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22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萬曆十五年》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

《萬曆十五年》、《中國近代史》是兩本歷史書,前者講明朝萬曆年間歷史,後者講清末歷史。

高育良為什麼成功?可能就是從這本書裏得到了啟發,本書着重説了六個歷史人物,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但將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表露無疑,維護皇權統治的“利器”竟然是道德,是禮,靠的是四書五經。於是催生出只講道德不_律的文官集團。

其實當時的問題就是制度問題,兩萬文官抱團取暖,內部又分派系,皇帝很多事情是左右不了的,比如_問題,當時一個二品大臣一個月俸祿只有一百五十兩銀子,更不要提其他的小官了,所以地方官收取“常例”,京城大官收受地方官賄賂,想要勵精圖治,大刀闊斧的改革,像_現在一樣實行依法治國,使各級官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是難上加難。

禮雖然可以規範人們的行為,卻也是社會進步的巨大阻礙。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道德亦有陰陽。

海瑞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大清官,抄家只有十兩銀子,但他斷案的標準如下,令人不敢苟同。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可以想象,以“禮”斷案可能得到真正公正嗎?百家筆記網文人也有陰陽,張居正在我的印象裏本來同他的名字一樣,的確張居正有嚴厲,為國盡忠的陽的一面,但同時他也有任人唯親,排擠對手,個人生活奢侈,放縱部下貪污的陰的一面。

更可笑的一點是萬曆皇帝和文官集團關於立儲一事的爭執,文官堅持立長子,因為長幼有序,萬曆皇帝一心想立自己心愛的鄭妃的.兒子為太子,最終還是抵不過數萬名文官,也因此在萬曆十五年開始不理朝政,以老子的“無為而治”為藉口,不上早朝。説到底還是社會制度問題。

後來滿人入關,建立大清帝國,他們實行的重農抑商的保守統治。所以近代的屈辱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近代史那本書就不再寫了,這段歷史都比較熟悉。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2

前些日子筆者認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在剛看到書名的時候,自然而然我把《萬曆十五年》當作一本常規的歷史書來讀。但其實,真正讀過了之後猛然發現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歷史書,更不僅僅只有這一種讀法。

縱覽本書,在萬曆十五年,這個春寒料峭的1587年裏發生的林林總總,一切看似平淡無奇,卻已為大明王朝的衰頹埋下了伏線。怠政罷工的萬曆皇帝、厲行卻悲劇收場的張居正、盡心帷幄的首輔申時行、孤獨的將領戚繼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贄……某一年,某一人,這種切入筆法細微得很,但牽動全文的是一條張馳自如的線:牽出這高拱、鄭貴妃、鄒元標,牽出耕織伍旅、財貸制度、民德風俗,牽出官場的陰與陽,皇尊的欲和權。合上書後我鮮明地感受到這裏邊裏承外合、互文相應的'妙處。

此外,這本書最讓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兩點。第一是沒想到歷史書竟然可以這樣寫,作者取一個特定的年份,然後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個人傳記式的描述,串聯展現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維中,總覺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説了算;在任何一個組織中,第一把手説了算。但是這本書卻告訴你了另外一種規則:一個組織一旦形成,同時也會形成一種獨有的慣性。這種慣性力量很大,個人有時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從一個組織的慣性就可以窺探一個組織的生死存亡。

所以説,這本書不是一個書齋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經歷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這樣的作品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心理學上的,政治學上,組織學上的,管理學上的,很多現象和道理都可以觸類旁通。而這正是本書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屬於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3

黃仁宇先生的這本書不同於以往的史書,全書僅僅細寫了萬曆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雜事,卻上升到了整個中華歷史的思考高度,與中華文明的精神聯繫在一起,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觀點,讀來更是令人眼界開闊,受益匪淺。

與教科書上僅僅幾個四字短語便能概括的死板的歷史人物形象不同,書中從多角度剖析了各個人物,在這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複雜。

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認為萬曆皇帝的昏庸僅僅是張居正教育失敗所導致,然而隨着閲讀的深入,他的形象也變得完整起來。張居正的腐敗僅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對整個政治體制的失望與無奈。

繁複的禮節以及所謂道德束縛的陳詞濫調使他疲憊不堪,甚至讓他由此陷入與整個官僚集團長期的無聲對抗之中,以消極怠工、不理朝政來表示自己對這種長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議。

他並不是徹頭徹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為太過聰明,看透了這個社會的醜惡與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時的他也曾是一個勵精圖治,胸懷抱負的皇帝,甘願忍受亢長無味的禮節教條,甚至曾徒步遊行,求雨祈福。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萬曆皇帝骨子裏的叛逆精神愈來愈烈,企圖衝破封建的枷鎖。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離經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實際的行動向陳舊的道德禮教發出了質疑與抗議,更讓讀書的我們領悟到僅憑道德所堆砌和約束的社會就像是無根的草,浮於表面,不堪一擊——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然而這種神奇的制度並不僅僅存於明朝,而是成為了一種傳統,存於整個中國的封建社會。張居正也曾試圖去改變這種看似已經凝固的制度,無奈根深蒂固。官場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稱,同時又用近乎嚴苛的道德去約束他人。

首府張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對待下屬嚴苛,但是自己卻不知檢點,奢靡至極,使得官員上下怨聲載道。無奈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無人膽敢抵抗,可是當他一死,各種醜聞告狀便紛湧而出,張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榮華富貴,死後卻揹負了一世罵名。再看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人,他們都是光榮一時的朝臣,但卻都有着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與無奈。這無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縱觀全書人物,每個人都可稱作是失敗的封建道德社會的產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確,我們應該肯定這種制度曾經給中國帶來的種種榮光,但是靜下來深思,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對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車之鑑,當今社會需要法治便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當然,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美德不可一併丟棄,不過,人們也開始明白,道德的背後如果沒有法律給予支撐,便像沒有雙腳的人一般無法立足,最終只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在漫漫黃沙之中。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4

《萬曆十五年》是一出悲劇。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和掙扎,但迫於環境,他們最終一一失敗。失敗的不是他們,是明朝,是時代,是萬曆十五年的所有人。

這場悲劇的核心,在於朱元璋的頂層設計能力太差,沒有靠譜的治國框架,又非常的幼稚,最後淪落到以德治國。小時候看古裝電視劇總覺得裏面的事情都沒法理解。

大臣們為啥因為皇帝立誰當皇后、當太子,吵得不可開交,以死相逼?大臣們為啥成天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吵來吵去?為什麼倭寇這種東拼西湊的強盜幫,能對明朝造成那麼大損害?為什麼當官的人一定得四書五經,文章寫的好?不應該考察管理能力什麼的麼?

事有反常必有因,因,就是這個國家的政治框架。在明朝,德是治國方略,德是行政依據,德是文官集團的底盤。德是治國方略。皇帝就必須成為德的最高代表。所以皇帝要不停的出席各種卵用沒有,純粹作為象徵意義的活動,以此來強調自己的德。而文官集團會嚴密的監督他,因為皇帝有德,政權的合法性才能穩定,文官才能高枕無憂,這是文官集團的命根子。

德是行政依據。因為這個國家太大了,由無數個農村組成,國家的行政效率又太低。每件事情如果認真去判斷,成本極高,文官集團是吃不消的,不如用規則極其簡單的德來判斷。所謂大道至簡嘛。

德是文官集團的底盤。既然是以德治國,官員的核心能力也就成了德,所以,長袖冠衣,三濾長鬚,雍容雅正,成了文官的經典形象,至於能力,不重要。整個文官集團,基於表面上的共同信仰,綁定在一起,這就叫底盤。

在這個框架裏,最開心的是文官集團,他們也是國家真正的主人。

對上,他們嚴格要求皇帝。不能有絲毫自身的`特點、私信、個性,一定得代表好「德」。對外,他們打壓武將集團。因為德既然是最高代表,穩定就成了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出了亂子,本身就是無德的表現,那武將的平亂,又有什麼可值得誇耀的?再説,文官要求德行,武館要求能力,文官自然看不上武官。

對下,他們基於「德」的要求治理老百姓。判案的時候,哥哥和弟弟,就判弟弟錯。窮人和富人,就判富人錯。丈夫和妻子,就判妻子錯。對事實的考量?他們才不在意呢!

對內,他們組成一個個利益集團,相互間爭鬥的極其厲害。幾乎每一次朝堂上的爭端,或者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被用來黨同伐異,維護自身利益。對自己,他們表面標榜道德,背地裏極盡私慾。即使比較清廉的官,也覺得搞些灰色收入理所應當。在這個以德治國的框架裏,你會發現,一切都解釋通了。

大臣們為皇帝立誰當皇后、當太子,吵得不可開交。是因為皇帝違反了立長的道德規則,而違反道德,就會觸動統治合法性的根基。大臣們成天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吵來吵去,表面是為了小事,實際是為了剷除異己,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都是利益。

倭寇這種東拼西湊的強盜幫,能對明朝造成那麼大損害。是因為武將被打壓的過於厲害,軍事極端不受重視。當官的人一定得四書五經,文章寫的好,而不應該考察管理能力。因為以德治國,官員的核心能力,就是德。

在這個詭異、崩壞,江河日下的系統裏,很多人在做着自己的反抗。萬曆和正德發現文官集團表面冠冕堂皇,背地極盡私慾的真相,決定不再合作,一個不上朝,一個成天出去打仗。

張居正想要中興明朝,整頓税收,大權獨攬時尚能推動少量地區執行,卻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復原樣,自己也身敗名裂。申時行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不再強力推動,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協調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做好事情,缺只是小修小補,還被文官集團罵道德不夠。海瑞選擇相信德,過的一貧如洗。但受時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據德,而非法律。同時他太扎眼,為整個文官集團所不容。

戚繼光非常現實,從小兵用的武器、戰術,到治軍方略,戰略戰術,都按照實際情況來。該送禮送禮,該送美女送美女。即使這樣,在他的靠山張居正倒台後,他也被迅速罷官。

李贄的悲劇,不在於最後的自殺,而在於他從來沒有圓融一體,自身思想前後矛盾。他希望能彌合文官集團的私慾和道德,這幾乎不可能。「萬曆十五年」裏的每個人,就這樣在激盪和反抗中走完了一聲,迎來最終的大失敗。以上,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框架。這個框架不僅能幫你更加理解明朝。其所揭示的問題,很多在當今依然存在。比如老百姓期盼清官,缺不呼喚法制。一堆人對封禁咪蒙彈冠相慶,缺又對另一些封禁的內容扼腕歎息。德治的弊病,思維的慣性,早已延續了幾百年。

而這本書帶來的方法論,則是大歷史觀。歷史裏的八卦,個人的命運,各種奇聞異事,懸案迷蹤,都並不重要。要把眼光拉長到三五百年,看到大的歷史脈絡。觀察不妨細緻,格局卻要宏觀。這句話,是對《萬曆十五年》最好的註腳。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5

讀罷,其實不僅是為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所歎息,更是為整個國家以及民族所感到悲哀。

萬曆皇帝也好,張居正也好。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都只能在這個封建的制度之中運行。而這其中儒道又起了關鍵作用。自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儒家一直被封建統治者所運用來壓抑住廣大羣眾的思想。不可否認儒家有其可取之處,然而一旦淪為統治者的工具,就成為了束縛整個民族發展的毒瘤。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社會的日常運行不是靠有創造性的法治而是依靠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那麼這個社會的創造性必然是收到了極大的限制。中國近代史的屈辱歷史,事實上早已在那個四海昇平的`萬曆十五年埋下了伏筆。一個被儒家所束縛,眾人閉目塞聽,關閉大門的古老國度,早已經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在萬曆十五年,不論是即將不再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是要勵精圖治想要扶大廈之將傾的張居正,或者是想要調和百官矛盾的申時行,還是恪守絕對原則的海瑞。他們所作的努力,都只是侷限於封建制度之下的小修小補或者小打小鬧。大明王朝就像歷史上其他王朝一樣,也無法擺脱封建制度下的歷史規律,走到了他的發展盡頭。

我還想説一下萬曆皇帝。事實上在過往對於他我是有很大的偏見以及不滿,覺得他三十年不上朝,致使國家中樞趨於癱瘓。並且橫徵暴斂致使民眾怨聲載道。但是一個朝代發到了晚期,實際上走向終結已經是脱離了皇帝乃至整個官僚機構的控制,除非進行土地改革,否則每個朝代都在土地兼併下不可避免的走向矛盾激化的深淵。而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皇帝怎麼可能會對自己階級的人開刀?只是説皇帝的個人能力,能為這個國家續多幾年的命。

事實上,萬曆皇帝也是凡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作為一個凡人,在皇帝的位置上事事卻都要按照羣臣所限制的儒家的思想來行事,按照所謂皇帝的準則來行事,使得他身心俱疲。我覺得有四件事是讓我十分感慨的。一是萬曆想要進一步的學習書法卻被張居正所制止,張居正舉出了陳後主,宋徽宗等人來警醒萬曆不可對於藝術過於沉迷,於蒼生並無補益。二是萬曆在王儲選擇上與羣臣們鬥爭了長達幾十年,原因皆在必須按照傳統的長子制度來選取皇儲。最終這場鬥爭以羣臣的勝利而結束,以致他灰心喪氣只得用“無為”的消極態度來報復羣臣,長達數十年不上朝以及不選補官職,從而使官僚機構陷於癱瘓。三是萬曆在二十幾歲之時就以及開始營造自己的陵墓了,而他也欣然接受了這精神上的活埋。四是他想要出城視察陵墓卻遭到了羣臣的反對,而他也於1588年之後三十多年再沒有踏出過紫禁城一步,不免讓人唏噓。

事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無法發揮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把自己的創造力用於政治之中,只能恪守祖宗之法,恪守儒家之道。這種一眼看到盡頭的生活,哪怕貴為九五之尊又有什麼意義呢?在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本應是大展宏圖,發揮自己創造力以及實現自己勵精圖治的大好年華,卻事事受到羣臣的反對掣肘,事事都要按照所謂的“祖宗之法”來行事。這樣的生活實際上相當於行屍走肉罷了。在羣臣的眼裏,在他們監督下成長起來的朱翊鈞,勢必要充分的體現他們的意志,也勢必要按照一條早已鋪好的道路一路走到頭。這不得不説是萬曆的悲哀,也是這個國家的悲哀。這樣陳腐的思想,扼殺創造力的思想與制度,怎麼還能指望可以使得國家長久的發展呢?把希望寄託在所謂的一兩個明君身上,卻不去改變整個制度讓國家得以長治久安,所有的結局必將是一個又一個的歷史輪迴的悲劇。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6

《萬曆十五年》共分為7個章節,除了第一章外,後六個章節每一章都講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他們是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時代的佼佼者,通過他們自身遇到的問題來反映當時的國家的狀態。

一個王朝的興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一個王朝的政治能夠適應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創建輝煌時代,反之則逐步走向沒落。比如唐朝出現過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徵説過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講的就是王朝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係的問題,魏徵説的是兩個極端。在百姓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物產豐富勞動量大的時候,勞動被積累起來,形成國力。而百姓不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矛盾尖鋭的時候,也就會出現種種問題,直到統治階級被推翻。

《萬曆十五年》講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政治,軍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現的現象。不同的歷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階層的矛盾。在具體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決,則説明統治階級是被認可的,進而可以得出結論王朝的統治是適應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繼續下去的。可是書中講的矛盾中,幾乎都是無法解決的矛盾了。對於當時的歷史走向,可能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時候了,體制不能改變了,改變就會出現自殺的悲劇,同時這個體制能保護既得利益者,但是這個體制是要觸礁的。因為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歷史趨勢了。可能王朝的統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馬上就要觸礁了。這就是問題所在。而對於道德的褻瀆就更加證明了歷史的發展已經不能再容忍了。

當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個人英雄,是不能改變體制的,因為不能保護階級的利益。道德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書中通過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關係已經到了最後,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改變了,王朝是窮途末路了,是夕陽時代了。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7

公元一五八七年沒有彌賽亞的誕辰,沒有先知的教誨,沒有預兆變遷的星斗閃爍滿天。有的,不過是一張張臉罷了,一張張疲憊地奔波於歷史的定格之中的臉。

萬曆註定不是屬於帝王的時代,這張臉譜中註定沒有多少王權的神氣。大明王朝註定只是封建史上的一個瞬息,而萬曆朝大約是閤眼的前奏,畢竟紫禁城中休憩的已不再是一個雄心壯志的統治集團,這點,萬曆之前的嘉靖就感覺到了——萬曆同他一樣早年登極,充滿變革和振興的希望,但這一些希望都隨着自身年齡與矛盾的增長、深化漸漸瓦解。明孝宗(弘治)應當感到悲哀,因為他的子孫沒能像他那樣扭轉祖宗留下的可怕局面。也正是因為如此,多事之朝才如同一出又一出的摺子戲,留下那麼多紅紅綠綠的角色。

惟獨有個人不繪臉譜,單看他一眼就覺得有凜然之氣撲面而來。他不是貢生,鄉試出身,也不應是有權對別人吹鬍子瞪眼的那一類,卻絕對有憋着氣唱大紅臉的天賦。他叫海瑞,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剛峯。如果出生在當今社會,他一定算是個勤奮的好少年,與此同時,又是無知的憤青。想要為萎靡的朝政打一劑強心針的他,若不是有打不死的勇氣,怎麼敢傲立於羣臣之中?説他簡樸,卻又囂張,普天之下,凡為仕者無不懼其威風;説他忠誠,卻又不能扛頂風的旗,固執於毛皮小事之間。一個儒道的修行者,一個齋戒靈魂的素食者,他因為與塵世相觸而不再是聖賢。這不僅是海瑞的不幸,更是明王朝的不幸。他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舒展自己的政治才華——以博得帝王的信任。但嘉靖尚道,萬曆重情,他只能做一面沒有人去照的鏡子,被擱置三朝的老臣。

明朝沒有李世民,沒有長孫氏,宮廷中人人戴着面具。讀《明史》我幾乎沒有抓到一個背影,但慶幸《萬曆十五年》讓我勉強看見了一個海剛峯。幾乎孤芳自賞的他,行走於濃粧豔抹的人羣中,很乾淨。他死的時候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鏡碎了,卻沒有人去補。

萬曆十五年,一五八七,明代的又一面鏡子不在了。在一片景仰的聲音中,海瑞那張不戴面具的.臉成了永遠的幻影。他的矛盾並不來自內心,而是與外界摩擦的結果。我不想假設他為那個時代的良心,或許他沒有資格,李贄有,因為他懺悔過。

海瑞不會回頭,他不知為何要懺悔,他要做信念,而不是心的殉道者。大明王朝合上眼的前一刻,他或許,是最後的那個憤怒的拳頭。

臉?對,他的臉,不過是一張皮。皮下的,才是硬骨頭。歷史的臉譜是多端的,但油彩背後的,方是本原。一面能透過它的鏡子,是不是很好?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8

選擇閲讀《萬曆十五年》的原因與《明朝那些事兒》有極大的聯繫——《明朝那些事兒》常常與《萬曆十五年》拿在一起被人比論,而《明朝那些事兒》也被我劃在小説一類中我很喜歡的歷史文學類系列叢書。我對《萬曆十五年》產生好奇,自然也有理可循。大約花了一週讀完這本不算厚的“史書”,又延伸了一下相關史料,我開始寫這篇讀後感。

首先是我瞭解到的有關本書的地位評價。《萬曆十五年》可以説是一部改變中國人閲讀方式的經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癥結。“萬曆十五年”即指公元1587年,本書開篇黃仁宇先生就説明了為何要單講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從目錄我就產生了親切感,我想這樣一目瞭然的目錄更方便讀者從中尋得因果。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李贄、戚繼光等人的名字一掛,我也就大概瞭解了作者行文的方向與着筆點——這本書取一年為題,前後延伸,通過幾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和故事講述着明朝的歷史,甚至是整個中國古代的專制體制。

結合閲讀和課下資料查找,我認為本書要講述的最終論點是中國古代落後的原因,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在我們高中所學和課外閲讀不太難想到,集權的目的是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幾個方面實現對權力的集中,但是讀完《萬曆十五年》我又會想,真正意義上的集權是否一定取決於皇權呢?站在本書引導的角度,國家的專政體制發揮着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皇帝一人,還有他背後的文官集團,更可以追根溯源説是儒家思想。因此書中所再三“強調”的萬曆皇帝不能立心愛的女人為皇后、不能立喜愛的兒子為太子,不能決定死後自己和妃嬪的墓葬——萬曆在史上一貫消極的作風或許我可以將其看做一種無形的抗爭。從某種角度看萬曆一直在和龐大的集團做着對抗,在以往的歷史學習中老師稱之為中央集權的鬥爭。權傾朝野的張居正、頗有思考的申時行也一直在揹負着那個龐大的文官集團的壓力——這就是國家的制度——或者説道德制定下的制度和法律。(均為不專門學習研究歷史的我的.個人看法,如有誤解之處還請老師原諒)。那麼按照我的這種看法,書中花費諸多筆墨去記述禮儀、制度,我也可以對自己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了。 括而言之,《萬曆十五年》給我的感覺比《明朝那些事兒》要更為穩妥真實,讀它的時候更像是在聽一位年高德劭的學者在細細向我分析,但是它和那本書一樣在於二者的語言都平和而淺近,使我這個僅僅是對歷史感興趣的“門外漢”也能得到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與思考。相比而論,我可能會更喜歡《萬曆十五年》。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了關於自己的一些感觸(同樣是非專業學習研究的觀點),古代中國的體制問題不僅使黃仁宇先生產生思考,也使我有所困惑。沒有西方的大炮轟炸,中國的體制會改革麼?從一方面看:封建體制的頑固與與生俱來的安土重遷思想;從另一方面看:體制內部自身的穩定性也促使着其自身的微調和變化。李贄的悲慘下場與同時期西方對各流派思想的寬容相比,西方的改革當然更為容易——又或許我們從程朱理學説起,清朝不能算作落後於西方的開始,因為它不過是走着前人體制的老路罷了。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9

很早就聽説過《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閲讀,畢竟是歷史方面的書,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間偶然機會借到這本書,用了1周多的閒散時間閲讀完。

本書是美籍華人黃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經出版了英文版本,本書不單單是一本歷史書,書中通過歷史文獻的研究從財政、人事、軍事、政治、哲學、階級等多個解讀來解讀明朝歷史上“無關緊要”的一年。

在書中黃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歷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歷史觀來研究歷史(大歷史觀提倡“將歷史的基點退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在這本書中就是通過研究萬曆年間6個主要人物作為橫截面來研究整個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

閲讀時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封建制度越來越登峯造極,皇帝越來越淪為一個符號或者“牌位”。這和之前上學時學歷史和平時看書看到的結論不同,之前的觀點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達到頂點,明朝廢除了丞相,清朝設立了軍機處,只是作為皇帝的顧問和行政祕書,皇帝的權威得到了無上加強。

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確是皇權在封建社會後期更多作為一個象徵出現,真正起到統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團,這些文官集團用儒家經典對皇帝的任何行為舉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規定,皇帝在公開場合翹個二郎腿也會受到文官集團的勸諫。文官集團不要求皇帝有多麼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鋭意進取,只需要作為一個表徵在那裏就可以。

2、認識到了更豐滿的歷史人物。中學時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或評判歷史人物時往往一筆帶過,如果我們只通過歷史教科書來了解歷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窺豹了。中學以後通過網絡、圖書也瞭解了一些歷史人物,但這些瞭解都很片面,缺乏專業性。

在書中的6個人物中,比較感興趣的是張居正,戚繼光,這兩個人物耳熟能詳,在看本書之前也在別的地方聽説過兩位的大名,但是還比較淺顯,印象中他們都是為當時朝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尤其是戚繼光抗倭勝利還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在裏面,理所當然認為戚繼光是大英雄,大豪傑。

看了本書之後才對兩位名人有了更豐滿的認識,他們不僅有光輝偉岸的一面,也有在當時環境和自身條件約束下“陰”的一面。張居正作為萬曆朝的首輔,

萬曆皇帝的老師,深得皇帝信任,大權在握,為改革財政制度,支持軍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生活奢華、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等為當世文官集團所不齒的'劣跡。

戚繼光作為明朝中後期最為重要的軍事將領,創立新軍,創新軍事技術、整肅軍紀,清剿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時他的專橫跋扈,對首輔張居正的密切接觸也廣受詬病。但是戚繼光仍然作為最重要的軍事將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書中對戚繼光的描寫有一句話很中肯,“戚繼光的才能不是説徹底變革當時社會制度,而是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下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閲讀時發現另外一點,書中幾乎所有的數字、對話和任務關係都有相應的文獻支持,書後長長的參考文獻列表足以證明著作的專業性。

當然了,由於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歷史學訓練,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對本書提出更專業的解讀。書中一些説法和結論還需要多次閲讀、思考和推敲。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0

高拱年歲已長,身體漸衰,是看不到張居正下葬了。雖然張居正在高拱臨終前的幾個月專程拜訪了閒賦鄉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盡棄、間隙消彌,塵事盡散,夢漸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見張居正之喪,卻不能讓張居正安寢於墓中,其一紙《病榻遺言》卻致一生榮耀致極的張首輔落得個家產盡抄、褫奪諡號、迫奪御賜、子孫充軍;惟沒有開棺鞭屍,算多少保全了些體面。高拱的“陰招”之險,古今無人能及。張居正生前觀世悟禪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涼門”終變成了破敗的華夢,真正“入火聚得清涼”的卻是他的繼任首輔申時行。人性的陰陽、事情的正反,參悟與執迷,事事與非非,盡在眼前身後。這一切正應和了“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開朝洪武以來的文官制度,歷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為骨氣,融到了文人的血液裏。古怪、清貧而又鐵骨錚錚海瑞不得不説是這種骨氣的一個典範。一名文官即然為訕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榮華又豈能羈絆了骨氣。這是一種執拗,也是一種單純,但卻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於天賦,而是來自經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也許固執的海瑞永遠無法理解“一個女人如有情趣,那麼不論她過去是娼妓、已經結婚或正在懷孕都毫無妨礙”。

戚繼光雖有些孤獨,但終是生逢時、命合運的,外有倭寇之患,內有首輔之助。他雖然改變不了陳舊的體制,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範圍內,他已經最大地適應環境發揮他的軍事天才了”。“戚繼光的天才之處,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於他善於在技術上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也許就是戚繼光止止堂的座右銘吧!“他的長處,在於他沒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當成投機取巧和升官發財的本錢,而只是作為建立新軍和保衞國家的手段”。

李贄是一個矛盾體,矛盾得讓人理不出頭緒。“一個農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定並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李贄也走了這條路了,讀了經史子集,做了官。可後來卻辭了官,寄居於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學,要做學問家。這讀書是目的呢?還是路徑呢?怎麼當路徑走了一程,轉而又變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讀書變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後來為什麼又遁入空門,出家了呢?逃離了世俗的羈絆,又去研究世俗的經史,這倒底是出世了?還是入世了呢?李贄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追求個性與自由的孩子。他極度自我,卻又沒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於人世間的,只有無數的因果循環”。他在獄中自裁氣絕前寫了王維的“七十老翁何所求”來解釋他的死因,也是極為貼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建設些什麼,但他從他的閲歷與思考中知道,為了得到自由與解放應當打破些什麼,只是生命將息,力不從心,無所求了。

這就是萬曆十五年,自此以後,萬曆不朝。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1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這一年,明王朝的模範官員海瑞、著名將領戚繼光相繼離世,在歷史的長河裏似乎僅掀起了些許浪花。而在黃宇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裏,這一年,又彷彿暗含玄機,確是頗為值得探究的歷史節點。

縱向而言,1587年距明開朝(1368年)已有219年,距明亡(1644年)尚有57年。此時的明王朝治國早有祖制,統治思想上則信奉僵化的程朱理學下的孔孟儒家,甚至將其視為司法、理政的判斷依據。看似一切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日臻成熟的王朝舊制,僅餘的數十年氣數,卻又無不在提醒後來的諸位看客,實則危機早已潛伏。

橫向觀之,在黃仁宇先生截定的1587年之剖面下,萬曆皇帝正當24歲的盛年,卻已登基15年,其老師兼前首輔張居正已溘然離世5年。執政的前十年亦是萬曆帝在位最有作為的十年,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盛世局面,這些均與首輔大臣張居正勵精圖治,強力推行系列改革密不可分。當然,當時尚在少年的萬曆帝眼裏,凡事以老師的教導為最高準則,名為萬曆中興,實乃張居正的個人意志使然。儘管開朝皇帝朱元璋為鞏固皇權而廢丞相,凡事均需皇帝欽點,長此以往,必有後來皇帝不堪重負,隨之,內閣制度應運而生,加以明朝的監察、祕密警察之制,皇帝既在腦力、體力上得以解脱,又分散權力防止下臣專權。但是這僅是理論上的完美無瑕罷,實際情形往往大相徑庭。張居正竭力輔佐萬曆帝,一心圖治的他斷然不曾想自己的專權,死後引發臣僚羣起攻之,終遭皇帝的唾棄,落得個死後兩年便被抄家,險被鞭屍的悲慘下場。

587年,即位15年的萬曆帝,無論是體力上,還是精神上均略顯疲態。這位從小生活在帝師張居正影響與約束下的皇帝,雄心當立之時,受了反對派的引導與蠱惑,當務之要便是極力清洗張居正等人勢力,似乎一掃了多年來的壓抑與陰霾。然而,此時的萬曆仍然毫無衝破藩籬的快感。約束依舊,自己如同重又被新的人所綁架。自開朝以來,朝廷便被文官集團所佔據,雖然爭吵毫無休止,但正是這毫無休止的'爭論構成了一股難以逾越的力量,使得國家機器在預設的規範與軌道內有條不紊的運轉着。在萬曆看來,自己恰像一具木偶,在羣臣的擺佈下立在當在的位置。他愈發地感到,老師張居正的倒台,真正受益的是倒張派的臣子,他不過是順勢推到了最潮頭罷!然而內心的一點悔意,終究被一時的矇蔽與情緒所淹沒,何況自己還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豈能隨便食言。於繁雜喧鬧的朝堂,萬曆更覺這無窮盡的上朝的無趣與累贅。

所幸的是,在沒有張居正的5年裏,新任首輔申時行頗懂為臣之道,舉凡政事皆處理得滴水不漏。然而,彼時的首輔申時行內心亦頗為複雜,以至於才五十有二的他,便早已鬢髮蒼蒼,顯現出處未老先衰之態。原本作為候補之一的申時行,時來運轉之下,僥倖坐上了首輔的高位。不過,此時的首輔亦如此時的皇帝,職業的矛盾如影相隨。前任張居正的前車之鑑,無疑讓其如履薄冰。

申時行深諳,開朝以來,王朝的運轉全依仗道德的力量得以均衡維繫,而道德的傳承則在於出身於士人階層的文官集團,所有的典章制度均在文官們的直接干預與操作下得以完成。明朝開“八股取士”之先河,考試的標準化雖大大減少了評判的難度而更具操作性,但其束縛人的原創思想亦是立竿見影的,誠然這是為統治者所願見的。這也催生出一批固守陳規、僵化教條的文官士子。自然,本朝的法律已置於道德之下,具體的事務甚至司法判決,全在於為官者的道德評判,而具體操作的技術層面亦無實際的依據,往往為個人的好惡所左右,行政的成效自是大打折扣。綿延兩百年下來,儼然形成了連萬曆帝都深感巨大的力量。中國又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曆史的農業社會,王朝的統治只能通過各級文官與底層的大多目不識丁的農夫勾連起來,因而,施政的核心便在於推行能讓文官能所遵循的文牘範本。當初,前首輔張居正一意力圖打破這種僵死低效的局面,卻終究被這無形的力量所扼殺。

不過,扼殺張居正的力量明面上為其改革將大多數文官置於對立面,而底下的暗流則在於張居正忽視了文官不願公開的私慾,升官發財實則為無數士人畢生追求的夢想。雖然開朝以來,本朝官員的待遇並不高,但是這仍阻擋不了士人們做官的熱情,暗下的俸祿自是豐厚無比的,范進中舉即為一例。那些仁義道德只是停留在嘴上説説,實際執行時又另有一套標準。這陰陽之間的關係,張居正顯然掛一漏萬了,其觸動的是整個文官集團的奶酪。

首輔申時行對此陰陽之道早已心知肚明,其施政要義則在於平衡之術,皆以妥協維持局面為主,而不一意孤行地去達成自己所願。即便如此,言官對其攻擊未曾停過,先是其極力與張居正撇清關係,後因其過於妥協。終究其在擁立太子的事情上,文官們不願意看到其在此事上擁戴新功,一番攻擊之下,被迫辭職掛冠歸田。

王朝的文官們大奉陰陽之道,萬曆帝見得多了便更加感覺無趣而心生厭倦。倒是一位叫海瑞的官員,在如此封閉保守的官場上仍秉承操守,敢於自我犧牲,似一股清流傾瀉於污濁之上。只是清者如海瑞者一生命運多舛,幾經浮沉,最後一次出山已七十有二,不過是文官們看重他高風亮節的名號委以虛職,以寬慰老百姓的心罷了!

至於青史留名赫赫有名的武將戚繼光,在當時重文抑武的情境下,處境並沒有歷史教科書上所言之好。明王朝的武將幾乎皆為文墨不通的粗人,故而對於帶兵打仗並無實際的理論可支撐,統領軍隊的則是文官甚至太監,前朝震驚中外的土木堡事件正是太監領兵的傑作。武將的功績在文官們看來,不過是其高談闊論中一句話的事情,顯得微不足道。也只有這樣的武將,皇帝才安心穩坐金鑾殿。只是軍隊如此低下的戰鬥力,無怪乎東南沿海屢被一干倭寇侵犯。如同戚繼光這樣文韜武略的將領自開朝以來皆為鳳毛麟角,此自然為文官集團所防備。若不是前首輔張居正的鼎力支持,其一番精忠報國的抱負恐如空中樓閣般化為泡影。他的命運實與張居正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的,張的悲劇亦導致了戚繼光後期被萬曆帝革職,一代將星在貧病交加中了卻殘生。

而橫空出世的明代思想家李贄的出現,更如同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怪胎。這位出任過萬曆朝官員的學者,骨子裏對於當時社會僵化的思想、保守的思維而極為蔑視的,尤其對於居於統治地位的儒家學説極為批判。彼時,曾為領導和改造社會力量的儒學,儼然成了限制創造的牢籠。以至於其下半生棄官在湖北麻城的佛院裏著述立説,試圖洗刷這沉悶的空氣。儘管其本身處處充滿了矛盾,但是這種在當時看來離經叛道之舉是值得肯定的。其一些主張是切合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是不為文官集團的重視與採納罷!直至人生的終點時,終引起文官們的羣怒,抓捕入獄自刎而亡。

彼時,在地球的另一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將要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在北京皇城北面的白水黑山間,努爾哈赤去繁就簡創立的八旗軍隊正致力於開疆拓土。而1587年的大明帝國看不到任何勵精圖治、鼎新革故的氣象,反而自皇帝至低級官員愈發的暮氣沉沉、固步自封。

此時封建王朝實則已進入了一條幽暗的死衚衕,中國的大地本可以穿過這條所謂的衚衕通往新的世界,只是歷史沒有假設!一切起於偶然,實又必然!王朝的轟然坍塌早已列上了日程,此即為黃仁宇先生探微知著的內在邏輯罷!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2

在書中的這些人,好像身上都帶着枷鎖,像一個個被固化的靈魂,不知疲倦地想衝破牢籠。最後的結果,都是鬱鬱而終。其實處於那個年代的每一個人,都處於巨大的漩渦之中,掙扎不開,逃離不了。那個旋渦叫道德。但是今天我們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奧祕“因為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其精神上的支柱是道德。”最大枷鎖的所有者,是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皇帝在世之日預築陵墓,在明朝有洪武,永樂,嘉靖,萬曆也是其中一位。但不同的是,萬曆帝的陵墓開始修建的時候,他還不足二十歲。“萬曆所巡視的為自己預築的陵墓動土於1584年的夏天。這一項巨大的工程微妙地體現了把皇帝不當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把它當做一種機構的看法。萬曆皇帝缺乏堅強的意志和決心,但並不缺乏清醒和機靈的頭腦,然而他竟欣然接受了這種精神上的`活埋。”這才是他真正可悲之處。“他朱翊鈞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後被人稱為神顯宗皇帝,而幾百年後他帶給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是命運的殘酷。”

而他的兩任首輔兼老師儼然是兩個極端,張居正鋒利,申時行圓滑。無論是鋒利還是圓滑的處事風格,目的都是為了萬曆朝堂的穩固。可惜,歷史悠久的文官制度所帶來的弊端,以道德代替法律,終究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張居正死後被他一手培養的皇帝批判,後人也顛沛流離。申時行也不得善終,無法功德圓滿。拋去他們首輔的身份而言,精通儒學的他們,將忠君做到了極致。萬般皆下流,惟有讀書高。如果我是張居正,如果我在1584年還活着,我一定淚流滿面。身為讀書人,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他所有讀書人的高傲,和自己嚮往的君子之風,在萬曆皇帝的猜疑中,灰飛煙滅。可是人間再無張居正,人間再無申時行。

這一切的源頭,是當年暗流不斷的朝堂,更是綿延了幾千年的文官制度。海瑞就是這一制度下最具代表的人物。他是個清官,毋庸置疑。但清官不是萬能的。他清廉、節儉、不畏權貴、不屑與官場的腐敗之風為伍,這是從小接受的儒家教育的結果。他將道德視為至高無上的準則,甚至在判案過程中依舊秉承着道德原則。“他不是依靠強有力的機構而只憑個人的判斷去裁決為數眾多、頭緒紛繁的爭執,其是否能一一做到合情合理,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疑問。”他會失敗,毋庸置疑。這並非是他個人之錯,政府不用技術和經濟的力量扶植民眾,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而遏制法治的成長髮育,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是極為危險的一種方式。海瑞以一己之力想對抗整個文官集團,甚至在他被免官之時説“舉朝之中,皆婦人也。”只會削減他同僚對他的同情。他算是整個文官之中的一股清流,但消失太快。想想三百年後的中國,其實三百年後的中國所承受的苦難,從這裏都可以看見。

書中的李贄,是個不拘於世俗的思想家。他的《焚書》《藏書》驚世駭俗,他本人也同樣讓人後人褒貶不一。他入了佛門,卻不守僧規戒律。彷彿這時間沒有一條世俗的看法可以阻止他思索人生的真諦。可他本人又是極悲觀的一個人。他關於中央集權的想法十分先進,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從這一個小小的觀點來看,當時明朝與英國還是可以比上一比的。但是僅存一點點的思想也在官府的壓制下消亡了。李贄的行為讓我心生厭惡,也不願在他身上多費筆墨。

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而我對這本書傾注的心血和嚴謹的歷史態度,着實令人肅然起敬。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3

一提起南京大屠殺,我會本能地想到“30萬”這個驚人的數字。我知道,這個數字的背後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無辜生命慘遭屠戮;我知道,這個數字代表着一個古老民族歷經的不堪回首的一場浩劫。

然而,對於南京大屠殺的細節,我卻如隔雲霧,知之甚少。直至讀到張純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二戰中的大屠殺》。

27歲的'張純如,歷經兩年,四處奔走,承受各界質疑乃至不良人士的恐嚇,最終寫成此書,將大屠殺的歷史細節一一公諸於眾。

讀此書,幾欲棄書而逃,幾欲掩面而泣,幾欲傷心欲絕,血腥沉重的過去重如大山,讓我氣喘吁吁,不堪重負;慘無人道的暴行令人髮指,讓我義憤填膺,出離憤怒。

阿多諾説:“奧斯維辛之後不再有詩。”我説,南京大屠殺之後不再有歌。即便有,那也定是哀歌,是輓歌。歷史被狠狠地撕開了一道猙獰的口子,即使幾十年過去,它仍在汨汨地淌着血,仍在每一個午夜夢迴之際讓炎黃子孫膽顫心驚。

網上曾熱傳着一張圖: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姑娘,一個蓬頭赤腳、眼噙淚光,一個陽光天真,快樂無慮。前者的背後是戰火連天,後者則置身車水馬龍。兩人探長了身子,向對方遙遙地伸手……中間一行字極其醒目:那年亂世如麻,願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

鮮明對比,催人淚下!一想到1937年的那個冬天,最冷的不是那冰天雪地,而是30萬人冰冷的屍體和不知多少國人絕望無告的哭嚎,我的心中便是鋪天蓋地的憤怒與悲傷,閉上眼,腦中就能想到劊子手們張狂的笑容,就能聽到南京城頭徘徊不去的哀嚎!

怎能忘?怎能忘?生命竟如草芥般被踐踏,人性竟如敝屣般被丟棄!不敢忘!不能忘!國之屈辱,民之殤痛!

張純如女士説:“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

不忘歷史,只為讓白骨可以沉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為史鑑!

不忘歷史,方能讓孩童不再驚恐,讓母親不再哀泣,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幸哉,生逢盛世!

壯哉,我涅槃中華!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4

讀到《萬曆十五年》中《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值》這一章,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對海端懷有散意,但卻不大讚同他的作為。海瑞作為這樣一個模範官僚,與當時的體制格格不入。

無疑,海瑞的道德責任感極高,嚴格按照四書五經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言行。但他處事古板,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對於有待斟酌的案件,海稀的判斷標準是,“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守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屬刁頑。”用這樣的精神來判案,顯得草率而荒唐。海瑞一生清貧,敢於直言上諫,大膽對抗上級。他曾向嘉靖皇帝上奏,指責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而多疑愚蠢的君主。這種疏奏簡直是史無前例的,但海瑞取做,並且做了,並贏得了百姓的稱讚,成為清正廉明的代表。

海端的官場仕途幾經沉浮,由於他行事耿直刻板,任職一方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然不顧地方勢力與個人生死,最終因觸及大批人的利益捲入紛爭,他孤軍奮戰,終是寡不敵眾。在君子的世界裏,出任做官是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辦事,以這個標準來看,海瑞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他一生輾轉各方,鐵肩擔道義,為百姓奔走呼號,始終堅持自己內心的通德律。

海瑞行事古板,怪僻而執拗,是官員眼中的難纏人物,但他也是很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5

《萬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專門一章描寫海瑞,標題是《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這既是該章的標題,更是黃仁宇先生對海瑞的真實評價。一方面認為海瑞行為處事古怪,與時代發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他是明朝的模範官僚。雖然海瑞從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糾紛,但他的一生體現了一個有教養的讀書人服務於公眾並犧牲自我的精神,並且自己也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傳統倫理道德。

在我看來,在海瑞的身上體現出了以下的特質:

一是對傳統倫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為一個在聖經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對傳統倫理道德的極大信仰。始終用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時刻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這種強烈地信仰,讓他內心對傳統倫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認為傳統倫理道德是神聖的,必須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二是言行如一,説到做到。可以説海瑞是傳統倫理道德的實踐者和踐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國的根本大計是在上層懸掛一個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標準,而責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範圍內照辦,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員的俸祿極低,甚至連基本的生活水準有時都難以維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時候僅僅留下白銀二十兩,甚至不夠殮葬之資。

三是原則性極強,執行規定不打折扣,不論人情事故。回顧海瑞從政二十多年,對成文規定執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縣時,嚴格執行欽差大臣的儉樸規定,致使欽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隸巡撫時,嚴格執行官方限制大户過多佔有土地的規定,強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階退田十幾萬畝。

四是精細入微的人文關懷和生活閲歷。文章中提到海瑞審理一起因殺人案件。該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來索取欠款,之後與丈夫發生扭打,進而失手將丈夫推入水塘淹死。為掩蓋真相,丈夫的屍體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發前有一朋友極其僕從在他們家住宿,知道這件事後不敢聲張。後經鄰居報官,至此案發。經初審認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謀殺。例如是死者的妻子與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這位客人到達的那天,丈夫突然喪命等等。後經海瑞審查後發現多處疑點,認為此説法從情理上講不通:一則妻子與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決不會如此忍心;二則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為此人的.小妾;三則若真有此事,那也應當是參與密謀的人越少越好,為何要牽扯上這位朋友的僕從。正是由於海瑞細緻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無辜的人免受凌遲之苦,也還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體制蒙受冤屈。

自己從檢7年,從事過公訴、監所檢察業務工作,接觸過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員及其家屬等形形色色的人,也從法學生轉變為執法者。自己也在不斷的思考,應具有怎樣的素養才是合格的檢察官。至少從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檢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這種高度自信源於對自己能力的認可,但更重要的是來源於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認可。只有對自己從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對自我價值的充分認可,才會激發我們從事工作的熱情與信心。海瑞作為一個孤獨的鬥士,一個人在踐行着那些紙面上而實際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倫理道德,試想如果沒有強烈的自信,他能堅持下去嗎?或許我們的待遇比不上別人,但並不由此就否定我們工作的崇高性;或許我們日常瑣碎,但並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檢察官,要時刻保持對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檢察官作為法律人,作為執法者,應當對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法治才有前途。這也要求我們要加強對實體法的理解和把握,對程序法的程序自覺和程序自信。當前存在許多執法不規範的問題,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們應當有着堅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做到嚴格執法、規範執法。

一名合格的檢察官,要具備人性執法,以人為本的思維。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們與犯罪分子不是敵我矛盾,在辦案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粗暴辦案,應當更多的進行換位思考,用我們的真心去體會犯罪分子,讓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檢察官,要有良好的職業素能。當今時代,處於信息爆炸的時代,法律也在不斷變化和修改,作為一名執法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能,確保執法過程實現社會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