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彙編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72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彙編9篇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課《北京的春節》,本篇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脈絡清晰,詳略得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在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2、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簡單體會老舍語言通俗簡潔,有趣的特點。

3、找準讀寫結合點,拉動學生對春節的體驗。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説教法與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精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學

習,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閲讀學習能力和蒐集資料的能力,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查找有關老北京的各種習俗的資料。課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學習本篇文章。課堂小練筆,學生可以將家鄉的元宵節與老北京的元宵節習俗進行對比,激發他們興趣寫自己的元宵節,感受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説過程】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 創設情境,回憶春節 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一組中國人過春節的圖片,配上《春節序曲》音樂,讓學生馬上進入過年的氛圍中,以此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感受那獨特的民風民俗。

二、 回顧寫作順序,分清詳略 。

接着,我讓學生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動?並且回顧在這些節日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三、 深入詳寫片段,感受民俗,體會表達方法。

1.在老舍先生寫得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節這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註,準備和大家交流交流。

2.學生自讀批註,小組交流

3.彙報交流

(一)學習臘八節部分

⑴學生彙報介紹

(2)在教學這一段,主要引導學生品味這段老舍語言的通俗有趣、準確生動,根據學生彙報,我主要抓住“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這兩句細品:

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如果這樣改: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摻和一起製成的。行不行?老舍先生可是語言大師,這些詞看似平常但又妙趣橫生。)

板書:簡潔有趣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出示圖片,你們見過吃過沒?作者只用兩個詞來形容色如翡翠、色味雙美,顏色如翡翠,翡翠什麼樣?用詞準確又精煉。板書準確精煉)

(3)總體讀臘八節兩段(男女生讀)

臘八節過得怎麼樣?(有滋有味)板書

(二)學習元宵節部分

(1) 學生彙報(理解張燈結綵,讓學生做批註)

(2)北京的元宵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板書:紅火而美麗)

(3)體現在哪呢?自由朗讀體會,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4) 學生彙報談體會(從結構方面引導學生髮現燈的數量多、種類多兩方面,把相關詞語在課文中標記)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5)關於老舍語言的品讀,我重點抓住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句中的“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這幾個同義詞,先讓學生讀,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這幾個詞,然後通過換詞語的辦法(也就是把這幾個詞都換成“都是”)讓學生讀,一讀就會發現這樣會很死板,反過來學生就明白了老舍用這幾個詞很靈活、富有變化。

(7)元宵節這部分是本節課詳講的部分,所以隨後安排了小練筆,為了鋪墊好學生的情感基調,我先出示東勝元宵節圖激趣情境創設,充分調動起學生過年的熱情,讓學生有話可説。

出示要求:再讀一讀老舍先生描寫元宵節的部分,試着用我們總結出的方法,聯繫實際,寫一個你印象最深刻的元宵節場景。

(8)寫完自己修改或同桌互讀修改

(9)推薦讀習作,全班評價

(三)最後的除夕、正月七年級兩部分沒有詳細學習,只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而後小組交流的方式,歸納這兩個節日的特點,完成板書 最後學完全文總結歸納方法:有順序性 詳略得當 語言簡潔 結構完整

【説板書設計】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板書應該簡潔明瞭,具有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本課板書如下:

板書:

北京的春節

臘八節 有滋有味 通俗有趣

除夕 熱鬧非凡 準確精煉

正月七年級 悠閒愉快

元宵節 紅火美麗

概括出了每個節日的特點一目瞭然,旁邊是通過學習概括的老舍語言特點

反思:

我在設計教案之前對於如何在一課時中將課文的詳寫四部分:臘八節、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節都一一科學的呈現,能起到扶放的教學效果,可是一直都難以找到好辦法。所以我在精講了臘八節和元宵節的部分後,對於除夕和七年級部分因為時間不夠草草處理,有走過場的嫌疑,處理的不明智,不會統籌規劃內容。經曹老師的指點我才明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別擠啦》是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主題為“地球家庭”的一首詩歌。它通過對人思想感情上“別擠”和嚴防把美好心靈擠走兩方面的抒寫,表達了作者嚮往人間的美好,追求人間真、善、美,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用寬容、善良、真誠的心去生活的思想感情。 詩雖短小,卻給人以道德教育,使讀者受到感染,心靈得到淨化。

説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詩歌、背誦詩歌並模仿寫一節。

2、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詩句意思

3、通過朗讀、理解詩歌,聯繫生活拓展思維,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塑造良好的人格。

説教法學法

本課語言詼諧、形象生動,每一句話都能讓人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由於詩歌跳躍性大,所以學習課文時可以利用詩句間的“留白”進行思維拓展,聯繫實際理解生動有趣的詩句背後意思,即作家呼籲的.道德觀。

説教學設計

1、聯繫生活,導入課文。

2、初讀詩歌,把握內容。 為了不把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所以在朗讀上就要下功夫。學生在聯繫生活談自己感受、收穫,都是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朗讀先是“正確、流利”,在細讀基礎上,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和在自己理解基礎上,再讀出語氣、讀出感情。也就是體現了語文課的“讀中感悟”。(但教學中學生還是沒讀好,可能是學生感悟不到位,也與平時朗讀技巧指導有關)

3、精讀理解,感悟表達。在揭示課題之前先將第一節的內容分解導讀,通過問題提示、“留白”的方式引導學生分句體會詩句意思,並在理解詩句過程中反覆品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整個“問題導學”過程裏,老師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為理解本詩做足了鋪墊:世界之大,足以容納所有人的自由。隨着作者寫作思路的轉變,老師跟着將矛盾拋給學生:無拘無束的自由並非真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有條件的,需要做出“保證”的。在矛盾激發的同時,揭示課題“別擠啦”,揭示作者的中心意思“不要擠”,學生對它的接受與體會當然就自然且深入了。 聯繫生活理解詩歌中的道理,這也應該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一個難點、一個亮點。學生們只要結合生活實際談出自己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所以在細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把詩歌中的每一句話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繫起來談自己的閲讀感受、閲讀收穫。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説、隨心所欲的談,告訴學生把你讀這首詩歌時最先想到的説給大家聽,一人説,大家補充。學生們把自己身邊的不道德行為、社會中的不道德現象甚至關於對世界的和平問題的看法都談了出來。學生們自己總結了“真誠”“寬容”“善良”“健康”“和平”“和諧”“平等”等詞語,懂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知道了在生活中自己應該怎樣做。

4、藉助背景資料,領悟作者情感。

5、領悟現實意義,拓展延伸 “言為心聲”、“情動而辭發”,在多元化思維拓展的基礎上,當學生對“擠”有了自己的思考,他需要一個表述的機會及交流的平台,所以,就設計了寫詩的環節。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表達的需要,又可以鍛鍊其模仿課文形式進行詩歌創作的能力,還可以使探討問題的平台延伸到課堂外與教室的牆壁上。但是遺憾的是時間不夠沒有在課堂上寫,只能做為作業回去寫。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一、教材編排的特點

《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主要記敍了紅軍戰士為了北上抗日,不怕困難飛奪瀘定橋的感人事蹟。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全文分三大部分。1—3節講了紅軍為了北上抗日,必須趕在敵人前面奪下瀘定橋;4—8節講了紅軍不怕困難、不怕犧牲飛奪瀘定橋的經過;第9節講了軍奪取瀘定橋後,奔赴抗日前線。其中紅軍如何飛奪瀘定橋是重點內容。本文的思想教育內涵十分豐富,通過教學,可以教育學生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本文新的知識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學習掌握“瀘、湍、妄、潰”等7個生字;

2、品味“天險、關鍵”等重點詞句;

3、能運用“關鍵、浩浩蕩蕩”造句;

4、背誦第6自然段;

5、嘗試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6、能按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也是本單元的主要訓練目標,學生已在前一篇課文《沿着紅軍走過的路》中進行了一定的訓練。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以上述教材編排特點為依據,我確定以下這樣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瀘、湍、妄、潰”等7個生字。

操作目標主要有五個:一是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品味“天險”“關鍵”“浩浩蕩蕩”並造句;三是能背誦第6自然段;四是能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情感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紅軍崇敬的情感,繼而學習紅軍不怕困難、忠於革命的精神。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我確定本文教學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抓“關鍵”等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這一重點的確立,我還想體現以下兩個目地:一是通過品味語言,可以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對紅軍崇敬的感情;二是能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我們從語文教學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做能逐步喚起學生的內心現象,繼而達到入境使於情的境界,同時也對課文語言進行了二度創造。重點之二是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由於概括主要內容是國小階段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最高體現,但與學生實際概括能力尚有距離,所以藉助課題概括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本文教學難點之一;難點之二是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對紅軍的崇敬之情,讓學生學習紅軍不怕困難的優秀品質。只要依據是文中故事與學生現實生活相差太遠,較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四、教法的選擇及依據

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情導練”為主要教法,主要依據有兩條:依據之一是我認為激情導練法最能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可以加強訓練的可操作性,減少訓練中的無效成份,從而增加訓練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依據之二是我覺得這種以導練為主體的訓練程序,最適於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五、教學設計與依據

本文教學分兩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教學內容主要是藉助課題概括主要內容、分段及學習1—3節;第二教時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4—9節。下面我重點講講講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分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揭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有關紅軍的故事,接着通過激情談話引出課題。然後指導學生題,要求讀出紅軍英勇、一往無前的氣概。這一設計主要是為了感染學生情緒,為本文教學確定情感指向。

(二)藉助課題,概括主要內容

教師設問:圍繞“飛奪”,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教師同時整理問題並板書:為什麼飛

奪?怎樣飛奪?飛奪的結果?)這一設計的依據有兩條: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等能力。2、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接着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默讀課文,完成書面練習(1)(這一篇文章按順序來寫,先寫,再寫,最後寫。)這一設計目的是為下面概括主要內容做鋪墊,降低其訓練的難度。然後教師再讓學生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説,教師運用隨機點撥確保練習到位。這一設計主要想達到以下三個方面:1、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難

點;2、訓練學生求異變通思維;3、訓練學生遣詞造句、表達等語文能力。然後,教師再問:根據這一書面練習,你覺得學習一篇課文的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記敍的順序、課文的主要內容、分段、概括斷意等)最後老師引導學生把文章分為三段。

(三)學習1—3節

先讓學生默讀第一節,並打開幻燈(1)“因為( ),所以紅軍來説明瀘定橋不易奪取。並設問“天險是什麼意思?從哪兒可看出是“天險”?同時隨文學習“水流湍急”,最後讓學生通過自由讀、指讀等形式來表現瀘定橋的險。這一訓練組合緊扣“天險”這一訓練學生理解、表達、語感等語文素質,同時滲透了抓重點詞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

接着教師設問:第二節中哪一個詞更説明了奪橋已是非常艱險?並讓學生説説你為什麼注意到了“增援”一詞?同時隨文學“妄想”。這一設計我想體現以下三點思想:1、推動教學體現學法的`延續性;2、體現訓練的彈性策略,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3、通過推敲、比較、聯繫等方式,訓練學生理解、思維、表達等能力。

然後教師再引導學習第三節:你還從哪句話中體會到了奪橋已萬分艱鉅?這是教師打開幻燈(2),讓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因為,所以上級不能多給時間;如果上級多給紅四團一些時間,就會。”以此讓學生體會到紅四團戰士已別無選擇,再讓學生聯繫課文用“只有……才能……”的句式來説説紅軍眼前最迫切的任務。並引出“關鍵”一詞,同時引出爹第二個書面練習:“搶在前面,是紅四團( )的關鍵,是紅軍( )的關鍵,還可能是( )的關鍵。”這一設計我主要想體現分層訓練的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規定時間裏各取所需,差生完成第一個填空,中等生則完成前兩個填空,優等生則可對“還可能是( )的關鍵”作出種種內容各異但合乎情理的回答。這種承認學生差異的訓練方式,目地就是為了讓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提高,使學生在形成良好語文能力的同時,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心理機制。然後教師再讓學生根據完成的書面練習,用不同的句式來説説。這一設計我想可體現以下三大功能:1、強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2、訓練了運用“關鍵”造句的能力;3、訓練了學生語言轉換的能力。

然後教師激情小結:同學們,一場殊死的戰鬥馬上就要展開,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就擺在戰士們面前。搶在前面,這是紅四團生死存亡的選擇!搶在前面,這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關鍵;搶在前面,這更會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救國的沉重砝碼!同學們,此刻你的心中感受到了什麼?讓我們一齊來讀1—3節,把你的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若學生朗讀不到位,教師可讓學生在最能體現奪橋艱難的詞語下讀重音,再次朗讀。這一設計我認為有三個功能:1、檢測、小節的功能;2、情感釋放的功能。應該説此刻學生情感已積澱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機會釋放表達;3、訓練語感的功能。

教師延伸談話:最後紅四團究竟是怎樣和敵人搶時間,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惡戰和命運,我們下節課再學習。以此來給學生照成懸念,強化繼續學習的動機。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課文簡説:

《蒙娜麗莎之約》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2、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重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四、教學設計意圖:

1、談話、賞畫導入。教學開始向學生介紹《蒙娜麗莎》,通過觀賞圖畫,談感受,使學生對《蒙娜麗莎》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

2、讀課文,感受名畫。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恆美。我採用以下教學思路:

⑴ 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先讓學生速讀課文,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並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敍述順序。學生提供交流時間,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讀書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⑵ 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第二遍佈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祕,體會她的舒暢温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麼。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從扶到放的過程,即重點講解第六自然段,然後讓學生自己學5、7兩段。學完畫像這部分後,鼓勵學生當小小解説員。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引導學生交流細節描寫中感受到什麼。)

3、回扣前文,加深感悟。在學完了5-7自然段後,我們再回顧全文,讓學生不僅能從具體的描述中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還讓學生體會到從排隊等候中也能感受到這幅名畫的魅力。

4、課尾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後的晚餐》,和製作一個卡片,藉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不足之處:

一節課上下來覺得還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對於名畫,學生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去審視,所以應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本課的語言生動,文字流暢,而我在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我今天説的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白鷺》的第二課時教學。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因此教學本文除了帶領學生學會生字詞並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從而感受白鷺的美,感受文章描繪的意境的美。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將在課前製作好課件,用形象直觀的動畫演示以及優美的音樂薰染,幫助學生感受白鷺的美,使他們如見其形,如臨其境。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白鷺還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在學習6——9小節時,先讓學生輕聲讀六至九小節,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現了哪幾幅白鷺的畫面?學生很快就會進入“釣魚圖”、“瞭望圖”、“低飛圖”所勾勒出的優美的意境。

在欣賞“釣魚圖”時,先讓學生自由讀讀這一節,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讓他們在品讀中體會擬人句表達出的喜愛之情以及比喻句的韻味十足,“詩”趣橫生。再通過多媒體演示,讓白鷺在田間垂釣的畫面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他們得到美的薰陶。

在欣賞“瞭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想象:白鷺真的是在瞭望嗎?它可能在幹什麼?提示學生通過“早晨”、“孤獨”、“悠然”等詞想象出白鷺也許在等待早出的同伴、欣賞清晨的美景……就這樣,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望圖的回味無窮。

如果説“釣魚圖”讓學生感到詩趣橫生,“瞭望圖”使學生回味無窮,那麼“低飛圖”則給學生帶來無窮樂趣。欣賞“低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從“樂”字中體會白鷺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帶來無窮樂趣,並讓學生動起來,邊讀邊用雙手輕輕地做出飛行的動作,此時,整個教室出現了一幅白鷺羣飛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無窮的樂趣。

白鷺不僅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而且是一幅畫,一幅活的畫。然而。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作者是怎麼看的呢?通過引導學生朗讀第9節,體會白鷺就像一首優美的歌,同樣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然後出示艾青的一首詩:像雲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讓同學們讀一讀,説體會,再告訴大家,這首詩的題目是《芭蕾舞演員》。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芭蕾舞演員也好,白鷺也罷,都是美的精靈。提問:你們願意拿起筆,寫幾句話來讚美白鷺嗎?可以仿照艾青的詩句。然後交流自己創作的詩,最後師生一起配樂朗讀根據課文創作的小詩:

像畫一樣悠然

如歌一樣優美

似詩一樣精巧

比白鶴柔婉

比朱鷺輕巧

比蒼鷺清純

賞讀完全文,我再引導學生思考:白露是一首詩,生活中還有什麼也是一首詩?讓學生説一説,引導出羅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最後我想給學生留這樣幾道作業:

1、細細揣摩第七節,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是在瞭望嗎?》為題,用“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寫一段話。

2、學了這篇美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請寫下來。

番茄太陽”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以點連線帶面,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受明明笑中的樂觀。

二、教學重難點:

以點連線帶面,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受明明笑中的樂觀。

三、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抓住語言之本——描寫“笑”的重點字詞品味涵詠,以點帶面,引導學生逐層走進文本的內核,最終讓學生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啟迪,留下樂觀生活的信念。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找到支點。

1、檢查生字詞

2、指名分段讀文

3、老師提個問題測測你對課文的大概意思瞭解得怎麼樣。

(1)番茄太陽指什麼?

(2)師板畫一個笑臉:

4、你是從課文中的哪個句子發現的?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5、齊讀。

二、牽引笑線,感悟內涵。

1、為什麼説明明的笑臉就是番茄太陽呢?她的笑臉真有這麼美麼?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明明笑的語句。

2、交流後出示四個描寫笑臉的句子。

(一)第一回環,感悟笑容純美。

1、請同學們大聲地、動情地朗讀這些句子,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重點讀一讀。你覺得明明笑得怎麼樣?生讀句體悟。

2、小組交流

3、誰來讀讀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説説你所感覺到的?

4、生交流,師抓契機品評。

(1)每次從菜場經過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倆忙碌,女孩安靜地坐着,説話聲細細柔柔,特別愛笑。(文靜的、甜甜的、開朗的笑。)你能把這甜甜的笑讀出來嗎?

(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媽媽也在旁邊笑。(笑得很爽、很開心;明明爽朗的笑不僅給了自己快樂,也影響着家人。)你能把這開心的笑讀出來嗎?

(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烏黑的頭髮,象牙色的皮膚,精緻的眉和下巴,笑起來像個天使。(美麗的笑。明明長得很美,尤其是——)你覺得哪些字眼寫出了天使般的美?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

(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笑得動聽,使人回味無窮。)聽着這樣清脆的笑聲,給人一種——?笑聲能追着人走嗎?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4、是的,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強調明明的笑,正如你們所説的,明明的笑是開心的,是爽朗的,是清脆動聽的,是天真純潔的,你們説這樣的笑怎能不使人回味無窮呢?隨機板書:純真

5、就讓我們也來回味明明的笑。(男女分讀)

(二)第二回環,再悟笑中樂觀。

1、那麼這麼純美的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發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語言信息。生讀讀劃劃。

2、交流反饋。(五歲左右,是個盲童。……)

3、這樣的一個孩子,她是靠什麼來感受生活中的一切的呢?(摸、聽)

4、在我們的眼中世界是美麗可愛的,而明明卻看不到,她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中。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一定是困難重重的。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明明在生活中會碰到哪些困難。

5、是呀,明明的生活是如此艱難,假如是你,面對這一切,你會怎麼樣?可是明明呢?她未曾哭過,至少我們在課文中找不到她哭的痕跡。面對重重困難,明明依然笑着。

6、此刻,你覺得明明的笑又是一種怎樣的笑呢?(辛酸、令人心疼、堅強……)你能選擇其中的一個句子來讀一讀嗎?隨機板書:樂觀

7、讓我們再次感受明明的笑,這回,我們分組來朗讀。

(三)第三回環,領悟笑中温暖。

1、得出明明的笑已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同樣也感染着課文中的“我”。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生默讀標記。

2、交流反饋:生讀找到的句子。

3、出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自由讀,想想我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交流。你能把這種變化讀出來嗎?怎麼讀?齊讀。

3、是什麼使“我”的心情產生了這樣的變化?(是明明的笑產生的力量)還想再來讀讀明明的笑嗎?

4、僅僅只是“我”一個人在享受明明的笑嗎?你覺得還有誰也在享受着明明的笑?

5、現在你説説明明的笑還是一種怎樣的笑呢?(美好、給人希望、温暖……)隨機板書:温暖

三、指導書寫

1、自主觀察

2、重點指導(戚 左收右放,左撇用直撇,不宜過長。右部要舒展)

3、學生練習

4、交流反饋

“番茄太陽”説課材料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以點連線帶面,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受明明笑中的樂觀。

四、教學重難點:

以點連線帶面,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受明明笑中的樂觀

三、教學理念:

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為學生積累未來詩意生活的資本。本課設計抓住語言之本——描寫“笑”的重點字詞品味涵詠,以點帶面,引導學生逐層走進文本的內核,最終讓學生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啟迪,留下樂觀生活的信念。

四、教學過程

1、檢查預習,找到支點。

通過反饋課前預習,找到文中的關鍵句。“看着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2、牽引笑線,感悟內涵。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明明笑的語句。交流後出示四個描寫笑臉的句子。並説説你所感覺到的?生交流,師抓契機品評。

純真 樂觀 温暖

3、寫字教學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自主發現,把字寫美觀。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説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一冊,“一件難忘的事情”作文指導課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件難忘的事情”是第十一冊第三組基礎訓練的作文。通過對本單元講讀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閲讀課文《胡蘿蔔》兩篇文章的學習,體會葉聖陶和朱德熙兩位先生修改作文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並從他們的改文中學到怎樣修改作文的方法。圍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確定作文教學第二課時以指導學生歸納修改作文基本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有步驟地訓練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這次作文訓練用二課時。第一課時,根據題目“一件難忘的事情”的中心詞“難忘”,提示寫作的範圍和中心。激發學生回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難忘的往事,選取自己最難以忘卻而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鼓勵部分學生簡略口述事情的的主要經過和難忘的原因。通過示範,要求全體學生先列好寫作提綱後依據其順序進行作文,力求在教師巡迴指導下當堂完成初稿。第二課時,為達到學生初步學會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目標,指導學生以所學課文為範例,從葉聖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歸納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程序。以“仔細閲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複、增添完善、糾錯別字、斷句標點”為分步修改的步驟,使學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法選用:

為切實指導學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選用“範例方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是以範例化的知識結構理論加以取材。通過本單元兩篇課文的學習,從葉聖陶、朱德熙老前輩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修改文章的範例中,引導學生重温修改文章有哪些基本方法,以達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二是將範例理論具體化。指導學生依據範例,創造性地歸納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統一認識後,集體編寫成修改作文的程序。

三是理論聯繫實際。就是具體運用自編的修改作文的程序,在修改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運用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使實質訓練同形式訓練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修改能力。

學生指導:

歸納式。歸納式是指學生在接觸了較多的具體材料之後,教師引導學生從同類的若干例中歸納出某種學習方法。用歸納式指導學生初步掌握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學習方法,將這一學法運用於學生的寫作實踐中。

第一步,讓學生複習本單元所學的老前輩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二步,指導學生編列修改作文的程序,歸納為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

第三步,將歸納的學法直接應用於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出示目標

在導入過程中,教師熱情地將上一課時學生完成的初稿情況作簡要介紹。用“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激發學生修改作文“文章不是寫好,而是改好”的名言,引出本節課的作文教學目標:歸納修改作文的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讀寫結合,範例提示

回顧本單元所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胡蘿蔔》兩篇課文,從葉聖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體會修改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入手的。通過學生口述,從改詞語、改句子、刪去重複的詞句、增添不完善的句子、改正錯別字和標點、將長句斷成短句等方面逐一修改、明確要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應該像老前輩這樣對作文進行比較全面的修改。

三、探索規律,概括方法

通過範例,知道修改文章應遵循一定的規律,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應有一定的程序。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老前輩修改文章的規律,概括歸納編寫成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以“仔細閲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複、增添完善、糾正錯別字、斷句標點”為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用簡略的文字板書修改程序為:讀——詞、句、字、點——改

四、方法實踐、自我修改

按照歸納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是讓學生認真閲讀自己的初稿,文題對照,看作文是否突出了寫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想想哪些地方講得不清楚,哪些語句讀起來有毛病,把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記號,然後用修改符號按照下列順序逐一加以修改:

(一)推敲詞語。就是把用得不準確的詞語改準確。依據常常應用的規範的句式,判別作文中某句話裏的.詞語運用是否恰當、詞語搭配是否合適。詞語更換主要是使學生懂得詞語的意思、適用範圍和使用方法。對學生在文中詞不達意的典型例子詞語的誤用,指導時教師在不違背學生句子原意的基礎上,採用換詞法進行比較,由學生自行對比,識別某一詞語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可將學生作文中使用錯誤的詞語,用其例句作簡析,讓學生通過修改,逐步做到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二)理順語句。就是要把不通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修改時要逐句逐句的讀,尋找不通順的句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看句子成分有無殘缺或是語法上的毛病。還要看句子是否按邏輯順序排列,有無前後顛倒,句與句是否銜接連貫,合乎事理,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應遵循其規律。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病句和前後不連貫的句子,教師可選擇其典型由學生識別並加以修改,在共性問題上形成共識,明確句子要通順連貫,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必然聯繫,句意要符合客觀事實,並逐步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法。

(三)刪改重複。就是刪去重複囉嗦的詞句。這是由於國小生所接觸的詞彙不豐富,書面語言還達不到能恰當地運用詞語和句子表情達意,所以作文中常常出現近義詞重複使用。加之學生思維的侷限性,不能對事物的方方面面進行細緻的描述,僅從某方面去反覆敍説。作文修改中指導學生刪去重複囉嗦的詞句,適宜的方法:一是句子中如有相同的詞語或近義詞,視為重複,刪去多餘,只需保留其中之一;二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句子,有兩句以上意思基本相同,視為囉嗦,應刪去一句,保留自己認為已經表達清楚意思的其中一句,使句子簡潔明白。

(四)增添完善。就是增添一些詞句,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完整。由於國小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有限,即使是已經學過的詞語尚不能恰當運用,作文時常常出現句子的主幹成分殘缺或者是平鋪直敍。對於主幹成分不完整的句子,應指定學生仔細查閲,發現缺漏,宜補則補;意思交待得不清楚的,該添必要的句子就要添寫上。同時還要善於引導學生對所描寫的事物展開合理的想象或者有機的聯想,使學生增添完善的書面語言,儘量能夠做到傳情達意。

(五)糾錯別字。錯字別字,在國小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同音字、形近字易混;多筆少畫的字易錯。加之作文時,學生對尚未學過或未記熟的字詞,暫用同音字替代。修改時一是學生自學運用字典查找;二是教師解答。將學生需求的字詞板書明示,對形近、同音和多筆少畫的字在寫法和用法上再加指點;三是巧妙引導,讓學生自己悟出。從而訓練學生掌握糾正錯別字和識記運用漢字的方法。

(六)斷句標點。

成篇的作文是由自然段中的若干相關的句子組成。作文時,國小生一般只偏重文字書寫而不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的一點到底或者都是句號,長句也比較多。斷句,這裏指的是將學生作文中的長句用逗號斷開,把長句改成短句。對特殊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再加提示,促使標點符號錯的要加以修改,無標點的逐一加上標點,達到學生作文修改的最後階段在全文中使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七)總結昇華。鼓勵學生學習老前輩修改文章的精神,增強修改意識,在國小生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原則上教師不作大而全的批發和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原意,立足於學生的原文,放手讓學生在自己的初稿中發現問題和自己修改,激發學生修改意識和興趣,修改時要學習葉聖陶、朱德熙先生修改文章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精神。修改即使到了學生謄寫作文時,也要激發學生要有邊謄邊改的修改意識。謄好後還要邊讀邊審。從而養成反覆閲讀、仔細推敲、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逐步學會能夠修改自己的作文。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7

一、教材説明:

課文《爺爺的蘆笛》是蘇教版第十一冊中的一篇閲讀課文。這是一篇行文優美,又不乏哲理的短篇小説。主要寫了一個叫強強的小男孩到爺爺的小閘屋度過了一個狂風大浪之夜,逐漸成長起來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的道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描寫了強強對爺爺小閘屋的想象,那裏景色怡人,令強強深深地嚮往與眷戀;第二段(2-6)寫我來到爺爺的小閘屋,並拉着爺爺做了一支蘆笛;第三段(7-10)描寫潮汛來時,漆黑的夜晚狂風大作,海水狂怒,肆意襲捲。爺爺的小閘屋在波風浪谷中顛簸,隨時將被巨浪淹沒的險境以及在爺爺的小屋獨處的強強的焦急與恐懼。第四段(11-13)描寫了強強在大浪的餘波聲中,再次聽到爺爺悠揚的笛聲,想起了爺爺平時愛説的一句話,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從而覺得自己變得勇敢起來。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環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襯托作用,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等句子的意思。

4、憑藉課文語言材料,明白經風雨、見世面,接受實際鍛鍊,對自己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重點:

課文重點是第三、四兩段,描寫自然環境和強強心理活動的語言很精彩,要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體會,並熟練背誦,增加語言積累。

四、教學難點:

聯繫課文和學生生活實際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這句話既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五、教學流程:

如何讓這羣六年級的學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且比較到位的理解文章的深遠意藴與獨特構思呢?我準備這樣來教:

第一課時中我幫助學生掃清字詞障礙,理清課文思路,初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突破難點。

第一段通過引讀將學生帶入意境,從碧藍碧藍、翱翔、閃閃爍爍等詞語體會強強想象中小閘屋的美麗和強強對小閘屋的嚮往。從三折兩卷體會爺爺做蘆笛的本領高。

第二段通過同桌互讀(強強和爺爺的兩段對話)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第三段在狂風暴雨的音樂伴奏下師範讀,使學生感受到環境的改變。這時問:強強真的如他所説不怕嗎?(不是,他十分害怕)他為什麼害怕?(大海狂怒)自讀課文,劃出你認為描寫大海狂怒和強強害怕的精彩句子,寫上批註。學生交流時,師注意朗讀指導,做到熟讀成誦。強強如此害怕是因為他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夜晚。在他害怕時聽到一種奇特的聲響。怎麼是奇特的呢?請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想象一下,爺爺想通過笛聲對強強説些什麼?學生展開想象。

第四段通過以上的讀、説,學生已經水道渠成,可以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對最後一句話的理解。

最後,請學生拿出摘錄本,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金色的腳印》是一篇略讀課文,它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也展示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通過分析教材,依據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還分析了這一課的德育滲透點。

1、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能力訓練點:

⑴培養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四、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五、德育滲透點

1、透過正太郎和狐狸的親密關係,讓學生從小樹立愛惜、保護動物的意識。

2、透過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間不可割捨的親情,進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其中我把……放在了重中之重。

【談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談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教案時我充分考慮了教學重難點,利用學生的已知和生活經驗,從學生的讀書感受出發,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並捕捉學生情感思想上的變化,使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析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而且我班的學生也比較活躍,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

【講過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學生情況以後,為了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我始終以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貫穿全課。主要教學過程設計為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我首先出示課件:我們學過了狐狸和烏鴉,狐假虎威等課文,能説説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嗎?看着伴隨自己成長的故事插圖,孩子們紛紛説出了自己對狐狸的印象。可我卻話鋒一轉:一直以來老師和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可讀了一篇文章後,我反而非常佩服狐狸,想知道為什麼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開始聚精會神地讀課文,看得出他們已被課文裏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學生初讀後,我順勢問道:“有什麼想説的嗎?”孩子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兩隻老狐狸為救出小狐狸,冒着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這種生死與共的親情,挺讓人感動的。“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蠻有人情味的。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討論課文內容。而且告訴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思維觀點。這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我把它們歸結為三大類:

1、老狐狸為什麼要冒着生命危險去救小狐狸?

2、正太郎為什麼能和狐狸建立親密關係,並能得到狐狸的救助?

3、課文為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接下來讓學生自主探究,比一比看誰能自己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此舉再次掀起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使學生主動積極投入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感受、體驗、理解文本。

在交流過程中,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着合作。可説來説去,我發現孩子們始終圍繞前兩個問題在説,而無一人提及第三個問題。經詢問才知他們或者是不理解,或者是明白一些但想法不成熟不敢説。在那一刻我感覺到每個孩子都產生了合作的慾望,於是抓住這一契機,讓孩子們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交流後的彙報證明了我的選擇是對的。當時的課堂是這樣的:(播放錄像)

這一環節通過自主探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通過合作交流,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學生也逐步感悟到: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們要和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更重要的是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的這

種感人至深的親情,衝擊着孩子們的心靈,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之情悄悄地在孩子的心田生根發芽。

四、表達心聲,昇華主題

孩子們沉浸在狐狸一家的親情中,我趁機放上一段略帶傷感的`音樂,用飽含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心中湧動的情感:自己讀一讀你感動的句子,句子裏包含狐狸的多少心聲啊,老狐狸不能言,小狐狸也不能言,但我們能言,請替它們説一句心中的話吧。前面情感鋪墊,音樂的渲染,教師語言的感染,讓孩子們深深沉醉其中,孩子們的情感被點燃了,激發了,教室裏出現了動人的場面:空靈的音樂流淌着,孩子們動情地朗讀着,真誠地述説着,時間在這一刻彷彿靜止不動了,一種美妙的情感在教室裏傳遞着。聽聽孩子們替狐狸表達的心聲: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保護你的;我的兒子,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會放棄的;人們啊!如果你們都能像正太郎一樣愛護我們該多好啊!……孩子們真正走進課文了,融進課文了,彷彿自己就是文中的一個。

面對孩子們的如痴如醉,我被深深感染了,可內心總覺得還缺少些什麼,這時剛好班上侯文麗同學發言説:“老狐狸為救小狐狸、想盡了辦法,甚至不顧生命危險,它們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使我非常感動,這讓我想起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他的話一下子使我豁然開朗,原來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精神的昇華、情感的碰撞和來自內心深處的東西。於是我順勢説“侯文麗同學的體會感人至深,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對待孩子的愛是那麼偉大,無私,而我們作為孩子有沒有象父母愛孩子一樣的心愛父母呢?”沒想到同學們齊刷刷地回答:“沒有!”隨即又馬上改口,齊聲道:“有!”這個自相矛盾、在幾秒鐘之內改變主意的説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即抓住這個問題,讓孩子們説説為什麼同樣一個問題,在短短几秒鐘內,就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呢?課堂頓時沸騰了,同學們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跡,幾乎每個人都舉起了小手,有的人激動地回憶起自己生病時媽媽無微不至照顧的事,有的後悔地回憶起自己頂撞父母的事,有的盡情地回憶自己孝敬父母所做的事……大家一至認為,在對待父母的愛上,自己做得不夠,以後應該象父母愛自己一樣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然後我又充滿激情地説“你們有父母的愛是快樂的,父母有你們的敬是幸福的,返回大森林的狐狸一家又怎樣呢?(出示課文插圖)你能續寫這個故事嗎?課上到這裏,孩子們心潮澎湃,心中激起情感的漣漪,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續寫故事的提出,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願望,一篇篇充滿愛心,承載祝福的文章便應運而生了。

【想成功】

整堂課我被文中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感動了,被文中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感染了,用自己的情,文中的情激發了學生的情,使課堂始終被一種濃濃的情感包圍着,這份情感隨着讀書的深入,對話的深入瀰漫開來,散發到教室裏每一個角落,滲進每一個人的心田。

【思失敗】

一節課有成功的亮點,也必有失敗的遺憾,反思整堂課,我對於培養學生從小樹立愛惜、保護動物的意識一處做得不夠到位,其實孩子們這一思維的火花在表達心聲,昇華主題一節中,替狐狸表達心聲時就曾閃現過:人們啊!如果你們都能像正太郎一樣愛護我們該多好啊!如果這時我引向深處:學了這篇課文,你打算以後怎麼做?感動於正太郎所作所為,感動於狐狸一家親情的孩子們必能從內心深處,發出保護動物的呼籲。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卻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不知不覺中保護動物的意識便深深印在學生心中。

【結束語】

課堂應該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樂園,而不僅僅是表演的天地;課堂應該是學生豐富個性、健全人格的場域,而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工作間;課堂應該是滋養性情、陶冶性靈的生態環境,而不僅僅是教書育人的簡單循環。這是教師的需要,這是學生的需要,更是時代的需要。正所謂心隨我動,我隨心動,動中有你,動中有我,動中昇華,動中提高,那麼就讓我們帶着這份心動用生命去喚起生命,用真誠激發真誠吧!

國小六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9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匆匆》。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我們六年級課文第十六課《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對時光的流逝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文章先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然後通過“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這一系列描寫,具體再現日子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後抓住“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結尾,照應開頭,突出作者關於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歎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還多處運用比喻,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在行文中流露出時光的可貴。同時,時間是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也在進而滲透出生命的可貴,珍惜時間,就是珍愛生命。

1、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進而珍愛生命。

2、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3、課前準備:

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本文文辭優美、情感濃郁,由於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用有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讀,邊讀邊想,讀想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同時,圍繞文中的重點句子,發揮想象力,聯繫實際,理解句子的內涵,通過口語練習和放些練習的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 説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基於六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基本的自主學習方法,所以本節課將繼續滲透三種學習方法:一、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二、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在學生朗讀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來去匆匆後讓學生也寫寫自己或身邊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即仿寫),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三、從閲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也是我們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告訴他們,閲讀的時候,可以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四、説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温情導入,引出“匆匆”

老師用充滿温情的語言導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國小生活過去了還能再回來嗎?那麼。是誰帶走了我們的往日?是誰讓我們就要和國小生活説再見?(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6課《匆匆》,齊讀課題,然後揭示課題。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簡介作者及散文。

(三)、初讀美文,感知“匆匆”

分別請幾名同學讀課文,教師和學生評價。力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學生讀的時候教師適時正音,提醒他們注意節奏,注意“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等詞語的讀音。

(四)、精讀美文,品悟“匆匆”

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老師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教師這樣引導和鼓勵孩子:同學們,通過剛才大家有感情的讀課文,每一個人對本文都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和認識。那文中那些句子或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使你為之感動呢呢? 然後,學生各抒己見,這裏可以打亂段落的順序,尊重學生的意見,給學生充分的發表意見的機會,但是教師要積極引導,可適當表揚,也可隨機引導,教師課堂準確調控,為本節課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要抓住以下重點段落進行品讀,當學生提到這幾個段落的時候,相機引導。

我這裏就按順序去説,所説到的也就是在師生互動中,要引導學生感悟得出的。

1、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看見了哪些畫面?

教師引導:……是啊,月缺月圓,花開花謝都是自然現象,是時間飛逝的痕跡,那麼你想想看作者的心裏在想些什麼?他的心情現在是怎樣的?那麼我們説説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才能讀出作者的這種心情?作者用心寫的這篇散文,我們應該也用心靈去誦讀。

2、第二自然段。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匆匆而過,作者面對自己無意間溜走的“八千多個日子”心裏有什麼感受呢?他會説些什麼?學生想像發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體會惋惜之情的重點句子: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為何“頭涔涔”?為何“淚潸潸”?重點指導作者對“我的手漸漸空虛”的朗讀。

3、精讀第三自然段:我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匆匆而逝的呢?老師和同學接力讀。

在我們的生活中,日子是在怎樣的不經意間消逝的?學生自由説,從切身體會到時光匆匆永不停息。抓住“跨、飛、溜”等動詞讀,讀完後想想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幾句話。

新課標指出: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在這裏我們由讀引入寫,讓學生在讀懂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 深入作者入內心深處讀第四自然段:面對如此匆匆而逝而又了無痕跡的日子作者覺醒了麼?他心裏在想些什麼呢?從哪兒看出來的?引導學生讀給大家聽。把覺醒讀出來。指導朗讀感受作者內心的自責,以及內心的一種淡淡的鬱悶和傷感。在學生自由説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引導:日子除了“如輕煙”、“如薄霧”還像什麼?你能説出更美的句子嗎?在這裏以讀促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然後進一步結合文中重點句子,邊讀邊品,聯繫實際,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五)、統觀全文,讀一讀學生喜歡的優美句子。

(六)、樹立衝突,激發學生思維碰撞。

在這裏,學生們通過品讀和想象已經瞭解了課文內容,能夠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時間的匆匆流逝的無奈,可以乘勝追擊,拋出問題:同學們:通過剛才大家的分析和品讀,你感到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學生會説出“難過、後悔、無奈、、、、、、”等一系列詞語。那麼你猜一猜本文作者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學生會眾説紛紜,然後多媒體出示朱自清先生的簡介和一生成就簡要。進而使學生明確,正是因為珍惜了時間,朱自清先生才有了這麼多的成就,正是因為珍惜了時間,朱自清的生命才會更有意義。同時,引導學生了解到,朱自清先生一生成就仍在歎息時光的虛度,那麼作為國小生,我們在珍惜時間的問題上又該怎樣去做呢?

在充分理解了作者的心情後進行仿寫:作者認為自己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你的呢?請你寫一寫。寫後再次插入作者有關資料讓學生了解,正是因為作者對人生的思索,為自己的徘徊而不甘、而不平,才造就他的有所為、有所痕跡,作者不是白白走了。進而引發學生思考:你們願意在這個世界上白白走這一遭嗎?你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閒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思考後自然引出本節課最後一個環節——

(七)、課外延伸,昇華“匆匆”

我們學了這篇散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你對以後的日子有新的認識和打算嗎?能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嗎?再次回到第一段,深化主題: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好好把握,讓人生過得充實、有意義!

最後,引導學生交流剛才的隨筆,老師也出示一篇自己的隨筆,配樂《秋日私語》,指生讀:“時間是無情的雨,時間是無聲的風,時間無處不在,時間在何處遁形?浪費了時間,時間也會將他拋棄最遠,珍惜了時間,才會珍愛生命,才會贏得成功。”

教師隨配樂説道:“朱自清先生,反思時間反思生命,是因為他深深的懂得了”學生隨教師手勢齊讀:“珍惜了時間,才會珍愛生命,才會贏得成功。”“朱自清先生一生碩果累累,給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更是因為他深深的懂得了——”學生繼續齊讀:“珍惜了時間,才會珍愛生命,才會贏得成功。”

全課結束。

五、説板書設計。

16、匆匆

(朱自清)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人無再少年 珍惜時間

(這樣的設計是讓學生能從時間的名言、到課文中作者的感悟、再到自己的感受,一目瞭然。)

文章內容無具體事件,板書很難找到立腳點。為充分調動師生兩個積極性,打破板書是“教師責任田”的專制行為,促進師生活動的默契及其合作精神的培養,我採用了合作型板書。時間如流水,我用水滴包裹着“匆匆”二字,滴入時間的河水裏,一艘艘載滿時間的小船,一去不復返地流向遠方。如詩如畫的教師板書讓學生進入了情境,引起了學生心靈的共振,緊接着讓學生板書珍惜時間的名言“時間就是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學生通過學課文,寫名言,悟道理,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