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説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4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説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白鵝》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首篇課文。本單元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專題,編排中外作家4篇作品。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體會到同是寫動物,不同的作家觀察角度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語言風格各有特色,引導學生學習作家表情達意的特別方式,豐富積累,提高讀寫能力。

《白鵝》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豐子愷眼裏這白鵝儼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執,忠誠而可愛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裏行間每每滲透着那份欣賞和愛憐。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晰,從鵝的叫聲、鵝的步態以及鵝的吃相四方面,非常細膩而傳神地描摹了這位動物朋友。本文有兩個文學表現手法相當突出:一是作者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鵝的特點。二是作者善於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篇課文我預期用兩課時上完。今天我要上的是第一課時。下面我從以下方面來説説這節課的設計: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課文中一些生僻字詞,正確認讀四字詞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整體感知白鵝高傲的表現,深入瞭解鵝的叫聲和步態特點,體會作者運用對比描寫動物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培養學生的閲讀與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學生保護動物,和動物做朋友。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並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的叫聲和步態特點的。

本節課的難點:體會作者運用對比、擬人等方式描寫動物的寫作方法;背誦相關段落,積累好詞佳句。

四、説教學教法:

雖然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具備了聽、説、讀、寫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的思維正向抽象的思維轉變,學生對於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策略方面,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悟、從讀中品味。作為教者的我們只有幫助學生建構這樣的感性的語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語言的精妙之處

五、説教學過程:

在引入新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背誦古詩《詠鵝》,感知鵝在人們心目中的通常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入文本做好鋪墊。

在學生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認讀本課的字詞。因為作者是二十世紀初的一位奇人,所以文字表達很明顯地帶有二十世紀初的語言特點,文中有好多具有文言性質的詞語,如窺伺、侍侯、頗像、奢侈、淨角、供養不周、不勝其煩、引吭大叫等詞語不僅很難讀正確,而且還很難理解,為孩子解讀文本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我覺得這一部分的教學更不容忽視,為了能使學生掌握這些詞語,在學生初讀課文階段,我先將這些很有特點的詞語單獨出現,讓學生反覆認讀與強調,接着再來整體感知課文。有了前面的鋪墊,後面品讀課文時,學生就會感覺輕鬆很多。所以我今天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在這些詞語的教學上,目的就是為孩子能更好的理解文本內容打好基礎。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出重點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並以此為主線展開教學。在每一次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獲得新理解、新感悟之時;在師生、生生每一次深度對話、交流,獲得新體會、新思考之後,我都會讓學生回頭再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通過反覆品味,反覆咀嚼,讓學生的理解、感悟、體會、思考逐層昇華,並適時內化為漸愈細膩的'情感,外化為抑揚頓挫的朗讀。

接着讓學生通過解讀中心句過渡句,瞭解到白鵝的高傲主要表現在叫聲、步態和吃相這三個方面。

然後再引領學生深入學習課文,通過抓重點詞句瞭解白鵝的叫聲、步態的特點。這些環節教學我主要採用想象、對比等多種手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以期展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展示學生的個性。

如: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抓住“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這幾個代表白鵝叫聲特點的詞語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從詞語中感受到白鵝叫聲之大,叫聲之兇,並帶着這樣的感受讀好這幾個詞語,再進行想象鵝那樣大聲、兇巴巴地會叫些什麼?通過想像,補充了課文的空白處。由此指導朗讀和背誦,學生讀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對課文“高傲”的理解。

在教“鵝的步態”這一自然段的教學中,作者把京劇裏淨角出場的樣子比喻鵝走路的樣子。對“淨角”一詞學生很陌生,淨角是怎樣出場的光憑老師的講解學生也很難理解。所以我就借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淨角出場的模樣,感受到原來“淨角出場”是如此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緊接着體會作者通過鴨和鵝比較的方法突出鵝的步態特點,想象它們走路的樣子,讓學生運用對比和表演的方式讀描寫鴨和鵝的句子,這樣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進一步感悟作者細緻觀察的態度和用詞的準確;二是學生在多種感官及師生合作參與的學習中獲得愉悦的體驗,提高效率。

在開展這兩個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在最後都設計了背誦的環節。這是我在以往的閲讀教學課上一直堅持和關注的環節。因為我認為背誦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最快捷、有效的策略之一。我在以前從事語文教學時,對學生的要求是每課必背,長篇背重點段,短篇背全文,因此學生背誦的負擔相對而言是有點重的。所以我常把背誦環節放到課堂上,當然,我並不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個個都會背,這也不現實,我的目的在於一讓學生重視背誦這一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快速背誦的能力,二減輕學生回家的課業負擔,課堂上背個大概,回家再鞏固幾遍就基本上可以背熟了。

最後在整節課結束時,我將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及收穫。同時讓學生明確我們下節課的學習內容。第二課時我準備重點學習以下內容:1、瞭解鵝的吃相2、體會作者通過反語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的寫法3、掌握課後要求會寫的生字。

我希望這節課能達到以下預期效果:

1.追求一個真字

這節課,緊緊圍繞“讀”展開教學,真正帶領學生讀書,在文中走上一個來回,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檢查讀書,把全文讀成了一句話:“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又讀成了一個詞語“高傲”。整體感知課文,繼而又品讀“高傲”體會白鵝高傲中透露出的有趣和可愛,通過這一來一回,讓學生做到真正讀書、感悟、品味。

2.突出一個實字

語文課堂應成為學生聽、説、讀、寫的學堂,這節課以實實在在讀書為主線,在讀書的過程中,識字、學詞、培養學生的語感,老師與學生能同感共悟,體會情趣,實實在在理解語言、積累語言。

3.貫穿一個趣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節課,我希望能通過創設有趣的情境,運用風趣的課堂語言,發掘文中鵝的叫聲和步態的有趣點,營造輕鬆、情趣昂然的學習氛圍,讓趣學貫穿教學的始終。

説課稿 篇2

一汪翠綠的湖水邊,一個普通的老人和一羣快樂的海鷗相依相隨,這是一幅多麼和諧的圖畫。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有一天老人與世長辭,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這是何等悲壯的場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讓我讀過之後不得不為人和動物之間有這樣真摯的情感而動容。《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所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幅動人的畫面,更是那無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後的感動。

為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在情感朗讀中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瞭解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2、學習描寫海鷗動作的詞句,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們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們的加倍回報。

3、通過學習課文的細節描寫,學會如何真實具體地表達感情,並進行語言積累。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詞句,體會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整個教學過程設計了四個環節,分別是1、入境,感受海鷗老人;2、入景,欣賞和諧畫面;3入情,體會靈魂震撼;4表達,祝福海鷗老人。下面具體談一談這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

一、 入境,感受海鷗老人

首先,出示海鷗老人吳慶恆的照片。“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照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照片上的老人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麼?”(學生自由發言)。然後齊讀課文的第二小節描寫老人外貌的部分,讓學生感受一下課文是怎樣描寫老人外貌的。

接着教師總結“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吳慶恆。吳慶恆老人被昆明市民親切地稱為“海鷗老人”,他和海鷗之間地故事在各大媒體報道之後,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吳慶恆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鷗之間的深情厚意。”

二、 入景,欣賞和諧畫面

這一環節主要是教學課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1-11小節,主要圍繞一個“讀”字,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來想象老人與海鷗的和諧畫面。教師提問“在這一部分中你看到了哪幾幅畫,畫中有些什麼

,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可以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來描述畫面,並暢談自己的感受。

畫面一:老人喂海鷗。首先,教師範讀,在朗讀時要注意讀好“很小心”、“退開一步”、“撮起”、“掃”這幾個詞。接着提問1、從老人喂海鷗這幾個動作的細節描寫中你看出了什麼?(可以看出老人動作的嫻熟,老人與海鷗配合默契和諧)2、海鷗飛成的樂譜能唱出一支怎樣的歌?學生可能會説“快樂的歌”、“自由的歌”、“飛翔的歌”等等。然後,再讀課文(請學生個別讀),感受老人喂海鷗的畫面是一篇有聲有色的和諧樂譜,讓圖畫和音樂融為一體,讓靈動的畫面唱起美妙的歌。

畫面二:老人給海鷗起名字。“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老人,在空中飛翔着那麼多海鷗,他都能一一喊出它們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描寫這幅畫的語句,感受一下海鷗老人的親暱和他對海鷗的愛。”(學生齊讀課文,親暱的語氣)。相機教學“抑揚頓挫”把“抑”與“仰”、“柳”等形近字進行區分,並讓學生知道“抑”的意思是“低”,整個詞語的意思是“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悦耳。”同時,讓學生用“抑揚頓挫”造句。教師總結“剛才老人喂海鷗時起起落落的節奏譜出了一篇和諧的樂譜,現在老人親暱地呼喚着海鷗的名字,又好像抑揚頓挫的和諧歌唱,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就好像交響樂,正一章一章地演奏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他們又在唱些什麼,説些什麼了。”過渡到畫面三。

畫面三:老人和海鷗親暱地講話。我們好像聽到一陣陣親切喃呢的和諧交流。靜下心來聽一聽他們在説些什麼呢?(多媒體播放畫面和音樂),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老人與海鷗之間可能會有的對話。如:老人説:“獨角、灰頭、紅嘴、老沙、公主,快來吃食啊!”海鷗説:“謝謝你,老爺爺。謝謝你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來給我們送餐,和我們做伴。”

通過這三個畫面來展示和諧的樂譜,和諧的歌唱,和諧的交流,最終突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那種和諧快樂。三個畫面,三首歌,讓學生感受音樂和畫面的和諧交融。

三、 入情,體會靈魂震撼

(首先出示老人喂海鷗的畫面)這是一個普通的老人,更是一個特殊的老人,他愛海鷗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託在海鷗身上,讓我們再看一看那幸福的眼神,多麼美好的畫面,可是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這樣美好的畫面再也看不到了,老人去世了,這是他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當這張照片出現在湖邊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教師引讀13、14、15小節)。

接下來,第13、14、15小節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從字裏行間,你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情感?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海鷗的心情嗎?

生:戀戀不捨、難捨難分、焦急萬分、心如刀絞般疼痛,等等

師:海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生:因為老人十多年來,一到冬天,就每天必來給海鷗送食物,和海鷗做伴。

因為老人把海鷗看作是自己的親人。 ……

師:親人?誰能舉例子,説説誰是你的親人?

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師:親人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 海鷗和老人、動物與人類之間有血緣關係嗎?很顯然沒有

。但是,老人把海鷗當作了自己的親人,海鷗把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了。文中哪一句話直接點出了海鷗是老人的親人?

學生回答後出示句子: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瞻仰”寫出了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

從“急速”一詞,我感受到了海鷗那種焦慮、急切的心情。

師:你還從哪裏讀出了海鷗對老人親人般的感情?

學生討論後交流

交流1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生:從“紛紛”一詞,我體會到這麼多海鷗行動一致,似乎有誰在無聲地指揮。

“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指導學生朗讀,讀好這句話)

交流2: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脱出身來。

師:這裏兩次用了“撲”這個詞,為什麼不用“飛”呢?

生:因為海鷗們意識到就要和老人永別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們拿走遺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遺像能停留一會兒,所以用“撲”比較好,更體現出海鷗們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

師:這麼多的海鷗快速撲來的景象是多麼壯觀、美麗啊!這麼多的海鷗來送別老人,這場面是多麼悲壯啊!一起讀讀這兩句話,讀出美麗的海鷗對老人的一片深情。(學生朗讀)

接着,教師出示説話練習“海鷗的心裏是老人,海鷗在鳴叫什麼?(目的是讓學生把前面的課文説進去)”。“老人的心裏是海鷗,老人在呼喚什麼?”把學生分為兩組,一半做老人,一半做海鷗,先寫一寫再交替發言。

四、 表達,祝福海鷗老人

老人離我們而去了,許多人來送他,沒有悼詞,沒有哀樂,只有那張與海鷗一起的照片相依相隨,你想不想來祝福一下老人?假如你是海鷗,你會怎樣祝福老人?假如你是人們,你會怎樣祝福老人?

本課的作業設計是:收集描寫人和動物之間的真情故事,並寫一寫讀後的感受。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月亮姐姐的新夥伴》是國小語文,思想品德第三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知識性童話。

從內容看,它與第四單元19課的《海娃娃》有類同性,這兩篇課文都以童話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介紹一些科學知識,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海娃娃》介紹了人們利用海浪推動發電機發電的知識。《月亮姐姐的新夥伴》通過月亮姐姐與人造衞星的一番對話,告訴我們人造衞星對人類的貢獻。

在寫法上,它主要採用了對話形式。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安排這樣一個訓練點:即對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的常規技能訓練。另外,課文第三段出現了一個“……會……會……會……會”的句式,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這個句式,學以致用,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建築的材料。

根據《大綱》對國小二年級的教學目標,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可操作性,易檢測的要求,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認識:

理解課文第三段的內容,知道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造衞星能幫人們做許多事,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2)發展語言:

a.會讀出生字表上的生字,能正確書寫“轉、播、視、察、尋、煤、炭”這七個生字,多音字“轉”能據詞定音;理解“人造衞星、轉播、新聞、尋找、煤炭、日日夜夜、不停地轉”等詞語的意思;能寫出“尋”的'近義詞。

b.能讀通課文,背誦課文第三段。

c.模仿“會……會……會……會……”的句式説話、寫話,體現讀寫結合。

(3)發展思維:

用學習人造衞星第一個功能的思維策略,瞭解另外幾個功能。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正確書寫第三段中的七個生字;會説人造衞星能做哪些事。

難點:瞭解人造衞星能幫人們做哪些事。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的教學設計着力體現“以讀促講,以講促讀”的教學特色,注重教給學生學會讀懂知識性童話的學習方法。

2.學法

二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但他們的思維仍以直觀、形象為主,持久性差,教學時要注意動靜搭配,有張有弛,要充分運用幻燈、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以一帶三,以讀帶寫”,使學生化知識為能力,是本課時教學的終極追求。

“以一帶三”的學習方法主要體現在兩個環節的設計上:

a.在學習“人造衞星會……會……會……還會……”這句話時,教師指導學生學懂第一會,以此帶動學生自己學另外三個“會”的內容。

b.在掌握“會……會……會……還會……”這個句式時,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以致用。

三、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教學一開始,我們利用直觀教具錄像,把遙遠的宇宙空間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説説月亮、地球、星星。知道星星是月亮的夥伴。在這一過程中,結合學習“日日夜夜,不停地轉”兩個詞,理解詞義,引出課題,學習“夥伴”一詞,齊讀課題。

2.讀讀課題,你知道哪個字最重要?針對“新”字,你想知道什麼?(月亮組組的新夥伴是誰?它有什麼本領?)

3,對啊,小朋友提的這些問題真有水平,怎麼辦呢?請打開書,讀讀課文就會明白的。

這樣設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解疑能力。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抓住“人造衞星會幹什麼”這條主線,既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又在語言環境中學習了生字新詞。

1.月亮組組的新夥伴是誰呢?它會做哪些事?讓學生自讀課文。並提出下列讀書要求(投影出示):

(1)讀讀課文,遇到有拼音的字讀正確。

(2)用“~~~~”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意思,自己不能讀懂的詞語在下面畫上“?”

(3)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請用“1、2……”標出。

這樣,通過讀、劃、想的過程,不僅知道課文所寫的事,而且促進了閲讀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

2.檢查閲讀,及時反饋。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自學情況。這一環節教學時,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音難,形難字,易錯字,有針對性指導。“轉、視、察”三個字是翹舌音,“停”是後鼻音;“轉”又是多音字.要據詞定義。我們藉助(動作演示)形象感知,並結合看拼音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訓練,進一步掌握“轉”的用法。這一課中“轉、播、察、煤、炭”5個字形難,筆畫較多,筆順容易寫錯。教學“轉”右半部第3筆是“豎折撇”,要一筆寫成,“察”的中間部分,“煤”的右上部分重點書空。

(2)總結識字方法,指導書寫。識字教學不光要讓學生學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根據這一課生字的特點,本課時主要採用以下識字方法:a.採用形聲字識字;b.編字謎記住字形,熟字加偏旁記字形。

(3)抄寫自己認為難記生字兩遍。

(4)指名分段讀課文,讀正確。

這樣,既幫助學生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在語言環境中掌握了生字的讀音,學習了生字新詞,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精讀重點段,培養能力

第三自然段是人造衞星迴答月亮姐蛆的話,具體地介紹了自己的本領。要求學生會説出“人造衞星會做哪些事”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可這樣進行教學:

1.月亮姐姐的新夥伴是誰?它是怎樣介紹自己的?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找出人造衞星介紹自己的一段話,用( )做上記號。

2.讓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3.學習第一句。

(1)齊讀第一句,你知道了什麼?(月亮姐組的新夥伴是人造衞星。人們把人造衞星送上天。)

(2)討論:a.什麼叫人造衞星?(幻燈演示,講解人造衞星)。

b.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把人造衞星送上天的?(出示幻燈片,簡要介紹衞星發射過程)。 4.學習第二句。

第二句話有四個分句,句式相同(誰會幹什麼),在學習時,教師指導學生學懂第一“會”,歸納學法後半扶半放學習另外三個“會”的內容。這樣,不僅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教給了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了自學能力。

(l)精讀第一分句。

首先(出示投影)我會轉播電視新聞,讀後問:“我”指誰?什麼叫新聞?(師用紅色粉筆圈上“。。”)會轉播電視新聞的叫什麼衞星?(板書:轉播)通訊衞星是怎樣轉播電視新聞的?把“通訊衞星”代替“我”放到句子裏談一談。接着,指導朗讀,“通訊衞星”能幫助人們做這些事,它向月亮組組介紹時,心情怎樣?自己自豪地讀讀這句話,想想該突出哪個字?

最後,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這一分句的過程,歸納學法:

①邊讀邊想,“我”指誰?是什麼衞星?

②找出重點詞語理解句意。

③説“通訊衞星”會轉播電視新聞。

④有感情地朗讀。

(2)人造衞星還會幹什麼?請用這一方法學習人造衞星另外四大本領。

(3)反饋交流。

①誰知道會偵察飛機、軍艦,會報告天氣變化的,會尋找地下石油、煤炭的叫什麼衞星?(偵察衞星、氣象衞星、探測衞星)誰能把“偵察衞星、氣象衞星、探測衞星”分別換成“我”放到句子空位上説説呢?你找什麼重點詞理解?(第二個會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第三、第四“會”可讓學生把自己找的重點詞寫在黑板上,並説一説,大家評議)。

②“偵察衞星”是怎樣偵察飛機、軍艦的?氣象衞星會告訴我們哪些天氣變化?為什麼要探測衞星去尋找煤炭?(分別出示幻燈片講解)

③指名朗讀,評議有否讀出自豪之情,評議、齊讀。

5.句式訓練。

讓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掌握遣詞造句的方法,在運用語言文字的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訓練:“人造衞星本領真大,會……會……會……還會……”。

先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説話訓練,再根據這一句子模式聯繫生活實際,學會運用。如:

(1)我是媽媽的好幫手,我會……會……會……還會……

(2)我是國小生,我會……會……會……還會……

6.練習背誦第三自然段。

背誦訓練是學生大量積累語言的有效方法,是閲讀材料的語言內化的最好途徑。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看板書抓重點詞語來背誦。可採用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等多種形式來完成。這樣,不僅佼學生把課文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積累了詞彙和句式,還使背誦訓練有實效,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激發感情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月亮組姐的新夥伴一一人造衞星,知道它會轉播電視新聞,會偵察飛機、軍艦,會報告天氣變化,會尋找地下的石油、煤炭,能幫人們做許多事,本領真大!現在,我國已經發射了78顆人造衞星,今後還要製造更多的衞星。靠誰呢?要靠你們每一位小朋友,從小努力學知識,長大為國 家出力,作貢獻。

這樣,激發了學生從小愛科學的熱情。

附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是文章的脈絡,它清晰地展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的精華。巧妙的板書能培養學生的概括性、條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

説課稿 篇4

一、説內容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學看平面圖》。從三年級起,品德與社會的內容開始讓學生在認識家庭生活的基礎上,開始認識和了解社會。本課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力求讓學生了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看懂簡單的平面圖,能借助平面圖認路、尋路,具備基本的生活技能。

二、説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查找、蒐集和展示平面圖活動,瞭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

2.指導學生看懂簡單的平面圖,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和圖例,能在平面圖中找出某一地點的位置。

3.指導學生用簡單的圖形表示生活中處於相對空間位置的事物,學習畫簡單的平面圖。

理由:《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中提出的,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成為具有愛心、有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三、説學情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是由家長陪同入學的,所以,多數學生欠缺相應的知識。第二,學生對於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渴望獨立做事的願望越發強烈。但是家長既擔心他們沒有獨立性,又擔心他們在獨立處理問題時遇到問題、挫折、困難。所以,學生對於這部分的內容是很有興趣的,需要在家長方面做好溝通,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去認識和實踐。

四、説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讀懂簡單的平面圖。教學難點是畫簡單的平面圖。

五、説教學方法

利用兒童喜歡遊戲動漫的特點,我以學生所喜愛的動畫片人物形象帶領學生進行識路遊戲為線索,使整個教學情境貫穿本課的始終,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學習使興趣濃厚,主動性強,學習的熱情高漲。我主要採用創設情景、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

六、説教學步驟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為一下四個環節:

(一)遊戲導入,感知平面圖

上課伊始,出示卡通人物形象的圖片,告訴學生今天將完成一個特別有挑戰的任務。這樣一開始,通過遊戲以及一系列的生活中的平面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平面圖。

(二)創設情境,學看平面圖

利用上一節課的地圖引入活動“學習認識平面圖”。這是這節課的重點,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突破。

環節一,幫助卡通人物,搬運障礙物。

出示:一座巨大的障礙物擋住了去路。由此來認識到指向標是來指示方向的。接着隨着障礙物的清除,出現了動物園的平面圖,在此引出圖例。

環節二,比賽認圖例

來讓學生來加深對圖例的認識。通過遊戲讓學生在快樂中認識了平面圖,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重點。

環節三,合作找路線

最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平面圖,並找出行的路線,比如去看大象,熊貓等(板書:認清指向標 看懂圖例 )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將平面圖知識的學習與身邊的生活聯繫起來。

(三)迴歸生活,學畫平面圖。

體驗快樂迴歸生活是品德課的基本目標。因此,我設計了“畫畫學校的平面圖”這一環節:在此我會提前讓學生觀察學校,然後在引導同學討論的基礎上歸納總結畫平面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最後通過分小組合作完成。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新課程的一個特點就是給學生留有自由發展和創造的空間。這一環節我會讓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七、説板書設計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出了這樣圖文並茂的板書。

學看平面圖

認清指向標 看懂圖例

以上是我關於《學看平面圖》的説課內容,請各位考官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本課是識字(一)的第三課,有一幅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短文。詞語是圖中事物的名稱,多為家庭陳設和物品。

圖畫內容是一個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報,媽媽在看電視,“我”讓他們吃水果,家庭充滿温馨。

二、説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8個詞組和8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看圖和識字,讓學生們練習説句子,認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三、説教法、學法

教法:1、看圖識字。2、用熟悉的事物來記生字。3、在遊戲中識字。

學法:1、讓學生多種形式的讀。2、藉助熟字記生字。3、在玩中學字。

四、 説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看圖感知。

教學伊始,用談話導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本課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幻想。然後讓學生觀察圖,説圖中有什麼物品?

2、 指導看圖,初步感知

通過指導學生看圖,説説圖上有什麼?讓學生根據實物初步感知即將學習的八個詞語,從中訓練學生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説話。

學會八個詞語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v1w、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找尋方法。有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因此在指導認字前,我先讓學生在即將學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經認識的漢字,並交流識字的方法和途徑,並給予積極的表揚,從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v2w、藉助圖與拼音識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圖與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最有效手段,學生可以藉助圖猜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時也可以鞏固前面所學的拼音。教學時,通過與詞語交朋友、找朋友使學生讀準字音。

v3w、去掉拼音認讀詞語。

3、認識本課需要掌握的生字。《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力求實用結合,因此教學時通過亂字排列、組詞使學生得到詞語的拓展練習。

4、課終遊戲記生字。

一年級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沒那麼長時間,要提高課堂效率,遊戲是個好方法。在教學中通過猜字遊戲來進行鞏固。在遊戲過程中,學生一要找字,二要讀出字音,這樣既鍛鍊了反應能力,又是對生字的鞏固;也可以讓學生給生字再找朋友,這是新舊知識的結合運用。

5.課中操:田字格兒歌 為書寫生字作好鋪墊

6、指導書寫。

這個環節是生字“下”的`書寫。先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後書空,再落筆書寫,再評,互相促進。

7、課外拓展。

在本環節中藉助課文內容,結合實際環境,建議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做一些詞語卡片,貼在物品上,如“冰箱”就貼在冰箱上等。讓學生自己創造識字環境,認識更多的生字。

五.説預期效果

本課是一節與生活有密切相關的識字課,課堂中主要是認讀8組詞語和8個生字和三個偏旁,知識的容量不大。在教學中預設了多種學法對學生進行指導性學習,通過圖文對照學詞彙,進行直觀教學,聯繫生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再加上學生在課已經有了良好的生活經驗為依託,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應當是很牢的,一節課下來,學生應當是學有所獲的,而且對識字方法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為今後的識字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板書設計:

1. 沙-------- 三點水 (三點水錶示與水有關)

報-------- 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關的動作)

燈-------- 火字旁(“火”當偏旁的時候要把捺變為點)

2. (板書:換一換) 服----報

(板書:加一加)三點水+少=沙 火+丁=燈

3.田字格中範寫生字“下”。

《在家裏》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在家裏》是學生學完拼音,開始識字的初始內容。本課為第一課時教學,要求識記8組詞語,8個生字,會寫1個字。考慮到識字量大,而且學生剛接觸識字學習,本課教學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識字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多識字。喜歡得到別人的讚賞,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是每一位國小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關注每一位學生,善於捕捉每一位學生的點滴賞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如“你真棒”、“這是你獨特的識字方法”、“這個字你讀得真好,獎你再讀一遍”等使學生願意識字,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2、鼓勵學生當小老師。國小生有着非常強的表現慾望,讓學生當小老師,學生可以充分表現自己。如,在讀準8種物品名稱的環節,我讓學生同桌合作,輪流當小老師,這樣既複習鞏固了拼音教學,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奮性。

3.通過各種形式的賽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厚,在整個識字中,全班學生人人蔘與,個個激情投入。

二、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開始養成的。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因而需要老師多個心眼,時刻關注,提醒。課堂上,我十分關注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愛動腦,積極發言等習慣的培養。如,我提醒“善於傾聽的孩子是對別人的尊重”等激勵性的語言提醒學生課堂上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三、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一切活動必須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一切活動必須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由於有的學生對平翹舌音分得不夠清楚,再加上有的同學拼音掌握得不夠理想,因而實際課堂操作與預設相差有一點距離。本以為,40分鐘可以完成認識8種物品,識記“沙、發”等8個生字,以及書寫“下”,但在去掉圖片與拼音,讓學生識字時,才發現有的學生對平翹舌音分得不夠清楚。於是,我隨即放棄了原先的預設方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紮紮實實地進行識字教學。40分鐘很快過去了,我的寫字的環節無法完成,課自然不完美。儘管如此,可在課餘時間,檢查學生所學情況,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掌握得還是不錯的。

説課稿 篇6

各位領導 、老師們,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框題是:--------讓友誼之樹常青 首先,我對本框題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讓友誼之樹常青》是魯教版教材七年級思品必修第三單元第第五課第二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播種友情》,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框題在第三單元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題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友情的重要性 。這部分內容,繼續談了如何保持和發展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後的師愛助我成長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框題包含的交友原則,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後考試的常考內容。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七年級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尊重、寬容、誠信、與人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 。初步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展真正的友誼;友愛同學,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情。

2.能力:學會與同學、朋友正確地交往與溝通,提高與同學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識:掌握交友過程中應該堅持的幾個原則,學會發展和保持已建立起的友情。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七年級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本項目的三個目題都是重點。

1平等 尊重 真誠

2 理解 寬容

3 關愛 幫助

重點的依據:

只有掌握了交友的原則 ,才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讓友誼之樹常青

教學難點:

寬容並不是不堅持原則。

難點的依據:

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把握不好寬容的前提和尺度。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説教法

我們都知道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七年級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互動式、啟發式、討論式、情境教學、案例教學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導入新課:(2—3分鐘)

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了同學、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生活離不開朋友,人生離不開友情。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交朋友、和同學、朋友建立友情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怎樣交朋友,怎樣建立友情!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温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 講授新課:(35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① 通過交流“自己具有哪些品質”、大家談“自己願意與哪些同學交朋友”、親身體驗,明確:與同學、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誠”。

②結合教材提供的四種情景進行情景教學,引導學生探究思考:自己遇到這些情況“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明確:要學會換位思考,懂得與人相處應該做到“理解、寬容”。

結合“哥們兒義氣”案例,幫助學生感悟、體會交友“要堅持原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言行礎上,運用典型的案例,通過思考、認識、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

③通過實話實説“自己遇到這些情況時會怎樣做”、討論“有的人只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才會想到別人”、讀一讀,明確:主動“關愛、幫助”他人,也是交友應該具備的品德。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説課稿 篇7

説教材:

《不用文字的書和信》課文語言簡潔、風趣,清楚明瞭地向我們介紹了古代人類記事和通信的方法。在介紹記事通信方法的時候作者穿插了一些事例,使文章讀來更有趣味性。編者選編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説明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並能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識4個生字,寫會 7個生字。積累部分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簡單的書、信的發展歷史。

3、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4、瞭解創造文字之前人們記事和通信的方法,從而體會勞動人民的聰明才 智,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瞭解與熱愛。

教學的重點:

瞭解簡單的書信發展歷史,難點是學習一些簡單的説明方法。

説教法學法: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置來激活課堂的教學氣氛。比如:採用情境教學、快速默讀、合作探究、對比教學等方法進行教學。

説教學程序:

為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把本譚的教學程序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上課伊始,我便問學生:瞧!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待學生回答是“一本書”和“一封信”時,我及時把“書”和“信”兩字板書在黑板上。繼而又問題:“書和信”裏都寫滿什麼?當學生回答“文字”時,我又在“書”和“信”字前補充板書“文字”。然後引導學生説:人類在沒有創造文字之前,人們是如何來記事的?又是如何來通信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本節課要探討的問題--“不用文字和書和信”。這裏,我將用紅筆在黑板上着重補充“不用”二字,使課題完整。最後讓學生齊讀課題兩遍,對課題進行質疑。有的學生馬上就會心生疑問:“什麼書不用文字呢?沒有文字的信該如何閲讀呢?……” 如此設計符合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好奇心強,求知慾望,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和探索。

二、自讀課文,讀中解惑

古人云:“為學患無疑,疑則進矣。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然後在小組內解決質疑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讀書體會,同時自學並掌握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在學生彙報學習成果的基礎上,我再作些材料補充,以增加學生的閲讀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此環節的教學重在幫助學生初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這個環節我繼續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説説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麼?

當學生明瞭“結繩記事”的方法後,我再問: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接着學生彙報。 這時我及時抓住“結繩”一詞,(出示各色繩子)讓學生邊説邊動手實驗。明白“大結記大事,小結記小事,綠繩記――”的含義。 這裏通過用實物演示來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既直觀、形象,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於學生理解“結繩記事”的方法。

古代人類除了用“結繩記事”,還用什麼方法來記事?讓我們繼續讀課文。 此時我又課件出示貝殼,引導學生想象不同色,不同形的貝殼代表什麼?讓學生的想象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連。 然後我:請同學們在小組中默讀課文,想一想自己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組內提出,先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出來,全班一起幫你。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本環節通過理清課文結構,使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接着我總結寫法:文章一二段通過舉例:結繩記事和貝殼記事來説明古代不用文字的書和信,這種説明方法叫舉列子?你還知道哪些説明方法?{課件出示表格,讓學生歸納複習一些常見的説明方法。比如:列數字説明、打比方説明、下定義、列圖表等等}。接下來,讓學生默讀三至五自然段,瞭解古代人類通信方式的同時,抓住“不但如此……”這個句子來學習過渡句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古今對比,暢想未來

剛才我穿越時空隧道,走進了遠古時代,瞭解了古代人類記事和通信的方式,是那麼新奇有趣。現在科學進步了,

人們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你們知道有哪些?(這時可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之後個別彙報) 學生一定會説:有電話,有互聯網,有電報,有傳真機,有手機短信,有BP機……

2.想一想,將來人們還會用什麼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進行交流?(同桌互説,之後個別彙報)

3.教師小結:同學們,只有想得多遠,才會做得多遠,才能有發展。大家的設想真棒,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老師相信你們的設想都能成為現實,為理想的實現努力奮鬥吧! [設計説明: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關心身邊的事,留意新生事物,這樣安排既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對未來的遐想,又較好地體現了大語文觀的理念。

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量的計量”這部分內容是把學生在國小階段學過的計量單位,面積單位、長度單位、體積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彙總在一起,通過整理和對比來進行復習。《新課程標準》指出,複習課是學生在學習某一階段數學知識之後,幫助學生梳理已學知識,促進知識系統化;並通過查漏補缺,進一步鞏固、深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課。絕不是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程式化的再現知識,也不是能力的機械訓練,教學方式的被動接受。

課前,我認真鑽研“課標”和教材制定好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內容:

蘇教版六年級國小數學十二冊89頁“量的計量”整理複習

教學重點:

進一步明確常用的計量單位及進率。

教學難點:

進一步建立計量單位的正確表象。

教學目標:

1、在經歷自主梳理常用計量單位的過程中,進一步清理各種量的計量單位及進率,明確他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提高自主複習的能力。

2、在生活化的複習應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3、通過選擇一些典型的複習題材,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

説教法

課初,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體育名星和奧運會的生活情景導入新課,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理解計量單位,引起學生對以往所學計量單位的主動探究。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對以往復習方法進行回憶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談談你覺得對應該複習“量與計量”的哪些知識,然後引導學生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放手讓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在經歷自主梳理常用計量單位的過程中,進一步理清各種量的計量單位及進率,明確不同計量單位1釐米、1平方釐米、1立方厘米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構建成系統的知識網絡,最終形成了具有個性特色的全新關係圖、表。讓學生對自己及他人設計的圖表進行補充修正提高學生的評價意識和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不太清楚的“閏年”的來歷建議學生查找相關網站,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和技能。採用描述、比劃、舉例等形式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實物、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突破難點。提高學生自主複習的能力。針對新課標提出的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複習課的功能要着眼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完成課本練習的同時,在練習中我力求將數學問題生活化,選擇一些典型的生活化的複習材料如:小明的爸爸生病吃藥的劑量、楊立偉登入太空的時間、江蘇省面積大小的估算、結合實際改病句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素材。在生活化的複習應用活動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避免了機械枯燥的訓練。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説學生

我教的這個班級思維活躍,敢講敢説很愛表現,再加上這部分內容知識點較多,且比較分散。且複習課最忌諱的就是題海戰役,使學生不堪重負。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就針對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多花了點時間和精力,精心創設情景、選擇習題。為精講、精練、高效、減負打下基礎。教學中我採用了創境激趣------自主梳理-----完善建構-------生活化複習這四個環節,教學過程中,學生從喜歡的體育明星的個人資料(介紹運動員的出生年月、身高、體重)和計量體育場館用到的計量單位入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知識梳理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暢談知道的整理複習方法以及自己的設想,主動建構知識網絡。在自我探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合作、交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將有關知識點進行梳理,製作成圖、表,在組內互相描述、比劃、舉例説明每個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然後就梳理結果在全班評議、指議和辨析。小組合作學習擴大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單純的師生交流為師生、生生間多項的交流互動,有效地促進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觀察、試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來建構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理解則更加豐富全面。

在綜合運用的過程中,學生面對一些生活化的複習場景,拓寬了數學視野,學生領略到數學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在獲得知識完善技能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思維的獨特性、創新性。在練習的運用中深深的感受到數學的嚴密性、科學性、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