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品】説課稿錦集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92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説課稿錦集五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三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二單元第一篇是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加深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處的。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培養有感情的朗誦能力,學會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描繪春天美景。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培養學生樹理遠大理想併為之而不懈奮鬥的品質。

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必須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

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運用)

教學難點:讀課文,要求讀出有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心的感受。

4、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徵,還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通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時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心的感受,並學會感受美、創造美。

二、説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了情景教學法、朗讀教學法、示範分析、師生合作探究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審美能力。

不知多少人讀過朱自清的《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後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之後,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閲讀結果,主要取決於讀的方法。我認為像《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其意藴悠長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藉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美,帶領學生自己閲讀。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圖片,欣賞春天美景,進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問:提出問題。想:思考並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4、教學時數:三課時(因為我們的學生語文底子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決定本課教學用三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課時)

三、説教學程序

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裏,循序漸進。

一、導入

二、考點回顧

1、朱自清(1898-1948), 字 ,號 ,江蘇揚州人,是我國現代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 。主要作品有散文 、

、 等。

2、《春》這篇文章可分三部分,分別為 、 、 。

其中在“繪春”部分又描繪了五幅圖畫可依次概括為: 、 、

、 、 。(設計此題目的在與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

三、賞春

欣賞幾幅春天的圖片,引導學生説出有關春天的詩句(設計此題步驟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外結合,輕鬆自然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擴大教學容量。)

四、讀春

請幾位同學分別頌讀3-7自然段,教師或學生對朗讀予以簡要評價。出示朗讀要求:

1、讀音正確 ,聲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調的變化。

3、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設計此題旨在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春天形象,傳達內心喜愛春天的情感)

五、品春

再讀課文,説出最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或者最喜歡哪些詞句,與大家分享,同時説明理由。可以用這樣的格式:我喜歡 句,因為它寫出春天的 ______(景物),用了____修辭,或是從____角度來表達_________的情感。

六、析春

1、春草圖:寫到了哪些景象,分別有什麼特點?

2、春花圖: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寫春花?

3、春風圖:作者從哪些感覺來寫春風?

4.春雨圖:看看圖片上的春雨,想象作者筆下的春雨,概括其特點。

5、迎春圖:引導看圖片――畫了什麼?有什麼感想?

(通過品春和析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領悟,寫景

物必須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

方式的運用。)

七、唱春

跟着音樂同唱春天的讚歌《春天在哪裏》,感受春天的美麗,祖國的美麗。(利用多媒體營造出自然、美麗、温馨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多角度感受春天。)

八、找春——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春天的俗語、成語、歌曲、詩詞等。

2、到田野尋找春天,仿照本文寫景之法描繪家鄉的春天,要求五百字左右。

3、背誦本文。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寫一篇短文,描繪自己家鄉的春天。這是對文章的體驗和反思,學習、欣賞、借鑑,做到學以致用。

四、説教學效果

回憶以往教《春》的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個個問題簡單的提問。教師包辦一切,學生聽得容易累,老師教的更累。那是因為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灌輸。這次我的教學設計儘可能圍繞着新課程所倡導的來實施,那就是:閲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要巧妙設計,創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裏邀遊。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請各位老師指正。

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 xx 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來自於浙美版第二冊第 9 課《卡通寶寶》。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前準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課後延伸七個方面進行展開。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將分析本課的教材。)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作,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本課課題及課本上所提供的學習內容,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原因有四。

一、在電視電腦媒體等廣泛普及的今天,卡通形象作為媒介傳播手段之一,以它所獨有的親和力與表現力,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有深厚的“羣眾基礎”。

二、卡通寶寶在美術語言上運用了變形、誇張、擬人等手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賦予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物品以新的生命力,豐富了美術的視覺表現語言和藝術感染力。

三、教材中第一幅圖首先展示了卡通寶寶的變形步驟圖,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變形的過程,幫助學生減少認知上的困難;教材中間部分的圖片則在變形的基礎上有深入,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卡通寶寶,它們的名字明顯突出了該寶寶的特徵,如大耳朵寶寶、足球寶寶等。教材最後出示了兩幅學生作業,通過對同齡人作品的欣賞,讓學生走出概念化的造型,而進入創意發揮的新天地,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最後,再結合國小1-2 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即具象思維、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所以採用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所以,該課作為美術課程內容,有它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卡通的類型和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習用水彩筆等作畫工具繪作卡通形象,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段,把自己喜愛的物品設計成鮮明的卡通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卡通的熱愛,為創作富有特色的中國卡通形象而努力。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習任務分析,我制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運用誇張變形等擬人手法,把自己喜歡的物品設計成卡通形象。

(根據學生情況分析,我制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卡通形象的創意性與生動性。

四、教法與學法 (接下來,我將分析本節課採用的教法與學法,為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並根據《國家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提供的教學建議,我制定以下教法與學法:)

1.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情境教學法:學生的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一個好的情境對於學生的學習有着感染、暗示、激勵等作用,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2.輔以多媒體的教學法:通過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發展學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審美力。

3.教師示範法:教師示範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學生,幫助學生理解描繪對象、掌握作業要領,能有效地減輕學生創作的困難。

4.自主討論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以及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

五、課前準備 (根據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節課的課前準備)

教師:有關卡通的視頻,PPT,卡通寶寶教具。

學生:繪畫工具(包括水彩筆或者油畫棒等),一兩個關於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或故事。

六、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重點分析教學過程。根據以上對教材、學情等地分析,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播放當前流行的卡通作品。提問:這個故事裏,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2.介紹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

3.教師小結,揭題《卡通寶寶》。

設計思路:這一環節的設計思路是:通過播放卡通視頻,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課堂上;通過學生們自由表達自己所喜愛的卡通形象,一方面給予了學生更寬廣的自由選擇空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鑑賞能力。學生們將在輕鬆愉快、期待的氛圍中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播放課件:可愛的卡通形象。提問:這些卡通寶寶有什麼共同特點?你覺得哪個最可愛?為什麼?

2.教師根據學生所描述的特點進行板書,並小結。

3.教師示範設計一個卡通寶寶,強調將寶寶的頭畫大,身子畫小,寶寶就會顯得更可愛。

設計思路:這一個環節的設計思路主要體現了《美術新課標》中“造型表現” 領域1-2 年級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強調課堂的體驗性和遊戲性,豐富學生感受;教師示範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有效減輕學生創作的困難。這一環節也是我解決教學重點的過程。

三、啟發想象,鼓勵創新。

1.拿出剛才的範作,提問:這個卡通寶寶還能再變形嗎?怎麼變?

2.師生共同欣賞其他同齡人的優秀作品。

3.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小物品,説説自己的創作思路。

設計思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所以,在這一個環節裏,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行聯想,突破傳統、大膽創新,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環節是我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

四、大膽創作,自由表現。

1.教師提出創作建議:

A.設計一個或多個卡通形象;

B.可以用連續的故事形式作卡通設計;

C.可以設計一個卡通的多種形象。

2.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思路: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通過看看、説説、畫畫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用基本的美術語言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五、作品展示,體驗成功。

1.學生自評,讓學生説説創作的靈感是什麼。

2.教師挑選幾幅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評價。

3.教師小結。

設計思路:在作品評價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以及鑑賞能力。教師在評價中要注重評價的診斷、發展以及內在激勵功能,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每一個想法,並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六、課後延伸,促提高。

1.在班裏舉辦一個卡通形象展覽會。

設計思路:藝術大師羅丹説:藝術源於生活。所以,美術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更是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積累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在生活中不斷地創造美、豐富美、感受美。

板書設計: 卡通寶寶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我預計將有90%的學生將達到我的教學目標。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評委老師!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浙江省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課學唱歌曲《校園裏的小白楊》。

2、分析教學對象及教材的地位、作用

正處於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完國小階段音樂理論的所有新授知識,並懂得運用樂理知識來學唱歌曲,而且早在四年級學生也已接觸過一些簡單的二聲部合唱歌曲,已經初步建立了合唱的聲音概念。綜上所述,《校園裏的小白楊》是學生對國小階段歌曲學唱一次小小的總結,為今後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自學歌曲打下了更紮實的基礎。

3、教材分析

《校園裏的小白楊》是一首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一首歌曲,單二部曲式,兩部分均有兩個變化重複的大樂問組成。A部分為齊唱部分,樂句以xxxx|xxxx|xxx|xx|反覆出現,曲調歡快、跳躍,表現了少先隊員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B部分與之形成時,以優美的旋律,舒展的節奏,特別是二聲部的美妙的和聲效果,更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充分表達了少年兒童對少先隊組織,對母校依依不捨,眷戀的感情。

4、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複習、鞏固有關音樂知識,掌握歌曲中速度變化的基本方法及作用。

(2)指導學生用真摯的情感,正確的歌唱方法和甜美的、和諧的合唱,表達學生對少先隊組織,對自己母校的.深切感情。

5、課時安排與教學重、難點、關鍵點

通過以上的教材分析及目標確定,結合六年級下學期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由一教時完成,且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準確和諧的合唱聲部演唱,以表達真摯的情感,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所在,那麼要突破難點,解決重點,問題的關鍵在於歌曲B部分二聲部的學唱訓練。

二、説教法

情感體驗是一切音樂能力發展的前提,又因為音樂教學具有情感性的特

徵。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由“情”手入,“以情激趣”調動各種有關的方法、手段,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歌曲,產生共鳴,從而學唱歌曲,抒發感情,將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學習與表達。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電腦課件

學具準備:音樂課本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音樂教學以聽為基礎,以唱為中心,以表現為手段,結合在教學中必

須遵循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交談導入,創設情境。

2、欣賞歌曲,產生共鳴。

3、學唱歌曲,品味歌曲。

4、處理歌曲,抒發感情。

5、課堂小結,情感延伸。

在此我……

(一)交談導入,創設情境。

讓學生説説自己在學校親身經歷過的事情。

[人們往往熱忠於……]

(二)欣賞歌曲,產生共鳴。

提問:1、歌曲表現內容?

2、歌曲的結構特點?

(三)學唱歌曲,品味歌曲。

A部分:“歌曲接龍”分小組接龍學唱各樂句。

[以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學生能較快學唱A部分。]

B部分:[採用分聲部學唱,再組合練習。]

具體作法:

1、高聲部學唱。

2、低聲部學唱。

3、欣賞歌曲合唱部分。

4、高聲部唱旋律,低聲部共鳴。

5、低聲部唱旋律,高聲部共鳴。

6、組合練習。

(四)處理歌曲,抒發感情。

1、有感情地朗讀歌曲。

2、欣賞結尾。

問:速度變化對情感的表達有什麼作用?

教師範唱,學生對比。

[通過親自償試,獲得更直接的感受,從另一角度説,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課堂小結,情感延伸。

讓學生自己小結……説説打算。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時間安排

(一)2’-3’(二)4’-5’(三)10’-15’

(四)10’-15’(五)2’-3’

説課稿 篇4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信息技術下冊第40課《設置動畫效果》。

首先説説教材

《設置動畫效果》是學習PowerPoint這一單元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製作靜態的演示文稿,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本課設置動畫效果的學習,可以使靜態的演示作品變為動態的演示作品,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為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創作提供較為完整的知識構架,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要求及結合教材的分析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習“自定義動畫”的相關操作;

2.學會幻燈片切換方法:

3.瞭解插入聲音等多媒體的功能。

4.能製作有動畫效果的幻燈片。

本課主要圍繞自定義動畫和幻燈片的切換展開,所以本課的重點是動畫效果的製作。

具體説説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本課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為本課設計了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良好的導入是一堂好課的開始。所以一上課,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

播放兩副內容一樣但是一副是設置了動畫效果的動態PPT,一副是靜態的PPT,兩相比較,你更喜歡哪一副呢?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設置動畫效果”的學習嘗試中。

第二環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通過各個擊破的學習,使學生在“自學—嘗試”的實踐中温故知新。

第一步:我通過提出“想讓你們的PPT也由靜變動,更生動活潑吸引人嗎?”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明白設置動畫效果可以使幻燈片生動活潑的道理。

第二步:請學生根據教科書自學“自定義動畫”,然後來做“小老師”,學生示範老師詳細講解步驟,學生印象更深刻。又拋出問題:可以調整播放次序嗎?

第三環節:自主探索,協作研究

我充分利用發現教學法,引導學生在“自學—嘗試”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進而嘗試解決問題。

我引導學生認識“自定義動畫”命令,要求進行自主探索,協作研究,看看這個命令能不能解決調整播放次序的難題。然後,請同學上台演示解決難題的方法,並具體説明解決的步驟,進行表揚和獎勵

最後我在學生演示回答之後進行總結,自定義動畫命令可以快速簡單的設置動畫,

第四環節:共同研究,豐富作品

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幻燈片的切換”教師講解與學生示範相結合,師生共同研究,注意力相對集中。

第五環節:綜合練習,呈現作品

教育家弗賴登塔説:“學習的唯一正確方法就是實行再創造”,信息技術的學習重在把所學知識綜合的創造性應用。在學生創作的同時,我用電子教室進行轉播;創作完畢後,組織小組先進行展示,推薦出好的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讓學生説説設計思路和簡要介紹圖片資料。學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時,充分體驗到了創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快樂。

上完這節課,我在思考一個問題:

以上設計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5

一、設計意圖:

在孩子的眼裏,成人是多麼的了不起。每個孩子都希望快快長大,儘快進入成人世界:他們是誰?在做些什麼?我能像他們那樣做一做嗎?模仿成人勞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所以順應孩子的需要,讓他們在模仿成人的過程中顯示自己的潛能,為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創造了良機。

打擊樂《做麪包》是從中班"小鬼顯身手"這個主題中生成的一節音樂課。在這個主題中,孩子們已有了解制作麪包主要工序的經驗,加之《做麪包》這首節奏兒歌簡單、明快,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又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所以打擊樂就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拍打,敲擊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自由選擇節奏樂器,產生不同節奏的聲音,從而有興趣地創造性地來表現音樂。

二、説活動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如下:

1、認知目標:幼兒自編相應節奏動作,自選樂器伴奏,提高幼兒音樂節奏能力。

2、情感目標:能夠注意並努力追求集體合奏活動中的聲音和諧與情感默契。

3、能力目標:學習創編節奏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三、説活動重、難點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分別如下:

活動重點:

1、幼兒自編相應節奏動作,自選樂器伴奏,提高幼兒音樂節奏能力。

2、能夠注意並努力追求集體合奏活動中的聲音和諧與情感默契。

活動難點:學習創編節奏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我從以下三方面來談我的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活動前,幼兒已瞭解製作麪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

2、教具、學具的準備:

(1)打擊樂器若干:幼兒自選樂器伴奏,充分給了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提高幼兒音樂節奏能力。

(2)《做麪包》多媒體課件:為了讓幼兒更專注地理解兒歌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兒歌的韻律之美。

3、心理的準備:幼兒希望走進成人的世界,模仿他們的勞動過程,在"小鬼顯身手"這個主題中,幼兒模仿的願望已得以實現。

四、説學情:

中班幼兒年齡在4-5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幼兒有意行為開始發展,注意力較以前更集中了,規則意識萌芽,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喜歡唱歌、念兒歌,會拍打較容易的節奏。因此,針對這一學情,我會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對幼兒進行教學。

五、説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操作嘗試法、感受體驗法、啟發聯想法和直觀演示法。

1、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本節活動主要是奧爾夫音樂活動裏的節奏教學,是什麼把音樂,舞蹈,語言等聯繫到一起來呢?那就是節奏。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學習音樂最基礎的部分就是節奏,節奏是一種富有藝術魅力的活生生的音樂語言。中班幼兒會拍打較容易的節奏,而《做麪包》讓幼兒自選樂器伴奏和自由創編節奏詞,充分給了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

2、操作嘗試法:這是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幼兒是在自由觀察、積極探索中進行學習的" 而採用的。運用在引導幼兒學習掌握節奏型的環節。通過看看説説、拍拍打打,引導幼兒自編相應節奏動作進行節奏練習。這種教學方法最突出的優勢就在於它的靈活性,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異,突出了新綱要的精神,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裏自主的學習,讓教師真正成為了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之間保持一種積極的互動狀態。

3、感受體驗法:就是引導幼兒運用聽覺、視覺、運動覺等感觀,不斷地感受樂曲及其節奏。幼兒通過親身地去感受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兒歌的節奏與性質。首先我引導幼兒充分運用聽覺,激發幼兒展開想象去感受體驗節奏兒歌的.性質。其次,引導幼兒運用運動覺、視覺和聽覺進行節奏的感知。

4、啟發聯想法:幼兒將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通過打擊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完成打擊樂教學的任務之一"幼兒學習用打擊樂器來表達對某種情緒的嘗試"。

5、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首兒歌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兒歌的韻律之美。

這五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做到了動靜交替。注意發揮了節奏兒歌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六、説學法:本次活動,我將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活動,主要採用的學法有:

1、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

2、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想一想、説一説、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幼兒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操作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通過看看説説、拍拍打打,引導幼兒自編相應節奏動作進行節奏練習。

4、欣賞法:通過欣賞《做麪包》多媒體課件,使幼兒更專注地理解兒歌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兒歌的韻律之美。

七、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想象到理解,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學流程:激發興趣--念兒歌自編相應動作--自選樂器為兒歌伴奏--創編兒歌節奏詞。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音樂遊戲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讓我們一起來玩《小手伸伸》的遊戲吧!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陳鶴琴也曾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不能為了教而教,而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的特點。此環節需要3分鐘。

第二環節:念兒歌,幼兒配上自編的動作。

1、你們見過麪包師傅做麪包嗎?麪包是怎樣做出來的?(和麪團、做麪包、烤麪包、吃麪包)。

2、老師把做麪包的過程編成了一首兒歌,想聽聽嗎?

和 麪糰|和 麪糰|和 和|和 -|

做 麪包|做 麪包|做 做|做 -|

烤 麪包|烤 麪包|烤 烤|烤 -|

吃 麪包|吃 麪包|吃 吃|吃 -|

3、欣賞課件,直觀感受做麪包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兒歌的韻律之美。

4、請幼兒自編相應的節奏動作,然後大家一起念兒歌。

5、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是"和麪團、做麪包、烤麪包"最後大家一起説"吃麪包",邊説邊做相應動作。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奧爾夫音樂活動裏的節奏教學,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學習音樂最基礎的部分,節奏是一種富有藝術魅力的活生生的音樂語言。中班幼兒會拍打較容易的節奏,而《做麪包》讓幼兒自選樂器伴奏和自由創編節奏詞,充分給了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

此環節中,我還運用了感受體驗法:就是引導幼兒運用聽覺、視覺、運動覺等感觀,不斷地感受樂曲及其節奏。幼兒通過親身地去感受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兒歌的節奏與性質。比如説把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是"和麪團、做麪包、烤麪包"最後大家一起説"吃麪包",邊説邊做相應動作。在學法中,我運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想一想、説一説、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幼兒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個環節中我還運用了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首兒歌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兒歌的韻律之美。在學法中運用了欣賞法:通過欣賞《做麪包》多媒體課件,使幼兒更專注地理解兒歌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兒歌的韻律之美。此環節是重點,需8分鐘左右。

第三環節:自選打擊樂器為兒歌伴奏。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分成三組,看指揮,邊説兒歌,邊按節奏齊奏。

2、幼兒互換樂器進行演奏。

此環節中,我運用了操作嘗試法:這是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幼兒是在自由觀察、積極探索中進行學習的""而採用的。運用在引導幼兒學習掌握節奏型的環節。通過看看説説、拍拍打打,引導幼兒自編相應節奏動作進行節奏練習。這種教學方法最突出的優勢就在於它的靈活性,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異,突出了新綱要的精神,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裏自主的學習,讓教師真正成為了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之間保持一種積極的互動狀態。比如説: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分成三組,看指揮,邊説兒歌,邊按節奏齊奏。在學法中我運用了操作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通過看看説説、拍拍打打,引導幼兒自編相應節奏動作進行節奏練習。

在這個環節中,我還運用了感受體驗法:就是引導幼兒運用聽覺、視覺、運動覺等感觀,不斷地感受樂曲及其節奏。學法中,我運用了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此環節是重點,需8分鐘左右。

3、幼兒創編兒歌節奏詞,並配上樂器伴奏。

(1)請小朋友想一想還可以編哪些有節奏又有趣的兒歌?

(2)幼兒自編節奏詞如:

坐 火車|坐 火車|坐 坐|坐 -|

玩 沙子|玩 沙子|玩 玩|玩 -|

3、幼兒齊説並配上樂器伴奏。

此環節中,我運用了啟發聯想法:幼兒將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通過打擊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完成打擊樂教學的任務之一"幼兒學習用打擊樂器來表達對某種情緒的嘗試。"在學法中,我運用了操作法:通過想想説説、拍拍打打,引導幼兒創編兒歌節奏詞進行節奏練習。此環節是難點,需6分鐘左右。

説活動延伸:

1、在表演區放置一些打擊樂器,供幼兒平時念節奏兒歌用,鼓勵幼兒創編出更多更有趣的兒歌。

2、提供給幼兒一個新節奏,請幼兒自己創編節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