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弟子規的作文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弟子規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的作文15篇

弟子規的作文1

讀《弟子規》,感悟人生記得小時候,老師天天要我們背《弟子規》。一進我們的教室,就能聽到孩子們在咿咿呀呀地背《弟子規》。當初,我不知道它其中有什麼意思,只是一味地背呀背。因為如果背不下來的話,是要挨板子的,因此也不管是什麼意思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翻開《弟子規》,已經能看懂個別句子,並且能接受到他傳給人的信息,還知道了要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的道理了,有了《弟子規》給我的啟迪,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家人都説我是好孩子,《弟子規》使我受益不淺.。

又過了幾年,我再次打開《弟子規》的時候,深思其中的問題,發現《弟子規》不光是兒童的啟蒙讀物,更是人在茫茫大海中的.燈塔,人生十字路口的指南針。它是做事之基,做人之本。它在孩子小時候,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長大後教會他如何辨別是非對錯,使他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他教會人們尊重師長,孝敬父母,關心他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是它要傳達給人們的信息,在人生路上更是如此。

要想在社會中立足,首先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就像《弟子規》中的謹信,親仁,不能不安好心。如果做不到這幾點,就難被社會所接受。

然而,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首先要做到《弟子規》中的這幾點,由此可見《弟子規》對人的影響極大。

弟子規的作文2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構成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古代聖賢所創造的啟蒙經典。自從讀了《弟子規》後,我深有感觸。

“弟子規,聖人訓,守孝弟,次謹信”,這幾句話的.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在《弟子規》眾多經典名句當中,這幾句是我最喜歡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雖然做到了孝敬父母,尊重長輩,但是,卻沒有做到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次,媽媽買了一些零食回來,妹妹正在做作業,並不知道有吃的,於是,我自個兒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頓。結果,妹妹做完作業後看到一包包空零食袋,號啕大哭,我還不以為然,昂着頭,興高采烈地玩電腦去了。還有一次,我和表弟在旱冰場滑旱冰,表弟不小心摔倒了,手脱了臼,大哭大嚷着要回去。我無可奈何,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旱冰場。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責罵表弟,説他是懦夫、毛毛蟲等弱不禁風、經受不了風雨的事物。現在想起這些事來,我真是覺得無地自容、羞愧不已。

“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我們中華民族就有許多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的人,就拿孔融來説吧:孔融在四歲時,家人買梨給他治瘡,可孔融覺得自己應該關愛關心自己的人,便將大梨讓給了別人,自己只吃最小的梨。以後我也要像孔融學習,更加關愛自己的兄弟姐妹,處處想到他們,有好的東西時與他們共同分享,而他們有困難時,我也要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當他們煩惱時,也要為他們排憂解難,和他們共同開心,共同憂傷,團結互助。

今後,我一定會做到“首孝弟,次謹信”,與親人共處一片藍天,互相關愛幫助。而《弟子規》也將陪伴我走過以後的人生!

弟子規的作文3

剛剛進入國小時,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的課外讀物,其中有一本叫《弟子規》的書,讀完後讓我愛不釋手。

我非常喜歡這本《弟子規》。它雖然不如童話那麼異想天開,也不如漫畫那麼色彩豐富,但這本書非常有實用,它是講小孩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學習各方面怎樣養成良好習慣和品行的,所以我每天都讓媽媽講給我聽。

有一天,媽媽給我講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一看,這些話足足寫了滿滿兩頁。我問媽媽這些都是講的什麼道理呢?於是媽媽仔細地給我講起了故事,還告訴我故事的意思:“我們要做聽話的好孩子,聽見父母的呼喚聲要馬上答應,不要拖拖拉拉地動作緩慢,更不能裝作沒聽見。父母讓我們做的.事情要立刻完成,不能找藉口,更不能偷懶。父母在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時,要認真地聽,不能頂嘴,並記住我們做錯事時,對父母的批評要虛心接受,並改正,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否則父母會傷心難過……”我停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還真有道理!

後來,學校裏也開展了國學經典的學習,我們每天都有10分鐘的國學經典誦讀時間。經過長期的學習,班上的同學幾乎都能把《弟子規》給背下來,老師教了我們書中更多的知識,也讓我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弟子規》讓我學到了很多,它真是我的好幫手,它讓我改掉了以前很多的壞習慣,並監督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感謝《弟子規》,也感謝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和關愛!

弟子規的作文4

讀書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讀書也要有一個選擇,要讀好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弟子規》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至1722)清朝康熙間秀才。

《弟子規》裏有一句話叫: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説:父母叫我們的時候,不能遲緩。父母命令我們的時候,不能夠懶惰。但在我的生活中,我並不是這樣做的。每當父母叫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懶懶散散,有時甚至當做是耳旁風,理都不理。根本就沒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想了。父母把我們生下來,並不是自討苦吃,也不是專門伺候我們的。我們也應該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分擔一些事情。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弟妹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可是我和妹妹在家經常吵吵鬧鬧。在家的每一天,都能聽到我和她的吵鬧聲。爸爸媽媽總説我是姐姐要讓着妹妹,可是每次只要我讓了她一點點,她就以為我怕她,總愛得寸進尺。所有我和妹妹總是愛為了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吵架。然而父母為了這件事情很傷腦筋,不過每次我和妹妹吵後,一下就和好了。但為了父母,我覺得我以後無論怎樣,都應該讓着妹妹了。

……

《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弟子規的作文5

聞着淡淡的書香,輕輕翻開《弟子規》,“入則孝”是那樣引人注目,也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古往今來,孝的故事仍在百姓口中流傳,“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我在《弟子規》中最先讀懂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説:“父母在叫喚你時,你一定要有迴應,不要遲緩,父母的要求,你要儘可能地滿足他們,千萬不要因麻煩而不做”。“子路借米”就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子路是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在子路很小的時候,家裏十分窮。有一天,他的父母很想吃白米飯,可是,家裏早就沒有米了,怎麼辦呢?子路決定到親戚家裏去借。他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終於借到了米,讓父母吃上了白米飯。

比起子路,我真的是差很遠,還記得幾天前,媽媽讓我去買油,我嫌太遠,就不去,結果讓媽媽去買油忙活了大半天,又得為我們煮飯炒菜,可最後,我還嘟囔着:“這麼久才開飯!”媽媽聽了,連飯都沒有吃就悄悄地到房間去了。

如今回想起來,我真是羞愧萬分,原來那時媽媽不是因為累,而是女兒的那一番冷漠的話語刺痛了她的心吶!

父母是我們做兒女的在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和他們一樣愛你的人了。別人為你做了一點點事,你就會對別人説謝謝,你可曾想過,父母對你幾十年如一日的無私的`照顧,你對他們説過“謝謝”嗎?自己養了幾十年的孩子,長大後卻不孝敬自己,那種心痛的感覺只有當父母的才體會得到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雖然還小,但是讀《弟子規》讓我明白,“孝”是自己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弟子規》的確是一本好書,讓我百讀不厭。它讓我懂得孝敬,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真是受益無窮啊!

弟子規的作文6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説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説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説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摺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摺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説:“你摺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摺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裏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後悔,她説:“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着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後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後,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的作文7

“從前從前,孔夫子的語言, 我們沉澱 那論語學而篇 兩代之間 從弟子入則孝……” 這是一首優美的中國風的歌曲——“弟子規”。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20xx湖南衞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那麼你知道晚會這次晚會的主題曲是什麼嗎?對了,就是這首與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據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優秀書籍同名歌曲《弟子規》。

《弟子規》雖然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但是,就是這一千多個字,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規》中,有明確的行為規範;《弟子規》,是我們大家生活中的典範,是教導大家做人處事的規範;《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是人性的基礎。這本書,是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據我們的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初讀弟子規,我就受益匪淺: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問。

所謂六藝,就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弟子規告訴我們這麼多隻是和做人的道理,這樣一本好書,怎麼能不吸引人呢?

讓我們大家一起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

讓我們把弟子規牢牢記在心中!

弟子規的作文8

當一名班主任,經常碰到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人心煩不已。這不,馬良金又與劉希哲吵起來了。我走過去,制止後詢問原因。原來是馬良金聽説劉希哲傳他要打四班的一名同學。那名同學問馬良金是否有此事,馬良金當時就火了。可劉希哲死不承認。於是就出現了剛才的一幕。

我當場叫來四班學生,抽絲剝繭,弄清事情來龍去脈。簡單來説,這件事件就是誤傳惹的禍。可當我問他們錯在什麼地方時,幾人不但不覺得錯,還感到委屈。看到幾人在我面前低着頭,一副任君處理的樣,我真是感到無奈。

蜻蜓點水,各挨50大板,顯然治標不治本。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處理此事?

靈機一動,我想到了《弟子規》。其中的《信》,不就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鑰匙麼?

“這幾天背誦《弟子規<信>》,誰背過了?誰來背一遍,我不罰他。”學生一聽可以不挨罰,都特別踴躍。我隨手一點,那名學生興高采烈的背起來,竟然一字不差!我當場表揚了這名學生。看到其他幾人羨慕的眼光,我説“都會背,那有誰能用裏面的幾句話説説自己今天這件事從在哪,我也不罰他。”“我説。”“我説。”“老師,我錯了。彼説長,此説短,他人事,莫閒管。”“老師,我錯了。話説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老師,我錯了。‘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我不應該亂傳話。”“那應該怎麼辦?”“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好整齊的聲音!

第一次,認錯的場面如此熱烈!

第一次,學生笑着,握手言和!

第一次,我感到處理問題如此輕鬆、愉悦!

《弟子規》,我的好幫手!謝謝你!

弟子規的作文9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從一年級到現在,我們都在誦讀《弟子規》,踐行《弟子規》。那麼,它帶給我什麼呢?

一、帶給我禮貌。從小,我就是個不太願意主動説話的人。客人來我家做客,我也從不禮貌地歡迎他們。而《弟子規》教導我們:“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從此,我懂得了要以禮待人,見到他人要親切地打招呼,見到師長要恭敬地行禮。

二、帶給我孝道。以前,我對父母總是呼來喝去,一點也不尊重他們,有時甚至還對他們發脾氣,和他們頂嘴。而且在父母叫我的時候常常像沒聽見似的裝聾作啞。後來,我看到了《弟子規》上的一段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事死者,如事生”時,下定決心要好好孝敬父母長輩,做一個孝順的人。雖然現在有時我還是會被父母冤枉,但我會盡力控制自己不要發火,冷靜地解釋清楚。

三、帶給我以理服人。從前,在與同學爭執時,我總是以勢服人,幾乎不講道理。如果把我説的話整理一下,會發現幾乎全是胡話,經不起推敲。《弟子規》雲:“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讀到這裏,我終於明白那些被我“説倒”的同學為什麼總是憤憤不平了,因為他們並不是説不過我,而是迫於我的`語氣不願再吵。現在,我正在往這方面努力,爭取將來做到以理服人。

《弟子規》還帶給我什麼?帶給我仁義,帶給我仁愛……它帶給我的,何止這些?還有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弟子規的作文10

吃午飯時,我心不在焉地戳着菜,扒了兩口米飯就溜回卧室。緊緊關上門,小心翼翼地從口袋裏拿出偷來的小熊積木,想到同桌着急的樣子,我有些忐忑不安。“咚咚”,是媽媽在敲門!我慌忙用課本蓋住積木。媽媽走進房間,靜靜地看着我,説:“把書放正了看。”媽媽走後,我攥着積木,它彷彿變成一塊燒紅的烙鐵,狠狠燙着我的手心。

晚上我回到家,發現書桌上放着一本新書。我好奇地拿起一看——《弟子規》。書裏還夾着一個書籤,輕輕一翻,那一頁寫着:“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便再小,也不能私自據為己有。否則父母知道後一定會很傷心。)”看到這裏,我全都明白了,心裏又酸又羞,滋味難受極了。掏出口袋裏的積木,我快步跑到廚房,對正在洗菜的媽媽説:“對不起!我知道錯了!”媽媽愣了一下,和藹地笑了,擦去我臉龐上不知何時淌下的淚水,輕聲説:“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聲對不起,對它真正的主人説,好不好?”我重重地點頭,一頭扎進媽媽懷裏,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第二天,我把積木還給了同桌,並向他道了歉。當同桌笑着説原諒我的時候,深深藏在我胸口的擔心和緊張終於不見蹤影啦。小朋友們,我們有很多良師益友,無論是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是千年傳唱的經典書本,都關懷、引導着我們的成長,為我們五彩繽紛的.生活添加了一顆的最甜蜜的糖果。

弟子規的作文11

今天晚上和女兒一起讀了《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並將其中部分生字和古今異意的字意解釋給她聽。原以為這是篇古文,説的又是古代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孩子不會感興趣。但讓我驚訝的是,孩子不但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很快就能背誦下來,還一下子從幾件小事上記住了“孝”字。

古語説,百善孝為先。可隨着時代的進步,感覺“孝”字一點點在淡化。説實在話,沒看這篇文章前,我只懂得應該孝順老人,覺得自己能讓父母高興、即使啥也沒做也算是孝順吧。看後才恍然明白怎樣才是真正的“孝”,我做的原來人家早寫着呢,更多的是應該“孝”而沒有“孝”的,雖然都是一些做起來很簡單、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父母叫時立刻答應,父母讓做事時不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作為萬物之首的人類更應該以“孝”為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堅持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到入則孝,必將對促進全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者按:笑笑學校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讀《弟子規》,並要求家長用稿紙、手寫與孩子共讀《弟子規》的感想,想必是怕大家都從網上下載吧。笑笑爸爸真有志氣,雖然可以照搬網上的內容,偏偏熬了半夜,給女兒親自寫了一個。清晨起來,笑笑媽媽發現果然不同凡響啊!

弟子規的作文12

新學期開始,我們就學習了《弟子規》,讀《弟子規》有許多好處。一是讓我們懂得了知識,二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然後做人要守信用。這些都是做人不可缺少的。所以我深深愛上了這本書。

《弟子規》這本書上都是做人的道理。比如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告訴我們:父母叫我們,要馬上答應,不能遲緩。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刻行動,不能推辭;“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告訴我們:父母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育時,應當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也不能讓父母生氣;“凡出言,信為先。詐為妄,奚可焉。”這教育我們:開口説話,誠信為先,對自己講出的話要放在心上去實踐。

在生活中,我一開始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惹父母生氣。我讀了《弟子規》,知道了父母不容易,以後我要好好孝敬父母。和同學們相處好,同學們有困難,我要去幫助他們。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孩子。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這樣的品質,所以我們要多讀《弟子規》。要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如果全世界都是按照《弟子規》做的`,那就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愛不離手,我要天天讀這本書。

弟子規的作文13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兩句是弟子規的總序,説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如果做了還有餘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其實要做到又談何容易,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好多人長大後都賺錢了,很少有人關心在家的父母。講信用,更是難上加難,好朋友借錢,等到期限時,朋友早已音訊全無。平等仁和,現在我們還不能接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事實,我還能看見一些富貴人家在唾棄乞丐。學習他人對一些人來説簡直比登天還難,那些驕傲的人一點也不會低下頭虛心學習。

好習慣是一點一滴養出來的。我現在還屬於這種養習慣的階段,我有許多地方還不足:每天回家,爸爸總要提醒我開窗户;吃飯時,父母提醒我不要講話;做作業時,媽媽叮囑我不要拖拖拉拉……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雖然要做到孝敬、講信用、平等仁和、向他人學習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一一做到,做到了這幾點,可算是“正人君子”了,讓我們一起朝着這個“正人君子”的目標前進吧!

弟子規的作文14

我讀了許多古代作品,其中,有幾個是我最歡的,但是弟子規是我最喜歡中的之一。因為,弟子規讀了之後讓我明白了許多人一生中必須要明白的道理。

“第一大段弟子規……則學文”,讓我們民懂得了:首先,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舉止,要謹慎、要講誠信,不胡言亂語;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和他們交朋友要學習優點,改掉自己的缺點。

“父母呼……須順承”,讓我們明白了: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不吞吞的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動身去做,不要拖延時間或推脱偷懶。父母教導我們人處事的道理,是顯我們好,應該恭敬地去聽;做錯事了,父母責備訓導時,應當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

“冬則温……業無變”,讓我們明白了:做子女的,冬天要留意父母的.穿和住是否温暖。夏天應該考慮到父母是否涼爽。早晨起牀之後,要先探望父母是,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向父母報平安,使父母放心。外出時,要告訴父母要到哪裏去,回家後還要當面告訴他們。平時睡覺起牀要保持正常的規律,做事也要按常規去辦,不能隨意改變。

以上幾個道理,都是我們一生中在學習和思想品德上要做好的第一點。我為什麼會喜愛弟子規呢?因為,這一個作品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也會讓我成為一個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的人。

弟子規的作文15

機關幼兒園時,我背了半本《弟子規》,只是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卻不懂裏面的意思。上國小了,我們又重讀《弟子規》,在孫老師的講解下我明白了很多句子的意思。這個假期,媽媽經常用弟子規裏的話教育我,讓我做個好孩子。

寒假到了,鋼琴老師叫我在假期多練習,並且增加了上課節數,但寒假的第一節課我卻讓她非常生氣。因為我心裏只想着去外婆家,彈琴不專心,經常把音符彈錯了,老師當時教育我,我沒改變,還是把琴鍵敲錯了。老師很生氣,把我的表現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也很不高興,回到家把我叫到房間裏,她教育我説:“心心,《弟子規》你背得挺熟練的,媽媽也表揚過你。你再讀讀”過能改,歸於無“這句話,犯了錯誤要知錯就改,老師指出你哪裏彈錯了,你得虛心聽取,不然誰都不願意教你。”我點點頭,也向媽媽説出了自己的想法。

媽媽笑着説:“只要你過能改,這兩天專心練琴,媽媽肯定會帶你去外婆家。聽了媽媽的話,我準備改正錯誤,因為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就等於零了。這時候我又想起了前幾天的事,我把哥哥喜歡的'玩具藏起來了,卻騙他説沒看到,這時我感覺這樣做很不好,應當向哥哥道歉。”哥哥,對不起,我把你玩具藏起來了。“”沒關係“我又改正了自己的一個錯誤。在《弟子規》的影響下,我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