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必備】國小語文説課稿模板錦集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79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國小語文説課稿模板錦集8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創造、轟隆隆”等詞語。

2.複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瞭解女媧是怎樣補天的;

2、引導學生通過文中作者運用的生動語言和豐富奇麗的想像,體會人們的願望和寄託。

課前準備

課文掛圖;課文生字課件。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談話激趣

1. 小朋友,我們每天抬頭看着藍藍的天空,廣闊無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測,你們會想到些什麼呢?出示《女媧補天》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説説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想説的?

2.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富有智慧,他們憑藉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説中的女媧長着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女媧補天》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補天)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

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趕快讀讀吧!(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標記課文自然段。

2.同桌互讀。

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如果對方有讀得不準確的地方,請你幫他指出來。

3.默讀。

a.要求學生不指讀,不動脣,不出聲,養成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

b.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能用幾句話説一説嗎?

c. 思考你或他人提出的問題,相互補充、評議、訂正,然後再派代表彙報。

三、自主學習、走進文本

1.選擇你喜歡的部分閲讀,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這部分,你從閲讀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2. 彙報閲讀情況,由學生評議、補充、訂正。感情朗讀。

3.全班交流,釋疑解難。

四、合作交流、體會文意

1.討論、交流:女媧是一個什麼樣的神?

2.(出示女媧圖片),現在女媧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你想對她説點什麼呢?

3.默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談談你對這一自然段的理解。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練讀、評讀、再讀,在讀中體會情感、積累語言。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 有感情朗讀課文,鞏固認讀生詞。

2.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

二、互相合作,練講故事

1. 自主練習講故事。(可用上表示順序的詞語:先……然後……接着……最後)

2.小組合作講故事,可以獨立完整地講給同學聽;可以幾個人合作,各講某些情節,連成一個完整故事;也可以講自己最感興趣或最精彩的情節;還可以創造性地改編、續編故事。

3.自願講故事,可獨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組織評議。

評議要點:儀態是否端莊大方,故事情節是否完整生動,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有感染力。

三、識記生字,書寫生字

1.自主識記生字,同桌交流識記小竅門。

2.觀察字形,指導書寫。

四、總結全文

1.學了課文,女媧的哪一點精神打動了你?由此,你想到了什麼人?你想説些什麼?

2.指讀全文。

五、課外拓展

1. 把今天學到的故事講給你的親人聽,讓他們評評你講得如何?

2. 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在班內開展“神話故事會”,評選“神話故事之星”。

板書設計

為什麼 大火、大水

女媧補天 取石

怎麼補 煉石 不畏艱險

潑液

結果造 福人類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曹老師上的這一堂課,很有中段課堂的風格和特點,我結合自己的感受,簡單地談談體會。

1、曹老師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營造了很好的氛圍,開課之初就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

2、本節課上,老師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學習課文,對於這樣的文章我覺得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無論是圖片的展示還是配樂的朗讀都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

3、在課堂上,曹老師讓學生通過表演,讓課堂妙趣橫生,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穫了一份美妙的生命體。表演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自主學習方式。恰當運用表演,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和內化,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習成為一種愉悦的精神享受。比如課文中寫到:小鹿在溪邊散佈,他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着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裏的影子,在品讀這些句子時,曹老師將緊張的學習變為愉快的活動,讓學生模擬可愛的小動物的動作。在一次次的笑聲中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這些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另外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教師在課堂上的問題比較多,讓教學的過程有些散碎,可以再精練些,選擇一個主問題,再進行拓展。教學的目標還應該更加明確些。教師對朗讀的指導還應該再到位些。這篇課文無論是內容還是文字都非常優美。當我第一次看到文本時,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貼切、恰當的比喻句、擬人句使文章處處充滿了感染力。如何組織學生細細品味這些好詞佳句,讓他們也有所同感呢?我認為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多次的朗讀、感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會自然而然由淺入深、由點到面,也會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引起心中的共鳴,這也就是所謂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學生初次看到文本,就可以讓他們大聲朗讀,完了之後,讓他們説説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這樣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就有了初步的瞭解。當然,這僅僅是對課文的一個整體印象,要想對語言的.局部把握,還需要從品詞、析句入手,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這篇課文,作者在描寫一年四季美麗景色時,用詞十分形象、生動、準確。如:“夏天,樹木長得葱葱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一個“葱葱蘢蘢”、“密密層層”外加一個“封”字,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夏天樹木枝繁葉茂的特點。又如:“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裏。”一個“浸”字不僅寫出小興安嶺的霧多、霧濃,把整個森林包圍其中,而且使人感到一種朦朧美,非常生動。這麼美的畫面,應該讓學生在反反覆覆的朗讀中去感悟。用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我想,肯定會有更喜人的效果。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梅花魂》是一篇文筆優美,情感真摯的好文章。我主要要從説教材、説教法學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設計四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一)説教材的地位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該單元雖然體裁不同,但都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的愛國之情。本單元重點訓練的是“前後照應,首尾連貫”與前一組“分清事物的前因後果”緊密聯繫。但是本單元又側重於從訓練作文的角度提出,因此,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還要在今後的作文寫作中注意應用。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文章。文章講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華僑老人,他十分喜愛墨梅圖,在回國之跡把墨梅圖和繡着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的交給我,讓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過讚美梅花來讚美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的深深的眷戀之情。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色,單元目標及要求,根據新課標要求,我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撩、眷”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梅花魂、縷縷幽香、葬身異國”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了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並培養閲讀思考的習慣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

根據語文新課標要求,單元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重點如下: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四)説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所授的對象為五年級的學生,因此,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為本課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1.討論法:學生都比較喜歡提問,老師則要多鼓勵學生敢提問,愛提問,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張揚個性的需要。梅花的品格是什麼?“魂”又是什麼?標題的含義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可以引發學生討論,自由發揮,使他們對學習此文有良好的興趣。

2.品讀法:這篇課文情感渲染的高潮是外祖父的三次落淚,我在這裏會讓學生們採用齊讀,默讀,品賞這三次哭,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深入瞭解梅花的含義。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美好的感情,提升閲讀的樂趣。

(二)説學法

我們班的學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普遍較好,班級同學比較活潑開朗,課堂活躍,比較喜歡搶答問題,在課堂上我採取了多討論,多提問,多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們瞭解學習此課。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三、説教學過程:

《梅花魂》是一篇敍事散文,結合文章的特點和寫作手法,我借鑑了記敍文的引導發現模式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複習導入,回憶上節課內容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默讀課文,通過默讀了解全文,提出問題,使學生默讀時有重點的把握瞭解點,讓學生能抓住重點事件。同時,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四)深入理解

1.在這個環節,我會先提出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快速的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學生朗讀課文在交流中體會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時不小心弄髒了墨梅圖,外祖父拉下臉來訓斥媽媽。老師追問,從哪裏看出外祖父對這幅墨梅圖的喜愛呢?學生會抓住惟獨,分外,輕輕,慢慢,抹淨等詞語來體會。並且我會讓同學們分析這段用了什麼寫作手法,學生分析是採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當交流的生氣的原因是一幅墨梅圖時,向同學們提出就是一幅,墨梅圖有什麼好生氣的啊?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學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義。瞭解字詞的'作用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對學生寫作手法的積累,併為下一題做鋪墊。其中我在這個環節中運用了討論法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由老師範讀“臨別贈梅”一段,找出在哪幾句體現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品格又是什麼?學生們回答後,提出“魂”的含義是什麼?

插入《紅梅贊》音樂,幫助學生理解梅花魂的含義。

設計意圖:範讀中讓學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品格的回答使學生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層含義,理解“魂”字的含義,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顆愛國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導語相照應。

(四)品味賞析

1.外祖父讚美梅花頂天立地,堅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卻時刻寄託着他的情愫,每當想起就不禁悵然淚下。讀全文,找到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學生回答共有三處。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是什麼?

2.第一次是教我讀唐詩宋詞的時候,讀到思鄉的詩句時,情不自禁的流淚,此刻祖父想到了什麼?由此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繫祖國。並且在這裏我會指導同學朗讀,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鬱之情。

3.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就要回國的消息時,外祖父竟然嗚嗚的大哭起來,從開始看見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讓學生補充省略號的內容,想想此時我會想的什麼?

4.第三次在送別之時贈送我手帕時淚眼朦朧,這裏對外祖父的外貌做了特寫,讓學生讀描寫外貌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想到外祖父老了,已無法達到回國的心願,但他的心會隨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牽夢繞的祖國。

(五)課堂練筆,把讀寫結合落到實處

(六)指導寫法:讀讀課文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聯繫,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學習“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手法,體會這種寫作手法的好處。

(七)擴展延伸

課內閲讀《我的中國心》,對課文做有益的補充

(八)佈置作業

對課堂教學進行鞏固。把課內外聯繫起來。

四、説板書設梅花魂

中國心

計意圖:本文由珍愛梅圖——贈送梅圖——三次落淚的過程講起,並且在講解這三個過程時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華僑老人的愛國之心,華僑老人的中國心。這樣的板書使學生一看即懂,看到板書就能夠明白所講內容及文章重點。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雪孩子》這篇課文選自語文人教版第一冊第六單元。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敍述了勇敢的雪孩子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化成了一朵白雲的童話故事。文章易於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藉助圖畫閲讀的能力。本篇課文為首次出現不注拼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着自己閲讀,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根據文章在本冊中的安排位置及低段孩子現在的學習特徵和學習情況,我為孩子們定了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勇於伸出援助之手。本文安排2課時,第1課時,認識生字初讀課文,學習一、二自然段。第2課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課文3~8自然段,瞭解雪與雲之間的變化過程,體會雪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會寫“瓜、衣來”3個字。

説課價值

國小生在他們幼兒時期的具體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開始明顯地朝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初級抽象邏輯思維的方向,一個是一般形象思維的方向。無論哪一個方向都離不開具體的物象,根據低年級學生的這種學習特點,儘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中。當充滿情趣的畫面展現在孩子面前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認字,自己想辦法記字,再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識記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就會事半功倍。

説課課件設計

低段孩子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形象思維又離不開具體的物象,故在設計本文的教學過程時,我採取情境教學的模式,聲畫同步、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反映課文的內在意義,刺激孩子形象思維對具體物象的'感知力,幫助他們從具體形象思維的比較粗糙的、外表的、現象的層次中,向一般形象思維的精確的、內在的和本質的較高層次過渡。

説課方法

因本文是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故學習課文時,首先讓學生採用圖文結合、字句結合、互幫互助的方式,在遊戲中學的形式,來學習文章及生字,其次讓學生讀中識字、讀中觀圖、讀中説話、讀中想象、讀中悟情。

説課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好學教育:

(課件出示:雪花紛飛的場景)下雪啦!下雪啦!雪花可真美啊!(板書:雪)誰知道雪花是怎麼樣的?美麗的雪花下了一天一夜,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看雪地上來了一個孩子,(出示“雪孩子”圖形剪影)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誰?(雪孩子、雪娃娃、雪人??)(板書:孩子)誰認識“孩”這個字?(説説“孩”的音形義)最後齊讀課題。這一環節旨在為學生創設一個美麗的情境,通過板畫雪花、出示雪孩子引起孩子們學習《雪孩子》這篇課文的興趣。

初讀感知

雪孩子長得怎麼樣?(可愛、很漂亮、很白)是的,它很美,很可愛。老師這裏有一個關於這個可愛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們想讀嗎?在讀課文前,胡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會怎麼辦?(預設:問同學,問老師,看後面的生字表??)這一環節在交流認字的辦法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

1、下面老師就讓大家讀這個故事,請同學們注意,自己讀一讀課文,並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弄懂圈出的字的讀音。這一步是想讓學生先自己學會不認識的生字,這樣的印象可能會更深。

2、學習生字詞(出示以下生字詞)讓 往 /一起玩 化了 /休息 知道 /燒着了 睡覺 /玩累了 救出了 柴堆,指名學生領讀(第一組都是後鼻音,第三組的第2個音節讀輕聲,第四組的“着”“覺”是多音字,第四組詞中很多沒出現過)。出現不帶拼音的詞語組合,及單字氣球遊戲,學生認讀。(個別讀,小組讀,全班讀)學生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

3、再自己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講了雪孩子的一件什麼事?(預設:1這個故事講的是雪孩子捨己救人的事。這個故事講的是雪孩子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的故事??)説得對。這個環節是學生整體感知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説話能力訓練。

品讀課文

教師為學生提供具體物象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讓他們描述那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引發他們的想象。而想象是一種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自由度極高的思維活動,學生們可以根據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或生活中尚未出現過的事物,讓自己的思維自由地馳騁,任意變換和組合。老師在思維教學活動中只是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具體材料,給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的機會,使學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環境中得以增長。

學習第一自然段

那麼這個故事發生前天氣是怎麼樣的呢?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第一段,然後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朗讀課文)(故事發生前,天氣是這樣的,大雪一連下了好幾天。)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時間也長呢?用波浪線畫下來。( “一天一夜”)誰能用讀來表現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指名讀,再齊讀第一段的第一句)下了這麼大的雪,屋外該是怎樣的美景呢?(出示圖片與句子: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這是一幅多美的雪景圖啊。(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這一步幫助學生讀中觀圖,理解文本內容。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説明文閲讀是會考閲讀題型之一,能否掌握説明文閲讀的方法,直接關係到語文成績的高低。因此,進行此項專題複習非常必要。

二、説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會考對説明文閲讀的考察題型,設計以下複習目標:

1.整理歸納説明文的相關知識。

2.能準確快速判斷説明順序和説明方法,學會分析説明方法的作用,掌握品味説明文語言的答題模式。

3.樹立信心,積極迎考。

三、説重、難點:

根據本節課複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將“學會分析説明方法的作用,掌握品味説明文語言的答題模式”做為本節課的重、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因此,我採用的教法是:引導法、點撥法、提問法;為了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採用競賽法、總結歸納法。

五、説課時安排:1課時

六、説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説教學過程:

(一)明確本節複習內容及目標並出示:(學生齊讀目標)

1.整理歸納説明文的相關知識。2.通過典型例題,總結解題技巧,並能學以致用。

3.樹立信心,積極迎考。

(二)整理歸納説明文的相關知識。1、概念:説明文是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介紹客觀事物,闡明事理,給人以知識的一種文體。2、説明文的類型:事物説明文、事理説明文。

3、説明順序:時間順序(按事物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寫)。空間順序(按照事物的空間位置關係依次説明)。 邏輯順序(按事物的內部聯繫來説明。①從現象到本質;②從原因到結果;③從整體到部分;④從概括到具體;⑤從主要到次要等。)

4、 説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列圖表、摹狀貌、作

詮釋。5、説明文的語言特點:準確、嚴密、科學。

設計意圖: 整理歸納説明文的相關知識,完成目標一。

(三)明確會考説明文的考點:(1)概括全文的説明的內容,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説明的順序。(3)辨析説明方法,分析説明方法的作用。

(4)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準確把握文中關鍵詞句的意義和作用。

(5)從探究角度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針對以上考點,重點對説明順序、説明方法、説明語言的做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1、考點一: 判斷説明順序。(1)出示題目,學生思考。(2)採用搶答的方法進行檢測,並按男女生分別計分。(3)結合學生的回答歸納方法:抓住顯著語言標誌,把握文章段落層次。

2、考點二:(1)出示:判斷下列句子使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學生思考。(2)採用搶答的方法進行檢測,並按男女生分別計分。(3)結合學生的回答歸納方法:抓住顯著語言標誌,並出示幾種常用的説明方法的標誌性詞語。(4)出示例題,總結分析説明方法作用的答題模式::“這句話運用了(説明方法),(準確的/具體的/生動的/清楚)的説明了

(説明對象)的 特點。”(5)出示幾種常用的説明方法作用的關鍵詞語:舉例子:具體真切(具體形象) 列數字:科學準確具體 分類別:條理清晰

打比方:形象生動(通俗形象) 作比較:突出強調 下定義:科學準確簡明

列圖表:直觀形象

3、考點三:説明文的語言

(1)出示考察説明文語言的方式。①找出體現語言準確性的詞語或分析該詞語的表達作用。②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麼? ③加點詞語能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為什麼? ④某兩個或多個詞語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麼?

(2)出示例題,讓學生先做,然後總結方法。a、“加點詞語能否去掉”這類題的答題要點:(1)表態:不能刪;(2)定性:解釋這個詞或帶詞解釋句子;(3)若刪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4)XX詞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b、“某詞能否換為其它詞”這類題的答題要點:(1)不可以;(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所換的詞的意思或內容;(4)換了之後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5)XX詞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設計意圖:總結歸納各種題的方法,完成目標二。

(五)當堂演練:(1)出示閲讀文段,學生獨立完成;(2)檢查做的情況,並進行點撥。

(3)學生根據出示的答案,自己客觀公正地打分。

(六)課堂小結:持之以恆,拼搏到底,追求成功,應是我們人生的選擇。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不可能都是一路鮮花,一路掌聲,而可能是荊棘,是坎坷,也可能是失敗。只要我們努力、進取,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

設計意圖:完成目標三。

(七)佈置作業:完成《河南會考》第131-133頁第(二)—(五)題。

八、説板書設計:

説明順序

説明文 説明方法

語言

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板書出來,引領學生有條理地逐項學習。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課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兒童詩,展現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着濃濃的童真童趣。全詩共五個小節,第一節寫夏天這位“小姐姐”問我在夏天想變點兒什麼;第二、三、四節分別寫“我”在令人神往的夏天想變成什麼;第五節寫“我”為什麼“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詩歌藴含豐富,語言淺顯明快,親切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遵循新課標“以人為本,促進個體和諧發展”的基本理論,根據課標對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階段要求和蘇教版教材編寫的意圖。本課設計教兩課時,執教的是第二課時。以尊重學生情感,張揚學生個性為立足點,緊緊圍繞“讀好書,寫好字”這兩大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説訓練,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通過讀中悟,悟中讀,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故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為:

教學目標(從認知、技能、情感三個維度進行設計):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②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綠線內的4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③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悟,悟中讀。

教學難點: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根據本課教學要求及教學重難點,我把本課分為兩個課時來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大致瞭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寫好5個生字“戲、穿、柄、眨、蟈”。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悟,悟中讀。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指導學生寫好2個生字“遊、傘”。

二、説教學理念和方法

(一)教學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感悟是一種複雜的心智和情感活動,也是一種心理能力。通過閲讀來感悟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感悟是學生個性化的心理體驗,教學中堅持三個“為主”: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以自學為主。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反映閲讀教學中基本規律,強調學生獨立的語文實踐,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

感悟的核心是理解,教學中注重閲讀雙向心理過程的運用。師生互動能引發學生形成憤悱和智力激盪,勢必激發靈感,啟迪心智,加速催化閲讀感悟。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內容,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文本為中介,讓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增強閲讀的興趣,嚮往美好的情境。

(二)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品讀感悟法

依據閲讀教學特點和低年級學生閲讀的認知規律,這節課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避免繁瑣的內容分析,以讀代講,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把文本讀正確,把自己的感覺讀出來。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有機滲透人文教育。

如教學第五小節時,我創設情境設疑:為什麼當“我看見荷塘”時,又“真想變成荷葉”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小節,想想你讀明白了什麼?學生自讀自悟,能悟出多少是多少。我再根據學生彙報點撥:為什麼把“荷葉”比作“一柄大傘”?你們見過荷塘裏的荷葉嗎?它是什麼樣的?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就是因為荷葉像一柄大傘嗎?那是為什麼?自己再讀一讀最後四行詩。學生通過再讀理解了:小魚有荷葉這把“大傘”遮擋烈日,可以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動玩耍;雨點落在荷葉上能發出的美妙動聽的聲音,體會到荷葉不僅自己美麗,還能給小魚、雨點帶來歡樂。荷葉還給誰帶來歡樂?能不能象課文這樣説:____來了,在荷葉____。荷葉給這麼多的小精靈帶來了歡樂,所以當看到那小小的荷塘時,我(生讀: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荷葉真是太偉大了,讓我們一塊來欣賞欣賞。(課件)同學們在讀中悟,悟中讀,明白了“我”

為什麼“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人文教育不言而喻。

2、情境教學法

如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象:如果你是那條遊入清凌凌小河的小魚,你會覺得怎麼樣?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綠葉上,你又有什麼感覺?你有什麼感覺就讀出什麼感覺。學生通過讀讀出了自己的體驗。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還認識什麼東西也是透明的,從而理解“透明”。又如教學第三小節時,我注重激活學生思維,一生自選第三小節讀,這時我創設情境: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想象:你好像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假如這就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如果你就是那隻蝴蝶,你會怎麼做。能不能用動作告訴大家。(一生在教室裏飛舞),誰還願意做那隻蝴蝶,就一起穿梭吧。可愛的蝴蝶們,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能不能通過讀讀出它們的快樂、自在。男女生合讀。

3、cAI課件輔助教學法

利用cAI課件輔助教學,可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它不僅能傳送文字、語言、圖象,還能增強信息的表達能力和教學的直觀性,具有較強的表現力、感染力,能引起學生的情緒效應,誘發學生形象思維和情感參與。通過藉助色彩鮮明的動畫、音像手段等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共鳴,進行美讀。如教學學習第四小節,我這樣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夏天迷人的東西真是太多了,我又想變成什麼?引讀這個小節後課件出示夏夜的畫面:並聲情並茂的描述:在晴朗的夏夜裏,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地眨眼,好象在對我們微笑,彎彎的月兒像一隻小小的船,飄呀蕩呀,這樣的夜空美嗎?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小組合作讀。

三、説學法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相交流的活動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的參加語文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教學時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還注意運用學生的差異資源進行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導,在課堂上採用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交流中發展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為今後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打好基礎。如在進行拓展想象遷移練習中(如果,夏天小姐姐問你們想變成什麼,你們會怎麼説?):我讓學生想象説話練習,先自己想一想,然後同桌互相説一説,再在四人小組裏説。在彙報時能不能像課文那樣説。可以説一句,兩句,能説上三、四句就更好了。

四、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在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之後,第二課時我主要設計四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導入,温故知新

1、課件出示生詞,複習導入。

在教學新知時,採用複習生字詞導入,加強生詞出現的復現率,遵循低年級學生認知規律,為本課教學奠定基礎。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一共有五個小節,其中夏天小姐姐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哪一個小節?我們一起讀一讀(齊讀第一小節)回答部分有四個小節,你們喜歡讀哪個小節呢?自由練讀。

[以人為本,尊重學生自己的意願,喜歡哪個小節就讀哪小節,自由讀。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二)、以讀代講,讀中感悟,悟中再讀

1、學習第二小節。

指名讀(好生:我喜歡讀第二小節)。:如果你是那條小魚,你會覺得怎麼樣?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綠葉上,你有什麼感覺?能不能通過讀讀出你們的感覺。

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象,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把自己當小魚、雨滴,會什麼感覺,你有什麼感覺就試着讀出那種感覺,以讀代講,學生自讀自悟。

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認識什麼東西也是透明的?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詞語的教學不能機械理解,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還見過什麼東西也是透明的,從而理解“透明”這個詞

2、學習第三小節。

指名一生讀(我喜歡讀第三小節)其他生,你好像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假如這就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如果你就是那隻蝴蝶,你會怎麼做。能不能用動作告訴大家。(一生在教室裏飛舞),誰還願意做那隻蝴蝶,就一起穿梭吧。可愛的蝴蝶們,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能不能通過讀讀出它們的快樂、自在。

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再創設情境讓學生做動作理解“穿梭”。

3、學習第四小節。

夏天迷人的東西真是太多了,我又想變成什麼?引讀第四小節,齊讀。

(課件出示夏夜的畫面)瞧,晴朗的夏夜裏,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地眨眼,好象在對我們微笑,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多美呀!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齊讀,小組合作讀:我想變眨眼的星星,我想變彎彎的新月。最後,我看見什麼?(生接讀:最後,我看見小小的荷塘,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創設情境,利用cAI課件輔助教學,可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能引起學生的情緒效應,誘發學生形象思維和情感參與。通過藉助色彩鮮明的動畫、音像手段等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加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描述,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共鳴,進行美讀。

4、學習第五小節。

過渡:多美的夜空啊。為什麼當“我看見荷塘”時,又“真想變成荷葉”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小節,想想你讀明白了什麼?

這是課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重難點。語文是人文性學科,是藉助教材對學生進行人格薰陶的有效載體。在這過程上,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加上教師的點撥,使學生的情感與文中的“我”產生共鳴。

根據學生彙報點撥:為什麼把“荷葉”比作“一柄大傘”?你們見過荷塘裏的荷葉嗎?它是什麼樣的,誰來説一説?

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就是因為荷葉像一柄大傘嗎?那是為什麼?讀一讀最後四行詩。

它們的快樂是誰帶來的?(荷葉)荷葉還給誰帶來歡樂?能不能象課文這樣説:出示句子,説話訓練:______來了,在荷葉上______。

荷葉給這麼多的小精靈帶來了歡樂,所以當看到那小小的荷塘時,我(生接: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荷葉真是太偉大了,讓我們一塊來欣賞欣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覺得快樂嗎?讓我們帶上這種心情讀一讀全文。這麼美的詩,想想把它背下來。喜歡哪個小節就試着背背。

如果,夏天小姐姐問你們想變成什麼,你們會怎麼説?

通過自讀體會到小魚有荷葉這把“大傘”遮擋烈日,可以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動玩耍;雨點落在荷葉上能發出的美妙動聽的聲音,從而體會到荷葉不僅自己美麗,還能給小魚、雨點帶來歡樂。巧妙地滲透人文教育,體會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創設情境進行口語訓練,積累語言,逐步內化,變為自己的知識,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五、指導寫字

1、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這兩個生字,請同學們讀一讀(出示卡片,齊讀,貼在黑板上)

2、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在寫“遊”字要注意什麼?師範寫。寫“傘”字呢?(可結合荷葉或雨傘理解“傘”字)師範寫。

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使語文學習與生活聯繫起來,幫助學生用自己認為最容易記字的方法來記住字形,避免煩瑣的分析和填鴨式教學,培養學生識字自主性和能力。

3、學生描紅,臨寫,抽兩生的作業進行反饋。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

《刻舟求劍》是小語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講的是一個坐船過江的人不小心把寶劍掉進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記號,準備等船*岸後,從刻着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撈寶劍。這個成語故事諷刺了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會變化的人。

本課與講讀課文《稱象》、閲讀課文《黃鸝和山雀》構成一個單元,都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闡明瞭只有用科學的觀察思考方法,才能解決問題的道理。本課短小精煉,文字生動淺顯,以對話為主,符合低年級兒童認知水平,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並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啟蒙教育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根據文章的特點及教學大綱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我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①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劍”等詞。

②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明白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

③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

以上教學目標的制定具體可操作,力求體現講練結合、文道結合,突出詞句訓練和朗讀訓練。

2.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方法準確理解詞句,從而理解課文內容,並進行朗讀訓練。這也是整個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訓練項目。

3.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明白那個人的想法錯在哪裏。這實際上是一個想象推理思維的過程,從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比較抽象。

二、説教法

1.根據本課擬定的“詞句訓練和朗讀訓練”的教學重點,採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採用了“想象描述法”,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説話訓練。

3.針對本課教學難點,以直觀教學法輔助教學,利用貼圖動程演示,調動學生學習和思維的興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突破難點。

三、説學法

教學本課,通過完成教學目標,着重教給學生①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如換詞理解法、朗讀體會法、省詞比較法、看圖感知法、聯繫上下文理解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不斷提高閲讀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學習朗讀技巧,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突出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③學習預習和質疑,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自學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説第一課時教學程序:

一、帶入情境,揭題初讀。

1.開課伊始,進行成語接龍比賽,這種競賽式的前提測評手段在最快時間內調動起學生學習的情緒,複習了舊知,找到了與新知的結合點,同時也是積累詞語的過程。

2.板書課題,書寫生字,使生字的教學“化整為零”,符合九義教材在語言環境中分散識字的特點。

3.初讀課文,貼圖現境,讓學生看圖入境,弄懂成語字面上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在認真讀書的基礎上質疑,並通過互相討論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在教學過程中相機插入理解。這樣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以學定教,能使教學目標的認定具體、準確,具有針對性,又能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得以充分交流,體現了教師在教學中“於學生憤徘時點撥引導”的作用,把教師的角色定位於“學生學習的扶助者”。

二、創設情境,品詞析句。

這一層次是教學的導學達標環節,主要運用圖畫再現、生活展現、表演體會、語言描述等方法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品味——想象説話——朗讀體會”,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緊扣“一不小心”一詞,讓學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樣把寶劍掉進江裏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學中,運用省讀比較法體會“一點兒”在句子中所起的強調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準確,並通過“催”一詞的品味,體會詞語的`妙用。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讓學生學到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並進行朗讀的訓練。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直觀動程演示,學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兩個“這兒”所指的實際位置分別是“江中”和“岸邊”。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錯在哪裏,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並通過學生的正確操作及解説進行達標測試。

三、想象情境,領悟寓意:

想象情境,續説故事的結尾,並且結合國小生好幫助人的心理特點,設計了“教育開導”的説話環節。這樣,不僅理解了課文,還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機地融入語言文字訓練中,避免了生硬説教,使學生自然生動地達到課文的情感目標。

總結課文時,啟發學生説説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刻舟求劍”的錯誤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學生知識和認識能力的遷移,又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第二課時內容: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並在理解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條理,利用副板書(掉——刻——催——説)進行背誦訓練。最後鞏固生詞、生字,記憶生字字形,並完成課堂練習。

本課採用動態圖文式板書設計〈見教學步驟〉,展現了教學難點突破的過程,併力求文字精煉簡潔,畫面精美、富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級兒童認知特點。

評析

莫雪蓮老師的《刻舟求劍》一課教案設計,較好地體現了目標教學的主體意識和訓練反饋矯正意識,體現了正確的語文教學思想,不乏一節成功的教學設計。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開課伊始,把競賽引入課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初讀課文之後,展示大幅貼圖,把學生帶入課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讓孩子們自讀質疑,在興趣盎然之中開始了學習。在實施教學中,教師隨機進行動程演示,並配以簡潔的圖文式板書,使學生饒有興趣地理解了課文的重難點。課末,學生的注意趨於分散,此時再設計看圖續編故事結尾和表演説話的環節,又一次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們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質疑問難,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讀講之前,莫老師讓學生自讀質疑、小組討論、互助解答,促使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並在小組討論中發表獨立的、富有創造性的見解,生生之間得以充分交流。學生們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師提問,在教學過程中相機插入解決。這樣以學定教,是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的最有力的證明、課末的續説故事、表演勸説既拓展了語言訓練的面,加大了思維訓練的力度,又使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自然滲透。

三、多讀少講,精心組織學生導讀達標

在教學中,莫老師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初讀達到正確流利,精讀着眼品析體會,熟讀力求感情到位。在重點詞句處則細細品讀,並教給朗讀技巧,乃至最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樣使得“滿堂灌”化為學生大面積的、紮紮實實的讀書活動。”

在充分讀好書的基礎上,莫老師還精心設計詞句訓練,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賞析——積累運用”的語言訓練達標規程。如教學第一自然段緊扣“一不小心”,先換詞理解詞意,然後想象説話擴展思維,訓練語言表達,深化理解。教學第二自然段通過聽、劃、讀、想、説,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品味“一點兒”和“船舷”等詞的生動和準確。教學第三自然段則通過句式説話,進行理解句子的反饋檢測,然後以讀代講,體會反問句所表達的強烈感情,培養語感。第四自然段教學,則在貼圖上進行動程演示,化靜為動,讓學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維過程化為形象的直觀判斷思維過程,從而順利地突破了難點。最後的續編故事結尾和勸導説話設計,則把思想教育有機地融入語言文字訓練中。

莫老師作為市學科帶頭人,具備了較為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曾多次在省內外教學比賽中獲獎。她肯鑽研,勤探索,求創新,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7課《雪地裏的小畫家》,它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作者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介紹幾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知識。全文共六句話,語言生動活潑,極富童趣,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培養學生閲讀興趣的良好素材

根據新課標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閲讀、表達、觀察、思維、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和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語文重在“讀中感悟”,所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是本課的重點。

2、由於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少,觀察能力較差,因此瞭解四種動物腳的不同形狀與竹葉、梅花等實物之間的聯繫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由於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佔優勢,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充分發揮“班班通”設施及教育資源的作用,採用情景教學法、誦讀體驗法,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地學習氛圍,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運用質疑,自主合作探究,讀中感悟,觀察對比,知識的遷移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閲讀、表達、觀察、思維、想象等多種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低年級閲讀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為主。”因此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1、遊戲導入:在黑板上做手印板畫遊戲,教師小結引出課題並板書。(以遊戲的方式導入課題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感悟課文作了鋪墊。)

2、學生讀課題,説説:讀了課題,你們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因為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我從一年級就培養學生從課題質疑入手,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品析課文,指導朗讀

1、低年級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比較差,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比較困難。所以我採用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徵的方法進行指導。播放課件,創設情景,以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進文本,讓學生自然流露出高興、激動的心情,跟隨雪地裏的小朋友一起喊:“下雪啦,下雪啦!”並引導學生從“啦”字和感歎號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本課要認的生字都讓學生藉助拼音隨課文自主識字。(師讀、齊讀、男、女生讀)。

2、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特點,設置懸念,播放課件,(聽叫聲,猜動物),引出小畫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指導學生高興地朗讀第2句話,並引導學生理解“一羣”的意思。

3、由於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生活經驗又少,我就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腳印,並與實物進行對比,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能直觀地發現四種動物腳的形狀各不相同,而且知道動物的腳印與實物非常相似,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我還補充問:他們的腳印還像什麼?(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再引導學生用讚賞、誇獎的語氣讀第3句話(師生合作讀,指名讀,齊讀)。

4、課中輕鬆活動(聽歌曲,律動)(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

5、同學們平時畫畫要用什麼工具?而小畫家呢?學生通過對比就能讀出輕鬆、得意的語氣。為了進一步鞏固重點,我還補充問:他們都是用腳畫畫,可畫的畫為什麼不一樣呢?(表演讀、指名讀第4句)

6、過渡語導入第5句話,引導學生從“為什麼”和問號體會奇怪的、疑問的語氣。(這堂課兩處這樣安排都是為了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和標點培養語感,同時指導了學生正確使用標點。)

7、聯繫生活,引導學生輕且慢地讀第6句話。合作讀,表演讀5、6句。(滲透青蛙冬眠的知識)

(三)、複習鞏固,拓展延伸

1、做找腳印的遊戲,即補充了板書,又完成了課後的練習。

2、為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我還設計了拓展延伸練習:雪地裏還會有哪些小畫家?他們會畫什麼呢?還有誰也沒參加?(學生分小組討論,仿照課文編兒歌,同學們可選一項或幾項來説,做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學生在學習第3句話時已經進行了知識遷移的練習,因此學生能編得比較豐富有趣。這一環節既加深了學生對兒歌的理解,又將學習延伸到文本以外,把學生引發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自編動作讀全文。

(四)、教師小節,佈置作業

1、查找資料:還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背誦課文

附:板書設計:

17、雪地裏的小畫家

小雞小狗小鴨小馬

(青蛙冬眠)

(板書設計新穎、美觀,重點突出,有利於學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自我評價

這篇課文精悍短小,為了適合低年級的認知特點,我利用“班班通”設施和教育資源把整篇課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閲讀為主線”的原則,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以故事的形式貫穿教學,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力求達到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感薰陶及能力訓練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