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説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5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説課稿模板彙總六篇

説課稿 篇1

教材及學情分析:

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與口算20以內進位加法同樣重要,都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它數學知識的基礎。所以,學生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並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才能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十幾減9》是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步,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十幾減幾。因此,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也顯得特別重要。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教材中採用的是:在學生比較熟練的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係,用加法來計算,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本班學生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對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特別是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初步研究過加減法之間的關係,也用過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過10以內的減法,對想加算減這種計算方法應該有了初步理解,在這裏對這種方法的理解應該來得很快,不需要花大力氣去引導。所以,我着重引導學生通過擺小棒理解“退‘1’作‘10’”的思想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比較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小棒,理解退1作10,逐步培養抽象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的學習的樂趣,為後面的學習做好情感上和思維上的準備。

教學重點:掌握退“1”作“10”。

教學難點:理解退“1”作“10”。

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推理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我設計了拿小棒的情境,從散着的小棒夠拿,到散着的小棒不夠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得出多種拿法,然後再引導學生選擇其中較為簡便、快捷的拿法進行練習,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退“1”作“10”,為後面第六單元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奠定思想基礎。在體現算法多樣化方面,我沒有過多追問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因為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説,掌握典型的1-2種方法可能沒有問題,但方法過多,他們反而什麼都掌握不了。

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綜合活動教材《動物過冬》,這是幼兒園建構式課題教材《動物,我們的朋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 説教材

動物是孩子們樂於觀察的對象,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冬天到了,人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動物們不怕冷嗎?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在進行主題活動教材《動物,我們的朋友》過程中,幼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以“動物過冬”為切入呂,激發幼兒對動物的探索慾望,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大班幼兒對動物的特徵、生活習性等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根據大班幼兒發展水平和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第1、瞭解動物不同於人類的過冬方式,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第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滿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根據教材《綱要》中科學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幼兒教育已有經驗水平,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讓幼兒瞭解動物的過冬方式以及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及啟發性提問,讓幼兒主動探究,從而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活動的難點得以有效的突破。

結合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第1、幼兒已有過冬的經驗。

第2、和家長一起收集動物過冬的圖書、資料。

第3、動物過冬的課件。

第4、操作卡四張,動物圖片若干,自制拼圖四份。

二、 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了電教法、討論法、觀察法、啟發提問法等,這些方法的應用,克服了教師傳統的説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快樂中習得經驗,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樂於探索的習慣。

三、 説活動過程

第1、以音樂活動引題: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天氣真冷啊,讓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暖和暖和身體吧!這種師生共同參與的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悦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我們可以通過做運動等方式抵禦寒冷,那麼動物朋友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呢?

第2、出示課件,讓幼兒自主學習,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慾。提問:裏面介紹了哪些動物?幼兒回答後點出課件。提問: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幼兒根據課件內容回答並對其相應的過冬方式進行歸類。如螞蟻和蜜蜂一樣是通過儲存糧食躲藏在洞裏過冬的。幼兒思維離不開具體的事物形象,藉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了幼兒瞭解動物的過冬方式,激發了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從而也瞭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第3、幼兒再次通過課件加深對動物過冬方式的理解後,出示操作卡讓幼兒説出其對應過冬方式的動物。正如新教材《綱要》所指出:“語言教育應該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本環節通過操作卡的出現,不僅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而且加深對動物不同過冬方式的瞭解,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目標。

四、 遊戲互動:我也來當小動物

第1、學一學:教師出示操作卡,幼兒自主創編動作來表現其過冬的方式。

第2、幼兒手持動物圖片,找到動物過冬方式相似的夥伴後,送他們到過冬的地方。

這樣的遊戲,不但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體現了幼兒合作的精神,而且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

五、 活動延伸

第1、益智遊戲教材《拼圖》:幼兒自由結伴拼出動物圖片後,送其到相應的過冬地方,通過這一環節拓展幼兒思維。

第2、在圖書角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供幼兒查閲,提高幼兒教育的閲讀能力。

説課稿 篇3

一:説設計思路:

文明禮儀是展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現,更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綜合水平的重要標尺。《幼兒園工作綱要》明確指出,我們要擴展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為了促進幼兒學習文明禮儀,增強自身素質,做一個文明小市民,我將通過適當的語言引導,遊戲競賽,繪畫表現等方式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其符合目的性的發展,所以設計了這節禮儀活動課《爭做文明小市民》。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點,對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社會領域提出:教師教學目標要以社會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因此,我認為,在整個活動中要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整個活動中起一個引導和支持的作用,和孩子們一起活動,一起感受,下面我將從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提出本次活動的目標。

(1)情感上: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力上: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認知上:提高對社會公德的判辨能力,萌發做文明市民的美好願望。

(4)重難點:根據目標,把如何做一個文明的小市民設為重點。我把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萌發做文明市民的美好願望設為難點。

三:説活動準備:

結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地制宜的選擇材料,我做了一下兩方面的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水彩筆,白紙,對錯牌,記錄板,小紅花。這些都是為了更直觀的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活動過程。

知識的準備:幼兒對我們生活的城市有一定的瞭解,對有一些禮儀也有一定的認識。

四: 説教法,學法:

《綱要》中強調,幼兒是中心,整個教育活動要以幼兒的學習興趣特點,尤其是幼兒已有經驗來進行,在活動中教師要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來參與整個活動,根據本班的幼兒特點,我分別運用了提問法,直觀演示法,遊戲競賽法。

(1)説教法1,提問法: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問幼兒,並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我的提問並不需要單一的答案,而是改成開放式的提問如:"你覺得家鄉美嗎?哪裏美?看完視頻後你有什麼感受?等類似開放式的問話,這樣,既可以啟發幼兒的思維能力,也能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多給予他們説的空間。

2,課件演示法:配合談話,把視頻呈示給幼兒,來表現家鄉的美麗,既激發了幼兒的觀察力,又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多給予他們看的空間。

3,遊戲競賽法:遊戲應該是我們幼兒園的主要活動,結合大班的特點,我設計了遊戲競賽環節,不僅能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多給他們玩的空間。

(2)説學法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以幼兒為主題,圍繞主題,突出重點,抓準難點,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也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遊戲競賽法,練習法。

1,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談話,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傾聽能,口語表達能力。

2,遊戲競賽法: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説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正是體現了綱要的精神。具體遊戲是根據手上的對錯牌判斷圖片中人的行為正確與否。

3,練習法:這裏指的是繪畫表現,以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有的知識、觀念,並培養相應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説活動過程:

活動中圍繞目標,動靜交替,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的過程:

(一) 談話,導入活動。

需要過渡, 提問:我們的家鄉叫什麼名字?你們覺得家鄉美嗎?哪裏美?(這樣直接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二) 觀看視頻,啟發幼兒説出感想。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欣賞。

2,提問:片中有哪些景點,你還知道哪些景點?看完視頻後你有什麼感想?

3,教師小結城市的美景。(讓孩子直觀欣賞,初步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三) 觀察本地市民行為圖片,引導幼兒分辨是非。

1,提問:看了視頻,圖片,我和你們一樣,都覺得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那你們知道為什麼會越來越美嗎?

2,過渡語:城市的美麗和我們每一個都分不開,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熱愛這座城市,愛護我們的環境衞生,做一個文明的好市民,才能使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平時,我見過不少這裏的市民,我把他們的行為拍了下來,請你們來當評判員,看看他們做的對不對?

3,展示ppt,幼兒討論,分組,並進行分組舉牌比賽。

4,總結出文明市民的標準。(守法,講衞生,愛護公物,舉止文明,幫助他人,健康生活。。。)(通過分組遊戲競賽的方式,對社會公德有一定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並總結出爭當文明市民的`標準。)(四) 學做一名好市民。

1,討論:如何做爭當文明小市民。

2,那我們把剛才説的畫下來,貼到我們的作業欄,提醒別人也要做文明的市民!(孩子們把自己所想的在紙上表現出來,對之前的活動有一個鞏固,也有一定的拓展。

六、説活動的評價和反思本此活動,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發展特點來設計的。

活動中的亮點就是:我遵循了《綱要》中"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和精神,滿足了孩子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當然,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社會公德也不是一節課可以學會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家長,整個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希望教師多設計這樣的活動課程,讓每個孩子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

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第八冊第11課《提袋的設計》。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瞭解學情、制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難點、確定教法學法、設計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今天的説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來説説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屬於“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 手提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日常用品,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着“限塑令”的實施,各種手提袋取代了塑料袋,它更時尚更環保更具個性,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此課主要要學生了解到手提袋不僅僅是為了實用而設計,對其外形、色彩、材質、圖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手提袋的設計製作方法,運用各種美術元素,設計製作出自己喜愛的有個性的手提袋。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設計製作能力,但設計製作出一個完整的有個性的手提袋對他們來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展示大量的手提袋外形和平面展開圖,使學生對手提袋有比較清晰的印象和了解,從而降低知識的難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依據課程標準理念,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手提袋的用途,瞭解各種樣式各種材料的手提袋製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掌握手提袋的簡單製作方法,運用畫,剪,貼等表現方法,展開合理想象,並靈活運用各種彩紙,廢舊材料進行手提袋的設計製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製作個性手提袋,領悟生活中的美,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表現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善觀察,會分析,能設計製作手提袋的造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難點: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設計製作出新穎有趣的手提袋。

四、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難點,我將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並結合課程標準的理念,採用直觀演示法、引導法、練習法、觀察欣賞法等教學方法。

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本節課我將採用實物導入法來導入新課。開始上課,我會直接將一個自己設計製作的手提袋放在講台上的醒目位置,這時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來,然後提問學生:“同學們,老師的手提袋好看嗎?”接着我會告訴學生們:“這個手提袋可不是買過來的,它是老師自己做的哦!你們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手提袋嗎?”

從而引出本課的課題——《提袋的設計》

知識的新授是全課核心,根據教材內容和要求,我將分四個階段層層推進。

第一個階段:初步瞭解

首先,我會使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外形不同材質不同的手提袋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手提袋的組成部分。接着我會讓學生聯繫生活回憶提袋的主要功能是什麼?使學生知道針對這一特點在設計選材時要在注意:材料的選擇與製作的結實牢固。

通過圖片欣賞,使學生了解提袋的功能和組成部分,提袋不僅實用,還可以更美觀更個性。

第二個階段:研究製作方法

在學生對提袋有了基本的瞭解之後,我會以小組為單位分發一些提袋,並告訴學生:“同學們,你們可以試着把提袋拆開,但是拆完後要想辦法再把它還原哦。”

用最直觀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瞭解提袋的.結構,讓學生自己感受平面轉換成立體的過程。從而解決提袋外形制作這一難點。

第三階段:引導創新

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提袋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這些提袋的袋身和提手有哪些不同,以此來擴寬學生的思維。

通過直觀的設計圖片,瞭解設計的規律與方法、並且滲透打破常規大膽想象的理念 ,拓展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第四階段:創作體驗

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時間的原因,我建議學生在帶來的現成的紙袋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與創意設計。在學生創作過程中用幻燈片展示豐富的作品,以開拓學生的視野,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會積極給予幫助。如果發現哪個同學創作中的閃光點,我將給予立刻表揚,並啟發更好更好的創意。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醒他們在使用工具時注意安全,學生安全,重於一切!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將採取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將學生的作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主要從色彩 造型 裝飾 創意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最後選出最具人氣的作品,贈送“小小設計師”的頭銜,是學生感受設計所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對於不理想的作品我會口頭進行鼓勵並提出中肯意見,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課堂接近尾聲,我將請同學們來説一説,自己這堂課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對本課的知識進行梳理,保持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課堂最後我會提醒學生整理收拾好工具,保持教室的清潔衞生。

六、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説説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力求簡潔,突出重難點,左邊是我的多媒體,中間是我的主體板書,右邊是我的作品展示區。主體板書部分:上方出示課題——《提袋的設計》,接下來寫到:創意獨特造型簡潔圖案有趣色彩亮麗。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運用。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時教育的好教材。“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後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麼要珍惜時間;並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是一篇珍惜時間的好教材。這篇課文還有一個很巧妙的地方,那就是,雖然第四自然段很難懂,但是用課文5、6自然段的內容可以解釋它。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明白時間是多麼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

3、説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文中父親説的話和文章最後一段話,明白其中藴涵的道理。難點是: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培養珍惜時間的習慣。

二、説教法和學法

説教法——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品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讀”也是語文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讀進去,想開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會語言。並採用多種方式朗讀,讀悟交融,讓學生實現與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2、材料補充法:文本只是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我們應該以文本為契機,由文本拓展適當的課外材料。本課教學中,我將林清玄的背景資料和課外資料引入補充教學,使學生在對比學習中加深對課文語言的`感悟,體驗珍惜時間的意義。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説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本文我打算用兩課時的時間來完成。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品讀1-5自然段。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品讀6—10自然段,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明白時間是多麼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下面我重點來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我共分4個板塊來進行。第一板塊——複習導入,引出話題,第二板塊——聯繫上下文,感悟時間的意義,第三板塊——走進林清玄,懂得珍惜時間,第四板塊——創編名言,寫下心靈的文字。

第一板塊——複習導入,引出話題

1、老師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去聆聽林清玄的心聲。學生讀題。

2、外祖母去世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哀痛。爸爸對我説了一段很深奧的話。請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想爸爸到底要告訴我什麼?

學生讀課文,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老師引導:爸爸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時間帶走了爸爸的一切,也帶走了外祖母的生命,將來也會帶走我的一切。誰願意讀讀爸爸的話。

第二板塊——聯繫上下文,感悟時間的意義

老師導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對爸爸的話,又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呢?我們一起走進“看日落、看鳥飛”的部分。(這2個自然段正好可以解釋第四自然段爸爸説的那段話,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1)自由讀6、7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出示第6自然段的內容,)我們先走進第6自然段“看日落”,請大家默讀這一

段,一邊讀,一邊在相關的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默讀的基礎上,交流讀後的體會。這一段話只有兩句,適宜在朗讀中整體感受。比如,當學生説:我體會到了作者心裏很着急,我就引導:把你的着急讀出來吧。如果學生説: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悲哀,我就引導:他悲哀呀,誰能讀出這份悲哀來。在指導讀好這句話以後,課件出示,讓學生回讀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二句——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3)讓我們繼續走進看鳥飛,看作者為什麼悲傷,為什麼着急。課件出示第7自然段,

我讓學生自由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這一段話中,哪一句話讓你的心頭為之一顫?

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學生肯定能找出這一句: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這個句子也是幫助理解第四自然段,從而突破難點的一個關鍵句。我分三步來進行:

首先指導學生默讀這句話,並談談從這句話裏,你讀懂了什麼。學生的理解可能會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然後,我會這樣深入引導:我想知道老鳥去哪裏了?相信學生能感悟到:老鳥也許老了,飛不動了,或者已經死了。我追問:小鳥就不會有事嗎?小鳥也在慢慢地變老,有一天也會死去。接着,我進一步引導:還有什麼也會象老鳥和小鳥一樣呢?(預計學生會説:我們,樹林,所有有生命的東西等等)再接着,指導朗讀:當你知道,有一天,我們也會象老鳥一樣,你會有什麼心情?估計學生會説:我會傷心,我會害怕,我會想哭等等。把你們的心情送進去讀一讀吧!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最後,回讀第四自然段中的第3、4句——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象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

(4)有感情地朗讀6、7自然段

第三板塊——走進林清玄,懂得珍惜時間

1、激情過渡:外婆永遠不會回來了,這一點林清玄明白了;生命是很脆弱的,這一點林清玄也明白了;時間一去不復返,他更明白了。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2、此時此刻,作者心裏除了憂傷,除了着急,他還要幹什麼?

引導讀題:和時間賽跑

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讀,想一想作者此時此刻會有什麼樣的心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預設學生回答:因為他跑贏了太陽,他贏過了哥哥,他和西北風賽跑了,所以他很高興,很快樂等等。在學生充分體會的基礎上,指導男女生分組朗讀,讀出我的那一份高興,讀出我的那一份快樂。

3、作者就這樣和時間賽跑,在後來的20年裏,受益匪淺。指名讀第9自然段。這一段有點難理解,因此我找了一段介紹作者林清玄的資料,讓學生對比讀一讀,想一想從資料的那幾句話裏讀懂了第9自然段中的那幾句話。比如資料中的這句話“為了實現作家夢,他十幾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點就起來看書寫作,每天堅持寫3000個字,每年就是100萬字,就是幾本好書。”正好可以幫助理解“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在充分的對比閲讀的基礎上,我再用指名朗讀,分組朗讀、齊讀等形式,回讀第9自然段,在讀中深化理解。

4、自由讀第10自然段,思考:從“一直”這個詞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有了上面對林清玄的背景資料的瞭解,一定會説:一直就是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等等。

於是,我根據學生的體會,完成板書,也就是把課題變成這樣一句話,並指導讀好這句話。

第四板塊——創編名言,寫下心靈的文字

1、古今中外一代代人,從家境貧寒的鄉村野夫到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當面對人生短暫、歲月匆匆時,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跡,發出許多的感歎?請看——

課件出示朱熹、岳飛、貝多芬等人的珍惜時間的名言,引導誦讀積累。

2、未來的科學家、魔術師、表演藝術家,作家們,你們會怎麼説呢?請拿起你們的筆,盡情抒發自己的感情,盡情創編自己的名言吧。

3、總結:在匆匆流逝的40分鐘裏,我們讀懂了課文,讀好了課文,讀寫了自己的感受。最後,讓我們在誦讀林清玄的這句名言中結束本課吧!

四、説板書設計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林清玄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眼神》講述了一個內涵深刻的故事。一位老人在寒冷的冬夜等在

渡口準備過河。在漫長的等待中,老人的身體被凍僵了。這時,終於有幾個騎馬的人路過。老人截住了最後一名騎手,並請求幫助。擺脱困境的老人的一席話令這名騎手——托馬斯.傑弗遜總統深受感動。課文告訴我們:一個真誠的眼神、一種友好的態度會給需要安慰和幫助的人帶來機會,更讓我們懂得要樂於幫助有困難的人。課文共有7節,其中第5節是老人説的一段含義深刻的話,直接對眼神的作用進行了描寫,語言內涵豐富,是值得反覆推敲的。第1節是故事的起因,也就是老人遇到了困難,第2、3節則寫了騎手們對需要幫助的老人所表現的不同行為。這些內容在課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應該把握好。

這堂課的內容對於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從“眼神”本身而言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從故事內容看情節性不強,從描寫語句看,課文中人物語言內涵豐富,需要深入品味方能領會。對於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而言如何做到既能意會也能言傳?如何從課本中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眼神”的魅力,又如何從這個故事的本身獲得啟示,這是本堂課的幾個難點。

二、學情簡介

我班學生學的是老教材,但從三年級時我就比較注重課外閲讀的拓展,常常會尋找一些適合他們閲讀的文章推薦給他們,或讀或寫或品或悟,而新教材的課文就是很好的補充內容。因此,我班學生對學習此類文章是有一定的基礎的。然而,從本課來看,不僅是要讓學生們從騎者們的眼神中讀懂他們對老人的不同行為,更要了解這些行為與眼神的關係,甚至是行為之後所隱含的深刻含義。這樣的課文又不同於以往直接抒情的文章,故事情節不是很強,語言文字內涵豐富,要從騎者的眼神中瞭解他們的行為,又要從老人的行為中想象他的眼神,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推敲出他們之間的關係,再從其中體會出深刻的內涵,這對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

三、教學目標

在研讀了課文後,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我制訂了這樣幾個教學目標:

1、學習聯繫上下文,結合理解“徒勞”、“無濟於事”、“暖人肺腑”等詞語。由於課文的語言內涵豐富,出現了許多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在課前的預習中、在教學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情,通過隨機當場解決這些詞語。一方面,理解了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自覺用工具書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新教材課文篇幅長,再加上含義深刻,有些詞、句文學性較強,所以我有意識地安排了學生自己讀課文的機會。我覺得我們不應在朗讀上“吝嗇”付出時間,因為,朗讀課文是對課文內容的.再理解,是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是學生與課本的對話,再加上學習老教材的學生對於新教材的學習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更要在課文的朗讀上紮實些。教學中,我採用了反覆讀重點段,引讀、自己讀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悟“眼神”的內涵,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3、能夠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質疑,並通過釋疑體會人物的品質。新課標提出了“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要求,所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我並沒有更換這一個目標,(“更換”什麼意思?學生在質疑方面是何基礎?應具體説明)而是引導學生通過閲讀課文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所謂“有價值”的問題就是有思考的空間,並能幫助我們深入學習課文的問題。

4、藉助寫話訓練使學生懂得在別人遭遇困境時,應給予真誠無私的幫助。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承載着道德教育的任務,但是,如果將德育的滲透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品悟與訓練割裂開來,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落腳點,無疑會使語文課失去了味道。因此,對於課文的情感目標的達成,我試圖通過寫話練習來實現。這樣,既有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有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