人得以走出洞穴,看見了外面真實的火光和世界,他才擺脱了束縛自己的牢籠,認識水平得到了變革似的飛躍。

一個人如果僅僅滿足於吃飯、睡覺等身體的需求,以及只是日復一日機械地勞作而不思考,那他無疑是“被縛住的人”,所過的日子無非是在洞穴中的日子。只有他開始學習、思考和探索,學習瞭解一件物品或事情,不僅是滿足於會使用或者瞭解具體的知識,而是繼續深入思考,激發自己的創新式思維,不斷練習透過具體表象看到事物本質的本領,對事物的理解做到融會貫通,不停地循環認識現象——總結規律——探尋真理的過程,那他最終會有一天掙開身上的繩索,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體系,也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靈魂的三部分達到和諧共處。

這也正是人們為何要讀書學習、努力上進的原因。面向着理智的可知世界,要直視自己的內心,意識到自己成長環境和慣性思維的侷限,從客觀的角度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思考判斷,從而不斷地突破主觀和狹隘的思想,拓展自己的邊界,最終成為那個走出洞穴的人。誠然,想要破除自我的枷鎖,這個過程一定是艱辛曲折的,但只要始終面對着火光的方向,在努力中尋找生命的意義,每向前進一步便是歡喜,這大概是我們最有尊嚴的快樂了。如果堅持不懈,最終必然會讓火光照進眼裏和心中,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且內心和諧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