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推薦】説課稿模板彙總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6.71K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説課稿模板彙總8篇

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青島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信息窗1的第1課時《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課程資源開發七個方面來闡述對本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第一方面説)教材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學段時間及課程內容的劃分,本課時屬於第一學段 “數與代數”中“數的運算”的教學。本課時是學生由表內乘法計算向多位數乘法過渡的起始課。因此本課的學習在本單元、本冊,乃至整個國小計算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先從本單元的角度分析:主要學習三個內容:信息窗1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筆算;信息窗2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筆算;信息窗3學習求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從整個單元編排的順序可以看出,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為下一課時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理解算理,探究算法奠定知識與方法的基礎。

再從全冊角度看,教材編排結構有:第三單元三位數乘一位數,第五單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第六單元混合運算,足以看出本課時在整個單元甚至整冊教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了有效實施本節課的教學,結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四個方面的總目標,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 學生經歷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理解算理。

2. 掌握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口算方法,能準確進行口算。

數學思考目標:

會獨立思考問題,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講清楚自己的想法。

問題解決目標:

1.瞭解探究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基本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目標:

1.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能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2. 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

根據目標的確定,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整十數乘一位數的一般口算方法,正確口算。教學難點是:講出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算理。教學關鍵點是: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算法的特點,選擇理解最優化的一種算法。

二、(第二方面説)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之前,與之相關的已有知識基礎是:

在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了100以內整十數的組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以及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學習了表內乘法,並且已能熟練掌握。

學生學習本部分知識相關的生活經驗是:學生能夠直觀感悟出在生活中常見此類問題,可以用乘法或加法計算。

三、(第三方面説)教學模式:

我校的.數學教學模式是“先學後導、互助提升”。模式共分三種類型,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本節課屬於新授課模式,新授課模式包括以下5個環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評價質疑——抽象概括,總結提升——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我校教學模式着眼於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立足於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了學生的成長而教”,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牢固樹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在數學課上成就學生的智慧。

四、(第四方面説)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先簡單介紹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和時間預設: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用時4)

1.單元導入,呈現知識結構。

2.板書課題,揭示學習目標。

3.創設情境,發現信息,提出問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用時10)

1.學生根據“探究提示”自主學習。

2.小組內交流互學。

(三)展示交流,評價質疑(用時13)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用時3)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用時10)

接下來詳細逐一説明每個環節的具體做法:

(第一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4)

(第一個層次)1. 單元導入,呈現知識結構。

由於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課始出示單元知識樹,向學生介紹本單元主要的學習內容

(第二個層次)2.板書課題,揭示學習目標。

揭示本節課課題,並板書課題,出示本節課學生應該達到的學習目標。

(第三個層次)3.創設情境,發現信息,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提供的情境圖,學生觀察情境圖,尋找數學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簡單板書數學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課堂導入部分,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結構有個初步瞭解,有利於單元知識網絡的形成;課始明確學習目標,以目標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情境的設計源於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增強對數學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0)

本環節包括了2個層次。課件出示探究提示(説一下),讓學生根據提示在思考中探究,一步步完成,我在此環節要注意巡視,瞭解學生探究出的計算方法,然後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合作交流學習。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探究提示”的引導下經歷自主探究口算方法的過程,藉助小棒反思自己的口算方法是否合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初步學會合作交流,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第三個環節)(三)展示交流,評價質疑(13)

此環節先由學生進行講解、彙報自己組內討論出的口算方法,然後其他組的同學認真傾聽,對於講解不清或者有錯的地方進行質疑、補充,此時教師也要及時進行追問、點撥。學生的方法可能有1.加法;2.擺小棒;3. 先用2×2=4,再在4的後面添一個0。重點讓學生彙報第三種方法。學生藉助小棒圖講解清楚 “為什麼要添0?”“兩個2的意思一樣嗎?”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體會算理, “2個十乘2得4個十,4個十就是40”,掌握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生生間得互動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學生體會嚴禁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數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把本節課的新知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第四個環節)(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3)

學生全部展示後,教師對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及結果進行如下梳理,

同學們在本節課中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彙報的探究過程,經歷了歸納總結的數學方法,知道了口算的算理和算法,“先看整十數有幾個十,幾個十乘幾得幾個十,幾個十就是幾十”。

【設計意圖】我的梳理總結包括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結論等,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個環節)(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10)

利用書上的練習題,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鞏固,並設計拓展內容,進行拓展應用。一般設計4部分內容:1.基礎知識練習,課本12頁第2題口算下面各題,對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的進一步鞏固,關注了本節課的知識點;2.變式訓練,課本12頁第3題青蛙跳荷葉,練習採用接龍計算的形式,形成基本的解題技巧;3. 課本12頁第5題,聯繫生活實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這些練習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生生交流,最後進行彙報展示。4.小結:對整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及時鞏固自己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便於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繫。形成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技能,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本節課我通過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最大化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了學生智慧。

五、(第五方面説)板書設計:

這節課我的板書設計力求圖文並茂,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六、(第六方面説)課堂評價:

結合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本課時的研讀,談一下自己在課堂中的評價。

1.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我將從四個環節進行評價:(1).自主學習環節,我採取口頭評價,比如“你真是愛動腦的孩子,”“你的想法真獨特”等;(2).小組合作探究環節,我採取組內評價,給每位同學單獨加分,一人獨自積滿10分,可以在本組的分數上加1分;(3).彙報交流環節,採取小組加分制,本組彙報算法正確、合理加一分,錯誤不加分;(4).評價質疑環節,同樣採取小組加分制,評價或質疑很到位、合理的,可以為本組加1分。這些評價方式既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

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課標”要求達到每分鐘3-4題,對於已經達到的學生採取獎勵制度,如“一塊橡皮”“一個本子“等,對於暫時還沒有達到的學生採取”延時評價“的方式,提供再次評價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七、課程資源開發:

教材是教與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要合理開發利用教材,讓教材更貼近學生生活。

1.巧用“小棒”: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我利用 “小棒”進行擺一擺。20×2該怎樣擺呢?在彙報時讓學生藉助於小棒圖來説一説自己的口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口算算理,掌握了口算方法,達到一舉雙得之效。

2.開發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探究算理時,我精心製作課件,上網查閲資料,通過課件演示擺小棒的過程,形象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3.及時捕捉課堂中動態生成資源:在彙報口算方法時,注意觀察學生的神情、姿態,聽取學生的語言文字信息,捕捉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教學資源,找到亮點讓他給大家講解算法或算理,像這樣及時捕捉課堂中生成的資源,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我希望在我的課堂上,讓學生領略數學的趣味、奇妙、嚴謹,感受數學的魅力,促進學生數學智慧的生成與積澱。為此我將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談如何設計這一節課。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四章《壓強與浮力》的第四節,是對《大氣壓強》《液體壓強》等力學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是流體力學的基礎,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學生可從中認識生活中常見現象和科學技術,學會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課程理念。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能用其解釋某些生活現象。

(2)初步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學會運用歸納、類比、逆向思維等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2)嘗試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領略由氣體壓強差異產生現象的奧妙,獲得對科學的熱愛和親近感;

(2)通過探究性活動,培養學生交流討論意識和協作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2)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合理地解釋現象的能力。

二、學生情況

經過之前的物理學習,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掌握了一定學習物理的方法,觀察、實驗、思維、歸納、分析、推理等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這一知識點內容較為抽象,我們一般不易看見,且大多數學生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所以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在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的過程之後,學生較容易得出結論並用此知識解釋相關現象。

三、教學方法

在本節課中我將採用 “討論·實驗·探究·創造·反思”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實際應用”的思維程序進行教學。

為了讓學生自然輕鬆地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研究課題,先通過兩個小實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把知識點涉及的內容、問題展示給學生。然後再以學生探究、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為主,讓學生分組合作設計實驗,通過探究活動,把觀察蒐集的證據有機地進行歸納,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得出分析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這樣既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品嚐到學習的成就感,也培養了學生對知識整理歸納和提煉的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並且採用多媒體演示與實驗結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準備:

1、實驗器材準備:一隻吹風機、兩個乒乓球、兩張紙,一張紙條、水槽、注射器、硬幣、漏斗、機翼模型

2、多媒體準備:兩船相撞的flash;飛機飛行的影片,機翼模型分析flash,以及一定量的課堂練習準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事先讓同學猜想用吹風機向上吹乒乓球和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然後實驗,讓學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現象。以此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

2、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的探究

(1)教師引導:

首先對前面看到的現象提出問題:“用吹風機向上吹乒乓球,球為什麼始終懸在上方不會被吹開呢?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究竟是什麼力使得球不被吹開和不會掉下來?”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引起思維。再詳細分析:沒吹氣時乒乓球是會怎樣?吹氣後改變了什麼條件?(學生會想到吹了氣,使得空氣的流動速度加快了。)乒乓球周圍是不是每個位置的空氣流速都加快了呢?由此學生會想到對着氣流的這邊空氣流速大。我們看到的現象是乒乓球會被壓向空氣流速大的這邊,這説明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和流速小的地方的壓強有什麼不同?由此學生想到在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

(2)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準備好的實驗器材儘可能多的設置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此環節讓學生獨立操作,通過親身體驗,討論、交流,自己得到規律。然後讓學生演示他們設計的實驗並加以解説。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可設計出如下幾種方案:

方案一:用嘴巴對着兩張豎直放置的紙向下吹氣,看到的現象兩張紙片會向中間靠攏。

方案二:沿着下垂的紙面從上方吹氣,看到的現象紙條會向上飄起來。

方案三:把硬幣放在桌子邊緣,沿着與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看到的現象硬幣會跳起來。

方案四:把乒乓球放在兩支圓株筆上,使兩個乒乓球之間保持一段距離,用注射器向球的中間吹氣,看到的現象是兩個球向中間靠攏。

方案五:用注射器在下垂的紙條旁邊向下噴出水流,發現紙條會靠近水流。

方案六:把乒乓球放在水中相隔一段距離,用注射器向兩球中間的水中噴水,看到的現象是兩球會向中間靠攏。

(3)得出結論:前面四個實驗都是氣體在流動,得到的是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第五個很多同學會認為是水流的速度快壓強小而造成紙條被壓向水流,要糾正這其實是水流帶動了紙條與水流之間的'空氣流速加快,壓強減小而產生的。最後一個實驗是液體在流動產生的,得到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此我讓學生説出氣體和液體的共同特點是都可流動,因此把氣體和液體統稱為流體。所以上面的結論可以概括為: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3、知識應用:為了加深對此知識點的理解,在這裏我準備了大量和本節知識有關的生活、科技現象。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應用廣泛。如:(1)為什麼兩艘同方向航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航海中對兩船行駛有什麼規則?(2)為什麼火車站台上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域?(3)龍捲風為什麼會將屋頂掀起? 怎樣防止這種災害產生?通過這些可加強學生的安全防患意識。

4、梳理反思深化問題:幾十噸重的飛機為什麼能騰空而起?在這裏向學生展示了飛機起飛的實物圖片,學生興致會很高。教師指導學生做機翼模型實驗。(“機翼”是讓學生在課後做好的,不佔用課堂時間。)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模型並吹氣表演。然後選幾個同學上台表演,再結合自制機翼模型的實驗,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飛機機翼升力的存在。

再通過動畫演示,師生討論:迎面吹來的風被機翼分成兩部分,由於機翼橫截面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的時間裏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所以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空氣流速大,機翼下方壓強比上方大。因此在機翼的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從而產生了作用在飛機的向上的升力。這樣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會真正理解。

為了使學生的學習得到進一步的昇華,在最後的創造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機翼”逆向思維的創造方法,解決跑車“飄”起來的實際問題,繼而拓展到汽車尾部的氣流偏導器。在教學始終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會用這節課的知識解釋某些生活現象,更會合理的利用這知識改善和美化我們的生活。

5、課後練習:做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二題,和對杯子向上吹氣觀察乒乓球運動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下,更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六、板書設計

14.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1.流體:具有流動性

氣體和液體統稱為流體。

2.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流體在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

3.飛機的升力:機翼上下方的壓強差使飛機獲得豎直向上的升力。

説課稿 篇3

今天我講的這一課選自未來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我們能離開水嗎》。下面,我從教材、目標、教學思路幾方面來談一談我的設計思路。

一、説教材

水是兒童非常熟悉的、與生活關係密切的物質。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們已經積累了許多關於水的知識。因此,圍繞水開展節約用水的活動,不僅學生有興趣,容易理解,也能夠幫助他們在知識上、認識上得到提升,進一步感受人與自然資源的關係。本單元內容是和水交朋友。目的是引導孩子們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嘗試用多種方法認識水,激發他們對水的探究興趣,瞭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

二、説目標

在新課標生活化、活動化的理念下,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水的廣泛用途和我國水資源的稀少。知道世界水日和中國水日。

技能目標:初步瞭解水資源的現狀,感受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養成關心周圍水資源的環保意識。

情感目標: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並在生活中形成節約用水的意識。

三、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水的用途有很多。

教學難點:對缺水的危害和水污染有清楚、明確的認識,從而受到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教育。

四、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條件下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是主體。所以我根據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二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特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啟發式、合作探究式。通過調查、比較討論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開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及利用課件深化感悟,促進課程資源有效整合。使學生認識到盡我所能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從而達到品德素養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五、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水的重要性。

(二)、瞭解水的用途

通過交流,觀看課件展示相應的生活圖片,使學生充分認識水的重要性,突出了重點。

(三)、感受缺水的艱辛

觀看與乾旱、缺水相關的圖片,切身感受。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側面來感受水的重要性。

(四)、引導節約用水

通過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嚴重後果,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他們一定會想到在生活中節約用水,在此基礎上,倡導學生集思廣益,想出節約用水的好點子。

(五)、拓展昇華

唱兒歌是大多數孩子的一種愛好,我用編兒歌的方式來鞏固教學內容,不僅愉悦學生的身心,也為這個單元第三個主題的教學作鋪墊。

(六)、課後延伸

學生的發言總結本課所學知識。

説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山雨》一課。

説教材: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悄然而至,描繪了由遠而近的歌謠般動聽的雨聲,接着突出描寫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最後寫山雨悄悄地停了,山林中留下了山雨的餘韻。在表達上,文章首尾呼應,重點寫了山雨的聲音和顏色,主次分明;摹聲狀物細緻入微,遣詞造句形象生動,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點;寄情於景、情景交融,字字句句委婉動人,極富感染力。

説教學目標: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了學生實際,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要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悦、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説教學重、難點: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教學的難點是從閲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學情分析: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而且通過這幾年的訓練,也有了一定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為此,我創設了情境化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揣摩中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本課採取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主,老師組織教學,點撥賞讀部分,指導朗讀,引導適當拓展。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掌握雙基,發展能力。

下面,我具體談談我對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教學的目標應當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情境,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進行探究性學習,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內部動機,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首先利用課件出示了本課所描繪的`山林雨景圖的視頻,幫助學生體驗當時的特殊情境。此時,教師相機引出課題。這樣,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通過初讀,使學生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在梳理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品味賞析

1、自讀感悟。帶着“閲讀提示”中提出的“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再讀課文,畫一畫有關句子,並體會作者藴涵的情感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2、組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描寫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過反覆朗讀,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想象和聯想,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感受,優美抒情的語言背後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上,教師無須進行過多的分析和講解。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讀書感悟的過程,將問題的解決和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讀指導上,勿作過多的朗讀技巧的指導,只要能讀出自己對課文內容和作者感情的體驗即可,不要強調學生朗讀時的急緩輕重、抑揚頓挫的步調一致,否則反倒削弱課文的美感,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因此,要保證學生朗讀的時間,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促使朗讀和感悟的水平逐步提高。

3、多讀,多想,多感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閲讀感受的交流在本課教學中尤為重要,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鼓勵學生帶着個人的感受、體驗,從不同角度進行閲讀交流和作品欣賞。如,就描寫雨聲的部分(第2—5自然段),有的可從理解內容的角度體會到山雨的聲音動聽,雨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連貫;有的可從領悟情感的角度悟出因為作者愛山雨,所以普普通通的雨聲在他聽來才會像“無字的歌謠、優雅的小曲”;有的可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發現: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雨聲的,並在多處用了比喻手法,如,“飄飄灑灑的雨絲……都帶着幻想的色彩。”就用打比方的方法寫出了雨聲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喜歡山雨的情感。此外,要讓學生運用不同方法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話談閲讀感受,也可以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展示自己的閲讀體驗。

這個環節的教學過程的隨機性是很強的。教師應該特別注重課堂中的生成性,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的學習環境、有效的合作平台、充分的發展空間。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本課的語言如詩般優美,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或抄寫下來,積累優美的句、段。

2、交流學生、教師收集的其他“寫雨”的詞語、語段或詩文。從中感受到:如果我們熱愛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處景物都會似人間仙境,用心去聆聽每一個聲音都會是天籟之音。

3、寫話:那麼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你可以用幾句話寫下來。

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是一個學習內容的完成,而是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又形成一個新的問題。這個環節讓學生在説、寫當中進一步感受到了山雨的魅力,大自然的魅力。同時,也達到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讀寫聯繫、學用結合的要求,也是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一個體現。

最後,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板書設計。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的説課到此結束。

説課稿 篇5

【教材簡析】

《花瓣飄香》是蘇教版第六冊中的一篇閲讀課文,整篇課文洋溢着濃濃的親情。情節簡單,但是寫得情真意切。課文通過描寫一個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表現出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全文以對話為主體,寓深刻道理於平凡細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應該成為生活的課堂。教師要善於通過創設情境、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形成積極的課堂心理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

【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對話對錶現中心的作用。

2.練習分角色朗讀。

3.憑藉具體材料,培養學生從小敬愛父母,做個懂事好孩子,繼承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讓學生充分地讀懂課文,通過朗讀體驗語義語境。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經驗,入境入情,充分體會小女孩話語中藴含的真摯、純樸的.親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課文《花瓣飄香》,結交了一位小女孩,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呢?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女孩呢?課文是從哪裏寫出小女孩懂事呢?今天,就讓我們再來細細品讀課文。

二、精讀

請同學們把書本打開,分角色朗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把描寫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用線畫下來。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小女孩很懂事的?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

A出示:小女孩説:“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花瓣摸上去像絨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

是呀,花瓣是那麼美,小女孩想把最美的東西送給生病的媽媽,真是個懂事的孩子。1.指名讀。2.你很會讀書,“媽媽生病了”讀得很輕很慢,我聽出了你很捨不得媽媽。你在讀“媽媽會高興的”時候臉上還帶着甜甜的微笑,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B出示:“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小女孩眼眶裏閃動着淚花。

你為什麼找這句話,你從哪看出小女孩很懂事?她知道只有聽媽媽的話,才能讓爸爸放心,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你就是這個懂事的小姑娘,誰能把自己的心裏話讀給大家聽?小女孩説話時眼眶裏還——(生接)“閃着淚花”。可見小女孩心情激動,説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你能讀出小女孩當時的心情嗎?(指名讀)

C出示:她低着頭不好意思地説:“我捨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是呀,小女孩為了不影響別人賞花,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這説明小女孩很懂事。那為什麼最後還是摘了一片花瓣呢?(為了讓媽媽高興,讓生病的媽媽快點好起來)不摘整朵花説明小女孩懂事,摘一片花瓣更説明小女孩懂事。

四、學習最後一小節

這位小女孩就如這一片帶着露水的,散發着淡淡清香的花瓣,把她的孝心,愛心播灑給了她親愛的媽媽,也播灑給了我們。所以引讀:(出示課文句子)。

總之,小女孩如同這飄香的花瓣,她的行動深深地打動了我,給我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所以我送花給小女孩的媽媽和自己的媽媽,花瓣飄香,飄的不僅僅是花香,更是對父母的愛啊。

出示繁體字的“愛”,大家看,這是繁體字的愛,這愛字的爪子頭就像是手,中間是一個心,愛就是手拉着手,心連着心吶。

五、閲讀材料學習

在這個世界上,母愛是最無私的愛,不知年幼的你們是否能夠感受到,讓我們拿出閲讀材料,來細細品味《媽媽喜歡吃魚頭!》。同學們邊讀邊討論學習,在學生們的展示中,對比中,即練習了摘取信息的能力,學到了知識,又體會到兩篇中濃濃的親情。

六、拓展延伸

老師寫了一首詩來讚美這個懂事的小女孩。你們願意聽聽嗎?你們想不想寫一首小詩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呢?把這些讚美的話語,大膽地表達出來吧,讓它們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説課稿 篇6

下面我來説説第一板塊説教材

《金錢的魔力》是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的一篇略讀課文。學習本組課文,就是引導學生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應用。

這篇課文節選自著名作家馬克吐温寫的短篇小説《百萬英鎊》。課文主要講了“我”到裁縫鋪買衣服時,先遭到冷遇,而後由於拿出了一張百萬英鎊的大鈔,又倍受關照的故事。作者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小市民以錢取人、金錢至上的醜態。文章主要採用前後內容對比的方法,通過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變化來刻畫人物形象。

編排本課的用意有三:一是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閲讀,把握託德、老闆的性格特點。二是瞭解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三是激發學生閲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新詞,瞭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

2、憑藉自主閲讀,瞭解託德和老闆“尖酸刻薄、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人物品質。

3、瞭解作者抓人物神態和語言刻畫人物特點的方法,初步感受作者”辛辣、誇張“的描寫筆觸。

由於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閲讀,把握託德、老闆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確定為:

瞭解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第二個板塊——説教學策略: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結合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學習特點,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

1.要重視文本以外的學習資源。語文課程是一個開放的結構,應當不斷地汲取相關的學習資源來充實文本,讓課文“厚”起來,讓課文“活”起來,讓課文“立”起來,從而拓寬學生的閲讀視野,改善學生語文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2.語文教學要以語言體悟為本位。語文課的獨立價值在於語言文字,語文課首先要重視預壓的涵詠、品味,語文課應當上成語言文字課。如果要關注精神,也須由文字引發,由文字貫穿,始終落腳於文字,即“着意於精神,着力於文字”。

第三個板塊——説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開門見山,談話激趣

第一步:直接讀題導入,並問學生:看到魔力這個詞的時候,你會想起誰?

當你看到金錢的魔力這五個字的時候,相信大家肯定會想起一句俗語,七個字:有錢能使鬼推磨。師板書:有錢能使 推磨,然後板書:鬼(寫得很大,紅色粉筆)

第二步:再問學生:見過鬼嗎?我也沒見過。因為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鬼。這句俗語中的鬼指的是什麼人?哪些人?怎麼樣的人?指的就是這一類見錢眼開的,吝嗇的人。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爹媽,但這類人有共同的爹媽,那就是——金錢。

這個環節從“魔力”切入,引出“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俗語,很自然地開展聲勢浩大的捉“鬼”行動。讓學生帶着問題瀏覽課文,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尤其是兩個“鬼”,在短時間內理清課文的線索,概括了課文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將別具匠心的課題通俗化,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也為下個環節深刻揭開鬼相、鬼品奠定基礎。可謂“課伊始,趣即生”。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讀課文,把課文中的鬼抓出來,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反饋:這篇課文中的鬼有幾位?

板書:託德 老闆

師:根據板書中的人物把這件事説一説。

這是一篇外國小説的節選,話語方式和其他課文有所區別,對於五年級的學生閲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認真閲讀,瞭解主要內容,抓住人物之間的關係,為下面的重點感悟掃平障礙。

第三環節:比較閲讀,感受託德

1、我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放過一個壞人。託德和老闆是鬼,有證據嗎?能從課文中找到證據嗎?鬼一般都有鬼相,和鬼品。劃出最能體現託德鬼相的句子,然後在旁邊概括最能體現他鬼品的詞語。

2、彙報交流

句子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頭的事辦完,他才領着我到後面的一個房間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最蹩腳的給我。

抓住蹩腳這個詞語體會託德的以貌取人,傲慢無禮。生板書:以貌取人

句子2:那個傢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説道:“啊,是麼?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你這樣的闊人是隻會帶大票子的。

抓住刻薄、哼來理解

句子3:他微笑着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佈滿臉的,裏面還有折紋,還有皺紋,還有螺旋紋,就像你往池塘裏拋了一塊磚那個樣子;當他向那張鈔票瞟了一眼的時候,這個笑容就馬上牢牢地凝結起來了,變得毫無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

這一句的理解我分以下幾步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説説8種以上不同的笑?

第二步:出示笑的詞語:最熱鬧的笑是鬨堂大笑……最動人的笑是……最傷人的笑是……

第三步:説説託德的笑屬於哪一種?(皮笑肉不笑)

第四步:課件出示沙皮狗的臉。你看,這裏有什麼紋?進而引讀句子,有……還有……就像你往……

第五步:出示《紅樓夢》裏各種人物的一組笑的描寫。再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的父親母親》中的笑的描寫,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笑。

這個環節重點抓住託德的“笑”來品鬼相,悟鬼品。我為了引出託德笑的可惡、噁心,從各式各樣的笑展開,讓學生想象託德的笑究竟是怎樣的難看,不斷設置懸念,調足學生的胃口,最後呈現的畫面不禁讓所有學生捧腹:沙皮狗的外形與文中託德的笑是那樣驚人的相似。從而從這噁心的笑走進託德醜陋的靈魂與內心。《紅樓夢》中的“笑”和《我的父親母親》中母親的“笑”進行比較閲讀,讓學生深入明白作品的言説形式,形象理解馬克吐温筆下的託德的“笑”的文學魅力,精彩至極。

第四環節:概括梳理,感受老闆

第一步:馬克、吐温通過對託德醜陋的笑容的刻畫,讓我們看清了託德這個人的嘴臉,

馬克吐温又是抓什麼描寫來刻畫老闆的?(語言)用括號把老闆説的話括下來。

第二步、初讀感悟:用那些詞來形容老闆的一番話比較合適?(喋喋不休、滔滔不絕、語無倫次、天花亂墜)

第三步、思考老闆如此説話的目的。

第四步、再讀文本,梳理概括老闆為了達到目的而使用的説話策略分別是貶低同伴、奉承拍馬、迎合遷就)

第五步、提煉託德和老闆的共同點

學生感受到老闆和託德一樣都是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為了金錢而甘心推磨的鬼。

第五環節:拓展閲讀,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百萬英鎊》故事梗概和馬克吐温的簡介,將學生的注意力由書內轉移到書外,由課內轉移到課外,激發學生對外國名著的興趣,激活學生課外閲讀的動力。

第四板塊——説教學板書:

金錢的魔力

託德 老闆

神態 尖酸刻薄 見錢眼開

語言 勢力小人 奉承拍馬

這節課有三個特點:一是揭題點睛。二是初讀課文定點。初讀課文,要求學生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把這篇文章中的“鬼”抓出來。三是研讀課文抓重點。在研讀文本時,把為什麼認為託德是“鬼”的理由找出來,即讓生找託德的“鬼相”,在找時,用橫線劃出“鬼相”,在旁邊加註,寫出他的“鬼品”。而在研讀託德“鬼相”時,重磅點撥“託德的笑”,行了寫法指導,提升了文本解讀。

説課稿 篇7

説課內容:

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三節〈〈送温暖〉〉即: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也為一步要學習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做好了鋪墊。教材創設了送温暖的情境,將教學內容自然引入,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體會到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與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計算類似,只是被除數的最高位比除數小,就要用被除數的前兩位先去除。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正確估算,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驗算。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並歸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以發展學生的推理和歸納、概括能力。

3、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相互聯繫並不斷髮展變化。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依照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大環節:複習準備、探究新知、鞏固提高、全課總結。

一、複習準備

首先進入第一環節:複習準備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兩個準備練習,一個是常規的口算練習,複習的是兩

位數乘一位數、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知識,隨機點名口答。另一個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填空練習,指名學生回答

1、口算(課件出示)

210÷3= 64÷2= 280÷7= 34×2= 150÷3=

66÷3= 900 ÷3= 320 ÷8= 12×4=

2、課件出示筆算: 876÷6 522÷4

口算完畢,讓板演學生説計算思路。進而讓學生回憶計算筆算除法的方法是1、從高位算起2、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3、餘數要比除數小

[此環節的設計,是教給學生打開新知識的鑰匙,為學生接下來探究新知識作好鋪墊]

接下來我會指着黑板上876÷6這道準備題説:如果我把這道題中的被除數8改成5的話,你還會做嗎?這節課,我們就借送温暖這個情境,來研究這個知識。 順勢導入課題, 板書:送温暖

[這樣的設計既自然又巧妙地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接下來進行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我將探究新知分五個層次進行:第一個層次:出示學習目標,明確目標;

第二個層次:出示例題,列出算式;第三個層次:探究算法;第四個層次:探究驗算;第五個層次:比較、歸納;

第一個層次:出示學習目標,明確目標;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第二個層次:出示例題並列出算式

課件出示例題並找同學完整的讀題。

題:華夏國小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國小,平均每所國小分到多少本?

接下來引導學生根據除法的意義列出算式576÷6= (師板)

[此環節的'設計結合具體情境從讀題到列出算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第三個層次:探究算法這裏分三個小步驟完成:即: 學生估算;試做576÷6明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算理;小練。

第1步:首先讓學生估算。

估算方法可能有:(1)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所以每所學校分的不夠100本。(2)6×90=540,每所學校分到的多於90本。

[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對計算的結果進行估算,並組織交流,讓學生解釋各自估算的過程,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第2步:學生試做。

找一名同學上黑板板演,然後板演同學説思路。(師板豎式)

這時我會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他是先用幾來除以6的?

學生會回答出:先用5除以6的。

我會接着問:百位上的5除以6不夠除怎麼辦?

學生可能會説:用57除以6。

我會相機引導:57除以6,夠不夠除?等於幾?商9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十位)為什麼寫在十位的上面?引導學生説出:因為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所以商9寫在十位的上面對不對?

[此環節的設計條理清楚,環環相扣,不但使學生知道了怎麼做,而且明確了為什麼要這樣做,通過多種形式的表述真正理解了知識,進而訓練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能力。]

然後找同學完整地説思路。即: 576÷6

576除以6,先用5除以6不夠除,用57除以6等於9,商9寫在7的上面,6乘9等於54,57減54等於3,6落下來合成36,用36除以6等於6,商6寫在6的上面,6乘6等於36,36減36等於0。所以576÷6=96 [通過各種方式練習説思路,能夠在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加深印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3步:小練

在此隨即出示小練

432÷6 824÷4 300÷7 724÷9

對照 改正錯誤

[國小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過運用完成的,在此安排小練,夯實所學新知,有助於學生技能的形成。]

接着進入第四個層次:驗算

在這個層次中,我將分為2小步進行:驗算沒有佘數的除法;驗算有佘數的除法。

第1步:驗算沒有佘數的除法

小練完成後我會指着題4326÷6問:同學們,我們在做題的時候,怎麼來

檢驗一下題做的對不對呢?學生可能回答:驗算。

手指例題問:那這道題應該怎麼驗算?

學生試着驗算並引導學生説出:要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和被除數是否相等的方法來驗算。

然後老師板演驗算的格式(師板),並讓學生驗算小練的前兩道題。

432÷6 824÷4

b、驗算有餘數的除法。

緊接着出示一道有餘數的除法300÷7(師板橫、豎式)

讓學生試做並説完思路後,問這四道題有什麼不同之處?引導學生説出。

前兩道題沒有餘數,後兩道題有餘數。

那麼有餘數的除法怎麼驗算呢?

引導學生説出:要檢查有餘數的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

再加上餘數看結果和被除數是否相等的方法來驗算。(師板驗算式)

第五個層次:比較、歸納

這時候我會指着題説:我們在做這些題的時候,都是從哪一位算起的?

(最高位)夠不夠除?不夠除怎麼辦?引導學生説出最高位不夠除,看被除數的前兩位。

(師指準備題)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筆算除法,跟這節課學習的知識有什麼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説出,以前學的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

現在學的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師板: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

[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過程中經歷、探索、發現和歸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這個過程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三、綜合練習

1、豎式計算並驗算

389÷9 872÷4 902÷6 618÷3

2、解決問題

(1)同學們做了294朵花,每6朵紮成一束可以扎多少束?

(2)商店運一批大米,共142袋,一次最多運8袋,至少要運多少次?

[綜合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習題設計的層次性,也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四、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總結除法的驗算方法。

説課稿 篇8

我上課的內容是PEP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學習數字1—10的英語表達法和練習數字1—10的指令活動。由於在A部分的Let’s talk中涉及了詢問年齡,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根據實際情況和意願表達年齡,我就把數字的教學安排在第一課時,這種教學設計也是源於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能聽説,認讀1—10的數字,能聽懂所學的關於數字的指示語,並能按照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本課的重點是單詞學習,數字1—10。本課的難點為Show me 1 and 2,這樣的指令中的兩個數字連用,這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操練由易到難來鞏固加深印象。情感目標為學生通過在任務活動中充分交流獲取對方信息,促進了解,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我授課的班級為304班,學生大多沒有英語基礎但他們活潑好動,愛表現且思維敏捷。由於三年級的學生處於記憶的黃金年齡段,我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和補充,能使學生更好的運用所學語言來做事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計大多數學生能夠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掌握這10個數字。因此我補充了一個課外內容,即讓學生在全班範圍內進行簡單的問答來填寫信息卡,瞭解班上同學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齡,電話號碼等。本課提前瞭解年齡的表達法,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內容來做鋪墊。本節課將採用遊戲法,直觀法,任務型教學法,聽説法等來進行教學。學生將通過聽、説、玩,用英語做事情來學習並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一步,熱身活動。

學生共同完成第一單元A部分的Let’s do .旨在鞏固以show me … 開頭的指令,活躍課堂氣氛。

第二步,由show me your ruler 過渡到老師發指令Show me a finger .再過渡到one finger,one到ten的十個數字並認讀,操練。由單個數字的.操練過渡到兩個數字的操練。由於讓學生同時説出兩個數字或對兩個數字,同時作出反應是難點,因此我由最簡單的數字開始訓練,如1and1 ,2and2 ,show me 1and2 , show me 2 and 7 。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第三步,遊戲finger—guessing game 讓學生在玩遊戲過程中鞏固數字加深印象。預計通過這種方式,難點可被突破。

第四步,完成學生信息表。學生通過在班上用英語對同學進行提問來了解同學的基本信息。內容涉及到姓名,年齡,電話號碼,QQ號等與數字相關的信息。在此要涉及下節課的內容:即用英語詢問年齡,併為下節課的學習做鋪墊並降低難度。學生完成信息卡的活動是一個任務活動,做這個任務有一定的難度,但這確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任務,在此活動中學生可以瞭解同班同學的信息,增進了解,促進團結。

第五步,在全班展示,同學之間互評,選出訪問的信息量最大,內容最完整最準確的信息表。

教學評價

通過各種口頭語言評價,小組競賽評價,個人表現獎勵等方式來評價學生。

板書設計

由標題,單詞,10個數字的拼寫,句子How old are you ?的板書,學生信息表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