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大班語言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説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大班語言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大班語言説課稿 篇1

這是一首充滿了濃濃愛意的詩歌。寒冷的冬天裏來了,媽媽給我織了一雙手套。這雙毛線手套讓我感到是媽媽的手握着我的手,我的手很温暖,心裏也很暖。小明沒有媽媽,也沒有媽媽的愛,在寒冷的冬天裏,他沒有手套,我要請媽媽織一雙送給他,好讓他也能感受到媽媽的愛,温暖他的手,温暖他的心。在寒冷的冬天裏,念着這樣的詩,心裏也是暖暖的。這首詩歌的教育價值,既有語言領域的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和情境,也有社會領域的同情小朋友,愛護小朋友的價值。但我更多的從語言角度來挖掘作品。

大班小朋友生活在獨生子女家庭,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心,缺乏關愛別人的能力,現在正值冬天,孩子們都戴上了暖暖的手套,這首詩歌教學符合季節性,孩子們又有相應的生活經驗。我試圖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學習關心他人、愛護他人。這也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基於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和對大班幼兒年齡特徵的把握,依據布魯姆的目標分類理論,我西從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標。

1、 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產生同情他人,關愛同伴的情感。

2、 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重點:目標1

難點:產生同情他人,關愛同伴的情感。

難點產生原因:幼兒的心理原因:以自我為中心,生活在獨生子女家庭,缺乏同情心和關心別人的能力。

難點突破策略:

1、 媒體輔助、情境渲染

2、 多通道欣賞

3、 建構支架、圖文結合

4、 教師的語言引領(示範朗誦和教師的有效提問)

5、 有感情朗誦,昇華情感

準備:瞭解班上是否有單親家庭和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

媒體、圖文、配樂

過程

一、媒體輔助,情境渲染,喚起經驗,萌發同情心

寒冷的.冬天裏我有一雙手套,小明媽媽,也沒有手套,在寒風中手凍得發紅(強烈的對比,讓幼兒產生同情心,為後面的學習做情感上的鋪墊)

二、初賞作品

教師朗誦(清聲)詩歌一遍,提問:寒冷的冬天裏,媽媽給我做了什麼?我讓媽媽做了什麼?(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三、分段欣賞,理解作品

出示圖文結合的圖譜,配樂朗誦(多通道欣賞,圖文結合,建構支架,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圖文結合是因為大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識字量,文字和圖結合,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同時能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有效提問:為什麼説這雙毛線手套就是媽媽的手握着我的手?

為什麼説我的手很暖?心裏也很暖?

為什麼説好讓他的手也有媽媽的手握着?

為什麼他的手就會很温暖?心裏也會很温暖?(有效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幼兒才能更好地去朗誦詩歌)

四、有感情朗誦,

支架逐漸撤離,讓幼兒配樂朗誦既是對作品再理解的過程,也是幼兒情感內化、昇華的過程。有前面情感上的鋪墊,加上教師的語言引導,幼兒能夠進入情境。

遷移:讓幼兒在生活中關愛同伴

我們班上有沒有需要關心幫助的小朋友,除了關心同伴,也可以給媽媽畫手套,讓媽媽感受孩子對她的愛。

展開閲讀全文

大班語言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我很能幹》是大班語言活動中的教材,目的是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已都能做些什麼,會幹些什麼事,萌發自豪感,並學習用句型説話。

二、説教學目標

大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1、大膽説説自己會幹的事,萌發自豪感;2、學習用“會……會……還會……”的句型説一句完整的話。(3)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

三、説重、難點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動教育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確定為:引導幼兒通過活動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許多的事情。活動的(難點)為: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手能做許多事情,激發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

四、説教學準備

毛絨玩具小狗、課件、音樂《我的好媽媽》、《我真的很不錯》音樂視頻。

五、説學情

大班幼兒年齡在六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説又不知該怎樣説,即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六、説教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幼兒《穿衣服比賽》比一比誰最能幹。在遊戲中使幼兒自然習得對手的認識,知道了手能做許多事情。

2、談話法:所謂談話法,就是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的一種方法。由於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在引導幼兒認識到自已在一天天長大,要自已動手做事。通過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的談話,師幼進行談話、討論,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3、經驗感知法:由於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的現象。所以我精心製作了精美的課件,拓展幼兒的經驗,再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的思路就會打開,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很能幹,會做許多的事情,並能嘗試着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

六、説教學程序

本活動是一個語言活動,我採用角色引入----師生討論----幼兒互動小結的教學流程,逐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達成教育目標。具體流程如下:

先激趣引入,師幼問好,再角色導入新課。

再通過《唱一唱》、《説一説》、《看一看》《比一比》、《聽一聽》這些環節,不僅讓幼兒顯示了自已很能幹,學習了“會……會……還會……”這樣的句型説一句完整的話,而且還讓他們明白了自已的事情要自已做,而且在家裏還要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體貼照顧媽媽。

最後活動在《我真的很不錯》的音樂聲中結束。

大班語言説課稿 篇3

導讀:學前兒童閲讀能力的培養,是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結果表明:人的主要閲讀能力是在3-8歲形成的。大班幼兒正處於這年齡範圍,早期閲讀是兒童憑藉變化着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藉成人形象、生動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早期閲讀《星星警察》選自海南20xx年版的幼兒教材《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案》中的大班語言活動。

學前兒童閲讀能力的培養,是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結果表明:人的主要閲讀能力是在3-8歲形成的。大班幼兒正處於這年齡範圍,早期閲讀是兒童憑藉變化着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藉成人形象、生動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開展閲讀活動,為幼兒提供閲讀圖書的經驗,前識字經驗與前書寫經驗;向幼兒提供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生動的閲讀材料,幫助幼兒將閲讀內容與口頭語言連接起來,產生對錶徵意義的聯想。

早期閲讀《星星警察》從幼兒所熟悉、平凡的生活中,以小老鼠這一幽默、詼諧的、幼兒喜愛的動物形象為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多幅畫面,展現星星變警察的情節與小偷老鼠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呢?老鼠偷了東西后,它是怎麼想、怎麼説的?這個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角色的形象、動態、表情等變化。淺顯的故事構思和富有情節、形象的畫面,適合幼兒閲讀水平,這是一個通過星星警察與小偷老鼠兩個正反面擬人化人物的對比,萌發幼兒愛憎情感;幫助幼兒逐步學會閲讀的技巧,成為積極參與作用的語言加工創造者的好教材。

(二)活動目標

美國國家研究院早期兒童閲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提出:“閲讀能力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得成功的基礎”。研究者們還大聲疾呼:“閲讀是學習的基礎。”而今天的幼兒是新世未來的主人,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對幼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學會”到“會學”,即通過學習,不僅僅只侷限於學到某些知識,記住某些東西,而是更應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學習的方法。

根據《幼兒園早期閲讀活動目標》提出:“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閲讀的技能,提高他們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水平”要求,結合本班幼兒在閲讀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口語表達能力發展迅速,積累了一定的聽故事和閲讀圖書的經驗;但尚不能較恰當地把前後畫面聯繫起來理解故事的內容,閲讀缺乏流暢性;對角色的動態、表情的觀察不仔細,普遍不能用適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不同心理活動。因此,我從能力、技能、態度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單頁多幅畫面的方法,理解小畫面與整個故事構成的關係。(技能目標)

2、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理解和想象星星變警察的情節與老鼠的心理活動,並學習用適當的語句描述。(能力目標)

3、萌發愛憎情感。(態度目標)

(三)教材重點、難點

掌握閲讀技巧的學習過程是重點;理解和想象用較適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與情節的發展是難點。

幼兒閲讀的內容,一般是以單頁多幅畫面出現的,具有按順序閲讀的要求。根據幼兒思維過程中常呈現一種無序狀態,思維具有跳躍性的特點,因此,掌握閲讀技巧的學習過程是重點。

研究報告指出,在兒童3-8歲期間,我們要幫助他們奠定的基本閲讀能力,是自主閲讀的意識與技能。然而,兒童不是天生就具備自主閲讀能力的,只有讓幼兒積極參與,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多種感官去觀察、去討論、去想象、去講講等自我體驗,從而獲得自主的閲讀能力,成為自主閲讀者,這樣兒童才算真正具備了閲讀能力。我班幼兒邏輯思維尚未成熟,想象拓展思維有一定的侷限性,描述角色心理活動的.恰當詞句也比較貧乏,因此,理解和想象用較恰當的語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動和情節的發展是難點。

二、説活動準備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做了以下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閲讀封面圖片一張;幼兒每人一套閲讀畫面。

2、結合中秋節,探討月亮好像總是跟人走的原因。

三、説教法

遵循感受理解、體驗遷移、想象創造的閲讀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視、聽、説等多種感官分析器,激發幼兒閲讀興趣,幫助幼兒學習閲讀的基本技巧,初步培養幼兒自主閲讀能力;所以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了早期閲讀教育方法中的猜測討論法、直觀法、示範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而言語是幼兒學習閲讀和檢驗閲讀能力的基本手段。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2、直觀法

直觀法具體形象,符合幼兒思維特點,幼兒期的閲讀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閲讀的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服務的。

3、示範法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為主的,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根據Blackuell、1994研究表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於獲得最佳的早期閲讀效果。在本次活動中,針對本班幼兒普遍講述能力弱,詞彙不豐富的情況,作語言示範講述,為突破難點服務的。

四、説學法

遵循幼兒早期閲讀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受官,在觀察、討論、模仿中積累了閲讀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的。

五、説活動程序

早期閲讀是一個具有獨具規律的語言教育,根據《綱要》提出的語言教育指導要點及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閲讀活動設五個環節完成目標。第一環節是猜猜講講,引起興趣。第二環節是自主閲讀,探索畫面基本意思。第三環節是師生共同閲讀重難點畫面。第四環節是作語言示範講述、歸納閲讀內容。第五環節是遷移經驗。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五個環節呢?

第一環節:猜猜講講,引起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在開始部分,我抓住幼兒好奇這一特點,出示封畫圖片,以猜猜“象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這個問題,激發幼兒閲讀興趣,為自主閲讀,初步瞭解畫面內容做準備。

第二環節:自主閲讀,探索畫面基本意思。

這個環節是為解決重點計置的,我遵循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驟:運用示範法,讓幼兒操作閲讀圖片,幫助幼兒掌握閲讀一頁多幅畫的方法。第二步驟:運用直觀法、猜測討論法及間插的啟發性提問,指導幼兒自主閲讀,幫助幼兒理清故事情節線索,理解故事擬人化人物小老鼠偷東西后的心理變化。第三步驟:閲讀後互動交流。運用了師生互動策略,除了老師的啟發性提問外,還着重讓幼兒參與提問,説説哪些地方看不懂,藉此瞭解幼兒的閲讀現狀,知道他們還有哪些地方沒搞懂,需要幫助。為下一環節做輔墊。

第三環節:師生共同閲讀重難點畫面。

這一環節是突破難點的關鍵。根據幼兒以直觀體驗為主的學習特點,為解決難點,我按故事的發展情節,運用直觀法、提問法,幫助幼兒仔細觀察小老鼠這一角色的動態、表情,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最後,主要通過示範法,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言語等外顯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將靜態畫面與動態體驗結合起來,給幼兒充分想象和體驗的機會,有效的幫助幼兒解決了學習難點。這一環節是分以下四步驟進行的:

(一)哪幾幅畫説的是老鼠背的米袋不是他自己家的呢?

(二)第幾幅圖是説老鼠發現了星星警察在跟蹤它?

(三)老鼠發現警察跟蹤,心裏很害怕,從哪幾幅畫是表現出老鼠很驚慌?

(四)體驗表現。

第四環節:作語言示範講述,歸納閲讀內容。

為了讓幼兒體驗和感受閲讀內容的完整性,鞏固消化所學的內容,因此,我設置了此環節。主要採取示範法,以教師的演示、示範講述,讓幼兒進一步掌握閲讀的技巧,理解閲讀內容。

第五環節:遷移經驗

在突破重難點後,使學有所用,結合當代幼兒語言教育的整合觀念,我設置了此環節,引導幼兒把閲讀的故事內容遷移到現實生活愛與憎的社會現象中,從而萌發愛憎情感,感受做好事不留名的高尚情操;同時,還啟發幼兒把掌握的閲讀技巧遷移到日常生活圖書閲讀中,使幼兒在整合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自主閲讀的能力,使整個活動得到進一步昇華。

這五個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閲讀活動獨具的學習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置的目標。

大班語言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 9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搖籃》,本次説課將從説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等四部分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本次活動內容選自:福建省幼兒園領域活動指導大班下冊。綱要指出:“引導孩子接促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詩歌《搖籃》是在大班上冊學習了《風在哪裏》、《好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後面學習《畢業詩》做好鋪墊。可以看出本課在詩歌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

2、教材處理:(下面我來説説教材的處理)詩歌搖籃是一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構思獨特,想象豐富,富有兒童情趣,形象的把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搖籃,描繪出了小寶寶分別在不同的搖籃裏睡覺的那種寧靜、温馨的畫面。能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適合孩子的學習。大班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詞彙,具有一定水平的口語表達能力,選擇這一教材符合大班孩子學習特點。根據綱要中指出,各領域的教育要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的精神。我巧妙的將語言與藝術、社會相整合。(在欣賞詩歌搖籃的同時,結合遊戲《送寶寶回家》、情境表演加深孩子對詩歌搖籃的理解和體驗。)我將單純的語言活動《搖籃》處理成遊戲式、互動式、表演式的活動。本活動原教材安排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讓孩子理解詩歌內容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初步學習仿編。第二課時是鞏固仿編,並把它畫成畫冊,製作成圖畫書。本次活動是第一課時。

3、説目標:(接着説活動目標)

大家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孩子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點目標:

(一)認知目標:通過欣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温馨、寧靜的優美意境。

(二)能力目標: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使用“飄”、“翻”、“吹”,引導孩子大膽進行想像,學習初步仿編

(三) 情感目標: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孩子要感受詩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因此,我把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感受詩歌意境美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孩子要仿編散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且需要豐富的想象力。而大班孩子知識經驗不夠豐富,想象力比較薄弱,因此如何引導孩子如何根據搖籃的句式,進行仿編也就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5、活動準備:

為了幫助幼兒對活動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一) 經驗準備:課前我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影視活動引導孩子觀察詩歌所提到的景物:天空、花園、大海,讓孩子親自感受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搖籃》教學的開展奠定情感基礎。

(二) 物質準備:將詩歌《搖籃》製作成多媒體課件,能整首播放也能分段播放。還製作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背景圖、和各寶寶的貼絨教具,以及歌曲《搖籃曲》

二、説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針對活動內容的特點和幼兒的生活經驗,本次活動所採用的教法有:(情境創設法、)多媒體演示法、啟發提問法、分段教學法等主要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孩子的學習總是伴隨着特定的情境。針對孩子對文學作品難以感受、理解的特點,我積極創設情境,在活動始,我創設了《搖籃曲》温馨、寧靜的情境,導入新課;在活動中,我創設了《送寶寶回家》的遊戲情境。幫助幼兒理解內容。通過情境化教學,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孩子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演示法:現代教育學研究認為,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針對幼兒動作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活動中我將詩歌《搖籃》製作成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音像結合進行教學,這樣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形象,增強幼兒對文學作品內容的理解。

分段教學法:孩子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從整體入手,分段教學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教法之一。在活動中,在讓孩子完整欣賞的基礎上,根據詩歌《搖籃》內容中結構的不同變化分成三段,按“扶—半扶半放——放”的認知序,進行分段教學,從而加深幼兒對作品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還應用了表揚激勵法、歸小結法等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本次活動我預設了以下幾種學法幫助幼兒學習:

1.遊戲體驗法:學前教學學家陳鶴琴指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符合幼兒愛玩的天性,應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有活動中,我組織幼兒玩“送寶寶回家”的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2.多感官參與法: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是這麼説,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動中讓幼兒看一看《搖籃》的課件、做一做“輕輕飄”、“輕輕翻”動作幫助幼兒理解體驗詩歌的意境美。

3.合作討論法: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合作討論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有利於通過同伴互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搖籃》仿編中,我讓幼兒合作討論:小朋友,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當做搖籃?它的寶寶是誰?誰搖寶寶睡覺?讓幼兒在合作討論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四、説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突出了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把教育融入到生活、遊戲中,因此,我遵循“以人為本,層層深入”的原則,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1、律動引入,激發興趣。

2、完整欣賞,初步感知。

3、分句感知,加深理解。

4、迴歸整體、情感昇華。

5、引導仿編、體驗創造。

第一部分:律動引入,激發興趣。

環節目標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讓幼兒處於最佳學習狀態。

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啟發提問法。

我設計了2個環節:

1、表演體驗:活動一開始,我播放《搖籃曲》創設温馨、寧靜舒服的情境,讓幼兒學小寶寶走進入活動室。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談話引題:播放“搖籃”的畫面,提出問題:小朋友,這是什麼?你知道搖籃是幹什麼用的嗎?通過提問讓幼兒對搖籃有了初步的瞭解,為後面學習做好鋪墊。同時引出活動內容和活動課題。

第二部分:完整欣賞,初步感知

環節目標是:完整欣賞,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啟發提問法、多媒體演示法,

本環節我設計了2個環節:

第1環節是教師配樂有表情完整朗誦散文一遍。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了什麼?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散文內容。

第2環節是教師播放課件,完整欣賞兒歌第二遍。提問:小朋友,詩歌裏講了什麼?你聽完這散文有什麼感受?通過這概括性的提問,讓幼兒有了想象和自由講述的空間,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温馨、寧靜、舒服。

第三部分:分段感知,加深理解

環節目標是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演示法、多感官參與法、啟發提問法。本部分是重點環節,

我設計了3個小環節。

1.教師精導,教學第一段

先播放課件1,提問:什麼是搖籃?搖着什麼寶寶?怎麼搖?星寶寶怎麼樣啦?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第一段內容,在回答的過程中我結合動作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輕輕飄”,然後老師小結,教師結合動作完整朗誦詩歌第一段。

2.師幼互動學習第二、三段

播放課件,師幼表演再現二、三段內容,提出問題:什麼是搖籃?搖着什麼寶寶?怎麼搖?魚寶寶、花寶寶怎麼樣了?幫助幼兒理解二、三段內容,結合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輕輕翻”、“輕輕吹”。

3.幼兒互動學習第四段

出示第四段畫面,讓幼兒自由交流討論第四段內容,然後請全班幼兒想動作來表現第四段內容。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並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如:“星寶寶睡着了”,要用輕柔的聲音來朗讀。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的學習,根據扶-半扶半放-放的認知順序進行教學,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説敢説喜歡説的有機會説,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內容層層深入,從而解決了重點問題,達到環節目標。

第四部分:迴歸整體、情感昇華

環節目標:進一步體會詩歌的內容

採用的教學方法有:遊戲法、啟發提問法

教師和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合動作,完整朗誦詩歌一遍,然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小朋友聽一聽。給幼兒提供一個説的機會。為什麼説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這個問題是難點,我將用“送寶寶回家”的遊戲幫助幼兒理解他們之間的依存關係。我準備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背景圖,請小朋友將各寶寶的圖片貼在相應的背景圖上。教師進行小結,幫助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對幼兒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第五部分 引導創編、體驗創造

環節目標:通過仿編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採用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啟發提問法

我設計了2個環節

1、 讓幼兒瞭解詩歌的結構特點。幼兒朗誦兒歌,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後引導幼兒縱向觀察:

一 二 三 四

藍天 星寶寶 白雲輕輕飄 星寶寶睡着了

大海 魚寶寶 浪花輕輕翻 魚寶寶睡着了

花園 花寶寶 風兒輕輕吹 花寶寶睡着了

媽媽的手 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小寶寶睡着了

()是搖籃 搖着()寶寶 怎麼搖 ()寶寶睡着了

藍天 月寶寶 白雲輕輕飄 月寶寶睡着了

第一排,什麼是搖籃?第二排,搖着什麼寶寶?第三排,怎麼搖?第四排,什麼寶寶睡着了?

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具演示,幼兒應該會很快理解詩歌的結構特點。

2 、幼兒自由仿編,教師巡迴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仿編。對能力弱的幼兒,我將示範仿編或提供前半部分圖片讓幼兒編後半部分,或提供後半部分圖片幼兒編前半部分。對編得好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對仿編較困難的幼兒,鼓勵他積極參與仿編活動。最後將仿編好的詩歌進行朗誦,體驗創造的快樂。

總之,本次活動從有趣的音樂活動開始,然後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在充滿遊戲性、趣味性的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感知理解和提升,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上就是我對本教材的理解分析和設計,謝謝評委老師!

大班語言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中班故事教學《微笑》。

一、 説教材:

《微笑》是一個美麗的散文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理解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給別人送去快樂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詞彙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對詞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鳥為朋友歌唱、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改為短句“我可以為朋友歌唱,讓他們快樂;我可以為朋友蓋房子,讓他們快樂”,主要是通過幼兒掌握故事中出反覆出現的短句型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中班幼兒正是加速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階段,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可以促使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形成,培養關愛、同情、友好、合作的行為。

二、説目標:

對於文學作品欣賞的教學不能脱離語言領域的價值,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次基礎上擴展想象仿編或續編。所以結合故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

標定位。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懂得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仿編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給朋友送去快樂的意願和行為。

三、説重難點

重點:因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把目標1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難點:中班的幼兒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強,但是對短句的仿編和情感的遷移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目標2作為教學的難點目標。

四、説教學準備(為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進行了教學前的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背景音樂、大圖片(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圖片與課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經驗準備:瞭解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為理解故事做鋪墊。

五、説過程

本次活動我預設為四個環節:“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分析討論、感受作品的美”“經驗遷移、仿編短句”來完成活動,通過音樂的渲染氛圍、圖片的直觀演示、有感情地講述、設疑、給難點構建支架,讓幼兒通過欣賞、發現、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下面具體談談每一個環節的開展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你覺得你什麼時候最快樂?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意圖與目標:開門見山地點出快樂主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去發現: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引出故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我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

1. 教師講述故事第1、2兩段分別提問

(1)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麼?

(2)小動物們都是怎麼説的?

(3)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高興?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什麼,讓朋友們高

興呢?

2. 教師講述故事第3段

提問: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分析: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在次環節中使用音樂背景,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優美,以提問的方式加上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討論和質疑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重點目標中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我會強調“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不僅學習語言短句,也為解決後面的.難點短句仿編做好鋪墊)

(三)完整欣賞

完整欣賞,同樣配以優美的音樂和課件。提問

1.小蝸牛是怎麼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2.小蝸牛為什麼要把微笑送給別人?

3.小動物們收到蝸牛的微笑為什麼都笑了?

4.森林裏的小動物都誇小蝸牛棒,你們想小蝸牛知道會會怎麼樣呢?

5.你們認為小蝸牛、小兔、大象都是怎麼樣的小動物呢? (分析:中班幼兒在初步感知故事時,對故事的內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

此環節中我通過歸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森林裏

小動物們之間熱烈歡快的氣氛和充滿關愛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

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完成重點目標)

(四)經驗遷移,仿編短句

1.出示多幅有關於小動物相互幫助的圖片,引導幼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型來表述。

2.我們能為周圍的人做什麼讓他們快樂呢?(這裏,教師要為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提供一些參考,提醒幼兒可以為生病的人、可以是父母、小夥伴、老師等等)

(分析:仿編對中班幼兒還是很難的,所以提供一定內容的圖片,是給幼兒的仿編提供一個支架,在適宜的時候撤架,在沒有提

供圖片的情況下引導幼兒擴展思維,將經驗遷移到生活中來,這樣才能激起孩子對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有真正的感悟。以建構支架和情感遷移的方式突破了難點目標)

六、説活動特色

我認為我今天設計的活動還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優美的音樂來烘托情感氛圍,可以使整個活動被濃濃的關愛情感包圍,給幼兒以心靈美的情感體驗。

2.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片為幼兒的第一次仿編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難度,給幼兒説的信心。第二次沒有圖片的支持讓幼兒仿編,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

3.強調幼兒在前:活動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師都是通過設疑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大班語言説課稿 篇6

活動名稱:語言活動——四季的風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閲讀圖片,能理解圖畫中不同季節的風,能自然、從容地描述圖畫。

2、欣賞散文,理解散文的內容,感知風的存在。

3、認讀字詞:輕、啊、温暖、火熱、寒冷。複習認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大範例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朗誦詩歌《風兒在那裏》

2、在我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風,有時風大,有時風小。有時的風

很暖和,有時的風吹來感覺很冷。

3、你們覺得什麼風會讓你覺得暖和,什麼風會讓你覺得冷?

4、你聽説過什麼風?(引導幼兒説出一些風的名字,然後小結:

風按吹來的方向不同可分為:東風、南風、北風等,按吹風的季節不同可分為:春天的風和冬天的'風等等。)

5、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四季的風有什麼不同嗎?

二、欣賞圖畫

1、 今天字精靈朋友們就要請我們小朋友來感受一下四季不同的

風。

2、 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認讀課題名稱。

3、 引導幼兒觀察圖一:小朋友看看圖上有誰?這是什麼季節?

(複習認讀:春天)春天的風是怎麼樣的?(認讀:輕、温暖)心形框裏有誰?猜一猜小字點在想什麼?(認讀:啊)

4、引導幼兒觀察圖二:豎豎在什麼地方?這是什麼季節?(認讀:夏天)他的表情怎麼樣,臉上流下什麼?他現在很舒服嗎?猜猜他現在的感受?夏天的風是什麼樣的?(認讀:火熱)

5、引導幼兒觀察圖三:這是什麼季節?(認讀:秋天)猜猜捺捺感受到了什麼樣的風?(認讀:涼爽)

6、引導幼兒觀察圖四:撇撇和捺捺的帽子怎麼樣了?這是什麼季節?(認讀:冬天)他們感受到了什麼樣的風?(認讀:寒冷)

三、欣賞詩歌

1、你們已經閲讀過《四季的風》的圖畫了,你們知道嗎,這四幅圖對應的四段文字,用了很多優美的詞和句描述四季不同的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麗的散文吧。

2、放錄音,幼兒欣賞散文,教師示範滑指。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3、幼兒欣賞教師朗讀散文,提問:春天的風是怎麼樣的,像什麼?夏天的風是什麼樣的,像什麼?秋天的風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冬天的風又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呢?

4、再次欣賞散文。

四、遊戲:字寶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