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圓周長説課稿(精選7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周長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周長説課稿(精選7篇)

圓周長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節,是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它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等知識的基礎,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學情分析

孩子們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性概念,但是所學習的圖形周長的計算,都是一些直線圖形,而這一次所要進行研究探討的,是曲線圖形的周長的計算,對於孩子們來講,轉變思維的方式是一個重點。因此這一節課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應該讓孩子們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想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並驗證等過程理解並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圓的周長意義和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2.通過讓孩子們參與測量、計算、猜想、驗證等過程,培養他們的觀察、比較、分析、動手操作等能力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通過閲讀《你知道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運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繩子。

學具準備:大小不同的三個圓、直尺、繩子、帶有圓形的物品等

四、教法及學法指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加強啟發性和探索性,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交流、思考來探究圓的周長計算方法,逐步導出和掌握計算公式。

在教學中,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①讓學生學會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

②能用較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表述。

③能自學的儘量讓學生自學。

④滲透孩子們將複雜轉化為簡單,未知轉化為已知的處理事情的方法。

五、説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認識周長。

1、籃球運動的起源:

設計意圖:俗話説:良好的開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巧妙的導入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環節處理當中,我邊口述邊播放相關的圖片,力爭實現圖文並茂。我設想:這樣的引入一定會讓孩子們頓時感到耳目一新——咦!今天的數學課怎麼講這些呀?究竟上的是啥課?接下來孩子們一定會做到全神貫注的去參與。另外,這樣設計我還想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打破學科界限,努力實現學科的兼容性;

2、提升我的人格魅力,(數學老師不僅懂數學,還懂別的,了不起!)讓學生因愛我而更愛數學;

3、以身示範,感染孩子們主動去博學多才!

2、切入正題:

①、大家可別小看這個“鐵圈”,圈太小——一個球也進不去;圈太大——進球率太高,不能真正反映球技水平,因此它是有尺寸規定的。工人叔叔在製作“鐵圈”時,如果連接處忽略不計,所用鋼筋的長度就是求——(孩子們齊説圓的周長)

②、在生活中找到了圓,你能借用一些實物或工具,畫出一個圓,並給同桌指出圓的周長在哪嗎?(在活動期間,我要及時參與進去,瞭解孩子們的情況)

③、理解了圓的周長的含義,那麼圓的周長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同時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測量周長。

1、小組合作、研究方法:

在這一環節,出示合作步驟和要求:

①、先獨立思考,然後把你的想法與其他組員商量一下;

②、達成共識後,動手測量圓的周長並做好記錄;

③、彙報交流。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這時要作為一個參與者融入到學生的'交流中,巡視時如果發現活動有困難的小組,則適時點撥;如果發現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時表揚,同時邀請他們在彙報時上台展示、講解。

預設:孩子們可能會從滾動法、繞繩法等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兩種方法的處理都採用學生展示、教師點評、播放課件的形式進行。也可能還有孩子會在透明膠或雙面膠上做上記號,把膠帶拉開一週,用直尺直接測量;還有可能將紙條向這樣圍固體膠一週後,做上標記用直尺進行測量等等。

方法的多少取決於課堂的生成,無論有幾種方法,我一定要在及時點評之後,進行總結:不同的方法卻體現了用一種轉化的思想,那便是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思考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自由地去探究,去發現,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2、教師點撥、總結方法:

①、杜老師這裏也有一個圓,請你測量出它的周長。

我展示在運動中產生的圓,孩子們會發現以上方法存在着侷限性,需要尋找一個一般方法。

思考:長方形的周長跟誰有關?正方形的周長呢?

②、大膽猜測:圓的周長可能跟誰有關呢?

接下來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學具中的3個圓進行測量、填表、計算、觀察、分析、比較、交流的活動

並得出結論:

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圓的周長(cm)圓的直徑(cm)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

③、我們今天的發現,其實早在20xx年前,就有人發現了,他是誰呢?請大家自己默讀63頁下面的《你知道嗎?》

閲讀完畢請孩子談談從中有哪些收穫及感受,從而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設計意圖: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獨立意識,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渴望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課堂中學生以積極愉悦的狀態參與到實踐過程中,主動尋求多種解題方法,迸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習真正成為人的主體性、能動性不斷生成、發展和張揚的過程。同時這樣處理環節也很好的突破了難點。

3、水到渠成、導出公式: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取3.14、C=πd、C=2πr

圓周率就是古代著作《周髀算經》中説的“周三徑一”,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它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現在計算機計算的圓周率,小數點後面已達到上億位,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在國小階段,如果沒有特殊要求,π一般取3.14。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請用剛學到的公式計算一下你所畫的圓的周長是多少?

2、已知籃球板上鐵圈的半徑為20釐米,求其周長。

3、如下圖,要給一塊枱布鑲上花邊,所鑲花邊的長度是多少?

4、隨機練習四分之一圓的周長求法。

【設計意圖:從基礎練到拓展練,把數學放到了更廣闊的生活環境中,讓學生在掌握了圓的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結束語:同學們,祖沖之所創造的偉大學術成就能夠在國際上遙遙領先1000多年,我們雖不見得有他那樣的天賦與智慧,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因與他同一個國籍而驕傲、而自豪!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奮勇拼搏、為國爭光!

圓周長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湘教版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第三節。本課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為認知基礎的,是對前面所學“圓的認識”的深化,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等知識的基礎。本課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意圖,確立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知道什麼是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2、能力目標:會初步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思想目標:通過祖沖之與圓周率故事的介紹,激發學生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探究並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難點:運用圓的周長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首先採取課件演示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然後利用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後運用自學輔導法,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從而學生提高自學水平。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小組交流,交互運用各種學習形式,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⒈、多媒體課件。

⒉、每個學生都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直徑為整數的'圓片,一根線條,一把直尺。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課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驢與國王的小花驢賽跑的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要求小花驢所走路程,實際是求圓的什麼?讓學生揭示課題:圓的周長。(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具演示,直觀感知,結合認知認識圓的周長。(學生獨立實驗,用繞線法、滾動法量出圓的周長,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a、量一量、記一記:學生測量圓的周長、圓的直徑,然後記下數據,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較數據,揭示關係。

學生繼續實驗並算出每個圓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把商記錄下來。通過計算學生髮現:這三個圓中,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結論:所測量的其他圓的周長也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紹圓周率。

①先介紹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式子表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

②介紹π的讀寫方法。

③最後結合畫像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激發學生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同時指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國小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為3.14。

④學生總結歸納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為C=π×d。課件顯示直徑50米的圓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圖。請學生觀察思考圓的直徑和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然後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這兩個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看看國王和阿凡提的比賽到底是不是公平。

4、課件出示:已知圓形草地的半徑25米,計算圓形草地的周長。引發學生思考,得出用半徑求周長的公式:C=2πR。(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使課堂信息量加大,使學生易於接受所學知識,並主動參與教學,在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非常好。)

5、實踐應用。

阿凡提看到自家的圓形驢欄有點鬆動了,就決定用些粗鐵絲把驢柵欄圍上3圈加固一下。阿凡提想請你們幫忙,計算這個半徑是4米的柵欄需用多長的鐵絲?學生快速計算並交流:先求出圓的周長,也就是圍一週需多少鐵絲,然後再乘以3,就求出圍3圈共需用多少鐵絲。(通過柵欄圍鐵絲的實例體現進行圓周長計算公式的實踐應用價值。)

(三)強化訓練,形成能力課件出示必做題、選做題、拓展題。

(四)總結提高,指導實踐學生彙報本節課的收穫。(引導學生回顧、總結本節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及獲得的情感體驗。)

四、點評

這節課,教師通過數學教學與多媒體課件的有效整合,使課堂信息量加大,教學過程圖文並茂、生動活潑。在教學中,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教學效率。

圓周長説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的課題是圓的周長。這是《實驗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一個課時的內容。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教學這一課。

一、理解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以前已經學過直線圖形,上節課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通過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從而為下節課學習利用圓的周長公式,反求圓的直徑或半徑,作好了理論上的準備。

二、把握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難點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關鍵是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三、確立本課教學要達到的目標

本課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圓周率及圓的周長的含義,掌握圓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圓周率的探索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通過2道例題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當時低劣的條件下,準確計算出圓周率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準備本課的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一根一米長的直尺,一根6米長的皮尺,幾個大小不同的用硬紙板剪成的圓,一個用硬紙板剪成的長方形。學生每人準備一把小直尺,一根包裝帶,幾個大小不同的硬紙板剪成的圓(瓶蓋、算珠等圓形物體更好)。

五、採用實踐感悟、協同探索、抽象概括等教法與學法,讓學生享受成功

1、實踐感悟。

上課開始時,教師拿出長方形硬紙板,讓學生通過口述,手摸重新認識一次長方形的周長。再拿出圓形硬紙板藉助長方形周長的引渡,讓學生用皮尺圍測、用圓在皮尺上滾測、用手在圓周上滑摸等方式認識並理解圓的周長。

2、協同探索。

當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初步認識後,教師隨即把學生以6人一個小組分開圍座在一起,然後讓他們分別量出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和直徑,並由小組長記錄下每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長度數據,再分別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保留兩位小數),最後比較所有的商,看看有何特點。

教師要求各小組彙報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並逐一把這些商寫在黑板上。然後引導學生抽象出一個結論:不論多大的圓,它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

就此機會,教師向學生計述一千多年以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用算籌計算出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總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這個偉大的發現,比歐州人早了500年。

教師指出:由於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所得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就把這個數叫做圓周率,並用字母Л(pai)表示,Л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計算時,一般取近似值,即Л=3.14。

3、抽象概括

既然知道圓的周長divide;圓的直徑=圓周率,那麼,根據被除數、除數與商的關係,已知直徑求周長應是: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為了方便,我們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用字母d表示圓的直徑,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C=Лd。因為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即d=2r,那麼圓的周長=2×圓的半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C=2Лr。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根據圓的直徑求圓的周長和根據圓的半徑求圓的周長的兩個公式:C=Лd和C=2Лr。

4、享受成功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醒地認識,對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理論上的把握。但是,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學習課本第101頁例1,並要求學完後自己試做第103頁試做題第1題。估計大部分學生做完後,教師又從平時成績好、中、差三類學生中各抽出一名板演。板演完成後集體評論。我們一方面表揚和鼓勵做得正確的學生,另一方面糾正板演中出現的錯誤。

就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教師再次要求學生自學例2,並用解決試做題第1題的同樣方法,解決試做題第2題。

最後,教師根據板書,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作一次系統的口頭歸納。

附: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divide;圓的直徑=圓周率

即Cdivide;d=Л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

即C=Лd

又因為d=2r

圓周長説課稿 篇4

今天,我對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圓的周長》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圓的周長》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節內容,學生是在三上冊已經學習了正方形、長方形等直邊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本單元的重點之一,為下節圓的面積以及下冊圓柱表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學中受到啟發受有教育。

二、説學情

本節課的學習對象是六年級學生,通過五年的學習,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已達到一個高度,知識的累積也達到了一定的深度,操作理解與歸納等方面的能力較強。但是思維深度不夠,個性差異較大。所以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精心操作、細心觀察、準確歸納、同時多關注個性化思維展示。

三、説教學目標

依據本節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認識圓周率,並通過測量與計算理解圓周率,最後討論歸納,推導園的周長公式。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2、通過學習,給學生一個自由、充足的展示平台,提高學生合作、操作、觀察等方面能力,從而體現教學課堂是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

3、在合作學習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集體力量的偉大、個性魅力的獨特,以及科學知識無窮的奧妙與吸引力。從而做到教學課堂育人的實質。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一節教學是否成功的知識基礎,就是要看是否突破難點,突出了重點。學習圓的.周長,就要先讓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然後由圓的周長與直徑關係,再推導圓周長的公式。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圓周率的理解,重點是圓周長公式的推導,並能計算圓的周長。

五、説教學方法

要突破這個難點,突出這個重點,就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去操作、去感受,讓學生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通過測量、計算、總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關係。所以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教師引導為輔,學生合作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操作去理解圓周率,再歸納推導得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體現了教學課堂就是:合作學習、實踐操作、總結歸納這一本質。

六、説學法

由於本節知識可操作性強,而且高段學生也有較強的操作能力,所以合作學習、實踐操作、總結歸納,就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合作就要齊心、觀察就要細心、測量儘量準確、總結力求完整。

七、説教學流程

課堂教學的一切理念與方法,都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而教學過程是整個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所以我們設計儘量做到新穎、合理、符合學生實際。

1、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它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所以一上課我先讓學生觀察並比較,今天的課堂有什麼不同,接着再讓學生檢查自己書和學具是否準備好,以告訴學生教學課堂必須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比較,而且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2、創設情景

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關於圓的知識,而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我就採用大家都熟悉的月亮,課件出示:一輪滿月高掛夜空,靜靜的水面沒有一波紋,這樣的畫面讓學生展開無限的想象,同時也讓學生在課間煩躁的心情得以慢慢平靜,思維回到課堂。一輪圓月讓學生想到了教學上的“圓”,從而引出新知。數學用於生活源於生活。

接着課件出示一組直邊平面圖形曲線圖形,讓學生觀察“圓”的與眾不同即複習了舊知,同時又激起了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3、新知識探索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安排4個主要環節

(1)、認識圓的周長

周長學生已有了解,但是圓是曲線圖形,它的周長到底是什麼?在圓的什麼位置?這個概念較抽象。所以我先用課件出示:烏龜賽跑,並演示跑一圈就是圓的周長。

再讓學生摸手中的圓形紙片一週,就是圓的周長,從而得出周長的概念。

(2)、思考圓周長與什麼有關係

要突破難點,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認識圓周率。所以我先讓學生結合上節內容來猜想。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給學生一個思維空間合作的空間,為下一個操作環節做知識與思維的輔墊。

(3)實踐操作(認識圓周率)

先猜想,再操作,用實踐來驗證猜想並在驗證過程發現新的規律。本節課如果抓難點,重點也就是不攻自破。圓周率是我們祖先幾年前就利用原始的工具,經過無數次的實踐與驗證得來的。所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操作、討論、分析,學生勢在必行的,於是我安排讓學生測量周長,接着再計算,得出數據,並觀察、比較、歸納,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即圓周率。在測量圓周長時我安排了一個先獨立猜想,再討論,最後展示一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圓的周長可以測量得到,但是測量很麻煩,而且有侷限性,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操作找一個規律能很快、很準確得到圓周長的方法,讓知識牽引着學生的思維,不斷的去發揮去創新、去思考、去總結。最後在教師提供的學具下,學生通過測量與計算總結歸納出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即圓周率。然後教師課件出示:“祖沖之”,讓學生自學閲讀,這一環節是整個教學流程的重點,讓學生在操作中去體驗,去感受,去領悟。

(4)、總結公式

當學生理解了圓周率,知道了圓周率實際上是圓周長與它直徑的一個比值,我便及時安排學生歸納總結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接着便設計2道例題與3道鞏固練習,以加強對新知識鞏固和理解,最後做全堂總結,整個教學流程我把握住讓學生先觀察再體驗、先猜測、後實踐、最後總結、歸納,學生全程參與、全程體驗,完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八、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的體現,展示了一節課關鍵詞,重點和難點。所以本節課,我先板書了圓周長的概念,加強學生記意,接着板書了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式,以及圓周率有關知識,加強學生的理解,最後板書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整個板書簡練、有序、重難點突出,為學生知識積累做了一直觀的補充。

九、説教後反思

教後反思是對課堂教學一個自查,查漏補缺,然後進行總結和反思:本節課教學中,在學生的測量時教師意識重要的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測量方法否則就會導致誤差太大,得不出想要的結果,另一個就是在學生通過操作計算得出圓周率後,一定要及時引導後學生仔細觀察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我了計算簡單計算是方便取近似值3.14,它實際比3.14要大。

圓周長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二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線圖形,上節課我們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的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記住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⒉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情感目標: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蹟,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對圓周率的認識。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採取直觀演示法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利用動手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計算公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接着運用自學輔導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培養“説”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啟發誘導法”層層設疑,給學生造成思維衝突,從而“逼着”學生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獨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組交流。學習形式的交互運用,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為5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我利用“課件”演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在公園裏跑步的情景。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着説明:他們剛剛跑完一圈,就爭吵起來了,都説自己跑的路線長。那麼,到底是誰跑的路程長呢?我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如果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接着提問: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走路程,實際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從而引入課題:圓的周長(板書)可是,圓的周長現在我們還沒有學,無法算出米老鼠跑的路程,我利用這個問題設下了認知障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引導探索新知

⒈直觀感知,認識圓周長。

我讓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先摸一摸圓,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然後通過電腦屏幕上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感知了“圓的周長”後,我設計了2個問題:圍成圓的這條線是一條什麼線?學生回答“曲線”(板書)我又問: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學生回答“圓的周長”(板書),最後問學生:你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什麼是“圓的周長”嗎?揭示圓的周長概念(並完善板書)。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學生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揭示了“圓周長”的概念後,我以一個實物圓,問學生可以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引導學生説出用繩子繞圓一週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並演示“繩測法”讓學生觀察。接着又問:“你還有其他方法測量嗎?”引出“滾測法”,並觀看課件演示,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充分認識了圓的周長。

⒉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慾望。我利用課件出示“摩天輪”圖片,以及(演示)小球的運動軌跡甩出一個圓,顯然,用剛才的“繩測法”、“滾測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的慾望,為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⒊操作實驗。(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成3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有怎樣的關係?引導學生初步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第二層次:驗證猜想。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先測量,再填表:圓的周長(cm)圓的直徑(cm)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cm)通過測量,指名學生彙報,並板書一組由學生測量、計算出的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比值”,並逐一把這些比值寫在黑板上。3.18、3.17、3.15、3.14、3.19,(板書)讓學生觀察數據,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

第三層次:演示課件對於學生的發現,我並不急於表態,而是演示用“滾測法”測量圓的周長的動畫過程。進一步突出“3倍多一點。得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本節的難點。通過以上這3個層次的教學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⒋介紹圓周率

①首先介紹“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並介紹π的讀寫法。

②其次介紹“周髀算經”這本書和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③最後指導看書P63頁第一自然段,並讓學生説一説,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根據圓周長與它的直徑關係,通過思考學生獨立地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為C=πd或C=2πr(板書)。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6。實踐運用: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我安排學生解決以下3個問題。

①第1個問題:你現在能求“摩天輪”的周長了嗎?

②第2個問題:你會求這個“圓”(演示)的周長了嗎?

③第3個問題:你能解決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爭議問題嗎?學生利用周長公式很快就解決了課前所無法解決的3個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並讓學生體驗成功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

(三)初步運用新知

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我又安排了3道習題:進一步鞏固新知,形成熟練技能。

1、判斷題。(通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2、看圖題。

3、求半圓的周長由於本課是“圓的周長”的第一課時,所以這3道題的安排以基礎練習為主,適當補充了提高練習。

(四)課堂總結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圓的周長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穫?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知識,使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五)課後作業佈置了一道課後習題:過了一個星期,米老鼠和唐老鴨又在公園裏見面了,這一次米老鼠沿着紅色的大圈跑,唐老鴨沿着藍色的兩個小圈跑,這一次到底是誰跑的路線長呢?要求同學們課後去思考完成。

圍繞米老鼠和唐老鴨再次跑步問題,進行課後討論,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首尾照應,並使整堂課在温馨的故事中開始,在故事中結束。

圓周長説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安陽市自由路國小的常帆。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62頁至64頁的《圓的周長》。這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研究幾何圖形的教學內容。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驗證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為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實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的平面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前,多數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對圓周率已經有所瞭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怎樣讓學生驗證並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是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驗證並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二)能力目標:通過測量、驗證、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推理、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積極思考、團結協作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另外,通過介紹圓周率的歷史材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通過測量、計算、驗證圓周長和直徑的關係,理解並掌握圓周長計算方法。

難點:驗證並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四、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記錄表。

學具準備:圓形物品、光盤、圓形紙片、畫有一個圓的白紙、直尺、繩子、計算器。

五、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嘗試教學法和啟發教學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學法上,古人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課教學中,我給學生創造自由寬闊的空間。

(1)、自主探究法,通過動手實踐,尋求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2)、合作交流法,通過學生的團結協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六、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新課時我利用課件顯示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灰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黃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黃狗獲勝。小灰狗看到小黃狗得了第一名,心理很不服氣,它説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同學們一定會爭先恐後地説出自己的發現,接着引導學生觀察:小灰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那小黃狗跑的路程呢?實際是求圓的什麼呢?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不僅複習到正方形周長的含義,同時,進行知識遷移,感知到圓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激發學生的興趣。】

2、感悟圓的周長

每個同學桌上都有硬幣、圓環、筆筒、易拉罐等物品,找出一個圓形來,摸一摸、指一指圓的周長並用自己的話説説到底什麼叫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實物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使學生較為牢固地掌握圓周長的概念】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測量圓的周長

活動一:測量圓的周長

我為學生準備了學具袋,光盤(每組光盤一樣)、圓形紙片(每組大小不一)、畫有一個圓的白紙(圓的周長一樣)、直尺、繩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求得所備三個圓的周長。這裏提供三種不同的圓讓學生測量周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來求圓的周長。光盤圓的周長,學生可能會用“繞繩法”和“滾動法”求得向學生滲透“化曲為直”;圓形紙片的周長,可用把圓形紙片對摺量出其1/4(或1/8,或1/16,……)是多少的方法求得(分得越細,所得的結果越接近)。而長方形紙上所畫圓的周長,因為對於它實際操作較為困難,以求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是否可用計算的方法求得它的周長。

【設計意圖:以小組學習的形式,放手讓學生去探求圓的周長,目的是體現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教學思想,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對於這三種不同的方法,我們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讓學生的思維不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讓每個學生“探究”的能力,都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2、驗證並理解圓周率

活動二:驗證並理解圓周率

通過一些相關資料的瞭解以及在我們學校六年級9個班進行的調查,關於圓周率有多數的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在教學前就已經有所認識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也有少數學生有所瞭解。所以我直接問學生你打算怎麼計算這個圓的周長呢?你都瞭解哪些有關圓周率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説出我準備用圓的直徑乘圓周率算出這個圓的周長,你都瞭解哪些有關圓周率的知識?學生可能會説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π≈3.14。此時老師對學生課外知識瞭解提出表揚。接着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填寫下表然後進行全班交流。

(1)、量出光盤和圓形紙片的周長和直徑並填表

測量

對象圓的周長

(釐米)圓的直徑

(釐米)周長÷直徑

(保留兩位小數)

光盤

圓形紙片

(2)、彙報

表一:光盤

序號12345

周長(釐米)

直徑(釐米)1211.7121212

周長÷直徑

表二:圓形紙片

序號12345

周長(釐米)1419.52038.531.4

直徑(釐米)4.56.261210

周長÷直徑

觀察表一,你發現了什麼?把表一和表二放在一起比較,你又有什麼發現?通過觀察、比較同一種光盤的不同數據,學生感悟到在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時取的是近似值,這是商不一樣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説測量時有誤差。有了這樣的活動經驗,學生由簡單的類比就可以想到其他圓形實物的數據肯定也有誤差。然後,再讓學生觀察這一系列商的特點,便會發現商雖然多數不一樣,但是彼此相差很少。在推測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全面而理性地思考:如果沒有誤差的因素,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的商應該是一樣的,從而深刻地理解、體驗圓周率是個固定的數。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切實體會誤差,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誤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巧妙地利用實驗的誤差“變錯為寶”深刻理解了圓周率的固定不變是“理想化”的結果,思維得以建構與提升】

3、介紹圓周率的研究史

課件出示:

幾千年以來,無數著名的數學家對圓周率π的研究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你知道嗎?我國數學家在計算圓周率方面取得過傑出成就。

約2000年前,中國的古代數學着作《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説法,意思是説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這項偉大成就比歐洲數學家的計算結果至少要早1000年。現在人們已經能用計算機算出小數點後面上億位。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彙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為我國古代數學家傑出成就而驕傲,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活動三: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通過對圓周率的驗證與每組展示的結果,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提煉出圓周長公式,並用字母表示為C=πd(板書)

再根據直徑與半徑的關係,推導出C=2πr(板書)

現在你能計算出我們紙上圓形的周長嗎?已知圓的半徑是3釐米。學生計算並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5、自主學習例1

因為學生已經推倒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所以例1的學習我放手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出示例1:

孩子們請你和自己的小夥伴一起解答例1,並説説你的思考過程。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巡視,然後找學生板演並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解答時,讓學生動腦、動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我是計算小能手

d=5cm,c=?r=14dm,c=?C=94.2m,r=?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2、我是小法官

(1)π=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

(3)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4)半徑相等的兩個圓的周長也相等。()

【設計意圖:這組判斷題,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強化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3、我是小裁判

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灰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黃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黃狗獲勝。你們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解決課開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

4、生活中的數學

(1)、一隻掛鐘的分針長20釐米,經過30分鐘,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數釐米?經過45分鐘呢?

(2)、一塊美麗的半圓形地墊,它的直邊長80釐米,它一週的長度是多少?

【設計意圖:將基礎知識進行拓展提高應用能力,讓學生有思維的發展空間,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

1、你學到了什麼?

2、你是怎麼學到的?

3、以你的經驗,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圓的周長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這樣用談話的方式進行總結,不僅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總結、梳理,還體現了對學法的指導,增強了情感體驗。】

七、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周率π≈3.14例1:

C=πd

C=2π

圓周長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1、説課內容:

人教版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圓的周長第一課時。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研究幾何形體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以前學過的直線圖形知識和上節課掌握了圓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為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而且在對圓周長有關知識的推導論證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實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直觀認識圓的周長,知道圓的周長的含義;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着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團結合作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偉大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民族自豪感。

4、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學生能理解“任何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問題,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歸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實踐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而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則是教學的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為學生提供一個合作探究的平台。把學生分成每組4—6人的學習小組若干組,每組配備直尺、繩、數據統計表等學具,讓每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繩測法、滾動法測量周長,依所測數據找出直徑與周長的倍數關係,推導圓的周長公式三個操作活動,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引導學生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現、解決問題。

3、充分發揮多媒體直觀、具動感、易交流的優勢,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舞台。

三、教學所需材料:

圓紙片、直尺、繩(繫有小球的繩)、數據統計表、多媒體電腦

四、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發探究。

1、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想請你們觀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片段,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祕密?(課件顯示:運動員分別繞籃球場以及圓形大花壇跑步的情景)

2、揭示課題: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跑步的路線,讓他們思考並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1)要求運動員繞籃球場跑一圈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麼?

(2)什麼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3)要求運動員繞圓形大花壇跑一圈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麼?

(從而順勢引出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聊天和創設融洽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輕鬆氛圍。從生活實際出發,把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為教學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二)人人蔘與,探索新知。

1、認識圓的周長

教師先拿出教具——圓,啟發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圓周長的含義。

接着,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周長各有什麼不同。

然後,讓學生根據電腦屏幕上的動態演示,敍述出圓周長的含義。

最後,讓學生拿出學具中的圓片比劃一下,自己去體驗、領會圓周長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後,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的長度。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2、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活動一:測量圓的周長。

首先讓學生商討:怎麼測量圓的周長?都需要什麼工具?

然後,指導他們合作測量,並鼓勵學生上台向全班同學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

其次,用課件演示學生通常用的繩測法和滾動法。

最後,設疑激趣:繞動一條繫有重物的繩子形成一個虛圓,引出矛盾。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由問題引入,激發認知衝突,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思維進入新課所要解決問題的發展區,為後繼教學埋下伏筆。

活動二: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認識圓周率。

1、回憶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係,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

2、要求每組同學用準備好的三個大、中、小不同的圓片作為測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別測量各圓片的直徑和周長,並將數據填入下表。

周長(分米)直徑(分米)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3、完成後,教師點撥,學生歸納“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結論。

課件演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4、學生看書自學後,交流彙報圓周率的含義。

5、引導學生讀、寫“π”並進一步瞭解圓周率的歷史和趣聞。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彙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為我國古代數學家傑出成就而驕傲,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三: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1、引導討論: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如果已知圓的直徑或半徑,該怎樣求周長?

2、推導出求圓周長公式

C=πdC=2πr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和自己的夥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

2、説出這兩題用哪個公式比較好?

設計意圖:解答時,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四)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依據本節知識特點,我設計瞭如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1、第一層次:基礎題

(1)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2)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組練習使學生明白雖然數據相同,但計算出的答案不同,讓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第二層次:判斷題

(1)π=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設計意圖:這組判斷題,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強化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3、第三層次:發展題

(1)求黑板上畫的圓的周長,你打算怎樣做?

(2)我想知道一棵樹的橫截面的直徑,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哪種方法最好?

設計意圖:這組題讓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既要發展學生的求同思維,也要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五)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

1、你學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梳理)

2、你是怎麼學到的?(指出這些方法還可以用到今後的學習中)

3、以你的經驗,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圓的周長的實際問題?

五: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圓周率: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π

圓周長公式:C=πdC=2πr

板書目的:能反映出全課內容的重、難點,形成知識網絡,更有助於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