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集錦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1W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集錦15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

將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涵蓋進去了,而且本課內容是重點,更是難點。我想在今後的練習中,一些孩子會找規律似的,找着數字就乘、找着數字就除也能做對,可是對於題目真正的理解卻是相當困難的。沒有開課,我就開始擔心,教學效果會如何。

藉助一個簡單的自制課件,把學生帶入商場,身臨其境,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開始上課了。為將課通過一個主題連接起來,我改變了例題,第一環節:先讓孩子們認識單價,我起先沒有寫出小汽車的價錢,從而引出第一步:12元錢可以買3輛小汽車。那麼一輛小汽車的價錢是多少?根據這些條件,不是吹的,孩子們都回答得很好,進而我再問:買5輛車多少錢?大部分孩子想到的,都是先求出一輛車多少錢,再求出5輛車多少錢。第二步,讓他們列式解答。第三步,讓看書上的主題圖和解法。這似乎沒有給孩子表現觀察和想法的機會。但是我為了避免不讓孩子看書上的答案,就自己畫了主題圖讓解決問題。然後讓練習例題下面的做一做總反饋情況來看,孩子們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將問題解決。這一目的是把探索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彙報的形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引發主體意識,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接着讓做練習七的1題,由於第一次出現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解決的題,所以這題我還是半扶半放式進行教學的,在做之前請孩子們一起分析了這個圖意:每箱有8瓶水,有2箱,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幾瓶?讓孩子們自己讀題思考解答。 原本以為,課堂效果不賴,孩子們做練習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反饋的.結果並不如意,平常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今天還是有很多的攔路虎擋住了他們。話有説回來,這樣的習題對於一般的孩子而言,真的是太困難了。希望孩子們能在練習中逐漸積累。

從練習中看出,對於本知識點,孩子們還是有很多的困難的。不過,這本是一個教學難點。就像一個同事説的:如果孩子們一教就會,那還要我們老師幹什麼?每個班級中總是存在優等生和學困生的,擺平心中這架天平,腳踏實地教學,這是最佳策略。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2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完圖形的循環排列以及簡單的數列規律後的一節練習課。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所學內容,但是還不夠熟練,基礎較差的學生還不太懂得如何去探尋和發現圖形或是數字排列中的規律,當一眼看不出其中的規律時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探索。

所以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各種各樣的規律。

2、並在尋找和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出尋找簡單規律的一般方法。初步滲透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

3、體會規律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初步培養髮現和欣賞美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我在課堂引入的時候,就開門見山地向學生介紹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出了教學要求,讓學生明白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在練習的基礎上總結出探尋規律的方法。

然後,我分圖形規律,數列規律,兩大塊分別進行了練習與總結,在練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及時地質疑,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猜想,並通過自主探索去驗證。在得出了種種的結論之後又及時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思路和方法,開成明確的解題思路。香檳酒塔及線段數與點數的關係這兩個教學情境,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到

最後,設計了開放式的教學環節,讓每一個學生按一定的規律設計一幅圖案或是一個數列,讓同組的同學接着往下畫或是填。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也加深了孩子們對規律的理解

《標準》將“探索規律”作為數學與運算獨立的內容,其目的是加強這方面教學的力度,把這種“探索規律”的'活動,結合其它方面內容的學習,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因此在設計時,我根據本課探究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特點,為學生設置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和總結的能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初步學會了如何去探索和發現規律,體會到了規律在生活中學習中的作用,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在最後的開放式的規律設計過程,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機會,設計了很多有趣的規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有些學生在設計規律的過程中思路不開闊,有些學生在探尋規律遇到困難時有畏難情緒而退卻等。這還有待在今後的教學過程當中進一步探求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3

《過河》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混合運算這一單元的第三模塊,教材創設了“學生過河”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導入新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充分體現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這一教育理念,本節課也體現了‘尋找疑問—發現疑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驗證—彙報結果’這一教學流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活動中,所以本節課我的教學設計有如下特點:

1、充分利用“過河”這個情境圖,讓學生説一説圖的意思,並從中發現數學疑問,再提出問題,接着讓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時候孩子們通常會想到的是分步算式,接着又小組合作交流,“能寫成綜合算式嗎?”這時就有部分孩子出現這樣的算式:29+25÷9,接着老師就引導孩子們通過計算出這道題的答案,再結合具體的情境自主發現問題所在,讓孩子們知道這個時候這樣寫出來就是不正確的,同時給孩子們介紹新的工具“小括號”,並讓孩子知道:有小括號的時候,就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這個時候再讓孩子們列算式,就會列出正確的:(29+25)÷9,而且也知道了運算的順序了。接下來在‘做一做’的練習中讓學生們先説説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使孩子們進一步掌握有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又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本節課在教學中注重了學生的疑和提出疑問後的思,同時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線,在各環節老師穿針引線(提醒為導疑—導思),關鍵處忘讓學生討論、合作、交流。

3、新課部分,在‘問題情境’的牽動下,當孩子們找出問題解決的辦法後,又鼓勵學生大膽的彙報自己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樹立自信心,使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得以加強。在學生求探索、同思共想、動手操作、互説互議的過程中,更多地獲得了展示的機會,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願與他人合作的好習慣與諸多探索的精神也逐步養成。

4、本節課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及電子白板,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直觀、形象、動態,以及交互式等展現知識的過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如本節課我運用到了電子白板的“拖拽、組合、隨意書寫、無限制克隆、遮擋、雙頁預覽、魔術筆的放大和聚光等功能”刺激了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並有效的節約了教學時間,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了很好的教學目的。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4

“鋭角和鈍角”這個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了角和直角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辨認直角、鋭角和鈍角,並會區分直角、鋭角和鈍角。本節課較好的體現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集知識性、活動性於一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教學內容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繫,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課堂:

一、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建立鋭角和鈍角的表象

學生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過直觀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徵——內化成概念這一過程。為此,在引入概念時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出一定的數學知識。

二、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

本單元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幅生動有趣的遊樂場的情境圖,圖中包含了本課時的概念。先讓學生觀察這個情境圖,説説圖上哪裏有角,哪些是直角,那些不是直角的角是什麼角,這樣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也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課一開始我通過開放式設問:“看來大家對角挺熟悉的,關於角,你已經知道了些什麼?”學生在這一環節裏暢所欲言,互動性的交流由此開始了。接下來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找角,畫角,做角等一系列的交流、延伸性實踐和策略性引導等措施,擴大學生的知識來源,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綻放自己的精彩。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各種潛能可以被充分激活,眼睛更加敏鋭,手腳更加靈活,思維的觸角也會自由伸展。這樣的數學課堂,學生應該不會不喜歡。

三、利用生活素材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

數學來源於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利用紅領巾和五角星找角,鋭角和鈍角,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我儘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5

1、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本課設計中,我首先讓學生跟我一起玩有規律的遊戲和講有規律的故事,來揭示課題——找規律;接着創設了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聯繫的情境——老師的生日會場(即教材上的主題圖),從而使知識的發現過程很快地融入有趣的生動活動之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2、結合教學內容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安排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觀察、操作、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以學生喜歡的“生日會場”為主線展開教學,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同時,注意發揮羣體優勢,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合作、交流、協商,以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另外,還安排了學生塗一塗、擺一擺、小小設計師、欣賞生活中的規律、找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等,進一步加強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從而發散學生的思維,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做中學”的理念。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6

表內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訣直接求出商。對口訣逆過來思考,低年級學生在初學這一方法時有一定的難度。1.要注意溝通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

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依據是乘除法之間的關係。因此,在初步認識除法後,可以經常進行看圖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練習。

2.教學用口訣求商的方法時要逐步提高要求。

出示35÷7=學生根據以往經驗,很可能會想到用圓片分一分或在圖上圈一圈得出結果。教師作出肯定後,要進一步提問:如果不操作,可以怎樣想引導學生根據乘除法的關係來做題這樣,學生可以在感知乘除法關係的基礎上,知道可以用口訣求商的算理,初步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

3.要引導學生掌握用口訣靈活試商的方法。

在計算除數大於商的題目時,要想口訣的第一個數,如12÷4,想“幾四十二”,因為(三)四十二,所以商3,這類題首先要想未知的那個數,有一定的難度,常常學生不知道用哪一句口訣。所以,這時要及時向學生説明,在用口訣求商時,如果想“四幾十二”得不出商時,就要想“幾四十二”,從而得出商是多少。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7

本節課採用情境串教學,設計了大量的遊戲性、活動性的教學環節,符合兒童天性好玩、好動的特點,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高漲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課堂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小紅回姥姥家的實際問題引入,這樣貼近生活,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於生活,又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本節課採用情境串教學,設計了大量的遊戲性、活動性的教學環節,符合兒童天性好玩、好動的特點,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高漲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

2、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教師相信、鼓勵學生,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確或錯誤的思維過程。

3、加強估算,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加強估算教學,有利於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與靈活性,可以保證讓每個學生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前提下,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

4、結合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8

學生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學生為主體”是當代論文教學的基本思想。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改為主動,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我認為,數學預習有以下四個優點:

一、利於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愛因斯坦説:“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自學課本時,學生由於認知能力的侷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識,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讓學生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儘管在老師看來非常簡單,但這些問題是學生思考後的思維斷點。由於學生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問題具有思考的價值,有的甚至幼稚,我們重在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長此以往,水滴穿石,學生提出的問題肯定越來越精彩。

二、利於突出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經過預習後,有些簡單的問題學生自己可以解決,教師沒有必要在課堂上設置情境讓學生解決。在單位時間內,解決三個問題與解決兩個問題,哪個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對自己疑惑的問題肯定會倍加關注。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模糊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勵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經教師的點撥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對教師來説,間接實施了因材施教。對學生來説,易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如果沒有預習,學生的大腦會一片空白,不能及時與舊知識鏈接,會毫不批判的無條件接受。預習後,當認知發生衝突時,及時反思學習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利於學生舉一反三,構建知識網絡。

由於學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對同樣的知識構建的途徑必然也是多樣的。但因課本編排的侷限,不可能將各種想法全部展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在借鑑課本想法的基礎上,展現多樣化的見解,撞擊出思維的火花。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滿足於課本知識的獲得,敢於向課本挑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運用自己的智慧填補課本的空白點,從而達到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構建自己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

四、利於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

在學生預習後,教師要相應的改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教學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動的使用課本提供的素材。教師必須站在學生髮展的高度,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從學科的總體目標擬定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靈活的選用教法,設計合理的科學的教學過程。在教材處理上做到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拘泥於教材。靈活多變的處理教材,讓教材為師生服務,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學生預習時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識浮淺。因此教師更應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巧妙的將教材的知識思路轉化成學生易於接納的教學思路,並注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適的空間。學生的教育與考試心理心理結構、接受能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例如,原文用的除法例子:課本上是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怎樣分?重點是平均分及如何平均分。為了防止學生背答案而不去深入思考,可以改為: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怎樣分?

誠然,國小生年齡小,還不知道如何去預習,這就需要教師有步驟的分階段進行輔導。對於剛剛起步的家訪記錄國小生(如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在一節課結束時流出5分鐘時間來一起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為他們在家如何預習給予示範,以此逐步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和意識。對於國小高年級的學生來説,就可以通過佈置預習作業來促進學生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髮現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9

在本課中,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動手操作,建立表象,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給學生提供思考空間。在初步嘗試後,再次例題操作,加深認識。通過一層層遞進認識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餘數和除數關係。這樣經過學生的觀察、操作、猜測、推理等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到規律,解決問題。在數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高。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因此我沒有選用例題引入,而是以擺小棒,讓學生從動手擺小棒的活動中,直觀感知。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教師一旦給學生提供了創造的空間,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有的學生擺的是三角形,有的學生擺的是正方形,小金魚等。在此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説説他擺小棒的過程,促使學生認識到活動本身藴涵的教學內容和數學模型之間建立聯繫,緊接着結合學生用10根小棒擺三角形這個例子,讓學生嘗試列式計算,學生有擺的圖形為基礎,從課堂反饋的信息來看,學生實現了知識的主動建構。教師適時進行列豎式的指導。

在教學餘數和除數的關係時,先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然後繼續利用小棒,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小棒活動,13根小棒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怎樣分呢?在黑板上貼出13根,請同學來分。這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生很快就能解決,得到平均每人分3根,還剩1根。問題:還剩1根,還能不能繼續分呢?如果再繼續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學生説到:不能繼續分,因為這時只有兩根,而有4個小朋友。如果把這兩根給了其中的兩個小朋友,另外兩個小朋友就少一根小棒,這樣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兩根是不能再分了。問題:剩下的小棒數怎樣時,就還能再分。剩下的小棒數怎樣時,就不能再分。學生回答:剩下的小棒數少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小棒數多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小棒數少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學生運用不完全歸納法,概括並再次明確餘數小於除數。我順勢問學生,如果除數是5,餘數可能是什麼?最大的餘數是幾?如果除數是6,餘數可能是什麼?最大的餘數是幾?總之,整堂課下來效果較好,學生知識掌握的比較到位,並且學生有興趣,在思維上給了學生延伸的空間。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0

這一單元是學生在一、二年級的學習中,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有了計算乘法的經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除法。它的重點是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決問題。

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緊緊依靠課程標準,緊扣教學目標,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

教師通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使情景教學融於課堂教學之中,藉助學生在商店購物的生活經歷來探討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增加生活閲歷,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靈活的運用投影儀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輕鬆、有序、和諧。進而促進學生樂學、善學。

需要改進的.問題:

(1)由於受學生年齡和實際生活體驗的限制,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為學生提供的素材較少,往往致使數學知識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得不夠好。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基本素質。

(2)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1

本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週期排列規律的基礎上,第二次學習找規律,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情感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此次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為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概括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

課堂上以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為教學資源,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來掌握圖形的排列規律。在排一排、畫一畫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發現規律。

在自學互動、發現規律這一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去發現“牆面圖案”的規律這一環節。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的階段。

發現規律這一活動環節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互相討論,尋找規律。通過交流,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發現很多規律。感知這個規律。

遊戲測評第三關“設計圖案”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這一動手環節意在讓學生擁有一種數學意識、數學能力和一雙數學的眼睛。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在師生交流、課堂調控與評價方面還有欠缺,前輩們對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會記住點點滴滴,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2

教師讓學生感受生活的旋轉,讓生體會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通過展示旋轉的物體,通過觀察它們旋轉的方向,感知物體旋轉的'方向有兩種。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3

《表內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內容。這一單元是學生在一、二年級的學習中,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有了計算乘法的經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除法。它的重點是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決問題。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緊緊依靠課程標準,緊扣教學目標,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通過老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的體會是:

1、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對於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教師做到了能夠及時給予指導、啟發,對每個知識點的處理,能做到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因地制宜的去創造一定的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教師通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使情景教學融於課堂教學之中,藉助學生在商店購物的生活經歷來探討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增加生活閲歷,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3、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靈活的運用投影儀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輕鬆、有序、和諧。進而促進學生樂學、善學。

4、需要改進的問題:(1)由於受學生年齡和實際生活體驗的限制,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為學生提供的素材較少,往往致使數學知識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得不夠好。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基本素質。(2)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4

《小小圖書館》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一)中三位數筆算減法的第一課時。教材通過“小小圖書館”這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同時,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繼續培養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程標準》指出:依據教材創設的情境,把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本着這個教學理念,,這節課,我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回顧教學實踐,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本節課我把書中的情境圖創設成: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新開了一間小小的圖書館,聽説裏邊的圖書可多了,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圖書館裏看一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搭建一個獲取數學信息的平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用課件出示了主題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並提出哪些減法問題,然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而且將數學計算融入了生活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課程標準》指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會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圈一圈格子圖、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在講解筆算退位減的方法時,學生説,我用課件配合演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體驗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然後在多種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選擇一種對大家來説普遍適用、易於接受的方法,即算法優化的選擇。

4、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其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的習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並與生活息息相關。把豎式修改變成了“森林醫生”,看誰能幫助“森林醫生”找到大樹的病因,醫好大樹的.病;把填數練習修改成了幫小紅修補被狗咬壞了的本子,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肯定有點 的同時,也存在着不足:

1、因為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我的預設發生衝突,直接讓學生提減法問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2、在教學中對課堂時間的調控和分配能力還差一些,前面提出問題的時間過長,導致後來的練習時間較少,部分練習題沒有完成。

經過反思,我認為今後的教學應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努力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年級下冊數學反思15

本節課基本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課前準備也較充分。由於多媒體教室的投影儀效果不是很好,為了能夠清晰展示學生練習,所以將學生的作業本改為宣紙,鉛筆改為水彩筆。

在教學過程中,處理不夠恰當的部分:

1、課題應用知識性的.題目,更為清晰明瞭。

2、第二部分的算法多樣性由於緊張處理得不夠恰當,不夠詳細。雖然在第三部分的嘗試練習中穿插補充,但不能夠完整地總結。如果能夠以一道例題專門演示,效果會更好。並且在此部分,一個學生提出了估算,但他卻沒有做,這時應及時向全班提問,讓大家一起解決問題。

3、在嘗試聯繫中,練習展示時可以讓學生來説,當小主持人來説説自己的想法,把主動權交回給學生。在最後擴展部分可以簡單一些,這部分對大部分學生有點難度。

4、最後總結部分,沒有處理好小卡片的獎勵,按小組順序發言阻礙了多樣性回答的發揮。

5、在重難點的把握上,重點有些偏離,對學生要求太高。低年級兒童的連減計算還不要求簡便計算,可以省略一些。

處理教好的部分:

1、教態親切自然,能夠運用兒童化的語言。

2、在教學的情境中,將數學知識與德育相互聯繫。

3、課堂上能及時給以鼓勵性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