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推薦】説課稿模板10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2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説課稿模板10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本單元説明文以建築園林、名勝古蹟為主題。學習重點是掌握説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説明順序,瞭解常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故宮博物院》這篇文章是一篇比較典範的説明文,課文按照遊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並詳略得當的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也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説明的文章。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從中獲得對故宮的一般性瞭解,又可以增強我們對祖國的傳統建築藝術產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説明順序和文章的結構對我們學習、寫作説明文都具有指導性。所以這篇課文的學習掌握,對於學習本單元其它課文都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但是,國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而且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僅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藉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後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説明文的空間順序。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説,它的歷史地位已沒有必要詳細講解,至於它的建築風格我們又沒有專業的知識,所以在理清説明文的順序後,重點分析文章的5到8段。因為作者在取捨時,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對它進行了詳細的説明和描寫。

根據對教材以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設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祖國傳統的建築藝術,瞭解故宮博物院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2、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

能力目標:

1、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説明覆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説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説明文。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發揚民族創造精神。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

(2)文章總體結構:總—分—總。

難點:(1)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説明覆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説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説明文。

總之,學習完這篇課文,學生首先應該驚歎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其次讓學生理解説明文中的空間順序,為學生寫作説明文打好基礎;第三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説教法:從實際出發,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

2.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閲讀,提醒學生注意方位詞的運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理清課文本的'説明順序。理解本文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

3、圖示法。利用故宮博物院的平面圖配合相關景物圖象,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遊覽路線。

4、延伸拓展法。標新立異,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對空間順序這種説明方法的應用。讓學生當導遊,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説明順序、建築結構及佈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三、説學法:本節課主要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主要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掌握文章按空間順序寫作的特點;合作學習主要是學生分組理解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探究學習設計了説話訓練:按照空間順序介紹我們的學校,要求重點突出,總説分説結合。

1.創設情景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圖片,讓學生對故宮博物院先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2.誦讀訓練法:聽錄音並輕聲跟讀,使這篇課文就像一部風光片一樣呈現在了學生面前,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3.設疑法及合作探究法:展示故宮博物院的平面圖,讓學生自己當導遊,向同學們介紹故宮博物院,從而讓學生熟悉本文的寫作思路及空間寫作順序。

4、拓展練習法:按照空間順序介紹我校並寫作,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5、賞析法:配樂再次欣賞圖片,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擴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發揚民族創造精神。

四、説程序

(一)、課堂結構:導入、討論,教師點撥,課堂練習佈置作文。

(二)、簡要過程:

1、導入:教師讓學生做導遊,介紹本地的北迴歸線公園,從而導入課文。

2、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圖片,讓學生對故宮博物院先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3、聽錄音並輕聲跟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下面設疑及探究鋪墊。

4、速讀課文,合作探究作者行蹤,並根據小組代表回答板書: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景山

5、小組深入合作:看作者到各處後重點介紹的內容及特徵是什麼?然後根據作者的行蹤及介紹的內容和特徵進行導遊比賽活動,教師根據學生的比賽作總結並板書:

外形: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太和殿內景:莊嚴富麗

位置:中軸線上

用途:重大典禮地

概貌:輪廓優美宏偉壯麗

前朝中和殿

用途:休息地方建築精美

保和殿:用途殿試地方佈局統一

乾清宮:用途處理政務

內廷交泰宮、坤寧宮皇帝結婚地

御花園:園林特色

6、根據板書,師生總結:

(1)結構:總—分—總。

(2)順序:由“前—後”“外—內”“南—北”的空間順序。

(3)詳略:詳寫太和殿,略寫其它。

7、拓展:按照空間順序介紹熟悉的景點或我校構建特點並寫作。

8、配樂再次欣賞圖片,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擴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發揚民族創造精神。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行們:

大家好!

今天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説説我所講授的這門《大學語文》課。

一、説教材

我教的這門課程是根據國家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要求,從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精選國內外的文學名篇,為學生提供閲讀欣賞並進行素質教育,鍛鍊學生的讀、説、寫能力,增強高職高專的綜合人文素養,提高我校學生的實際語文能力。

與其他同類大學語文教材相比,本教材除文學作品選編外,另外增加了“口才訓練”、“應用文寫作”兩個部分,這種模塊的整合,既滿足高等教育的要求,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

二、説教學目標

大學語文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綜合性最強的課程,許多篇目集文、史、哲及藝術於一身。因此,大學語文理所當然地成為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基礎課程和重點課程。針對職業類院校的特點,我們改變以往大學語文作為輔助性工具的地位,而將我們的知識體系與專業課融合在一起,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從而使我們學校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崗位,都能成為第一流的人才。

(一)知識目標:從語言知識的傳播來看,須建立文學史的知識體系。利用《大學語文》教材對中國小已學文學知識加以一番梳理,對中國小學過的作家作品從文學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認識,使學生對中國文學發展的全貌有個系統、粗略的瞭解,從而建構文學史的知識體系。

(二)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能力目標)

首先就鑑賞教學而言, “大學語文”絕不是中學語文閲讀教學的繼續。從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來講,必須注重鑑賞批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習理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讓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自動自覺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應用到生活中。

其次從寫作能力的提高來看,高職大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賞類文章的創作,而是指針對專業、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種寫作實踐,如應用寫作。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應體現在具有文體感的文章的寫作上。所謂文體感,就是要有自覺的文體意識,寫“什麼像什麼”。

(三)注重高職大學語文的道德教育(情感目標)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人才,不是機械的只懂得課本知識,而不會實踐操作的大學畢業生。 我們這門課程具有無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傳佈、道德薰陶與思想教育的功能,這種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説教,而要使學生在各個經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其愛國情感與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在胡適的《容忍與自由》中,讓學生對於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張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無誤地理解,養成這種包容的態度,就是國語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總之,大學語文課程所灌輸的人文精神,所培養的各種能力都體現了職業教育對學生素養與能力培養的要求。

三、説課程實施

我主要從三大方面來講解:

一是説學情,由於高校的課程內容多,涉及面廣,僅靠在有限的課時內學好語文是件困難的事,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在同一個班內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程度的學習要求,給予各類學生不同形式的輔導,從而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選擇不同的速度,獲取數量,層次不同的知識信息.

二是説教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徹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從某種意義上把“接受型教法”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型學習”。密切聯繫實際生活,做到課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語文,從而真正落實語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我校學生大部分都屬於思維比較活躍的類型,枯燥無味的課堂只會讓他們感到厭煩,老師一味的向他們灌輸知識,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為此,我重點設置項目教學法,並充分結合了以下幾種教法:

情景設置法—激發興趣,逐漸深入。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是説學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合作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沉澱的四種境界。在學法上重點採用了:

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懸念法—帶着問題,鞏固提高

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説課程教學設計

總思路:

從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需要,從適合他們將來的就業、創業需要,我們重新對大學語文教學進行了定位: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既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也應該注重學生各項能力、人文素養及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在提高能力、塑造良好人格、健全人文精神等方面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我將大學語文的三大板塊:口才訓練、應用文寫作、閲讀與欣賞設置成5個教學項目:

(一)口才訓練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與他人溝通交流時,能尊重、理解對方,做到舉止自然大方以至優雅;並能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場合,恰當地與之交流、進行辯論、演講,推介自己。基於上述要求,我將採用實用情境模擬法、講授法來幫助我完成我的項目教學。如策劃演講比賽。

(二)應用文寫作

應用文寫作部分採用“例文現行”的體例,按“例文點評——綜合分析——思考與練習”的順序安排,力求使學生在例文點評中獲得具體的感性認識,進而通過綜合分析取得抽象的理性認識,最後的寫作訓練是為了強化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掌握文體的格式、寫作要求,寫出符合文種要求的文章來。以求職信、經濟合同為例,我先採用講授法,再採用實用情境模擬演示就業招聘會。 這裏包括三個單項訓練任務:求職演説―求職自薦信―就業合同 。

(三)閲讀與欣賞

詩歌單元

通過詩歌單元的教學,培養、提高學生的詩詞欣賞、朗誦、演唱、引用等能力。每首詩歌的教學,除必要的講授外,都注意反覆傾聽朗誦材料,把握詩歌中的情感基調,反覆進行朗誦練習,並鼓勵學生主動登講台朗誦。採用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情境感受法、朗誦法。在班上選拔優秀選手、節目,之後舉辦一次詩詞朗誦大會,作為詩歌單元的成果展示。鼓勵節目創新,如用越劇、京劇、黃梅戲等來演唱詩詞等。

散文單元

通過一系列散文的賞析,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相關的社會、歷史、人生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和文化素養。

散文單元的教學分為兩大步:一是課堂上的散文教學,讓學生通過對中外優秀散文作品的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二是課下的“散文大賽”徵文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創作實踐最終完成整個學習過程。教學方法:講授法、聯想想象法、創設情境法。

小説單元

瞭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提高學生辨別美與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熱愛生活。

因此,我們要根據小説有娓娓動聽的故事的特點,合理利用教材,創造寬鬆、愉悦的環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以故事會為項目,帶動小説單元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方法:講授法、模仿對話法。

五、説課程教學評估:

打破傳統的筆試模式,以突出能力考核為主,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將高職語文學科的考評內容分為多項,對每一項內容的考核,在一個學年內全時段中分散安排。

平時成績:30%(平時作業:10%,課堂表現:10%,實踐活動:10%)由老師綜合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以示客觀公平。

出勤考核:30%

3.期末考核:40%

六、説課程教學效果

1.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要進一步提高語文基本功。 通過高職語文課的教學進一步夯實學生語文方面的知識基礎,培養紮實的語文基本功。

2.從語文的人文性出發,要全方位地培養與提升學生的素質。 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堅定他們的信心,磨練他們的意志,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念,把他們塑造成高素質的有用人才。在這一點上我們與專業課一樣擔負着重要而艱鉅的任務。

3. 從職業崗位的任職需要出發,以實用為原則,要強化學生能力培養與訓練。《高職語文》課能力的培養不同於專業課,它不可能直接培養某項專業技能,而只能第一,從學生未來上崗就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培養其語文方面所需要的能力;第二,配合專業進行間接的專業技能訓練,在專業技能訓練方面起輔助作用。

以上,我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實施、教學設計、教學評估和教學效果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説課稿 篇3

活動目標:

1、 會合理佈置有關花園內容的畫面,能大膽構圖並具有一定的情節性。

2、 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想象力,大膽表述花園裏所發生的故事。

3、 對繪畫塗色感興趣,具有較好的表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花朵、昆蟲圖片若干。

2、 記號筆、油畫棒、作業紙。

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分別出示:花朵、昆蟲……)

提問:小瓢蟲飛到花園裏來幹什麼呢?

聽瓢蟲自我介紹的錄音:我是小瓢蟲,昨天我看見花蝴蝶在花園裏快樂地飛來飛去,高興極了,所以我也想來看看美麗的花園,順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師:原來小瓢蟲是來找朋友的,花園裏真美麗,還有哪些動物也會到花園裏來玩呢?花園裏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2、 提出繪畫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園裏發生的故事畫下來嗎?

(2)要求:畫時先想好花園裏有那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花朵,哪些小動物在花園裏快樂的玩耍,注意畫面的佈置要合理,塗色要均勻,畫完後編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 幼兒作畫。

(1)老師巡視指導。

(2)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構圖、選色。

4、 評價作品。

(1)你覺得哪個花園最美麗?為什麼?

(2)你的花園裏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

5、活動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訂成一本大書,封面寫上“花園裏的故事”供幼兒日後翻閲、欣賞和講述。

説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垂線和平行線》的第一課時《認識垂線》。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説課。 興隆一小 劉淑麗

一、説教材:

本節課內容是《數學課程標準》“圖形”領域圖形的認識中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及角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垂直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的特殊的位置關係,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因此《認識垂線》各種版本教材中都有所體現。

首先我們看一下冀教版教材,教材通過幾幅圖片引出兩條直線相交,通過讓學生畫兩條直線相交,觀察相交成的角引出垂直概念。

我們再看一下人教版教材,教材開始讓學生任意畫出兩條直線,通過學生畫線的情況引出平行和垂直。

縱觀兩種不同版本的教材,我們會發現這兩種教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通過讓學生畫直線,觀察相交成的角引出垂直,人教版更注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冀教版注重從現實生活情景中引入。因此,根據教材編排意圖,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知道平面上兩條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瞭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係,認識垂線和點到直線的距離。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測量、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經歷認識垂線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在觀察、測量、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經歷認識垂線的過程

教學難點:認識垂線和點到直線的距離。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達成以上學習目標,我進一步分析了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

二、説學情:

學生已經掌握了直線、角的基礎知識,並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一些垂直的現象,學生具備一些簡單的分類思想,能夠從實際

的操作活動中進行分析、思考,這也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了可能。

三、教學過程: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我安排了4個環節:課前準備——口算;活動一——創設情景;活動二——構建模型;活動三——拓展交流;活動四——解釋應用。下面,我將詳細講解每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

1.投影出示交叉的小棒、竹籬笆、十字路口。提問:這些現象可以看做什麼?學生經過觀察,指出這些現象都可以近似地看做兩條直線相交。(設計意圖:突出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讓學生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識兩條直線相交。通過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構建模型:

(一)認識交點

1、提出畫圖要求,讓學生獨立、任意畫出兩條相交直線,(你能畫出幾種情況)。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2、交流學生畫的圖形,讓學生展示不同位置關係的圖形。然後討論“説一説”的問題,“兩條直線相交組成幾個角?有幾個交點?”

3、討論結果:

(1)兩條直線相交有四個角。師根據學生交流的用數字標出四個角。

(2)兩條直線相交有一個交點。師應點明: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指交點。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觀察、操作中使學生明白了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二)認識垂線

1、認真觀察學生畫出的兩條直線相交圖,你想到了什麼問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最後全班展示:

討論結果:

(1)∠1+∠2=180° ∠ 2+∠3=180 ° ∠ 1+∠4=180 °師最後應歸到每相鄰的兩個角的和都是180度。

(2)在圖形③中四個角可能都是直角。讓學生用量角器去量一量,驗證自己的想法。(驗證成立)

2、教師介紹兩條直線垂直的.定義,認識垂線和垂足。

3、舉生活中垂直的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察、交流、操作、驗證。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兩條直線相交或垂直的基本特徵,豐富學生對相交和垂直的感性經驗。)

(三)點到線的距離

1、出示教材上的插圖,讓學生找一找A點到直線有幾條線段,讓學生估一估這四條線段中哪條最短?

2、讓學生實際測量一下,並把測量結果填在書上74頁。

3、交流學生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4、教師介紹距離的概念。讓學生理解距離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啟發學生想象、估計、猜測和驗證等數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垂線,瞭解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理解距離概念。)

三、聯繫實際、鞏固深化。

多媒體課件出示練一練1、2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瞭解和深化。讓學生感受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四、課堂總結,暢談收穫。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小結,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國標本第9冊第20課,課文記敍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困境中前後兩次撰寫明史《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恆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簡單地介紹了談遷的志向以及他為寫成《國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體寫談遷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運後,重新奮鬥最終寫成《國榷》的事。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充分地體現出了談遷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為下文揭示有關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個強有力的伏筆。最後一部分第4自然段,點明題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通過一個真實的事例向學生傳遞:信念能夠讓我們永遠心懷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們成功。

二、説教學目標:

1、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

2、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意思瞭解列數據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感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三、説教學重難點:

1、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意思瞭解列數據的寫作方法。

2、體會談遷在厄運到來時打不垮的信念,並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會充滿希望。

四、説教法、學法、教學理念:

1、在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重點詞句知道朗讀和感悟。

2、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理解課文提供良好的氛圍,為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以三組詞語入手,並有意識地給它們歸了類,並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提出明確的要求。在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讓他們選擇其中的某些詞語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整體的認識和把握,為下文學習重點段落作鋪墊。

(二)圍繞“厄運”體會艱辛

這部分內容我以問題導入:談遷遭遇到的厄運是什麼?為什麼這對他來説是厄運?引入第一小節的學習,這一小節中有一個重點句:經過20多年的奮鬥,6次修改,談遷終於在50多歲時完成了一部400多萬字的明朝編年史——《國榷》。讓學生自讀感悟,這幾個數字在這裏表現了什麼,學生可以説一個數字,也可以幾個數字結合起來説。20多年,一萬多個日夜,記載了談遷辛勞的付出;6次修改是為了明史的翔實可信;50多歲説明年老志堅;400多萬字從數量上説明談遷巨大的工作量,真是一本鉅著。最後通過朗讀加深對談遷的認識,認識談遷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這一小節中“為了一點史料,竟帶着乾糧走了一百多里路”,引導學生去比較“一點史料”和“一百多里路”,從而讓學生感悟談遷對歷史的責任感,在通讀朗讀去感受人物。

(三)所受打擊之大

家境貧寒並沒有動搖過談遷要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的信念,就在他大功告成的時候,他的內心不知道有多喜悦,簡直是難於言表。可就在他沉浸的喜悦之中時,他遭受到了這樣的厄運,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到,接着追問:這樣的厄運對於談遷造成了多大的打擊?他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到底在想什麼?

這裏安排了説話練習,讓學生根據以上的內容有條理、有層次地説一説,進而體現語言的層次感,我在板書上作了相應的提示:二十餘載成鉅製 一夕之間化烏有

接着,追問,談遷在以淚洗面的日子裏消沉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會抓住“很快”、“回到”、“從頭撰寫”等詞語體會談遷並沒有被厄運打垮。

(四)再寫《國榷》的艱辛

“談遷並沒有被厄運打垮,他又是怎麼戰勝厄運,再次編寫《國榷》的?”由這樣一個問題過渡到第3小節的學習。第三小節要讓學生抓住一些關鍵性的詞句進行理解,比如“四處尋訪”、“廣泛蒐集”、“親自”、“終日奔波”等詞語,然學生體會談遷的艱辛。我抓住其中的一句“面對孤燈,他不顧年老體弱,奮筆疾書,他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讓學生自讀體會,學生會聯繫詞語“年老體弱”和“奮筆疾書”來感受談遷的精神。緊接着我設置了一組想象填空來加深學生對“信念”的理解,讓學生對談遷所付出的艱辛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然後再追問:談遷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努力,在抗爭,他要與什麼抗爭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有讀到悟,到想象人物情景,逐步豐滿了人的形象。

此時再讓同學理解“名垂青史”這個詞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正是因為談遷有了堅定不移的意志,他才從厄運中走來而名垂青史的。

(五)學習最後一小節,總結全文。

最後在朗讀(最後一節)聲中,在對人生的感悟中結束本課的學習。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説課的內容是水平四七年級《山羊分腿騰越》第一次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結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七—九年級)。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強調實踐性特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運用“成功教學法” 理論,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為學生創造成功機會, 使學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都有進步, 從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動態的分層,讓學生始終在提高、動態發展的學習狀態下進行學習。

二、教材分析

山羊分腿騰越是支撐跳躍中一項重要的技術,是學習其他支撐跳躍技術的基礎。包括七個技術環節:快速助跑、主動上板、積極踏跳、含胸領臂、頂肩推手、立腰展體、緩衝落地。通過練習能發展下肢、肩帶和兩臂肌羣的爆發力,提高空間方位的判斷力和身體的控制能力,培養勇敢果斷、迎接挑戰的進取精神。具有其他項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山羊分腿騰越是國小生學習的內容,也是國中支撐跳躍的重要內容,在水平四教材中要求複習和提高分腿騰越。本次課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選用體積較小能升降的山羊進行分腿騰越教學,並針對分腿騰越的技術特點安排了有針對性的素質練習。使該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安全性、鍛鍊性,更適合七年級學生的特點。

教學重點:單起雙落、雙腳踏跳。

教學難點:雙腳踏跳過山羊。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發育的高峯期,體育學習的興趣不斷分化,空間知覺能力接近成人,抽象思維能力、有意注意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抽象邏輯思維還不夠成熟,注意力易分散。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善於模仿愛表現自己、易興奮也易抑制。

在課堂中學生表現出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但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願意和同學一起合作學習,集體榮譽感強;女生活動不積極、比較膽小,怕髒怕累;男生易衝動安全意識差;個別男生過於相信自己行為魯莽、易出現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錯誤。

剛升入國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小,學習程度參差不齊。給國中的教學安排帶來挑戰,安排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吃不了”和“吃不飽”的情況。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指導思想、《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材和學情分析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1、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95%以上學生掌握單腳起跳—雙腳踏跳—平穩落地;85%以上學生能初步掌握山羊分腿騰越完整技術。

3、通過練習、體驗,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勇敢果斷精神,克服膽怯心理,增強協作精神和安全進行體育運動的意識

五、教法學法的運用

1、教法

語言法:利用簡明扼要、富有啟發誘導的語言導入;短促有力、富有節奏感口令進行準備活動;用精煉、準確的語言講解動作要領—用啟發性的語言提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簡明的語言及時鼓勵學生—用嚴厲的語言制止學生的危險行為;用舒緩的語言帶領學生放鬆,使學生身心恢復。

直觀法:運用掛圖使學生感知完整的動作過程;教師利用輕鬆、優美的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完整法與分解法:先用分解法學習助跑與踏跳—支撐提臀分腿,再進行完整的分腿騰越過山羊。

2、學法:

觀察法和模仿法:要求學生帶着問題仔細觀察教師示範和學生示範,並積極模仿。

自主、探究學習法。

合作交流學習法。

六、教學流程

(一)導入主題(8—10分鐘):創設學習情境。

課前讓學生感受整齊有致的`場地佈置和教學掛圖,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利用“體操王子李寧”“跳馬王婁雲”“程菲跳”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慾望。運用靈活、形式多樣的一般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分腿立卧撐、下橫叉、分腿跳等),使學生身心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自主學習(7—9分鐘):創設探究情境。

1、結合教學掛圖講解示範助跑接起跳的動作技術要點,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2、學生在教師啟發誘導下自主練習:

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接快速踏跳—平穩落地。

上一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接快速踏跳—平穩落地。

三步助跑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接快速踏跳—平穩落地。

五步慢跑中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接快速踏跳—平穩落地

3、學生自主學習中要解決的問題:主動上板,積極踏跳。

練習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示範動作、教學掛圖的技術分解以及對動作的理解,在解決相關問題中去實踐,鼓勵學生根據出現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重點和難點。

4、練習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雙腳踏跳時速度慢。解決辦法:擺動腿低而迅速前擺,兩腿自然伸直,前腳掌短促有力起跳。

踏跳後身體前衝,落地不穩。解決辦法:起跳後由下向上含胸擺臂,落地時屈膝緩衝。

(三)合作學習(8—10分鐘):創設交流情境。

1、集中學生,完整示範山羊分腿騰越,依據教學掛圖講解示範山羊分腿騰越各環節動作要領,使學生建立正確動作概念。

2、兩人一組合作練習“跳山羊人”。

3、學生根據練習情況選擇合適的場地器材進行練習。學生根據自己的進步情況, 調整原有學習層次,不斷向前進步,達到最後的學習目標。讓每一名學生都體驗到成功,樹立自信,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4、合作學習要解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按要求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

5、練習要求:練習時交流討論,鼓勵對相關技術進行嘗試和提出問題。

(四)、效果評價(3—5分鐘):創設激勵情境。

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鼓勵為主)

小組根據同學自主、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進行效果評價、學生本人對自己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進行效果評價,教師對錶現出色的個人和小組的經驗進行鼓勵和推廣。

(五)、素質練習(8—10分鐘):創設競爭情境。

安排和分腿騰越相關的,能發展學生上肢力量、彈跳力的素質練習。先讓學生進行低強度的模擬比賽,待學生熟悉了動作技術和比賽規則後,進行比賽。比賽內容:俯卧移行—俯卧分腿移行—三人合作跳。

(六)、放鬆身心與課的結束。5分鐘

教師領做八段錦“兩手託天理三焦”配合呼吸拉伸肌肉,使身心得到放鬆。

七、預計效果

預計教學目標能實現,並有部分同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達到了高一級的目標)。預計最高心律140—150次/分,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課的密度35%左右。

八、安全防範

分腿騰越是一項具有危險性的項目,教師不能簡單的以“注意安全” 形式出現,要有具體的措施。

形成分腿騰越危險的原因主要有:

1、學生有挑戰新難動作的慾望,但高估自己的能力。

2、課堂紀律不嚴,練習無秩序。

3、保護措施不力。

4、落地姿勢不正確。

針對這些問題,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練習的同時,要特別注意觀察易衝動、行為魯莽的學生,對其加強保護,指導其選擇合適的目標,不要過多使用激勵性語言,並提示速度放慢。

2、加強課堂紀律,要求學生有次序的練習。

3、不同小組採用不同器械,並做好保護幫助。

4、保護幫助的同學必須是學生信賴的、眼疾手快、責任心強的學生。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識字3》是人教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二冊的一篇識字課文。它是以對對子的方式識字,有三組對子組成。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讀着課文就如自己在陽光明媚的三月裏,走在青山綠水間。聽着鳥兒的歡唱,聞着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滿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文章的語言優美,如“和風細雨”、“鳥語花香”、“萬紫千紅”、“山清水秀”等,學生雖然不能用具體的語言來描述,但通過平時的生活經驗,電視、圖畫等媒體已有了感性的認識。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認“霧、霜、朝、霞”等13個生字,會寫“秀、香、和”2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藴涵的自然美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有蒐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憑着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

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藴涵的自然美。難點是對“對子”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難點,在設計思路時,努力以讀為主線,在讀通、讀好課文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説教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説學法

在整堂課教學,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早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五、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瞧,我們的家有多美!(展示圖片,出示與課文相關的優美的大自然景物圖片)

2)大自然是我們美麗的家,在這個家園裏有美麗的自然景色、各種花草樹木和可愛的小動物們,我們都非常喜愛她。一位作家把這些美麗的景色寫成了對子歌,板書:對子歌 就在識字3 裏

2、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你們想讀嗎?好!我們做好讀書的準備,讀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請教同學們:讀的'時候遇到困難怎麼辦?就像大家所説的遇到不認識的字動手畫一畫,或請拼音寶寶幫幫忙,也可以問你的小夥伴或老師。那你們就快快開始吧!

2)讀得可真投入啊!現在生字寶寶從課文裏跳出來,要和我們打招呼,你認識他們嗎?讀讀看,看你認識了誰?學生自由讀大屏幕上的生字。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提問:你認識哪些生字寶寶?生讀。

3)你覺得哪些字難讀,想提醒大家注意?誰來當小老師?例如:霜是三拼音,請跟我讀(霜、朝、蜂、紫)朝是多音字。“霜 蜂”拼讀。

4)手拉手開火車讀生字。

5)你發現了嗎?有一些樣子長得很象的生字寶寶想回家了,你能把他們安全的送回家嗎?出示三間房子: 比如:我們可以從偏旁去想一想。請三個同學上台擺卡片。

6)他們回家了,你能用什麼好方法很快記住他們嗎?同桌討論。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吧!(蜂—蝶都有蟲字旁;霧—霞—霜都有雨字頭;李—楊都有木字旁。

7)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如果我把它們放在別的地方你們還認識嗎?出示生字詞語。齊讀,有不懂的地方嗎?

3、再讀課文,理解對子的特點

1)生字寶寶很調皮,生字寶寶又藏到課文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趕緊讀讀課文,對照圖畫想一想,相信我們的眼前會出現美麗的景色,自由讀。

2)剛才小朋友讀了課文,誰能勇敢的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3人分小節讀)評:誰讀得最好?(請同學做小評委)學生讀完後,正音:難讀的生字

3)通過讀課文,你們發現對子歌有怎樣的特點呢?? 眼睛看大屏幕齊讀。(字數相同,每句短語都含有一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或詞語)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詞是一個對一個,兩個對兩個,詞語的意思相近或相反。

4)我們在朗讀對子時要注意節奏,不要拖長。老師和大家對着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拿起書,做好準備。還想這樣讀

嗎?同桌小朋友也來讀一讀。

5)我們要加快節奏,我們拍手讀讀對子吧!.

4、書寫練習

1)這羣生字寶寶又也出來了,(出示生字)我們也跟他們打招呼?齊讀,你發現了什麼現象嗎?這裏也有一些樣子長得很象的寶寶,誰

能找到?(秀香和 )他們都有相同的什麼,什麼不同?

2)書寫指導:秀 香 和

1)請大家仔細觀察,寫禾字頭和禾字旁有什麼不同?你有新發現嗎?(禾子頭;上下結構,寫得比較寬扁;和字旁寫得比較瘦長)

2)師範寫“和 香 秀”,提醒和 禾字旁很懂得謙讓,要不然兩撇都那麼長,就會打架了,這樣一讓,這個字就更好看了。要寫得緊湊。

3)“秀”重點指導“禾字頭”:寫得扁一些;撇和捺儘量舒展,要蓋住下面部分。秀的橫從橫中線起筆,最後一筆是捺。

4)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寫得好就給他畫個五角星,如果有錯誤就幫他指正一下。

六、説作業設計

今天我們的收穫真大,認識了13個生字,會寫2個字,還學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對子歌。其實呀只要你善於觀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對子。

1)背一背對子歌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可以對對子?下一節課比一比。

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綱要》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在《春夏秋冬》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有關四季的生活經驗,知道各個季節植物、動物及人們生活的一些變化。同時幼兒也初步瞭解四季輪換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以及體會季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魔法奶奶的電話》這一故事。以魔法電話引起幼兒聯繫生活經驗積極聯想、表達的願望,在感知四季基本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其四季輪換的順序。每個幼兒對四季的感受和想法是不同的,為孩子們提供這樣一個集體交流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進一步引起幼兒四季都喜愛的情感。

二、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大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增強,認識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並且具有一定的傾聽能力和表演的慾望。根據教材分析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2、 能清楚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四季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 在仔細傾聽的基礎上,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喜歡季節的理由。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難點為: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活動成功的開始。幼兒的學習過程是運用已有經驗,通過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不斷構建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因此,我為孩子們做了以下準備:

1、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PPT。

2、幼兒收集的有明顯的春夏秋冬的季節特徵的圖片。

3、春夏秋冬大轉盤、幼兒前期積累的有關四季的經驗。

四、教法和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次活動中,我除了用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外,還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操作法、遊戲法等方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感受故事意境優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體現活動多元化的整合。

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要始終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主要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情感體驗法、交流討論法、動手操作法、觀察記錄法等等。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感官的參與,促進幼兒對社會活動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過程:

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在玩中學,學中玩。我把本次活動分為三部分:開始部分(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基本部分(欣賞故事,自由表述);結束部分(展示作品,評價活動).

下面我為各位老師具體闡述一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經驗回顧:

1、師: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如果請你用一種顏色來表示一個季節,你會用哪種顏色?為什麼?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創設這樣的環境,需要教師多提開放性的問題,儘量一問多答,充分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大膽猜想,説出不同的見解。(引領孩子們投入活動的關鍵是激發他們的興趣,活動一開始通過簡單的提問,引發幼兒對老師提出問題的關注和興趣,鞏固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提升,同時也能照顧個別語言表達較弱的幼兒,使他們也有主動發言的機會。)

2、在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後,教師小結。

二、基本部分:欣賞故事,自由表述

1、播放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PPT,請幼兒邊看邊帶着問題去思考“魔法電話有幾個按鍵?能撥通誰的電話?故事中提到了三個小朋友,他們分別要打電話給誰?”

“一年四季中可不可以少掉一個季節?如果缺少一個季節會怎樣?”

2、幼兒討論

(這個環節為幼兒提供課件,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與同伴、老師交流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的經驗是零碎的,因此,在自由討論後,通過教師小結對幼兒獲取的經驗進行加工整理。)

3、再次欣賞故事,“ 如果是你,你會撥電話給誰?為什麼?”

鼓勵幼兒選擇要撥打的季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環節讓幼兒再次欣賞故事,通過看看,聽聽,説説,運用多種感官通道參與活動,學習故事。理解了四季輪換的順序和每個季節的主要特徵。)

4、幼兒操作,自由表述

1)、幼兒尋找自己帶來的季節圖片,向老師或者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圖片及喜歡的理由(使用句式“我喜歡......季,因為……” )

2)、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圖片貼在春夏秋冬四季大轉盤相應的位置上。(這個環節給幼兒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樂意參與講述,在活動中動手操作,體驗到活動的樂趣,而且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同伴間的交往能力。)

三、結束部分:展示作品,評價活動

“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能把你最喜歡的季節畫出來嗎?”幼兒操作,展示作品,和同伴共同欣賞。(每個幼兒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師及時而又鼓勵性的評價,使幼兒不僅體會到遊戲的快樂,更多的可以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四、延伸活動

將大轉盤放在語言區,讓幼兒找找喜歡的季節,説説喜歡的季節的特徵。

説課稿 篇9

一、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丟三落四,也常看見孩子把玩具撒滿地,書本丟得滿桌都是……而小班階段仍處於幼兒良好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內,在其敏感期進行有效地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物品擺放是幼兒良好秩序感建立的表現之一,從小班開始,幫助幼兒建立物品擺放的秩序感,養成良好的物品擺放習慣,對其生活、學習都有着重要的影響,也為其從容踏入社會奠定基礎。因此,我們今天設計了《羊羊超市》這節課。這節課我們借鑑於網上,並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改編與設計。(網上是採用卡片進行教學,我們自行改編設計後採用的是實物,並融入遊戲情景——羊羊村開超市引出,更能激發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説教材

教材可挖掘的價值有許多:分類、認識顏色、配對、方位(上面、中間、下面)等等,今天我們主要以分類展開教學活動。分類是根據物品的同和異,把物品集合成類的過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歸併在一起。對小班幼兒來説分類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擺放在一起,比如麪包和麪包,玩具琴和玩具琴。第二個層次是分類,分類就是把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本節課就是第二層次在認識標誌後,把玩的、吃的和用的分成三大類。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羊羊開超市的`遊戲情節貫穿始終,讓幼兒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目標定位:

1、能按標記將物品進行分類。

2、體驗實物操作帶來的樂趣。

重難點:能按標記將物品進行分類。

這個重難點是新知識的傳授和接受的過程,讓幼兒明白相同的物品應該放在一起。

活動準備:

創設超市情境

1、超市貨架4個,每層分別貼上吃的、穿的、玩的標記

2、吃的、穿的、玩的物品實物

3羊羊掛飾若干、

4送貨車(由於今天在三樓開課,推車比較重就省略了)

三、説教法:

1、遊戲教學法:遊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大家都知道數學是最枯燥無味的學科,那麼怎麼才能讓幼兒喜歡上數學,對數學有興趣呢?只有運用遊戲才能讓幼兒保持興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進行有效的教學。所以活動開始的時候運用遊戲來導入(村長慢羊羊説:“聽説羊村要開超市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先吸引住幼兒,又在結束的部分運用遊戲,(慢羊羊説:“謝謝羊羊們的幫忙,我們羊村的超市明天可以開業啦,歡迎你們來超市光顧。”)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2、觀察法:請羊羊當驗貨員,觀察貨架上擺放的物品是否按標記進行擺放,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並瞭解相同用途的物品應該擺放在一塊。

操作法:請羊羊們當理貨員,把同類的物品放到貨架上。

四、説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讓幼兒理貨物,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同時體現了自我判斷能力。

2、遊戲法:讓幼兒在遊戲中愉快的玩,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幼兒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五、説教學過程:

這個活動我共分了四大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我們以教學情境“羊羊開超市”引出:

村長慢羊羊説:羊村要開超市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讓幼兒扮演成羊羊們,孩子就很有表演慾望,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節:引導幼兒發現貨架上的標記

標記的制定,經過我們商討,吃的(嘴巴)、用的(手)、玩的(玩積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必須的,因此,我們運用這些標誌作為我們的引線,按標誌進行分類。通過我們的試教,從中也發現孩子能夠理解掌握。

1、哎,貨架上怎麼沒有貨物啊?(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增加積極性)

2、請個別幼兒上來擺放,並給予表揚與肯定

3、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貨架上的祕密呢?(引導孩子認真地去觀察,並發現標記,從而對貨物進行檢驗分類。

小結的時候提到了方位(上中下),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第三個環節:幼兒實物操作。也就是把有具有相同用途的物品放到一起。是第二環節的昇華,提升。我們運用的是遊戲的教學方法,羊羊們都當理貨員,引導幼兒探索紅色的羊羊來擺放紅色籮筐裏的物品,黃色的羊羊來擺放黃色籮筐裏的物品,藍色的羊羊來擺放藍色籮筐裏的物品,並分別擺放到相同顏色羊羊的貨架上(孩子在認識紅黃藍的基礎上進行相同顏色的配對)

讓幼兒自己判斷,自己操作。讓幼兒在遊戲中反覆體驗,反覆感受,已突破難點。

第四個環節:結束部分

師:謝謝羊羊們的幫忙,我們羊村的超市明天可以開業啦,歡迎你們來超市光顧。

為了能讓孩子對這一教學內容的鞏固,我們還製作了區域活動材料——把各種實物圖片分類黏貼相應的表格裏,同時我們還想進行更進一步的嘗試,根據另外的特徵進行分類(比如標記“太陽”代表夏天時候用的物品。“雪花”代表冬天時候用的物品。)

總之,在本次活動設計中,緊緊圍繞“實物分類”開展活動,並將經驗遷移到生活中。我們力求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採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讓幼兒在充滿輕鬆、自由的活動氛圍中學得主動、輕鬆、快樂。

活動亮點:

1、這個教材取掘於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物品進行教學活動。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老師為了材料準備方面,常常採用圖片教學,忽視了生活中可用的實物。因為小班幼兒的排異性思維發展水平低,在實物操作時十分容易受到干擾。我們的教學最終迴歸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所以本次活動材料,我們選用實物進行教學。

2、這個活動教材可挖掘的價值多,例如:分類(各種實物的日用品、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認識顏色(進一步感知三原色),方位(複習與鞏固上面和下面,初步認識中間),配對(提供三種顏色的裝貨框、三種顏色的羊羊、貨架上放置三種顏色羊羊的圖片,讓幼兒進行顏色的配對。

説課稿 篇10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要説課的內容是《植物的葉》。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示我的説課。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説教材:

本課選自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五課的內容,共分三個部分:撿落葉、比較葉的相同和不同、觀察葉的生長變化。

本課要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多種方法探究常見葉子的結構特徵和葉的生命過程,培養學生研究樹葉的興趣和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二、説學生

三年級的國小生比較好動,對周圍世界充滿了好奇,有很強烈的求知慾。 對於生活中常見的葉子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這種認識不完整,也不夠深刻。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學情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以下幾點:

1、知道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徵;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後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2、能統計撿到的樹葉的數量和樹葉的種數;根據一定的判斷依據,劃分出同一種樹葉和不同種的樹葉。

3、發展研究樹葉的興趣,培養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和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確立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是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而本課的難點在於是否是同一種樹葉的判斷。

五、説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理念主要是按照以下幾個理念進行設計的:

1.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意識。

2.在動手操作中豐富學生對葉的認識。

3.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六、説教法、學法:

為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預定的教學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在教法上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講授法: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為學生提供豐富、 生動、直觀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觀察法:將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對樹葉的觀察、描述,相互交流,形成對樹葉的認識;發現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比較發現解決問題;討論法:同學們爭先恐後,相互交流,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既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法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動手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去獲取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七、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凸顯“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設計符合三年級學生特點的教學過程。接下來,我將具體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一些教學設想:

一 情境導入(3分鐘)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葉子圖片,給學生一個初步的感受,讓它們感受到秋天的美,感受樹葉的繽紛。並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讚美秋天的葉子,之後引出課題。

設計目的: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更好的引出課題。

二 觀察探究( 36分鐘 )

在觀察探究環節,將通過三個活動,落實教學目標。 第一個活動是(一)統計收集到的樹葉(4分鐘)

這個活動是在上一節課結束前就做了安排,首先,確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提出問題:我撿到了幾片葉子?這裏有幾種樹葉?然後,引導學生交流彙報,並邀請一組同學到台前展示。

這個活動是想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活動是(二)觀察比較樹葉(16分鐘)

教師首先提出問題: 我們小組共有幾種樹葉?這些葉子是同一種樹葉嗎?然後引導學生進入小組討論: 觀察到了什麼,才説它們是同一種葉?以及觀察到了什麼,才説它們不是同一種葉?在學生和老師的合作下得出: 同一種葉的主要特徵。

最後,進一步觀察葉子的組成部分葉柄和葉片,從而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這個活動是想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彙報等活動,提高學生的歸納綜合思維能力,體驗學習的樂趣。

第三個活動是(三)觀察葉的生命特徵(16分鐘) 首先討論新鮮的葉與落葉不同的原因。

然後,展示一根枝條讓學生觀察,並提問:它們的生長變化過程是怎麼樣的?它們的生長變化過程又分成了幾個階段?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把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彙總到一起。並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得出結論: 葉也是有生命的,

它從葉芽長成小小的嫩葉,又慢慢地長大,變老。許多植物的葉從春天長出來,到秋天枯黃死去,完成了葉的一生。

最後,出示松針實物。繼續討論不落葉的樹木有沒有生長變化的過程?從而讓學生明白:樹木雖然秋天不落葉,但它們的葉同樣有生長和衰老的完整過程。

這個活動是想讓學生進一步通過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彙報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歸納綜合思維能力,體驗生命的完整。

三 總結與拓展(1分鐘)

最後師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接着問葉子還可以做成什麼?通過課件欣賞樹葉貼畫。引導學生進行創作:你們想不想也親手動手做一個,很好,那麼不要浪費收集到的葉子。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進行創意製作。

以上就是我對《植物的葉》的説課,謝謝!

Tags:説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