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國小語文説課稿彙總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4.2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國小語文説課稿彙總6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這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所以我根據課程標準的理念、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及學生髮展的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1、知識目標:能正確認讀“慣、眯”等九個生字及其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正確書寫“第、期”等4個生字。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詞語的意思。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能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為學生搭建多元感悟的平台,豐富學生自主體驗的形式。3、情感目標:感悟課文內容,初步體會到做事不能只想到自己,還要尊重別人的習慣,懂得在與別人相處時要關心他人、與人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詞,能讀出各角色的不同語氣,初步明白道理。

教學難點:拓寬學生多元閲讀體驗的渠道,能為文中“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處補上相應的動物語言,從中初步體會到“只有尊重他人,體諒他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愛“這一道理。

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是本節課中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拓寬學生多元體驗的渠道,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體驗中讀懂文本,領悟涵義,這是本節課追求的目標。

一、 合理切割課時,拓展學生多元體驗的時間和空間。

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對於所學的一切知識,學生總要通過自己頭腦加工整理後才能消化、理解、吸收。如果學生只是粗粗地讀一遍課文,就讓他們去説感悟,就容易把浮躁的風氣帶進課堂,使學生養成囫圇吞棗的不良學習習慣。今天的課,沒有選擇全部上完,給學生留下一個不是懸念的懸念,就是希望能給學生創設更多的讀書、感悟、體驗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更多的機會進行思維的碰撞和心靈的交流。這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

二、 用心搭建平台,拓寬學生多元體驗的渠道

1、情境+觀察+評價+朗讀,體驗“貓頭鷹的神氣”

情境教學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既觀察、感受,又思維,表達。比如,在感受貓頭鷹的神氣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課文,“貓頭鷹是怎樣當萬獸之王的?他發佈了什麼命令?”為學生的體驗創設誘因,使學生的注意、感知、思維傾向課文;接着指名試讀,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找到需要體驗的點:“神氣”選準了課文的語言因素。然後再一次讓學生試讀,通過教師的評價引領學生感悟到貓頭鷹的神氣,這是體驗的`第一層次;接着,我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貓頭鷹的神氣?”通過圖畫、語言的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教師細心點撥,巧妙移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在此基礎上的引讀,感覺也就更加出色,這是體驗的第二層次;最後經過教師的範讀,為學生的表演讀鋪設台階,這時候的學生朗讀,包括齊讀也就非常到位,對“神氣”一詞第三層次的感受也就更加深刻。

多讀課文不是傻讀課文,而是讓閲讀層層推進,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和質量。在朗讀中加深體驗,在體驗中完善朗讀,這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追求的語文課堂。

2、想象+補白+評價+朗讀,體驗“議論紛紛”和“叫苦連天”

王國均老師認為: “閲讀教學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給學生填補‘空白點’或以方法指導學生不斷提高填補‘空白點’能力的過程”。語文閲讀教學中,內容上的“空白”設置,是指教師要注意改變單向輸灌、包辦代替的閲讀教學做法,根據閲讀教學內容注意給出相應的問題,注意留出“空白”內容讓學生去“填補”,去“發現”,做到“藏而不露,引而不發”。

貓頭鷹大王發佈的命令,使小動物們“議論紛紛”。在理解動物們的感受時,我讓學生進行換位想象,填補課文中的空白。“你同意貓頭鷹的做法嗎?有什麼話,快和你身邊的小夥伴説一説吧。你們都議論些什麼?小動物們,快把你們的苦説出來吧。”由於走進了文本,把自己當作了森林中的小每一個小動物,因此,在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時,學生的體驗就非常真實,感受就非常豐富,學生們就有話想説,有話敢説,有話愛説。在此基礎上,再來讀第二段的後兩句,學生就讀得投入,讀得真切。

3、實踐+內化+反芻+朗讀,體驗“苦練”

在教學袋鼠這一段時,為了避免教學流程上的雷同,在引領學生感悟“苦練跳的本領”的辛苦時,我讓學生通過實踐,進行親身體驗,模仿小動對們跳一跳,教師置身其中,如臨其境,換位成高高在上的袋鼠大王,發號施令,使學生經過自身的內化對課文產生深刻的感悟,學生的感受特別豐富,思維異常活躍,朗讀的效果自然也不在話下。

4、質疑+探究+ 交流+存疑,體驗“非常擔心”

在語文教學中,努力造成“問題態勢”,即不是讓學生圍着教師的提問轉,而是精心組織,巧妙引導學生自己積極的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小猴子上任了,你又有什麼想法,為什麼會這麼擔心?”然後,展示小動物們非常擔心的圖片,使大家對貓頭鷹和袋鼠當萬獸之王後給小動物帶來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最後,存下四個問題的疑問,留下一個不是懸念的懸念,旨在為第二課時的體驗開闢通道。

三、 緊扣課題,讓教師的語言成為加深學生多元閲讀體驗的階梯

張化萬老師説過的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教師的情感引導是語文學習人文關懷的最重要前提和內容。”教師具有濃重情感的教學語言,包括導語、過渡語、小結語,既能入木三分得予以點撥誘導,又能催化學生的發現情緒。

在本節課上,我努力使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我怎麼感覺不到獅子大王的威風呀?有點神氣了,你更神氣了,真是一位神氣活現的貓頭鷹大王;實在是太辛苦了,你瞧,你都瘦了。”教師不顯山露水的評價,讓學生深深明白,老師始終和他們站在同一條情感線上,他們的體驗也就會更加實在。在每一個環節的揭示或者過渡中,我緊扣課題,因為“從現在開始”,在課文中出現了五次,而每一次又各不相同,教師的引入,使學生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其中的差異。這對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內涵鋪設了台階。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識字6》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級下冊數量詞的歸類識字。教材把數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數量詞表達方式。第一小節展示的是一幅海灘風景圖,認識六個生字;第二小節展示的是一幅山村田園風光,認識三個生字;第三小節展示的是一幅公園景色,認識兩個生字;第四小節描繪的是少先隊員的活動場面,認識三個生字。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和課文特點,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識“海、歐”等14個生字,會寫“海”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3、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嘗試用數量詞表達熟識的事物。

4、培養學生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的創造力。

3.教學重、難點

“識字”教學,顧名思義,教學重難點應以識字、寫字為主,能按筆順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得美觀、正確。

教學重點:認識14個生字並會寫“海”字。

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數量詞來表示一些事物。

二、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兒童的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讓學生懂得語文知識來源於生活,又為生活服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讓他們感到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願望。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叫小老師領生字,以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手段方法,促使學生愛讀樂讀,從中認識鞏固生字的學習。

 三、説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把整節課都以去郊遊這麼一個情境串聯起來,首先以談話引入,“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遊玩,那咱們個地方可美了!你們想去嗎?好!那現在就出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來了,為下文的學習作好了鋪墊。然後創設情境,以圖片引出第四小節的內容“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羣紅領巾,一片歡笑。”並把它作為一個拿票上車的一個關卡,只有認識了這些字才能拿票上車去遊玩。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生字的熱情就更高了,為了過這一關他們會更加認真地聽講與思考。一個關卡通過了,這樣在新課導入過程中第四小節也就學完了。可以上車出發了,並接着引出今天所要去的地方,出示:海邊、鄉村、公園。這些地方美嗎?有些什麼景物?讓學生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自己去學習《識字6》的一、二、三這幾個小節。為了鞏固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我又提出“如果你遇到不會讀的字,怎麼辦?”這個問題,讓學生回憶認字的方法,更好地去自學文中的生字。

2 學習課文一、二、三小節

首先來到的.是海邊,出示海邊的風景圖,以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進行示範句式“你在哪裏看到什麼?”,引導學生觀察、説話、在語言環境中強化識字。由學生看圖説話,教師出示:海鷗、沙灘、軍艦、帆船。學生進行認讀,再齊讀第一小節,強化認知。

接着出示鄉村的圖片,讓學生説説課文哪小節是寫鄉村的,並指名讀一讀。“在鄉村你又看到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出示:秧苗、稻田、魚塘、果園。再對這幾個詞語進行認讀,並齊讀第二小節。學習第三小節的方法與前面兩小節相同。最後課件出示這三小節的課文,讓學生看屏幕齊讀,更好地鞏固這三小節的學習。

此環節設計目的在於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説句子,培養學生的説話能力。適當的此環節設計目的在於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引導遊戲,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達到優化課堂的目的。

3 自主認字和識字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在學生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再來進行生字的教學,這樣學生對於這些生字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學習起來也就容易多了。首先指名學生來讀一讀,讓全體學生都瞭解這些字,再請位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帶領讀生字,這樣與老師自己領讀相比,學生會感到新奇,積極性也就顯得更高了。會讀生字了,還要有所注意,我讓學生自己説説,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些字的讀音。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也是他們探究、思考的一個過程,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觀察、探究能力。以上的生字教學都是在帶拼音的情況下進行的,在學生基本掌握生字的讀音後,我又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認讀,並讓學生説説以什麼辦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一個探索的空間。這樣學生不僅能加深對這幾個字的印象,而且對於學習生字的興趣也會變濃厚。最後再對生字組詞,以更好地記憶。

4 指導書寫

此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會寫“海”字,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首先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海”字,讓學生進行觀察,並説説要注意的地方,大致瞭解“海”的結構位置,接着教師進行範寫並講解,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瞭解這個字。最後學生實踐,進行練寫,培養書寫能力。

5 學習數量詞

學生再讀黑板上的詞語,然後讓他們幫忙從課文中去找找這些詞語的好朋友,由此引出數量詞。學生在以前的練習當中就做到過許多有關數量詞的題目,所以數量詞對於他們來説已不再陌生,也知道許多的數量詞,所以我又問到“小朋友想想,還有哪些數量詞?細心觀察一下我們的課室,你能找到哪些數量詞?” 設計此環節在於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去觀察發現,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活躍課堂氣氛。

6 板書設計

一隻海鷗  一畦秧苗  一道小溪

一片沙灘  一塊稻田  一孔石橋

一艘軍艦  一方魚塘  一竿翠竹

一條帆船  一座果園  一羣飛鳥

此板書設計的目的:抓住文中的重點來板書,直觀、清晰、在於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因此我根據本課的特點,讓學生在認識事物的同時認字,讓學生在感受美好的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的同時,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數量詞表達方式。通過多種方法、方式和手段的靈活運用,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慾望,使學生主動識字,樂於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強,寓意深刻,講的是國王御廚裏的兩個罐子的故事。鐵罐自以為堅硬,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它。而陶罐卻不與它計較,埋在土裏許多年以後,陶罐出土成為文物,而鐵罐卻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説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二是繼續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童話故事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接觸了不少,他們想讀、樂學,但要理解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有一定的難度。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會認10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等詞語。

2、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

二、説教法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

2、表演教學法

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採用表演讀,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三、説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説”“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閲讀實踐中得到鍛鍊。

四、説教學過程:

(一)看圖談話,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説説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童話故事(隨機課顯:陶罐和鐵罐的圖片)你認識他們嗎?在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後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換偏旁識記“陶”。(童話故事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極有吸引力,讓生‘説説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更能激起學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時孩子們的興趣已被激發,再加上看了立體的、鮮活的圖片,孩子們會迫不及待想接觸文本,想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此時,我拋出一句: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去讀讀第6課就明白了,就這樣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閲讀狀態,這樣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二)讀通課文

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一環節,我主要給足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閲讀文本。在閲讀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並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識記生字詞。學生是帶着自己的經驗與感受與文本對話,對文本的解讀帶有很強的個性化,因此我讓學生讀通課文後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這裏,我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在點評中,我做以下的點撥,以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1、在學生髮言中,注意讓學生讀好文中人物的對話

2、對字詞有不明白之處,可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忙,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資源。

(三)抓住對話,深究“人物”的內心活動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有了前面的鋪墊,我首先出示詞語(驕傲、傲慢、謙虛、輕蔑、惱怒、寬容、不再理會)在學生齊讀後進行分類,隨機板書。

然後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讀讀課文,找找、畫畫從哪些語句看出鐵罐的傲慢、驕傲,陶罐的謙虛、寬容?在學生彙報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點撥引導:

1、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讓學生説説“奚落”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説説你曾在什麼情況下奚落過誰?或你曾受過誰的奚落?

2、用指名讀、師生合作讀、評議讀、賽讀、加動作表演讀等多種方法讀好人物的對話,重點指導讀好以下幾個句子:

(1)“我確實不敢碰你,但並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説,“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並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説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説……”

(2)“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麼敢和我相提並論?你等着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裏,什麼也不怕。”

此環節,我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讀課文,學生在一次又一次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走進了人物的內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質,也潛意識領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領略了祖國語言的精妙。學生不僅積累了語言,還提高了思維能力,自主能力。此時,學生已取得獲得知識的快樂,也更加關注了陶罐和鐵罐的命運,於是我以“陶罐和鐵罐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這一問題過渡到下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即默讀課文10————17小節內容,重點抓住人們對陶罐讚賞的語言及陶罐説的話,感悟陶罐的品質。

(四)延伸文本

我説:“如果此時陶罐與鐵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誰説句什麼話?學了課文你想對自己或身邊的誰説句什麼?”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話題寫寫。(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在寫話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難點,同時也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還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能力。)

(五)佈置作業,讀寫結合

我説:“如果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請你也來當一回童話大師,寫一寫這個故事,寫完後讀給爸媽聽,讓他們給你打打分。(這個作業為指導學生寫作指明方向,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尊嚴》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2單元第七課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從內容體會思想。本篇課文抓住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描寫他是一個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的人,表現出年輕人是一個有尊嚴的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重點難點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抓住描寫年輕人哈默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透過年輕人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以及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的那句話。

教法學法

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多媒體直觀法、閲讀討論法、以讀代講法、以讀促寫法。

本課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質疑問難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讀法、收集材料法。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課前需做好以下準備:

(一)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尊嚴"的格言

(二)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計劃1課時完成。我把這課時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麼做?(出示課文插圖)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沒有這麼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讀完《尊嚴》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求原因的慾望。)

(二)自學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思維。

1、根據閲讀提示自由讀書感悟,勾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這個環節是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培養了自學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2、質疑問難。學生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歸納:年輕人為什麼拒絕擺在他面前的食物?當聽説"沒活"時,他為什麼不高興?當聽傑克遜大叔説要他捶背時,他為什麼又高興起來?為什麼他會從一無所有到後來擁有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三)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交流。(探究剛才質疑的問題)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以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重點通過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他自尊、自強的精神。學生在朗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如食物擺在年輕人面前時,從他説的話裏,你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嗎?當聽説"沒活"時,他會怎麼想?當聽傑克遜大叔説要他捶背時,()他又會怎麼想?學生在提出問題後又進行朗讀,實現在讀中問、問中讀。(這個環節設計是讓學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從內容體會思想,加深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學生在讀中問、問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在自讀自問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着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昇華,個性得到張揚。)

2、説一説、演一演、議一議

(1)説一説

學生自由説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學生自由暢談後,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和欣賞即興表演"對話"部分。(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傑克遜大叔和年輕人,其餘幾個學生扮演逃難人進行現場表演,本課的重難點就在寬鬆的氛圍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議一議

為什麼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引導討論要放開,自由表達,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要聯繫實際,説説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針對當今社會上肢體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討的行為表示鄙視,同哈默相比,簡直毫無尊嚴可言;有的學生針對成績差的學生懶惰、撒謊的壞習慣提出批評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有的學生針對自己作為一個班幹部談了如何做一個講誠信、熱心幫助別人的有尊嚴的人。學生的獨立見解和獨特感受。讓人深受感動和啟發。學生很輕鬆地體會到:尊嚴是一則廣告;尊嚴是一種力量;尊嚴更是一種崇高。尊嚴對一個人多麼重要!他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人有了尊嚴會不斷髮奮努力。尊嚴是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用勞動可以創造財富。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尊嚴。(這個環節的設計,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培養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學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關"尊嚴"格言

格言如:尊嚴就是拒絕乞討;尊嚴就是以自尊贏得別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後人敬之。(加深對《尊嚴》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深化文章主題。)

(五)總結並佈置作業

1、總結

課文是運用哪些描寫方法表現出年輕人自尊自強的品格;作者在寫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們學習。

2、作業佈置

(1)模仿格言的寫法,把自己對尊嚴的理解用一句話寫出來。(如:尊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一個人其他什麼東西都可以放棄,惟有尊嚴不可棄之。)

(2)課後寫一篇讀後感。題目:讀《尊嚴》有感

(3)課外找一找有關表現一個人尊嚴的文章來閲讀。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教科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旨在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通過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清一件事。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故事是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以此迫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的周瑜的算計,表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智過人。

二、説目標

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閲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1.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是能力的培養)

2.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這是過程與方法的培養)

3.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啟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這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三、説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説學法、教法

學法:以讀為主,採用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説一説的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五、説教學流程

為達到教學目的,本課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引文析疑,初步感知全文內容,自學生字,自主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草船借箭的準備。第二課時,重點探究草船借箭的經過,也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討論解疑,弄清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下面我着重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本課時,我安排了三大環節:

聯繫舊知,複習導入;合作交流,理解課文;總結昇華,課外延伸。現在我具體説説各環節的實施:

(一)聯繫舊知,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用提問的`方式直接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草船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結果周瑜長歎説:(“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麼(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歎不如的呢?這樣的導入,引起了同學們強烈的探究慾望,激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為“渴望學”,從而為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二)合作交流,理解課文

因為在上節的學習和剛才的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使周瑜自歎不如的,我並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作為教學主線,組織教學。此時我讓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6~9自然段,讀完後再小組合作,這樣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開闊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瞭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們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會,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會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通過自主閲讀,合作交流,同學們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關材料,有的同學説:我覺的這個句子能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如“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時,我給他投去了讚許的眼神,示意他接着説,“為什麼你認為這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有時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位同學信心十足的説:“諸葛亮選擇這樣的天氣,説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而且預測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接着,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碰巧遇上大霧天氣呢?我請同學們結合上文説一説,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觀的滲透。諸葛亮不是神,不是能掐會算,而是憑着對事物的觀察,進行推理預測。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其實是價值觀的培養。我讓同學們試着讀,比賽讀,全班齊讀這幾句話,因為文章的內容是由語言表情達意的,其意境是讀出來的,學生能在讀中悟情,悟義,悟理,在反覆的朗讀,體會到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當同學們説到“諸葛亮把船一字排開,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時,教師及時充當質疑者,以謙遜的口氣説:“諸葛亮怎麼敢這樣呢?他不擔心曹操向他進攻嗎?他應該有自己的原因吧?”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這個問題,猶如向學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學生的探究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他們就會更主動,更細緻地研讀語言文字,深入理解諸葛亮這樣安排的巧妙之處。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解。

接着,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諸葛亮到底算得準不準呢?此時,我並沒有讓學生急於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帶着學生一起去江邊看看(播放課文第8自然段課件)。然後再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是怎樣寫的?同學們通過看畫面,讀課文,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會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總結昇華,課外延伸

通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他們已經有了“不吐不快”的慾望,此時,我讓同學們自己總結,從而使他們對諸葛亮這一歷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他們還説出了很多詞語來形容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最後,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當週瑜知道諸葛亮借箭的全過程時,周瑜以後還會妒忌諸葛亮嗎?那周瑜以後又會怎樣做?請同學們説説自己的看法,本意是進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適時的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從小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沒有發揮“導”的功能,學生想象出周瑜會變得如何如何好,結果違背了歷史,老師此時稍加引導,會起到明顯的效果。

六、説效果

總之,我以本課篇教材為例,讓學生喜歡閲讀,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在閲讀中發展了語言,發展了思維,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當然,我的設計中還存在着不足,懇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醜小鴨》是一篇童話體裁的自讀課文。學習這單元,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為了更好的落實情感目標,本課重點確定為體味文章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二、 説學情分析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皇帝的新裝》,本節課通過師生合作探究,我想學生會對“童話”產生濃厚興趣!而且進一步理解幻想和想像的寫作手法。

三、説教學準備

教師在課前準備課件,即學生討論問題的問題組,學生在課前準備,上網或從書籍中查找安徒生的生平。為學生回答教師準備的問題做好準備。

四、説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聯繫自己生活經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對自然有益感悟,對作品的情境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因此我設計了三個方面的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字裏行間流露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五、説教學流程

1、口述導入,激發情趣

同學們:在你們成長的道路上,可能是陽光灑滿心田,一路風順;也可能是風雨不期而至,充滿坎坷。那麼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時,在你被別人恥笑輕視時,在你覺得難以面對現狀時,你會怎樣呢?其實,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進取,你就一定會成為一隻白天鵝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安徒生筆下的醜小鴨是如何變成一隻美麗的白天鵝的。通過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初步體會本課給我們的啟示,為學生學習以下環節做了鋪墊。

2、講授新課

先介紹作者,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我加以補充,為問題組中的第3題做好鋪墊。因為本課課前已佈置了學生反覆的閲讀了課文,所以第一個環節就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朗讀課文,而且我對學生説:看誰能最先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問題。以此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帶着以下幾個問題快速閲讀文章。

A、 這篇童話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B、 醜小鴨遭到了哪些歧視和打擊?這些打擊面前,醜小鴨抱什麼態度?有什麼追求?

C、 當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大家都來讚美它,它為什麼會感到難為情?

D、 這篇童話給我們什麼啟示?

以上題目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內容複述課文,把握醜小鴨這一形象的特點。因為問題難度並不大,所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只做適當點撥,學生就可以自己完成。在進行完成此環節後要求學生自主質疑、答疑,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四人小組再討論補充明確答案的方式中進行。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進一步把握教材的實質。然後,我又出示新的問題組:

(1)、醜小鴨為什麼拼死也要飛向高貴的天鵝?

(2)、怎樣理解“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生在養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這句話?

(3)、為什麼説醜小鴨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寫照?

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討論補充明確答案,關鍵性的問題,老師加以明確,此環節的開展目的是對學生的知識的拓展起到推動的作用。在完成此環節之後,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

師説:“通過對這篇童話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瞭解了醜小鴨,那麼就動動筆,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個小片段,也可以發揮想像力,寫寫已經成了白天鵝的醜小鴨,又會有怎樣的生活?”學生完成小作文後,師生加以點評。

完成此環節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起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業:是積累詞語,抄寫“讀一讀、寫一寫”此作業主要是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

六、説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情感教育和創設情境是多麼的重要。只有這兩方面做得好,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使每一名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來,此外,問題的質疑應具有層次性,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問題面向所有的學生。一節課下來,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得到了很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