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漢語 > 漢語常識

閲讀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欄目: 漢語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8.05K

(一)理解概念

閲讀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1、表達方式 主要運用記敍、描寫,抒情、説明、議論滲透其中。

記敍 體現在事件的敍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寫 體現在人物或環境的描摹中,表現人物形象、渲染氣氛、襯托情感、推動情節發展。

抒情 體現在敍事過程中,作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感悟、體驗而表達出的喜、怒、哀、愁等愛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間接抒情之別。

説明 體現在敍事過程中,對個別事物進行具體形象的説明,使記敍內容更詳盡充實。

議論 體現在敍事過程中,對人物形象、事件所內含的意義進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題。

2、記敍範圍 主要是敍述事件、刻畫人物形象、描寫自然景物和社會面貌。

3、記敍主題 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風尚、自然規律、人生哲理、社會本質意義。

(二)辨析要素、人稱、角度、順序、線索。

1、要素 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從文中找出關鍵字詞歸納概括。

時間、地點 文中表示具體時空的詞句。

人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點及次要人物的襯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礎上以“為什麼發生這件事”示問解答。

事件的經過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體化,以“發生了什麼事”示問解答。

事件的結果 事件的結束,以“這件事最後怎麼樣”示問解答。

2、角度 站在作者或文章內容中出現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 直入正題,以當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 件。

間接(側面) 以第三者的身份對人物或事件進行描述。

3、順序 按照敍事的先後過程,予以確定。

順敍 以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一一直敍,先始後終的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

倒敍 以回憶的形式,先敍述發生過的時間或事件的結果,然後承接上文,再敍述正在發

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

插敍 在順敍事件的過程中,中間插入與正文事件密切相關的內容,對正文內容作出必要的補充。

4、線索 行文中,串聯起各個事件或貫穿全文始終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

物線 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複出現的事物。

情線 作者在敍事過程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及其變化。

(三)掌握方法,靈活運用。

1、 快速閲讀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內容。

2、 審清文題,明確所問。

3、 回顧所學,正確解答。

4、 辨清題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可找答案的題型有:記敍要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要素;照應內容;指代內容。只要對照題目從文中找出相應詞句即可。

例:魯迅《社戲》“夏夜看戲”。

時間:夏夜。

地點:去趙莊的航船上。

人物:我和小夥伴們。

照應的內容:“似乎聽到歌吹了”照應“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婉轉、悠揚”等。

指代的內容:“因為我在這裏不但得到優待”中的“這裏”指代“魯鎮的平橋村”。

5、 緊扣中心,深入理解,歸納概括。

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分析人物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特徵。

例:魯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

外貌——貧困潦倒、好逸惡勞。

語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神態——死要面子、掩飾不安。

動作——窮酸、顯示是個規矩人。

理解具體事件,瞭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師》“排除小糾紛”。

反映了蔡老師公正、善良、熱愛學生的精神品質,也表現了“我”熱愛、讚頌老師的思想感情。

從敍述角度瞭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鬆骨峯戰鬥”。

直接描寫了志願軍戰士在鬆骨峯與敵人激戰的情景,反映了志願軍戰士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並通過營長述説戰後的情景間接表現了志願軍戰士對敵人的刻骨仇恨。

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記敍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義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過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麼意義(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規律、社會本質等)”的模式予以概括。

例:《我的叔叔于勒》

本文通過敍述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變化表現了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惟利是圖的思想性格,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③ 怎樣確定剪裁的詳略?

聯繫記敍中心,與中心關係密切的事件需詳寫;與中心關係不大的事件略寫。

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西路軍的渡江情況最能表現中心,所以詳寫;中、東路軍的渡江情況與中心關係不大,因此略寫。

④ 怎樣劃分文章的段落和歸納其大意?

段落劃分 從敍述內容的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着手解決,每敍述一個完整事件即為一個段落。

大意歸納 從本章節內容中,挑揀最能表現主要事件的詞句,精練簡潔地予以組合。

Tags:解題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