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反思(精選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5.4K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反思(精選15篇)

二年級數學反思1

教材説明

教材讓學生觀察實物,如紅領巾、三角板、鐘面、摺扇等來認識角。用一張紙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兩根硬紙條做成活動的角(能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後抽象出角的圖形。這裏不給角下任何定義,只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給出的點畫角。然後通過“做一做”進行一些鞏固角的認識的練習。如通過第1題着重使學生分清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並注意出現不同的放置位置。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用1課時進行教學,完成練習十七。

2.教學角的認識時,先引導學生觀察紅領巾、三角板、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摺扇等實物圖形,指出哪裏是角。教師可以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把硬紙條拉成大小不同的角,邊演示邊説明,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再讓每個學生拿一張紙,仿照教科書上的圖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學生有了這些感性認識以後,教師再在黑板上畫出角的圖形,説明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要畫出大小不同的角(包括鋭角、直角和鈍角),讓學生指出這些角的邊和頂點。

3.指導學生做“做一做”中的題目,要使學生聯繫學過的知識進行判斷。第1題,通過觀察能正確區分題目裏給出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第二個圖,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兩條線相接的地方不是一個頂點,而是一段彎曲的線,所以不是角。

4.教學畫角時,教師先説明畫的方法,做出示範,再讓學生畫。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畫,發現問題教師要及時指點。

5.關於練習十七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2題,要使學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與畫出的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題中的兩個角都是30°,要讓學生用三角板中30°的角去比一比,確認兩個角一樣大。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跟畫出的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

第3題,可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照着教科書上的樣子畫。

第4*題中,左圖有3個角,中圖有7個角,右圖有8個角。做題時,要先讓學生找,必要時教師可以指點。

練習十七最後的思考題的答案是:(3)個三角形,(3)個長方形。

(一)教學要求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二)教材説明

本單元的內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摺疊、拼擺、測量、製作學具等,加深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

教材説明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面上的角,説明這些角都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説明什麼是直角。然後讓學生通過摺紙做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再説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後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做一做”中的習題,注意出變式圖形,使學生能掌握直角的特徵。

二年級數學反思2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是在用一步計算解決問題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教學上的重點又是難點。特別是用綜合算式解決問題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一、在這一課的教學裏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用遊戲的方式貫穿這個教學過程,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仔細觀察圖畫,能用自己的話説出畫面的內容,並根據畫面的內容編應用題,用多種方法解答問題。

2、板書設計簡潔明朗整,有條理,有對比。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反思自己的教學上不足之處:

1、“做一做”主題圖,學生沒有仔細觀察圖上有什麼。會提出一般簡單的一步計算的`問題,兩步計算的問題只是個別學生會提。應該多給予學生引導和思考的時間。

2、一部分學生看圖不夠認真細心,對於蹺蹺板樂園圖文的題目裏面隱含的條件較難找到,不能清楚的説畫面的內容。導致根據畫面的內容編一道應用題諸多錯誤,以後要多練習這些隱含條件的題目。

3、部分學生不會寫綜合算式,還是習慣用兩個算式解決問題。

4、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分析題意,經歷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

5、整理圖文信息,在教學中應該多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麼”,引導學生挖掘題意,能用語言完整地表述題意。讓學生通過有條理講題,幫助理解題意。

6、對學生的各種算法做出及時恰當的評價,鼓勵學生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答。

7、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各條件之間的關係,理清解題思路。儘量讓學生説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充分理解題意。

二年級數學反思3

《認識米,用米量》是在學生已經認識釐米會用釐米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基於學生已有一定的認識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離的測量經驗,本節課教學就重點考慮到如何引導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與運用新知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一.引導學生帶着生活經驗走進課堂教學

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種經驗正是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寶貴財富。在教學中,本着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我有意地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去學習新知和解決問題,使學生覺得“我能行”而信心十足地自主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用米量及其測量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見的,如木工師傅修理課桌椅和裝玻璃窗都得用小卷尺或摺尺來測量,上體育課學生跳遠和推鉛球都得用捲尺來測量,學生或許有幫過老師拉着捲尺測量的經歷。在本課教學時引導學生舉出見過的各種尺子及它的用途,讓學生感受到它的使用價值,喚醒了學生的意識,使學生積極地自主地投入學習。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自覺地帶着生活經驗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地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數一數等活動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可見把生活經驗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轉化,是學生主動建構新知的重要途徑。

二.創設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要想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必須把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調動起來,並拓寬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有了自我學習的.遼闊天地,學生才能主自地發展。新課程倡導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正是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式。在主體性教學中,要想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必須先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再引導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學生才能進行有效地學習。教師要求學生用小尺子量黑板的長度,有意給學生設“難”,讓學生在量中體會到尺子小,費時又費力,要放棄又覺得自己能行而產生心理矛盾,使認識米尺成為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需要是促使學生主動地去認識米的動力。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中,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玩”中,輕鬆、愉快地領會和獲取新知,本課的教學以始至終都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下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完成了認識米、感受1米長度和用米量的教學。學生有了自我操作的機會和空間,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與提高。合作交流是主體性教學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教學中,遇到一人難以完成或有異議有困惑的問題時,採用小組合作學習,來發掘學生的智力潛能,發展學生的集體精神,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和力量,能夠有效地完成教學。如教學導入時,讓學生用小尺子量長距離,在學生身處困境時,師問:你覺得自己還行嗎?不但只是提醒學生知難而退另想辦法,而且是提醒學生找夥伴合作,有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因為本課在測量長距離時,更是離不開學生的合作。本課教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成形了學生之間互助、互補、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學習氛圍,也逐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精神。

二年級數學反思4

本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週期排列規律的基礎上,第二次學習找規律,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情感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此次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為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概括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

課堂上以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為教學資源,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來掌握圖形的排列規律。在排一排、畫一畫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發現規律。

在自學互動、發現規律這一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去發現“牆面圖案”的`規律這一環節。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的階段。

發現規律這一活動環節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互相討論,尋找規律。通過交流,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發現很多規律。感知這個規律。

遊戲測評第三關“設計圖案”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這一動手環節意在讓學生擁有一種數學意識、數學能力和一雙數學的眼睛。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在師生交流、課堂調控與評價方面還有欠缺,前輩們對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會記住點點滴滴,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二年級數學反思5

由於本教案設計思路清晰,由淺入深,且安排了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操作活動,因此學生的學習是現實的、有意義的,也是積極的、主動的。但由於這塊教學內容不僅對學生來説是新的,對組織引導者也是新的,因此在教案設計上和教學過程中,都出現了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沒有充分體現“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對鋭角和鈍角”的方法。

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和兩邊的`張開程度有關,並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判斷一個角是否為直角。《鋭角和鈍角》這節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鋭角和鈍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對的,體現了方法的前後一致性,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但在施教過程中,由於一些角用肉眼就能明顯判斷出是什麼角,因此沒有充分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為參照物進行比較,沒有呈現給學生一個更直觀的畫面。在操作過程中,如果能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探究長方形剪後剩下的一些角,那麼學生對“鋭角和鈍角”的分類會更明確,印象也會更深刻。

二、畫角過程中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自我嘗試、探究的機會。

認識鋭角和鈍角後,老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畫鋭角和鈍角。學生在上學期就已經掌握了各種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角的畫法,因此這對學生來説並不難。但在展示學生作業時,老師選的兩份作業上畫的角都是同一方向的,沒有考慮到要找兩份大小、方向各不同的作業,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一種不良的定勢。

教師示範畫角時,用三角板隨便畫了一個鋭角和鈍角,且開口都朝下。如果此時,老師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通過旋轉一定的角度畫出鋭角和鈍角,就可以給學生一種暗示:鋭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學生對角的類型和彼此見的大小關係印象更加深刻。

在請學生給角排隊時,老師先請學生口頭説説怎樣給直角、鋭角和鈍角排隊。學生給出了“從大到小”和“從小到大”兩種方法。老師再請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畫這三種角,並在括號中寫出這三種角的名稱。如果老師先請學生自己嘗試按一定的順序畫這三種角,而不是按老師規定的來畫,那學生就會處於一種主動嘗試、探究的狀態。最後,讓學生交流排隊方法,老師在進行小結。這樣,學生對直角、鋭角和鈍角這三種角之間大小關係的理解才是主動的、內省的,而非灌輸的、強壓的。

三、缺少追問的藝術。

在課後拓展部分,老師請學生思考:老師把活動角的兩邊拉成一條直線。你們看它還是不是角?是什麼角?很多學生馬上回答:“是平角!”但還有一部分同學並沒有掌握這個新的知識點。如果此時老師能再多問一個為什麼,請個別學生解釋原因,其餘同學也能很容易就掌握什麼是“平角”。

二年級數學反思6

一、好問題的設計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法寶。

學生學習是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問題是激活學生思維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很好的把教學內容轉化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經歷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體驗學習的快樂。“課桌有多長”?“1釐米有多長”?“不用尺子測出數學書的長是多少釐米?”這三個問題是本課的核心,這也是本節課的三個大環節,學生在解決這三個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經歷長度單位的產生過程,認識了直尺和釐米,建立了釐米的意義,實現了在生活中拓展應用。

二、學生已有經驗是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

學生對長度單位瞭解了多少?這是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重點思考的內容。在嘗試過程中我們發現城裏部分二年級的孩子在教學前已經初步認識了尺子,知道用尺子可以測量物體的長度。但這些孩子對長度單位“釐米”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表象也沒有建立。學生不清楚1釐米到底有多長,不知道為什麼要用尺(釐米為單位)來測量。根據這樣的認識,我們比較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先認識尺子,建立長度單位釐米的意義和表象,學會應用尺子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然後通過時光倒流到沒有尺子的時代,來體驗尺子的作用和統一長度單位的意義;另一種是先借助各種身邊的物體表示課桌的長,體會不同的工具表示出的數據不同,來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從而認識直尺,學習釐米的意義,建立釐米表象,學會正確測量方法。第一種方案尊重學生的'認知起點,但學生對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理解不是非常深刻;第二種方案注重對統一長度單位必要性的理解,在教學時,遵循了知識產生的過程但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已有認知起點。經過不同地區學生試驗比較發現,同一種設計在不同的班級中產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學生對長度單位釐米認識較多的班級的學生採用第一種方案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長度單位認識較少的班級的學生採用第二種方案比較容易產生認知衝突,使學生較好地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教材編寫的邏輯意圖綜合把握教學目標,靈活的設計教學活動。

二年級數學反思7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一節 上課,都説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發現人教版的第一單元幾乎都是與生活常識密切聯繫,難道是教材編寫人員要用這貼近實際的短短的一單元讓學生度過開學的緩衝期嗎?可是對於教師來説,這樣的單元並不好上。

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都是圖畫的課本很感興趣,但預習時卻抓不住重點,找不到明顯的知識點進而匆匆過去。

2.新入學,學生心態上放鬆,家長也未能抓緊,認為這樣的單元簡單,可殊不知《長度單位》統一標準的思想影響深遠,如果本單元大意了,小到影響高年級的千米等單位,大到以後接觸的微觀世界單位或是宇宙光年的長度單位等,而長度單位只是測量物體的一個物理量而已,生活總無論任何事情都需要統一的標準才能井井有序、規範制度。

3.對於教師來説,本單元需要學生大量的實踐操作,這需要教師示範、學生引領等課堂活動,對於經驗不很豐富的我來説,課堂管理是個挑戰,要從聲音、動作、提問方式、獎勵機制等多種課堂技巧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要控制課堂,在穩住課堂的同時又要有效的生成,突出重點。

正因為這些,所以第一課要慎重。

本節課我採取重經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讓學生知道古代人庹、拃、腳長、步長等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工具,獨立測量課桌的長度,通過一個物體得到不同的測量結果體現出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標準去測量,這樣才能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長。

接着很自然過渡到用什麼樣的測量工具呢?學生很整齊的回答直尺,這點讓我非常意外。孩子們腦海中有直尺的印象,選擇工具去解決問題,我非常開心,於是又問了一個有難度的問題:

我現在挑選了班級同學的幾把直尺,這些直尺有的紅色、有的透明、有20釐米、有15釐米、還有摺疊的直尺,樣子、長度都不一樣,用它們來測量數學書短邊的長度,測量出來的結果相同嗎?(出於這樣的問題是由於一次聽課測量的結果不同,孩子説是因為直尺不一樣)

許多孩子被問住了,回答:不同。

於是,我放慢了節奏,讓孩子經歷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

1.先猜一猜:不同直尺測量數學書的短邊長度,測量結果相同嗎?

2.實踐活動:(1)獨立完成進行測量,大約有多少釐米

(2)同桌討論,看一看對方如何測量的

3.成果展示:學生回答測量結果

4.得出結論

通過這次的簡單嘗試,我發現二年級的孩子已初具小組討論的模樣,能相互交流和幫助,狀態非常好,而且幾乎每位學生都願意量一量,説一説。我想多讓孩子自己去探討,開始會慢些但對數學思維和為人處世的方法深入人心。最後通過活動和呈現的結果上看,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所以確定了不同的直尺量物體長度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有了這樣的共識,再規範1釐米就有了很大的幫助。這也是統一標準的根本目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需要測量有工具就可以。我認為這也是大自然統一、守恆的規律吧。

本節課的疑惑是:要不要在沒有課堂上建立釐米、米的表象是就估計黑板有多長?是否有實在的價值。但對我來説有一點,知道很多孩子對生活常識沒概念,出現黑板長40米,以後在教學中更應該對部分孩子加強經驗的關注和提問。

本學期也有感悟:對於新的教材,一定要每節課教授什麼樣的知識點、重點把握清楚,多看習題,做中學,學中做,展現課堂練習的多樣性。

二年級數學反思8

學習同級混合運算一課是學生在已經的知識基礎上和積累了一定的運算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時我既注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教學,又要重視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所以,這一次四則運算知識的教學也正是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訓練的一次好機會。

一、教學思路

在以前的教學中也提到過這樣的運算順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徹,大多數學生已經知道,同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但也有個學生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本課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下面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二、複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並説運算順序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通過學生個別説,自己説,同桌説的方式理解同一級的運算順序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的。

三、問題引導:

圖書閲覽室裏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閲覽室裏下午有多少人?

1. 同學們做什麼呢?

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啊?

3. 要求“閲覽室裏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4、學習脱式計算格式

最後達標檢測和課堂檢測。運用綜合算式解決生活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例題讓學生審題,從圖中找到信息和問題,分析信息。如:例1求現在有多少人?讓學生理解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每一步運算所表示的意思又是什麼?通過這樣的思路引導,達到大多數學生理解每一步的運算含義,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如下:

練習中學生錯誤:

1.不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2.四則運算的`順序有錯誤。

3.差生理解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4.差生簡單的計算髮生不必要的錯誤。

五、需要注意的幾點:

1.教學生明白綜合算式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應更形象化!

2.把抽象的、明理的東西搞得的儘可能的形象,從而更接近於國小生的實際。更容易接受。如簡單的“畫順序線”,即可增強形象感。

3.教師講解示範脱式計算的樣式,不先算的直接落下來,先算的算出結果落下來,然後依次計算。

4.多鞏固練習,熟能生巧。

二年級數學反思9

一、聯繫生活,讓學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舉一些和生活有關的估算例子,啟發學生想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用估算,切入學生的生活經驗。

讓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驗應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成功和快樂。

二、估算要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齊劃一。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髮表與眾不同的見解。

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進行估算。

這樣教學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之,估算必須聯繫生活,讓學生感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產生估算的需要,沒有需要,教學估算意義無法體現。

二年級數學反思10

國小數學二年級下數學的第五單元學習的混合運算是兩級兩步混和運算,即乘加、減,除加、減的兩步運算和帶小括號的兩步運算,這部分內容也是以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知識。我原以為學生只要掌握運算順序就可以學的很好了,但通過作業情況來看,並不樂觀,學生在做混合運算時出現了以下的幾個問題:

(1)格式不對,不少的同學總是把等號對齊題目,甚至有幾個同學在橫式後面加上了得數。

(2)同學知道了運算順序,但還是習慣於把先算的結果寫在前面,沒有算的寫在後面,導致出錯。或者還是從左往右計算。

(3)計算態度有問題,比較粗心,如抄錯數字,減法忘記借位。看錯運算符號。

(4)對於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算式很迷糊,在列綜合算式需要加小括號時總是忘記加。

將以上學生的問題羅列出來,為的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多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學時講解更細緻一些。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同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點進行教學:

一、運用數學術語讀題意和口述運算順序。

在複習兩步混合式題時,要求學生意讀題意。如:6×4+18讀作:6乘4的積再加18,和是多少。50-35÷5讀作:50減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這樣做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差、積、商,乘、除以、除”等數學用語的含義,不但可以減少學生在讀題時讀錯數的現象,也為後面學習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敍述題作了必要的滲透。

二、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解題步驟,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1)觀察:觀察題目裏有幾個什麼樣的數,含有幾種運算符號及括號的位置。

(2)分析:分析題目中每個數的.特徵和它們之間的運算關係,是否有簡算部分,哪些運算可以同步進行。

(3)確定:通過觀察、分析,確定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4)計算:在分析、確定的基礎上,根據相應的計算法則和運算性質進行計算。計算重要看準數字和計算符號,能簡算的儘量簡算。

(5)檢查:在計算的每個步驟中,都要及時檢查、及時驗算。首先,看數字和運算符號是否準確,然後,看步驟是否合理,在看結果是否正確。

三、我在教學小括號時運用兒歌教學。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兩步計算要牢記,發現括號要先算,沒有括號要分類,混合運算先乘除,同級運算按順序。

這首兒歌説來朗朗上口,而且充滿智慧,概括了兩步計算知識,也可提醒學生計算順序上的要點。因為學生已獲得了感性知識,再用淺顯易懂的兒歌進行總結,就能把他們已獲得的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知識點的集中,簡要,又方便學生理解記憶。

二年級數學反思11

摘要

新課程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更為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全面發展。

教學《克和千克》這節課時,為了喚起學生有關台秤的知識經驗,課前就佈置學生在家蒐集有關物品重量的素材。課中就出示一台秤,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枱秤怎麼稱物品的重量?接着讓學生認識枱秤及使用方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稱出1千克的橙子。學生有的説1千克的橙子有4個,有的説有5個,有的説小一點的有6個。學生髮現每組1千克的橙子的個數是不同的。然後讓學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這時教師拿出一些袋子,問:“在這些袋子裏裝上多少東西,就可以達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誰猜得準。”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尋找身邊的物品,進行猜測。

生1:我想在袋子裏裝5本語文書和5本數學書。

生2:我想在袋子裏放2袋食鹽。

生3:我想在袋子裏裝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裏放上9個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裏放2瓶營養快線。

……

一會兒,學生的興趣上來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説。我於是話鋒一轉:你想驗證剛才所裝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嗎?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辦法使它成為1千克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一位學生把原來猜想的9個沙包放枱秤上一稱,羞澀的笑了,覺得相差太遠了。有的小組在操作稱物品時一會兒多,一會兒少,一會兒換個大點的,一會兒換個小點的,一直到剛好1千克為止。最後,學生展示彙報小組的成果,教師給猜測正確或接近的學生獎勵智慧小花。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在這節課中,精心的設計,組織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學生在稱物品,掂物品,數物品的活動過程中加深了對千克的認識,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在活動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這個實踐活動也讓每一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稱一稱、掂一掂而真實的感覺到“1千克”的物體到底有從重。從而把本節課推向了高潮。因為物體的重量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只有讓學生通過現實的稱一稱、掂一掂才能讓學生感覺到物體的重量。這也體現了“新課標”中要重視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感悟能力這一教學理念,又體驗到了數學就在身邊,從而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去思考,起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形成了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讓學生經歷生動的學習過程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師的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靈活地組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程序。教學中,對課本的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刪減和增加,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生動的學習過程,從而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引向最佳狀態;同時分小組驗證,把學生看不見、摸不着的“千克”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切身感覺到“幾千克”的物體到底有多重。學生對1千克的實物稱重量的展示過程,正是一次科學實驗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火花碰撞,經驗共享的過程。教師更加關注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的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實際體驗,不僅讓學生獲得了知識,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讓不同的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同的發展。他們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得以培養,並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三、讓學生享受自主探究的樂趣

新課程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更為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全面發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這個片段中,教師採用小組合作驗證,合作交流的方式,給學生創造了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環境。在學生小組合作“稱一稱”的反覆嘗試中,教師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有探究價值的學習材料,以具有較大思維空間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觀察,猜想,操作,討論,驗證,交流之中。當學生在認真活動的時候,教師認真地聽,準確的理解,熱情的鼓勵,並給予學生幫助,進而營造了一個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這樣,學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樂趣。

二年級數學反思12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執教的用數學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實驗教材第三冊P59的內容、

新的課程標準對“用數學”內容的呈現,注重用學生熟悉和喜愛的事物和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有趣的資源、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是《標準》(第一學段具體目標)要求、

那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為學生創設發現數學問題的情境,組織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活動、讓學生參與收集數學信息,根據數學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觀察,初步提出問題、還要注意緊密聯繫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一、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播放《大象運木頭》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從畫面中收集數學信息,然後讓學生提出問題並彙報解決的方法,學生自由提問、在此環節中,重點強調乘法的含義、讓學生在思考中,在師生交流中,明白題中的數量關係,明白為什麼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課件出示動物聚會的圖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先讓學生自己收集數學信息,然後讓學生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解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實踐練習

設計了兩個情境:1、小兔子採蘑菇學生根據圖上的信息自己提問題並獨立列式計算、使學生逐漸清楚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同時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2、肯德基的圖片

學生很喜歡吃肯德基,所以對這個情境比較感興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在一起,擴大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提出和解決與自己直接相關的實際問題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拓展練習

學生聯繫身邊的事,自己編一道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再次回到完整的用數學形式,真正提高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出現了很多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比如學生看圖時,應注意指導學生看圖的方法、教師的語言有時不夠簡潔,有些地方處理的過於草率等、希望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學反思13

“小熊開店”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中的一課。

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性,以及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體會乘法與除法運算意義的聯繫與區別,會應用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新課標要求不光要重視老師的教更要重視學生的學,要讓學生根據情境來提出問題,並嘗試經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以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本課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了情境圖,分別提出用加、減、乘、除解決的數學問題,特別強調用乘法和除法解決的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能深刻的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並能初步感受數學中乘法與除法的.互逆性的關係。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了在解決關鍵性問題“20元能買幾輛玩具坦克?”時,讓學生進行嘗試解答,對於學生正確的算法進行肯定,同時我也注意了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式來思考,提高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設計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活動的設計既對學生的智慧提出了要求,又能讓學生經過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符合新課標對學生的主動探索、有效合作與充分交流的學習要求。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在根據“小熊開店”主題圖找數學信息,提數學問題這一環節中,學生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較多,且類型重複,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2.在構建“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數學模型的過程中,未能有效引導,讓學生自主發現,而且建模過程過於匆忙。

二年級數學反思14

《除法》是人教版義務教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

教材取消的原教材了除法的“兩種分法”,但依然強調對除法算式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因為學生如果不理解除法的意義,今後就不會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通過提供學生喜愛的幫熊貓媽媽分竹筍的教學情境,有效地組織實施讓學生動手分一分、説一説的活動,以達成理解除法算式的意義的教學目標,力求使學生在經歷體驗除法意義的過程中,協調發展他們的動手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

認識的過程應該是體驗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總有一種強烈的需求———總想自己是個發現者、探索者,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機械地傳授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經歷建構知識的過程。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動手幫熊貓媽媽分竹筍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分的過程中認識和理解除法算式的兩種不同含義,把抽象的除法算式與具體的情景聯繫起來,為今後學習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表達的過程應該是規範的過程。數學語言是規範和嚴謹的,能用規範的數學語言描述身邊的事和物,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環節。二年級學生要實現在觀察的過程中由日常用語到規範的數學語言、由具體到抽象的轉變,是不容易的,他們進行抽象概括的能力還相當薄弱,因此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教師根據預設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體驗除法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逐步規範他們的數學語言。整節課,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描述除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意義,例如:例4中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而例5中20÷4=5表示把20個竹筍每4個分一份,分成了5份,也就是求20裏面有5個4。這些數學語言的描述,體現出學生對除法算式意義的理解已從具體過渡到抽象,體現了學生數學語言的發展軌跡。

應用的過程應該是發展的過程。用數學是數學發展的需要,是學習數學的'最後歸宿。本節課,在學生理解了除法算式的含義之後,教師將知識面進行拓展,聯繫生活實際,要求學生找找生活中能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後,要求説説每道算式表示的含義,這是對學生掌握本節課知識的檢驗,因為學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的除法的含義的基礎上才能做到這一點。本節課,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空和交流的平台,不僅有效地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意識,也使學生的而數學能力和思維品質真正得到了發展。

二年級數學反思15

學生對於釐米的的概念應該比較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釐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始學習釐米的認識看起來並不難。而對於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基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較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儘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覆認識,比一比,試一試 ,量一量,説一説等,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

1米=()釐米,500釐 米=()米等還行,

遇到稍複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釐 米)可以,媽媽身高160( ),

好多學生都 填米,對於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釐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釐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為要加強學生對米和釐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後,初步建立米和釐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數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後,頭腦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釐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無誤。

尤其是在練習 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始估學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

要求估計的內容只要是估計的數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於幫助學生儘快建立米和釐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

總之,學習這部分內容,不僅要藉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實踐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