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物理説課稿範文合集7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6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物理説課稿範文合集7篇

物理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第節(板書題目)。下面我將由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來説明我對這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的內容是我們怎樣聽見聲音,主要讓學生了解聲音是如何被我們感知的並瞭解骨傳聲和雙耳效應,增加學生對人類的瞭解。本節課在學生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傳播的基礎上學習便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本節課是學習噪聲的危害與控制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人耳感知聲音傳播的基本過程。瞭解骨傳導。知道什麼是“雙耳效應”

方法與過程:通過實驗和社會生活,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通過動手動腦中的兩個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蒐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會關心他人,特別是關心殘疾人,通過貝多芬耳聾後繼續進行創作等例子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意志。

3、重點難點

重點:人耳聽到聲音的道理;骨傳聲。

難點:骨傳聲。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但是他們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還需要直接經驗的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事物和現象引入知識,理論聯繫實際,加強直觀教學,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三、教法與學法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引導啟發,評價方案,分析討論,指導實驗,歸納結論。運用直觀法、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八年級學生處於中學期間的過度階段,自學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了討論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討法等學習方法,着力開發學生的活動空間、思維空間、表現空間。

四、教學過程

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複習提問: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靠哪種形式?通過複習前面知識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鞏固,併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活動一: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人耳的構造圖,向學生講解人聽到聲音的原理,並引導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如果僅只是傳導障礙,但能通過其他途徑傳給聽覺神經,人仍能聽到聲音。

活動二:引導學生完成課本中“想想做做”:

(1)將振動的音叉放在耳旁,聽音叉的聲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聽音叉的聲音。

(3)請同學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將振動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額、耳後的骨頭和牙齒上,聽音叉的聲音。

討論:在這幾種情況下,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學生分小組談論,教師巡視查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只能感覺人體可以傳聲,但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因此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引導。並讓小組派出代表公佈討論結論,最終師生共同總結出,骨頭能傳聲

這樣設計通過自己試驗探究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活動三: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失去聽覺的人能靠骨傳導來聽到聲音。然後利用多媒體展示介紹貝多芬的故事。

第三環節:感悟收穫,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哪些問題?你獲得了什麼知識?

通過問題式的小結,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重點,有利於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鞏固昇華。

課外作業是課內作業的延續,有利於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效地進行第二次學習,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佈置了以下作業:

必做題:第18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題

選做題:第18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2題

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個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學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學生進行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得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五、板書設計

為了使板書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我設計了以上板書。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物理説課稿 篇2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

地位及作用:動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適應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比牛頓定律發現的早,應用比牛頓定律更為廣泛,如可以適用於牛頓定律不能夠解決的接近光速的運動問題和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頓定律的應用範圍內的某些問題,如碰撞、反衝及天體物理中的“三體問題”等,動量守恆定律也更能夠體現它簡單、方便的優點。

處理方法:雖然3—5要求低,但是動量守恆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內容,做為一名物理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識,因此在教學中力圖讓學生自主探究切來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於課標和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三維目標定位為: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動量守恆定律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培養守恆思想。

3、知道動量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並會用它解決問題。在講解例題2時和學生探討一下車輛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4、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強烈的求知慾、濃厚的學習興趣等。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動量、動量守恆定律。

難點是動量守恆條件的確立。

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和學法

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與啟發式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創設情景,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來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問題導學,合作探究,學生交流展示,學生提出疑問,在自主學習中體會物理概念形成過程中所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獲得內心感受。再進行達標訓練起到鞏固的效果。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展示碰撞動畫)、實物展示台(供學生展示用)、學案(課前要求預習)。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流程

1)整體設計

安排“知識鍵接(創設情景)————展示目標——問題導學(合作探究)——當堂達標訓練——課後鞏固訓練”進行,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的主導地位。

2)環節設計(主要是知識鍵接引入和重難點突破)

情景鍵接導入,通過兩小球的一維碰撞,V2>V1,發生碰撞,問碰撞後有幾種可能情況?並思考碰撞中遵循怎樣的規律?(從不變量引入守恆並導出了動量的概念)

重點(1)討論動量概念,我設計如下知識點填空,可以概括其要點。

1、定義;

2、表達式;

3、單位;

4、方向;

5、動量變化。

這些內容在引入動量概念後可以輕鬆自主解決。

重點、難點(2)理解動量守恆定律及條件

自學問題:

1、什麼是系統?什麼是內力和外力?

2、分析上節課兩球碰撞得出的結論的條件。兩球碰撞時除了它們相互間的作用力(系統的內力)外,還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們彼此平衡。氣墊導軌與兩滑塊間的摩擦可以不計,所以説m1和m2系統不受外力,或説它們所受的合外力為零。

3、動量守恆定律的內容

4、表達式

5、適用條件

在例題2的分析中可設計如下問題:

1、是否滿足守恆條件;

2、選擇正方向;

3、碰前動量;

4、碰後動量;

5、根據動量守恆定律列式計算。

1)學生活動:

討論(—)學生交流,教師巡視,學生在討論中遇到問題詢問老師、老師彙總

展示交流(1)教學把巡視中遇到的問題和重點問題提出來,先讓或者引導其他小組會的同學給與解答,不會的教師才再給與解答。然後教師給與延伸(例題分析)

2)當堂達標訓練(10分鐘)學生展示答案與標準答案比較。解答有異議的問題。

3)課後設計專門的鞏固訓練

總結語:應及時説明:這是課前的設計,還有待於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實施,並且將在具體實施中結合課堂實際及時應變調整。

物理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對於“力”這個字,學生已經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義是不同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就要使學生明確物理學中所講的力的含義。

本節內容是力學知識的入門基礎課,學生對力的概念的正確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對學生後續課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 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知道力的單位。

c 知道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脱離物體而存在。能確定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能力目標

a 通過探究活動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瞭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能解釋有關現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標

通過實踐和探究,讓學生感覺科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精神。

通過講解日常生活中應用力學知識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唯物主義觀。

3、教材編寫思路及結構特點

教材對每個知識點,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議議”來引入力的有關概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邊觀察,邊分析,邊總結物理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

4、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正確並規範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2)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學習任務分析。本節課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學習了“運動的描述”的基礎上,再進行特定的探究活動及教學演示,讓學生通過分析物體運動的情況,根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分析總結出來的。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是在學習了“運動的描述”,知道了物體運動的相對性後,來學習這一節內容的。學生初學物理學中的“力”時可能存在三個方面的困難:

(1)不能準確、完整地根據演示實驗及探究活動分析總結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準確無誤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麼樣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確理解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三、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我計劃使用如下教學方法:

(1)實物演示法 (2)多媒體演示實驗法 (3)探究法

(4)引導法 (5)講解法 (6)舉例法

(7)啟發式教學法

2、説學法

(1)探究法: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實物演示法、引導法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2)分析法: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講解法、深究法、多媒體演示法進行講解、説明。

(3)小組討論法: 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啟發式教學法及舉例法説明。

(4)觀察法: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探究法、多媒體演示法、講解法、舉例法等多種方法並用進行闡述。

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力這個概念有一定的認識,但如:人推牆時,牆也在推人。這種意識在學生以前的認知中是沒有的,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一是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二是要從一些打破常規、能發散思維的問題入手進行引導。讓學生一下子豁然開朗,激發學習興趣。

四、説教學過程

1、教學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分為導入新課、課堂活動、小結、佈置作業等四個部分。

2、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用投影放大“力”字。請學生用力這個字組詞。

生:力量,力氣,戰鬥力,力不從心,身強力壯……(學生個別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用“力”這個字組了很多詞,包括很多領域。那麼,我們物理學中的“力”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通過一系列活動來進行探究。

以這樣的方式引入新課,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2)新課教學

以提出問題的形式,把教學活動分為4個探究過程。

探究活動一:力有些什麼作用效果?

這部分內容由於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採取師生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探究性學習。併力求做到直觀易掌握。我採取這樣的教學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

舉例子 分析例子 錄像資料 分析錄像資料 總結

而且,為了讓學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讓學生看投影。這樣,能使學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動二:哪些因素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較難理解的,而且學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探究性學習。併力求做到直觀易掌握。我採取這樣的教學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

舉例子 分析例子 錄像資料 分析錄像資料 總結

分析完之後,教師要對力的三要素是怎樣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進行概括總結。

探究活動三:怎麼樣用一個圖來表示力的三要素?

這部分內容是個死內容,在探究活動二的錄像中已經進行了説明,又因為這種作圖的方法是人們人為地、直觀地表示出來的。對於這個知識點,教師只要告訴學生表示方法,大多數學生就能掌握,再指導學生會以這種方法作圖就行了。這要進行學生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作圖,教師巡視並指導。

探究活動四:在物理學中,為什麼説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對於這一部分的內容,是力學初學者最難理解的一個知識點,我採取這樣的教學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

舉例子 分析例子 錄像資料 分析錄像資料 思維發散 總結

按照這個步驟,教師最後進行啟發式思維發散講解,引導學生得出“蘋果落向地球”,同時,“地球也在落向蘋果”的結論。以此進一步説明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樣來確定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唯物主義觀。

3)最後,進行課堂內容小結,並佈置課後練習。

五、教學媒體設計

在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因為學生第一次學習力,對力的有關概念很難理解,對此,我適當地選擇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能直觀、清晰、簡單明瞭地進行學習。解決了一些較難用語言表述清楚的問題,也完成了一些較不容易實際完成的物理實驗。不論是對於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學習,都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

該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創意的地方便是思維發散部分。對於這一部分能夠直觀地進行演示,這是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很難體現出來的。而且,該多媒體課件中,引用了大量的錄像資料,且我又對這些錄像進行剪截,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回憶錄像中的知識,而不是看過就過了。從這一點講,這是該課件極具個性之處。

六、教學評價設計

為了對這節課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我設計了這個表格:

教 學 效 果 的 評 價 標 準

項目(總分50分)

優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內 容

標題

標題文字組織較好,能激發學習興趣。

標題文字組織恰當,較吸引人。

標題文字組織恰當。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能用準確的語言,適當的多媒體介紹。

教學內容能引用多媒體資料,適當的進行組織。

教學內容完全引用資料的內容。

多媒體的引用

多媒體引用與內容吻合,能突出主題。

多媒體的引用與內容吻合。

多媒體的引用與內容基本吻合。

學生的感受

內容中有獨特、能激發學生思考的內容。

內容中包含1-2點學生的學法指導。

內容中沒有獨特的見解,學生反應一般。

引人入勝圖片或文字

背景圖案選擇較好,能增強文稿的可欣賞性。

背景圖案選擇恰當,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賞性。

無背景或顏色

總分

對於以上的評價標準,可以把這個表格印發給聽課教師及學生,由他們來給這節課進行定量評價。而評價結果可以很直觀地以分數的形式表現出來,任課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結果來進行本節課的教學反思

七、板書設計

本節內容的板書設計,做到了層次清晰,知識點直觀表達,能用較少的文字,將本節課的內容很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板書中的第3個知識點的表達,更是清晰的説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之間的內在聯繫。

物理説課稿 篇4

1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節“力的分解”是在前五節學習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見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礎上,研究力的分解問題。它是前幾節知識內容的深化,依據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強化矢量運算法則,同時矢量運算始終貫穿在高中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奠定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引進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國中知識的擴展和深化。在國中物理中,學生只學習了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代數和”的運算在學生頭腦中已成定勢,造成了學生的認知斷層,因此本節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在具體情況中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難點是: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斷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的方向。

2 教學目標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提高科學素養為指導思想,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標準理念,提出三維教學目標:①知識目標: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義,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②能力目標:強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維方法,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德育目標: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對立統一規律,聯繫實際培養研究周圍事物的習慣。

3 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採用實驗體驗、問題解決式教學法。其指導思想是請“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觀在教學中得以體現,從理論深入到實際。其操作策略是:①問題學生提。學生通過提出問題,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②認知準備。注重學生認知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達成度,這堂課前的認知準備分兩個層次,一是淺加工階段的認知準備,如分力、力的分解概念等;二是深加工階段的認知準備,學生提出的問題,能擊中要害,抓住關鍵。③學生體驗、感受,形成直覺思維,能突破難點,同時留下深刻印象。④巧用評價,激活學生內動力。採用師生情感共鳴、配合默契、體驗成功的內在激勵方式,從深層、長久、公平的角度,請評價內化為學生內動力。

4 學法指導

①引導學生質疑。質疑在不好理解處,質疑在不好分析處,質疑在不好掌握處。②提供思維策略。用實際效果確定分力方向;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分力大小。③教給分析方法。實際效果分析法,等效代替法。

5 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自主探索

①課前一天晚自習,引領學生學會預習,給足他們自主探索的時空,請學生帶着一定的知識儲備走進課堂,提高合作、探索學習的有效性。②提出問題(書面)教師彙集、列序。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這裏有一個鈎碼,可用一根細線提起,可用兩根細線提起,哪種情況細線容易被拉斷。演示用一根細線提起來,再把此細線穿過鈎碼,兩端上提分開,細線斷了。以此激活課堂。

3、共識目標,質疑問難

同學們預習後提出了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能達到本節的教學目標。展示教學目標、展示經教師篩選、排序的問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學定教。

4、循疑而進,問題解決

①什麼是分力?什麼是力的分解?屬表徵問題,學生在書上勾畫(多媒體展示)。

②為什麼説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請學生回答:合力可等效代替兩分力,那麼兩分力就可等效代替合力?因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來被分解的那個力(語言加工)。從而領會分力與合力的關係:等效代替不能共存。”

③什麼情況下力的分解有確定的解?

請學生畫,同桌討論,看教材上圖1—29。引導學生總結: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兩種情況有確定的解。(這不是重點,欲放即收,決不越俎代皰)。

④在具體問題中怎樣進行力的分解?

通過實例分析説明:為什麼要分解?實際效果怎樣定?分力方向如何找?分力大小如何求?

例1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一個斜向上方的拉力F,請把F分解。

長膠板兩端擱置,中間放一木塊,用斜向上的力拖木塊。運動一段位移,請學生觀察此力的效果:長膠板彎曲程度減小,木塊水平起動(可多媒體展示)。

講清三個層面:①沒有沿F的方向起動,説明沒有沿F方向的效果,因為有兩個效果,所以要分解。②膠板彎曲程度減小,即“垂直上提”和“水平起動”兩個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③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兩個分力的大小,接着計算求解(以上用動畫展示,絕不在數學上花功夫)。

例2 物體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其重力產生的效果怎樣?

先請學生把教材放在手掌上,手掌斜向下,有何感覺?再請學生分析、作圖、計算,教師巡視、糾編,找出做得好的通過實物展台請學生觀看,作出評價。最後,實驗驗證:橡皮繩一端系方木塊,另一端固定在傾斜的膠板上。

觀察重力的效果。抬高膠板,使傾斜角增大,觀察重力的.兩個效果的變化情況並與求解的分力表達式對照。請思考:斜面上的情況,重力一定沿斜面分解嗎?怎樣分解?如圖2,把重力G分解為垂直檔板的F1和垂直斜面的F2。

5、聯繫實際,實踐探索

學生閲讀教材,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拖拉機拉耙來耙地,車輛上橋、下橋),深挖教材的編寫規律。討論:為什麼公園滑梯傾角大而大橋要修很長的引橋來減小傾角?

6、回顧反思,學有所得

同學們,依據上例的解題過程,請你總結力的分解的方法:①根據實例效果確定分力的方向;②由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分力大小。

7、思維策略,鞏固訓練

①如圖3支架,繩子對O點的拉力產生什麼效果。

請一名學生上講台,手伸直拿住竹杆的一端,另一端插在腰上,在手握處掛上適當重量(50N)的水桶,請他談談感受。同桌的同學,一人手叉腰,另一人使勁壓,互相交換做,這種自我感受、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印象深刻。

教師展示分解過程,講解分解方法。創設問題,不知ΔABO的角度,怎樣計算分力大小呢?造成認知衝突,提出作圖法求解,教師講解此法,使本節課有整體建構。

②同學們,一根線和兩根線懸掛同一砝碼,兩根線的張角較大時,易斷!知道為什麼嗎?多媒體展示畫好了的幾幅力的分解力,可得出結論。

8、總結擴展,突出重點

①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②在具體情境中用實際效果去分解力;③分力的大小可計算、可作圖。

9、作業佈置,開放練習

①觀察身邊的力的分解實例;②書面作業。

物理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要想遊刃有餘的把控課堂,必須熟悉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接下來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分子的熱運動》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3第七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第一是擴散現象,第二是布朗運動,第三是熱運動。學生在國中階段已經學習了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為本節內容的探究打下了基礎,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學生之後理解微觀世界做好了鋪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説學情

接下來我來談一談本階段學生的特點:

高中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較成熟,生活經驗豐富,並且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我會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把課堂還給學生,結合生活實例與學生積極互動,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動手,思考,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

三、説教學目標

知道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熱運動的含義,理解並掌握它們的的概念,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實驗探究以及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提高動手操作,自主思考的'能力。

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具體實例,從生活中走向物理,拉近與物理之間的距離。

四、説教學重難點

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熱運動的相關概念。

布朗運動與擴散現象之間的區別。

五、説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講授法,問答法,實驗法,小組討論法。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的教學過程部分,也是我本次説課的核心,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了導入、新課、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四個部分,我會按照課堂教學的實施順序來進行闡述。

首先是導入環節:

在導入環節,我將採用實驗法進行導入,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個知識學生在國中已經接觸過,接下來可以通過具體的演示實驗對於此結論進行驗證。

第一個實驗通過易蒸發的溴觀察瓶中氣體顏色,第二個藍色硫酸銅溶液與水的分界情況,分別説明了氣體,液體的擴散現象,從而引出本節的內容——分子的熱運動。

第二部分是新課講授環節。

通過剛才的演示實驗引出擴散現象的概念,即不同物質能夠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並且為學生介紹擴散現象是由於物質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產生的,從微觀的角度進行解釋,對學生進行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擴散現象?”根據學生的回答,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學生進行解釋,加深學生對於概念知識的理解,例如茶葉蛋醬油中的色素擴散到了雞蛋裏面,雞蛋裏面才會呈現出醬油的顏色,以及金片與鉛片壓在一起,金會擴散到鉛中,鉛也會擴散到金中,由此可以證明擴散現象是物質分子永不停息地作物規則運動。

在之前為學生介紹的擴散現象是在微觀的角度去解釋分子的運動,布朗運動主要是介紹了宏觀現象中的無規則運動。通過19世紀初觀察到的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總在不停地運動這樣的現象,植物學家布朗所研究的運動,從而引出類似的實驗,讓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實驗,在實驗前由教師明確實驗步驟,學生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彙報。

通過動手實驗學生可以發現微粒的運動是無規則的。結合布朗所做的實驗,與學生共同總結出足夠小的微粒會發生這樣的運動,並且微粒越小運動就越明顯。從而引出布朗運動的概念講解。

在學生已經瞭解了概念後,對學生進行提問,“布朗運動是如何產生的,可以從微觀的角度進行解釋嗎?”讓學生進行小組間討論,並提問。教師進行補充總結,從微觀的角度,液體分子受到各個方向的撞擊,體現出不平衡性,引起了微粒的無規則運動。

最後可以對學生追問“布朗運動的特點是什麼?與擴散現象有哪些區別?”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懸浮微粒的無規則運動並不是分子的運動。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之前的實驗現象中,可以發現運動與温度又怎樣的關係?”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可以發現,温度越高,擴散越快,運動越明顯。從而引出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與温度有關,讓學生説一説他們之間的關係,即温度越高,運動越劇烈,引出熱運動的概念。

至此,新課講授的環節就結束了,接下來進入到了鞏固提高環節:

在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一個日常生活中中的擴散現象來説明,温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激烈。通過這樣的問題,結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本節知識的理解應用,還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學生對於物理學習的興趣。

最後是小結作業環節:

小結:提問多名學生進行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談談收穫。

作業: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的生活實例,下節課進行分享。

七、説板書設計

物理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機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冊(必修)的第五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第七節內容。

機械波是機械運動中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它作為週期性變化的運動,廣泛地涉及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上好這節課不僅可以鞏固以前學過的有關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還可為今後學習電磁振盪,電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初步認識到學習波動知識時重要的是要會確定波的總的運動情況,即由波長,頻率和波速等物理量來表徵運動情況,而不是確定單個質點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發展學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義。

(2)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心理特徵及本節課教材大綱要求,擬定下列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明確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掌握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波動傳播過程的特徵;瞭解機械波的種類及其傳播特徵;初步瞭解描述機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邏輯思維及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用辨證的觀點探究物理過程及其規律,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4) 重點,難點分析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描述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波動過程的細節不容易體現出來,教學過程通過課件模擬物理過程的方法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獲得較直觀的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以激發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

二、教法與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科學教學必須讓學生們參與以探究為目標的研究活動,使他們同老師和學生一起在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對從學生們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採取的主要做法。

基於這種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指導——自主學習法,通過課件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討論,以期達到教學目標。有着豐富生活體會的學生往往對波動形成的物理過程有着濃厚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能認識機械波這一特殊的運動形式,教學中可以滲透"指導——自主學習"的教改思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突出學法指導,思維啟發,和師生的情感交流。通過學生小實驗和教師實驗演示及課件模擬物理過程,逐層深入,讓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創設的問題中進行分析探究,總結波動特徵。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動過程,進而搞清波動的成因。引導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問答或自問自答,進入思維的`遷移,每觀察到一個現象都去想想幾個為什麼。真正培養起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所有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技能和經驗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學生培養成科學探究推理嚴謹縝密,思想方法與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念都有助於科學學習的科學學習者。

三、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課件)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見過此現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靜的水面,會看到水面上蕩起圈圈漣漪,起伏不平的波紋向四周傳播出去,形成水波

(課件)曾記否,當進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讓學生按順序逐個相繼站起,坐下,這時全班的同學都有機會親身體會到作為波動中的一分子的運動情況,引導學生分組思考,討論波動的成因)

(課件)"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連綿起伏的山巒構築了華夏民族的脊樑……

(小實驗:學生同桌兩人用手抖動課前準備好的繩子,會看到凹凸相間的波向繩的另一端傳播出去,形成繩波。)

上述現象,都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波的情形,那麼,波形成的條件是什麼呢 波是什麼 前面我們學習過的機械振動是描述單個質點的運動形式。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由大量質點構成的彈性介質的整體的一種運動形式——機械波。

機械波的概念和產生條件

機械波的概念: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就形成了機械波。上述的水波和繩波都是機械波。

2、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振源和介質(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所觀察的現象,歸納總結)

振源——產生機械振動的物質,如在繩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動。(如果沒有連續的振動,則質點很快停止下來。)

介質——傳播振動的媒質,如繩子,水。

物理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一)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節。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圖示和重力,彈力,摩擦力這三種基本性質力,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研究多個力的合成問題,它是前幾節內容的深化。

同時,本節課在整個中學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平行四邊形定則” 則始終貫穿在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電場,磁場等矢量運算奠定了基礎;而本節課所涉及的等效代換思想貫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本節課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就無從下手,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二)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一是從等效代換思想出發,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體會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初步掌握用平行四邊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係;五是將力的合成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上本節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探究實驗部分,同樣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F1、F2將一端固定的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接着用另外一個力F再次將橡皮條的一端拉到O點,然後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來以前的就教材是這樣説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對角線表示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這樣講的:我們要探究的是:合力F與分力F1、F2有什麼關係?

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可以發現,舊教材注重知識結論的給出。而新教材則更加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説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前他們已經具備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有關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幾何知識、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高一學生習慣於代數運算,即使對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數計算得出,又因為有些學生幾何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一圖形計算往往不習慣,通過探究實驗,則能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對此卻不甚熟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和對多個實例的分析説明,加深學生對等效替代的認識。同時在學習方式習慣上,大多數學生還是習慣“吃現成”,同過本節課,要近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説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進行初步的探究。

3、學生在自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2、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

重點: (1)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 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難點: (1)探究實驗的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時間安排與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

(2)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係。

四、説教學設計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節課需要給學生大量的探究時間,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使探究過程自然而又合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裏,圓滿達成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做如下設計:

1、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科學始於好奇,發現始於觀察。我國偉大的地質學 家李四光先生説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步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2、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是對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作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釋。在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簡單結論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的給以引導,讓學生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猜想。

3、指導學生合理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與要求,運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驟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實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為了設計把一切都拋給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有強有略,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有計劃的指導。

4、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評估

由於學生探究的內容是人類早已發現的,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宜設計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過程,在極低端得情況下,往往成為目標和路線都明擺着形式化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幾何關係,只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改變獲取知識的方法。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通過探究從未知到達已知。

五、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結束語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有一點了解和體會。不求目標的全面達成,希望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科學探究的嘗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