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真實的元朝歷史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7W

關於真實的元朝歷史有哪些呢?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真實的元朝歷史,希望能夠幫到你!

真實的元朝歷史

真實的元朝歷史篇一:元世祖重用讀書人

許衡是元代的著名學者,他在漢、蒙文化的融合交流方面,起過不小的作用。忽必烈即位後,曾任命他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

有一年盛夏,許衡遇到一件急事要外出處理,便顧不得烈日當空,帶着幾個人匆匆出門了。

驕陽似火。許衡一行在酷暑中趕路,一個個熱得滿頭大汗,喉嚨幹得像要冒火。忽然,他們發現前面有一棵梨樹,不禁高興得爭先恐後地向梨樹跑去。

大家搶着摘梨解渴,只有許衡一個人端坐樹下。

兩個下屬摘了梨給許衡吃,卻被他謝絕了。

“天氣這麼熱,您難道不覺得口渴嗎?”下屬問。

“盛夏趕路,酷熱難當,怎麼會不口渴呢!”許衡回答。

“那您為什麼不吃梨子呢?”下屬又問。

“不屬於我的東西,我怎麼可以隨便拿來吃?”許衡反問道。

下屬勸他:“這梨樹沒有主人,您何必這樣拘謹呢?”

許衡堅定地説:“梨樹無主,我的心不可以無主!不管天下是混亂還是太平,不管他人是高尚還是卑鄙,我都要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夠不覺夏日的炎熱煩躁,不怕口渴難熬;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夠事業有成,無往不勝。”

許衡一席話,説得隨行人員都很感動,也很羞愧。

忽必烈原來對中原文化並不熟悉,但他在當親王時,就留意招攬各方面的人才,特別是漢族讀書人中有才幹的人。許衡只是這許多人中的一個。早在元太宗時,元太宗窩闊台曾下令考試儒術,許衡參加了考試,並且考中了,由此他開始出名。忽必烈當親王時,特地派了使者去請他,並任命他為京兆提學。許衡到任後,大力興辦學校,講授程朱理學。由於他名氣大,來求學的人很多。

許衡當了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後,正式設立了國子學(封建時代的最高學府),學生都是從忽必烈手下的蒙漢大臣的子弟中挑選出來的。許衡以朱熹的《國小》等為教材,向他們講授程朱理學等儒家文化,課餘還教他們學習儒家的禮儀和技藝。使他們瞭解了中原文化和儒家的治國方法,為元朝廷培養了不少人才。他的學生,後來成為宰相、大臣的有近十人,成為各部和地方長官的又有數十人。

忽必烈手下還有一位劉秉忠,是他最信任,也是最早任用的漢人謀士。劉秉忠十七歲時就擔任了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二十二歲時到山中隱居,學全真道,後來又在天寧寺出家當和尚。1242年,禪宗高僧海雲應忽必烈的召請,去講佛法,他帶了劉秉忠一同來到忽必烈的王府。在交談中,忽必烈發現劉秉忠知識很淵博,天文地理、工程水利、諸子百家,他沒有不知道的;對天下大事也瞭如指掌。 因此海雲禪師返回南方時,忽必烈把劉秉忠留在王府當書記。劉秉忠一直追隨忽必烈,經常參加重要政治問題的決策,對忽必烈的決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們都尊敬地稱他為“聰書記”。

忽必烈即位後,劉秉忠按忽必烈的命令制定各項制度。他糅合蒙古的制度和中原的傳統制度,制定了元朝的新制度,在建立中書省、使用“中統”這一年號、選用官員等方面,他都起了很大作用。他還和許衡等人策劃立國規模,議定了官員的任命、俸祿等制度;又參照唐代的《開元禮》,主持制定了元朝的朝廷禮儀。

成吉思汗建國以後,一直用“大蒙古國”這一國號。忽必烈即位後,政治中心轉到了中原。公元1271年,在劉秉忠的建議下,取《易經》中“大哉乾元”的意思,將國號命為“大元”。早在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燕京被定為中都,但因舊城被破壞得較厲害,126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主持建造新都城。劉秉忠將舊城東北的空地定為新城的城址,按中原都城的傳統制度和規格作了全面規劃,建起了一座新都城。1272年,按他的建議,中都改為大都,成為元朝的統治中心。

此外劉秉忠還向忽必烈引薦了不少有才幹的漢族知識分子。如張文謙、姚樞等,都是他推薦給忽必烈的。在這些人的輔佐下,忽必烈鞏固了他在中原的統治。從1279年滅南宋後,元朝再次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唐代末年開始的分裂局面,並且奠定了包括以後明、清二朝在內的長期統一的基礎。

真實的元朝歷史篇二:地震幫成吉思汗滅了西夏

公元1038年至1220xx年間,在中國的西北部,有一個與宋、遼(金)三足鼎立的少數民族王國——大夏封建王朝,史稱“西夏”,都城為興慶府(今為寧夏銀川市),其統治範圍大致在今寧夏、甘肅、新疆、青海、內蒙古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其疆域方圓數千裏,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界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員遼闊。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諒祚、秉常、乾順、仁孝、純、安全、遵頊、德旺和末主,期間經歷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國道中落、族滅國亡的曲折過程,最終滅亡於成吉思汗之手。鮮為人知的是,地震幫了成吉思汗的忙,使西夏很悲催。

13世紀初,蒙古部乞顏酋長鐵木真(也就是後來的成吉思汗),以傑出的軍事才能,擊敗了西起阿爾泰山東至興安嶺,南起陰山北麓,北至貝加爾湖的漠北草原各遊牧部落,於1220xx年創建了蒙古汗國,結束了漠北數百年的分裂歷史。

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區無法獲得生活亟需的農產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資,為了滿足經濟上的需要,代表草原遊牧貴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鄰地區發動了一系列掠奪戰爭。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標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國,目的是反抗、擺脱金國的統治。但是,作為戰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輕動”,審時度勢,沒有首先把矛頭指向當時尚能擊敗南宋的金國,而是選擇了在遼、北宋及金、南宋兩大勢力鬥爭夾縫中求生存的西夏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6次攻打西夏,從第一次進攻西夏的1220xx年算起,到1220xx年蒙古軍第六次出征徹底征服了西夏,前後經歷20xx年,時間延續如此之久,並非蒙古軍無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間,他征服和統一了境外諸部落,無暇顧及西夏之事,更無全力進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終不甘心臣服於蒙古汗國,每當蒙古軍出兵攻打時,在力不能支的情況下,則無奈求和歸降,一旦勢力有所恢復,形勢對自己有利和有機可乘時,就“禮意漸疏,消極納貢”,“陰結外援,蓄異圖”。在20xx年的戰爭中,西夏毀約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於西夏的偽降,使情況更加複雜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軍遠征歐、亞的廣大地區,無法儘早地解決西夏問題,這就是成吉思汗徵滅西夏的戰爭為何用時較長的根本原因。

1220xx年,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軍第一次向夏國發動進攻。這年三月,鐵木真藉口西夏收納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並縱兵至瓜、沙諸州進行擄掠。四月,蒙古軍在退兵時經過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純佑對蒙古軍的突然進攻束手無策,只得任其蹂躪。待蒙古大軍撤退後,純佑慶幸危機已過,於是下令大赦。修復經過戰爭被毀壞的城堡,改都城興慶府為中興府,表示夏國經過大難之後,必將中興。同年十一月,純佑聽到蒙古軍進攻金國,與金將河東監軍完顏天驥相持不下,即領兵也進入金境,行數日一無所獲,後得報金兵被蒙古軍擊敗,遂遣兵救援,知力不勝撤兵而還。

天慶十三年(1220xx年)正月二十日,長久以來圖謀篡位的鎮夷郡王安全與純佑的生母羅太后合謀,發動宮廷政變,廢黜了純佑,安全自立為帝,改元應天元年。三月,純佑暴卒於宮中,死因不明,終年30 歲。

為掃除征討西夏障礙,使西夏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進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將西夏鄰邦盟友——乃蠻部、蔑乞兒部、烏梁海部各個擊破。同時在此次征討西夏時成吉思汗還特別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戰法。在萬事俱備、志在必得的情況下,1220xx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進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烏拉特中旗新忽熱古城,這是成吉思汗從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時第一個攻克的城池。新忽熱古城北依陰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次征討,蒙古兵在西夏境內擄掠數月,最後因作戰線過長導致糧草不濟而退兵。

1220xx年3月,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再攻西夏。在賀蘭山中段的克夷門遭到西夏軍重創,蒙古軍傷亡慘重。相持兩個月以後,蒙古大軍還是包圍了中興府。西夏國主親自上城督戰,守城將士拼死防禦。兩個月後,蒙軍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漲之機,引水淹城。中興府被圍困達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無數。後來,城牆坍塌,決堤的河水四溢,蒙古軍隊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萬般無奈之時,借夏主納女求和之機,順水推舟,同意退兵議和。

1220xx年12月與1220xx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別兩次調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兩位圜主遵頊、德旺雖調兵遣將拼死抵抗,皆因軍事實力過於懸殊而屢戰屢敗,以請降遣人質作為條件,換取蒙古軍退兵。此間,西夏軍隊廣大將士誓死保衞自己的疆土,打過不少勝仗,給蒙軍以沉重打擊,一度極大地鼓舞了西夏軍民的鬥志。但是,就蒙夏之間整個戰局而言,還是以西夏王國盡失西域的河、瓜、甘、肅、涼諸州而告終。

公元1220xx年2月,成吉思汗又藉口西夏遲遲不納人質,以65歲高齡統兵十萬第六次攻打西夏。雖然西夏的各處守將忠心竭力,守城禦敵,但最終抵擋不住蒙佔鐵騎,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軍直撲中興府的北方重鎮靈州城。守城的將領是西夏名將嵬名令公,他在靈州城西黃河沿岸層層設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幹裏黃河,朔風成冰,蒙古鐵騎衝過黃河殺將前來。嵬名令公率軍迎戰,西夏將士倒下一批,又衝上一批,以死相拼。終於阻住了蒙古軍如潮的攻勢,蒙古軍開始撥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見了逃兵,不禁大怒,揮刀砍死幾個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這才殲滅了西夏守軍。這場戰爭非常慘烈,是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所遇到的最頑強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發誓要蕩平西夏,於是就揮師包圍了中興府,同時派軍隊把外地的西夏守軍各個擊破。並於12月命令蒙古軍隊攻克鹽州(西魏置,治所於五原,即今陝西定邊,後入西夏,蒙古廢之),派兵四處燒殺搶掠,西夏民眾“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

1220xx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繼續圍攻中興府,自己帶領大部分軍隊渡黃河進攻積石州,以徹底卡斷夏軍後路。夏軍日夜在都城堅守、抵抗。多次打退蒙軍的進攻。5月,成吉思汗回師隆德,因天氣炎熱,在六盤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興府諭降。

真實的元朝歷史篇三:明太祖十五個不徵之國

“不徵之國”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貢體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對明代外交定下基調:一要奉行和睦,二則厲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佈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這15個國家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

這15個“不徵之國”的宣佈,標誌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確立,也象徵明朝政府承認了上述國家的主權獨立。在此後給各國的詔諭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場。

附:

這十五個不徵之國裏,日本排在第二位。據説是看見元蒙兩次遠征日本而遭遇頑強抵抗,最後反致失敗,太祖感其剛烈於是定其為不徵之國。

但是,因為日本涉嫌捲入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怒日本特甚”,並且在《祖訓》中指出日本“雖朝實詐”,但他卻依然沒有討伐日本的意思,只是“決意絕之”。朱元璋的這種處理方式固然有受到忽必烈兩次征討日本均告慘敗的教訓影響,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他於洪武四年頒佈的詔書中説的極其詳盡明白。該詔書稱: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不徵”其實是受保守的思想所局狹的,日本的狡猾也躍然紙上。

又:據説地球上有三個國度的人最勤勞,分別是:德國、日本及中國。

日本出過豐臣秀吉,也出過足利義滿;有東條英機,也有大平正芳。

極善與極惡並存,這個中國曾經不屑一顧的蕞而小國,中國人嘴裏的倭寇、倭奴,欺負起主人來卻最為兇狠。

如今,有日本在卧榻之側,就是睡覺,我們也睜着一隻眼睛。與日本為鄰,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Tags:元朝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