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説課稿範文集合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説課稿範文集合8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的視野”,幼兒園數學教育不是為純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生活為特徵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要立足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來開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牀,常有孩子把鞋子、襪子拿錯、穿反。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鞋子、襪子、鞋墊為活動材料的《找朋友》數學活動,引導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遊戲中自然滲透數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的目的。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對活動起着導向性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體目標是:

1、認識目標:

(1)、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隻。

(2)、能按鞋子、襪子、鞋墊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教師、同伴遊戲的快樂;初步感受改編兒歌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三、説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活動準備是服務於活動目標,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在幼兒操作的材料上,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鞋子、襪子和鞋墊。這些物品讓小班孩子具有親切感,願意去動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師共同探索。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鞋子、襪子、鞋墊各人手一份、鞋架一個、夾子若干、玩具小熊一隻。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有情節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積極參與,能自然而然的轉換活動場所,銜接下一個活動環節。知識準備是已學的兒歌《襪子歌》

 四、説教學方法、重點

(一)這是一次數學配對活動,其中有機整合了語言領域的兒歌改編活動,但教學仍以配對遊戲教育為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幼兒認識、形成“雙”的概念和正確為鞋子、襪子、鞋墊正確配對這一環節上。 由於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幼兒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對生活和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等特點。我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在“找朋友”裏面,以幼兒為主體,我通過操作法、遊戲法和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找朋友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熟練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大膽地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遊戲地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歌曲-找朋友MP3下載

兒歌:找朋友MP3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個朋友

敬個禮呀 鞠個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熟悉音樂,引起學習興趣。

2、打招呼,相互認識。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都是好朋友是嗎?現在,給身邊的小夥伴互相打個招呼吧!

二、展開

1、出示動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誰?你們喜歡它嗎?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樣做呢?能不能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下?

2、啟發幼兒自編動作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對玩偶表示喜愛。)

3、播放-找朋友

幼兒初步嘗試自編動作表演。

4、教師引導示範,進一步帶領幼兒進行音樂遊戲的表演

(1)請幼兒做示範

(2)請幼兒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麼動作?

(3)教師表演示範,規範音樂遊戲的動作

(4)根據提示,幼兒自由表演,教師跟進指導。

(分組和集體進行表演。)

5、教師引導幼兒拉手轉一轉,一起成為好朋友。

小結: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鬧。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去院子裏做遊戲。

説課稿 篇2

學習目標

1、培養獨立鑑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3、積累詠月的詩詞。

一、學生活動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絡收集關於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的詩詞佳句。組長記錄有價值的賞析,綜合成一篇賞析短文,全班交流。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誦明月之詞,歌窈窕之章”這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們將通過《十五夜望月》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二) 賞析《十五夜望月》

教師印發《十五夜望月》的賞析文章,讓學生加以體會,並進一步展開討論,哪些地方特別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見解或補充?

《十五夜望月》賞析

在唐代詠月的篇章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淒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歎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三) 誦明月之詩

小組之間把準備好的有關“明月之詩”的小卡片,相互交換賞析,組長記錄學生的賞析或評價,大家動手把有價值、有個性的見解綜合成一篇賞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 思維訓練

用媒體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見的月,(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樓新月、水中望月等)學生對自己有所感悟的圖景發揮想象、進行聯想。

(五) 學生小結

你認為這堂課好不好?説明原因。

(這既是使學生總結所得的過程,也是教師瞭解學生所需的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學生即使否定了這堂課,教師也要辨證地接受學生的否定。)

説課稿 篇3

我説課的篇目是《鶴羣翔空》,它是人教版三年制國中語文第三冊的自讀課文。

一、 説教材

1、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富於詩情畫意的優美散文。作者江口渙是20世紀日本知名的小説家、評論家。他採用紀實的描寫手法,通過二個特定的場景去寫高貴、典雅、温馴的鶴羣振翅高空展示的美姿和搏擊倉鷹而凸現的精神。文章託物而言志,儘管所託之言,所抒之情是含蓄而深沉的,對鶴羣進行的描寫也是純客觀的,但卻無處不流露出作者理性的思想和激越的情感。作者藉助鶴這個載體,構架文章的材料,從而折射和體現人的某種精神。

動物世界這一單元,既讓學生見識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活,又讓學生通過解讀動物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來解讀人類;透過動物世界看到人的世界。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本課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 初步瞭解什麼是託物言志的寫法;

(2) 領會本文細緻傳神的描寫;

(3) 學會觀察、欣賞、描述,並進行對比閲讀。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對閲讀教學的要求:整體感知,深入感受。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設計為:

(1) 重點:體會鶴羣的形象和理解鶴羣的精神;

(2) 難點:理解鶴鷹之戰開始時鶴羣的驚慌。

二、 説教法

關於教法,有一句話對我的'啟發很大:“真正的閲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編者—教師—學生四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

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和編者的意圖。據此,我採用電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的容量;指導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與作品原文進行比較,幫助學生走近作者、理解作者、感悟作者;並採討論法來激活學生的思想,開拓他們的思維。

三、 説學法

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準備以自學討論法作為總的學習方法,以寫作訓練作為突破口,具體操作步驟為:

一看:教學之初就讓學生觀看一段羣鶴飛翔的動畫;

二寫:要求學生對這一場景進行描寫;

三比:通過與原文描寫進行比較,體會進行場面描寫要注意從哪些方面着手;

四議:鶴羣開始時的驚慌與文章所要表現的鶴羣的精神有無矛之處;

五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理解。

四、 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設情景,激發思維

首先,由“鶴舞白沙,我心飛翔”這句廣告詞引導學生進入想象的空間。然後播放一段鶴羣翔空的動畫,要求學生仔細欣賞全過程,準備用十分鐘時間寫作一段不少於100字的場面描寫(多媒體展示鶴羣翔空的動畫)

(説明:這個環節設計不直接入題,而是先觀看動畫,目的在於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較快進入角色,參與教學的雙邊活動。)

(二)、自讀

1、 根據所看動畫,寫一段場面描寫。

2、 給加橫線的字詞注音、解釋,然後全班同學齊讀1-9段。

佇立( ) 綺麗( ) 湮沒( ) 剽悍( )

盤旋( ) 輕盈( ) 翱翔( )

3、 選讀2-4篇習作,學生思考比較

A:比較二者在語言和句式運用上哪一個更準確,更生動,更形象;

B:靜靜思量作者的文章與同學的習作,按他們各自的內容在自己頭腦中勾勒畫面,比較其完整,和諧的優劣之處;

C:經過比較辯析,思考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才能使場面更加形象生動。

(説明:比較閲讀是一教高的閲讀層次,在這一關鍵環節中,教師應設計好適合於學生的“台階”,讓學生達到自學的效果。這三個問題從具體內容到整體感知再到深入認識,一步步引導學生加深對問題的分析,體會鶴羣的形象。)

(三)、討論

1、 對課文第二部分教學,我採用討論法進行教學,設置如下問題作為討論要點:

A、從鶴羣搏擊蒼鷹和救護同類這一情節中,你能感受到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B、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見因車禍而倒在血泊中的人,或看見寒風中沿路乞討的乞丐,或看見老人顫巍巍立於公共汽車中,人們一般作何反應。與鶴羣比較,他們的可貴之處在什麼地方?

C、鶴鷹之戰開始後,鶴羣的情形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是否破壞了鶴的形象,為什麼?

(説明:這三個問題是針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而設計的,絕大部分同學能準確回答問題A,問題B是由表及裏,由鶴轉入對人的思考,託物言志,引導學生對人類社會的某些行為進行思考。問題C的目的在於指導學生學會辨析,全面地思考問題,解決理解課文的難點。)

2、 得出結論

各項結論均右學生討論得出,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視作正確答案。

(四)反饋

文章最能打動你心靈的是哪些內容,談談你對這一內容的理解。

(説明:這是一道開放性的作業,同學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五)課外作業

課後練習第二題

(六)板書設計

鶴 羣 翔 空

場面描寫(生動形象) 鶴 → 人

1、 細緻深入觀察 形象:優美、高貴

2、 動靜結合描述 精神:團結精神、友愛精神

3、 句式多變表達

説課稿 篇4

準備活動 → 1、託、顛球跑遊戲2、 腳步動作練習3、揮臂練習(正、反手)

4、球性練習

正手攻球 →1、藉助掛圖講解2、示範3、徒手揮拍練習4、正手攻自拋反彈球練習

↓ 5、單個動作練習6、推攻練習7、教學比賽

放鬆與小結 →1、音樂放鬆2、評價本課情況3、佈置歸還器材4、師生再見

八、預計負荷與密度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內容安排,本節課運動密度、運動負荷中等。

練習密度:35%±5

平均心率:120次/min±5

九、場地與器材

乒乓球拍:41只 乒乓球:41只

乒乓球枱:10張

説課稿 篇5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很快,他們已不滿足於會使用簡單句來説一段話,而轉向為詞彙的豐富和會説一定的合成句,要理解掌握並且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場合的練習。而聽説遊戲就是用遊戲的方式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教育目標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在聽和説的理解和表達方面。聽説遊戲就能有意識地幫助幼兒練習,讓他們通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我選擇的《蓋樓房》這一聽説遊戲正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二、説話動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運用“χχ越χχ,就越χχχ”和“χχ越χ越χ”的句型。

2、注意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同伴的發言,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不重複別人的語句。

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幫助幼兒學習運用“χχ越χχ,就越χχχ”和“χχ越χ越χ”的句型。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話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 課前已學習過用“χχ越來越χ”的句型講話。

2、 鼓一面,錄音帶一盒。

3、 兩棟樓房牆基和可移動的樓層圖若干。

四、説教法學法

為了在教學中幼兒更好的進行學習,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主要採用了傾聽法、示範講解法、遊戲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傾聽法:教師敲鼓、放錄音是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學習興趣。

示範講解法:老師範講能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並在談話內容及語言表達上起到示範作用。

遊戲法:在談話過程中,如何使幼兒都積極發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幼兒對遊戲本身有興趣,用遊戲法來刺激幼兒主動發言,克服困難,積極發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五、説話動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1、設置遊戲情境。 2、交代遊戲規則。 3、引導幼兒玩遊戲。4、幼兒自主遊戲。

第一環節,設置遊戲情境。

活動開始時,教師以神祕的口吻對幼兒説:閉上你們的眼睛,用你的小耳朵聽聽這是什麼聲音?你發現了什麼?教師敲鼓,敲鼓的力量由輕到重,速度由快到慢。啟發幼兒用“χχ越來越χ”的句型表述。接着播放錄音,錄音機裏傳出來的風聲由大漸小,貓叫聲由響到輕,狗叫聲由輕到響。教師根據幼兒對已有的詞彙經驗,提出問題:你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表達?啟發孩子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來表達事物變化的過程,如:風越刮越小,貓越走越遠,狗越叫越響等。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來回答。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傾聽法、提問法,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孩子們將聽到用語言描述出來。“χχ越χ越χ”的句型,反映的是一個事物的變化過程,採用組織孩子傾聽各種聲音變化的差異感受事物的變化,創設遊戲的情況。這種方式更能使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事物的變化過程,也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為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作鋪墊。

第二環節,交代遊戲規則。

沒有過多的去講究環節上的花樣形式而是直接通過語言向孩子介紹遊戲

規則,這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比較容易,也能理解。我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樓房牆基圖和可移動的樓層圖引起孩子們瞭解遊戲規則的興趣。我説:“今天我們來玩蓋樓房的遊戲,不是用磚、水泥那些建築材料而是讓你們來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説話,回答正確的小朋友就

可以給你所在的這一小組蓋上一層樓,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蓋的樓房高?”這是遊戲規則一,規則二是提醒孩子注意傾聽別人的説話,不能重複同伴講過的內容;規則三是不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談話的孩子,説得不恰當或重複同伴語句的孩子,均不能給他蓋樓房。

第三個環節是教師引導幼兒玩遊戲。

教師面向全體孩子,鼓勵孩子們運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編説完整的句子,進行“蓋樓房”遊戲活動。如孩子們會説“太陽越升越高”,“氣越打越足”,“花越開越美麗”,“人越長越高”等,這樣不僅能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而且也活躍了課堂氣氛。這時教師引導孩子思考比較兩種句型,即“χχ越χχ,就越χχχ”及“χχ越來越χ”,讓孩子認識區別,鼓勵孩子仿照“χχ越χχ,就越χχχ”的句型結構,説出新的句子來。如“風颳得越大,樹就搖得越厲害”,“天越黑,小明就越害怕”。活動中我設計組織孩子思考、比較兩種句型是一種學習方式,有利於孩子在原有語言經驗的基礎上,習得新的語言經驗,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性。從而強調了重點,難點在這也突破了。

第四環節,幼兒自主遊戲。

這一環節,我採用分組“蓋樓房”的競賽遊戲方式,先將孩子們分成兩組,然後分別請兩組的孩子用“χχ越χ越x”,“xx越xx,就越xxx”的句型創編語句,當某一組的某一孩子講得正確又不重複別人語句的情況下,給這一組添上一層樓。最後,比一比看哪一組的樓房蓋得最高,給最高的樓房插上一面紅旗,表示這組小朋友齊心協力贏得了勝利。

在大班開展競賽性的遊戲活動,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競爭意識、產生集體榮譽感,從而促使孩子更主動地參與遊戲,發展孩子的聽説能力。孩子們開展競賽遊戲活動中,除了鼓勵孩子積極大膽的發言外,我還注意教育孩子發揚競賽風格,與同伴友好相處。為了讓每一位孩子都有練習參與的機會,遊戲多玩幾次,使活動生動、有效,孩子們成為真正活動的主人。

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天生就喜歡各種小動物,渴望與它們親近、遊戲。我正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確定了本次活動。幼兒在妙趣橫生的遊戲中,瞭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發展幼兒表演能力。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並掌握了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法、及學生在以往學習加、減法計算中已經初步感受到加、減法的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以往加、減法的驗算是放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中分別學習的,現在採用加、減法驗算集中編排,加法和減法的幾種驗算方法集中出現,以利於學生通過加、減法的互逆關係理解和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體現方法多樣化。教材設計了兩幅有聯繫的買東西的情境圖:①媽媽買一套運動服135元和一雙運動鞋48元,付出200元。②售貨員找給媽媽17元。本節課是第一課時,集中教學加法的驗算,針對一套 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計算結果提出:怎樣檢驗加法的計算結果?,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由學生提出了三種具體的驗算方法,歸納起來有兩種: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是不是等於另一個加數。驗算能有效糾正錯誤,提高計算正確度,因此比較重要。

(二)教學目標:基於以上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交流加法驗算的方法,體會驗算方法的多樣化,學會用減法驗算加法。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滲透加法交換律以及加減法各部分間關係,掌握用多種方法驗算加法。3、養成自覺驗算的意識和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驗算能有效糾正計算中的錯誤,是計算教學中不可或者的內容,因此我確定教學重點是探索並掌握三位數加法的驗算方法,能正確進行驗算。由於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缺乏驗算檢查的習慣,再説習慣也不是一促就會的事,因此,我確定教學難點是養成自覺檢查驗算的習慣。

二、説教法:

本節課中我將採用嘗試教學法和討論法。

從哲學角度看,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要求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本課通過創設買運動服的情境,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證明計算是否有誤。嘗試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進行嘗試驗算,再討論,把學生推到主動的'地位;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學生便會主動地自學課本或尋求教師的幫助,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同時,本課也較適宜用談話法來組織教學,由於學生都有一些生活經驗支撐他們的驗算活動,在交流方法時,學生有話可講。在交流中發表自己意見,學習他人意見,相互促進,用談話法教學是既簡單又有實效。

三、説學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下列能力。

1.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主體具有主動探索的意願時,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活動。本課給學生創設生動情鏡,讓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筆算退位減法的知識,獨立嘗試驗算三位數加三位數的方法,體驗和感悟用數學的成功,從而激發進一步探索的願望。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對培養思維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課放手讓學生去嘗試驗算三位數加三位數,然後討論交流方法,在交流彙報中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是在互動中,衝擊成見、已有知識和思考習慣,從而產生新知識的。本課中,可讓學生小組內説自己的驗算方法,再組織彙報交流,相互糾錯,突破難點。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僅得到知識,還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説教學設計

一、準備鋪墊

計算並觀察,説説有什麼發現。

45+56= 101-45=36+58=94-58=

56+45= 101-56= 58+36=94-36=

交流: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這樣的複習,滲透加法交換律和加減法的關係,在思路上為新課作鋪墊,達到隱而不漏,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小明要參加學校運動會,媽媽帶他去商店買運動服和運動鞋。課件出示第27頁情境圖。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①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元?

估算一共要多少錢:135+48140+50=190元。

2、選擇問題,獨立解決。

筆算:實際上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元?

板書:135+48=183

135

+ 48

183

3、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通過估算,我們感覺這次計算很可能對,到底對不對呢?有什麼辦法來證明剛才的計算是對或者錯了呢。這就是今天學習的加法的驗算方法。(板書:加法的驗算)

三、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請同學們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檢驗剛才的計算結果?

【在合作交流之前,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在獨立思考中解決問題,同時也為合作交流作好思想準備,這樣的合作學習才不會流於形式。】

2、小組合作,交流思考。

和小組裏的同學説説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用不同方法驗算的同學要讓小組內的其他成員聽懂你的方法。

【合作學習可以優勢互補,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驗算方法,能夠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全班交流,反饋方法。

二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出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驗算,並説明理由。

預設:

①用183-135看得數是不是48.

②還可以用183-48看得數是不是135.

③用48+135看得數是不是183.

師指①問:為什麼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檢驗呢?如果183-135的結果不是48,説明了什麼?(讓學生明白要麼驗算時出錯,要麼當時的計算出錯。)如果是48,説明什麼?(如果驗算沒出錯,一般認為剛才的計算正確。)

師指③問:為什麼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檢驗?如果檢驗沒有出錯,計算出的結果不是183説明什麼?(説明剛才計算有誤,需要重新做呢)

【若有學生提出重新算一遍,這在實際生活中也是一種檢驗方法,教師要給予肯定。】

4、學習教材,並練習。

翻開課本第27頁,看看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驗算方法?你最喜歡哪種驗算方法?出示練習題:檢驗下列計算有沒有出錯?(把做一做改編成計算出錯的題,讓學生去驗算)。

師:引導學生説説驗算時注意什麼?提醒學生要注意驗算時也仔細,別抄另一個數。(這樣有效防止學生抄結果,而不驗算。)

5、引導小結,歸納方法。

討論,加法的驗算有幾種方法?

將三種驗算方法歸納為兩種情況:①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②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看差是不是等於另一個加數。

(整個教學過程,採用放手讓學生嘗試交流的教學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僅學會驗算,而且還用估算等已學的知識來幫助檢驗結果是否明顯出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教學中,老師在關鍵處提示驗算的注意點,既簡單又有實效。)

四、鞏固練習,提高技能。

1、做一做,計算下面各題,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

84+307= 512+394=

你用什麼方法驗算的?通過驗算看出你的計算結果正確嗎?

校對後,老師補充:如果一位同學計算512+394=806,你也用列豎式去驗算它是不是有錯嗎?(引導學生估算結果比800要大得多,明顯出錯)如果512+394=905呢,從哪看明顯出錯(引導發現從個位是6這題是5明顯錯了)

【這是幾道基礎題,目的在於讓學生能鞏固、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補充估算、特殊位上數來判斷是否出錯,花時少,效果好,啟迪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掌握檢驗的方法,養成自覺檢驗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能力。】

1、練習七第2題兩道加法題。用驗算的方法進行檢驗。

【讓學生用驗算的方法判斷計算是否正確,進一步鞏固加法的驗算方法。】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和感想呢?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收穫的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完善知識結構,並及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幸福是什麼》是國小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是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寫的。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含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二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類超人體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二.説教學內容

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的對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幸福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從淺層次的幸福過渡到深層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於以上的情況,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1.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

(2) 略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再引導學生用自學學習法學習課文,以前後插圖的.對比增加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從淺層次的到深層次的瞭解課文內容,以達到教學重點。

(3) 體會課文所講幸福的真正含義,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教學難點)

(4) 引導同學們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2.教學安排: 1課時

三.説教法與學法

1. 情境教學法

2. 引導自學學習法

3. 情境表演學習法

四.説教學流程

1. 以音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具有更高的啟示……。《幸福是什麼》是一篇略讀課文,為了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創造幸福快樂的氛圍,導入時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用《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一邊跟着唱,一邊拍拍手,搭搭肩,跺跺腳,音樂把學生帶進一個幸福的氛圍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學生會在這樣輕鬆的氛圍當中説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有的同學會説幸福是有了新書包新衣服;有的會説幸福是爸爸、媽媽的誇獎,老師的表揚,學校的獎狀……。 當同學們都説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後, 我用這樣一句話引入第二個教學環節:“有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幸福是什麼》,同學們讀完後一定會對幸福有新的理解,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幸福是什麼》吧。”

2. 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接着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然後用“拼拼讀讀”進行教學,讓學生準確認讀生字,最後引導學生用自學學習法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自學學習法學習課文時,我先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弄明白故事情節;再要求學生反覆的讀三個牧童清理噴泉和砌井後的情形,和十年以後他們再次回到井邊的情形;然後提問“三個青年找到幸福了嗎?”“他們為什麼感到幸福呢?”,並引導回答;最後讓學生想像在這十年間三個青年身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來體會三個青年人幸福的付出,明白幸福其實是為人民服務,盡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 分角色合作表演。

角色表演能使學生進入角色,也就進入了課文情境,對課文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角色表演促進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個性化的表演,個性化閲讀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讓學生感受童話故事的情節美和語言美,領會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激發學生的表演興趣,再讓同學們合作表演課文內容(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井和他們與“智慧的女兒”的談話),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同時也能激起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4. 拓展延伸

讓學生髮現身邊的幸福,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自己理解到的幸福進行交流。藉機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時教師相機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找出圖中的幸福,讓學生感受到幸福是無處不在的,人人都可以創造幸福,為自己創造幸福,為他人創造幸福。

5. 寫一寫

幸福是

意圖是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幸福是什麼寫下來,以突破教學難點,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寫好時,挑幾句好的當堂展示出來,讓學生評一評,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五. 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好的板書能體現課文的重點內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的板書。

10.幸福是什麼

第一個青年 給病人治病 靠勞動,靠儘自

己的義務,做出

幸福是什麼 第二個青年 做過許多事 對人們有益的

事情。

第三個青年 耕田

六.説作業佈置

讓學生回家問爸爸、媽媽及家中其他成員他們對幸福的理解。

説課稿 篇8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真切的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本課所在的第五組課文都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的,所選的4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愛生命。二是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本課教學中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由於本課的話題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何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就成為這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細膩的眼光通過盲女的細小動作揭示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深刻道理,怎樣讓學生理解這一意味深長的哲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因此,我採用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課外文本拓展來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

本課採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品味語言觸發感悟——朗讀課文抒發情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採用默讀 、體會、交流、朗讀、

等方法來學習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通過品味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動筆寫下自己的感受,體現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原則。

教學流程是這樣的:(略)

1、回顧複習,導入新課。

2、走進文本,深入讀文。(設計意圖: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文中最關鍵的語句段落,引領學生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繫上下文,讀中感悟,以讀見悟。這樣既理解了文中重點句子,體會到了主人公熱愛春天、熱愛生命的感情,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

3、交流資料,閲讀鏈接。

4、課堂總結。

5、佈置作業。

① 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和背誦下來。

② 按照課後學習夥伴的提示,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設計辦小報的作業,正是基於這一指導精神。)〕

6、板書設計

神奇的靈性→觸摸春天 熱愛生命

(板書的設計突出教學重、難點,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Tags:範文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