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幼兒説課稿範文集錦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79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説課稿範文集錦八篇

幼兒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歌曲《小兔採蘑菇》旋律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是一首敍事性的歌曲。在歌詞中包含了一個極富童趣、意義深刻的小故事。四段歌詞描繪了四個故事場景。第一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到樹林裏採到了兩朵大蘑菇;第二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路上遇到小豬,聽説小豬生病了,它就把蘑菇送了一朵給它;第三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途中下雨了,小松鼠沒雨傘,小白兔把蘑菇當傘給小松鼠遮雨,第四段講述的是小白兔回到家媽媽誇它是一隻助人為樂的乖乖好小兔。歌曲內容淺顯生動,情節性強,唱起來琅琅上口,雖然歌詞有四段,但好記、易學,富有教育性,是比較適合大班孩子學習的一首歌。

二、説活動目標

通過這首歌曲的教學,可以提高幼兒的音樂水平,而且還可以對幼兒進行助人為樂的教育。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這首歌曲分兩課時進行,這是第一課時的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唱這首歌,理解歌詞內容。

2。在學唱這首歌的基礎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兒學會幫助別人,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三、説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內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頓。

活動難點:創造性的表演歌曲的故事情節。

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歌曲教學一直是被人認為最容易進行的,只要教師自己會唱,幼兒自然會跟着模仿。但在新《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根據教材內容我用了視聽唱法、遊戲法進行教學。

第一種是視聽唱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為提供形象生動掛圖,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引導他們輕鬆解歌曲內容。聽就是的語言啟發和的動人薰陶。唱就是指歌唱掌握正確地唱歌方式,在體驗不同變化的同時,能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第二種遊戲法:《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通過遊戲,進一步讓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

2、學法:談話法:活動中我幼兒交談,以故事形式展開了談話,幼兒

輕鬆地進入了學唱歌曲的狀態。

觀察法: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掛圖、頭飾、背景圖,幼兒仔細觀察,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

遊戲法:表演歌曲,玩小兔採蘑菇的遊戲更能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五、説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①、準備練習:做律動:拍手挽花,拍手點頭。發聲練習

②、用故事情節引入,激發幼兒唱歌興趣。

2、欣賞歌曲,學習歌曲。

①、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②、展示每幅掛圖,邊看圖,邊説故事情節。

③學念歌詞,

④學唱歌曲

3、表演遊戲。

①、小結這首歌表現的故事情節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動中的表現。

②、教育幼兒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③、出示兔子、小豬、松鼠頭飾,請幼兒表演。

④、總結,給予幼兒鼓勵。

4、延伸活動

放小兔跳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出去玩“小兔採蘑菇”的遊戲。

幼兒説課稿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説出總數。

2.學習按照數量進行匹配,體驗5以內的數序。

活動準備

教具動物卡片5張(數量為3~5,4,5各2張。),教育掛圖5。

學具第一組:人手1個計算盒(按1~5的順序將動物卡插在計算盒上,見圖一。),同色花片1盤(16片),操作卡片12;第二組:人手1個計算盒(按1~5、的順序將點卡插在計算盒上,見圖二。),同種木珠每人l盤(16粒),操作卡片11;第三、四組:人手1套小玩具(3種,數量分別為3~5。),圓點印章每人1個,計算盒每人1個,印泥2盒,制卡紙若干張;第五組:人手1張塗色材料紙(見圖三、四),彩色筆若干支,操作卡片14。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出示五張動物卡片,“絨板上有什麼?每種有多少?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幼兒手指動物逐一點數,説出總數。“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隻動物?”教師帶領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説出總數。“這五張卡片中有哪幾張卡片上的動物數目是老師以前沒有和小朋友一起點數過的?(4、5)今天,我們學習了點數數量是4和5的動物卡片。”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給卡片送玩具。

“先從前到後地説一説卡片是怎樣排的,再給卡片上的動物、圓點送花片、送木珠,一隻動物送一個花片,一個圓點送一粒木珠。最後還要説一説:幾隻動物送你幾個花片或者幾個圓點送你幾粒木珠。”

第三、四組:給玩具做點卡。

“把盤子裏相同的玩具放在一個格子裏,數數有多少,給每種玩具做一張點卡表示它的數目,圓點要印得圓圓的,不要擠在一起,最後説説:幾個玩具用幾的點卡來表示?”

第五組,按點數塗色。

“這組活動是給水果塗色,材料紙上印了幾個圓點就給幾隻水果塗色。最後還要説一説;幾個點,給幾隻水果塗色。”

3.活動評價。

展示一份第一、二活動小組幼兒的活動材料,請幼兒説説卡片是怎樣排的?(體驗1~5排列順序)怎樣給卡片送玩具的?(按卡片上的數目匹配相應的數量)

幼兒説課稿 篇3

活動名稱:快活得像小鳥

活動目標

1、理解是個內容,初步學説兒歌。

2、能大方的表演和回答問題。

活動班次:小二班

活動準備:方巾、小雞頭飾、小魚頭飾、小兔頭飾、

課件

活動過程:

1、行進間律動入室。

2、介紹小雞、小兔、小魚、小鳥的道具,請幼兒自由自由選擇。

3、幼兒開始選擇並在音樂聲中自由活動,教師隨時提問、指導幼兒:你學誰?幹什麼?

4、音樂聲停,幼兒各自入座,再次提問:“你學誰的什麼本領了?”

5、小結兒歌

我學小鳥飛飛,我學小兔跳跳,

我學小魚游泳,我學小雞嘰嘰,

在可愛的幼兒園裏,快活得像小鳥。

6、演示課件,幼兒隨説兒歌。

7、幼兒變成快活的鳥飛出活動室。

8、活動結束。

活動名稱:快活得像小鳥

一、説教材

這是一首短小又極富有童趣的兒歌,兒歌中“學小鳥”、“學小兔”、“學小魚”等活動又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再現,特別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這首兒歌作為本次活動的內容。

二、説重點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為本次活動制定兩條教育目標。

第一,通過學學、做做、看看、説説等活動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説兒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語言教學中的重點,因此,理解兒歌、學説兒歌應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第二,能大方的表演和回答問題。

三、説教法

首先,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學學、做做、看看、説説等活動,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探索,使幼兒在玩玩樂樂中理解、感受兒歌;其次,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課件演示,使幼兒對兒歌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能初步學説兒歌的目的。

四、説設計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幼兒自由選擇道具:方巾、小雞頭飾、小魚頭飾、小兔頭飾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游戲,教師在活動中是幼兒的遊戲夥伴,和幼兒一同遊戲並隨時啟發引導幼兒:“你戴的是什麼頭飾?在幹什麼?”。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便理解了兒歌。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幻燈片展示。我設計了五張符合兒歌內容的幻燈片,展示的過程是幼兒再次欣賞、理解、記憶的過程。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使幼兒感受到了語言的優美,受到了語言藝術的薰陶。

幼兒説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夏天到了,各種動物的叫聲就象一首美妙動聽的交響曲,而這些動物的叫聲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説是相當熟悉的,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節奏的興趣,增加音樂活動的趣味感,我根據童話故事《動物樂隊》(這是一本《幼兒教育》雜誌上的一個故事,那時我們三位上園級雙高課的老師拿着這個故事各自去設計活動,其他兩位教師設計了兩個語言活動,我設計了一個音樂活動,那時上下來幼兒對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很感興趣,但是我覺得幼兒基本上是用叫聲在哼唱旋律,這樣的活動對幼兒來説比較容易,起不到節奏訓練的目的,現在我基本上不採用當時的教學法,只是套用了《動物樂隊》這一個題目,把重點放在用動物的叫聲練習節奏上,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再為歌曲伴奏,讓幼兒運用身體感官感受表現音樂,通過一種特殊的形式瞭解一些節奏的特點,使幼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演,領略音樂活動的愉悦氣氛,從而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幼兒獲得美的感受。

二、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

活動的重點還是落在節奏的訓練上,四條節奏都是按照《慶祝“六一”》這首歌的節奏這樣複製下來的,最終我們要把節奏串連,為歌曲伴奏。我試教的時候,幾位老師説這幾條節奏太難了,其中有休止符,有符點音符,有弱起拍,怕幼兒難以掌握,叫我換一首歌曲,但我還是想嘗試一下。為了能讓幼兒區分強弱拍的明顯特點,我在節奏卡的下面畫了相應的圖示,即強拍下面的樂器圖形大,弱拍下面的樂器圖形要小,這樣看着圖示就能分清強弱拍了,至於弱起拍對幼兒來説也是較少接觸,但一些歌曲的特徵有弱起拍,幼兒總是要接觸和掌握,我讓幼兒先在節奏中認識弱起拍的特點,這樣幼兒在真正學唱歌曲的時候就容易了。

活動的另一個難點就是輪奏和合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動物,選擇樂段,並能夠看着指揮進行輪奏、合奏,鍛鍊幼兒的音樂技能,音樂教學脱離不了一種強化訓練,但我儘量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提供幼兒自主選擇機會。

三、活動流程

1、導入部分,幼兒模仿一種小動物邊叫邊走入活動場地,待幼兒全部走到位置旁邊之後,聽信號入坐做律動,然後我小青蛙邊跳邊叫來到幼兒面前,和幼兒相互問好,問幼兒剛才扮演的是什麼小動物並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説出動物的叫聲,教師從音樂的角度給予評價,為下面的節奏活動作鋪墊。

2、第二環節。動物樂隊學練節奏。我用六一節小動物想舉辦一個音樂會作為引子,讓小動物組成一個動物樂隊,到音樂會上去表演,激發幼兒學習節奏的興趣。我先出示一條節奏,以青蛙的身份給幼兒示範節奏,然後請幼兒用動物的叫聲練習演奏,先個別演奏再集體演奏,這樣逐條節奏進行練習,第四條節奏把多種動物的叫聲混合在一起演奏。用了動物的叫聲練習節奏再用自制樂器打節奏,讓幼兒利用多種方5F0F學習節奏。學完了整個節奏,接下去就是為歌曲伴奏部分,即把剛才練習的節奏運用到為歌曲伴奏之中去,這時教師指定剛才幼兒選定的幾種動物的叫聲,聽着音樂唱節奏,第一遍不用樂器試一遍,第二遍配樂器為歌曲伴奏,這樣手要敲擊樂器,嘴要唱節奏,耳要聽音樂,如果能夠達到三者和諧統一,就達到我預設的藝術活動的效果了,最後教師對動物樂隊的學習作出評價,將活動引入下面的一個環節。

3、第三個環節是動物音樂會。

在舉行音樂會之前,我和幼兒先商量一下如何舉辦音樂會,讓幼兒自由發表意見,選定節目主持人,和幼兒一起安排節目的順序,使下一步的音樂會有序地進行,教師的角色儘量是一個參與者,幼兒自編自演,音樂會的一個節目是把動物樂隊學習的節奏樂演奏一遍將今天的學習加以鞏固,另一個節目是打蓮湘,也是一個節奏活動,前段時間我發動教師,教師再發動家長一起利用鄉土資源製作鄉土樂器,開展音樂教學鄉土化研究,因此在今年我園申報了《鄉土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開發利用之研究》這一課題,打算將身邊的能夠發聲的物品經過再加工融入到音樂教學中。言歸正轉,這樣我的整個活動都是圍繞節奏訓練這一音樂技能開展。

《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我利用幼兒熟悉的動物叫聲和利用一些廢舊材料製作發聲樂器,使幼兒能夠更多在生活中發現藝術的美,從而延伸到生活中的節奏性,培養幼兒有節奏地生活。我願在不斷的嘗試實踐中獲得教學真知。

幼兒説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大班音樂欣賞“搖籃曲”,這首歌曲有三段。這教材所含的知識點是:搖籃曲的節奏特點及情緒色彩。由於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欣賞音樂作品的基礎,能完全較為正確的來辨認音樂作品的情緒及節奏特點。因此只有掌握了搖籃曲具有的緩慢輕柔的節奏特點,優美抒情的情緒色彩。才能更進一步瞭解作品表達的思想內容,為教學地順利開展做好鋪墊準備。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在整個知識結構中處於基礎地位,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音樂教學的意義中所提到的:對幼兒來説音樂活動的意義決不應侷限於音樂本身,它同時也要有益於發展幼兒的智力和體力,陶冶幼兒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兒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使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1、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濃濃的母愛、享受到愉悦的情感體驗。2、發展幼兒的音樂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現力,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3、引導幼兒瞭解搖籃曲的性質特點,知道這是一首東北民歌,啟發幼兒運用語言、動作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教學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正確理解歌曲的內容。制訂的依據是: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形象是通過各種表現手段如旋律、節奏、速度等而塑造出來的。而音樂又是一門時間藝術,是在時間中流動的,稍不注意就會流失過去,作為歌曲的欣賞幼兒可以藉助於歌詞來理解歌曲內容。大班幼兒注意力的發展比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會神地傾聽正確理解歌曲的內容,才能使幼兒與歌曲產生共鳴。

教學中的難點是:引導幼兒運用語言、動作表達情感體驗與聯想。難點制定的依據是:欣賞音樂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幼兒的認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過理性的特點。因此在音樂感知的基礎上,產生情感體驗及聯想從而達到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對幼兒來説及具挑戰性,就象一個跳一跳就夠得到的果實,藉助於教師的引導幫助,

幼兒通過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依據綱要的精神:音樂教育不是用説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啟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的個性。我主要運用了欣賞法、啟發聯想法和情緒感染法進行教學。

第一種欣賞法,這是音樂欣賞教學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賞法中又分為完整欣賞和分段欣賞兩個層次。整首欣賞,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給幼兒一種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賞的目的是引導幼兒進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內容,感受搖籃曲的性質。因此教學中的第一遍欣賞是完整欣賞,給幼兒初步的音樂印象;然後再分段欣賞進行深入分析;最後再完整欣賞,這是幼兒對搖籃曲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賞析。在運用欣賞法時為幼兒創設安靜温馨、有利於傾聽的教學環境,藉助於動感的多媒體課件、教師聲情並茂的的演唱。在聽覺和視覺上給幼兒積極的刺激,使幼兒對歌曲的節奏、旋律和情緒有充分的感受,激發幼兒愛媽媽的美好情感。

第二種啟發聯想法,音樂是表現人們的思想,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藝術,它會給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聽眾產生聯想與想象。這首搖籃曲表現出的優美、温柔的情緒,媽媽對寶寶無限的疼愛與期望都會引發起幼兒的聯想。比如在完整欣賞後啟發幼兒:“你想想媽媽在唱着搖籃曲哄寶寶睡覺的時候臉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在分段欣賞時教師啟發幼兒聯想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從而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產生愛媽媽的情感。在引導幼兒開展聯想時我注意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如語言和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種情緒感染法,因為音樂是一種表情的藝術,很容易使幼兒受到情緒的感染,它在引導

幼兒欣賞歌曲的過程中起到了示範榜樣的作用。在活動中除了欣賞錄音外,我特別注重讓幼兒欣賞我的演唱,因為通過聲情並茂,面帶微笑的演唱,和幼兒面對面能將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媽媽對寶寶的愛傳遞給每個幼兒,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另外在孩子安靜欣賞錄音時,我會用温柔的目光注視每一個幼兒,用輕柔的動作適時給予提示,與幼兒之間進行無聲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技術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發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三、學法指導

教學中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一方面是引導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音樂是時間藝術,要想獲得良好的音樂欣賞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決條件,只有認真地去傾聽才能正確地感知作品的旋律、節奏、速度和表達的思想內容。為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指導幫助:1、根據新綱要中“幼兒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活動中特別注意了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比如在導入部分,用動感的多媒體課件“美麗的夜空“為背景,運用大型軟積木搭出顏色鮮豔的房子、花朵、3edu,引導幼兒在環境中集中注意力進入美好情境。讓其心情放鬆,沒有任何壓力的去欣賞。2、在重複傾聽的時候,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媽媽在搖籃曲中唱了些什麼?“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聽。

第二方面的學法指導是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怎樣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方法。首先,我採用了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視聽欣賞的形式能調動起幼兒的各種感官,讓

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着喜悦、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欣賞過程也在不斷地暗示幼兒,應從哪裏入手,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一首音樂作品。另外,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的方法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動作使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隨音樂作模仿動作,能加深幼兒對音樂的印象。這樣,幼兒初步學習了欣賞的方法還會激發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作品的興趣,促進了其情感的發展,陶冶了性情。為幼兒今後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另外,由於幼兒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和實際生活經驗都有所差異,每個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通過音樂產生的聯想也都不會一樣。在學法指導中我注意了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動中獲得自主權。説説自己的感受、聽聽別人的想法,這樣既有利於自我的發展又有利於幼兒間的相互學習;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經驗又富於音樂作品更豐富更豐滿的思想內涵。這也符合了綱要中“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大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樂情景表演“小白船”導入課題。在這裏用了多媒體課件和軟積木兩種教具。教師製作出動感的夜空美景課件作為背景,再用大型軟積木擺成各種可愛的房子、花朵、彎月亮的造型,讓孩子們樂在其中進行表演唱,引導幼兒進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師同時運用描述性語言引起幼兒的注意:“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你聽--。”然後請幼兒邊演唱邊表演,這樣可以穩定幼兒的情緒,以便進入搖籃曲的欣賞過程。第二部分全面展開欣賞,包含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完整欣賞,運用引導語:“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户人家的窗子裏傳出了優美的歌聲,仔細聽--。”接着大屏幕上出現了窗子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放錄音伴奏

教師進行演唱引導幼兒進行第一邊完整欣賞(教師演唱),通過欣賞教師的演唱,引導幼兒感受搖籃曲緩慢輕柔的節奏特點和優美抒情的情緒色彩。接下來運用提問:“這首搖籃曲有幾段?媽媽都唱了些什麼?”進行第二遍完整欣賞,運用了課件演示。第二個環節分段欣賞,這一環節要完成重難點的突破。根據歌詞將歌曲分為三段每一段都分別欣賞兩遍。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運用了啟發聯想法,在提問上下功夫,力求問得巧、問得妙。

設計了兩種提問,第一種是再現性提問,如:“歌曲中唱了些什麼?“小寶寶做了一個什麼夢?“一種是啟發聯想式提問,如:“你想想媽媽會怎樣哄寶寶睡覺?“寶寶為什麼會在夢中露出微笑?“用這樣的提問激發幼兒的想象,幫助幼兒理解三段歌詞反應的三層意思。除了用語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導幼兒進行動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媽媽是抱着小寶寶輕輕的搖;第二段為了表達媽媽對寶寶的殷切希望會輕輕的拍拍寶寶,撫摩寶寶;第三段看到寶寶睡夢中都露出了笑容,媽媽會情不自禁的親親小寶寶。層層深入引導幼兒體會歌曲中那濃濃的母愛。

充分發揮了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德育的影響功能,自然的將重難點一一突破。第三個環節是情境表演,孩子們每人抱一個寶寶通過扮演媽媽或爸爸,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表達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結束,讓幼兒在搖籃曲寧靜温馨的意境中,教師引導幼兒:“看寶寶睡的多香啊,讓我們一起輕輕的把寶寶放到牀上去吧。“教師和幼兒輕輕的走出活動室結束本次活動。

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欣賞幾首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搖籃曲,組織美術活動為媽媽親手製作“愛心卡”表達對媽媽的愛。體現了各課教學的整和性。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幼兒説課稿 篇6

設計意圖

我選擇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傘”為活動主題,用實物“傘” 把 幼兒帶到活動的氛圍中來,然後我提出問題:“這麼漂亮的傘,你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你也想試一試嗎?以此激發起幼兒的探究和想創作激情,通過活動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創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運用色彩、線條、形狀等大膽地進行傘面設計。

2.感受各種傘面的裝飾美,體驗創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實物:小花傘2至3把

2.課件:小花傘

3.彩筆、油畫棒、紙(畫好小傘輪廓)

活動過程 :

1.猜謎導入課題:

謎語1:一朵花,真奇怪。晴天不開,雨天開。

教師:是什麼呢?小朋友猜一猜。(傘)

謎語2:小帳篷,圓又圓,雨天滿街走,晴天家中閒。

教師:這個謎語又是在説什麼呢?小朋友們好好想一想。

教師:這兩個謎語都是在説什麼呢?(都是傘)

2. 欣賞實物小花傘。

(1)出示一把實物小花傘,提問:小花傘有什麼作用?

(2)介紹傘的構成:傘頂、傘面、傘把。請小朋友説説自己最喜歡什麼樣的傘,為什麼?

(3)拿出其他小花傘,説説有什麼不同。

(4)教師小結:這幾把小花傘都很漂亮,他們都是傘廠的叔叔阿姨設計出來的。今天,我們要請小朋友來當設計師,設計出更美麗的小花傘。先請小朋友們看看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麼設計小花傘的,好嗎?

3.播放課件,欣賞小花傘圖片。

(1) 提問:你們喜歡這隻小花傘嗎?為什麼?

(2)小結傘面設計的特點:首先確定傘頂,傘頂可以設計成圓形、波浪花紋、小花等圖案;傘面的邊緣可以設計成重複的圖案,可以是一朵朵的小花、一隻只蘋果、一個個愛心等圖案。

4.全體幼兒進行傘面設計,教師巡迴指導。

(1)出示畫好的小花傘輪廓,組織幼兒討論:怎樣讓這些空白的傘面變得更美麗。

(2)要求幼兒大膽想象,你設計的圖案可以和別人的不一樣,傘把也要塗上顏色。發現有困難的幼兒教師重點指導。

5.將幼兒作品拍下來後放在電視上播放,欣賞幼兒作品,教師進行引導性評價。

6.活動結束,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覽區。

幼兒説課稿 篇7

一、設計意圖

現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都很不錯,由於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使他們不知道如何節約用錢,如何合理用錢。新《綱要》中指出:教學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我們通過"乘車"這一生活場景的模擬,使幼兒在擺擺、想想、算算中懂得如何節約用錢。公交車、三輪車、出租車是幼兒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每種車的線路不同、乘坐的人數不同,價格也不同,因此其中藴涵着很大的教育價值,通過學習使幼兒能更好地理解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培養初步的理財意識。此活動適合在大班開展。

二、活動目標:

1、在操作遊戲中複習鞏固10以內各數的加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理財意識。

3、體驗遊戲成功的快樂。

三、重點:

通過操作、計算,比較坐什麼車花錢最少,培養幼兒初步的理財意識。

難點:學習10以內各數的加法。

解決策略:

1、操作法:人手一份操作紙、十個硬幣。

2、媒體藉助法:用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

3、遞進累加法:由一人乘車到三人乘車,再到五人乘車,從一種交通工具到多種交通工具,涉及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車,不同的價格,層層遞進,層層累加。

四、活動準備:

課件;操作紙、硬幣、鉛筆人手各一。

五、活動流程:

1、談話引題,激發興趣。

有個叫明明的小朋友想去蘭墅公園旅遊,坐什麼車去最便宜呢?請小朋友們來幫幫他吧!

(在"旅遊"的遊戲情境中學習數學,更增添了趣味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2、操作課件,介紹三種交通工具的價格。

(用課件再現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牢記各種車輛的價格,為下面的操作活動奠定了基礎。)

3、第一次操作驗證:一個人乘車,哪種車最便宜?

(用擺硬幣的方法學習計算價格更符合大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剛剛萌芽的心理特點,通過比較使幼兒知道一個人去坐公交車花錢最少,只要2元。)

4、第二次操作驗證:三個人乘車,哪種車最便宜?

(1)、幼兒操作計算,

(2)、提問:你認為哪種車最便宜?為什麼?

(通過幼兒的回答層層理解題意,從而知道三個人去打的最便宜。通過個別提問也提高了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

5、第三次操作驗證:五人乘車,哪種車最便宜?

(1)、幼兒計算,學習連加。

(2)、提問:你認為五個人去坐什麼車花錢最少?為什麼?

(這是提高幼兒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使幼兒知道通過分散乘兩種車的方法更省錢。)

6、隨老師"開車"出活動室。

幼兒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摔不倒》選自大班上學期第八個主題《冬天的故事》中,是一節科學建康活動。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回憶在雪地上走路的感覺,並討論為什麼雪天容易滑倒和出交通意外?使幼兒對摩擦力產生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做小實驗,探索摩擦力的大小與生活的關係。

二、説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對摩擦力產生好奇心,樂於參與科學小實驗。

2、能積極思考,並運用摩擦力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

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善於觀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對摩擦力有好奇心,樂於參與科學小實驗。

把難點預設為:能積極思考,並運用摩擦力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做了如下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下雪後到雪地上走一走、看一看,觀察行人和車輛的情況。

物質準備:

1、每兩位幼兒兩塊木板斜面(一塊光滑、一塊貼瓦楞紙)、木塊若干、長毛巾、橡皮筋、塑料袋等材料。

2、記錄紙、筆若干。

四、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

1、觀察法:觀察是教師瞭解幼兒的基本途徑,在活動的始終,觀察法貫穿前後,在每一個環節都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對好的行為進行鼓勵,對不良行為進行制止,提高效率。

2、提問法:在活動過程中,要善於運用啟發性提問法來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觀察,積極思考,並鼓勵用自己的語言大膽描述。

3、鼓勵法:在活動中我注意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善於運用多種鼓勵方法,針對幼兒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及時對幼兒進行肯定的評價,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熱情。

另外,我打算向幼兒採用:參與法、操作法、合作法、討論法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五、説教學過程

為了能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調動生活經驗,談話導入:

組織幼兒回憶交流:在雪地上走路有什麼感覺?為什麼雪天容易滑到或發生?應怎樣避免?通過交流經驗討論進入主題。

(二)組織幼兒自己做試驗,探索奧祕。

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做小實驗,探索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表面光滑度的關係。

1、兩人一組做實驗,請幼兒將大小、重量、光滑度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到光滑的斜面上和粘有瓦楞紙的粗糙斜面上,比比下滑的速度,哪個快,哪個慢並討論為什麼。

2、請幼兒再次實驗並記錄,探索在光滑的斜面上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滑動的木塊不滑動或下滑速度變慢。可建議幼兒嘗試用毛巾、橡皮筋等材料改變斜面木塊的光滑程度等來改變木塊的下滑速度。

3、組織幼兒交流實驗結果,總結幾種不同的方式。

(三)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在雪地上行走不滑倒和防止的方法。如在鞋子上綁上毛巾等粗糙東西,在車輪胎上捆上鍊條,在路面上撒沙子、煤渣等。

六、活動延伸

觀察下雪天,人們防止路面太滑的一些做法,如:掃雪;用灑水車在雪地上噴灑鹽水,加快冰雪的融化;在雪地上鋪灑煤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