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的説課稿範文集錦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03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説課稿範文集錦6篇

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要説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五年級上冊第三組教材中的口語交際。

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我把這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為以下幾方面:

1,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提高學生表達,應付,傾聽,提問等語言能力。

2、在交流中感受表達的樂趣。

重點難點有兩方面:

這次交際,我打算分兩個課時來完成,這裏我説一個課時。

具體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從題目入手

(板書課題)結合題目,教師質疑:同學們帶來了許多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讓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別人的喜愛,讓別人心甘情願地把他買下來嗎?那我們今天就試着做一名“小小推銷員”。

二、精心準備

1、熟悉“商品”。對你的“商品”進行全面瞭解。從外觀、規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價格,做到心中有數。可以通過閲讀説明書和向別人詢問,得到真實的情況。

2、找出產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準備做精彩的描述。

3、面對“顧客”,你用怎樣的表情,怎樣的語氣,怎樣的語言推銷你的商品,請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小組試買

1.在小組中試着推銷你的商品,讓同學們針對你推銷產品的內容、語言、語氣、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議。

2.認真聆聽同學們的.建議,合理採納。

四、班級特賣場

1、每組選出最優秀的“推銷員”,推銷自己的產品。

2、“顧客”認真聆聽“推銷員”的介紹,對產品提出質疑。

3、耐心、機智的回答“顧客”的問題,抱着即對消費者負責,又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五、總結

1、評出最佳“推銷員”

2、你認為怎樣才能過做一個優秀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標準是什麼?)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圓柱的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的內容,學生在一年級已經通過實物直觀認識了圓柱這種物體,本課是在學習了長方形,圓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立方體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幾何體圓柱的基本特徵,它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學習圓柱表面積必備的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圓柱的各部分名稱,特徵和側向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製作圓柱模型。

(2)過程與方法: 在做圓柱的活動中進一步探索圓柱的特徵,體會圓柱側面和底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3)情感與態度:體驗圓柱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繫,通過同學間合作做圓柱,共同進步,體驗成功。

(三)我的教學理念是: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初步認識圓柱的生活經驗,但是對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在認知上是個飛躍,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把學生當成是一個發現者,先直觀認識,再通過動手做圓柱,讓學生動眼、動口、動手感官參與新知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做數學”。

(四)本節課我的教學具準備如下:

每組準備圓規一個、彩色卡紙兩張、小剪刀一把、膠水,學生自帶圓柱物品等。

二、説教法。

整節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引導、組織作用,應用以下教法組織教學。

①情景教學法;②探究發現法;③活動體驗法。

三、説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為了在教學中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我應用以下學法組織教學。

①觀察操作法;②合作交流法。

四、説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2、自主學習,初步認識。

3、動手操作,深化知識。

4、實踐應用,擴展延伸。

(一)先來講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一上課,我用課件出示了大量生活中的圓柱讓學生欣賞,並提出問題問學生,我們生活中的圓柱可真多!為什麼要把它們設計成圓柱形呢?這時學生會紛紛發言,有的學生可能會説:因為圓柱比較美觀;有的學生又會説:把壓路機、牆刷設計成圓柱容易滾動等等。這樣問題情境創設,提起了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我趁這個機會導入課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圓柱。課題:圓柱的認識。

(二)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自主學習、初步認識。

我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柱,通過摸一摸,比一比,説一説,喚起學生對圓柱的已有知識經驗,體會圓柱和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通過學生的語言,描述出圓柱各部分的特徵:

兩個相等圓面是圓柱的底面,周圍是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對圓柱有了初步認識,具體感知,瞭解圓柱各部分的特徵。

(三)接下來是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這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我讓學生按要求自制圓柱模型。在這個過程中,我充當一個組織者,在旁巡視給予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這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可能會這樣做:用已有的圓柱先畫兩個圓,再把物體捲起來,做側面;有的學生會用物體在紙上滾動一週,先量好側面,再用圓規畫兩個圓做底面;還有的學生先卷好側面,再用側面畫底面,但發現畫出來的不是圓。

做完後,我讓學生彙報展示作品。這時學生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如側面太小了,包不住;上下底面不一樣大。

在這個活動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平面與曲面的互相轉換;

重點發現側面與底面的接縫不容易吻合;

進而思考怎麼辦才能使側面的底邊與底面剛好結合在一起。

問題提出後,我請製作得好的.小組説一説,怎樣處理這個問題,才能使圓柱的側面和底面不大不小地剛好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生反覆的演示,讓學生髮現並歸納出:

(1)圓柱側面展開是個長方形;

(2)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

(3)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

接着我再讓學生根據認識算一算:

第一種情況:先做好側面,根據側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來設計底面。

第二種情況:先做好底面,根據底面圓的周長等於側面長方形的長來設計側面。

使學生對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認識更為準確。

最後讓學生重新設計,做一做:

根據計算結果,在新的卡紙上重新測量製作。學生在深入瞭解圓柱的特點後,目的更明確,方法更科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後我將讓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選擇一組學生作品展開貼到黑板上,寫上對應量。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解決疑難等自主探索活動,對圓柱有了深刻的認識,突出了重點,也突破了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在空間觀念、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

(四)、實踐應用,擴展延伸。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根據由淺入深的原則,力求做到人人學有必需的數學,我把練習內容分為三個層次:

1、基本層:判斷哪些是圓柱,並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通過此題的訓練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2、綜合層:這裏有一些圓面和長方形,哪些可以搭配成圓柱?可以做成幾種不同的圓柱?(這個練習讓學生再次明瞭本課的重點:圓柱的側面展開的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柱的高。)

3、開放層:在這個層次的練習裏,我將學生探索的陣地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主動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是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本課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讓學生通過想象、描述、合作交流,從實物觀察、到動手操作做圓柱等多種方式來認識圓柱,突出“做數學”這個數學理念。也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進步,體驗成功。

説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四年級美術下冊《落日》

一、説教材:

本冊教材採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國小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

二、説學生:

1、四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日趨形成,繪畫水平處於半抽象半具象的階段,學生繪畫能力相差比較大。

2、學生觀察力也日趨成熟,對周圍的事物有感性的認識了,所以在繪畫中已經體現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對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還必須進一步提高。

3、學生對於繪畫比較感興趣,但由於寫實期的學生往往回認為畫的越來越好,這種意識往往束縛他們大膽的創作慾望,變得越來越膽小,束手束腳,唯恐別人説畫的不好。

重點:懂得不同的觀察時間和地點,落日的色彩都會有不同。根據自己的感受能觀察出不同時間和地點的落日時天空以及周圍景物的色彩變化規律。

難點:經過觀察、分析後,能在主觀感受的同時尊重落日的色彩變化,大膽地表現落日美景。

三、説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瞭解並收集、整理有關落日的知識和圖片,製作好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事先觀察落日,拍攝落日,收集有關落日的知識和圖片以及準備好水粉畫工具和顏料。

教師對用顏料表現和使用加以示範,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水粉顏料的可覆蓋性和可調和性。

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

怎樣把落日的美景,用顏料表現出來,特別是過渡的地方。天空中大量的紅、黃色和紫色,染紅了樹,染紅了湖水,呈現了水天一色的美景。啟發學生能更加全面地去了解、認識落日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落日美景,從而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和慾望。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善於去發現美,勇於去表現美。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公儀休拒收禮物》是蘇教版國小四年級語文第八冊第十課的一篇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兩條鯉魚的故事。本課劇情雖然簡單,但結構緊湊,人物性格鮮明,充分體現了獨幕劇的特點。

這個獨幕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公儀休説“只要天天有魚吃,我就心滿意足了”):通過公儀休與學生子明的對話反映公儀休是一個愛吃魚的人。第二部分(從“幕後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魚下場”):寫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第三部分(從子明説“老師,您不是很喜歡吃魚的嗎”至“幕落”):寫公儀休告訴子明,自己拒收鯉魚是遵守國家的法紀,要吃魚得自己去買。

二、説教學目標。

1、瞭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閲讀劇本。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公儀休最後一段話的含義,體會公儀休清正廉明的品質。

三、説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促讀法、提問法、情境創設、情境表演法等方法。在教學中,我注意討論式、活動式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理念。

四、説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加強朗讀,讀出個性,培養語感,並能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自悟自得,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等學習方法。

五、説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揭示課題。

2、介紹課文中括號的用法。

3、範讀課文,思考這個獨幕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精讀感悟

1、提出問題

精讀課文時,主要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①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②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③公儀休為什麼説“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魚”呢?

2、學習第一部分

學生自讀第一部分,找出寫公儀休喜歡吃魚的詞句,通過讓學生朗讀品味,體會公儀休喜歡吃鯉魚。

3、學習第二部分

本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學生自讀——小組討論——分角色朗讀”的形式為主,通過讓學生自讀,引出問題“公儀休真的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嗎?他為什麼這樣説?”啟發關注管家的神態,思考其送魚的目的。在學生思考理解後,再讓他們表演。

4、學習第三部分

本部分的重點是讓學生反覆朗讀子明和公儀休的對話,理解公儀休拒收鯉魚的原因。所以在學習本部分時,我讓學生小組讀課文,再引導學生抓住關聯詞語“因為……所以……”“如果……就……”“如果……還能……”等來理解公儀休對子明所説的話的深刻含意。接着,在讓學生説一説公儀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最後再次讓學生朗讀課文。

5、表演課文

在學生學習完整篇課文後,讓學生自由組合,表演這個獨幕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畫感覺》,感覺是看不見的,卻可以體驗,不同的感覺可以用鮮豔或灰暗的色彩,輕盈或沉重的點,鬆弛或強勁的線,整齊或怪異的形來表達.在這裏就《畫感覺》一課分教學資源開發、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設計三大版塊來進行説課,敬請指教。

第一版塊:教學資源開發

一、教材分析

《畫感覺》一課內容雖然抽象,但它並不孤立存在。編者在編寫過程中始終抓住了與學生切身感受聯繫的一條線:《畫聲音》、《畫味覺、畫嗅覺》、《畫感覺》、《畫觸覺》、《畫情緒》、《畫性格》等,基本遵循了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由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的發展循序。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體驗與造型遊戲,嘗試用不同的點、線、面、色彩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二、學生及媒體分析

低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色彩基礎,感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發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續性上還不夠,所以直觀鮮明,精彩有趣的有助於本課的教學。

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認知領域:認識感官,瞭解感受能力。

2、操作領域:能用色彩、線條和形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覺。

3、情感領域:以明鋭的目光去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兒童大膽想象和創造,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對色彩,線條和形狀的感悟能力。

教學難點:怎樣運用色彩、線條和形狀來畫感覺。

四、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實物投影儀,範畫等。

學具準備:顏料、毛筆、油畫棒、牙刷等。

第二版塊:教學法

一、説教法

本課包含了自然、語文、音樂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設備,師生共同欣賞,共同合作,共同遊戲,建構起自主的平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由靜變動,新穎活潑。

2、激趣引新,變幻無窮。

3、個性發展,啟迪創新。

二、説學法

1、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通過玩、唱、看、猜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使他們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創新。

2、倡導合作,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不但能畫而且能畫得精彩”。

第三版塊:教學過程設計

一、遊戲導入、快樂之旅

1、先和學生一起玩“畫鼻子游戲”,(讓學生真正開心起來)你們玩得開心嗎?為什麼有的同學能畫得這麼準確呢?你們能把開心畫出來嗎?説説看。(學生初步體驗“感覺”一詞)

2、下面讓我們帶着這樣輕鬆開心的心情去散步好嗎? 把口袋裏裝滿你喜歡你色彩和線條,開始出發啦!(學生鋪好紙張,備好毛筆,油畫棒等)

3、我們穿過了公園裏彎彎曲曲的小路,(手勢)來到了一片草地上,小腳丫走在小草上會有什麼感覺呢?(學生會説癢癢的、刺刺的)突然打雷了,(聲效)雨點打濕了我們的衣服(好冷),怎麼辦?讓我們一起把太陽公公請來吧,(師生齊喊)哇!太陽露出了笑臉,花兒也散發出迷人的清香。(作品在學生們的想象中新鮮出爐)

3、這次的快樂之旅大家都有什麼收穫啊?(學生們會結合自己的作品暢談自己對線條,色彩的不同感受,充分展現了個性。快樂之旅開啟了想象的門,學生的創作激情被喚起,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點、線、面及色彩與“感覺”做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4、揭示課題:感覺在我們心裏,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卻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線條和形狀把它畫出來(板書:畫感覺)

二、情趣示範、合作體驗

1、旅遊回來讓我們放鬆一下,來聽一首好聽的歌(師生合拍共唱),這首歌帶給我們什麼感覺?(神奇、美妙、歡快)你怎麼來表現這些感覺呢?(讓學生互相説説)

2、想知道老師怎麼表現嗎?請學生幫忙吹幾個泡泡吧!教師在這裏設計懸念,學生會想老師畫感覺怎麼會吹泡泡呢?原來肥皂水 顏色吹出的泡泡黏在紙上能得到一種特別的效果,教師再利用油畫棒結合點,線,面畫出精彩的範作(投影出示)你們也來試一試吧.(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操作練習,教師提醒大家可以藉助各種工具,甚至是手。)

音樂使師生情感得到共鳴,活躍了課堂氣氛,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式體現的新課標的倡導理念,對於低年級學生有着示範的必要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這時學生的感覺由體表轉向了內心,感覺的體驗得到了昇華。

三、多維評價、個性表達

1、自評、互評。

當學生基本完成作品時,讓他們把自己的畫給好朋友或周圍的同學看,自己説説較精彩的地方,再請看的同學談談對畫的感覺。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作者對自己的感覺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由色彩,點,線,形元素組成的畫給觀者的感覺,這是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

2、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只要有一點進步我都給予鼓舞和評價:“你的畫別有特色”、“又進步啦”、“我看到你的畫從心底裏感到了甜絲絲”等,我相信這些激勵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

總結拓展:感覺不但能畫出來還能表現得很美、很有藝術感,瞧這些大師們的作品真夠味。(圖片欣賞)

感覺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你還能體驗到別的感覺嗎?感覺又是很奇特的,同一樣東西在不同的地方場合給人不同的感覺,如一塊冰冬天給人冷的感覺,而在夏天就給你涼爽的感覺,你能用今天學的方法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嗎?

課外拓展讓學生積極地去體驗觀察身邊的事物,自主參與探索過程。

本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體驗為靈魂,讓學生在各種遊戲中探索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兩次作業的設計和引導,由淺入深,潛移默化地展開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技能。

説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美版國小美術第七冊第五課《自行車局部寫生》,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對自行車局部的寫生引導學生學會精確的觀察,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學生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國小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並且四年級的大部分同學會騎自行車,自行車給他們帶來了方便和樂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三、教學目標:本着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技能與技巧目標:瞭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索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以及認真細緻的觀察習慣。

四、教法學法: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針對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先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創作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創造力。

五、教學過程:1、導入階段:我首先提出問題:“你會騎自行車嗎?你喜歡自行車嗎?自行車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本課課題:《自行車局部寫生》

2、新課教學階段:⑴我讓學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來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和用線表現的方法。我提出問題(出示課件):自行車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線條有什麼不同?教師通過啟發讓學生説出自行車是由車身、車把、車輪、車座等組成。線條也有很多變化,比如:車條是直線、車筐是交叉線等。⑵教師演示自行車局部寫生的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線的變化和線的銜接等。⑶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讓學生説一説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對你有什麼啟發?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知道教材上的作品觀察仔細、表現具體、線條豐富。

3、實踐階段:提出作畫要求後,組織學生到學校的自行車場地進行寫生,教師現場指導作畫。

4、讓學生把畫好的作品放到寫生的自行車旁進行展示,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同時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簡單評價,教師相機進行補充。

5、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收穫很大,以後在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用你的畫筆去描繪美好的生活。

6、最後有秩序的將學生帶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