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論語

《論語》讀後感 (通用15篇)

欄目: 論語 / 發佈於: / 人氣:1.53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 ,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後感 (通用15篇)

《論語》讀後感 1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鬆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於丹老師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裏。他説:“孔子沒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 2

“半部《論語》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閃光的語言光照古今!不必説一代偉人毛澤東,一代梟雄蔣介石,對它情有獨鍾,就連後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遠的影響也不勝枚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道理是: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嗎?孔子説的這句深刻而又藴含哲理的話,告訴(用詞不準,建議改為:不外乎告誡)人們修養是如此的重要。修養好像花兒在寂靜中開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裏結實。

前蘇聯華西列夫斯基當了三十年的參謀長。在別人眼裏,他似乎沒有什麼特長,但為什麼會當了三十年的參謀長而立於不敗之地呢?

因為司令部在集合開會時,他總會第一個到,然後走到地圖前,用手指着敵人應在什麼地方出現,我軍現在在哪?如何擋住敵人的.去路,而將他們一網打盡?他在那似乎總是在自言自語,到會的人都説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自言自語一定是發瘋了。

華西列夫斯基聽到大家的非議後並沒有生氣,依舊在那裏想着大事……開會時讓他發言,他一會説這兒,一會説那兒,雲裏霧裏,在坐開會的人都聽得稀裏糊塗,斯大林來回踱着步子慢條斯理地説道:“坐下吧,我親愛的華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説了,還是讓我來説吧!”斯大林把戰爭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讓人聽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原來,聰明的華西里夫斯基早在開會前的自言自語,就已經把重要的信息,神不知鬼不覺地傳到了在屋子裏來回踱步、吸煙、思考的斯大林的耳朵裏,他不怨恨別人對自己的不瞭解,這不重要。只要斯大林明白就可以了!

就因為華西列夫斯基對別人的指責不願恨,才沒有使自己在政壇上樹敵過多,又得到了領袖的賞識,才當了三十年的參謀長,成就了他光輝的的一生!修養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只要你永遠擁有它,你的人生就會擁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論語》讀後感 3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論語譯註》上冊,書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釋,閲讀這本書能夠一邊複習原文,一邊明白每句話的意思,這使我收穫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第一”,這是《論語》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關於“領悟”主題的對話討論,不僅僅讓我學習並領悟了“如何領悟”,還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學生,他最大的特點是有一雙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眼睛,經常提出孔子的優點,並心向孔子領悟。其為人處世也深得孔子的讚賞。

曾子,姓曾名參,也是孔子的學生,他説“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兄弟姐妹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他的領悟方法之一,他每一天都會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了心呢?與兄弟姐妹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都複習了呢?”

子禽,姓陳名亢,孔子的學生之一,他的特點是十分好問,遇到什麼小問題也要請教孔子,因此進步總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識淵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無數,同學們又稱他為“聖人”和“師仙”。在學生有困難時他總是樂於幫忙併耐心講解。他那麼博學卻始終持續謙虛,很善於從別人身上領悟,人們誇他他也從不驕傲。他總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説“如果三個人走在一齊,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師的人,選取他的長處去領悟,以他的短處為自我改正的`參照。”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懂得了:要善於發現並領悟別人的優點,就算有天大的學問,也要像孔子那樣謙遜好學。

有子懂得欣賞他人,曾子堅持每日三省,子禽總是勤學好問,孔子更是善於以他人為師,這些都是我領悟的好榜樣。以後我還要進一步研讀《論語》,做一個有思想、有學問;愛反省、善領悟;不驕傲、不自滿;懂禮貌、又孝順,擁有完美品德和更多學識的真正優秀的人。

《論語》讀後感 4

最近,我們學校舉行了國學知識競賽,我雖然沒能參加比賽,但是我們也應該去了解國學,因為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的結晶,裏面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的困難,教我們如何去學習。

我看了一遍論語,其中,有些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見貴賓和承當重大祭祀那樣嚴肅認真,恭敬謹慎。告訴我們做事要眾生平等,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一國之君,都要相同對待。

讀了這句話,我想到生活中,一個學習成績好的人對待成績差的人就以輕視的態度,不願意和他們接觸,而我們不應該這樣,應該去鼓勵他們,而不應該去排斥他們,不然他們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懂得了很多,知道了如何去面對生活,讓自己對生活有信心,去努力

《論語》是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它的資料很廣泛,涉及了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許多問題,它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可是有些資料依然值得我們在今日去學習、運用。比如:“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就是要告訴我們學習要和思考聯繫在一齊,只明白死記硬背,不會靈活運用的人,即使再用功的去學習背誦,也學不到真正的知識。

“言必信,行必果”就以一個“曾子殺豬”的故事教導我們此刻的家長,不能哄騙孩子,不然孩子會所以學會哄騙別人,要重視誠實守信品德的養成。“欲速則不達”就是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不能只圖快,否則,反而會失敗,也提醒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不要“拔苗助長”。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等。《論語》不僅僅讓我們瞭解了它的精華思想,更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論語》讀後感 5

讀論語,感到收穫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後人稱他為聖人,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孔聖人。

《論語》教會我學習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強調學習時要注意温習舊知識,就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讓我懂得了要怎樣為人處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誠信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立足才能有所成就。

《論語》告訴我一定要孝順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道僅僅指的是奉養父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跟飼養牲畜有什麼區別呢?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真正的孝子從對待父母的和顏悦色就能看得出來。

《論語》中的“禮”也讓我感悟良多。子曰:“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禮”強調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規範,就是仁。如果能做到這點,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因此實踐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論語》更教會了我崇高智慧。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在提醒人們要用老師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讀後感 6

《學而篇》為《論語》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為《論語》首篇,所記多務本之意。"此篇由"學而時習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講一個"學"字,此處之"學"並非通常所講學問學習,而是説為人之學,強調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我在聽老師講解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儒家所講為人、成德意義豐富,雖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窺得其中一二趣處。從古至今,看似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社會,但是若從思想精神上來看,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關於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古聖人看得十分明白與透徹,而我作為一個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的大學生卻很少思考或者説從未有過清晰的認識,如此説來,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有所思考,那麼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機械重複人類社會的運轉,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沒對自己的存在有過相關的思考,那麼我們所做的,對這個社會將無法產生真正的作用。這樣一種無知的狀態無法改變,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

《論語·學而》首字為"學",即講為人之學。人生之為人,生來與飛禽走獸是有本質區別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來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種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這種善經常被外物所矇蔽導致我們沒有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性中本來存在的真善美,於是便出現了社會中或"善"或"惡"的人。讀聖賢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的靈魂和古聖先賢對話交流,從而清除矇蔽我們內心的塵埃雜質,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讀經典,潔淨我們的靈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純淨。

《論語》讀後感 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學會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覺得快樂嗎?別人不瞭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這是最簡單的人生哲理了。但是為什麼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們並沒有過得很快樂?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一個人不僅要會學,更要懂得思考。如果只知道學習而不去思考,那就很難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學習,那就很容易鑽牛角尖。所以,我們要懂得衡量“學”和“思”的重要性。

3、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説:“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謀劃共事。”所以説,人各有志,不能強勉。正如詩人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結交與自己志向相同的朋友。

4、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染不同才互相有了區別。所以説“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有的人後來日趨矇蔽才變得與他人有所差別。這個世界那麼美好,我想一直善良下去,我相信善良的人總會被善待。

讀書心得: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強調的。學習了《論語》之後,我卻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孔子的思想。我雖是平凡之人,也過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我會努力去做一些不平凡的事,用一顆真誠且善良的心去面對生活、結交朋友。做一個樂於助人、積極樂觀的女孩。作者:張丹妮

《論語》讀後感 8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從上國小一年級開始,老師讓我們每星期做讀書筆記積累好詞好句。老師告訴我們讀書一定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樣才能把書讀好,做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我讀過一本書《論語》這是儒家經典。書中既有對社會、人生美好藍圖描繪,又有人性與政治、道德文化裏面故事十分精彩讓我特別喜歡。

記得有一篇是這樣: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他的祖先是名門,到了父親那代家敗了。張衡從小就生活得十分清苦,雖然家境貧寒,但張衡從不自暴自棄,放縱自己,反而更加努力他天生聰明,十分好學。通過各種辦法找書來讀,他對知識十分渴望。他喜歡晚上一個人對着天空數星星,滿天星星吸引他漸漸地他對天文學產生濃厚興趣。他喜歡聽祖母講嬋娥奔月的故事,他邊聽邊思考,為什麼晚上會有月亮,白天月亮到那裏去。祖父留下好多書,他用幾年時間就全部讀完。張衡和書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我讀了這篇故事深有感觸,我想一想平常就有些慚愧。以前爸爸媽媽讓我多寫一些字,我就不高興,一會兒跑來跑去,一會兒看電視。不聽爸爸媽媽的話心裏總有委屈,就知道讓我寫字。有一次,我把作業本上的字寫得東倒西歪。媽媽看見了讓我擦掉重寫,我不但沒有寫好,反而把作業本弄破了,媽媽狠狠地打了我,讓我道歉,我也要把自己想法説出來,才認錯。可我想如果不是爸爸媽媽嚴厲也寫不好今天的字,我決定以後一定要聽爸媽的話做一個學會感恩的好孩子。

書,使我開動腦筋,使我快樂,使我分真假,理解善惡,書增長我知識開闊了我眼界,學會了感恩伴我成長。

《論語》讀後感 9

為政:離人求道,如魚脱水求活,不可能也。人之真,非人非非人,故不自伐,吾喪我。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三代相推禮樂,本於人倫人性,非人為之創制所謂制度,故無論何損益,皆不離人倫,故可知也。如年前餘參加京中某書院會,論書院古今問題,多強調時代不同,新時代如何應對經濟形勢,無非為書院商業化找依據,餘不以為然,若以為萬年百世良知不易,則作為良知的善護所,其損益亦可知也,豈可以另外定義,書院因人而設,人性人心不移,則書院之損益,亦百世可知也。

人若明人之真為志道明理,非囿於稻樑,則三代可知。人若不以真為歸,則永不得真活人。三代以正道為徵,人若自失,必非其鬼而祭,諂而不義,則往而不返。觀於今日,拜屋拜物拜科技之新,皆日遠於人,人間多鬼邦之相矣。

哀公問政:“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措諸枉則民服,舉枉措諸直則民不服”,上行下效,上正則下隨,上偽則民詐。為政者,若以典章刑法為待,而不因人性道德為乘,必導天下以偽。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或謂者,非孔門弟子,帶有上對下之質問,故孔子引書以應,此重言之謂也,政者,正人而已,此政之大本,只是孝悌,政治非高於人倫之上另一事,政之偽以為經式義度。莊子雲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人世萬有,要在有人,人真則天真。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乃天樞, 人乃天地萬物運行之鍵,故天下之根本在於人真,人不真則天下道裂。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意誠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聖人諄諄念念不離人倫,人而離人求他以為有懸於人之上之真理,實為悖離。

《論語》讀後感 10

我們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聲聲不息的文化長河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弟子的《論語》穿越時空,一直將和諧、寬容、仁慈、孝順、友愛、學習的聲音傳遞到現在,傳遞到未來。

在《論語》一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事。這就像牛車沒有輗,馬車沒有軏一樣,那車怎麼能走呢?”這則論語是告訴我們要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是指説話、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説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大家都看過《狼來了》這個故事吧。故事中的小孩欺騙了別人兩次,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最後導致了被狼吃了的悲劇。看過了這個故事,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不然會犯下大錯。我因為沒有從故事中吸取教訓,就犯錯了。

記得是三年級的時候,一天中午吃好飯,有同學來找我玩,我很高興,想也沒想就答應了。過了一會,又有同學來找我,説老師叫我訂正作業,我連忙把要和同學玩的事情拋到腦後了,連和她説也沒説。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等我做完的時候“叮鈴鈴”午休的鈴聲響了,我看見她一臉氣憤的樣子,肯定是等我了好長時間。下課了,我像她去道歉,她也沒理我。我就想:“不理就不理唄,不就是沒有和你玩嘛,有必要那麼生氣嗎?”一直到畢業,她都不怎麼理我,我很後悔,如果當時我和她説清楚了,就不會這樣了。

《論語》讀後感 11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説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於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處於“心靈衝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於《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想起以前讀中學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説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于丹教授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對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於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説,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論語》讀後感 12

該句極為簡略,朝夕不過一個白晝之間,時間極短。《説文解字》有:“聞:知聞也,從耳,門聲。”《墨子經上》有:“聞,耳之聰也”。 《禮記·大學》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韓愈《師説》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之“聞”即其本義,“聞”即知道的意思。而“聽而不聞”則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語“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由此,可見“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是“如果一旦聞達道的真諦,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無憾了”。其實,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認識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認識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況人要認識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呢?

後來,清代劉寶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觀點,在《論語正義》中説:“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時代,有這樣的感歎也就正常了。不過,什麼是道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這個道就是為人之道,成聖之道,也就是仁道。這種認識也是基於孔子生活時代的歷史背景而確定的。

朱熹之説當然也是由其歷史背景決定的,有明顯的理學傾向,他説: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論語》讀後感 13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讀後感 14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意思是孔子説: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説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幾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了。

由此我想到了“啟發式”教學原則源於此。啟發式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

一、 啟發式教學確立了主體教育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啟發式教學中,教師把主要精神和時間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在“導”字上下功夫,“精講”上動腦筋,使學生始終處於自覺、積極的心態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説英語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悟,去理解意思,教授一個單詞時進行短語句子擴展,讓學生自己嘗試着説,發散學生思維。

二、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導”上,是教學任務的領導者,教學目標的制定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學生求知的啟發者,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生髮展多種可能性、選擇性、可變性的調控者,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引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內心想法和需求,從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動機水平的實際出發,採用風趣講解,設疑引思,模擬演示等有效措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應有的進步。在啟發式教學中,如果沒有教師的設問,啟發式難以想象的。正是教師所提出的啟發式問題,使學生的“頭腦庫存”中引起碰撞,迸發火花,把學生現實的惑和原有的見聞體驗認識溝通起來,最後水到渠成的解決。可見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論語》讀後感 15

這篇《論語》講了我們學習要靈活變通,不能死記硬背,那樣會給我們增加負擔,知道的東西就是知道,不知道的東西就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的是學習書本知識,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讀書,就會弄得精神疲憊。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有些同學只知道“死學”。不會變通,最後就會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而有一部分同學只是思考,而不讀書,學習起來就很吃力。腦子裏沒有一點知識,也就很疲勞的。

所以,我們不要學習這兩種人,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就會使學習變輕鬆。

“攻乎異端,斯害也己。”講的是我們如果研究錯誤的知識,是有危害的。有的同學只是喜歡鑽研,而不分鑽研的對錯。只鑽研錯誤的知識,會讓你很糾結,分不清哪個是對哪個是錯,對以後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們要鑽研正確的知識,為以後的學習做好鋪路。

“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講了孔子問仲由教導他的`話明白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我們知道的問題要回答表明你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問題你要説不知道,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心裏不會,卻在表面上應付,這樣的人雖然用小聰明得到了別人的賞識,但是你內心卻並不理解它真正的含義,下次別人還問你這個問題,你還是作應付回答時,你便了成連基本知識都不知道的人。在平常生活中,我們要處處引以為戒,不要成為只會耍小聰明的人。

我們要把思與學結合在一起,還要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