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職場勵志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

欄目: 職場勵志 / 發佈於: / 人氣:1.18W

我們總能從那些有關職場勵志散文體會到一些職場真理,那麼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如何快樂工作

很多朋友和我探討在職場裏的意義,是金錢、職位,還是資源?其實,這些都不是職場成功的“充分條件”。我覺得,快樂才是我們能走完、走好職場之路的最重要因素。

無論你在什麼層級、什麼領域工作,都會身處一個“小團體”裏。在這個小團體裏,有競爭也有協作,有碰撞也有妥協,無論怎樣,你一定要獲得大家的肯定;否則,無論你對外如何叱吒風雲,你也依舊不快樂。

前段時間,朋友用有意思的假設詮釋了以上的論斷:假如你在美國白宮權力核心工作,歸根到底也是一個“小團體”——領導班子。即便這樣的中央高層,也需要得到“團體”裏其他人的認可。如果在那裏,大家都不愛搭理你,就算你位高權重,相信你依舊會不開心的。

所以在任何一個小團隊裏,要取得成績,要快樂開心地過下去,首要做的就是和團隊裏的大家和諧相處。

和領導“看上去很美”

團隊的領導有時候就和父母一樣,我們是沒得選的。大多數情況下,管理層和被管理層或多或少存在矛盾,當然也不乏優秀的、深受大家愛戴的領導。但如果你很不幸地發現你們團隊的領導是個“奇葩”的話,那你也絕對不能和他擺開架勢,大戰300回合。你也不要參與到部門隊友的“起義”隊伍裏去,再如何也要做到和領導“貌合神離”。因為即使領導再“不盡如人意”也一定會有利益至上的人追隨他,而你螳臂擋車的壯舉,只會讓你遍體鱗傷。

和隊友“禮”尚往來

這裏的“禮”,不是給團隊裏的大家送禮,而是用一種“尊重”的原則和同事去相處。這個“禮”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和團隊裏的隊員越“禮”。有的團隊裏的個別隊友成了兄弟、姐妹,甚至情侶,這其實是翻越了“禮”的柵欄。有利益的地方,是不能有真正的朋友的,至少沒有永遠的朋友。如果你在團隊裏和個別隊友“交了心”“穿了一條褲子”,那一定是弊大於利的,很多時候將不利於工作,不利於團結其他人,同時會讓你的職場環境變得複雜,變得充滿各種動因。

語言傳遞正能量

永遠用正面的語言評價同事。有一次,我負責做一個會議的背景噴繪,結果由於粗心,背景做出來後發現打錯了字。於是,我連夜撤了背景,通宵趕製了出來,並在當日臨晨會議開始前把背景替換好。在工作總結的時候,團隊的負責人就評價我這次會議最辛苦、責任感強、通宵加班等,而所有的評價裏,所有關於“犯了錯”“失誤”的字眼都變成了正能量的鼓勵。這讓我深受感動,於是更加深了和團隊的感情。

以上這些,都説明一個道理,職場成功首先要職場快樂。而職場快樂,不可能自己獨樂樂、傻樂樂,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需要得到大家的喜歡。

只有快樂的職場,才是孕育成功的職場。即便你在職場裏沒有獲得名利上的成功,但一輩子和自己的“工作”快樂了一場,那也不失為一種職場成功!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請你不要一個人去戰鬥

文/永星

經歷了同甘共苦的人,才能體味到休慼與共的深意。若是你很幸運,已經有這樣真摯的同事、好友,那麼好好珍惜吧!

一朵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偉大的英雄的產生,莫不是由背後無數位有名或無名的戰友的付出來成就的。戰場如此,商場如此,職場也是如此。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他懂得利用願景、目標來激發大家的鬥志,將那些相關的人綁到自己的戰車上,任由自己驅使,所向披靡。

職場中人也是如此,一味講求個人的出類拔萃、光芒四射顯然是不明智的,到頭來反而可能成為一個具有悲情色彩的英雄。這是狹隘的個人英雄主義,每個職場中人都應謹記,尤其是那些自認為喝過幾瓶墨水,就自我感覺良好、成功慾望極為強烈的“大蝦”們更應克服這種被職場成功慾念所掩蓋的弱點。

要知道,一個人可以在職場中獲得漂亮的業績,卻無法所向披靡,成為職場中的常勝將軍,唯有依靠團隊的力量,借用他人之長去彌補自己之短,才能將事業推向輝煌,成就個人的價值。所以,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實現雙贏,這才是笑傲職場江湖的一個必殺技,是你所必須攜帶的“武器”之一。

呂克,一位年輕帥氣的“海歸”,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成歸國,被上海的一家專門從事新能源開發的公司高薪聘過來。公司對他寄予了厚望,也十分信任,委任他為一個太陽能應用項目研究團隊的項目總監,並將公司經驗豐富、具有學識優勢的研究員配備給他。

這個項目研究一旦得到突破,將奠定公司在同行業中的核心地位,公司對他寄予厚望。而且,憑着呂克的學識以及過去取得的成績來看,半年之內取得研究突破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半年過去了,呂克所負責的項目不僅一無所獲,而且項目組竟然遇到了瀕臨瓦解的危機,公司內幾位經驗極其豐富的研究員相繼跳槽。董事長大為震驚,調查瞭解一番後才知道,原來呂克自恃“海歸”身份,自以為掌握着行業研究的前沿信息,對公司配備給他的這些“土鼈”看不上眼。

他寧願一個人躲在實驗室裏夜以繼日地做研究,撰寫研究報告,也不願調動起其他人的力量共同參與進來,只是讓他們做些與研究核心無關或邊沿的輔助性內容。用他的話説,自己剛到公司,被公司賦予了極大的信任,必須要用打眼的成績來亮相,如果大家都參與進來了,完成的成績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團隊的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也被稀釋了,這樣反而讓那些“土鼈”不勞而獲了。

正是這種思維方式,讓他將那些有着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雪藏”起來。大家深感自我價值難以實現,跟着這樣逞個人英雄的領導沒有什麼前途,便紛紛在獵頭公司的遊説下跳槽走人。而呂克,所學專業固然具有比較優勢,但畢竟在應用領域知之甚少,技術突破也只能停留在工作計劃階段,最後無果而終,只得重回美國深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諺。然而一旦置身其中,真正能參透並恪守的又有幾人?職場就是江湖,僅靠一個人的本領單打獨鬥是創造不出什麼輝煌的,即使你渾身是鐵又能打得幾顆釘?呂克就是犯了這個錯誤,太把自己當回事,太急於創造能夠證明自己的成績,太不懂得合作的道理,所以釀就了職場上的慘敗。

不要有“凡事自己來”的觀念,完全不靠別人幫助的人是走不了多遠的。凡事堅持獨立完成雖然會讓你有成就感,但相對來説風險也大。要想讓自己做一個成功者,就得想辦法獲得他人的幫助,這種幫助不僅僅來自你的上司和同事,還可能來自其他對你的事業有幫助的人。

在洶湧的人潮中,每個人只不過是一滴水。要想讓一滴水永不幹涸,保持着生命的活力,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自己融入海中。懂得合作與分享,習慣把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你並不會被淹沒,反而會讓生命的浪花更美麗,更漂亮。因為博大才能精深,因為融入才能精彩。職場中人也是這樣,要想在職場江湖中行走天下,只有懂得將自己融入團隊,才能使自己保持着旺盛且強勁的戰鬥力。否則,你只能成為江湖裏一個叫賣狗皮膏藥的小把式,很快便會被人遺忘。

不要拒絕海的召喚,也不要拒絕去擁抱海;海會因你而浩瀚,你也會因海而澎湃着生命的激情。如果把每個人的能力都設定為1,那麼10個人的合作成果有時要比10大得多。這是因為人不是靜止的事物,而是像一種奇異的能量,相互推動時將會事半功倍。

現代社會背景下的職場更為複雜,誰都不可能事事知悉,通曉百業,?可能是個專才,但不要奢望能成為全才,“全才”應是一個團隊才有資格具備的符號。不要一個人去戰鬥,別忽略了旁邊還有摩拳擦掌的同事,正渴望着與你一起建功立業。何不將他們綁上自己的戰車,至少你多了一個伴,對困難多了一份威懾。

懂得雙贏,知道利用合作來成就自己的才是真聰明;狹隘求勝,抱着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不肯與人合作耕種的人真是太愚蠢。懂得這些,也許才是你笑傲職場江湖的真正開始。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為什麼倒黴的總是你

文/永誼

“太不公平了!苦活累活都讓我一個人做,有些人不就是運氣好嘛,憑什麼總是他們出風頭!”

“在我們這個公司裏,就是小人得志嘛,主管們都是一些會拍馬屁的傢伙!”

“工作這麼多年,仍然幹這種雜七雜八的小事,我真是倒黴啊!”

“為什麼我總是碰見這樣心狠手辣的老闆?”

“沒完沒了的加班、沒獎金、福利低、管理不善、氛圍糟糕……我要不是倒黴,怎麼會來到這麼一家公司?”

“為什麼我的運氣總是這麼差?為什麼受傷害的總是我?”

……

在辦公室裏,你經常會聽到類似的抱怨,可能你自己也經常這麼抱怨。對於職場中的抱怨,我們一點也不陌生,而且也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抱怨有道理嗎?值得嗎?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的確,職場中有很多人,但凡遇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甚至一次加班,都會抱怨道:“自從工作以後,我就不停地倒黴。我真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倒黴的人啊!”

他們覺得自己在工作中不順心,完全是因為自己運氣不好,換句話,就是“倒黴的總是我”。但似乎沒有一個人想到:實際上,正是你的抱怨使你越來越倒黴!

沒錯!為什麼倒黴的總是你?其原因正在於你總是抱怨。也就是説:並不是失敗使人抱怨,而是愛抱怨的行為方式使人在職場中總是失敗。

據心理學家的統計,影響人們成功的幾大因素中,心態是排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另外,人們的語言和心態又是互相影響的,而抱怨的習慣,就是用自己的語言不斷地給自己進行負面的暗示和強化,不斷説服自己並“相信”自己就是一個倒黴、失敗、無能甚至心胸狹窄的人。即便有些抱怨的話不説出口,僅僅在心中進行“無聲的抱怨”,也同樣在“摧毀”自己的心態,污染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

心理學家們甚至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抱怨會放大人們的痛苦,給人以“我總是很不幸”的思想誤區。如果陷入這種誤區中沒有自知,不能自拔,一個人逐漸就會“真的”變得很不幸了。

比如,習慣上我們會認為,人在遇到不幸時總要“發泄”一下。就好比遇到病痛時,呻吟可以緩解疼痛。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實際上,很多“心身疾病”的患者,往往起先並沒有什麼病,但他們長期以來不斷誇大自己的“症狀”,這些“症狀”就真的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頑固,甚至有人真的因此而“生病了”,產生了肌體器官的病變。

在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有人做過統計:該院收容的病人裏,有五分之四都是由於情緒緊張和壓力所引起的,甚至一些生理器官的病例也是如此。調查者認為,這些疾病往往“都能歸結到生活和問題的無法協調。”

同樣,在生活中,在職場上,如果我們喜歡抱怨自己的煩惱,那麼煩惱就會找上門來,讓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裏碰上更多的煩惱。

在碰到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誰也免不了發一點牢騷,偶爾的牢騷和傾訴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也是有益健康的。然而,假如一個人養成了隨時隨地抱怨的習慣,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有嚴重的影響和可怕的打擊,他會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種“越抱怨越倒黴,越倒黴越抱怨”的惡性循環之中。

有一天,有個年輕人又一次覺得心裏煩悶得不行。當然,她不敢在辦公室裏當着同事的面抱怨,因為害怕被上司聽到。於是,她悄悄打開自己的網絡聊天工具,對網友們傾訴自己的“不幸遭遇”。

今天,她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怎麼什麼事情都要我來幹?!”值夜班的人請病假了,上司要她代替那個人值班;一個“難纏”的推銷員又來了,要她去回絕;一位客户氣勢洶洶地來提意見,要她去接待……

“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都要我來辦。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她憤憤不平地説。很多網友都開始“支持”她,由於她開了這個頭,大家都開始抱怨各自在公司中的“不幸遭遇”。好像只有一位網友勸慰道:“嘿,想開點兒!能者多勞嘛!這説明你有本事,領導重視你,幹得多,提升的機會也就多啊!”

可這番話並沒有化解她心裏的“疙瘩”,她依然抱怨道:“他們讓我乾的,都是些吃力不討好的小事。你們不知道,在我們那個公司,只有會拍馬屁的人才有加薪和提升的機會。總之,我真是倒黴透了!”

就這樣,她平常工作得很不愉快,她經常抱怨來,抱怨去,她甚至覺得,自己就是靠每天這樣“發泄”幾次,才能“支撐”她堅持做完每天的工作。可每次“發泄”完了,該乾的活還得幹,該面對的那些“煩人”的工作還是得面對……自己的情緒卻絲毫不見好轉。

假如,你處在她的位置上,你該如何面對這一切呢?你會不會像她那樣沒完沒了地抱怨不停呢?

其實,當我們投身職場,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工作,畢竟不是度假。如果工作不辛苦、不麻煩,那就不成其為“工作”了。我們想通過工作獲得收入、獲得自信、獲得通向成功的途徑、獲得人生中的幸福感,我們就不可避免要付出一些代價:比如一定的辛勞、種種瑣碎繁雜的具體事務、面對難題時的無助、以及不可避免的挫折……

強者往往把這些“艱辛”看成是一種樂趣,如同登山者下決心戰勝一座山峯那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享受着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他們已經把“抱怨”從大腦中的剔除了,因為他們知道,抱怨沒有絲毫用處,抱怨完了,該你做的事情還是你的,該你解決的問題也還得一步步地解決。

而一個在工作中總是抱怨不休的人,其實是還沒有適應最基本的職場生活——不論他有多大的年紀和多高的學歷,也不論他有多大的能耐和多少職場閲歷。

其實,我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可能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了,但還是一上班就“千方百計”地找機會抱怨兩句,而這樣的人,絕不可能是有事業有成的人士,他們必定在一事無成地混日子,直到最終灰頭土臉地離開職場。

抱怨,看似能舒解、“發泄”一時的情緒,但它強化了人的負面心態,放大了問題的嚴重性,使人失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創造力。信不信由你,一個人抱怨越多,那他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煩也必然會越來越多。

如果你又一次覺得“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也許,你該理性地思考一下了:抱怨也是一天,不抱怨也是一天,何必牢騷滿腹,讓自己不開心呢?那些看上去或成功、或快樂、或輕閒的同事們,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你又知道多少呢?要知道,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如換個思路,努力上進,想辦法去改變現狀吧!

對了,順便告訴你一聲,案例中那個女孩一個月後就被那家公司辭退了。算上這一次,她畢業後的兩年中已經五次更換工作了,只是,低廉的薪資待遇和糟糕的人際關係幾乎從來沒有更換過。

我們總能從那些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中體會到一些職場真理,那麼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如何快樂工作

很多朋友和我探討在職場裏的意義,是金錢、職位,還是資源?其實,這些都不是職場成功的“充分條件”。我覺得,快樂才是我們能走完、走好職場之路的最重要因素。

無論你在什麼層級、什麼領域工作,都會身處一個“小團體”裏。在這個小團體裏,有競爭也有協作,有碰撞也有妥協,無論怎樣,你一定要獲得大家的肯定;否則,無論你對外如何叱吒風雲,你也依舊不快樂。

前段時間,朋友用有意思的假設詮釋了以上的論斷:假如你在美國白宮權力核心工作,歸根到底也是一個“小團體”——領導班子。即便這樣的中央高層,也需要得到“團體”裏其他人的認可。如果在那裏,大家都不愛搭理你,就算你位高權重,相信你依舊會不開心的。

所以在任何一個小團隊裏,要取得成績,要快樂開心地過下去,首要做的就是和團隊裏的大家和諧相處。

和領導“看上去很美”

團隊的領導有時候就和父母一樣,我們是沒得選的。大多數情況下,管理層和被管理層或多或少存在矛盾,當然也不乏優秀的、深受大家愛戴的領導。但如果你很不幸地發現你們團隊的領導是個“奇葩”的話,那你也絕對不能和他擺開架勢,大戰300回合。你也不要參與到部門隊友的“起義”隊伍裏去,再如何也要做到和領導“貌合神離”。因為即使領導再“不盡如人意”也一定會有利益至上的人追隨他,而你螳臂擋車的壯舉,只會讓你遍體鱗傷。

和隊友“禮”尚往來

這裏的“禮”,不是給團隊裏的大家送禮,而是用一種“尊重”的原則和同事去相處。這個“禮”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和團隊裏的隊員越“禮”。有的團隊裏的個別隊友成了兄弟、姐妹,甚至情侶,這其實是翻越了“禮”的柵欄。有利益的地方,是不能有真正的朋友的,至少沒有永遠的朋友。如果你在團隊裏和個別隊友“交了心”“穿了一條褲子”,那一定是弊大於利的,很多時候將不利於工作,不利於團結其他人,同時會讓你的職場環境變得複雜,變得充滿各種動因。

語言傳遞正能量

永遠用正面的語言評價同事。有一次,我負責做一個會議的背景噴繪,結果由於粗心,背景做出來後發現打錯了字。於是,我連夜撤了背景,通宵趕製了出來,並在當日臨晨會議開始前把背景替換好。在工作總結的時候,團隊的負責人就評價我這次會議最辛苦、責任感強、通宵加班等,而所有的評價裏,所有關於“犯了錯”“失誤”的字眼都變成了正能量的鼓勵。這讓我深受感動,於是更加深了和團隊的感情。

以上這些,都説明一個道理,職場成功首先要職場快樂。而職場快樂,不可能自己獨樂樂、傻樂樂,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需要得到大家的喜歡。

只有快樂的職場,才是孕育成功的職場。即便你在職場裏沒有獲得名利上的成功,但一輩子和自己的“工作”快樂了一場,那也不失為一種職場成功!

有關職場勵志的散文:請你不要一個人去戰鬥

文/永星

經歷了同甘共苦的人,才能體味到休慼與共的深意。若是你很幸運,已經有這樣真摯的同事、好友,那麼好好珍惜吧!

一朵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偉大的英雄的產生,莫不是由背後無數位有名或無名的戰友的付出來成就的。戰場如此,商場如此,職場也是如此。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他懂得利用願景、目標來激發大家的鬥志,將那些相關的人綁到自己的戰車上,任由自己驅使,所向披靡。

職場中人也是如此,一味講求個人的出類拔萃、光芒四射顯然是不明智的,到頭來反而可能成為一個具有悲情色彩的英雄。這是狹隘的個人英雄主義,每個職場中人都應謹記,尤其是那些自認為喝過幾瓶墨水,就自我感覺良好、成功慾望極為強烈的“大蝦”們更應克服這種被職場成功慾念所掩蓋的弱點。

要知道,一個人可以在職場中獲得漂亮的業績,卻無法所向披靡,成為職場中的常勝將軍,唯有依靠團隊的力量,借用他人之長去彌補自己之短,才能將事業推向輝煌,成就個人的價值。所以,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實現雙贏,這才是笑傲職場江湖的一個必殺技,是你所必須攜帶的“武器”之一。

呂克,一位年輕帥氣的“海歸”,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成歸國,被上海的一家專門從事新能源開發的公司高薪聘過來。公司對他寄予了厚望,也十分信任,委任他為一個太陽能應用項目研究團隊的項目總監,並將公司經驗豐富、具有學識優勢的研究員配備給他。

這個項目研究一旦得到突破,將奠定公司在同行業中的核心地位,公司對他寄予厚望。而且,憑着呂克的學識以及過去取得的成績來看,半年之內取得研究突破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半年過去了,呂克所負責的項目不僅一無所獲,而且項目組竟然遇到了瀕臨瓦解的危機,公司內幾位經驗極其豐富的研究員相繼跳槽。董事長大為震驚,調查瞭解一番後才知道,原來呂克自恃“海歸”身份,自以為掌握着行業研究的前沿信息,對公司配備給他的這些“土鼈”看不上眼。

他寧願一個人躲在實驗室裏夜以繼日地做研究,撰寫研究報告,也不願調動起其他人的力量共同參與進來,只是讓他們做些與研究核心無關或邊沿的輔助性內容。用他的話説,自己剛到公司,被公司賦予了極大的信任,必須要用打眼的成績來亮相,如果大家都參與進來了,完成的成績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團隊的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也被稀釋了,這樣反而讓那些“土鼈”不勞而獲了。

正是這種思維方式,讓他將那些有着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雪藏”起來。大家深感自我價值難以實現,跟着這樣逞個人英雄的領導沒有什麼前途,便紛紛在獵頭公司的遊説下跳槽走人。而呂克,所學專業固然具有比較優勢,但畢竟在應用領域知之甚少,技術突破也只能停留在工作計劃階段,最後無果而終,只得重回美國深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諺。然而一旦置身其中,真正能參透並恪守的又有幾人?職場就是江湖,僅靠一個人的本領單打獨鬥是創造不出什麼輝煌的,即使你渾身是鐵又能打得幾顆釘?呂克就是犯了這個錯誤,太把自己當回事,太急於創造能夠證明自己的成績,太不懂得合作的道理,所以釀就了職場上的慘敗。

不要有“凡事自己來”的觀念,完全不靠別人幫助的人是走不了多遠的。凡事堅持獨立完成雖然會讓你有成就感,但相對來説風險也大。要想讓自己做一個成功者,就得想辦法獲得他人的幫助,這種幫助不僅僅來自你的上司和同事,還可能來自其他對你的事業有幫助的人。

在洶湧的人潮中,每個人只不過是一滴水。要想讓一滴水永不幹涸,保持着生命的活力,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自己融入海中。懂得合作與分享,習慣把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你並不會被淹沒,反而會讓生命的浪花更美麗,更漂亮。因為博大才能精深,因為融入才能精彩。職場中人也是這樣,要想在職場江湖中行走天下,只有懂得將自己融入團隊,才能使自己保持着旺盛且強勁的戰鬥力。否則,你只能成為江湖裏一個叫賣狗皮膏藥的小把式,很快便會被人遺忘。

不要拒絕海的召喚,也不要拒絕去擁抱海;海會因你而浩瀚,你也會因海而澎湃着生命的激情。如果把每個人的能力都設定為1,那麼10個人的合作成果有時要比10大得多。這是因為人不是靜止的事物,而是像一種奇異的能量,相互推動時將會事半功倍。

現代社會背景下的職場更為複雜,誰都不可能事事知悉,通曉百業,?可能是個專才,但不要奢望能成為全才,“全才”應是一個團隊才有資格具備的符號。不要一個人去戰鬥,別忽略了旁邊還有摩拳擦掌的同事,正渴望着與你一起建功立業。何不將他們綁上自己的戰車,至少你多了一個伴,對困難多了一份威懾。

懂得雙贏,知道利用合作來成就自己的才是真聰明;狹隘求勝,抱着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不肯與人合作耕種的人真是太愚蠢。懂得這些,也許才是你笑傲職場江湖的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