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晉朝歷史事件範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7.54K

歷史故事是國中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歷史課堂更有趣味性,將歷史故事引入國中歷史課堂還具有實用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晉朝歷史事件,希望能夠幫到你!

晉朝歷史事件範例

晉朝歷史事件篇一:看殺衞玠

公元320xx年,也就是西晉懷帝永嘉六年,南京發生了一起史上最悽美的“追星”事件:知名帥哥演講家衞玠在眾多美眉粉絲們的爭相圍觀下,累死了!典故“看殺衞玠”説的就是這回事。

魏晉南北朝是個美男如玉的年代,衞玠在眾多的美男中,又以其獨特的病態美更惹美眉們憐愛,每次他坐着白羊車穿行在洛陽街上,遠遠望去,就彷彿白玉雕成的塑像,洛陽居民傾城而出,站在路邊欣賞花美男,一時間萬人空巷,當時人都叫他“璧人”。

光靠俊美,還不足以成為大眾偶像明星,衞玠有着一項絕技——清談。清談是很累人的,畢竟那是一種高度的抽象思維活動。由於衞玠很會擺龍門陣,爹媽怕他磨牙磨得太累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政治問題太敏感,最好避開,就限制他多説話,因此他多數情況下保持緘默,但是偶爾舌頭癢了,便會口若懸河,立馬就能把四座的人震趴下。王澄算是名士中清談玄理的大腕了,但一聽到衞玠發言,每每“絕倒”。

像衞玠這樣的璧人出門簡直是一場災難,每次都造成城中交通癱瘓,因為來欣賞他的美眉太多了,裏三層外三層地圍着,“觀者如堵牆”。令人不得不歎服的是,衞玠的美超越了性別,就連男人看了也怦然心動。驃騎將軍王濟是衞玠的舅舅,丰神俊朗,儀表不凡,可王濟總會感歎,和外甥在一起時,“彷彿身邊有一顆明珠,把我襯得跟個豬頭似的”。

後來,衞玠搬到了首都南京。他不瞭解的是,關於他的美貌傳説早就流傳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這還了得?衞玠來了!就是那個美得慘絕人寰、清談起來勾魂攝魄的衞璧人啊!結果,南京城的衞玠粉絲集體出動,把衞玠圍了個水泄不通,有要簽名的、有求擁抱的,那時候可沒有保安維持秩序,把衞玠累得半死。由於眾粉絲腎上腺素上升,極度興奮久久不肯離去,再加上被圍堵着空氣混濁,衞玠本身又是個多愁多病身,一不小心他就掛掉了,年僅27歲。這炫目的大明星隕落時,南京的“衞粉”們哭聲震天。

“看殺衞玠”這一事件,《晉書·衞玠傳》、《世説新語》等古籍上都有記載。這死法是因美而帶來的“杯具”,也可算是人類死因中最離奇另類的一種了吧。

晉朝歷史事件篇二:國子學始現

國子學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是跟太學並立的一所旨在培養貴族子弟的機構。它是我國古代在太學之外,設立一所傳授同樣內容的中央官學的開始,是西晉教育制度的一個主要特點。

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始設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南北朝時,或設國子學,或設太學,或兩者同設。北齊改名國子寺。隋文帝時以國子寺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煬帝時改國子寺為國子監。唐宋亦以國子監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元代設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亦分別稱國子監。明清僅設國子監,為教育管理機關,兼具國子學性質。1920xx年(光緒三十一年)設學部,國子監遂廢。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與太學,名稱雖異,歷代制度亦有變化,但俱為最高學府。惟當兩者並設時,國子學之教育對象乃屬於更高級統治者之子弟。國子學一般設有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為生者助教五人,從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經教授。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

國子學中有行政官員太常、散騎、常侍,教職人員博士、司業、主事、司成等,以及學員如禮生、弟子、門人、散生、寄生等的郡籍及姓名多達400餘人,其中太常1人,散騎常侍博士祭酒1人,散騎常侍博士1人,典行鄭大射禮博士1人,典行王鄉飲酒禮博士1人,博士8人,助教1人,治禮中郎3人,治禮禮郎5人,治禮舍人1人,治禮軍謀橡2人,太學吏舍人1人,太學吏軍謀1人,都講2人,主事1人,禮生108人,弟子136人,門人2人,散生51人,國子都講1人,國子司業1人,國子主事1人,國子司成2人,都講3人,主事2人,寄學3人,寄學陪位1人。其中的祭酒博士為學校的重要職位。《晉書·職官志》雲:“咸寧四年(應為咸寧二年),武帝初立國子學,定置國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唐六典》卷二十一曰:“漢官儀雲:漢置博士祭酒—人,秩六百石,後漢以博士聰明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晉武帝立國子學,置祭酒一人。晉令曰:祭酒博士,當為訓範,總統學中從事。”

晉朝歷史事件篇三:祖逖勤奮好學聞雞起舞

傳聞祖逖年輕的時候就很有抱負。在祖逖與劉琨一同去司州擔任主簿之時,兩人關係融洽,經常在一起談論時局,慷慨激昂,因為性格喜惡相同,兩人同睡。有些時候談到深夜,兩人抱着被子坐起來,相互勉勵道:“如果天下大亂,豪傑並起,你我二人應在中原幹出一番事業!”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兩人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起來練劍。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訓練,他們兩人最後成為了亂世中不可多得的兩員大將。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而劉琨做了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因此,後人也經常用聞雞起舞的故事來勉勵一代又一代奮鬥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