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93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

一、説教材

《家鄉的橋》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科書第十冊12課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以優美的文字描寫了記憶中故鄉美麗的小橋,展現了江南水鄉那份優雅的意境。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掌握二類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緻。

2、過程與方法

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聯繫課文中的具體語言環境,體會文章藴含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緻,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

重難點與關鍵

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三、説教法

自讀自悟法,朗讀體會法

四、説學法

五、説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入情入境。

1、師:江南水鄉河湖交錯,小橋流水,如詩如畫,一起去看看吧!

2、齊讀課題

3、審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內容?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生字組詞。

2、,理解預習3的詞。

3、通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初識家鄉的橋。

1、指名讀課文,你對家鄉的橋有哪些瞭解?用文中的.詞語概括。

2、學生交流

①故鄉江南的小河多。(板書:河多)

②小橋的數量多。(板書:小橋多)

③小橋的造型千姿百態。(板書:造型多)

④小橋的名稱美,來歷多,字體各不相同,關於小橋的故事多。(板書:名稱美)

⑤小橋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是孩子們的“樂園”。(板書:樂趣多)

⑥作者最憶家鄉的橋。(板書:憶橋)

四、欣賞家鄉的橋

(一)數量多

1、出示句子

在我的故鄉江南,彎彎繞繞的小河,象一條條血脈,網布在大地母親的身上。

小河長,小橋多。橋連着一個村莊與另一個村莊連接着一户人家與另一户人家。如果提着籃子趕集去,不經過八座十座小橋才怪哩!

2、那麼多的橋造型卻各不相同,千姿百態。

最簡單的是過户橋,一塊長石板擱兩端,把兩户人家連起來;最漂亮最有氣派的數單拱橋,橋洞像個大大的圓餅,兩邊的幾十級石階形成個大“八”字,一對對石獅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裏,你撐條小船過去,那光景,會使你懷疑是不是進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3、指導朗讀

(二)橋名美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鑿就的橋名字體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隸或楷或草,有的飄逸瀟灑,有的剛勁雄健,跟橋相襯相映,又平添了幾分情趣。

(三)橋趣多

整個炎熱的夏天,家鄉的橋也成了我們的樂園。我們在橋頭下棋、猜謎、講故事,我們在橋邊釣魚、摸螺螄,碰得巧,還能從橋洞捉一對毛蟹呢!

家鄉的橋是我們的樂園,我們__________,我們________我們____

五、配樂朗讀,拓展感悟

1、此時,故鄉的橋不再模糊,它清晰的展現在眼前。配樂朗讀全文。

2、當年的孩子長大了,他時常想起家鄉那千姿百態的橋。他愛的只是橋嗎?

3、款款的思鄉情,濃濃的戀鄉意,隨着彎彎繞繞的小河,象一條條血脈,網布在作者身上。這一座座小橋,不正將作者和故土相連嗎?

六、課堂小結,感悟鄉情

是啊!家鄉的橋是那麼千姿百態,富有情趣,他給孩子帶來快樂。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橋,童年的回憶就是對橋的回憶。時間可以讓人淡忘許多東西,但對家鄉的感情,對童年的記憶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深,這就是鄉情!

七、作業設計

選家鄉的一種事物寫一寫

板書設計:

12.家鄉的橋

河長 橋多

故鄉江南 橋千姿百態 孩子們的樂園

橋名 優美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2

尊敬的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是A美0023號考生,我將進行的是説課,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 明與暗。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七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

一. 教材分析

我根據新課標內容,確定《XXXXXX》一課屬於“————”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二、學情分析

國小生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國小階段學生已經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這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結合國小生的學齡特點,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確定了: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XXXXXX

教學難點是:XXXX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畫具等。

六、 教法學法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領導者。在新理念指導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進行了多年,廣大教師經歷了“初步認識—

初步實踐—課改反思—再認識—再實踐”的課改過程。國小美術作為藝術教育必修學科之一,使國小美術教師有着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在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轉變。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七、教學程序

(1)組織教學:注重學生的畫具準備與分組情況。

(2)創設情境 欣賞XX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XX”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XXXX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XX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XX,為後面設計XX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XX的意義,懂得珍惜XX,引出本課課題—XX

(3)引導啟發 根據本課的 瞭解XX 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 瞭解XX”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着出示一組有錯誤的XX,讓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製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4)自主探究 折制XX 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折制種表”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X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產生積極的探究動機的時刻,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表面。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5)大膽創作 製作XX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製作XX”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鐘面指示明確。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6)展示欣賞 評價XX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鐘錶”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7)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XX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書的設計 圍繞着突出重點展開。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3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一)

《小鳥的家》是人教版第5冊第6課。本課教材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其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用粉畫顏料、吹塑紙等多種材料和拓印的手段,讓學生體驗造型的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

粉印版畫是用不透明的粉質顏料來套印版畫,顏色厚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因此在印刷時可以先印重色,後印淺色。在講到畫面色彩搭配時,提醒學生回憶第8課"風景色彩畫"中講到的"色彩的明度對比和冷暖對比".粉印版畫學生從沒接觸過,而本課後面"快樂的小鳥"、"有趣的臉譜"、"美麗的瓶花"這幾節課又都是屬於版畫類(有脱膠版畫和吹塑紙版畫),那麼,要上好這一節課就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説這是一節"承前啟後"的課。而教參中本課只設1課時,我認為這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根據學情的需要,我把它改為2個課時。

根據《課標》提出的目標,本課教材的特點,聯繫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思維的特點,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 知識目標:讓學生關注小鳥和它的家,並能學會用粉印版畫的方法表現他們。

2、 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透過開放式的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3、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小鳥的錄象,感受母愛的偉大,感受祖國大自然的美,從而喚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粉印版畫的製作,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美感及與生活美之間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粉印版畫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粉印版畫的方法把小鳥的結構形態及鳥窩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

二、 説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特點的需要,本課我採取了情境法、啟發式教學法、賞析教學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融形、聲、畫為一體的優美的教學情境,擴大學生視野,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教師則只在關鍵之處作出精要的點撥或總結。這樣,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導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適合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因此,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形式美感,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3.賞析教學法:賞析、品味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三、 説學法

1.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愛因斯坦也曾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等,啟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逐步解疑。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體驗到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 自學嘗試法: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説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一個人如果不具備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那麼他將再也無法生存和發展,更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説,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是美術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講到粉印版畫的製作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大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説説、談談、畫畫,動腦、動口、動手,自己學會思維,學會分析,學會表達,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 合作學習法: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及善於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協作關係,集眾人之智慧取長補短,是跨世紀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討論、交流的機會,讓他們集思廣益、相互切磋,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鑑。

四、 説教學程序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貫徹落實課程標準,我按照審美激趣、賞析探究、練習感悟、評價提高四個環節來設計這節課;還根據學情,將學生分為8個組,每組6—7人,設有一個小組長。組長負責做好小組記錄和記分工作。下課前,將小組的分數統計,得分高的組會得到大家的表揚。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意 圖

(一) 審美激趣

1、 創設情境:在輕音樂聲中,我讓學生輕輕的閉上眼睛,接着把音樂換成森林裏鳥鳴的樂曲。"讓我們用心來感覺,用耳朵去"看",呆會兒,請大家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2、 在音樂漸漸的由小變大時,我也讓學生漫漫的睜開眼睛。這時學生也七嘴八舌的説開了:看到了小鳥、森林、天空等。

板書課題:小鳥的家

3、 教師引導提問:播放有關小鳥生活記錄的課件,適時的放一些特寫鏡頭讓學生觀察,並不時的問學生:你看到了什麼?這小鳥的嘴是怎樣的?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組內討論並回答,小組長作好記錄。(引導學生從外形、羽毛、色彩、鳥窩等去觀察、討論)4、 引導學生聯繫自然科知識,分析小鳥與森林的關係(食物鏈之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二) 賞析探究

1、欣賞幾幅有關小鳥的家的美術作品(課件演示),讓學生分辨作品的種類(國畫、油畫、剪紙、粉印版畫)及不同的構圖所帶來的形式美感,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對作品的感受。

2、指出粉印版畫這幅作品(每個小組中都有一幅,便於學生觀察)問學生: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引導學生在紙上試一試,找出正確的製作步驟。

3、小組內試着合作一張粉印版畫,注意表現出小鳥的神態特徵、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色彩的冷暖對比、鳥窩的多種表現形式。

(三) 練習感悟:每人制作一張粉印版畫的作品,引導學生注意用各種線條來表現鳥窩的機理效果。不斷的運用一些鼓勵性及強的語言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此時,教師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

(四) 評價提高

將學生作業全部在黑板上展貼,學生之間互評,引導學生從色彩、構圖、小鳥形態、等方面去評價。

(五) 評選出本課優秀小組及先進個人

(1)在音樂聲中,學生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引起學生們情感上的反響和共鳴。學生愉快的心情馬上高漲起來。

(2)電腦多媒體的優勢在於視聽結合、聲圖並茂。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持續長久。

(3)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習慣的培養,鼓勵獨到性和多樣性,教師不是把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問題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啟發學生自己思考去得出結論。

(4)綜合自然科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增強其環保意識。

(5)初步感知作品藝術美與生活美,激起學生藝術表現的慾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6)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深入感知階段,強調感悟和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在感悟中愛美、審美的情趣。

(8)使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品、審,發現自己與他人作品中的閃光點,提高他們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9)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競爭意識。

五、 説板書設計

美術課要突出 "美"的原則,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潔、形象,並充分體現課文重點。

小 鳥的 家

粉印版畫的製作步驟:

1、 制模版

2、將模版與印紙重 疊,固定

3、上色、印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二)

一 、教材分析:

這節課我所執教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二冊第八課《獅子大王》。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裏面的內容。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剪、貼、撕、畫的基本技能基礎上來學習的。本節課通過展示自然界中獅子的形象,各種以獅子為題材的作品,引導學生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在表現過程中突出動物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特點,掌握突出表現動物特點的方法是後續學習第九課《可愛的動物》和第十課《介紹我的玩具》這兩課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學好這一課的知識是學習後兩課的基礎。

本冊教材的重點之一是,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體驗不同的媒材,不同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在表現過程中突出動物的特點用不同的材料撕、剪、貼、畫等方法進行創作,表現自己的想法。可見本課在本冊中的重要位置。基於對教材的上述理解,確定如下教學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抓住獅子的特點,並能夠進行創造性的表現特點。

難點:獅子頭部特徵的.表現。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初步瞭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五官特點,以及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欣賞獅子及其藝術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

3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二 、教學準備

獅子"吼"的錄音,獅子、猞猁、小熊貓的圖片,表現獅子的藝術品,範作,手提袋,舊報紙,彩紙等。

三 、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的‘教’要立足於學生的‘學’使每位學生堅信自己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的‘學點’".幫助他們在學習美術中去發現自己學習能力的學點"閃光點",從而為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樹立信心,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做好鋪墊。因此,我結合一年級學生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分散的特點以及本課的特點,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 、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四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課的一開始,我用猜謎語和聽獅子"吼"的聲音引出課題。通過聽—憶—看—説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喚起學生對獅子已有的記憶和認知,使學生感受體驗獅子大王的兇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強烈的學習動機,營造輕鬆活潑的學習氛圍,為下一步教學環節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二)、分析自然界中獅子的特徵

教師出示自然界中獅子圖片,提出問題:獅子一家中誰最具有大王的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什麼?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抓住雄獅子長着鬃毛這一特徵。所以,雄獅子在獅子一家中最具有大王的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頭部長着鬃毛。然後,教師出示一組圖片:雄獅子、猞猁、熊貓。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觀察、比較、分析,獅子大王與猞猁、小熊貓比五官上有什麼特點?在前面利用了觀察、比較方法的基礎上,在教師適時引導下,準確地歸概括出:獅子大王具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圓,六個特點。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比較方法分析雄獅子特徵,培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 、分析藝術作品中獅子五官的突出表現

新課程理念強調,美術學科要注重於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的聯繫。美術教學也是文化教學。這一環節我利用中國傳統的獅子形象,以北京故宮門前的銅鑄獅子和民間藝人雕刻的石獅子為例,讓學生感受藝術家是如何抓住特點創作、怎樣突出表現特點。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獅子的觀察、比較、分析的過程中總結出藝術做品中獅子的嘴巴比真實的還大,露出的牙齒更尖利等。

解決教學難點。增加了美術文化的含量。通過對藝術家作品的觀察、分析,自然的把學生帶入到深層次的思維空間,在學生觀察、對比、發現的過程中,不僅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體驗了探究的快樂,得到了心裏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四 、分析學生優秀作業和學生範作中獅子的表現《美術新課程標準》為美術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不僅關注學生藝術作業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探索的過程。"這一環節,教師根據這一要求引導學生分析小朋友優秀作業中的獅子大王的表現方法;分析學生優秀作業是怎樣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的;分析小朋友的手工作業是用什麼材料製做的以及製作步驟。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三)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説課的內容是《迷彩服》。《迷彩服》是人教版國小美術三年級下冊第六課。它主要是通過對動物的基本認識和對花紋、圖案的觀察進行聯想,經過剪、貼、畫等各種方法為動物們創造出各具特色絢麗的服裝。

《迷彩服》這一課是屬於3年級學段的學習領域中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的這一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形、色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觀看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一看,畫一畫,做一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根據美術課程標準要求,逐步培養國小中年級學生的動眼、動腦、動口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想象,充分表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動物和愛好,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教學本課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收集不同類型所需要的材料

2、能通過觀察,充分展開想象,用學過的各種手法(如繪畫、拼貼等)將收集到的材料為動物們穿上絢麗的迷彩服。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本課內容和國小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我把如何利用學到的各種手法將收集到的材料為動物穿上絢麗的迷彩服為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我把如何利用不同的製作方法為動物們穿上絢麗的迷彩服並塗上不同的顏色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教學本課我堅持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相互原則。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評比表揚法"和"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在學法上我採用"觀察"、"聯想"、"設計"、"評價"、"拓展"的幾個環節來完成本課。

教具學具準備:

準備多媒體出示動物圖畫,森林裏的景物。(教師)油畫棒、水彩筆、彩色卡紙、動物形狀、毛線和剪刀。(學生)三、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一)觀察

1、導入

孩子們對一些新穎的物體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和對一些動物的喜愛非常熱心,為了使學生快速走進課堂中,我設計了這樣的語言導入:

"小朋友們,快來呀!森林裏要舉辦一場動物聯歡會,小動物們都想穿上一件新穎,別緻的迷彩服參加聯歡會。動物們高興極了,但是它們有些擔心:誰來為它們設計製作服裝呢?"我想你們一定會願意幫助它們嗎?我想你們一定不會讓它們失望的。()(引出課題:迷彩服)2、在大家設計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動物身上的花紋都有哪些特點?這時我用多媒體顯示動物圖像讓學生觀察動物。説説哪些動物是由點。線。面組成的。(課件展示豹子。斑點狗)。剛剛是以一組不同的漂亮的點組成的動物花紋,(斑馬)這一組是由流暢的線條組成的,大家看看最後一組圖片有什麼規律?(奶牛)是由塊組成的,也就是不規則的面。教師總結:動物身上的花紋是由點。線。面組成的。

(二)聯想

看完動物的花紋後再來欣賞一下作品:打開課本上的圖片,討論一下,這些作品是如何表現的?同時找出動物身上哪些是由點、線、面組成的,(分四人為一組討論,説出點、線、面的圖片)口頭表揚觀察仔細的的學生。接下來過度提問:老師這裏有一種給動物們裝上漂亮衣服的特別方法,非常簡單,你們想學嗎?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提問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勤動腦、動口説出自己的想法共同交流,並在交流中獲得各種適合的製作方法來設計一套絢麗的迷彩服,以此進一步的培養學生勤於動腦、動手的良好習慣。

(三)動手製作

教師板書示範步驟:1、用紙對摺。2、一邊畫動物的斑紋,一邊剪出動物的外形。3合上後便可以剪出(魚的外形)。

老師還幫動物們設計幾套迷彩服,舉例説説蝴蝶和斑馬它們的主色調(五彩色和黑白色)。

同學們,我們的小動物已經等不及了,你們馬上用你們的小巧手為它們設計不同的迷彩服,可以直接畫(點、線、面),也可以用老師剛才講的方法或者用手中的材料拼貼在動物的身上(學生討論任選一種)學生開始製作,教師巡迴輔導:1、利用不同的材料勾畫出不同的外形。2、繪畫的學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3、製作的學生要注意動物的大小,用過的廢紙不要隨地扔。

(四)作品評價

分組評價(自評、學生評、老師評),最後,每組選一副漂亮的"迷彩服"粘貼黑板上,動物有了漂亮的迷彩服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五)拓展

大家幫小動物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它們一定會感謝你們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懂得了什麼?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怎樣對待這些動物們呢?將你這節課上學到的本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桌布、衣服 會有什麼我們意想不到的結果呢?回去試試看吧!

五、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體現在製作作品所需要的材料和製作的步驟,這樣讓學生一看就明白所需要的材料和製作的先後步驟。我的設計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4

我説課的內容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國小美術教材第二冊第13課《威武的獅子》一課(課件),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過程、反思與感悟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課件)

一 、教材分析:

這節課我所執教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二冊第八課《獅子大王》。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裏面的內容。本節課通過展示自然界中獅子的形象,各種以獅子為題材的作品,引導學生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在表現過程中突出動物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特點,掌握突出表現動物特點的方法是在學習了第七課《美麗的鳥》和第八課《春天在哪裏》這兩課之後的延伸。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初步瞭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五官特點,以及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欣賞獅子及其藝術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

3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抓住獅子的特點,並能夠進行創造性的表現特點。

難點:獅子頭部特徵的表現。

二 、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X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此外我還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 、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五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課的一開始,我用猜謎語和聽獅子“吼”的聲音引出課題。通過聽—憶—看—説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喚起學生對獅子已有的記憶和認知,使學生感受體驗獅子大王的兇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強烈的學習動機,營造輕鬆活潑的學習氛圍,為下一步教學環節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二)、觀察發現,感知造型

教師出示自然界中獅子圖片,提出問題:獅子一家中最有特點的是誰?獅子的突出特點是什麼?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抓住雄獅子長着鬃毛這一特徵。所以,雄獅子在獅子一家中最具有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頭部長着鬃毛。

然後,教師出示一組圖片:雄獅子、猞猁、熊貓。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觀察、比較、分析、討論,獅子大王與猞猁、小熊貓比五官上有什麼特點?在前面利用了觀察、比較方法的基礎上,在教師適時引導下,準確地歸概括出:獅子大王具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圓,六個特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比較方法分析雄獅子特徵,培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賞析作品,擴展思維

新課程理念強調,美術學科要注重於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的聯繫。美術教學也是文化教學。這一環節我利用民間藝人雕刻的石獅子,,以及畫家繪畫作品中的獅子為例,讓學生感受藝術家是如何抓住特點創作、怎樣突出表現特點。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獅子的觀察、比較、分析的過程中總結出藝術做品中獅子的嘴巴比真實的還大,露出的牙齒更尖利等。

解決教學難點。增加了美術文化的含量。通過對藝術家作品的觀察、分析,自然的把學生帶入到深層次的思維空間,在學生觀察、對比、發現的過程中,不僅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體驗了探究的快樂,得到了心裏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美術新課程標準》為美術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不僅關注學生藝術作業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探索的過程。”這一環節,教師根據這一要求引導學生分析小朋友優秀作業中的獅子大王的表現方法;分析學生優秀作業是怎樣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的;分析是用什麼材料進行創作的。

(四)學生創作,作品展示

在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造型大膽誇張。繪畫的同時,播放獅子王插曲,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展示作品 我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獅子”的環節,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讓學生自己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同學更多展示的機會,找到其優點,

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五)課堂總結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總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5

  一、説教材

1、 教材分析

《喜怒哀樂》一課是國小美術第十冊第六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本科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欣賞、觀察、體驗等環節來學習表現人物喜怒哀樂不同表情,它側重於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體驗表情的作用及樂趣,並試着拿起筆用富有感情的線條來表現喜怒哀樂。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着兒童塗鴉開始,便陪伴着他們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的手段,五年級的學生屬國小高年級,心裏上已漸漸成熟,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強,對生活細節感受較深刻,對繪畫則更顯謹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畫,而一課恰好接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的情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與誇張的用線。

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心情與表情的關係,以及喜怒哀樂不同表情的特徵和表現手法。

技能目標:掌握基本任務頭像造型手法與用線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提高觀察力、表現力、創造力。

3、 教學重點:學會描繪喜怒哀樂的表情特徵

4、 教學難點:運用已學知識結合表情特真,大膽誇張,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肖像畫。

二、説教法

依據本科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下列教學方法:

1、 情景教學法

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羅丹説過“藝術就是感情”,創設情景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新課開始我便出示自己的頭像表情,讓學生猜可能發生了什麼,即讓學生猜“情景”,這能讓學生充滿興趣的動腦並主動地學。

2、 示範指導法

兒童的心理特徵之一就是擅於模仿,因此教師不但要在語言、品行上成為學生的楷模,而且在傳授知識過程中也應予以示範,在畫表情時,提醒學生構圖及用線的相關知識。

3、 引導欣賞法

美術史上很多大師作品值得借鑑,也值得學生去欣賞,我例舉了《蒙娜麗莎》、《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兩幅典型的名畫,對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畫背後的故事,讓學生形成審美意識。

三、 説學法

1、 問題討論法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讓學生帶着難題相互討論,不但意義深刻,也頗有成效,我組織學生討論多種表情的特點,為他們畫表情奠定基礎。

2、 自主學習法

本校現提倡“先學後教”,讓學生先學,產生疑問,如書中的技法點擊部分,我會先讓學生先看書自學,然後再帶着疑問看教師示範,這樣才能逐個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

四、 説教學過程

1、親近學生,激趣導入

首先我將出示明星不同表情的照片,以頭像為主,提問學生,“猜猜?”這樣學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理解不同表情來自於不同情境,不同心情,從而導入本課課題《喜怒哀樂》

2、欣賞名作,技法指導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利用課件展示引導欣賞《蒙娜麗莎》、《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的頭像表情,並請學生猜猜人物可能身處的背景,在學生回答完成後,出現完整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與作品的關係。然後我將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除了範例中的幾種人物表情外,還有哪些人物表情,請學生作出不同的表情,並描述每種表情的五官變化。然後我再和學生一起看書中知識窗的內容進行小結,組織學生讀一讀,如:“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學生邊讀,教師邊出示相關表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照。

3、 步驟示範,技法點擊

這一環節中,我首先通過課件展示,欣賞人物的臉型、髮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種不同表現方法,這一環節能為能力弱及無從下手的學生提供幫助。然後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書中的'“技法點擊”,掌握作畫步驟,我將以一位學生為例,邊引導學生觀察人物,邊按作畫步驟示範,尤其在畫五官時,提醒學生運用知識窗內的古代畫訣,同時鼓勵創新,適

當誇張,以及用線的粗細、疏密、深淺和虛實。

4、 鼓勵創作,品評欣賞

這一環節我首先會對學生提出作畫要求:運用線描的手法表現同學的人物頭像,注意構圖與表情的刻畫,可適當誇張。在學生作畫的時候,我安排學生分組作畫,細心觀察學生的寫生表現程度,適時指導,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幫助與鼓勵,讓他們建立起美術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對作品的評價這一環節我尤為重視,我設置了兩個環節:1、學生自評,給自己作業寫上評語或評分。2、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欣賞、比較、瞭解五官的微妙變化能產生不同的表情。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最後,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共同體驗表情的樂趣,共同學習畫表情的活動,技法學生學習美術的激情,讓他們在玩中學。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6

一、説教材

(一)教材出處、分析

《出殼了》選自人教版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二年級下冊第八課,本課教材除了從自然生命的規律發展出發,從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出發以外,也以孵化作為引子,根據生命形成的過程,延伸到創作的發生、發展、生成的過程,進而使學生能大膽聯想,創造出新穎的、表現獨特的作品來。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概括的造型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生命的奧祕,啟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2、技能目標:通過記憶和大膽的想象,用自己獨特構思的表現形式來感受生命的不屈和美麗。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

(三)教學重點 :用獨特的構思表現動物破殼而出的情景。

(四)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和不同種動物的特點,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二、説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我主要採取“觀察——引導——啟發——創造”,以小雞出殼為線索,充分利用客觀條件,不斷採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觀察活動,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捕捉感人、美麗、生動的瞬間,表現自己的不同感受。

三、説學法

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觀察嘗試表演的學習方法(2)大膽、創造的造型表現力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瞭解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二)在欣賞 ,感受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三)創新與表現

(四)欣賞與評價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瞭解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經歷了十月懷胎,你們也是。在媽媽的肚子裏經歷了 十個月,在出生那天,就用手腳蹬。是告訴媽媽,“我要出來了!”這天是你的生日也是媽媽受苦的一天。媽媽經歷着痛苦也享受着幸福,因為媽媽有了你這個可愛的孩子。動物也是一樣,他們有他們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

雞蛋寶寶帶着媽媽的體温來到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它在雞媽媽的精心孵化下,蛋寶寶的內部慢慢地發生了變化,慢慢地變成了一隻小雞,到了第21天的時候,小雞終於破殼而出了。

(二)在欣賞 ,感受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接着,請同學們來做做小雞從殼裏出來的樣子。(破殼——用嘴啄開殼啄開一圈——完全破殼——掙脱卵殼——用腳伸展——步入殼外世界。)

有的很新鮮、有的很自豪、有的很嬌氣躲在媽媽的身邊、有的很友好和其它小夥伴一起打鬧、而媽媽看到那麼多的孩子出世了,又是愛惜又是激動。

還有什麼動物是象小雞一樣從殼裏出來的?如:恐龍、企鵝,雞,鴨、鳥類、鱷魚、蛇(教師課件展示各類的動物的形象)

它們一出生最想幹什麼?比如小海龜、企鵝等等。(播放課件)

我們共同欣賞小朋友的畫。(播放課件)

小組討論、交流。

小朋友們,我們不但觀察了小動物出殼的情形,還欣賞了小朋友的作品。下面請同學們談一談你想畫什麼?(如:小雞和雞媽媽、小鴨剛出殼的情形、小海龜奔向大海的情形。)

(三)、創作與表現

與學生探究小動物出殼的表現方法:

(1)生命自然形成的連接圖。

(2)媽媽和出生的小動物、未出生的小動物 的心情。

播放以出殼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同時播放音樂,讓孩子們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影響下創作出新穎的、表現獨特的作品來。

(四)、欣賞與評價

教師收起幾個學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讓大家評一評。從以下幾方面來評:造形美、色彩美、裝飾美等三個方面來品評。優秀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讓學生自己找出不足,然後讓學生自己修改,並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後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

最後教師總結談話,鼓勵同學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捕捉感人、美麗、生動的瞬間,表現自己的不同感受。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是面試國小美術的XX號考生,下面我將進行我的説課,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遠近的奧祕》。我將着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七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本次説課。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

一. 教材分析

《遠近的奧祕》一課節選於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學生對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和對視平線,消失線的概念理解。

二、學情分析

國小生具有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美術基礎知識,他們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所知道的東西。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但觀察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的想法。結合國小生的學齡特點,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學習正確的透視規律。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確定了: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習,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實際生活情景中,通過觀察,探討,操作等活動,使學生養成有序思考問題的思維,並以這樣的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遠近的實踐活動,搭建美術與生活的橋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利用有序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周圍的事物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理論和規律。並在繪畫實踐中應用。

教學難點是: 如何講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教學材料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範畫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畫具,作業紙等。

六、 教法學法

(1)教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內容,本課主要如下的教法:

1.直觀教學法,讓學生觀看路的寬窄、欄杆的疏密、樹木的大小

2.創設情景法,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藝術源於生活,並服務與生活。

(2)學法

做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法,學習也不例外。科學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通過設問,觀察,合作交流,創作,互評,讓學生積極參與並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七、教學程序

(1)組織教學:注重學生的畫具準備與分組情況。

(2)創設情境 欣賞圖片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圖片”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生活中一些遠近奧祕的圖片,把學生帶入圖片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圖片,為後面同學自我創作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圖片的意義,從而引出本課課題—《遠近的奧祕》

(3)引導啟發 瞭解透視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讓同學們瞭解透視變化的規律。 由於每個學生成長曆程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 瞭解透視”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近大遠小”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從而得到本課的重點,透視的變化規律以及視平線,消失點的概念。

(4)大膽創作 繪製遠近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繪製遠近”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生活的事物進行自己的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透視規律的使用,以及視平線和消失點的尋找。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5)展示欣賞 自評互評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自評互評”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講述自己作品的構思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講出各自的優缺點。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7)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麼?”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圖畫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書的設計 圍繞着突出重點展開。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8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下面,我着重從説課標,説教材、説教學建議,説評價方式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敬請指教。

一、説課標

本冊教材以人文主題為顯現,突出美術學習的藝術價值。本單元設計了“郵票寄深情” “ 書票藏情趣” “跳動的火花”三個課題,以學科知識技能為隱現,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從和國小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遊戲性,並注重過程與參與。

二、説教材

天地日月,方寸乾坤。郵票、火花、書籤,在這些方寸之間,藴含着無盡精彩。在這裏有歷史、陽光、雨露、美感…還有我們對生活的激情與熱愛。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方寸之間》,本單元通過“郵票寄深情”“書票藏情趣” “跳動的火花”三個課題,學生將學習剪紙,版畫等藝術形式,通過欣賞學習剪紙、郵票以及有關的音樂作品等藝術活動,讓學生髮現和感受剪紙、郵票、書籤的美感,探究其製作的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設計、表演、創作等多種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與想象跳動在方寸之間,讓學生學會在方寸之間言志,在方寸之間抒情.

1、教學內容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本單元屬於“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我們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我確定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認識領域:積極、主動收集、欣賞各種郵票,感受其中的歷史與文化氣息及其美的表現形式與方法.

操作領域:學習剪紙的表現方法,運用剪紙表達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嘗試製作郵票圖案.

情感領域:通過學習表現,喚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熱愛.

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並在他們生活當中應用和流傳的一種藝術樣式。它生存於勞動者深厚的生活土壤當中,體現了人類藝術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因此,面對國小生開設民間剪紙課程,通過鑑賞和手工製作的環節,可以提升學生熱愛民族文化和動手設計製作的熱情。

2.教法和學法

美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實現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本單元重在挖掘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情境激勵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景中,通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現美,創造美。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在教學中想辦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可以進入狀態。因此,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開設學習情境,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例如用音樂、動畫等方式創設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體驗、比較、思考以及表達、表現等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藝術感受力和想象力。

2、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着科技的發展,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課標》中也指出:“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教學”。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來配合教學,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將剪紙中運用的元素符號進行歸納並展示給學生看,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學環節中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加到動腦的活動中來。使教學真正做到面向全體。

合理的處理鑑賞部分和手工製作的關係,挖掘美術課堂的文化內容。面對活潑好動的國小生,適當的加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識,彌補了單純手工課的不足。所以,在這個單元手工課的導入部分加入對背景文化的講授,用多樣的形式讓學生進入到文化情境中來。

學法指導: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説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着‘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着‘教’。” 葉聖陶先生的這一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 新《綱要》已指出在藝術領域,應關注的是學生情緒情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再根據學生的需要給予適時適當的技能指導。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教育就是引導、導出,因此教學過程就是“引”的過程,而非灌輸。因此,對於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引導合作探究:

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掌握剪紙的一些基本技法,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運用課件出示了剪紙的做法步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兩個問題

1)、四折花邊是怎樣剪出來的?

2)、如果用分解圖表現的話,你覺得應該怎樣表示呢?

等學生討論結束以後由每個小組選派一個代表上來彙報。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每個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由於學生是自己經過 “觀察—思考—討論”這樣的過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對這一知識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這樣即讓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得到了鍛鍊又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説教學建議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也是兒童進入美術學習的起點。把生活中的事物引進課堂,是美術新課標中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使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聯繫,從學生的問題和興趣出發,在生活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形成對周圍世界的興趣,同時,感受生活的美.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談本單元的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一:暢遊郵票天地

1. 學生收集各種郵票、火花,書籤,欣賞和探討有關郵票、火花、書籤、藏書票內涵,感受方寸之間所記錄的歷史足跡及多彩的風情,瞭解郵票及火花、書籤的收藏價值,體驗收藏的樂趣。

2. 聽配樂朗誦詩歌《鄉愁》,感受鄉愁與郵票中的情感聯繫。

活動二:剪紙郵票

1. 着重欣賞郵票中的剪紙形式,分析比較其運用的方法,瞭解民間剪紙藝術。

2. 學習運用陰刻,陽刻、陰陽結合刻的製作方法,嘗試製作圖案。

3. 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的製作經驗和感受,師生共同評價學生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4. 分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啟發學生利用業餘時間收集郵票、書籤上面的剪紙作品,在小組中展覽或課堂中展示。

四、學生參與多種評價方式:

在本課的評價過程中,我採用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簡評為輔的方式進行評價活動。先讓學生説説自己的設計思路與想法然後同學之間互相提建議最後由教師進行簡短的評價。這樣把空間儘可能多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鍛鍊、欣賞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養,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9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課《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教材分析。2。説教學目標。3。説教學重難點4。説教學過程。

一、 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國小美術第九冊第5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與純美術字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側重於表現美術寫的趣味性與觀賞性,學生通過對趣味文字的欣賞、學習繪製美術字應用和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審美創作的願望。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教材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

2. 過程與方法:掌握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

3. 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字體、字義及字的結構入手、進行美化加工。創造出更形象,更活潑的新字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 教學過程

針對我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實際情況,我對學情做如下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事實生活,學生競爭意識強,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後,對他們的學習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要多給他們接觸社會,增加實踐感受。掌握好這個可以讓學生對學習本課起到很大的幫助。 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本課內容的特點,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激趣導入法,觀察討論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通過老師在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運用創新方法,同時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儀一儀、畫一畫 的過程中自主學習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核心課程的教學理念,我選擇了:觀察——思考——認識——表現——評價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欣賞各種變體美術字的作品,激發學生興趣,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歸納出美術字的特點,從而形成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在表現過程中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課起始的話壞,是整堂課成敗的因素之一。在導入階段,我採用的是激趣導入法。先讓學生猜一猜神祕嘉賓是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帶入情境的世界中來,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唐僧師徒四人名字組成的形象圖片的變體字”,引出本課課題——趣味文字,讓學生對變體美術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階段 ,我採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首先創設“文字王國開化裝舞會情境”,出示各類變體字美術字,讓學生進行觀察,通過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引導出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式。這種教法可以促進學生積極的探究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敢於表達自己,有助於學生有效的獲取和鞏固知識。在探究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了變體美術字的基本表現形式,在發展階段,我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課

件出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步驟。由於變體美術字與宋體字和黑體美術字相比,沒有後者要求有嚴格的書寫規範和固體模式,顯得自由灑脱,因此他的書寫步驟很簡單,學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處浪費時間。(體現有效課堂),第二步是學生分組完成變體美術字的設計,教師在這一環節重要的任務是啟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根據字的內容自由發揮。最後進入創想和表達和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充分展現。在變體設計中,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二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可以及時的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在學生作業評價階段,我採用的是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價方式。由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教師給與總結性的點評。這種評價模式可以公正、全面的評價學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細節的處理上有待於提高。趣味文字這節課很有趣,能激起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對於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説,書寫變體美術字並不難,只要掌握書寫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筆畫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創意元素,文字就能成為學生筆下精美的藝術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會欣賞美,能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及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更重要。介於這個問題我匯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改善。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但是重視讓學生在血中收穫,作為教師的我更應該思考,因此,我要設計不同的活動,引領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沒的規律。這才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我希望通過今天這節《趣味文字》的授課,能起着拋磚引玉的作用,請領導、同行多多批評指正。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定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謝謝大家!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新干縣是剪紙藝術之鄉,為發揚這一民間傳統藝術,結合國小美術課程標準,在二年級《彩蝶飛飛》這一課的基礎上,結合四年級設計應用單元《剪紙貼花》,自主開發《剪蝴蝶》這一題材,存在激發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技能。引導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無限的幻想,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二、説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把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所確定的總的教學思路。教學定位的反映和教學效果的體現,包括對結果的預測和對教學環節的限制,以及在達成過程中的體現。因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圖片欣賞和課件,使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蝴蝶,知道它們的外部形態特徵。

2、能力目標:通過美術欣賞,引導學生用傳統剪紙形式塑造自己喜歡的蝴蝶形象,並在動手製作過程中發展其形態對稱的原理,能創造性地剪出形態各異的蝴蝶,且應用於生活、美化生活。

3、情感目標:讓學生欣賞美、體驗美,在審美活動中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和動手剪蝴蝶、引導學生了解蝴蝶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美和表達美,同時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

2、教學難點:根據蝴蝶外形的差異,運用誇張變形的原理,設計不同形態的蝴蝶形象。

四、説教法,學法。

1、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是有效地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必要手段。美術課程的學習尤其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通過美好的旋律,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和視頻欣賞,豐富學生的體驗,帶動學生的藝術表現欲。因此,本課教學的設計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

2、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上,運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以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為主要形式,運用實踐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方法,通過學習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去聽、想、看、畫,讓學生直接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想象和創造。

五、説教學準備

嚴謹、充分的教學準備是落實教學設計,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我在這一節課開始之前做了如下的教學準備。

1、製作精美的課件。包括蝴蝶定真圖片,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了解蝴蝶,感受剪紙作品的美。

2、選用優美的《蝴蝶泉邊》、《江南絲竹》等音樂來調整學生的情緒。進行適當的情境渲染和鋪墊。

3、教師示範用的彩紙、剪刀等手工製作材料。

4、自制的"小蝴蝶",用於評價學生的表現。

六、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展示蝴蝶寫真視頻。各種各樣的蝴蝶在花叢中和鮮花相遇成趣,再伴上美妙的音樂《蝴蝶泉邊》,把學生帶入一個美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蝴蝶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揭示課題《剪蝴蝶》。

(二)、自主探索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大自然中蝴蝶的圖片,思考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經過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和學生一起對蝴蝶特徵進行分析,歸納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並利用共同點。(對稱,兩對大翅膀,兩根觸角,身體瘦長)記住蝴蝶的基本形態。利用不同點。(翅膀及花紋等的不同)設計出形態各異的蝴蝶形象,為突破難點、重點講解如何設計蝴蝶翅膀及花紋的形態。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在量的圖片。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來分組討論並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學生紛紛暢所欲言,説出自己觀察到的特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動手操作

教師引導示範蝴蝶的'剪法,並同時欣賞一些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剪紙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並引導利用剪好的蝴蝶的小組合作的方式拼貼圖畫,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相關的建議,播放背景音樂《江南絲竹》。

輕鬆美好的背景音樂有效營造了創作氛圍,學生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作、表現、無拘無束。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及時發現並解決學生的問題,並進行過程性評價。

(四)、展示評價

各小組將自己貼好的作品上台展示。學生相互欣賞交流,比一比哪隻蝴蝶最美麗,最有創意,最有特色。哪一幅蝴蝶貼畫作品效果最好,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藝術作品給予表揚和鼓勵。

讓學生體驗成功,學會欣賞別人,正確評價自我,同時通過作品欣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拓展應用

蝴蝶剪紙真有趣,剪好的蝴蝶多美呀!除了可以貼畫之外,還可以派上什麼大用場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讓藝術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整堂課充分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自然的開放學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實踐中學。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1

各位老師好!

我這天説課的資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教材第一冊中的第7課《下雨啦》一課。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下雨啦》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本課教學時數為1課時。雨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它能夠給人類帶來益處,也能夠使人類蒙受災難。但是在兒童看來,下雨是一件搞笑而令人激動的事情,它能夠給孩子帶來創造的靈感和真實的體驗。本課是一節繪畫練習課,創作的資料能夠分為兩類,一是表現雨,畫出自己對雨的感受;二是表現雨中的情景,能夠是真實的回憶,也能夠是建立於真實基礎上的想象。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雨的科學知識。

二、學生狀況分析

這節課要應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們那快樂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有着不受制約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思維十分活躍,個性突出,具備初步的表現潛力。

三、設計思路

透過引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會議、觀察對下雨時的感受,同時教師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並進一步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的説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和創作熱情,讓他們帶着不拘形式的去大膽繪畫。

四、教學目標

l、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關於雨的想象。

2、選取各種形態不同的線條表達出對雨的印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五、課前準備:

1、讓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徵。

2、教師蒐集有關雨景的圖片、錄像、音樂等資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導入

1、組織教學:課前學生做好準備。

2、欣賞導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學生對雨的回憶。

3、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雨的圖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

4、引出本課課題——《下雨啦》。

國小美術《下雨啦》説課稿

(二)、創設情境、滲透知識

1、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雨”的構成。

(學生對雨有了科學的認識。豐富了有關雨的知識,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作奠定基礎。)

2、按照強弱程度,雨能夠分為小雨、中雨、暴雨。給學生放一段分別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學生們感受出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

3、在雨中,人、動物會是怎樣的

4、下雨時你的情緒怎樣

(三)、繪畫練習

1、教師和學生一齊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構思自己的作品)

2、鼓勵學生在創作時要不拘形式,大膽表現。(透過練習,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3、啟發學生畫出雨中的情景。(鼓勵學生大膽的説,這樣既能為創作做鋪墊,又能夠到達相互交流的效果)。

4、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自己的作品。

5、教師針對典型作業及時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的表現潛力,豐富情感,增強自信心。

6、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此帶動全班學生整體表現水平的提高。

7、小結:讓學生明白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完美,就應學會利用資源。

課後總結:

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大膽自由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現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透過學生作業,能夠看出學生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充滿活力和自信,本課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潛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用心的作用。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2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課題是《地球的新生》,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版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1、説教材地位和作用:《地球的新生》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屬於“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主要內容是學習海報的製作,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海報的製作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勇於創新的學習態度,這是一節集欣賞性、操作性、創造性、互動性於一體的美術課程。

2、説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了解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的美麗家園以及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培養孩子保護地球環境和資源的意識.

⑵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3、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設計、製作保護地球的海報、手抄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難點: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

二、説學情

五年級學生屬於國小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強,有一定的生活體驗,本節課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説教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本節課我採取了情景教學法、問題討論法、引導觀賞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的優美的教學情境。新課一開始,我通過讓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學生視野,努力營造一個民和諧、寬鬆的教學氣氛,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投入地學。

2、問題討論法:問題討論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摒棄了傳統教學教師形象的束縛,加大了課堂教學中生生互動的密度,有助於問題的深入,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問題。如??

3、引導觀賞法: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形式美感,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四、説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特點的需要,本課我倡導學生採用以下學法:

1、自主探究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等,啟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逐步解疑。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體驗到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進而激發學習

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自學嘗試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是美術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講到??的製作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大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説説、談談、畫畫,動腦、動口、動手,自己學會思維,學會分析,學會表達,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合作學習法: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學生除了自身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此,我在學生作業這一環節設計??讓他們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視頻導入,播放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等短片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進入到課堂中來,問學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地質災害問題,那麼我們要怎樣保護環境呢?

(二)引導啟發,探究新知。

1、展示教師設計的海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

2、用欣賞圖片的方法,比較課本第10頁選取兩幅圖片的共同點,讓學生説出兩幅海報圖片的共同組成部分。

A、文字 B、圖片 C、色彩

3、教師出示四種宣傳海報常見的藝術風格。

①寫實 ②裝飾 ③抽象 ④漫畫

4、教師示範,探究製作步驟。

①確定主題 ②構思構圖 ③充實完善

(三)鞏固練習,合作創造。

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一幅《地球的新生》海報設計,要求:主題明確、色彩鮮明、構圖簡潔。

(四)展示作品,激勵評價。

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式進行評價。

1、自評:讓學生自己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什麼地方最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吸取別人的優點,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提高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評價:以激勵性的方式,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學生參與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五)德育滲透,課後拓展。

地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保護地球的環境和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我們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宣傳活動。

六、板書設計

我將黑板分成三部分,左邊展示教師範作,中間板書本課知識點,右邊展示學生作品。 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究、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評委老師!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3

一、教材

“童年”是國小美術義務教育的新課程標準。這是第五冊實驗教材中的一課。童年是人生最難忘的階段。當人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總是充滿無限的感慨。這門藝術欣賞課向我們展示了六幅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形式的兒童作品。看似簡單的作品,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歷史的畫卷。從宋代的《瑞陽寶貝》,到清代的《天倫之樂》,再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長,再到解放後奴隸的孩子,再到金色的童年。表現形式包括年畫、雕塑、中國畫、油畫和攝影。它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藝術的信息,而且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情境,一種通過藝術作品來理解社會生活變化的學習情境。在那裏,藝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的學習,它根植於生活,表達於生活,讚美於生活,運用於生活,給予生活指導和啟迪。鑑於此,我設計了接下來的童年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2)潛在的目標

我將表達我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描述不同時期的童年生活狀況,通過觀察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學會體驗不同藝術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珍惜當下,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1)欣賞和理解不同歷史時期兒童生活的差異。

(2)瞭解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美感。

(3)描寫童年的生活材料和他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3、教學的困難

童年,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和對藝術作品的歷史背景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根據知識儲備和理解潛在的三年級學生,並針對發達的特點,國小生的形象思維,這節課主要採用創建場景的方法,觀察和欣賞、思考和討論,擴展和比較,並使用多媒體課件,一個受歡迎的教學形式的國小生,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意願,把枯燥的講解變成生動直觀的課件展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理論

在藝術作品欣賞中,形象是出發點和關鍵。在這門課上,我讓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提出問題,通過討論解決問題。作為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走進作品,瞭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技巧。

教學過程承運

1、遊戲介紹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們邊唱邊玩“丟手帕”的遊戲。遊戲結束後,每個人都拿出自己最珍貴的童年紀念品,向同學們講述自己的童年故事,並讓一兩個同學向他們講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本設計是為了創造一個場景,利用遊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從而為進一步瞭解童年鋪平道路。)

2、初步的經驗和欣賞要求

老師總結了孩子們的話: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完美而快樂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獨特的方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童年畫面。多媒體將課本中的作品一一展示。告訴我你最喜歡的畫。

這樣,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審美場景,對自己欣賞的作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3、小組學習,交流審美經驗

(1)根據學生喜愛的作品分為六組。

(讓學生掌握第一感覺,為自主學習鋪平道路,體現自主學習的初步嘗試,通過志願分組)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4

一、教材內容:小候頭像

二、教材分析:

1、本教材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八冊第12課,是剪紙系列課中的第7課,屬於運用和設計類課。

2、本教材系94年定稿的教材,教學內容落後於時代特點。

3、按新課標要求對照,本教材僅注重學習和拓展了少量猴子知識,不盡不祥,人文性未得到拓展。

三、教學目標:

1、利用網絡欣賞各種猴子的形態,瞭解猴子的各種知識。

2、能描繪出猴臉的“心”型特徵,並用剪紙特有的繪畫方式繪製成稿,再剪製成作品。

3、通過對美猴王孫悟空形象的欣賞、模仿,瞭解中國的猴文化。

四、教學重點:

1、利用信息技術在網上欣賞猴子圖片及知識。

2、描繪並剪紙出小猴頭像作品。

五、教學難點:

1、瞭解中國的猴文化。

2、從具像圖片概括成剪繪作品。

六、教師準備:

涵蓋各種猴圖片、知識、剪紙作品的虛擬網站、小問卷。

七、學生準備:

剪紙工具、猴子知識。

八、教學過程:

1、導入:上虛擬網欣賞猴(預先發給小問卷:你瞭解猴子的什麼知識?猴子的臉形特徵是什麼?)

理念:讓美術課和信息技術整合,合理利用了信息技術找尋自己所需的資料,同時用問卷的方式避免“有放難收”的現象。

2、描繪:先讓學生自由描述猴子的知識,再請學生邊描述猴臉的特徵邊繪製出正面和側面的猴臉特徵。

理念:

(1)請同學描述瞭解的猴子知識可以提高課的興奮度,讓學生增加對本課的興趣。

(2)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從具像的圖片上概括出剪紙所需的稿圖,先請學生總結、描繪、示範,可以為等會兒集體創作降解難度。

3、制稿:在瞭解如何以照片繪製出剪紙所需的猴臉草稿後,請學生自由選擇電腦上猴子的圖片繪製成猴臉草稿,繪製之前先請學生欣賞猴臉剪紙作品。

理念: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選擇喜好的猴子照片描繪成剪紙所需稿圖。先欣賞部分優秀猴臉剪紙作品也可以降解創作難度。

4、剪制:利用已學的剪紙技巧剪製出猴臉作品,同時構思好作品的'描述。(教師穿插用數碼照相機拍攝作品)

理念:剪制不難,只需用上對稱剪和勾線剪即可,教師也只需扮演採訪者的角色即時拍攝完成作品即可。

5、欣賞:即時在虛擬網中導入猴臉剪紙作品,讓作者描述自己的作品。

理念:再次利用信息技術即時再現學生完成的作品,重點是讓學生描述自己的創意和情思,讓學生建立和自己作品的感情。

6、拓展:欣賞《西遊記》中孫悟空形象,告訴學生猴子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為在下一節課中用剪紙表現孫悟空形象作鋪墊。

理念:這是老教材新上法的關鍵所在,為了使猴剪紙得到進一步的人文提升,講述一些中國的猴文化以及介紹孫悟空的藝術形象可以為下一節課的提升打下鋪墊。

7、整理:清理教室,佈置作業,要求將猴臉作業裝飾成品。

理念:美術課後清理教室的習慣必須時時提醒,同時課上完成的作品只是毛坯,必須襯上底紙精心裝裱,這些作為課後作業可以讓“作品必須完整”的概念也成為習慣。

九、板書:

虛擬網—— 導入 ——欣賞

説—— 描繪 ——“心”型臉

制稿 ——正面、側面

欣賞作品—— 剪制 ——拍攝

欣賞 ——描述

拓展 ——孫悟空

清理—— 整理 ——成品

十、後思:

教師如商賈,説課如推銷,理念如商標,構思如包裝,方法如貨物,效果如收益。若要説課得心應手,不妨學學市井商販,想想他們的生存之道,就會感受頗多!

人教版國小美術説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裏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錶現的對象,通過看一看動畫片、做一做遊戲、動一動手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

試用彩色筆、彩色紙、彩泥、樹葉、等多種材料製作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魚兒。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2、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魚兒遊遊》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淅瀝的小雨》、《美麗的印紋》、《紙風鈴》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魚兒遊遊》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剪紙、撕紙、彩筆繪畫、彩泥製作、綜合材料”等方法來表現畫面,複習運用了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而在本節課後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飛》、《鮮花送老師》、《我做的文具》等課,這幾節課主要是通過彩紙彩泥以及綜合材料來表現畫面,為此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魚兒,感知魚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魚的美,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魚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等多種方法表現水中游動的魚,尤其是用樹葉、彩泥等綜合材料來做魚,並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學生對魚的表現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魚兒遊遊》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的把握,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魚兒。 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剪、貼、畫、拼接等手段在各種材料上製作魚兒,鍛鍊動手能力。

情感領域: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薰陶,在動手製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四、教學法分析:

1、觀察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

2、欣賞圖片知道魚的形狀。

3、做魚的遊戲活躍課堂氣氛。

4、示範製作方法。

5、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1、動畫引入,激發審美期待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大海呀?是啊,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當海面上波濤滾滾的時候,海底卻是另外一番景緻。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美麗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遊一番呢?”教師充滿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適時播放

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精彩片斷。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嚮往。同時也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在欣賞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去觀察海底世界,直觀又生動,欣賞完畢,讓學生説説海里的主角,學生爭先恐後,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魚兒遊遊》,從動畫片到課題,從學生的興趣,到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保持對繪畫的興趣和着手錶現物象的衝動。

2、觀察發現,感知魚兒形狀

用課件展示一張不同形狀的海洋魚組成的畫面並問是由哪些形狀組合而成的?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己的觀察來説一説。當鼠標移動時不同幾何形外輪廓都會變色,這樣雖然畫面色彩豐富,但學生卻能發現這些魚都是有什麼形狀組成的,在這裏反覆強調魚的不同幾何形狀,從而讓學生直觀掌握了繪製魚的方法。概括成各種簡單的幾何形進行組合,稍作裁剪或裝飾,再給它們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能創造出許多美麗的海洋魚兒來。兒童的造型方法生動、、變形、誇張,甚至抽象;讓小朋友對結構有所認識,以兒童所特有的天性,繪畫語言會更生動,更具表現力。

3、演魚賞魚,走進魚兒世界

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讓學生戴着魚的頭飾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一下魚,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為學生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將魚表現得更加生動打下了基礎。接着課件展示讓學生在音樂中欣賞大量海洋魚的美麗圖片。我特地採用課件製作的方法將圖片欣賞設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漸變,這樣就讓學生在無形學會了通過現象認知色彩,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激活原有學生對繪畫的製作方法,問學生:“你會用什麼美術的方法來表現魚兒呢?” “用彩色筆畫;用彩色紙剪貼;還可以用彩泥做。”根據學生回答我歸納出四種方法:塗色繪畫、色紙剪貼、彩泥製作、綜合材料。針對所總結的方法做演示補充説明,如:還可以用樹葉等綜合材料來做,讓他們進一步對今天所學內容加以認識和掌握。我們的教學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根據孩子接受技能的特點而採用上述方法。

4、畫魚做魚,展開創作過程

讓學生看着小狗潛水員和它的“鯊魚號”潛水艇的卡通畫面,提出“你準備採用哪些方法來表現你心中的魚?你想要表現的魚是什麼形狀的?它穿的是什麼花紋的衣裳?”這三個要求,創設情境將繪製過程應注意的問題設計成坐上這艘潛水艇的注意事項,至始至終都讓學生沉浸在所創設的'海底世界這個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繪製的美麗魚兒貼到黑板上繪有美麗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幾個學生直接上去畫。在此過程中繼續播放剛剛大量的海洋魚圖片,循環的圖片欣賞,讓學生在充滿愉快感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造,有所參考,拓寬視野,活躍思維,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了美的薰陶。製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做出和別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魚兒,展開比賽,這樣就激勵學生創新、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六、課堂評價

1、評魚析魚,分享創作快樂

師生共同欣賞黑板上學生創作的美麗海景,先讓學生互評自評你覺得哪條魚最漂亮?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品評: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適、形狀的變化是否生動、材料的運用是否獨特。然後師生互評,教師肯定學生的評價,優秀的作品及

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後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2、散文欣賞,擴展延伸

教師談話:小朋友,剛剛我們用眼睛欣賞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雙手創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來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賞配樂散文《海底世界》。學生再一次領略到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海底美景,將文學和音樂整合在美術課中,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從而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大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最後教師總結談話:海底世界非常美麗,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美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它,那怎麼去保護呢?請小朋友下課後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讓學生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從而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