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2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説課稿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蘆葉船》第二課時。

我的説課分為環節一、説教材、説學生二、説教學目標三、説教法四、説教學過程。

一、説教材、説學生

《蘆葉船》是s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文中吳珹筆下的童年歡樂來自於小小的蘆葉他們用蘆葉做成一隻只小小的蘆葉船。這種快樂遠離城市的喧囂是一種自然地從內心流露出來的樸素與真摯。

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描寫了江南水鄉那勃勃的春天。第三、四自然段詳細回憶了小夥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使我們感受到蘆葉船給水鄉孩子帶來的不僅是歡樂還有智慧。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講了“我”和表兄到長江邊玩蘆葉船的情景蘆葉船給我們帶來遐想與希望。這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關於童年的。第一、二篇課文是精讀課文第三篇是略讀課文檢驗前面所學的閲讀方法的運用發現前面教學中的問題。這第四篇課文是精讀發現問題之後的改進教學是閲讀方法、寫作方法鞏固、提升的訓練場。通過這三年多的語文學習我們四年級的學生能夠掃除文字障礙理解課文大概內容。玩是兒童的天性四年級的學生也正處在愛玩的年齡段容易與文中的孩子產生情感共鳴體會快樂。可是我們生活在北方山區感受水鄉的風貌就成了教學的一個難點。由於年齡偏小要想體會最後一部分中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又成了一個難點。

二、説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分三部分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體會比喻等表達方式在課文中的運用積累優美的詞句體會作者生動細緻的講述經歷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以閲讀為主“聽、讀、説、寫”相結合聯繫文中的優美詞句展開合理想象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提高説話寫作能力。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想象欣賞江南水鄉的優美畫面感受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

2、感受蘆葉船給水鄉孩子帶來的快樂體會水鄉孩子是如何依靠水鄉特有的物質資源發揮自己的聰慧創造快樂的。

3、體會水鄉孩子對未來的憧憬和嚮往。教學重難點學習抓住課文重點詞句讀懂文章內容的方法感受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感受水鄉孩子靠發揮自己的聰慧來創造快樂體會水鄉孩子對未來的憧憬體會作者的細緻生動地講述經歷的方法。

三、説教法以讀代講、引導點撥、指導朗讀、自主感悟法。

本文是精讀課文教學中應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多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本課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孩子的視角審視文章讓孩子們成為水鄉的一員親身體驗、品味、感悟。讀説結合口語訓練“我來當導遊”把快樂傳遞給身邊的朋友。想象訓練學以致用學習了寫法趕緊練習並當堂指導讓學生掌握表達方法。“聽、説、讀、寫”永遠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設計流程簡介及時間安排我的課堂結構是:

1、朗讀課文、引入學習約2分鐘。

2、美讀品味、感受快樂約5分鐘。

3、研讀表演傳播快樂約15分鐘。

4、細讀課文、憧憬未來約8分鐘。

5、拓展延伸、豐富想象約9分鐘。

6、佈置作業、課堂延伸約1分鐘。

二設計流程第一環節朗讀課文、引入學習。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朗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也提高的學生學習的興趣。上課伊始我就安排了“我當小導遊”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片段為下一環節解説介紹做好準備。第二環節美讀品味感受快樂。

首先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的選擇將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水鄉美。第二組做船樂。第三組遠航樂。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讓學生在閲讀感悟的基礎上互相合作、互相學習讓他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見所得分享給大家。第三環節研讀表演傳播快樂。由小導遊演説每分享一部分都適時的出示學生所提的重點句子再引導着學生帶着自己的體會再讀一讀進而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

在此我預設了三點主要引導的內容1玩的地方美。結合第一組學生的理解引導體會理解第一、二自然段。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我的突破方法是通過讀詞句引導學生去想象水鄉的景色然後播放有關水鄉的圖像資料以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最後回到文字重點體會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比如崇明島上的河道“像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這種迷宮似的水鄉環境往往是追尋自由快樂的孩子所喜歡的。再看河邊的蘆葦一個“冒”字説明蘆葦生長的速度極快而兩個打比方的句子葦芽“像船上的桅杆”長了一片葉子的葦芽“像升起了綠色的風帆。”不僅形象地描繪蘆芽、蘆葉的樣子而且讓人領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從中也能使我們體會到作者對家鄉、對蘆葦、對美好春天的喜愛。

本環節中通過語言文字感受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春天的喜愛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交代環境運用比喻。2玩具製作得美玩兒的過程美。第二組的同學帶領老師同學體會第三、四自然段我適時的引導使學生深入體會。

課文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的意思介紹家和學校的環境這也是一個難點我讓學生嘗試畫一幅地圖理解。結合第一自然段理解“豎河”這個詞在文中的含義。然後通過朗讀重點體會蘆葉船製作非常多姿多彩充滿個性與創造。通過第四自然段孩子牽掛着蘆葉船總喜歡在第二天回來找尋。

從孩子們的手藝不同可以看出孩子們都非常地心靈手巧。他們還把找不到的蘆葉船想象為“遠航”把能找到的稱為“進港”顯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這一部分主要通過朗讀的方法學習、感受。只要學生能説出自己的理解就加以肯定。我要及時的指導朗讀使學生能在讀中體會其中的快樂。

第四環節細讀課文憧憬未來。首先引導學生快速閲讀五——八自然段重點抓住我和表兄的動作語言體會放蘆葉船遠航的心情。預設點朗讀這些自然段體會心情的變化找出表現心情的詞語。在第七自然段中讓我們看到了小小的一個三桅杆的蘆葉船竟然真的乘風破浪地開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驚歎的。

引導學生體會船的精美心的激動。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對錶兄説話的語氣和嫻熟和動作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在江邊的孩子的活潑、聰明與自信。本文的又一難點通過第八自然段的學習感悟提升精神境界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我通過引導提問分解難題。

問題一蘆葉船從小河漂到大江再漂到大海它的生活空間怎樣變化問題二它一步步走下去隨着空間的變化遇到的困難怎樣變化問題三看到蘆葉船能乘風破浪遠航文中的“我”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怎樣問題四你覺得小小的蘆葉船在文中的“我”的眼裏是誰在你的眼裏小小的蘆葉船是誰總結是的是我們相信我們也能帶着夢想遠航雖然前面風急浪湧、困難重重。

第五環節拓展延伸豐富想象。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想象蘆葉船到底會漂到什麼地方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學生想象並寫下來給學生充分的寫的時間在班上選三四個同學朗讀分享感受指導寫法。讀寫結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課堂延伸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

1、背誦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2、在下面兩道題目中任選一道完成。①你喜歡玩什麼能用手中的筆告訴大家嗎②你知道吳珹還寫過哪些兒童作品嗎找一找讀一讀。

以上便是我對《蘆葉船》第二課時設計的教學過程請各位領導、老師指教。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在這炎熱的夏季,想必大家和我一樣,對這樣的天氣不陌生吧:天低雲黑、電閃雷鳴、烏雲密佈、大雨傾盆……每當此時,您一定會擔心還沒回家的親人,一定會留戀家帶給我們的温馨吧!不知您想過沒有:此時此刻,就連蜜蜂、麻雀、青蛙、螞蟻這些動物都要躲避起來,蝴蝶該怎麼辦呢?冀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24課《蝴蝶的家》就從關愛弱小生命的視角,展開了探究與思索。

縱觀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構思獨特、情感強烈,以問題與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裏而着急的情感貫穿全文,真切的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其中,指導學生反覆品讀,體驗情感,激發學生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是本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體會作者善於思考、長於觀察的良好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勇於質疑、不斷探索的精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此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規律,在教學中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一、渲染氣氛,引發疑惑之情

播放蝴蝶的美麗圖片,欣賞着熟悉而温馨的場景,學生心是暖暖的,圖片將學生的目光引向了生靈的家,蜜蜂有蜜蜂的家,小鳥有小鳥的家,那麼蝴蝶的家在哪兒呢?此時,學生帶着疑問興趣盎然地走進了文本。

二、圍繞主線,品讀急切之情

在文章的處理上,我以“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為主線,引導學生品讀全文,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整體感知後,再次走入文本,根據閲讀提示7、點擊出示閲讀提示“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抓住文中具體詞句互動反饋、品析感悟。

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和着音樂誦讀,文中 “喧嚷、黑壓壓、水淋淋”等詞形象地描繪出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的環境,不得不讓人恐懼。對蝴蝶的刻畫 “輕盈、素潔、柔弱”再加上擬人手法的使用“載不動一個水點”讓蝴蝶的形象鮮活起來,不得不讓人擔憂。惡劣的天氣與美麗柔弱的蝴蝶進行強烈對比,更激發了學生對弱小生靈、無助生命的關愛之心。“想到這裏……”此時,孩子們已感到着急了。麥苗搖曳、花兒抖動、水珠滾墜、樹葉翻轉,屋宇、樹林、麥田、石橋都不是蝴蝶的家,一遍遍的設問、一個個的.猜想、一次次的否定,蝴蝶的家究竟在哪兒?這份神祕來自於孩子們對蝴蝶的關愛,正是這種關愛使他們又增加了一份憂慮與着急,同學們在讀中想、讀中悟、反覆誦讀,漸漸地,他們的神情激動起來,一個個小臉兒通紅,雙眉緊蹙,眼睛裏流露的是焦急與擔憂,他們的心已深深地被蝴蝶牽引了,不由自主地焦急的問着。 “一定藏在”“一定美麗而香甜”“一定是這樣的”配着陽光下的蝴蝶圖,和着動聽的音樂,課堂上洋溢的是孩子們的純真與善良,他們激情盪漾,將自己的着急之情轉化為一份純真的祝福,此時,他們已完全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課文之中……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大倉老師》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課文通過大倉老師的自我介紹及一堂語文課的敍述展示了他樸實、正直的品質,文字樸實感人。

雖然三年前我也曾執教過這篇課文,但如今根據教改的不斷推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在教學的形式以及教學內容上稍作調整,基本的教學內容和重難點沒多大調整。下面就本次活動的主題“以學定教,打造‘學的課堂’”,談談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以學定教”的教學形式

1、重視學生的預學

由於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除了常規的預學(讀通課文,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等),我還讓學生從以下兩方面想想學習收穫(可以圈劃詞句,寫寫感受,並嘗試讀好相關句子),或有什麼問題:

(1)課文內容(提示:課文講了大倉老師的哪幾件事;覺得大倉老師怎麼樣)

(2)寫作手法。

課文內容方面,學生對課文記敍的兩件事能大概瞭解,對大倉老師的為人也會有一些粗淺的感受。至於寫作手法是高層次的要求,學生在自學時對課文的描寫手法等稍加註意即可。

2、課堂中體現以學定教

在揭示課題後的整體感知、理清文脈這一環節,由於課前已作預學,故直接讓學生交流課文講了大倉老師的哪幾件事,教師概括板書。

對於人物品質的感悟,我讓學生先進行小小組交流學習,交流自己在課前學習所得,也傾聽別人的習得,思想發生碰撞,互相學習、補充、提高,教師則巡視點撥,及時瞭解學情,以便適當調整教學。但是,“蘿蔔燒蘿蔔,還是蘿蔔。”,在此基礎上必定須要老師的指導,因此,接下來便是集體交流,教師在重點難點處加以深入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品質與能力。

二、以學定教,教師該教什麼

1、研究學情

(1)學生對兩件事能大致瞭解,但不會簡要複述;

(2)對於第一件事中大倉老師的性格特點能初步體會,如幽默、樸素等;

(3)對於第二件事中大倉老師的“不偏向”(文中有這些詞)、公平等能有所體會。

2、教什麼

(1)學生有困難的、不能深入的,文章遣詞造句的精妙處

“挑剔”、“理會”兩詞的理解感悟,既是課後練習中所要求的,也是文章用詞的精妙處,我們要讀懂教材編寫的意圖,把文後練習巧妙地滲透於閲讀教學中。“挑剔”,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故意找茬、吹毛求疵、驕橫跋扈的有錢人家子弟,“理會”,課件大倉老師不但表面上不去理睬,更從心底裏不去認同山本春美,可見大倉老師不畏權勢的品格。“若無其事”、“沉默”這兩處詞句,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想象“真的沒事嗎?”,大倉老師沉默一會兒,究竟在想什麼,讓學生深入人物內心深處,讀懂大倉老師是頂着重重的壓力,甚至是冒着事業的危險再回貧窮生活的可能,在支持一個社會底層的孩子,在體現他公平、正直難能可貴的品質。經過這樣深入的引導,學生不光明白了課文的遣詞造句,讀懂了大倉老師的心,更知道了學習語文就應該深入理解感悟,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學好語文。

(2)重視單元目標的落實,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有的老師認為單元目標可有可無,其實單元目標的設置對於提高學生語文能力至關重要。這兩單元的訓練目標為“簡要複述”,以前學習過詳細複述,而且,本課提前教學,簡要複述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雖然對兩件事大致瞭解,但真的要讓他們簡要複述,他們可能説得過於簡單,不清楚,可能過於繁瑣,接近詳細複述,因此,在學生理解感悟了第一件事後,我讓學生明白簡要複述的要求與方法,簡,就是簡單,要,就是扼要,抓要點,還要注意完整性,轉述人物語言時人稱的變化等。這樣,學生學得明白,學得也有法,學習能力自然會提高。第二件事就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來複述,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能符合你的理想,那就需要老師的傾聽、點撥,讓學生學會區分主次、抓住要點等,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既要心中明瞭,也要及時引導、點撥,發揮好主導作用。

總之,以學定教,不光從形式上有所改變,關鍵還在於教師應更多地瞭解學生,更深地研讀教材,把握教材,選準教學內容,學生懂的就不教,要教學生所不懂的。只有教師聰明地教,學生才能更聰明地學。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説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交流,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火燒雲的絢麗多

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

(二)、能力目標: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

大膽想象,培養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

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善於摘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的良

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和想象作者所描繪的多彩畫面,感悟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

四、教法和學法

(一)、説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二)、説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五、教學過程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閲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出示彩圖,再現上節課所學的課文內容,複述火燒雲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下去時的特點,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合作探究,分塊閲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採用了情感朗讀法,通過精讀細講、釋疑拓展、想象體會,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瞭解作者所描繪的充滿了大膽神奇想象的火燒雲景象,並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説也説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在這一環節,我們設計了利用悠揚的鋼琴音樂作為背景,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四)、作業設計: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是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四年級語文。我今天説課的課文是四年級上冊第一課《觀潮》。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説課: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四上教材:

先來説説教材。今年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是第一次採用部編版語文教材,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閲讀、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因此,在整個學期的教學當中,應該儘量透過課文,拓展學生的閲讀面,同時加大學生的古詩詞教學。

在這一冊教材中,共有八個單元。內容涉及自然奇觀、中外童話、觀察發現、神話故事、多彩生活、人間真情、愛國立志、歷史故事等。《觀潮》是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奇觀”,由《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4篇課文和《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組成。本單元的學習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後的習作是: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因此,我們在整個單元的授課中,要在每篇文章教學中滲透寫景作文的教學,同時也要引入類似寫景文章的學習和寫景古詩詞的積累。

2.《觀潮》這篇課文: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文章。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採用了“總—分”的寫作方法。文章從“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三個方面寫了錢塘江大潮這一雄奇的景色。

(二)學情分析

下面是學情分析,簡單講講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

首先,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富於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學生生活閲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因此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其次,由於這一課生字詞較多,而且又是開學第一課,學生可能還不能馬上進入狀態,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會在字詞意思的學習上多花點時間,同時也要求學在上這一課之前必須做好預習工作。包括:讀課文、認識生字、查找字詞意思等。

(三)教學目標

結合國小課標要求、新教材特點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觀潮》這篇課文我將設計兩個課時的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寫田字格內的生字,會認綠線格內的12個生字,理解“籠罩”、“逐漸”等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讀懂文章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寫作的;

3.學習第一小節的寫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湧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5.通過觀潮人的描寫學習,體會側面描寫的好處、嘗試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學習,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並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感受大潮湧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難點:1.邊讀邊想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湧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二、教學策略

(一)教法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的特殊之處就在於通過文字去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奇觀”。如何讓他們感受到呢?

1.教學中,我將使用朗讀法,即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老師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進行朗誦。當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瞭解後,再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使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真實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二)學法

1.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首先,課前預習一定要學生單獨完成。其次,在上課過程中要通過多提問學生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後,教師要有意識地鍛鍊學生的寫景的作文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主要分為:課前預習、課程導入、詳細教學內容、課堂小結、課後拓展、教學板書六環節。

(二)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並標出自然段預習課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詞圈出來,並嘗試通過查字典解決。

3.“——?”用問號劃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課注意聽。

(三)課程導入

1.在黑板上書寫“觀潮”二字,並分別詢問學生“觀”是什麼意思,“潮”是指哪裏的潮?然後引出錢塘江大潮。

2.順勢列舉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的對錢塘江大潮的讚美詩句。

比如: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

3.本文作者是如何讚美錢塘江大潮的?文中有一句話,請學生找出來。從而引出全文主旨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板書:天下奇觀。

5.那究竟何種景象能被稱為天下奇觀?作者又是如何來寫天下奇觀的?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四)教學內容

1.生字詞學習。

教師指名讀,並相機正音。

2.將這些詞語放進文章的句子中,再讓學生開火車讀。

3.從這些句子中,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這些句子分別是描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這些景象,你一定有印象深刻的畫面,指名讓學生分小節進行朗讀。

第一段學習:主要掌握寫景文開頭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4.再回到文章第一段:讀一讀、品一品第一段這樣的開頭,好嗎?好在哪裏?讓學生自己讀,同學之間交流。然後引導學生回答:這樣的開頭言簡意賅、點明中心、深入人心、讀來簡短有力。

5.引申到寫景作文:其實很多經典的寫景文章,都喜歡使用這樣的開頭。

比如:我們在三年級上冊學習的第十八課《富饒的西沙羣島》,第一句就是“西沙羣島位於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接下來,課文就描寫西沙羣島如何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如何可愛。

再比如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黃果樹瀑布》,第一句就是“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

今後我們在寫景時,也可以用這種乾淨有力的開篇。

綜上,作者開篇點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接着他先寫了潮來前,再寫潮來時,最後寫潮來後。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變化。(此時板書)

第二段學習:找關鍵詞,並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1.默讀第二段,畫出潮來前,江面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

2.除了寫潮來前的平靜,還寫了什麼?

3.結合第二段每一句話,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賞析。

第三、第四段學習:

1.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在朗讀前關注文中的小泡泡。引出這兩段的閲讀要關注兩點:樣子和聲音。

2.談談讀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感受。

3.利用表格,讓學生整理第三、第四段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來感受潮水浪潮撲過來之快、潮聲之響、潮形之壯闊。

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

午後一點左右,遠處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過了一會兒,東邊響聲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很快,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再近些,兩丈多高的水牆

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

4.引導學生欣賞欣賞第三、第四段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並順勢引導學生看着表格進行背誦。

第五段學習:

1.朗讀第五自然段,提問學生還有哪些詞用得好。引導學生關注“還在”、“依舊”“好久”“已經”等詞。賞析他們的妙處。

2.呼應首段,難怪作者會寫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學習側面描寫——觀潮人。

1.提問學生作為天下奇觀,作者觀到的僅僅是潮嗎?還觀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文中側面描寫的句子。

2.提問學生為何需要側面描寫,從而引出側面描寫的作文。

3.再一次呼應首段,這麼多人看,就是因為“錢塘江大潮,自古以為被稱為天下奇觀。”

(五)課堂小結

1.提問學生“寫景文章應該如何讀?”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提問學生以後如何寫寫景文,從而引導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第一段開門見山、修辭手法、側面描寫。

(六)課後拓展

結合自己暑假的經歷,模仿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寫一篇寫景文。

(七)教學板書

1.觀潮

潮來前——平靜

天下奇觀——潮來時——洶湧澎湃

潮過後——餘波未平

四、教學反思:

1.由於不瞭解學生學情,因此,很多教學引導佈置能否順利進行。

2.學完這篇文章,練筆是個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因此要妥善安排好授課時間。

3.第一次與學生磨合,一定要抓好課前預習工作,並在課程中利用恰當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一、 説課題

做為國小語文老師,我深知語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讀寫;最要進行的教育就是情思。國小二、三年級的學生是培養其閲讀興趣的最佳時期;三、四年級是奠定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整個國小階段是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可塑時期。錯過了這些機會,學生進入了國小高段或中學,老師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倍”。而學生最重要的閲讀就是讀經典,讀那些讀了一輩子也忘不了的經典詩文,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閲讀境界。當然了開展經典誦讀,更有利於使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專家認為,“道德”、“品性”、“氣質”等重要價格素養,很難“教”成,靠的是“陶冶”、“熏習”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出來。

二、 説課題教學的設計理念

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讀詩,因為古詩教學就是“三分悟,七分讀。”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閲讀實踐中入境入情,“讀”佔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品位中升情。

三、 説課堂教學中的研究實施

1、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課堂初始,我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孩子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於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裏會怎麼想?直接深入到學生內心,揭開朋友間的不忍離別之情。

師:是啊!我們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於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後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裏,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這樣很自然地過渡到學習古詩的情境中,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導法。“大量誦讀古詩文”的關鍵就是掌握一定的“法”才能完成一定的`背誦“量”。因此,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古人送別三部曲,既折柳、飲酒和唱詩。抓住“柳”字,讓學生感受渭城柳色的樣子,來表達心中那份依依不捨的情感。接着圍繞千古名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中的飲不完的酒來表達兩人的深厚友情。最後進行配樂朗讀《陽關三疊》,進而師生同唱《陽關三疊》一曲。

3、引背。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詩、感悟、配樂朗讀、想象等形式,再加上學生也掌握了一些讀詩方法,平長仄短的規律,在一遍遍的誦讀聲中,在一次次的體驗之際,不斷誦讀進而達到課堂上背會這首詩。

4、活用。就是聯繫學生實際、生活體驗,注意創設一定的情境,指導學生在口頭表達中、作文中比較恰當地運用古詩。但教師不作過高地要求,不作硬性規定,以免學生望“詩”生畏。實踐證明,效果還是不錯的,有小部分學生能引用古詩,寫出精彩生動的作文,還有部分學生能嘗試着寫出一些有點詩意的小詩來。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7

這篇略讀課文同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爭吵》一樣,都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着濃濃的愛的氣息。為此,我圍繞愛為主線進行了設計,一是情感鋪墊,渲染愛;二是初讀課文,捕捉愛;三是研讀課文,感悟愛;四是説話拓展,延伸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氣氛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新大綱指出: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師深情的話語,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絃,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後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傷心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比較幾次哭泣,重點品讀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在初讀課文,捕捉愛中。我以卡羅納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得到了大家的.愛。大家都有些誰呢?引導學生去捕捉老師、同學、家長對他的關愛。

研讀課文,感悟愛。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我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説説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閲讀感受,我只是在關鍵的文本上作簡單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而更多的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闡悟有學生自我去實踐、提升,真正體現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主體觀。

説話拓展,延伸愛。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拓展,一是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關愛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還會有誰也在關愛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羅納這樣遭遇不幸的人,你會怎樣做?讓學生也學會關愛。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8

一、課文解説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 向柯巖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巖老師的回信,她在信中通過合理地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彼此之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張國強在信中提到的問題是學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這篇課文對學生思考自己的成長問題有較普遍的指導意義。

二、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一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的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流。

三、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信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 寸有所短”的道理,並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四、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五、教學設計

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圍繞“課文主要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中悟出些什麼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柯巖在回信勸告國強時是非常真誠、耐心的,這樣才可能令國強信服。然後拓展延伸,鼓勵學生推想: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暢所欲言,我只是注意傾聽,相機指導,與學生形成互動。根據文中後的提示,我在教學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從課文中發現書信的格式、寫法。

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安排學生在自主學習時 ,運用聯繫上下文和查閲工具書理解自己在讀課文中遇到的生詞,再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這樣,既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學生在理解了兩封信的內容後,我設計了一次小小的練筆,讓學生代替張國強給柯巖老師寫一封回信,告訴柯巖老師自己今後應該怎樣做。通過此次小練筆,既落實了學生對書信內容的理解,又讓學生掌握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至此,本課的教學任務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