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57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是由分數乘法意義擴展到除法意義而產生的應用題。這類應用題歷來是教學中的難點。由於這類應用題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題的逆解題。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數量關係,我在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時,仍然按照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思路去分析,從而發現作單位“1”的量是未知的,可以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關係,列方程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算術法解?思路是怎樣的?通過分析讓學生感悟到用除法解題思維是分數乘法解題的逆思路。從而讓學生把兩種類型的應用題有機的統一在一個知識點上。通過本節課教學,我感受到以下幾點。

1、充分運用對比,讓學生通過分數乘法應用題理解除法應用題。

為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教學中,我抓住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從中發現與乘法應用題的區別,使學生了解這類分數應用題特徵。接着放手讓他們藉助線段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得出這類應用題根據“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能解決問題。

2、鼓勵方法多樣,讓學生拓寬解題思路。

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我改變以往過早抽象概括數量關係對應量÷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再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我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採取多種不同的解法,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2

我又一次後悔自己沒用錄像機記錄下課堂上學生精彩的辯論,要知道這種對抗式的辯論是課前無法預設的,值得慶幸的是可以趕緊利用吃飯時間回味並用文字把本學期難得遇到的這次“精彩”整理下來。

今天早上第四節課要處理第二節沒處理完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對比練習》導學案,第二節臨近下課時我説要各組把本組錯誤最多的題或者不會的題出示在黑板上,其中第四組的組長曲曉燕帶着小黑板上了講台,小黑板上出示的題目是:商店運來一批蘋果,其中蘋果有180千克,比梨多九分之一,蘋果比梨多多少千克?她引導大家分析完這道題後,我心裏正想着這一組抓住了這份導學案最容易出錯的一道題,該如何表揚他們時,林立浩一個箭步衝上講台,説這道題還有一種解法:算梨的重量可以用180+180÷,當時有個別學生小聲嘀咕:“該用減法而不是加法,因為最後問題是蘋果比梨多多少千克?”我重述後林立浩説:“我算的是梨的重量,最後再用蘋果的重量減去梨的重量就行了。”還有學生欲言又止,看來有學生知道這種方法不對,但不知道為什麼不對,我開始徵求學生的意見:“同意曲曉燕這種做法的舉手”呼啦啦幾十個學生都舉手了,“同意林立浩這種解法的舉手”只有吳州航、吳歡歡、張翼澤等五六學生,於是我把全班分成兩大組討論你如何把對方説服,其中同意林立浩這種解法的五六個同學編為B組,圍在一起討論。

巡視時,我發現第一小組的一個學生説:“老師,照他這樣算,答案都1000多了,那就不對!”還有一個學生説:“這兩個算式利用的不是除法的性質。”我説:“除法的性質是什麼?”他無言。另一個學生想補充但是説半截好像發現自己説錯了。B組的.成員已經開始在黑板上畫線段圖了。

辯論開始,B組的林立浩開始指着線段圖為大家講解,梨多蘋果果180千克?

在講解過程中有很多漏洞,同學們一一指出,他甚至把線段圖改為多180千克?

梨蘋果果

最後臨下講台時,他自言自語:“錯了,錯了”沒想到他的兩個接班人繼續上來講述他們的思路。

三個B組成員講完之後,付曉霞才站起來反駁:單位“1”未知用除法,用幾分之幾對應的量除以幾分之幾,而你們的量和分率根本就不對應,也就是説蘋果的重量180千克對應的分率不是九分之一。緊接着禹青青站起來説:他們的線段圖畫的就不對,蘋果的重量180千克應該是這一段,她邊説邊上講台用紅筆標識。

梨多蘋果果180千克?

而除法的性質沒有同學提,在我的提示下,平時很大方的趙鵬濤才扭扭捏捏地站起來説,兩個算式之間不是利用除法的性質,問起除法性質的內容,他説a÷(b+c)=a÷b+a÷c,又暴露出一個問題,此時下課鈴已經響起。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3

首先為本課“列方程解決問題”作鋪墊,開始的時候設計了兩類複習題:一類是訓練學生找單位“1”,另一類是用分數乘法解決的問題。

接着,出示例4中的情境圖,讓學生讀題,然後讓學生閲讀與理解,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先把題意理解透。學生很容易提出問題“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重點是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究,或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彙報的`時候,;老師可適當引導學生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找到等量關係並列出方程,同時複習一下方程的解法。

同時,肯定有的同學用算術解法,因為一步計算比較好理解。用方程解,只要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順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所以,教材只給了用方程解的全過程。但是國小生目前還沒有接觸到比較複雜的,用算術解法很難解決很難理解的那樣的應用題,因此對用方程解法的優越性認識不足。一些學生覺得用方程還得寫設句,比較麻煩,因此喜歡用算術解法。對此,老師肯定算術解法的正確性,但是不要過於強調。主要從等量關係的角度分析,讓學生順向思維列方程解決問題。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4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學數學。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已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使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改變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傳統做法,直接取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班級的人數引出題目,再讓學生介紹本班的情況,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

二、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教學中,為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時,讓學生通讀題目、細讀題目,圈出題目中的重要詞句,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親自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聯繫,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

教學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和教師分析講解相結合。把分數除法應用題與分數乘法應用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對比,親自感受它們之間的異同,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區別,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畢竟是初學者,他們的自主、合作、探究肯定是不全面的,各種水平的`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所學的層次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的講解是必要的,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識,可以為學生節約許多時間。但教師在教學中要準確把握自己的地位。幫助優生建構知識結構,幫助一般學生理解題意掌握知識。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激勵者。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

三、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能力。

在分析應用題的時候,我通過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解法,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另外,注意啟發學生從例題中抽象概括數量關係,總結經驗規律。如“是、佔、比、相當於“後面的數量就是作單位“1”的數量,畫線段圖就先畫作單位“1”這個數量,再畫與之對應的數量的線段圖;“知“1”求幾用乘法,知幾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5

今天學習的是六年級分數除法的應用題的最後一個課時,內容是工作總量是“1”的工程問題。此前也學習過工程問題,比如“一天路長90米,甲隊每天修6米,甲隊每天修4米,兩隊合修幾天可以修完?”通過讓學生聽寫題目、自主解答,我引導學生複習了“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接着我提問複習:“一條路,一個修路隊4天修完,每天修這條路的幾分之幾?”由於數據小,學生不難看出每天修這條路的'1/4;老師接着問:這裏的1/4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學生也知道是1÷4得到的。接着問:“這裏的“1”“4”“1/4”分別是工程問題裏的哪個量?至此老師強調:這裏的工作總量不是具體多少米了,而是“一條路”;這裏的工作效率也不是“每天多少米”了,而是“每天修幾分之幾”了。

複習至此,我出示例題:一條路,一隊單獨修12天完成,如果二隊單獨修18天完成,兩隊合修多少天可以修完?”讓學生分別寫出一、二隊的工作效率後,讓學生利用遷移的方法自主解決。

需要説明的是:我沒有利用課本里的教學路徑來教學本課時,課本里主要採用舉例的方法來説明一條路無關長短,不影響結果;我主要利用“遷移”的方法直接讓學生在對比理解中解決。這樣節省了時間,也利於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自我覺得,今天這節課還是值得在往後的工作中推及到其他課時。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6

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對比”,對於三道例題的解決學生們顯得駕輕就熟,接下來的對比分析一個人的力量顯得有點薄弱,畢竟學生的差異性是存在,我們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要讓學生有最大的發展,如果教師和學生一個人一個人的交流效率太低,怎麼辦呢?我想到了我的小組學習研究,如果讓學生在小組中羣策羣力,集中解決問題,在這個環節上應該是比較好的策略。於是,我把這個環節設計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三道題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採取畫表格的形式由一個學生展示,也可以讓小組成員分工合作一起展示。要求提出後學生們很快地進入自己小組的研究中。我則一個小組一個小組的觀察、偶爾交流幾句。大約6分鐘後,我們開始交流,實錄如下:

師:怎麼樣?發現什麼了?

學生1:發現它們的數量沒有變化,鴨12只,鵝4只,鵝是鴨1/3

學生2補充:線段圖的結構都一樣

師:線段圖表示的是題目中的數量關係,線段圖結構沒有變化,其實是什麼沒有變啊?

生1:數量關係沒有變,都是鴨的只數×1/3=鵝的只數,三道題目中都有這個數量關係。

生3:單位“1”的量也沒有變化,都是鴨的只數,第一道題目從問題中找,其他兩道題目從條件中找。

師:這三道題目中相同點找得很好,誰來談談不一樣的地方

生4:問題都不一樣。

生5(着急):條件也發生了變化,解答方法就不一樣了。

生3:單位“1”的量,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題目中是已知的,在第三道題目中是未知的,列出等量關係式後,可以用方程解答。

師:真是細心的孩子,利用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列出等量關係式後,發現單位一的量是未知的就可以用方程解答了。

師:誰還想説?

生6:我認為解題的時候找好單位一的量,然後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係認真解答題目,做完後好好檢查。

師帶頭鼓掌。

師小結:解答應用題,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找準單位一的量,認真解答,做完後要仔細檢查,就能做一個解決問題的小能手了。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發言的孩子是各個不同小組的,小組同學把自己小組找到的東西綜合到一起,利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特別是等量關係式的運用,我沒有提示,使學生在小組討論的時候發現的,可以説是這一環節上的一個創新。但是這個環節也存在問題,我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利用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可是有幾個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漠視,一些孩子發言積極,但是不知道讓其他人發言,小組的組織性還很差,需要進一步規範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7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分數除法的意義,分數乘法應用題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文字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逆解題,從而認識到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也突出了分數除法的意義,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數量關係的分析,判斷哪個量是單位“1”,難點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能根據應用題的特點理解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複習輔墊

1. 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體內含量最好多的物質是什麼嗎?(水)

對,水是我們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它對我們人體是至關重要的,是構成我們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那麼你們瞭解體內水分佔體重的幾分之幾嗎?

師:老師查到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

2.複習舊知

師:現在你們知道了吧!同學們如果告訴你們,我的體重是50千克,你們能很快算出我體內水分的質量嗎?

學生回答後説明理由。

師:算一算你們自己體內水分的質量吧!

生答

師:一兒童的體重是35千克,你們能幫他算出他體內水分的質量嗎?你們都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生回答後出示:兒童的體重× 5 (4 )=兒童體內水分的重量

35× 5 (4 )=28(千克)

師:誰還能根據另一個信息寫出等量關係式?

成人的體重× 3 (2 )=成人體內的水分的重量

2. 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以前的知識學得可真好,如果老師告訴你們小朋友們體內有28千克水分,你們能算出他的體重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研究的分數除法應用題。

二、 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 課件出示例題。

2. 合作探究

師: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決這個問題,數量關係是怎樣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表示出來並解答出來。

3. 學生彙報

生1:根據數量關係式:兒童的體重× 5 (4 )=兒童體內水分的重量,再根據關係式列出方程進行解答。(師隨着學生的發言隨機出示課件)

生2:直接用算術方法解決的,知道體重的 5 (4 )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來做。

28÷ 5 (4 )=35(千克)

4. 比較算法

比較算術做法與方程做法的優缺點?

(讓學生進行何去討論,通過比較使學生看到列方程解,思路統一,便於理解。)

5. 對比小結

和前面複習題進行比較一下,看看這題和複習題有什麼異同?

(1) 看作單位“1”的數量相同,數量關係式相同。

(2) 複習題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例1單位“1”的量未知, 可以用方程解答。

(3) 因為它們的數量關係式相同,所以這兩種題目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根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再確定是用乘法解還是方程解。

6.試一試: 一條褲子的價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 3 (2 )。一件上衣多少元?

問:這道題已知什麼?求什麼?誰和誰在比?哪個量是單位“1”?

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的?

根據學生回答畫線段圖。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找學生列出等量關係式。

學生根據等量關係式列方程解答(找學習板演,其它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師:這道題你還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嗎?

(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只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為用除法計算。)

三、 聯繫實際,鞏固提高

1. (投影)看圖口頭列式,並用一句話概括題中的等量關係。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8

為了更好到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分數除法應用題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因而在設計時,我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繫,通過對分數乘法應用題的轉化,使學生了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徵,並藉助線段圖,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通過遷移、類推、分析、比較,找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區別和聯繫及解題規律。

一、關注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教學中,為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時,我故意不作任何説明,讓學生髮現問題,親自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聯繫,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

在教學中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以往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效率並不高,是因為大多數時間我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自己省心、學生省力,往往避重就輕,草草帶過,捨不得把時間用在過程中,總是急不可待,直奔知識的技能目標,究其根由,在於教師的課堂行為,我缺乏必要的耐心。或者把學生本來已經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學生當作學者,對本來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細碎的剖析,這樣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因此在今年整體的教學中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尤其在本節課上我把分數除法應用題與引入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對比,親自感受它們之間的異同,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區別,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省去了許多煩瑣的分析和講解。教師在教學中準確把握自己的地位。教師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激勵者和課堂生活的導演,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生本主義教育思想。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數學課程標準》中,“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目標,讓學生的思維真正得到發展。

二、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能力。

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我通過鼓勵學生儘量找出其它方法,讓學生從多角度去考慮,這樣做拓展了學生思維,引導了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在充分的感知、體驗的基礎上比較分析,水到渠成的完成求“1”的量用方程做或算術法做,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又揭示新知識的本質屬性。

四、不僅鞏固知識,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起到不同的教學作用,又能為歸納求“1”的量的應用題的方法奠定基礎。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9

分數除法簡單應用題教學是整個國小階段應用題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如何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數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學嘗試:

一、從生活入手學數學。

一開始,我就改變由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傳統做法,直接取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班級的人數引出題目,再讓學生介紹本班的情況,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二、關注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為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時,我故意不作任何説明,通過省略題中的一個已知條件,讓學生髮現問題,親自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聯繫,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讓學生真切地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

三、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能力。

在計算應用題的時候,我通過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解法,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複習時要注意三種分數應用題,即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以及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三者之間的聯繫。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是以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這樣不僅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潛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的輕鬆,教師教的快樂。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0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教學是本冊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很多老師都深感在此處和學生説不清,教學效果不佳。我個人通過在本段時間的教學和反思,自認為找到了一些基本的“小竅門”,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比較成功的做法。

一、加強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繫,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要想第三單元學生學的順利,第二單元知識的學習一定要鋪墊好。

一是,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一定要理解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二是,能快速地根據題中的關鍵句判斷出誰是單位“1”。比如教學分數乘法應用題時,首先要注意引導學生看出是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怎麼確定的?這可以通過題意畫圖來説明。通過學生實踐,讓學生歸納出快速找單位“1”的方法:是“誰”幾分之幾,相當於“誰”的幾分之幾,比“誰”多(少)幾分之幾,“誰”就是單位“1”。最簡單的方法是: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單位“1”。

三是,學生要熟練掌握畫線段圖的方法。比如要先畫單位“1”(因為單位“1”是比較的標準,所以要先畫),再畫比較量。如果是“部分”與“整體”相比較的關係,可以畫一條線段表示,如果是“兩個不同的量”相比較,就要用兩條線段表示。

四是,能根據線段圖或關鍵句快速寫出題中的“等量關係式”。其中根據應用題中的“關鍵句”進行分析比較快捷。

例:“柳樹是楊樹的 ”等量關係式:楊樹× =柳樹

“柳樹比楊樹多 ”等量關係式:楊樹+楊樹× =柳樹 或者 楊樹×(1+ )=柳樹 這樣學生在學習用方程解決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找等量關係式”就輕鬆多了。

二、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時候要複習到位,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比如教學第三單元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例1的時候,就要複習一下學生學習第二單元分數乘法“解決問題”例1的知識,如從關鍵句中找單位“1”、説出等量關係式等。教學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例2時,就要對應複習第二單元乘法解決問題例2和例3的知識。一節課只有事先的工作做得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學生讀題、分析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老師常常都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線段圖來找分數除法中的等量關係式,以達到“數形結合”的目的,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卻不盡人意,讓學生每道題都畫線段圖也不現實,時間也不允許。所以,在學生掌握了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後,我就讓學生扔掉“線段圖”這根枴棍,引導學生從關鍵句的字面上來分析、理解,從而發現找“等量關係式”的快捷方法。如:柳樹比楊樹多 。引導學生分析:①誰與誰相比較?(柳樹與楊樹相比較)②誰是單位“1”?(楊樹)③多 是多“誰”的 ?(多楊樹的. )④到底多多少,具體的量怎麼算?(楊樹× )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柳樹比楊樹多了楊樹的 。所以等量關係式應該是怎麼樣的?(楊樹+楊樹× =柳樹)

當然,還有一種等量關係式:楊樹×(1+ )=柳樹 可由以下幾個問題入手:①柳樹比楊樹多 ,就是比單位“1”多 ,柳樹應該是楊樹的幾分之幾?(1+ = )②即柳樹的棵樹=楊樹的 ,所以等量關係式應該是怎麼樣的?③根據這個等量關係式,想想用算術方法應該怎麼列式?為什麼?柳樹的棵樹和 之間有什麼關係?(對應關係,從而導出:對應量÷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

學生等量關係式找到了,就能很容易用方程或者算術方法解決分數除法問題了。

總之,我通過運用以上的教學方法,達到了非常好教學效果,班級成績也在學年一路領先。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1

分數除法應用題,歷來都是教學中的難點。要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透徹理解這類型的應用題,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通過運用轉化、對比,使學生了解這類分數應用題特徵,再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找出解題規律。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走進生活,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本來人體的機體構造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教學一開始我把人體的彩圖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使學生從中瞭解到更多有關人體構造的知識,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中,為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我故意用乘法應用題與例題作比較,讓學生從中發現與乘法應用題的區別。學生通過交流對比,親自感受它們的異同,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繫與區別,親身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關係,然後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也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再列出方程。

三、方法多樣化,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我鼓勵學生儘可能地找出多種方法,讓學生從多角度去考慮,這樣做可以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懂得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分數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9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使學生習慣於簡單地接受和被動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內容“生活化”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縱觀整節課的教學,從引入、新課、鞏固等環節的取材都是來自於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2、解題方法“多樣化”

《數學課程標準》中,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探索與創新精神,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列為發展性領域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除了依靠學生自身的生理條件和原有的認知水平以外,還需要相應的外部環境。這節課上學生一共提出了5種解題方法,其中有3種是我們平時不常用的,第5種是我也沒有想到的。我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及時調整了教案,讓每一個想發言的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儘管他們有些數學語言的運用還不太準確,但我還是給與了肯定與鼓勵。在這種寬鬆的氛圍下,原本素不相識的師生在短短40分鐘的時間裏就產生了情感上的交融。學生有了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併產生進一步學好數學的願望。雖然後面還有兩個練習沒有來得及做,但我認為對一個問題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十道題收穫更大,這種收穫不單單體現在知識上,更體現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3、師生交流“情感化”

數學教學改革,決不僅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時也包括師生關係的變革。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努力實現師生關係的民主與平等,改變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説的話並不多,除了“你是怎麼想的?”“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説説看”等激勵和引導以外,教師沒有任何過多的講解,有學生講不清楚,教師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説:“誰願意幫他講清楚?”當一次講不明白,需要再講一遍時,教師也只是用肢體語言(用手勢指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在自己觀察與思考的基礎上明白了算理。學生能思考的,教師決不暗示;學生能説出的,教師決不講解;學生能解決的,教師決不插手。由於教師在課堂上適時的“隱”與“引”,為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使他們真正成為科學知識的探索者與發現者,而不是簡單的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

4、值得商榷的幾個方面:

(1)形式能否再開放一些

(2)優生“吃好”了,能否讓差生也“吃飽”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2

應用題的教學無論在乘法還是除法中都是重點中的重點,特別是教學除法時,再對比乘法,學生的思維零亂一下子很清楚看出。到底是用除法還是用乘法來解答,是關鍵,所以教學時該如何把握每道題的重點,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是難點。

分數乘法及應用中,也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的非常好。而學習的分數除法應用題則是“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兩個問題正好相反,一個是已知“單位1”,一個是要求“單位1”。

所以引導學生審題、找關鍵的句子或者詞語,找單位1、畫圖分析,寫出等量關係。課堂上,我讓學生讀題(至少3遍),找出關鍵的句子(誰的幾分之幾是誰),單位就是(幾分之幾的前面那個詞語),這些好像都不難,難的是寫出等量關係,特別是一些隱藏的.關係,如:“原來的1/3”,那麼隱藏了“實際”的。對於畫圖也是一個挑戰,學生不懂幾分之幾對應的量,為什麼要這樣畫?

在鞏固練習中,我有意出一道分數乘法應用題,一道除法應用題,讓學生解答,並觀察、分析,學生們通過這兩道題建立起了表象,對這兩種題型及其解法有了進一步的體會。

在反覆尋找單位1和畫圖,寫出等量關係後,接下來的幾道題目中,很多學生都能夠獨立解答,但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有待第二課時的再次啟發吧!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3

2.練一練:

(1)、小明體重24千克,是爸爸體重的3/8 ,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2)、一個修路隊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全長的 5 (2 ),正好是160米,這條路全長是多少米?

3.對比練習

(1)一條路50千米,修了 5 (2 ),修了多少千米?

(2) 一條路修了50千米,修了 5 (2 ),這條路全長是多少千米?

(3)一條路50千米,修了 5 (2 )千米,還剩多少千米?

四、全課小結暢談收穫

①今天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②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③單位“1”是已知的用什麼方法解答?單位“1”是未知的可以用什麼方法解答。

教師強調:分析應用題數量關係比較複雜,因此在解答分數應用題時要注意藉助線段圖來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解答後要注意檢驗。

設計意圖:

一、從生活入手學數學。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教學一開始教師就改變由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傳統做法,直接取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用介紹該班的情況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已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二、關注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教學中,為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時,我故意不作任何説明,通過省略題中的一個已知條件,讓學生髮現問題,親自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聯繫,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

在教學中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以往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效率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教學存在偏差。教師喜歡重關鍵詞語瑣碎地分析,喜歡用嚴密的語言進行嚴謹地邏輯推理,雖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容易走兩個極端,或者把學生本來已經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學生當作學者,對本來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細碎的剖析,這樣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學中我把分數除法應用題與引入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對比,親自感受它們之間的異同,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區別,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省去了許多煩瑣的`分析和講解。在教學中準確把握自己的地位。我想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激勵者和課堂生活的導演,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生本主義教育思想。

三、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能力。

在計算應用題的時候,我通過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解法,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另外,改變以往只從例題中草草抽象概括數量關係,而讓學生死記硬背,如“是、佔、比、相當於後面就是單位1”;“知1求幾用乘法,知幾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為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 有破度有層次地設計練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案還精心設計了練習題,通過看圖,找等量關係,鞏固了學生的分析思路;通過三類題的對比練習,使學生掌握了三類題的異同點,增強了學生的辨析能力,對於學生分析和解題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使學生無論遇到什麼題,都會做到:抓住特點,學而不亂。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4

在複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對比》這節課時,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在摸索中出錯比在老師的扶持下永遠正確更具有教育價值,因為它把學生的無知展示給他們自己看。這種錯誤直達心靈、催人反思。

複習中,我通過“明察秋毫”這個小環節,讓學生明確解決分數問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只有找準了單位“1”,才能找到正確的等量關係。接着,我設計了“自學時空”這個環節。我將4道類似的數學問題一次性教給學生,並提出了三點自學要求:

1、找出單位“1”,做上記號。

2、説出等量關係。

3、列式計算。在這個過程中,身為教師的我沒有給任何一名學生提示或指點。短短的4分鐘很快過去了,全體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一起針對三個自學要求進行了交流。統計正確率時,沒有一個小組能夠達到100%的正確率。這和平時教學過程中我指點以後再練習的正確率相差十萬八千里。這時我注意到那些出現平時成績很好,但這次出現了錯誤的學生臉上流露出一絲懊悔的神情。俗話説:爬得越高,摔得越重。這些自信滿滿的學生在這次猝不及防的“摔倒”中發現原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不夠透徹。接下來的“觀察對比”環節中,很明顯的就能發現那些出現了錯誤的學生無論是思考還是聽講都格外認真。因為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一次出錯的機會,因此他們都格外認真地去思考為什麼有的算式中用加法,有的算式中用減法,有的算式中用乘法,有的算式中用除法。他們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錯,才能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

在學生比較深刻的'理解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一組四式的獨立對比練習。學生運用剛才發現的步驟和方法解決問題,正確率大大提高。從一知半解到深入理解,從有對有錯到正確無誤,從隨意應付到認真對待,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在發生轉變之時,學習質量也明顯提高,並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悦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反思15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教學是國小數學中的一個難點,對孩子來講,內容抽象,數量關係複雜,每年講到這部分知識,孩子都會出現乘除部分,數量與分率不對應,做題沒有思路等等。要突破這個難點,重在理解數量關係,而數量關係中的單位“1”和關係式,又是做題的關鍵,所以,在學習本節課時,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

1、突出單位“1”,寫好數量關係式

分數除法應用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僅僅抓住單位“1”的量,理解用單位“1”的量×對應的分率=對應的數量。不管是分數乘法應用題,還是除法應用題,寫關係式,找單位“1”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每一節課,都出這樣的題目,訓練寫數量關係,並畫出線段圖,理解題意。

比如:一本故事書,讀了3/5,讓學生寫出兩個關係式:一本書×3/5=讀了的頁數

通過聯想,還能寫出另外一個關係式:一本書×(1-3/5)=剩下的頁數

2、嚴格做題的程序

通過幾年的教學,我發現很多孩子對分數應用題,都是憑着感覺來做題,沒有嚴格按照程序做題,所以出錯非常多。今年從開始學習應用題,我就要求學生嚴格步驟:一找,找題目中的單位“1”,教給學生找單位“1”的方法。二寫,寫數量關係式,用單位“1”×對應的分率=對應的數量,關係式必須寫成乘法關係式。三、帶入數量,看題目中哪個數量給除了,從關係式中替換下來,然後選擇適合的'方法做。四列式計算,進行解答。

3、教給孩子轉化的方法

分數應用題中,比較難的是“比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這樣的題目,教給學生兩種方法:一種是按照份數做題,找準單位“1”後,明白兩個量相對應的分數。從份數方面來解決,另外一種是交給孩子轉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就相等於這個數的一加幾分之幾的和。明白了這一點,對孩子來講,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把複雜的分數應用題納入到了簡單的應用題上。

4、教給孩子做題的方法

分數除法應用題,我採用的是列方程的方法來解答,重在讓學生理解等量關係。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一邊畫圖,一邊用方程理解題意。另外在做題過程中,多種方法題解,讓學生全面理解。

其實,不管哪種方法,重在理解,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