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關於捨得的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7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捨得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捨得的作文

關於捨得的作文1

認識了蔡崇達,細讀了《皮囊》這樣一本書,是在這個同樣燥熱的夏天,卻給我的內心帶來了不一樣的清涼,樸實真摯的文字,富有哲理的故事使我面對現實,思考自己的人生,也許不僅是我的問題,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問題。其中帶給我的感觸很深的是這樣一篇文章:作者阿太是一個平凡的女生,卻對生活有着深刻的認識,面對着人生中的離別、病痛、苦難和恐懼,阿太沒有害怕,而是選擇了捨得,但不被世人所理解,直至世人陷入這個困境中。

文中的.有一句話説得好:“我們的生命本多輕盈,都是揹着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所拖住。”所謂“捨得”是得到好的,捨去差的,説簡單來,便是放得下。放得下的東西可以很多,例如金錢、名利、權利、地位等各類誘惑和慾望。放得下這些,有時來比不好,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佛家有一句經典名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些人放棄了這世界中的各種繁華和紅塵中的各種慾望,選擇了出家,從自然中體會生命存在的意義和真諦,不與世俗相爭,這何嘗不是一種捨得的智慧呢?紅軍長征時,旅途艱苦、糧食不足、氣候惡劣、路途漫長,很多戰士都是靠着自己頑強的意志力才得以成功,這也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這些戰士在長征時飽受肉體的折磨,但他們放下了,假設他們不懂得捨得,沒有堅強的意志力,也不可能會有今天的中國。

捨得放下自己的肉體,拿肉體來用,而不是伺候,也是一種智慧。中國古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本應混跡江湖,為皇帝效力,但因看清世風之下朝廷之上官員們虛偽圓滑,而自我信守忠義,誠懇不被皇帝所賞識,毅然選擇隱退江湖,過着屬於自己的悠閒,寧靜而又平凡的田園生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辛苦勞累,但溢於言表的還是喜悦之情。這樣的生活也造就了陶淵明在田園詩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與其在污濁中苟活,不如在清淨中享受,這便是陶淵明的捨得。

遙想蘇軾當年,中秋節至,而萬家唯餘其一人獨倚危樓,舉杯邀明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每讀此,眾人不禁為其傷感歎息了,可蘇東坡自斟自飲於明月下就真的只剩下那綿延的思念之情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又包含了詩人對遠在異鄉親人的祝福和眷戀,他摒棄了那種兒女情長,又異於過分的英雄氣概。這是蘇軾的捨得。舍小家之情而顧大家,得到了便於永恆流傳的詩句和精神,這樣的智慧不禁令人讚歎。而現在的人們,沉淪於社會的污濁中,繁華的燈紅酒綠中,被各種誘惑所矇蔽了最真實的自我,只願得,不願舍,最後被淹沒在這茫茫的世界裏被時間所遺忘。

正值青春的我們,面對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要學會捨得,選擇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體驗着變化百態的生命。捨得,是一種智慧。

關於捨得的作文2

捨得,捨得,有所舍才會有所得——從3歲到20歲、到58歲,託尼的故事給予我們的正是這樣一個啟示。

捨得是承擔,捨得是忍耐,捨得是痛苦,捨得是喜悦。《左傳》中有句話:“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你選擇了一個人、一個事物的某一點,就要承擔你的選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選擇了一個人的勇猛,就要容忍他的暴戾;選擇了一個人的智慧,就要容忍他的狡詐。選擇了,捨得了,無非是要真正地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是不是真正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作為凡夫俗子,我們有着太多的慾望,包括對金錢、名利和情感。這無可厚非,因為慾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慾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成功人生的鑰匙。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

鳴蟬勇敢地甩掉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外殼,所以獲得了在樹上高唱的自由;壁虎在危險的時候果斷地拋棄自己的`尾巴,所以保全了弱小的生命……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既然有了選擇,那就必然有“得”有“舍”。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既是“捨得”的過程,也是“捨得”的結果。

田忌與齊王賽馬,捨棄了對“戰無不勝”的追逐,獲得了全局的勝利;蘇軾仕途坎坷,捨棄了安逸閒適的生活,獲得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唱;諸葛亮自出茅廬,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捨棄了私益,獲得了百世芳名;韓信早年不過一介乞丐,落魄街頭,他放下尊嚴,忍受胯下之辱,以後青年得志,率領三軍,百戰不殆,終究助劉邦成就帝業,自己也被封為王侯;王昭君捨棄了錦衣玉食,得到了一時太平與後世讚美;李白捨棄了富貴,而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舍與得之間,藴藏着不同的機會,真正有智慧的人必然善於取“舍”,而有時不“舍”便會“失”,即使有得也是得不償失。

捨棄,對每一個人來説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放棄意味着不再擁有,但是,想擁有一切或者不會放棄,最終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你一定學會放棄,選擇適合你的或自己應該擁有的,否則,生命必將難以承受過重的負荷!

關於捨得的作文3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題記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吟誦着《離騷》,屈原披髮行吟於汨羅江畔,懷石一躍,滿腔愛國之情直衝霄漢,在歷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屈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長笑一聲,步出長安,縱身躍入祖國大好河山的懷抱。他清瘦的身影,沒有映在唐朝的官吏簿上,卻在青史上映下兩個字——詩仙。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在那樣混亂的時代,他拿着筆,為黑暗的中國勾勒出一縷陽光,一線希望。棄醫從文,他用大手緊握筆桿,窮盡心血刻下一個個激濁揚清的文字。對國人,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反動派,他的筆像一把尖刀直刺其心臟。他用瘦削的臂膀撐起中國文化,他用瘦硬的脊樑頂起千萬中國人的信念。他把暗夜鑿穿,鑿出一個不朽的名字——魯迅。

金色光華下,婉轉的樂曲中,她婷婷裊裊地走出,曼妙的身影,恬靜的笑容,給喧囂已久的人心一方寧靜。她失聰失語,卻從不幸的深淵到達藝術的巔峯,她贏得的'不止是榮譽,更是舉國上下對她的喜愛與尊重。她,在20xx年新春鐘聲敲響之際,用出眾的表演,輕輕在舞台上拂寫出三個字——邰麗華。

沒有誰能永遠得到,也沒有誰會永遠失去。

沒有誰能不經歷得到,也沒有誰會不經歷失去。

捨生取義,舍仕途取豪情,舍名利得敬仰,舍汗水得收穫……有誰能料到舍過之後還會得到什麼,有誰能想到舍過之後會有怎樣的結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曾捨去,根本就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所得。

不是嗎?

假使屈原苟且地活着,他還會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假使李白為官,他的詩句還會是千古絕唱嗎?

假使魯迅從醫,他的手中怎麼會有令敵人不寒而慄的筆槍文劍?

假使邰麗華巧舌如簧,誰又能保證她會如此不屈不撓,舞出自己的一片藍天?

捨得之間,怎能輕易判斷得失?

關於捨得的作文4

曾經玩過這樣一個遊戲,在紙上寫下5個對你來説重要的東西,再逐一劃去,被劃的這些東西就會失去,只剩下最後一樣保留下來。這是對心靈的一個拷問:失去哪個,留下哪個。這是最本質面對舍、得的訣別。

“捨得”,字面上是説只有舍才能得。其實這個理由一點兒也不錯,在漫漫人生中,很少會同時擁有許多東西,往往是在你謹慎的選擇中或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捨去”和“得到”這兩個步驟的。老師會在考試前的心理輔導上經常説,先易後難。什麼意思呢?就是讓你先捨棄困難的題目,把簡單的題目的分得到,有舍有得。有時會在遊戲上,在你的面前有一套VIP裝備,需要用你的舊裝備去換,你是舍舊換新呢,還是離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前者,除了你的腦子繼承了火星人的思維方式。

不過,你們可別太天真了,關於捨得怎麼可能這麼簡單?以上我列舉的例子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捨得”,小到我們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都是先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無非就是考試失利或遊戲不通關唄!~這無疑不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痛苦,而在充滿着未知的人生旅途中,充滿了許多無奈的捨得。那是一種逼迫性的.。

假如你在學校有一羣知心好友,但你的親人這幾天得到了一份薪水不錯的外地工作,你得轉學和他們搬過去,但你肯定是不願意的,我想你搬去之後會傷心好一陣子吧。但這一切一點兒也不違背“捨得”的道理,你失去了朋友,得到了優越的生活,只不過這並不是你願意的交易,所以得不到快樂。

這種抉擇也能讓你煩惱上一陣子的了。比如説,某人在你妻子和媽媽都在場的情況下問你一個問題,在你妻子和母親同時落水的情況下只能救一人,你就那個。很明顯,那個人把你困住了,若不救母親,那就是不孝,但若不救妻子,那就是不忠。

也有好多人,因為在“捨得”上選擇不慎而一腳踩進了罪惡的深淵,像那些不法分子,就是捨去了良心,在獲得了短暫財富的同時也獲得了牢獄之災。

人生中,不僅要記住“捨得”的真理,也要慎重地對待它。

關於捨得的作文5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是我爸爸經常對我説的一句話。也是我一直確信的一句話。小時候,我經常把一塊硬幣投入彈珠機裏,而立即從那裏彈出五顆又大又晶瑩的彈珠。那彈珠,也會給我帶來一下午的快樂。或者,用那一元錢買十顆水晶糖,含在嘴裏,甜蜜的度過幾個小時。那時候的“得”是多麼的簡單,漸漸的,“捨得”也成了一種“壞習慣”,每當我在商店裏看到我想要卻對我來説沒有多大用處的東西時,我就會想到“捨得”而決心買下。因此,我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也這樣形成了。直到我回憶過去才明白,當時的我所踐行的根本不叫“捨得”,而是拿它來當作藉口消費罷了,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為啊,而我卻做了。

記得我看過一部電影,名字什麼的我也記不清了,模模糊糊的想起劇情跟捨得有關。講述的是女主有了一種“超能力"——每丟掉一樣東西后,就會得到一樣等價的東西,但那東西必須是自己有所珍惜的。第一次,她丟掉了她母親離別時送給她的項鍊。第二天她如願以償的被一家電台公司錄取了,可她畢竟沒有真才實學,因此不停的丟東西來彌補和填充自己所缺的。人類,都是貪得無厭的。在結局的最後,女主在一個三十三樓一個空蕩蕩的房間裏從陽台縱身躍下——她把自己給丟了...

話又説回來。對於現在的我來説,捨得的真正用法也許就是捨棄玩的時間來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如別人在休息娛樂的時候,你在讀書;別人在談天説地的時候,你在做文章。這些不經意之間的舍,可能就會讓你得。但舍也不一定只有這一種説話。改掉一個自己不好的習慣,這不也是一種舍嗎?可能到了最後你得到的'往往比舍去的要多的多呢!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也不能捨棄了對自己有益的東西,例如友誼與笑容。整天沉溺於學習中,可能你得到了成績,但回過頭來發現少了很多朋友和與人交往的方式:這也讓你變的沉悶,從而失去了笑容,你的生命也就失去了一份色彩。

朋友,希望你在前進的道路上,把握好"失”的角度,計算好"得”的分量,有舍有得的走下去吧!

關於捨得的作文6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題記

進入國中了,隨着課業一天一天的繁多,難度一天一天地增大,作業一天一天地增多,壓力也一天一天地增加,煩惱不請自來:不僅要做完學校里老師們佈置的一大堆作業,週末回到家好不容易籲口氣還要做完父母留的一大堆作業;考試考好了父母不怎樣表揚,一個勁地説不要驕傲,保持等等,考試要是考砸了,撲面而來的就是劈頭蓋臉,令人無地自容的一頓批評,當學生苦啊!我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多的快樂。我覺得自己不幸福。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唉!”一天在家背唐詩,無聊極了,也心煩意亂,就從已“滿面塵灰煙火色”的書架上隨意亂翻,無意中看到了一本本子,字跡清晰秀麗呀,是媽媽的手跡!

“一天突然問女兒:‘你覺得你幸福嗎?’上三年級的女兒甜甜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啦。’‘為什麼呢?’女兒又説:‘有爸爸媽媽陪我玩,每天上學很開心,還有爺爺奶奶做的飯很好吃!”

看到這裏,我突然覺得既眼熟又陌生,不禁沉思起來:這還是那個有如此單純,如此簡單快樂的自己嗎?我們每天努力學習,刻苦競爭上好高中、好大學到底是為了什麼?原來在短短的四年間,歲月已無情地改變了我。

自己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了,凡事應當想想自己也想想別人。每天的作業很多,很累,很繁瑣,可是為什麼不站在老師的立場上想一想呢?老師批改這麼多的作業難道不也是很累嗎?老師給我們佈置作業,讓我們鞏固一天所學的之時,難道不是希望我們成才嗎?父母給我們千辛萬苦挑選了好的輔導書,嘔心瀝血地佈置習題,難道不也是希望我們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將來能過得比他們還好嗎?也不再過個十年多,這樣學習的生活不就成為了往事了嗎?再懷念再追憶也回不去了,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眼前,珍惜現在呢?忽然間覺得釋然許多,也輕鬆許多,想象着自己能在同學們的抱怨聲中露出一個滿足的笑容,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偉大。

伊麗莎白·泰勒曾在她暮年的時候感歎自己一生曾愛過七個男人,有過八段婚姻,上帝給了她美貌聲望權力地位,卻唯獨沒有給她幸福。難道我們不也是這樣嗎?學習給了我們壓力、作業,讓我們少了許多時間、自由,並且這種狀態將會持續個十六年甚至更長,但是我們是否想到過,今後我們都可以憑藉着豐富的知識,可以自信、勇敢地面對漫漫人生道路上的`許多困難。

當學生雖苦,但是當學生可以在我們今後已不當學生的時候憑藉自己的能力去得到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多的快樂與幸福。總歸苦盡甘來呀。

生活在一個小康社會,成長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家庭,學習在一個温馨的大集體中,難道不幸福、不快樂、不滿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