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物理説課稿模板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理説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物理説課稿模板6篇

物理説課稿 篇1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是蘇科版國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級下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第二節,本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摩擦起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原子構成初步 及簡單靜電現象的解釋等,摩擦起電現象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國小科學課已經學習過,應該説學生對這一現象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而 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靜電現象及其產生原因則需要在學習了“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理解,應該説,學習本節內容,有利於培養學 生密切聯繫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節內容安排在這一章,主要還是為物質可以再分做準備的,這一點與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樣。

1.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和本節教材內容的教學要求,並且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分子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電實驗,認識到原子也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推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④能利用原子構成的知識對摩擦起電現象做初步的解釋。

(2)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與學生探究性實驗相結合,指導學生觀察現象、閲讀資料,引導學生分析交流、歸納規律,鍛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創設條件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通過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

(3)情感目標

①注意觀察靜電現象,對電荷種類的探究產生興趣,通過利用簡易器材動手做實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②鼓勵學生自己查資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知識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3難點和重點

前面我説過,摩擦起電現象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經在國小科學課學習過,因此,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自然就成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 我,學生對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一直以牢記為主,而對於為什麼説只有兩種電荷總是説不出所以然來,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是本節課的難點。

2選用的教具及準備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可以提高學習的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探究性學生實驗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 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還有利於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達 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地,基於以上原因,我為本課準備了一些圖片資料和視頻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剛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圖片,靜電現象(手摸那個帶電 的球后,頭髮全都飄了起來)課件、摩擦起電,電子轉移的動畫課件,另外,我還要求學生課外在網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關靜電現象的資料,充分發揮互聯網輔 助教學的作用,在課堂上,我還為學生準備了一些活動器材,如:橡膠棒、毛皮、玻璃棒、絲綢、泡沫、塑料尺、塑料細絲、碎紙屑。

3教學處理

本節課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實驗:靜電實驗的成敗直接影響着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規律的得出,做好靜電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由於靜電實驗易受絕緣性能及濕度 等因素的影響,課前,我會把所有的實驗器材充分曬乾或烘乾,提前一天通知學生洗洗頭,在學生動手做實驗前,我會先做比較詳細的介紹和示範後再讓學生自己實 驗,以保證學生能較容易成功,這樣既能使學生認識到摩擦起電現象,又為後面探究性實驗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保證探究兩種電荷及相互作用規律的實驗的 順利進行,我從小磁針的靈活轉動獲取靈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膠棒中間打眼,使他們都能支在支架上,這樣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動,受力後也很易轉動,實驗 效果明顯,學生通過經歷親身體會實驗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過程,不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4教法、學法

4.1教法

基於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及本節課具體的教學內容,我準備採用觀察分析、啟發式教學法,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多啟發、多誘導,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 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啟發對比、討論交流、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 學生進行實驗和對計算機的模擬電子轉移過程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讓學生 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4.2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 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在教學中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的內容特徵,在做好探究性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富有邏輯地分析,討論,並由他們總 結和發現規律;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通過手勢、眼神、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規 律,聯繫實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本節採用觀察、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通過思考討論、邏輯推理,總結歸納出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的事實,並應用這些規律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情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

5.1趣味視頻,引入新課

本節課,我準備安排兩個實驗引入新課,第一個:一種演示放電現象的實驗設備,讓一位同學轉動手柄,產生電火花併發出“啪、啪”的響聲,這樣一個實驗,旨 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與播放視頻相比,該實驗現場感強,畢竟是眼前發生的,學生感覺會不一樣,第二個:把碎紙屑置於電 視機屏幕前,關閉電視機,看到碎紙屑都“飛”到了屏幕上,為什麼安排這樣一個實驗?首先,這個實驗學生在小時候已經做過,我想以此喚起學生的記憶,充分利 用學生的這些既有的經驗、智慧和知識,讓它們與後續的新知識進行反覆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從而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實現新知識的主動建構的構 成。

5.2自主探究,獲得新知

設問:你有辦法吸起這些小紙屑嗎?

學生自然就會想到兒時的實驗:用塑料尺或鋼筆的塑料套摩擦頭皮然後去靠近小紙屑。

師:我們剛才發放了玻璃棒和橡膠棒,去靠近這些小紙屑,試一試,又有什麼結果。

學生靠近後,發現不能吸引。

老師以規範的實驗操作引導學生用絲綢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膠棒,再去靠近這些小紙屑:

學生靠近後,發現這次能吸引了。

問: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説明了什麼?還記得嗎?

生:説明物體帶了電。

問: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使它們帶上電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師:你能幫摩擦起電下個定義嗎?

個人認為,這樣的過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義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歸納的過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難點

師:事實上,這些知識同學們在國小科學課中已經學習過了,是不是呀?時過境遷,更準確地講是今非昔比,我們的心智更高了,我們的知識面更廣了,現在再看這一現象,同學們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層次的、你更感興趣的問題呢?

學生熱烈地討論、提問。

師:我感覺到了一股強烈的求知慾望,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很有研究價值,今天我們擇其一二進行研究,剛才有同學問,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與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所帶 的電荷種類是否一樣?撇開這個問題先不談,我想問:第一組同學用絲綢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組同學也用絲綢摩擦了玻璃棒,這兩根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種類是否一樣 呢?

在學生討論,積極發言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在物理上,用同樣的方法,使同樣的物體帶上電,我們就説它帶的是同種電荷。

問:如果同種電荷遇到一起會怎樣呢?同學們用這兩根玻璃棒試試看。

學生實驗後會發現兩根玻璃棒會互相排斥。

問:由此能否得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這一結論?

學生很快會形成兩種不同的觀點,請持否定意見的同學發表看法,使其他同學意識到: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結論;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須通過多次實驗,引導學生使用橡膠棒繼續實驗,並告訴學生,科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帶同種電荷的物體靠近時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終認為,知識與技能固然重要,但我們物理課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教會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獲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潛移默化,需要我們老師做有心人。

師:再回到剛才的問題,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與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種類是否一樣呢?同學們能否通過實驗來加以證明?

學生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確定實驗方案:我們假定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種類為A電荷,我們只要讓橡膠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則説明是同種電荷,即橡膠 棒所帶的電荷種類也為A電荷;若不是排斥呢?説明不是同種電荷,是異種電荷,則我們就假定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種類為B電荷。

學生實驗後發現,它們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證明:一、它們是異種電荷;二異種電荷會互相吸引。

小結:經過科學家在實驗室裏大量實驗證明:

板書: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設問:剛才我們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紙屑,説明塑料尺也帶了電,那麼,塑料尺所帶電荷的種類有幾種可能呢?

學生討論和達成共識:有3種可能:①與玻璃棒的相同,為A電荷;②與橡膠棒的相同,為B電荷;③與玻璃棒和橡膠棒的都不一樣的第三種電荷,假定為c電荷。

再引導學生討論驗證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膠棒,若與玻璃棒排斥,則為A電荷;若與橡膠棒排斥,則為B電荷;若是第3種電荷,則會出現什麼現象?因為與A不同,所以會和玻璃棒吸引;與曰也不同,所以又會和橡膠棒吸引,即兩次都會吸引。

學生實驗後發現: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學家在實驗室做了大量實驗,發現凡是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的帶電體,必然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帶電體,必然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排斥,從來沒有見到過兩次都吸引的現象,這説明了什麼呢?

生:這説明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提出:(課件展示)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

應該説,上述的學習過程是一種“發現——探究——再發現——再探究”的過程,重點得到強化,難點得以突破,教學目標也順利完成,而且,實驗的進行和問題 的解答都是學生自己不斷努力的結果,學生始終置於探索者的位置,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自己從實驗中得出結論, 體驗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悦,獲得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是,我始終沒有忽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5.4自主學習,總結歸納

“物體摩擦後為什麼能帶電呢?科學家從物質結構角度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安排學生自學課本p28頁第一部分,P30頁最後一部分,(多媒體課件顯 示)

1.分子是——構成的;

2.(圖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個屬於單質分子?哪個屬於化合物分子?

3,原子是由帶——電——和帶——電 ——構成的

4.摩擦起電的實質是——

安排學生帶問題自學這部分知識,使學習帶有目的和計劃性,能突出重點,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完成自學的基礎上,用動畫展示不同物體得失電子而帶電這一過程,化抽象為具體,使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業佈置

(1)課後通過網絡,電視,書報等各種媒體蒐集靜電方面的資料,寫一篇小論文。

(2)製作一個簡單的驗電器。

《物理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在活動、製作、實驗、討論等方面的表現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為唯一的評價方式,本節課作業安排學生進行課外實驗,培養其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查閲資料撰寫小論文,作業形式新穎,能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物理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一章講述動量的概念,並結合牛頓定律推導出《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動量定理》體現了力在時間上的累積效果。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新的途徑,尤其是打擊和碰撞的問題。這一章可視為牛頓力學的進一步展開,為力學的重點章。

《動量定理》為本章第二節,是第一節《動量和衝量》的延續,同時又為第三節《動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基礎,在本章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同時《動量定理》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2.本節教學重點

(1)動量定理的推導和對動量定理的理解;

(2)利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一維情況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學難點

動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實際問題中的正確應用

4.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定理的表達式。

(2)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處理有關的問題。

●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動量定理規律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傳感器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2)通過學習用動量定理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質疑、信息蒐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有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勇於探索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問題。

(2)瞭解並體會物理學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並思考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3)關心國內、國外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二、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

補充錄像資料以及瓦碎蛋全的演示實驗、模擬建築工人安全帶的演示實驗

錄像:排球擊球動作要快、鑄鐵打磨時速度要快;籃球接球手臂後縮、跳高運動員落地墊厚墊子、體操運動員落地都要屈膝,

圖片:"勇氣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過程的一組圖片,易碎品運輸過程。

三、教學方法

應用實驗導入法、啟發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討論來探究動量定理。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分為四個環節,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建立模型共同探究;定性和定量應用動量定理。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

為了保證建築工人高空作業時人身安全,我們選用什麼樣的安全帶比較好。結實的鋼繩還是結實的彈性繩?

演示實驗:模擬建築工人從高空墜落分別系彈性繩和無彈性繩的對比演示實驗(要挑選軟度合適的橡皮泥做實驗)

(兩次物體都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兩次繩長相同)

實驗現象:用彈性繩的那次橡皮泥完好無損,另一次橡皮泥被鐵絲切成兩半,斷面非常整齊,

學生嘗試解釋現象。 第二環節:建立模型推導動量定理

此時,學生有了對力、時間、動量、衝量的初步感性認識,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提高到理性認識。

引導學生建立模型,物體的運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物體自由下落同樣的高度,獲得同樣的動量,第二階段,經過一定的時間動量減為零

討論第二階段過程中,力的衝量和物體動量變化之間的關係

結論:動量變化相同時,時間長,力小

推廣,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杯子落到水泥地上碎,落到地毯上就不碎;從高處落地都要屈膝;跳遠前要鬆沙坑……

這些説明動量和衝量之間一定是有聯繫的,你能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麼?

設一個物體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運動,在同方向水平恆力F作用下,經過時間t,速度變為v2,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t=mv2-mv1.

變力作用下動量定理還成立嗎?

利用傳感力和速度傳感器當場測數據,

讓小車在光滑水平軌道上向固定的力傳感器運動,測出小車撞擊傳感過程中小車受到外力-時間圖像,速度傳感器測出次過程中的速度-時間圖像。

分析數據發現:碰撞過程中外力的總衝量與碰撞前後動量的變化幾乎一樣。

所以,變力作用下,動量定理也成立。

第三環節:定性應用

為了培養學生在物理學中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研究方法。鼓勵學生將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技術聯繫起來。首先圍繞定理Ft=△P分情況進行討論。 我們經常用雞蛋碰石頭來形容自不量力,你有沒有辦法讓雞蛋不碎嗎?

演示實驗:瓦碎蛋全(也可以放錄像)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例子説明,動量變化相同時,時間短,力大;時間長,力小。

如:圖片(圖5)中的現象

鐵錘釘釘子,衝牀衝壓鋼板

第四環節:定量應用

例:一高空作業的工人體重600N,系一條長為L=5m的安全帶,若工人不慎跌跌落時安全帶的緩衝時間t=1s,則安全帶的受的衝力是多大?(g取10m/s2)

【分析與解答】依題意作圖,如圖所示,人跌落時為自由下落,設剛要拉緊安全帶時的速度為v1,則v12=2gL,即v1=

經緩衝時間t=1s後速度變為0,取向下為正方向,對人由動量定理知,人受兩個力作用,即拉力廠和重力mg,所以 (mg-F)t=0- mv1,

將數值代人得:F=(600 600)N=1200N

所以,人給安全帶的衝力F ′為1200N,方向豎直向下。

物理説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重力是如何產生的、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線的應用、

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及航天資料片探究萬有引力的存在、

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影響重力的因素、

通過“物理模型”“實驗分析”強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觀看航天資料片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及探求科學知識的興趣、

培養學生交流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重力的概念、重力與質量的關係、重力的方向、

教學難點重力與質量的關係、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學用具:彈簧測力計、鈎碼、重垂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如:河裏的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蘋果落地等。

二、新課教學

1、重力的產生

教師: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體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師: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體。例如,蘋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蘋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2、重力的方向

教師:重力是一種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落向地面時的方向,這個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來檢查房屋的牆壁是否豎直。我們常看到建築工人用一根重垂線檢查牆壁就是應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個道理。測繪人員用的.水平儀下懸着重垂線,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來測定儀器是否水平。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採用這類方法檢查家中的電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3、重力的大小

(1)、實驗:兩個鈎碼的大小、形狀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們的質量都是50克。我們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它們的重力。把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等於物體受到的重力。

(教師演示)

這兩個破碼的重力都是0、5牛頓。質量相等的物體,它們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學生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質量分別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體的重力,將測量結果填在課本的表格內。

(學生操作)

(3)、物體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教師:從實驗數據可知,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4).g的值

實驗數據中重力和質量的比值大約是10牛/千克。精確的測量結果表明,重力和質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這個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計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體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表示物體的重力和質量的比值,那麼重力和質量的關係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這個公式時,質量m用於克作單位,重力G用牛頓作單位,g=9、8牛/千克。

4、重心

教師: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份。但是,對於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象它作用在物體的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粗細均勻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點;圓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對角線的交點。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課後“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第一節重力

一、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二、三要素:大小:G=mg

方向:堅直向下

作用點:質量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在它的幾何中心

三、應用:重垂線、水平儀

物理説課稿 篇4

  1.説教材

<摩擦力> 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相互作用”第3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本章講述力的基本知識,它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墊基石,所以本章知識教學的好壞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

本節內容有:

1.滑動摩擦力;

2.靜摩擦力;

3.摩擦力的調控。放在學習了彈力之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見的三種力之一,學好本節內容,有利於學生下面對物體受力分析的學習。此外,摩擦力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學習它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本節有如下特點:

1.本節的知識與國中的相關知識相銜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階;

2.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直接使學生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體驗學物理的樂趣;

3,先研究比較形象的滑動摩擦力,後研究較抽象的靜摩擦力,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過程。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從“三維目標”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1.知道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判斷它們的方向。

2.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會應用公式f=Nμ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⑵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實驗分析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向學生滲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辯證思想。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從而判別摩擦力的類型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節課的要領。所以在本節的教學中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1)教學重點:

1.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及規律,會應用公式f=μN解決實際問題。

2.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及規律,正確理解什麼是最大靜摩擦力。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他們易接受相對形象的滑動摩擦力,而對相對抽象的'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難,因此對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難點的突破着重介紹“假設法”即假設接觸面光滑,則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相對運動,那麼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就不難判斷了。

(2)教學難點:靜摩擦力方向的確定。

2。説教法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實驗使學生感受到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存在,並引導學生分析其規律和區別,使學生體驗發現知識的樂趣;另外做演示實驗運用控制變量法,引導學生髮現f=μN的規律並理解其物理內涵,使學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這節課可採用綜合運用直觀演示、講授、探究、討論並結合多媒體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3.説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國中學過的摩擦力的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將正壓力與上節課彈力的知識相聯繫,在實驗中總結出摩擦力的規律。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後讓學生自由發言,舉出生活中一些有關摩擦力的例子,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4.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分鐘。)

(多媒體)看一則消息(日常生活中人踩西瓜皮滑倒的例子)和兩個圖片(有關工業上傳輸帶和氣墊船、磁懸浮列車)提出問題:看了一 則消息和兩個錄象它們告訴了我們哪些物理知識?--學生討論自由回答 ,再提出問題:在我們的生活、身邊同學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有關摩擦的例子? 學生自由回答課堂的氣氛活躍。例如可以讓學生把手掌平放書桌上,不斷加大壓力並向後拉,從而感受不同類型摩擦力的存在,啟發學生體驗思考不同摩擦力的區別和產生條件,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的軌道。

2.新課教學程序如下(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0分鐘)

(1)滑動摩擦力:

實驗探究→導入新課→控制變量→相關運用。實驗探究,得到什麼是滑動摩擦力及其產生條件→實驗分析,得到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辨析物體的運動方向和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的區別→設計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得到滑動摩擦定律→課本例題。

(2)靜摩擦力:

實驗演示→得到什麼是靜摩擦力及其產生條件→實驗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着重介紹“假設法”(即假設接觸面光滑,則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相對運動,那麼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也就不難判斷了)→由受力平衡狀態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動性。實驗探究→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之間的關係→強調正壓力就是上節課的彈力,但是垂直接觸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3)、鞏固與練習

為使學生所學知識具有穩定性,並使知識順利遷移,在本節課上安排 5~10分鐘的時間進行鞏固和練習。具體做法是:先留2分鐘時間讓學生回顧一下課本和黑板上的知識內容,接着做這兩個練習:練習1、2、3題。然後評講。

(4)、佈置作業

練習第3、4題。並預習下節教材.

(5)板書板畫

板書、板圖的直觀性、全面性和系統性較強,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較長,對學生視覺的刺激作用明顯。教學中將整塊黑板一分為二,一半簡寫概念、規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圖。以上是對本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結束語 :在以上設計中,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機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冊(必修)的第五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第七節內容.

機械波是機械運動中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它作為週期性變化的運動,廣泛地涉及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上好這節課不僅可以鞏固以前學過的有關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還可為今後學習電磁振盪,電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初步認識到學習波動知識時重要的是要會確定波的總的運動情況,即由波長,頻率和波速等物理量來表徵運動情況,而不是確定單個質點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發展學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義.

(2)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心理特徵及本節課教材大綱要求,擬定下列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明確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掌握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波動傳播過程的特

徵;瞭解機械波的種類及其傳播特徵;初步瞭解描述機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邏輯思維及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

的時空觀念.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用辨證的觀點探究物理過程及其規律,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2) 重點,難點分析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描述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波動過程的細節不容易體現出來,教學過程通過課件模擬物理過程的方法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獲得較直觀的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以激發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

二,教法與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科學教學必須讓學生們參與以探究為目標的研究活動,使他們同老師和學生一起在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對從學生們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採取的主要做法.

基於這種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指導——自主學習法,通過課件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討論,以期達到教學目標.有着豐富生活體會的學生往往對波動形成的物理過程有着濃厚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能認識機械波這一特殊的運動形式,教學中可以滲透"指導——自主學習"的教改思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突出學法指導,思維啟發,和師生的情感交流.通過學生小實驗和教師實驗演示及課件模擬物理過程,逐層深入,讓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創設的問題中進行分析探究,總結波動特徵.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動過程,進而搞清波動的成因.引導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問答或自問自答,進入思維的遷移,每觀察到一個現象都去想想幾個為什麼.真正培養起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所有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技能和經驗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學生培養成科學探究推理嚴謹縝密,思想方法與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念都有助於科學學習的科學學習者.

三,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課件)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見過此現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靜的水

面,會看到水面上蕩起圈圈漣漪,起伏不平的波紋向四周傳播出去,形成水波

(課件)曾記否,當進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讓學生按順序逐個相繼站起,坐下,這時全班的同學都有機會親身體會到作為波動中的一分子的運動情況,引導學生分組思考,討論波動的成因)

(課件)"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連綿起伏的山巒構築了

華夏民族的脊樑……

(小實驗:學生同桌兩人用手抖動課前準備好的繩子,會看到凹凸相間的波向繩的另一端傳播出去,形成繩波.)

上述現象,都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波的情形,那麼,波形成的條件

是什麼呢 波是什麼 前面我們學習過的機械振動是描述單個質點的運動形式.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由大量質點構成的彈性介質的整體的一種運動形式——機械波.

機械波的概念和產生條件

機械波的概念: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就形成了機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繩波都是機械波.

2,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振源和介質(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所觀察的現象,歸納總結)

振源——產生機械振動的物質,如在繩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動.(如果沒有連續的振動,則質點很快停止下來.)

介質——傳播振動的媒質,如繩子,水.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

1,介質模型:把介質看成由無數個質點彈性連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圖所示.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

由於相鄰質點的'力的作用,當介質中

某一質點發生振動時,就會帶動周圍的質

點振動起來,從而使振動向遠處傳播.(課件演示相鄰質點的相互作用)

(實驗和課件演示)繩波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質點間有彈力聯繫着.開始時刻(t = 0),各質點都處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個質點受到外力作用將開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簡簡諧運動,設振動週期為T,則經過T / 4,質點1已經達到最大位移,正要開始向下運動.質點2的振運動較質點1落後一些,仍向上運動;質點3更落後一些,此時振動剛傳到了質點9.經過T / 2時,質點1回到了平衡位置,並繼續向下運動,質點9剛到達最大位移處,此時振動傳到了質點17.依此推論,演示經3T / 4,T和5T / 4後各質點排列成的波形.

機械波的特點

1,介質中各點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復運動——振動.

2,各質點並不隨波向波的傳播方向遷移.

3,各質點在振動時有時間上的先後.

4,波是能量傳播的一種方式.

(小實驗:學生用手抖動繩子,形成繩波.如果不再抖動,則原位的質點很快平靜下來.它説明波動是伴隨着能量傳播的,要維持波的傳播,必須不斷地給振源提供能量.)

橫波與縱波

按波的傳播方向和質點的振動方向可以將波分為兩類:橫波和縱波.

1,橫波

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間的波形——波峯,波谷)

2,縱波

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疏密相間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聲波是縱波.其中振源是聲帶,介質是空氣,固體,液體等.

(課件演示兩類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説明:地震波既有橫波又有縱波.(拓展學生的認知層面)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的關係

課件演示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圖象,啟發學生思考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作為課後思考題.為下一節課作鋪墊.

課堂小結

1,只有振動才有可能引起波動.

2,只有通過介質,才能由局部的振動引起全局的波動.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復運動——振動.

4,每一局部並不隨波向波的傳播方向遷移.

5,每一局部的振運動在時間上有先後.

6,機械波是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它是一種振動形式,又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並對問題研究的方法做出評價,思考描述波動與振動的物理量有什麼不同.)

物理説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專家,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及分析。

一、教材分析

《動能和動能定理》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7節,動能定理實際上是一個質點的功能關係,它貫穿於這一章教材,是這一章的重點.課本在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時,沒有把二者分開講述,而是以功能關係為線索,同時引人了動能的定義式和動能定理.這樣敍述,思路簡明,能充分體現功能關係這一線索.考慮到國中已經講過動能的概念,這樣敍述,學生接受起來不會有什麼困難,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根據新課標要求通過本節課教學要實現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依據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及動能定理的推導過程。

3)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知道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動能定理的演繹推導.感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瞭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難點:會用動能定理解決有關的力學問題。

三、教學方法

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與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驗方案以小組合作研討的方式參考教材提出的問題由學生自行設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實驗和理論分析相結合,體現教學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四、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了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係,那麼物體的動能應該怎樣表達?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的動能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1、動能表達式

【提問】我們在學習重力勢能時,是從哪裏開始入手進行分析的?這對我們討論動能有何啟示?

總結:學習重力勢能時,是從重力做功開始入手分析的。討論動能應該從力對物體做的功入手分析。

(通過知識的遷移,找到探究規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設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恆定外力F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圖所示。試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力F對物體做功的表達式。

【提問】教材上説“xx”很可能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物理量,為什麼這樣説?

總結:質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運動時的動能為xx

2、動能是標量,國際單位制中,動能的單位是J(焦耳)

3、動能定理

1)表達式

有了動能的表達式後,前面我們推出的xx,就可以寫成xxx

其中xx表示一個過程的末動能xx,xx表示一個過程的初動能xx。

2)概念: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作的功,等於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這個結論叫做動能定理。

【提問】

1)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動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麼意義?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説明。

2)動能定理,我們實在物體受恆力作用且作直線運動的情況下推出的。動能定理是否可以應用於變力作功或物體作曲線運動的情況,該怎樣理解?

4、能力訓練

例題1和例題2,引導學生一起分析、解決。

5、幫助學生總結用動能定理解題的要點、步驟,體會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越性。

1)動能定理不涉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用它來處理問題要比牛頓定律方便.

2)用動能定理解題,必須明確初末動能,要分析受力及外力做的總功.

3)要注意:當合力對物體做正功時,末動能大於初動能,動能增加;當合力對物體做負功時,末動能小於初動能,動能減小。

6、總結歸納

本節課的內容是高中物理的一個重中之重,是大學聯考中必考的內容之一,並且所佔的比重非常大,本節連同下一節內容(機械能守恆定律)是用能量觀點解決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節課後可以加適當的習題課加以鞏固,也可以在本節課後就加一節習題課.本節課的內容不是十分複雜,在用牛頓定律推導動能定理時學生一般都能夠自己推導,要放開讓學生自己推導,以便學生對動能定理的進一步認識。

動能定理的應用當然是這一節課的一個關鍵,這節課不可能讓學生一下子就能夠掌握應用這個定理解決問題的全部方法,而應該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而這個最基本分析方法的形成可以根據例題來逐步讓學生自己體會。

【作業】書面完成課本74頁“問題與練習”中3、4、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