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説課稿模板合集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67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説課稿模板合集5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設計思路

《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語言生動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見各種水果為線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題,擁有吸引幼兒的趣味性、以及引發幼兒思考的邏輯性。因此,我把這一故事作為激發幼兒大膽講述的載體,開展活動設計,並對故事進行了加工,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

本活動主要通過情境引導和思維引導兩大策略推進。一方面通過教具、問題等情境,努力為幼兒創設“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的支持性語言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漸進式的思維引導:從看見水果説它的形狀的正向思維,轉接由黑色的水果的形狀猜測是什麼水果的逆向思維,再過渡到“肚子裏的水果都飛出來”的跳躍思維,把活動引向高潮。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三方面出發,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通過欣賞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得太多。

3、學説“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的句式。

三、重難點分析: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分別如下:重點:學説“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的句式

本次教學活動屬於語言活動,根據語言領域中小班“喜歡閲讀會有序看書,能發現、講述畫面中有趣的人或物”的目標,我將活動的重點定為學説一句話。在縱觀整篇故事後發現“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這句話,富有趣味性,且便於幼兒用動作表達,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因而,將其設為重點。

難點:能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並能根據水果的形狀來猜測水果的名稱。

小班幼兒由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能力水平的限制,看着水果圖片來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還能夠應對,畢竟這幾個水果比較常見,幼兒接觸地比較多,而使用逆向思維,根據水果的形狀來猜測水果的名稱,則對與幼兒有一定難度,一時難以回答。

四、説活動準備

1、圖片:香蕉、葡萄、蘋果、西瓜各一個。

2、《小蛇多多》ppt。

3、小蛇教具,大肚子的小蛇圖片。

五、説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學習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演示小蛇教具,請小朋友們來猜一猜,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介紹小蛇多多。

之後,出示大肚子蛇的圖片。“咦,多多怎麼了?他的肚子為什麼會這麼大呢?”引發幼兒好奇,引出故事。

(二)引導幼兒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因為故事後面的部分有些相似,而幼兒又善於模仿,所以只要將這一部分吃透,下面的內容幼兒就相應容易接受。

首先,出示香蕉圖片,讓幼兒説一説是怎麼樣的香蕉?小蛇多多看到了一根的香蕉。他會怎麼做?然後,在講到“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香蕉”的時候讓幼兒學一學‘啊——嗚’一口吞的動作,並邊做動作邊學説這句話。

小蛇多多吞下後,他的肚子會怎麼樣呢?引導幼兒回憶吃完飯自己的肚子是什麼樣的,為下面小蛇多多吃的肚子很撐、很難受做鋪墊。

接着用相似的方式講訴葡萄,幼兒就很容易接受。但是一直使用這種方式就會單調,幼兒容易感到無聊。因而我又設計了猜測遊戲,引導幼兒講述:小蛇多多還是沒吃飽,它又扭啊扭啊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這一下它又會找到什麼好吃的?拿水果圖片,出示部分,讓幼兒猜測,吞下了什麼水果。

之後,我又加大了難度,出示黑色的水果的輪廓圖,讓幼兒來猜吃得是什麼水果?以此,增加趣味性,吸引住幼兒的興趣。

(三)運用PPT的方式,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這一環節主要解決“多多的肚子為什麼會那麼大呀?多多都吃了哪些水果?小蛇多多吃了這麼多的水果以後,肚子會感覺到怎麼樣呢?”的問題。通過提問“你們有沒有像小蛇多多那樣,看見好吃的東西就一次吃很多呢?感覺怎樣?”

以此得出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多了肚子會漲漲得、很難受。最後,簡單地講訴多多後來的事情,完整故事。

(四)結束:

現在我們來完整地聽一遍故事。聽的過程中,再與幼兒共同説一説句子“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加深印象,達成目標三。並在故事聽完後,再次提醒幼兒: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多了肚子會漲漲得、很難受。達成目標二。

六、説教學法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為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由於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並且他們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在理解故事內容時有一定的困難。因而,我通過播放ppt課件,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而且,我有效地將語言與幻燈片的演示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猜測法:出示水果圖片的部分,讓幼兒猜測是什麼水果。出示水果的輪廓圖,在讓幼兒猜測。

3、暗示指導法:教師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身份。改變以往的説教方式,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暗示幼兒,充分體現了活動中幼兒的主體地位。

4、動作模仿法:幼兒好模仿,我在學説句式時,讓幼兒模仿‘啊嗚’一口吃東西的樣子,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説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能力目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圖表、v—t圖、及思考與討論;

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運動學與動力學的橋樑,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中比較難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還抽象。對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過程及物理意義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對“速度的大小與加速度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速度變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本節的難點。

三、幾點想法

1.關於概念的建立過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過程時,基於加速度太抽象,讓學生首先感受。讓他們感受的第一層是運動物體有速度,第二層是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第三層是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從而自然地引入描述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從何而來?提供現有數據給學生,還是學生自己做實驗獲得?我兼顧了兩者。本節課的關鍵是對加速度的理解,開始不宜通過實驗來自己獲取數據,否則會喧賓奪主。在提供數據時考慮到學生對數據的可信度,提供了身邊的學生感覺到的百米起跑和電動車起步,去消了學生的對數據的質疑。而在最後又通過紙帶讓學生自己來獲取和處理數據,以期他們對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問題的設置

思考與討論1:主要是引導學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關於表格我沒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導學生養成對多數據的對比和處理列表和做圖的習慣。在練習3中讓學生自己列表和填表,進一步滲透這種思想。

練習1:主要是加深學生對加速度的理解,以區別加速度與速度和速度變化量的意義。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思考與討論2:引導學生體會圖象在反映加速度的優點,加深對v—t圖象的理解,如何從圖象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教材和大學聯考對這一點有很好的體現。

練習2:由思考與討論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學生對加速度有感性的認識,同時對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個強調。第一問的設置暗示學生不要把物理學成數學。物理中圖象的信息量要遠大於數學中圖象的信息量。

練習3在以上表述過。

3.暫時淡化三個問題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與速度方向的關係,由什麼來決定待引出牛頓第二定律再研究;

第二,平均加速度與瞬時速度的關係。

第三,曲線運動中速度的變化的快慢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一些粗淺的看法,不妥之處懇請專家、老師們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建構》。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有餘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思考、教學設計這兩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我的教學思考

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我對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後還有剩餘”,這兩種情況是在實踐中自然產生的。二年級學習的《表內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餘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後還有剩餘”的情況。《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學習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兩部分內容相互聯繫,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然後着重對錶內除法的豎式計算進行教學,這是進一步學習有餘數的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餘數的除法進行教學。教材通過一個現實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並讓學生着重理解餘數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我對教材的處理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我認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課突出體現了這一特點。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創設了“為班級之星頒獎”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體驗新知。其次,就是對教材深挖重組。我認為“有餘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包括兩個層面的教學。第一層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讓學生在分實物的過程中理解什麼是有餘數的除法,並根據這一過程寫出有餘數的橫式和豎式,重點掌握餘數的含義。這裏的商和餘數都是通過分得到的,而不是計算出來的,豎式也只是橫式的一種改寫,還不涉及到計算的層面。第二層次,不再借助分實物,而是給出一個抽象的除法算式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需要學會如何定商。與第一層次不同,這裏的商和餘數不是分實物的結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則通過抽象的計算得到的,這一層的內容在教材中體現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教學中,我作了適當調整,增加了一道計算題“26÷4=□……□”的訓練,讓學生把操作與計算統一起來,從形象思維慢慢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基於以上思考,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的橫、豎式寫法,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和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

3、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會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從中體會探究的樂趣。

而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和學會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的除法則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所在。

二、我的教學設計

為了能最大化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遊戲導入,激發興趣”、“操作體驗,建立模型”、“應用方法,拓展延伸”三個教學環節。

首先,是“遊戲導入,激發興趣”環節。

上課伊始,我拿出一排按紅、黃、藍三種顏色有規律排列並編了號的氣球。對學生説:“最近,老師學了一套魔法,不管你們説是第幾號氣球,我都能猜出它是什麼顏色?”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來了,躍躍欲試,都想見識我的魔法。結果,正如我所説的,不管學生説第幾號氣球,我都能一猜就中,學生就覺得奇怪了,為什麼老師能百猜出百中呢?這裏面一定藏着祕密。在學生欲罷不能時,我問:“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學生情緒激昂,“想”字脱口而出。這樣,將學生的興趣及學習慾望調到最高點。接着,我話鋒一轉,原來遊戲中也藏着很大的學問呢!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進入到今天的這節課。等學了新知識後,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通過這個遊戲,學生的學習慾望空前高漲,為新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接着,進入到第二環節“操作體驗,建立模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這一理念,並遵照低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的思維規律。在這一環節教學中,充分運用直觀手段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1、引發問題,感知新知

首先,我創設了“為班級之星頒獎”這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充當頒獎者並思考“10支鉛筆”該怎樣分給兩位班級之星,鞏固“平均分”這一概念,再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提出問題“10支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幾支”,引出除法算式“10÷2”,利用已經學過的表內除法知識進行計算,明確商是5,再結合剛才學生“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每個人分5支,正好分完,沒有多餘。接着,我出示豎式,學習筆算表內除法。在學習筆算表內除法這一知識點時,我採用的是講授法,通過讓學生傾聽、照樣子寫算式等方式來進行學習,這樣處理是因為筆算的過程對於學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除法豎式。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學生或許從書上,或家長那裏已經知道除法豎式,但他們的知道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他們可能知道豎式怎麼寫,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寫。總的説來,學生對這個筆算過程基本上是沒有認知基礎的,需要教師進一步系統的講解。在豎式中,重點讓學生説説“10-10=0”説明了什麼?旨在強調,10支鉛筆全部分完,沒有多餘,在新知的生長點上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為學習新知“餘數”埋下了伏筆。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這一情況後,我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平均分物品時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過反問,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慾望。隨即,我拋出“如果有13支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又能分幾支?”這一問題。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後,我着重追求的是讓學生充分理解算理,經歷實踐到認識這一過程。先讓學生用13根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分一分。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有的學生可能每人一支輪流分;有的可能先分2支,再一支一支地分;也有的學生可能知道每人能分6支,最後剩1支。總之,這一環節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操作、思考,教師巡視、點撥。然後讓不同分法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自己的分法。分的結果可能有:第一種每人分6支,多1支;第二種一邊是6支,另一邊是7支。對於第二種分的結果應讓學生明白,這裏的前提是平均分。然後,對第一種分法中的“1”進行追問:“這剩下的1支鉛筆為什麼不分了?”讓學生討論、交流,明白是因為不夠分,所以這些鉛筆不能正好分完,這個剩下的“1”就叫餘數。如此建立餘數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接着,我故意説這13支鉛筆每人分5支,餘3支,行嗎?為什麼?使學生再次明白只有分到不能再分時所剩下的那個數,才是餘數。

接着,放手讓學生試着用橫式寫一寫分的結果,試着嘗試進行有餘數的除法的筆算。再針對橫式、豎式中的“商”和“餘數”進行鍼對性的提問,強化認識,並且注意一下“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這樣,除了鞏固對筆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之外,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

眾所周知,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讓學生動腦想、親自擺和説,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建立比較清晰的“餘數”的表象,在操作實踐中理解“餘數”的含義,整個教學過程形象化、直觀化。

3、觀察比較,強化表象

觀察例1、例2,這兩題最大的不同點在哪?通過觀察、比較,揭示本節課的重點、關鍵,溝通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兩者之間的聯繫。

4、演算結合,掌握方法

我出示“26÷4=□……□”這一道計算題,讓學生嘗試計算,遇到疑問時,同桌互相討論、交流,也可以藉助小棒,尋求方法。思考、討論後回答:把2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怎樣想的呢?引導學生總結出方法:分成4份,每份是幾,就是4個幾,想4和幾相乘的積要比26小,不然的話不夠分。如果相乘時的積太小了,説明沒分完,還可以分,一直到不夠分為止。所以4和幾相乘的積不僅要小於26,還應最接近26。這樣,把擺和算統一起來,實現操作過程數學化,達到了操作和計算的.有機統一,學生的思維也經歷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抽象化過程。還為下節課學習餘數和除數的關係奠定了基礎。

最後一個環節是“應用方法,拓展延伸”。

計算能力是在不斷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則,經過多次合理的練習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據由易到難的原則,由簡單到複雜、由單項到綜合分層次地設計瞭如下練習。

1、基本練習。安排了“小博士看病”和“做一做”兩道題,用於檢查學生對所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2、綜合練習。根據學生的座位情況,編了一道“用數學”,讓數學回歸於生活,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3、發展練習。第一道題是課前的“猜氣球顏色”問題。這一題是開放題,讓學生用有餘數的除法靈活多樣地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知識又活躍思維,再一次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高潮。第二題“□÷5=□……□,猜猜餘數可能是幾?”也是一道開放題,不僅鞏固了餘數的含義,又為下節課學習餘數和除數的關係埋下伏筆,使學生產生探究的願望,讓課堂的學習熱情繼續延伸下去,不因課的結束而結束。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體驗中建構。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神奇的石頭》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國小藝術課本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大自然的贈禮”中課題一的教學內容,本課主要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用審美的眼光重新審視、欣賞身邊常見的小石頭,感受他們的質樸、自然之美和形態之美。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由淺至深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大膽表現,發展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在教學時則圍繞着石頭的自然美,對於石頭的想象、石頭的傳説和對石頭的創作等進行展開。因此,本課的教學主要是在石頭上的添畫創作。根據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聯繫生活實際,認識、賞心悦析身邊平凡的石頭,瞭解石頭的相關知識。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利用石頭的不同形狀、質地、顏色等特徵進行美術創作,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藝術活動,感受石頭的神奇、質樸、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願望。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不同的石頭,體會石頭的神奇、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石頭的形狀、質地、顏色等特徵進行再創造,使平凡的石頭變為藝術品。

教學用具:一些小石頭,水粉顏料等。

二、説學情

本課內容主要針對國小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學生進行教學。

我們學校是一所鄉鎮國小,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藍天白雲、山川河流、紅花綠葉等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為農村的孩子發現美、欣賞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小路、河流、大山中的石頭隨處可見。而小孩子們天性喜歡玩耍,漂亮奇怪的石頭形象亦是他們的玩具。

三、説教法、學法

1、教法

神奇的石頭畫是培養學生對於自然的想象能力、發現能力,創造出一種全新的作品。所以,上好這堂課的關鍵是先要啟發學生想象。在課堂中,教師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學生看各種千奇百怪的石頭照片,照片中的石頭具有明顯的特性,學生進行想象沒有多大的困難。初嘗想象樂趣的學生這時一定會對着自己的石頭進行聯想,進行討論,進行探究,課的進行也就順理成章了。

美術的學習是個性化的學習,最忌諱學生作業只有一種模式,一種風格。解決好想象的問題後,就要解決好如何繪畫的問題。在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去思考創作,從構圖、塗色技巧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

2、學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本課中要做到使學生通過聯繫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學習觀察、體驗、探究、發展的一個過程。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始終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我,則是一個引導者。使學生的創造力在不知不覺中被挖掘、被激發。

作為現代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學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課的開始以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為導入,歌聲委婉悠長極富感染力,點題和導入一箭雙鵰,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想象空間。“石頭是神奇的,到底多神奇?”我這樣問。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播放出神奇的石頭圖片使得這個懸念瞬息即破。

四、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板書課題)

播放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問:從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生: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我的預設是:學生能注意到這句話,因為對石頭本來就充滿着好奇,本來就是自己喜愛的物品,會唱歌的石頭則能深深地吸引着他們,讓他們由好奇進而想象。接下來的教學就變得順理成章,熒屏出示五張圖片,用以説明神奇的石頭會唱歌。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座落在澳大利亞的艾爾斯石,純天然的,高出地面348米,長3000米,因為它的大而聞名於世。

利智復活島石像:特大的石頭,奇怪的人物,是神祕的石頭。

古埃及金字塔:石頭建築,規模宏大、數量之多被世人驚歎為奇蹟。

海南三亞鹿回頭:我省本土雕塑家林毓豪的雕塑作品。具有海南特色,黎族風情傳説色彩的雕刻。

海南南天一柱:座落在我國三亞著名的天涯海角,一塊最南端的名石。

石頭,自然界中最為普通的東西,在人們的創造和想象中,卻散發出神奇的色彩。今天我們就來體驗神奇的石頭。

2、探究學習,瞭解石頭。

熒屏出示幾張圖片,讓學生比較、觀察、合作、探究,説説喜歡那一塊?

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石一木都有美,一山一水都有情。”“美源於發現,更源於創造。”

(1)瞭解石頭,初選石頭(板書)

圖片欣賞的優點是選材容易,可以選取很多典型的例子,具有較強的説服力。但是藝術實踐必須建立在看得見摸得着的事物上,親身體驗是藝術實踐的重要環節。瞭解石頭就是從玩石頭和鑑賞石頭開始的。

師:老師帶了很多石頭,仔細觀察,哪些石頭你認為比較好看?

學生選石頭。

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從帶有玩耍性質的辨別中開始接觸石頭,並加以自己的理由,這也是進行藝術創造的前提。

(2)觀察石頭,展開想象。(板書)

老師講一個旅遊趣事。今年,老師到廣西參觀一個溶洞,導遊指着一塊塊大石頭,説這是一隻老虎,那是一位放牛娃……老師對這些石頭讚歎不已。同學們也來説説,自己手裏面的這些石頭都像些什麼?

生:葡萄、蘑菇……

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師:我們還能用什麼辦法讓石頭更加形象?

生:畫、雕刻……

師:今天我們就用畫的方法,來改變我們的石頭,使它們更加形象化。

看到石頭,我們展開了想象,這是創作的源泉。

(3)教師引導,學生創作

引導學生以手裏的石頭為基礎,展開想象,然後創作。

3、訓練技能、拓展延伸

1)欣賞、討論、探究(板書)

教師提供一組圖片,拓展學生的創作思路。讓學生進行欣賞、討論、探究。

2)作業

利用手上的石頭想象創作一副神奇的石頭畫。

3)評價——個性展現

(1)教師將學生作品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來,輸入電腦。

(2)展示。學生介紹自己作品的創意。

(3)教師小結。

(4)延伸——知識拓展

關於石頭的話題有許多,它的瑰偉、它的堅定、它無言的奉獻,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可體悟,生活是美好的,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積,高山需要千千萬萬的一枚枚石頭,才能巍巍壯麗。同學們,假如你是一顆小石頭,你想做怎樣的石頭呢?課後寫寫自己想説的話,在下節課交流。下節課我們將學習“課題二《藏在石頭裏的畫》”

五、説板書設計

神奇的石頭畫

選石頭

外形 色彩

説課稿 篇5

課前思考: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如運用做遊戲、直觀演示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展示交流是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

2、形式多樣、層次分明的練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促進所學知識的內化。 “抓糖”、“找朋友”、“兒歌”、“對口令”、“猜一猜”的遊戲,以師生間、同桌間、小組內等不同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增加了學生練習的機會,提高了練習的效率;“有幾種分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利於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7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並掌握10的組成。

2、發展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更加樂意學習數學。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10的組成的各種説法。

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魔術的名字叫“神奇的眼睛”。請一個小朋友從盒子裏取走幾個球,數清楚後藏於身後,老師不用眼睛看,就能正確報出他拿走幾個,誰想來試試?讓一個學生上台抓球,老師猜過後再來驗證。

談話:其實盒子裏有10個小球,老師是根據10的分與合推想出來的,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樣呢? 板書:10的分與合。

(二).主動探究,獲取新知

(1)讓學生猜猜10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媒體演示:有五串珠子,每串都有10顆。(演示:其中第一串右邊的一個被塗上了紅色)

提問:這串珠子發生了什麼變化?有幾個紅色的?幾個沒有塗色的?

談話:10個珠子分成了1個紅色的和9個沒有塗色的,那麼也就是10可以分成幾和幾呢?看到這個,你馬上想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10的式子,10可以分成9和1。

談話:仔細觀察,第一串已經塗了一個紅色,第二串應該塗幾個紅色?應該從哪邊塗起?第三、第四、第五串又應該塗幾個紅色?先小組討論,後指名彙報。(教師媒體演示)。

(3)按照塗色的結果依次填寫10的組成。學生獨立填寫,後指名彙報,

教師板書。 提問:根據圖片和式子你還能想到什麼?

(4)齊讀10的分與合。

(5)、有序的表述和記憶10的分與合。

提問:誰能把10的分與合有次序地説出來?

先將10的組成完整説給旁邊的小朋友聽,再指名回答,你用了什麼方法來記憶10的式子?

(6)、教學“湊十歌”。幫助學生記憶10的分與合。

(三)、遊戲活動,鞏固應用

1、採鮮花

教師課件出示,提問:哪兩朵花上的數合起來是10?(指名説,後每人在書上連一連。)

2、開火車

課件出示。一列火車從遠方開過來,到站時,車箱上的數少掉了一些,你能把它填完整嗎?(學生獨立填寫,後集體訂正)

3、對口令,男女生比賽説分成。

4、組織學生做找朋友的遊戲。

(四)、總結評價

提問:這節課你學的開心嗎?你學會了什麼?如果滿分10分,你給自己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