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弟子規作文(精選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弟子規作文(精選15篇)

弟子規作文1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喜歡在書中尋找快樂。前不久,我又結識了《弟子規》這位朋友,我對它愛不釋手,百讀不厭,它讓我受益匪淺。《弟子規》中“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它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互相愛護,因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日本地震,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在災難面前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真正詮釋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心胸,用事實兑現以寬容的心態去接受歷史遺留的罪過。

“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這一代人是時代的寵幸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有事情父母為我們包辦代替,悉心照顧,細心安排,但只要沒有達到我們的心願,我們就拿出看家本領——撒嬌、任性,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霸氣去責怪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從來沒有考慮父母的感受。

細讀“入則孝”後,我才明白為人子女的本分,深為自己不孝行為而愧疚,作為子女,我們應“萬事孝為先。父母教,須敬聽”關心父母,回報父母。“凡出言,信為先”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礎,“無信而不立”的事實不足為奇。

生活中,我們也見證了許多不講信用的人最終釀下的苦果,“非典”時期,哄抬物價;日本地震,國人鬧鹽荒危機,“奸商”趁機發災難財,儘管得到了小利,卻失去了做人的根本。縱觀《弟子規》全文,行文一千零八十字,字字精闢,句句經典,它像一位遠古的智者,撥去了籠罩在我頭上的陰霾,敲開了我迷茫的心扉,教導我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的行為準則,它像一面明鏡規範我成長的足跡。

弟子規作文2

剛剛進入國小時,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的課外讀物,其中有一本叫《弟子規》的書,讀完後讓我愛不釋手。

我非常喜歡這本《弟子規》。它雖然不如童話那麼異想天開,也不如漫畫那麼色彩豐富,但這本書非常有實用,它是講小孩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學習各方面怎樣養成良好習慣和品行的,所以我每天都讓媽媽講給我聽。

有一天,媽媽給我講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一看,這些話足足寫了滿滿兩頁。我問媽媽這些都是講的什麼道理呢?於是媽媽仔細地給我講起了故事,還告訴我故事的意思:“我們要做聽話的好孩子,聽見父母的呼喚聲要馬上答應,不要拖拖拉拉地動作緩慢,更不能裝作沒聽見。父母讓我們做的事情要立刻完成,不能找藉口,更不能偷懶。父母在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時,要認真地聽,不能頂嘴,並記住我們做錯事時,對父母的批評要虛心接受,並改正,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否則父母會傷心難過……”我停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還真有道理!

後來,學校裏也開展了國學經典的學習,我們每天都有10分鐘的國學經典誦讀時間。經過長期的`學習,班上的同學幾乎都能把《弟子規》給背下來,老師教了我們書中更多的知識,也讓我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弟子規》讓我學到了很多,它真是我的好幫手,它讓我改掉了以前很多的壞習慣,並監督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感謝《弟子規》,也感謝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和關愛!

弟子規作文3

今天,李老師教我們學習了弟子規,希望我們更加尊敬師長,孝敬父母,每天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師説的話我深深的記在腦海中,並決定回家後就付諸行動,用心去踐行弟子規。

放學後,我準時到了家,發現爸爸媽媽還沒有下班,我仔細地打量了一下,發現家中亂極了,於是決定給家中大掃除.首先拿起掃把開始掃地,我先把卧室裏掃一遍,以為他面積不大,灰塵不多,所以很快就打掃好了。接着是餐廳和陽台、衞生間,但客廳就很難打掃了,但是我沒有知難而退,我先把大沙發拖到一邊,再把沙發下的大量灰塵掃乾淨,過了十分鐘後,大沙發下面打掃好了,緊接着我趁熱打鐵,把剩下的兩個沙發拖到一邊開始打掃起來。大約二十分鐘後,我終於把客廳打掃完了,累得我是滿頭大汗,汗如雨下。接着我開始拖地了,因為地掃得很乾淨,所以拖地就顯得很輕鬆,我乾的如勢破竹,大約二十分鐘就把地拖好了。當我剛好把活幹完時,媽媽回來了,她看到的`是一個乾淨的地板、窗明淨幾的家,和大口喘氣的我,她十分感動的説:“謝謝你了,兒子。”我説:“媽媽,沒關係,孝敬父母是應該的。”

作為兒女,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在他們口渴時遞上一杯茶,在他們勞累是送去一句温馨的感謝,在他們……

弟子規作文4

我是一調皮搗蛋的小男孩,平時沒少讓爸媽操心。但是,自從讀了《弟子規》後,我改變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麼調皮了。

“弟子規,聖人訓……”每天清晨,伴隨着明媚的陽光,同學們就都捧着《弟子規》,一本正經地跟着廣播誦讀經典《弟子規》。

在朗讀的過程,我會時不時看一眼一旁的譯文,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嗎?”又時而沉思,努力去理解智者這句諫言的意思。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反反覆覆地讀,弟子規裏的.言行便出現在我的生活裏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理解了這句話,我照做了。爸爸媽媽如果有事吩咐我,不再像以往需要請神似的循循善誘,我才會回答。現在,我一聽到爸爸媽媽的指令,會很快反應過來,不再半天才吭聲。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讀懂了這句話後,我拿空杯子、空盤子時,不再放輕警覺,又蹦又跳,而是宛如拿着盈滿的器皿那般小心翼翼,因而漸少了杯子“犧牲”的數量。我現在出入房間大多數時不管有沒有人在屋裏,我總是先敲門,後喊“報告”“有人嗎?”而不像以前,螃蟹似的橫衝直撞,一點也不斯文。

我和《弟子規》的故事還有很多,總之《弟子規》這部經典彷彿有了魔力一般,嵌在我的腦海裏,讓我警鐘長鳴。

高爾基曾經説:“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而我的學校,就像幫我介紹了一個終生難忘的良師益友——《弟子規》。

弟子規作文5

學習《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其中一些道理很簡單,但平時沒有真正去領悟。因此,在學習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真諦。

《弟子規》讓我的智慧得到增長,使心靈受到震撼。在學習了《弟子規》之後,我有了三個新的領悟。

第一,做人應當心存感恩。

作為一個人,我們首先應該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弟子規》的第一章是關於孝道的。感恩體現在“孝順”這個詞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想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兒女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是,對比一下,我為父母做的並不多。通過這次學習,我希望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加倍努力,希望能給辛苦養育我的父母創造幸福的生活。

第二,做人要恭敬和謙虛。

恭敬和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心的謙虛怎麼能做到待人恭敬呢?“滿招損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我從小讀過很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沒有意識到謙虛也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感到驕傲和自滿,為人爭強好勝。

第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教導人們要善良,要培養自己的品格,目的是讓人們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過得怎麼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作文6

讀《弟子規》,感悟人生記得小時候,老師天天要我們背《弟子規》。一進我們的教室,就能聽到孩子們在咿咿呀呀地背《弟子規》。當初,我不知道它其中有什麼意思,只是一味地背呀背。因為如果背不下來的話,是要挨板子的,因此也不管是什麼意思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翻開《弟子規》,已經能看懂個別句子,並且能接受到他傳給人的信息,還知道了要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的道理了,有了《弟子規》給我的啟迪,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家人都説我是好孩子,《弟子規》使我受益不淺.。

又過了幾年,我再次打開《弟子規》的時候,深思其中的問題,發現《弟子規》不光是兒童的啟蒙讀物,更是人在茫茫大海中的燈塔,人生十字路口的.指南針。它是做事之基,做人之本。它在孩子小時候,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長大後教會他如何辨別是非對錯,使他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他教會人們尊重師長,孝敬父母,關心他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是它要傳達給人們的信息,在人生路上更是如此。

要想在社會中立足,首先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就像《弟子規》中的謹信,親仁,不能不安好心。如果做不到這幾點,就難被社會所接受。

然而,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首先要做到《弟子規》中的這幾點,由此可見《弟子規》對人的影響極大。

弟子規作文7

從去年暑假我們開始學習了《弟子規》。我很認真地學習,並在生活中努力做到。其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我特別有感受。以前爸爸媽媽叫我,我經常不回答,現在已經改正了。而“父母命,行勿懶”我一直做得也一般。現在我都一一改正了。但我覺得有些事,在家長説之前就能去做,那才是更好的。

一放寒假,媽媽就帶我去了三亞。下飛機後,我看到媽媽背了一個包,拎着一個包,還要拖一個有我一半人那麼大的行李 。我想一定很重很重吧。於是我決定幫媽媽拉行李箱,我的行為感染了一起去的.哥哥們,他們也向我學習。在停車場里拉箱子可真不容易。由於當時是晚上,看不見地上的坑,陷下去就很難拉上來,我又是同行人中年紀最小的,所以我總是落在最後面,但我能幫媽媽減輕負擔真是高興。

今年在回海寧外婆家的新房子過年時,大家非常忙。爸爸媽媽陪客人,外公外婆忙着準備飯菜,那麼誰來燒柴灶呢?於是我就主動要求來燒火。我發現在兩根柴火之間橫一根短柴,火就會比較旺。但是我一個人管兩個灶,實在有點忙不過來。於是我想了個好辦法,因為我又發現把柴豎起來,火就會特別的旺,這樣燒旺一個灶後再去管另一個灶,真是兩全齊美的好辦法!

“父母命,行勿懶”但我認為,最好能做到有事情主動去做才是更好的態度。以後我會更加努力 地按照《弟子規》裏的內容去做!

弟子規作文8

聞着淡淡的書香,輕輕翻開《弟子規》,“入則孝”是那樣引人注目,也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古往今來,孝的故事仍在百姓口中流傳,“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我在《弟子規》中最先讀懂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説:“父母在叫喚你時,你一定要有迴應,不要遲緩,父母的要求,你要儘可能地滿足他們,千萬不要因麻煩而不做”。“子路借米”就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子路是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在子路很小的時候,家裏十分窮。有一天,他的父母很想吃白米飯,可是,家裏早就沒有米了,怎麼辦呢?子路決定到親戚家裏去借。他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終於借到了米,讓父母吃上了白米飯。

比起子路,我真的是差很遠,還記得幾天前,媽媽讓我去買油,我嫌太遠,就不去,結果讓媽媽去買油忙活了大半天,又得為我們煮飯炒菜,可最後,我還嘟囔着:“這麼久才開飯!”媽媽聽了,連飯都沒有吃就悄悄地到房間去了。

如今回想起來,我真是羞愧萬分,原來那時媽媽不是因為累,而是女兒的'那一番冷漠的話語刺痛了她的心吶!

父母是我們做兒女的在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和他們一樣愛你的人了。別人為你做了一點點事,你就會對別人説謝謝,你可曾想過,父母對你幾十年如一日的無私的照顧,你對他們説過“謝謝”嗎?自己養了幾十年的孩子,長大後卻不孝敬自己,那種心痛的感覺只有當父母的才體會得到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雖然還小,但是讀《弟子規》讓我明白,“孝”是自己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弟子規》的確是一本好書,讓我百讀不厭。它讓我懂得孝敬,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真是受益無窮啊!

弟子規作文9

新學期開始,我們就學習了《弟子規》,讀《弟子規》有許多好處。一是讓我們懂得了知識,二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然後做人要守信用。這些都是做人不可缺少的。所以我深深愛上了這本書。

《弟子規》這本書上都是做人的道理。比如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告訴我們:父母叫我們,要馬上答應,不能遲緩。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刻行動,不能推辭;“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告訴我們:父母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育時,應當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也不能讓父母生氣;“凡出言,信為先。詐為妄,奚可焉。”這教育我們:開口説話,誠信為先,對自己講出的話要放在心上去實踐。

在生活中,我一開始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惹父母生氣。我讀了《弟子規》,知道了父母不容易,以後我要好好孝敬父母。和同學們相處好,同學們有困難,我要去幫助他們。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孩子。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這樣的'品質,所以我們要多讀《弟子規》。要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如果全世界都是按照《弟子規》做的,那就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愛不離手,我要天天讀這本書。

弟子規作文10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説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説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説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摺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摺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説:“你摺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摺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裏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後悔,她説:“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着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後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後,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作文11

今年寒假,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弟子規》主要講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這本書全文360句,計1080字。一共分為總敍,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八部分。其基本內容,是融合古代聖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做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下面幾點説一説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為人需當孝父母。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我記得一篇感人的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説: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然印在我的腦海裏,廣告感人的原因,不是演員著名,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

很多人為其流淚,不止為了可愛的男孩,也為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這樣的事,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卻又不願去做。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在父母勞累的時候給他們端上一杯熱茶,在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奉上一句問候與安慰,在你上下學的時候,和父母打聲招呼。

弟子規作文12

“説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這句話講的是話多了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説話要恰到好處,該説的就説,不該説的一定不説。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事,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語,即所謂:“吉人辭寡,噪人之辭眾。”

這裏主要講到的是説話的技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為一兩句話爭吵,像兄弟姐妹之間、夫妻之間為説一句話爭吵的事情很多。什麼原因呢?話説多不如少。

我們講話的含金量的多少?同樣是説話,別人一言九鼎,可我們若果説出來的話和冒氣一樣,那説了還是不如不説,所以説話的智慧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我經常講的`,在公共場所應該多説好話,説出來的話不光能影響到自己,還能影響到整個團體的氣氛,對家庭或者個人和團體還有凝聚力量,別揭別人的傷疤,多説一些安慰和鼓勵讚美人的話語,這種話説再多都行。而且説話一定要踏踏實實,真真切切,不能説過了。

古人講得好,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我經常講,夫妻之間為什麼經常生氣,不為吃不為穿,因為嘴太臭。説話沒技巧,沒智慧,丈夫嘴臭,妻子嘴臭,這個家庭就有矛盾了,矛盾延伸下去還影響雙方父母,影響子女。

正如經常説的,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毀國。為了家庭的和睦,我們要處處説好話、時時做好事,要體現出來家庭的温暖和家庭的智慧。

“其是,勿佞巧。”説任何話,要真真切切,裏頭沒有閒言碎語,花言巧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用承諾、用誠信去落實你人生的亮點,這樣我們人生會少很多阻礙,才能真正一帆風順。

弟子規作文13

可能是受爸爸媽媽的薰陶吧,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從報紙到雜誌,書刊甚至到字典,只要帶字的我就喜歡看。其中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是《弟子規》,這本書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每天睡覺前是我最開心的時間,因為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讀《弟子規》了。今天,我很早就做完作業,拿着書來到媽媽身邊説:“媽媽,我會背誦《餘力學文》了,我背誦給你聽好嗎?”“好啊!”媽媽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拉着我坐下,示意我可以背誦了。“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一口氣把《餘力學文》背下來了。媽媽開心得把我擁入懷裏説:“這麼長的一段話,你是怎樣記的?”我自豪地説:“《餘力學文》裏不是説‘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嗎?我讀書的時候注意到眼看、心記、口唸,這樣真的很快就記下來。”媽媽笑着説:“我的女兒真聰明,學以致用,《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你要好好學習,知道嗎?”“父母命,行勿懶,我知道了。”我再一次把《入則孝》也搬出來了。“媽媽,平時我任性,愛發脾氣,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沒有聽從爸爸、媽媽正確的教導,以後我會改了。”媽媽激動地説:“《弟子規》一下子讓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

正如媽媽説的:《弟子規》讓我長大了。可是,我知道光説是不行的,還要學會做,今後在我成長過程中一定會以《弟子規》來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健康成長。

弟子規作文14

  在這個假期我學習了《弟子規》。《弟子規》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讀本之一,是集孔子等歷代聖賢之道,以至教育、培養德才之人的理想讀物,它教導我們對親人孝順,對老師、同學、朋友誠信、禮貌等。通過學習,它讓我懂得了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對待同學。

在“孝”方面,雖然沒有做對不起父母的事,但是我們對他們的回報不是很多,反之他們對我們百依百順,我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們,而我們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有時候他們關心多一些,卻嫌他們嘮叨,那多不應該啊!作為子女,應該按《弟子規》中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們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的父母。

在“誠”方面,我小時候也會覺得誠信不重要,《弟子規》中説到:“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就是説,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可胡言亂語,説謊騙人。對於誠信,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謹”是學生主修的第三門課,是指我們行為上要謹慎,不可放逸。小時候喜歡挑食,或説不吃飯,其實都是不好的。“對飲食,勿揀擇”就是教我們營養要均衡,不要挑食,否則對身體腸胃不好。

“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範,讀《弟子規》,糾正了我的思想,規範了我的行為道德,讓我懂得了禮貌,學會了尊重。

我讀了《弟子規》後,不再是以前那個任性的我了,現在的我變得有禮貌、懂得孝順父母了。

弟子規作文15

昨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踐行弟子規活動啟動儀式。聽了學校領導的發言講話,我真是受益匪淺啊!

我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自從進了國小大門到現在,我經常受到老師的誇獎,同學們的稱讚。父母也經常在大人面前説我懂事。我心裏聽到這些話,甜滋滋的。賈校長説:“好習慣是每個人走向成功的大門。”我想:是呀,我的學習成績優秀,同學們都樂意和我交朋友,老師大人們都喜歡我,我所取得的.進步都是離不開那些好習慣啊!

學生代表張巖鬆説:“壞習慣就好像田地裏的雜草,好習慣就好象田地裏的莊稼,如果不給田裏種上莊稼,就會雜草叢生;如果不養成好習慣,壞習慣就會阻礙我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可是有時我發現在課間休息時間,有的同學在走廊裏追打吵鬧,這影響到了其他同學休息,是一種很不文明的現象。而我們學校的值日干部在平時的檢查中也經常發現,在早晨開校門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擁擠在門口你推我擠,還有一部分同學進校時奔跑,如果萬一有同學摔倒,結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我們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學校的“日常行為規範”中也有規定:上下樓梯靠右走,切不可蜂擁而下、互相推擠;上學進校門和放學出校門要有秩序,出了校門馬上疏散,不得在校門外停留;下課時不能在走廊、公共場地上互相追逐。這些壞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要時刻牢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呀!

我想,我們國小生們應該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品德,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有益於社會的人。讓弟子規伴隨我們長大成人,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讓良好的習慣伴隨我們走向成功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