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實用工具 > 蒙學

【精】《弟子規》讀後感

欄目: 蒙學 / 發佈於: / 人氣:1.3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精】《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1

這個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閲讀了《弟子規》這本書,讀後使我感觸很深。

書中提到《弟子規》原名為《訓蒙文》,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它具體列述了兒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行為規範,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之一。

在閲讀的時候,有很多字詞很難理解,爸爸媽媽就聯繫實際耐心的給我講解,使我更加明白了內容的意思和。書中的“故事鏈接”欄目我很喜歡看,因為更容易看懂,對我閲讀理解《弟子規》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使我從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父母、做人做事等方面都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

我很喜歡這本書,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一定多讀多看這本書,並做到言行一致。

《弟子規》讀後感2

我讀了弟子規知道了,在家我們首先要孝敬父母,父母花了無數心血撫育我們成長,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要永遠記住父母的恩情,對父母要有禮貌,關心體貼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做一個文明的小天使。

《弟子規》讀後感3

《弟子規》是一部成書於清朝並且被廣為流傳的一種啟蒙的讀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孩子進行啟蒙,為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它採納《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意,並且加以引申擴展,以三字為一句,兩句為一韻的形式進行論述,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所應具備的一些禮儀與規範。

《弟子規》讀後感4

《弟子規》是聖人給兒童定下的規矩,很多不過是一些我們平常孝順父母做的事。

“入則孝,出則弟,講了在家要孝順出外要敬愛兄長。講父母要你做什麼事你就迅速去做,不要慢慢吞吞,兄弟之間不要爭吵打鬧,要友好和睦。

“謹而信”講了要珍惜時間,要早起晚睡,不要老了才後悔沒珍惜時間。要搞好個人衞生,把物品整理好。不要亂傳話,也不要輕易答應別人……

學《弟子規》,做一個尊敬師長、誠實守信的'人。

《弟子規》讀後感5

我今天背弟子規。前面背得很通順,可是,到後面有一頁把我給攔住了。我背了一會兒,終於背會了。我姐的比較簡單的一頁:“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這一頁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沒把事情弄清楚,就不要亂髮言。沒有聽到事情的根據就不要亂傳。”我覺得他講的很有道理。我以後一定要將他牢記於心,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兩句話辦一切事情。

《弟子規》讀後感6

每週二,我們的閲讀課上都要進行經典誦讀,我們二年級讀的是《弟子規》。我可喜歡讀啦!每次回家都要搖頭晃腦地背給爸爸媽媽聽。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讓我知道了儘管公物雖然小,我們也不可以私自收藏或者佔為己有。如果我們私自收藏的'話,那麼品德就會有很大的缺失,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們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很失望、很難過的。

我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按《弟子規》上面説的去做,做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道德的少先隊員。

《弟子規》讀後感7

今天,我背誦了《弟子規》“出則悌”中的另一句: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論在用餐時或者就坐、行走時,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都應該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

在我們生活中就應該這樣謙讓,如果你年幼就應該尊敬長者,讓長者優先,如果你年長就應該處處讓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保護他們。

我就有個妹妹,不過我有時愛和她搶東西,欺負她,我以後一定要改正,按照書上的做,讓着妹妹。

這些不是説説就算的,我一定會照做的。

《弟子規》讀後感8

自從開始學習《弟子規》,這本書中每個精簡的字句都概括出一個人生道理,對於初入學校的孩子來説,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

讓我們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禮節,尊重師長的禮貌及言行,從小養成良好的品格,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讀好書,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這本書可以使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淺,這本書也可以説是我們人生起步的風向標!

《弟子規》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中的一句話:置官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我知道了回家後衣帽、鞋襪都要放到固定位置,避免造成髒亂或穿時找不到它們。

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上牀睡覺,我脱了衣服,把衣服扔到地上,起牀時找不到衣服了,媽媽説:“在地上。”我到了學校已經遲到了。從此以後,我立志要做個規範整潔的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10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讀後感11

「謹」這個德目所涉及的'內容,表面上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小事,包括:洗臉刷牙、穿衣吃飯、走姿站相、彎腰行禮、端正持物、從容做事、入門招呼、借物明求、有借必還等等,似乎無關做人大道理,但是「弟子規」之所以為「弟子規」正是從這些具體事項中入手,切實做到。孩子們從小在日常行為、生活細節中,培養做事認真、謹慎的良好習慣,對於他們日後人格成長與辦事能力,起着巨大影響。反之,一個人小事都辦不好,生活雜亂無章,哪能辦好大事?所以,「謹」章雖無大道理,但卻不容輕視。

《弟子規》讀後感12

《弟子規》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道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我們,我們就要立即回答,不能拖拖拉拉的。

原來,媽媽叫我做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的`,總是要等一會兒再去。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後,才知道這些都是不孝敬父母的壞習慣,原來我身上有這麼多缺點啊。我現在改正了這些壞習慣,我媽媽叫我去幫她拖地時,我立刻跑過去幫媽媽拖地,我也知道如何尊敬父母了。

從今以後,我要做一個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13

我讀過許多書,有古代歷史戰爭,也有介紹各種百科等書,其中我覺的最有教育意義的是《弟子規》這本書。

這本書有良好的教育意義,孝敬父母,尊老愛幼。體現了一個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告訴了我們青少年時代該乾的事,本書有許多小故事,都寓意深刻,令人終身難忘,啟發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缺點與優點。

讀《弟子規》中,讓我有難忘的'一句話是“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他的典故是管寧與朋友讀書時朋友三心

《弟子規》讀後感14

我們常常喜歡自出自入,“敲門”這個動作,我們根本大多數都不會用到。其實,別人的房間並不是可以讓你隨便進出的,有些人或許無所謂,但有些人卻很在意別人進入他的放假的。然而進別人房間前,不敲門是一種壞習慣。我們尊重別人就該“將入門,問孰存”,即在入門之前,應該先敲門問一下:“有人在嗎,我可以進來嗎?”不要貿貿然就跑進去。

《弟子規》裏的行為作則,就是作為學生,晚輩應該具有的`規矩。我們要把《弟子規》中所賦予我們優秀品質的導向,跟着書內的作則好好學習,繼承我國傳統的美德。道德於現在社會是不可缺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弟子規》內存在的良好品質,從而扎德育之根。

《弟子規》讀後感15

讀,它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妹。讀,它讓我們學會做人言行要謙虛,做人要誠實守信。要求自己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學習弟子規,可以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我讀到的`時候,老師解釋句子的意思是‘學習他人的優良品質,同時注意改正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