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優秀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優秀6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作為老師,也要抽出時間及時的給自己補充能量,才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慢慢的成長和進步。前兩天一個好朋友推薦讓我看看《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説這本書特別好看。正好自己去逛書店的時候碰到了這邊書,所以買來看一下,看完之後感觸還是很大的。

小説的主要情節時主人查爾斯作為一個股票的經紀人,家中有賢惠的妻子,有兒有女,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消失了,只是因為他心中燃燒的沒有泯滅的火苗,他對畫畫的摯愛,他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這時突然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沒有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夢想自己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

所有人都會以為追逐夢想的`道路非常美好,道路處處有驚喜,其實並不然,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會有荊棘,會有坎坷,這種夢想的追逐也不是喊幾句口號,而是腳踏實地的去自我實踐。這讓我想到了自己在大學時間的那一些渾渾噩噩的怎麼去度過自己的時光的,在大四的時候,我暗下決心自己要考研,每天嘴上喊着自己的口號,別人出去玩自己就在圖書館學習,其實捫心自問當時自己身在圖書館,其實自己的心早就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自己説着要追逐夢想,但是在自己實踐操作的時候並沒有自己下功夫,沒有去披荊斬棘的為自己的目標奮鬥,夢想就離我越來越遠了。

夢想的實現,肯定是要經歷一定的苦難之後才會開出勝利之花,正如查爾斯,在追逐自己做畫家的路上,先是經歷了生活的窘迫,五年之後身體上的疾病纏身加上心理上的挫敗感使他奄奄一息,這樣的挫折和苦難並沒有你使他迴歸自己的舒適生活,仍然堅持着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小的夢想,後來他又被流放到了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上,還和一個土著的女人結了婚,但是後來又不幸的患上了麻風,致使雙目失明,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卻畫出來了盛世之作。

看完這本小説,心情很複雜,不知道怎麼評價他的功過,在自己離開家的那一刻,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但是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但是那種鐵石心腸,我相信在生活中我是無法喜歡上這樣的一個人的,縱使他多有才華。但是又想到了心中有夢想,到哪裏都是遠方,為了追求真理,為了追尋自己心中的那簇火苗,堅定不移。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外面飄着雪花,我想到了很多,想到那些為自己的目標堅定不移的偉人,想到了改變中國落後面貌一個個有目標的人,想到了原來自己,反思現在的自己。

捫心自問,安於現狀和追逐夢想,你會選擇哪個?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由《刀鋒》和《月亮與六便士》所引發的有關人生的哲思的確振聾發聵,但是書中對女性人物個性的刻畫不免令人心生遺憾。這兩本小説的主人公都是男性,男性在性別上被社會賦予了一種天然的自由,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思想上,相較女性而言都擁有高度自由。如果主人公的性別置換成女性,這兩部小説就不會那麼成功,因為女性在追求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的道路上仍受一定的限制,而且那種四處“流浪”的生活對女孩來説也有很大的風險。不久前新聞裏出現過的,一個南京女孩晨起鍛鍊,結果遇害了。這類駭人聽聞事件的發生,使得女孩的社交範圍和時間限制又往回縮了一縮。

毛姆筆下的男主人公恣意、灑脱,過着“漫不經心”的生活,但是單從這兩本書來看(其他作品我沒有看過),裏面女性的形象都很單一,甚至可以説是刻板印象,大多數女孩的生活裏只有家庭,眼裏只有愛情,她們沒有尋求人生價值的追求,好像生來就是男性的附屬品。男性社會造就了這樣的女性,反過來又給女性打上狹隘、無知的標籤,在那些塑造成懷有雄心壯志的男性角色的襯托下,更顯得鄙陋、可憎,這真是不應該!

前幾天,我讀到一個《張素英和她的“城堡”》的`故事。張素英是個60多歲的中國農村婦女,丈夫死後她過起了流浪生活。她“漂流”到甘肅省的某個小村子,一個磚塊一個磚塊地拾起廢棄的磚石,純手工打造自己的小小“城堡”。當地人不知道她打哪兒來,為什麼要在這裏落腳,為什麼要建造一座稀奇古怪的建築。後來有位藝術家發現了她,用相機記錄下她的生活,使得更多的人們知道了這個毫不起眼的農村婦女。她平靜的生活沒過多久就被打破,城堡是違章建築後來被有關部門無情地拆除了,於是她又開始了流浪之旅。同樣,這一次也沒有人知道她將去向何方。

如果有小説家講述她的故事,我想這故事一定和那些偉人的故事一樣動人。這個故事動人之處在於張素英特有的女性魅力:她是農村婦女,但她卻從不“循規蹈矩”,以流浪為生;她一無所有,卻靠拾荒打造了一座造型奇異的“城堡”;她是年逾六旬,卻能坦然直率地言及婚姻愛情。

張素英的故事唯其是女性,才更顯動人,活脱脱像活在21世紀的追求自由平等的簡·愛!我的拙筆塑造不出這樣一個個性十足,富有魅力的女性角色,唯願下半場人生能儘量向她靠攏,不用舌頭贅述智慧,而用行動表態人生,活出一份恬淡、灑脱與豁達!

對人生的哲學思考沒有性別之分,女性之中也有深刻的哲思者,也有超然物外之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感觸頗多!月亮是夢想與信仰,六便士是安逸與舒坦,縱然腳下鋪滿了便士,而他的眼裏卻只有月亮。我為斯特里克蘭歡呼!對於故事中主人公拋棄妻子的行為,我沒有太多想法,甚至能寬容,但對他能有勇氣活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卻表示無限敬佩。夢想與信仰,從我們呱呱落地起,就與我們相隨,本是靈魂一部分,但在俗世不斷浸染中被磨滅。斯特里克蘭,在他活到四十歲,渾身已沾染了俗氣時,能毫不回頭,拋棄一切,內心的堅毅已徹底的震撼了我。拉近點,我想起中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曉慧,35歲前她是華為企業的一名高管,有非常優秀業績,拿着可觀的年薪,有着令大家都羨慕的社會地位;35歲後,她卻棄筆從戎,成為一名軍人,39歲時,更成為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我時常在想,當她拋棄原來優越生活,決定追尋夢想,成為一名軍人時,她的`內心要經歷多少次博弈,有多少個久久不能入眠夜晚,多少次幻想自己人生道路選擇的後果。她所受到的挑戰與壓力並不比斯特里克蘭少。但是她做到了,前半生和後半生,她過了兩種截然不同生活,以勇氣和智慧,活出人生中的高度和寬度。

不知道,大家有感覺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業餘愛好,孜孜不倦,從不懈怠,比工作更有趣!寫作,做木工,剪紙,唱歌,或是遊戲業餘玩家,或是電影發燒友。

曾幾何時,這些業餘愛好在我們還是孩童或者青少年時,是我們夢想和信仰。就如我,也曾想過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在生活道路上,我卻離夢想越來越遠。當我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活口的工作,有了安逸與舒坦,我們便有了更多借口告訴自己,要甘於現狀,要把過去幼稚想法好好的藏起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鐵口,同一趟列車,同一個表情,同一種匆忙,我們生命就這樣,被偷偷的擷取,靜靜的,甚至都忘記時間存在。皺紋悄悄爬到臉龐,我們從別人口中的孩子,變成孩子口中的阿姨甚至奶奶!我們的生命,真實的來過人間,但卻從來沒有感到過燦爛。我們還沒有告訴世界,我來了!世界卻讓我離開了!

讀了《月亮與六便士》,我的心底產生了一絲勇氣和希望,縱然,我們缺乏足夠勇氣,做翻轉。但至少在彎腰撿便士時,努力抬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名字起的有趣,乍一聽上去好像是一個“夢想與現實”的故事,或者説“月亮與六便士”的抉擇,但呈現遠不止於此。其實這書名只是一個偶然,卻不偶然的反映出了讀者們往往存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煩惱。書中主人公走了一條為夢想近乎瘋魔的極端之路,我們或許對他的自私絕情深惡痛絕,也因他的執着堅持感慨萬千。然而人性是多面的,世界也並不是非黑即白,若要去給他那種偏激但決絕的執念直接下一個對錯或優劣的定語,似乎還有點複雜。書中節選:

“我內心渴望過上更為驚險的生活,只要我能做出改變,我指的是那種無法預知的改變和刺激,我便準備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巒和兇險莫測的海灘。”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裏,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這是我在《月亮與六便士》裏感觸很深的兩句話。對於主人公斯特克利蘭,他選擇為了理想拋棄一切,但他不是因為覺得理想多麼崇高和白月光,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那是他最想要的`。對於被主人公害慘了的施特洛夫,他選擇無私奉獻以至於家破人亡,他無條件的愛妻子只要妻子快樂寧可自己離開,我們也不知道那是不是他最想要的。

也許對於我們來説,無論是選擇理想還是現實,如果是最想要的,便不懼艱險負重攀登的朝着那個方向前進就好。至於對錯與否,是不是無愧於心能不能不欺暗室,就需要自己去思考了。其實理想和現實,追求和物質,他們之間並沒有壁壘。心中要有理想,眼中要知現實,雖然矛盾不可避免,但程度需要把握,比重可以分清。如果理想如月亮掛在的天空,想着它才能踏實入睡不會恐慌,六便士則是自食其力的第一步,腳踏實地才能積攢更多接近月亮的勇氣。理想固然美好也不需要別人的理解,而直面現實從而能支持和反哺理想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本書讀上去不似一本典型的小説,因為作者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讓人覺得主人公就如作者身邊存在的人一樣真實。外國小説裏的人物名字總是較長,因翻譯的關係有時候會讀得不順暢。還好本書人物較少,關係不復雜,開頭的五六章堅持過去後就變得順暢了。月亮與六便士,作者其實沒有推薦怎樣更好,而只是寫了一個故事讓讀者自己去想,愛與人性。走在滿地六便士的路上,你卻抬頭看的是月亮,會感覺到不一樣的滿足和幸福吧。要腳踏實地,但不要去在乎地上那些東西,因為理想才會讓人越飛越高。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的未來會閃閃發光。所以我們上了那麼多年的學,做了那麼多年的工作,吃了那麼多的苦,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普通的人。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我們用盡了全力,過着平凡的一生。接受平庸,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但這並代表我們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在平凡中,我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希望。這本書,情節曲折。講述了,一個男作家的“閨蜜”向他投訴,説自己那個老實巴交的經濟適用型老公也就是男主留下一封分手信就失聯了。家裏一直現狀穩定,衣服洗了,地也拖了,菜也合口味,難道是有小三,這怎麼行?我幫你找!於是作家來到巴黎,在一家小旅館找到了男主。破門而入,正準備捉姦在牀,卻只見男主在這破爛骯髒的房間裏畫畫……不是出軌又為何要拋家棄子?男主平靜的説:我對妻子、孩子和生活已經厭倦,只想畫畫。這個在正常人看來是“欠教育”的理由,卻得到擁有文學理想——男作家的無腦支持。他回到倫敦勸“閨蜜”離婚,放理想一條生路。於是,男主甩掉包袱,醉心創作。他窮的吃不起飯,還好有位畫家朋友欣賞他,他主動負責男主吃住,還把自己的畫室讓給了男主,甚至妻子都做了男主的模特,所以最後他把老婆也搭了進去。為了徹底成全自己的欣賞,畫家朋友退出了家庭。但男主依舊是隻要畫畫不要人妻,人妻就自殺了。男主的天賦逐漸得到了關注,但他認為這會干擾到創作的純粹。後來,男主就跑到一個偏僻的小島,娶個土著姑娘,生了個娃,繼續畫畫。最後,男主得了麻風病,交待土著妻子,在他死後必須把遺作都銷燬了。也許在他看來,世人的眼中只有六便士,沒有人能通過這些畫作看到他看到的月亮。你願意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去追逐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嗎?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的這樣做了,他在不惑之年放棄了一切,獨自離開家鄉,成為了一名流浪畫家,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他是那個抬頭看到月亮的人,主人公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辭去工作,拋下家庭和他人,看來或許很不負責任,但堅持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有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許,人生的意義不過就是對得起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願我們都可以去享受那些屬於我們的平凡而不平庸的日子。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當遍地都是六便士時,你是否還有勇氣抬頭望向月亮?一百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就可以用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説。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濟人,一夜之間拋棄了一切,遠走他鄉,從倫敦去了巴黎。後來人們才知道他是去那裏畫畫,經受了一系列的磨難,在對文明世界的厭倦下,他來到南太平洋中的一座美麗島嶼,與世隔絕。在臨終前,他帶着傲慢和不遜縱火燒了自己創作的一幅傑作……

在這部小説中,毛姆描寫了諸多人物,一邊是為理想而傾其所有的,孜孜不倦的斯特里克蘭,亞伯梓罕醫生,布呂諾船長;一邊是愛慕虛榮的斯特里克蘭夫人,庫特拉斯夫人,卡邁克爾醫生,還有熱心誠實的斯特洛夫,背叛愛情的布蘭奇,貪圖小利卻義薄雲天的尼克爾斯船長,樂善好施的蒂阿瑞,能説會道的庫特拉斯,純樸善良的阿塔……小説採用第一人稱來寫,夾敍夾議,娓娓道來,對自我也有很多反省,對人生感悟良多。如此紛繁的故事,全憑"我"來穿針引線,可以説“我”是這部小説的又一個主角。

瞭解斯特里克蘭前,你必須瞭解高更,縱看高更,三十五歲毅然辭去了個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專心致力於繪畫;一八九一年值一八九三年,以及一八九五年至一九零一年,高更曾兩度前往塔希提島,長期居住並進行創作。這些都與斯特里克蘭的命運有了幾份相似之處。可以説:理想與現實,崇高與卑賤,神聖與凡俗,無論在斯特里克蘭還是高更上,都並非二次元對立。斯特里克蘭即帶有現實生活的粗鄙和冷漠,也有着無人能及的超凡意志和追求。這也就是《我們從哪裏來?(高更作)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的核心精神。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是終極的靈魂追問。這幅畫如此的.深邃而震撼,而在小説中,它完成了主人公的精神性追問,最後被付之一炬,暗示着什麼?當人類的精神性抵達了自身,並且為了這個自身而存在,不再需要任何物質性的東西,哪怕是所謂的藝術傑作。這正是藝術創作的心聲:當你完成了最偉大的作品,它便離你而去,因為藝術的最高訴求並非任何實體,而是那遙不可及的精神的涅磐的象徵……付之一炬正是涅磐的象徵。和高更相比,斯特里克蘭的死和他的傑作的毀滅更顯得震撼人心,這正是小説的高明之處。

放眼望去,滿地都是六便士,人們爭先恐後地爭搶着。唯斯特里克蘭,冷嘲熱諷了一陣後,望向他心中的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