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美術説課稿四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6.98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説課稿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美術説課稿四篇

美術説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説的課題是:人美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14課《吃蟲草》,説課的內容分為六個部份:

一、説教材

《吃蟲草》這一課在老人美版教材中已作用了十多年,在步入課程改革的今天,它仍然被青睞,仍佔有一席之地,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我就對教材展開分析:

“吃蟲草”是以自然界中奇妙的吃蟲植物作為教材內容,對於許多學生來説,接觸的是一種新奇、有趣的事物,這個課題向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探究、想象與創作的空間,雖然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它仍然吸引着學生、教師的眼球,新教材把它的使用對象確定為三年級學生,我認為在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的“綜合、探索”領域中使用該教材,將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自然融合,能綜合性地開發培養學生的能力素養,有利於學生的心理髮展和視野開闊,使師生圍繞着對這種新奇小草的探究,去表現大自然中美與善的生態平衡,並同時在蒐集信息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該課趣味性強,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一)教學目標

我認為要讓學生綜合能力凸現於課堂,應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及差異的表現為基礎,將作業要求靈活劃分,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可以是異想紛呈的設計,以學生的求知需要來活用教材,使教學人本化,為創造性學習提供更充裕的空間,因此,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自然中奇妙的植物——吃蟲草的種類及捕蟲的特點,通過吃蟲草這種植物,瞭解自然界的美妙。

2、過程與方法:發揮想象力,敢於大膽表現。學習用綜合技法表現吃蟲草。訓練學生收集信息資料的能力,提高運用相關資料能力。培養學生大膽進行設計、繪畫、製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於價值觀:

通過觀察瞭解吃蟲草的特點,引起好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特點。

2. 將美術與科學自然融合,充分發揮想象,運用多種方法表現吃蟲草。

(三) 教學難點:利用審美情趣,創意的設計、綜合技法的運用和畫面的構圖。

二、説教法

我們常説“教有法而無定法”前邊這個“法”是一般的教學規律,不大變的,是個“定量”,而後邊這個“法”則是多樣、靈活的,它考驗着我們教師怎樣在有限的教學時空裏發揮自己的教育智慧,是個無限量的“變量”。在該堂課中,我認為應立足於從美術學科的創造表現中延伸對科學以及現實社會的聯繫。以下是我設計的教法:

1.故事引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蟲吃草,而現在蟲被草吃了,引導學生對故事產生興趣,由此引出自然中奇異的吃蟲草的話題。

2.賞析入境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視頻將學生的觀察視野延長了,學生的觀察雖然不及在真實的自然中得到的那麼深刻靈動,但對於該課而言,運用課件在短時間裏瞭解吃蟲草的種類、捕蟲方式等直觀感受的建立仍有重要作用,這樣的引領入境能起到突破重點的關鍵作用。

3.師生互動,探索表現

在對大自然奧祕的探解中,教師蒐集的資料給課堂充實了大量的知識內容,不斷激發起每個人個性化的思考及強烈的學習動力,以各種形式展開藝術實踐嘗試,教師引領着學生分析用各類綜合性方法表達自己的創意,突出“獨特、個性、創新”。

三、説學法

教學最終落實於學生的“學”,它不僅僅是結果,更強調過程及獲取知識的方法。這節課,我作了以下指導:

1.組織教學:教師圍繞設計及表現奇異的吃蟲草及新型“捕蟲器”進行創作,並展示部分作品,喚起學生以往的生活及知識經驗,以先行者的姿態呈現。

2. 明確學習的組織形式:以個人獨立或集體制作的形式,讓學生確認自己已有的材料並通過分析吃蟲草的`捕蟲器特點“芳香的氣味,奇特的外形,鮮豔的顏色”三大特點,緊接着從分析仿生設計案例賞析,將人類和生物的奧妙在造物過程中進行模仿、創新設計,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設計與表現的原則,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3. 加強認知與表現結構:學生對設計以及造型已經有了基本明確的認識,但還不夠鞏固,這就需要在過程中結合具體操作和對作品的分析評價、張揚,鼓勵新穎、奇特的設計作品,讓學生真正瞭解設計與表現的思維方式,更為理性地欣賞,評述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

四、説教學媒體資源選擇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課堂教學是信息交流為主要活動載體而存在,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比克低估。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制作了一些課件。這樣做有以下優點:1、符合教學內容的需求。2、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3、使學生更直觀的瞭解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説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大自然中有無數動物和植物,每天它們之間都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動物和植物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教師講小故事: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變暖了,植物也開始生長了,與此同時一些小蟲子也來了,災森林裏草地上尋找自己最愛吃的小草。可是就在前兩天,幾個小蟲子正在草叢中玩耍時,一不小心,備草給吃掉了(停頓兩秒),你們相信嗎?

學生:不信

教師:你們不信呀!那我就帶你們去看看。(出示課件:蟲子被吃的過程)

學生:觀看課件

教師:現在你們應該相信了吧!

播放課件:短片中的小螞蟻怎麼了?你們想不想了解更多有關吃蟲草的知識啊?——出示課題《吃蟲草》

(二)新授

1、蟲子吃草是平常事,居然還能吃蟲子?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吃蟲草既不會跑也不會跳,但他卻輕而易舉的讓活蹦亂跳的螞蟻成為自己的獵物,那麼吃蟲草事用什麼方法抓住小蟲子的呢?

它又有什麼特點呢?

2、下面我們在欣賞幾個錄像,看看吃蟲草事用什麼方法抓住小蟲子的?(播放課件)細緻觀察下面兩組圖片,根據吃蟲草的捕蟲過程重新排列,並説明理由。學生討論,並彙報。

3、根據錄像中的資料我們來總結一下捕蟲草捕蟲的方式都是什麼樣子的?

設陷阱:等待小蟲子掉進捕蟲葉袋裏後獎其捕住。

黏液粘:從葉片上分泌處黏液,粘住小蟲子。

設圈套:合攏葉片夾住小蟲子。

在水中將小蟲子吸入捕蟲葉袋裏。

4、我們已經總結處三種吃蟲草捕蟲的方式了,想一想,如果你是吃蟲草,你會用什麼辦法吸引蟲子,來把它吃掉呢?同桌模仿吃蟲草吃蟲的過程。

(兩人一人演蟲子,一人演草)

5、吃蟲草為什麼要吃蟲呢?(放錄音)

6、欣賞圖片:學生彙報有哪些種類?吃蟲草有什麼特點?生長在什麼地方?

7、欣賞學生作品(多媒體)

剛才,我們瞭解了很多吃蟲草的知識,對吃蟲草有了許多認識,但生活鍾我們睡都沒有見過。他們靠奇特的外形、鮮豔的顏色、芳香的氣味,不僅吸引了小蟲子,還吸引了好多小朋友。這些小朋友,就通過想象,把吃蟲草吃蟲子的情景表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觀察:畫面中運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你想用什麼材料和方法完成這次作業?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表現吃蟲草的?

8、教師示範勾線法:首先選擇用基本型想象吃蟲草。(花形奇、現象奇,這個花長的想垃圾桶,人們瑤想扔垃圾可以扔到裏面,然後花可以吸收生長)(我準備畫一種纏藤花,它可以生長在河邊,他不僅能吃蟲子,如果小孩在河邊玩水,觸動它,它就可能纏住你,不會讓你掉進水裏)(我還準備畫一個葉子很大的花草,葉子上面有許多小孔,他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灰塵和廢氣。)

教師強調注意疏密、高低、大小、遠近的變化,通過欣賞作品講解。

(三)練習:

你們能不能發揮想象去挖掘在大自然深處的奇花異草啊?今天我們將舉行一個“想象小天才”畫展,比一比誰畫的吃蟲草最有創意?老師相信同學們的設計能力,你們一定能夠想象出更新奇的吃蟲草來,並能把它們最生動的一面表現出來,現在我們就來培育自己的吃蟲草吧。

1、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你學過的方法表現吃蟲草捕食的情景。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3、輔導要點:線條的變化、構圖,捕蟲器的趙姓和細緻的描繪。

六、説評價

體現“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評價以“設計思維活動”作為主軸綜合貫通,使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延伸,採用自評、互評、師生共評方式相結合,即重結果,又重過程,同時關注學生是否理解自然與藝術的相互關係以及融合。

新課程促使我們要求自己不僅要有很好的美術素養、專業能力外,還應具有全面的綜合能力,讓我們傾聽學生的聲音,引領他們的動態,讓同學們共同發展、進步、教學相長,交流相長。

美術説課稿 篇2

我説課的內容《石頭魚》是一節自編課,同時也是去年設計的沙河文化系列的延續。我準備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闡述:一、學情分析;二、教材分析;三、目標預設;四、材料準備;五、教學流程;六、教法學法;七,教學反思

一、學情分析:我校位於沙河邊,沙河現在很美麗,學生大多數都喜歡在沙河邊玩耍,對沙河有很深的感情,孩子們是沙河的一員,那麼孩子們能不能在讓我們的沙河更美麗更熱鬧呢?為我們沙河的娃娃創造自己的理想中美麗的和諧的沙河呢?在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為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髮展為本,使學生在積極的自我設計石頭魚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創造力,發揚團結和睦友好的精神,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沙河的關注和熱愛,以體現新課程標準,我順應去年自編的沙河文化系列編了了這節課作為沙河文化系列之二。

二、教材分析:在本節內容中通過用隨處可見的卵石製作石頭魚,激發孩子們作為沙河的一員,隨時為沙河的美麗動腦筋,並能用豐富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對孩子進行個性和創造性思維及團結合作的培訓,讓他們在研究中學習在合作實踐中發現問題,並在充分利用卵石製作石頭魚中加強環保意識。同時鼓勵孩子們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有助於學生成為積極的評價主體,提高評價能力。通過學習使孩子們瞭解沙河關注沙河。基於我設計這節課的目的,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三、目標預設:1.通過探索用卵石自由創作出各種各樣的石頭魚,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創造精神和想象力。2。培養學生生活情感,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悦,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3.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實際創造潛能。

四、材料準備:1、教具學具準備:卵石.水粉

五、教學流程圖:主要通過5個環節進行:(一)、激趣導課。通過提問激發孩子們對沙河產生關注(二)、質疑探究。觀察分析卵石,小結出要關注身邊事物學會巧妙利用材料創作或再創造,培養小組共同探究能力。(三)、學生分組在實踐中體驗自己做主並通過設計石頭魚,一起努力把沙河變得更加熱鬧的樂趣,調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增強小組團結合作能力,激發創作潛力和學習激情。(四)、欣賞評析別人和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五)、擴展思維激發繼續探索精神及自主學習能力。

六、學法、教法,依據本課的性質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啟發----引導法”,圍繞小組合作展開學習,通過了對原材料的分析,工藝設計的構思,改變傳統的師生的教學方式,瞭解本校 學生情況,聯繫實際生活,立足於新課程標準,把“感知”“欣賞”“創造或再創造”為前提,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並把合作和探索想結合,培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精神。無論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七.教 學 反 思: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識和掌握知識的規律,運用激趣導課---質疑探究---嘗試創造---體驗成功----小結拓展,積極創設一種寬鬆的自由的情景,使學生對卵石工藝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併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製作慾望,緊接着展示製作技法與過程,然後引發其展開聯想的翅膀,激情澎拜地動手製作石頭魚,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多維評價。既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發展了其個性,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改革提供創造性教學精神,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美的韻律,讓學生在一個和諧的民主的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並自覺的探究製作技能技巧,對卵石工藝有一個比較明確的 感性認識,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眼,腦,手,使其得到全面的鍛鍊與培養,而且背景色彩營造的意境給學生提供很好的視覺效果,既培養了學生審美和創新意識,又增強了學生對工藝設計學習的興趣。總體來説,學生對於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學習過程中始終表現很積極很投入,對於在石頭上創作掌握的比較好,只是由於是第一次嘗試的原因,學生的經驗不足,底稿畫的不錯,在填色時有學生沒有把握好水分,導致魚的形象模糊了些,但再多做幾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學生得到了體驗,得到了收穫,得到了快樂。

美術説課稿 篇3

教材解讀:

《小扇子》一課是人美版國小二年級美術第三冊第十四課,教材的設計意圖是通過扇子各異的形象,魅力的圖案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設計,選材等製作過程可以充分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教學中強調知識技能在美化學生生活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節教材主要內容以現實生活中形象多變的扇子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可以用哪些材料製作出漂亮的扇子,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製作出形象各異,材料不同,用途不同的扇子來達到使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裝飾美好生活,提高學生手工製作的技能及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目的。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根據《國小美術課程標準》第二段內容標準設計領域,嘗試使用不同工具,材料或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教學活動建議以觀察和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並做簡單的組合造型,本課用動畫片引出課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記憶中扇子的各種形象,並能用簡單的方法制作出來使學生了解有關扇子的文化,歷史,種類,以及不同材料的扇子等。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活波可愛,思維獨特,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強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的表現自己的想法,本課以現實生活中形象多變的扇子為題材,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和獨創思維,讓學生能夠自信,大膽,自由的通過美術形式表達想法和情感。

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簡單瞭解有關扇子的文化、種類及欣賞價值,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嘗試用多種材料來製作形狀各異,圖案不同的小扇子。

2.隱性內容與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情感及對生活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能力目標:能用各種不同的製作方法,製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異美觀的小扇子,作品體現出實用性,觀賞性。 情感目標:在學習和了解有關扇子的文化,種類及欣賞價值中激發學生的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情感及對生活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學習材料: 初步瞭解扇子的文化,學習小扇子的設計與製作。 小扇子的構思設計,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能夠設計一把外形各異,圖案新穎美觀的小扇子。

課件、具有典型特徵的扇子實物、彩筆、各種卡紙、彩紙,膠棒等。 講授新課:

1.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部同學們喜歡的動畫片,不過動畫片不是無條件送給同學們的,一會老師有很多的問

題要同學們多動腦踴躍回答問題,同學們做的到嗎?(播放動畫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滅火焰山的片段)。2説説孫悟空大滅火焰山使用的是什麼扇子,誰能説説芭蕉扇的外形有什麼特點。3生活中你還見過或使用過什麼形狀的扇子。4今天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認識更多的有特色的扇子,讓我們一起去學習第十四課《小扇子》

設計意圖:利用動畫片引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講授新課:

1.要想對扇子有更多的瞭解,老師現在就帶領同學們去扇子博物館參觀,那裏會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參觀之前發給各小組同學幾個寫有問題的紙條,希望同學們認真觀察,認真聽講解,一會將你找到的答案分享給同學們。

2播放小扇子課件(學生行賞,教師講解)我國是扇子的發源地,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在烈日下勞作便隨手摘些樹葉片進行簡單扎綁用來扇風取涼,這就是扇子的起源,我國的扇子有實物圖片記載的是遠在3000年至4000年前的商代,那時的扇子看起來有些像現代的雨傘,用於貴族高官出行時遮日避陽使用,多捆綁於馬車後座上,或者是隨從撐打給主人。這種扇子被稱為扇汗。

3出示馬王堆時期出土的漢代長柄扇圖片,這個扇子圖片顯示的.扇子看起來有些像現代的菜刀,但它已經相對於商代的扇子在外形和使用功能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革。這是有實物可以考證的資料。

4商代後期“扇汗”演變為長柄的大扇,被稱為障扇,這種扇子多用於皇族使用作用於皇族高官出行時儀仗隊裝飾使用。其實扇子發展至今扇子已經有了一個龐大的家族,但歸結起來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屏扇,一類是後面我們將要看到的摺扇,這種長柄扇也屬於屏扇家族中的一員。 5西漢以後扇子用於取涼使用,多由於名門貴族,這時期的扇子以羽扇居多,多用於禽雉飛鳥的翎毛製作而成,稀少而又貴重。

6東漢後期扇子廣泛使用,十分發達,這時期扇子的形狀也大有改觀,這樣圓圓的形如圓月的扇子叫做團扇,後將

形如葵花,方圓,梅花,六角,葵花等形狀的扇子都統稱為團扇。團扇在東漢時期更是一些閨門名媛手中的最愛,有如畫中所示。

7到了北宋時期出現了這種攜帶方便的摺扇,同時扇面文化也大放異彩,這時期最盛行的便是我們國家傳統的中國畫表現方法,集詩,書,畫 ,印於一體的完美結合,許多書法家,畫家都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摺扇上。使扇面藝術更具有了獨特的魅力。

8扇子發展至今它的材料使用和形狀已經異常豐富了,我們常用到的有草編扇子,塑料扇子,布藝扇子,竹扇子,檀香木扇子等等,不勝枚舉。

9欣賞了這麼多的扇子誰來説説扇子有那幾部分結構組成(教師歸納總結扇子分為扇面,扇柄,扇墜和扇架)

10.我們都知道扇子是用來扇風納涼使用的除此之外誰知道扇子還有什麼用途。(教師總結扇子還可以用作裝飾品和收藏品,同時還可以用來配合文藝表演和影視劇中人物形象手中的飾物等等)

設計意圖:本過程的講解避免了刻板的講解傳統文化總是容易使孩子喪失興趣的弊端。通過新穎的多媒體可以化解這一矛盾,保持興趣,聯繫到生活實際學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

11.欣賞各種扇子圖片及學生作品,觀察、分析、扇子有什麼特點。你喜歡哪把扇子,為什麼? ①材料(塑料、絹布、羽毛等)。

②外形(多種多樣,主要由扇面、扇柄組成)。 ③圖案(風景、卡通圖案、動物、文什麼字等)。 ④色彩(鮮豔、諧調)。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通過回憶與觀察,讓學生感受到扇子材質與表現形態上的豐富多樣。

12.扇子博物館參觀完了,現在請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請各小組選派一名成員將小組的問題讀一下並把答案分享給全班同學。(問題1:扇子總體可以分為哪兩大類。問題2:扇子由那幾部分結構組成。問題三:扇子的製作材料都有哪些。問題四:扇子有哪些用途。)

設計意圖:體現自主探究,合作精神的培養,鍛鍊學生的 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同學們對扇子的瞭解已經比較全面了,那麼怎樣才能製作一把新穎,獨特的扇子呢,老師展示自己製作的扇子,請學生説説老師製作的扇子使用了什麼材料,您能看懂我的製作方法嗎

14.評價學生的回答,教師現場示範扇子的設計步驟(講清製作要點)。

15.鼓勵學生創作出獨特新穎,又富有個性的扇子。(學生操作,教師巡迴輔導)

學生作業:設計一把精美的小扇子。

作業要求:扇子外形多樣,圖案新穎美觀。

16.學生作品展示、交流、點評, 總結。(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雖然我們現在使用了空調和風扇來取涼散熱,但是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 了小扇子帶給我們的獨特的美和藝術感染力,所以以後我們要繼承祖國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把我們的扇面文化推向世界。

(四)拓展階段

發放愛心卡,您想把扇子送給誰,(爸媽,還是長輩,同學還是老師,)在這張卡上寫上温馨的話一起送給他吧. 設計意圖:讓孩子學會讚揚,學會欣賞,學會關心,這些正式孩子們應該從小就有的優良品質。

(五)宣佈下課。

美術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語言有一個簡單而完整的瞭解,這是美術鑑賞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使用藝術語言上的不同方式,美術作品也由此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形式特徵和審美意韻。

2、重點: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概念、內容、形態分類。

3、難點:美術語言既是具體的、可分類的,又是包含在整體美術作品之中的,學生理解會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必須結合具體的美術作品並調動學生既往的美術知識來認識和理解。

二、教學手段:課件展示、講授、練習、

三、教學過程

1、探究導入課題

(1)教師活動:展示相關圖片,並引出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然後提出問題:A、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B、在美術作品中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

(2)學生活動:A、感受圖片信息,領會本課的意圖,輕鬆的接受課題。

B、思考老師設置的問題,進入求知準備狀態。

2、投放目標:教師活動:立足學生實際,投放學習目標。

學生活動:瞭解學習目標,以良好的狀態投入新課的學習。

3、新知探究

(一)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1)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概念:美術所專門使用的,具有視覺傳達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其特徵就是具體性和形象性。

教師活動:大屏幕展示美術語言的概念

學生活動:標記知識點

(2)美術語言的內容:基本語言元素(點、線、面、色)

語言表現手段:西方繪畫:明暗、空間、透視、構圖、肌理

中國畫:筆墨 、章法、皴法

教師活動:A、展示中國工筆畫《搗練圖》、中國寫意畫《潑墨仙人圖》及油畫《1954》三幅表現形式不同的繪畫作品。

B、提出問題: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運用了那些類型的藝術語言形式

學生活動:A、欣賞繪畫作品,並用一分鐘的時間思考討論探究老師提出的問題。B、 踴躍回答問題,總結出三件作品都運用了點、線、面、色。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美術語言的'內容。

(3)美術語言的形態分類:具象藝術、意想藝術和抽象藝術

教師活動:A、再次展示中國工筆畫《搗練圖》、中國寫意畫《潑墨仙人圖》及油畫《1954》三幅表現形式不同的繪畫作品。B、提出問題:從作品寫實的程度的角度去對比分析三件繪畫作品在表現形式上的差異。

學生活動:A、欣賞作品,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踴躍回答問題,《搗練圖》中的人物、環境、道具真實具體,《潑墨仙人圖》看上去似一個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體準確,只是大筆概括。《1954》讓人看不出什麼具體的現實形象。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美術語言的形態分類。

(二)在美術作品中,藝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

(1)、具象藝術:目的在於真實的再現現實

教師活動:

A、展示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並以一幅工筆花卉為例演示其繪畫技法。

B、提出問題:結合工筆畫的繪畫技法,總結《韓熙載夜宴圖》圖中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

學生活動:A、結合圖示分析工筆畫的繪畫技法。B、根據工筆畫的技法,總結出《韓熙載夜宴圖》運用了線條勾勒、隨類敷彩的語言表現方式。

教師活動:A、展示達維特的《荷拉斯兄弟宣誓》,指導學生從明暗、空間、透視、構圖等幾個方面瞭解具象藝術的其他表現方法。B、師生共同總結具象藝術的創作目的。

學生活動:A、分析並總結《荷拉斯兄弟宣誓》的藝術語言表現手段。

B、師生共同總結具象藝術的創作目的。

(2)意象藝術 :不以純客觀再現為目的,而是重在表達藝術家主觀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藝術家的感受、情感、觀念和審美理想等,為此,藝術家常常採用變形、誇張、重組等語言表現手段。

教師活動:A、展示作品達利《記憶的永恆》杜尚的《走下樓梯的裸》德國馬爾克的《藍馬》齊白石的《蝦》宋代梁楷的《潑墨仙人圖》

B、提出問題:觀察分析以上作品中分別採取了什麼樣的語言表現手段?

學生活動:A、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對展示的作品給與鑑賞和分析。

B、學生討論並回答:變形、誇張、重組、概括、提煉。

老師總結:不以純客觀再現為目的,而是重在表達藝術家主觀的精神世界

(3)抽象藝術 :主要是在20世紀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作的美術類型。

冷抽象:以幾何塊面構成的作品,我們稱之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熱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變化的線條來創作的作品我們稱之為“熱抽象”

教師活動:A、展示作品荷蘭畫家 蒙德里安的《紅黑黃蘭構成》捷克畫家 庫普卡的《牛頓色盤》

B、提出問題:我們從這兩幅作品中分別看到了什麼形象? 兩幅作品在運用美術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上有什麼區別?

學生活動:A、鑑賞作品B、討論問題、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抽象藝術完全排除了現實形象的可辨性,也就是我們什麼形象也辨別不出來。

完全訴諸美術語言和手段本身。

4、自我評價練習:

教師活動: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術作品若干幅讓學生來辨別

學生活動:學生踴躍回答

5、課堂回顧總結:

教師活動:A、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以及藝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B、提問:美術作品的基本語言元素是什麼? 語言表現手段是什麼? 美術語言的表現形態分為哪三類?

學生活動:學生踴躍複述回答

教師活動:下一節課我們將學習“走進具象藝術”,進一步深入的學習研究具象藝術的有關內容,希望同學們做好預習。

6、板書設計: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一)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美術所專門使用的,具有視覺傳達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特 徵: 具體性和形象性。

美術語言的內容: 基本語言元素:(點、線、面、色)

語言表現手段: 西方繪畫:明暗、空間、透視、構圖、肌理

中國畫:筆墨 、章法、皴法

(二)在美術作品中,藝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

(1)、具象藝術;(2)、意象藝術;(3)、抽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