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關於美術説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13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美術説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美術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美術第二冊第2課《我喜歡的卡通形象》(江西版)。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設計三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 説教材

本課屬於設計與生活的學習領域。本課通過欣賞學生喜歡的中外卡通形象,在瞭解卡通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繪畫的形式進行適當創作,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提高他們的造型能力。毋庸置疑,卡通深受學生喜愛。本節課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才能真正讓學生心動、行動。 通過教學,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瞭解卡通,學習設計卡通形象。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從學生動腦、動手、情感體驗這三方面,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瞭解卡通畫的基本特點,知道卡通畫的表現形式,認識到卡通形象在形與色上具有誇張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與討論,發現並交流卡通畫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卡通畫表現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卡通畫的興趣,感受卡通畫的時代特徵,培養學生節約、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增強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知道卡通形象的特點、形式和設計方法。

教學難點則是使學生能設計並製作出簡單生動的卡通形象,培養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去發現美、創造美的良好品質。

二、説教法與學法

1、教法運用

本課我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激發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對事物好奇、思維活躍的心

理特點,運用多媒體展示大量生動的卡通形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和注意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情境教學法、比較討論法、引導發現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對卡通的欣賞,感受卡通形象美的過程,並創作出更具個性、更生動可愛的卡通形象。

2、學法指導

綜觀全課,學生的學法可以概括為:積極參與、探究發現。主要表現在:

(1)參與實踐

課堂上學生動口、動腦又動手嘗試;練習時學生大膽想象,把身邊熟悉的物品設計成可愛的卡通形象。這就是在實踐中積累,最終通過美術創造來提升對生活觀察和感知的境界。

(2)參與評價

我認為,正確的評價理念,是要體現出美術的多樣化、個性化、創造性。因此,在評價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作為一個組織者、主持人,幫助學生完成展示和自我評價活動。

(3)參與探究

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於認知主體的地位。他們自主嘗試,探索方法,發現規律,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正因如此,學生在作業中創意迭生、充滿智趣,閃耀着自由想象的光輝,折射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和嚮往!

三、説教學設計

如果説研究教法、學法是教學的前提,那麼我認為合理優化地組織教學過程便是成功的關鍵。本課的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一)、情境導入。

展示同學們熟悉的卡通形象,把同學們帶到輕鬆、快樂的卡通世界裏。來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卡通的興趣。

(二)、探索新知

1、觀察比較。

通過巧妙的設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來了解卡通的相關知識。展示圖片、實物,請學生觀察比較。師生互動交流後,學生

通過直觀對比,自己發現總結卡通形象的特點:造型簡潔、幽默生動擬人誇張、色彩豔麗等。

2、欣賞與啟發

通過欣賞一些優秀作品,如:《海寶》、《林晨》、《舉起手來》、《小兔天使》、《友誼長存》、《苗家少女》等。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審美能力。使學生養成節約、愛護環境的良好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3、設計練習與實踐探究。

結合所學設計方法,我隨手把身邊的物品,如:粉筆、飲水機變成有趣、幽默的卡通形象,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對卡通形象設計創作的熱情。並以“小兔米菲”的故事喚起了學生的創作慾望和信心。

4、設計體驗。

抓住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一比,看誰設計的卡通形象最可愛?在學生作業過程中,教師巡迴輔導,細緻、具體指導,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如:善於在生活中觀察、想象力很豐富、緊扣擬人、變形、誇張、很有個性、很生動有趣、一定能成為優秀的設計師和畫家等詞語引導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大膽進行創意和設計。

(三)、作業展示與激勵評價。

評選出新穎有特點的作業到前面展示,運用學生自主評價,相互評價和老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得到充分的交流並體驗到設計的快樂與成就感。

美術説課稿 篇2

説教材和學生:

這是一份自選教材,教學內容是每個學生先根據紙張的質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比較複雜的剪貼圖案,然後通過小組合作剪貼出一幅有情節的圖畫。教學的重點是利用各種各樣的紙剪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三年級同學對畫畫比較感興趣,在美術課中他們學過徒手撕一些小花、小動物,他們也會用紙折一些簡單的花草、動物,會按照圖樣剪出一些物體的基本輪廓來。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使學生又快又好地剪貼出圖畫來。

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細化和“以促進學生髮展”為原則,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和技能目標:

A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紙,能説出3-4種不同紙的名稱,並能區分紙張的不同特點。

B能根據紙張的顏色和質地合理選擇紙張,通過撕、折、剪等方法剪貼出一些圖案。

2.過程和方法目標:

A知道同學合作可以比較快地剪貼出一幅圖畫,從而選用合作學習的方法。

B在學習過程中能根據個人的喜好或圖片內容的需要,組建學習小組。

C在學習小組內學會分工、合作。

3.情感和態度目標:

A知道勞動可以創造美的生活,會用自己的剪貼畫來美化教室、房間等。

B在對學習過程及作品的自評和他評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悦。

B課後能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出更具有創造性的作品。

説教學過程及設計思路:

根據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的原則,我把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活動、課堂活動、課後活動三大塊。

課前我要求學生收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紙,並瞭解一些紙張的名稱、特點等,我還要求學生收集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圖片。這些工作學生可以通過逛文化用品市場、請教家長、上網找資料等多種方法完成。

課堂上,我把教學分為3個環節,即:激發興趣-→互動學習-→展示評價。

我先出示剪貼畫《海底世界》向讓學生看,請學生説説看了這幅剪貼畫後的想法。目的是通過對作品的欣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指導點和教學環節。學生看了剪貼畫後很喜歡這種製作方法,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做。於是我先請學生看看、摸摸、玩玩自己帶來的紙,然後請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對紙張的瞭解,如紙張的名稱、顏色、特點等。我還請學生説説你最喜歡哪張紙,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這張紙?想一想你會用什麼方法用這張紙做出一樣漂亮的圖案來?並試着做一做。等學生完成後,我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是怎麼做出這個漂亮的圖案來的,同學間可以自由地選擇,相互學一學。當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了一些自己想學的圖案後我給了學生一個學習任務:“你們能否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幅最漂亮的剪貼畫來?”同學們躍躍欲試,馬上想到合作是最好的辦法。於是我不失時機的進行合作學習的指導:指導學生如何組成學習小組,指導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如何分工合作。我建議同學們可以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也可以因為選擇了相似的圖片而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為體現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我請學生思考了3個問題:

1.你們組準備做一幅什麼畫?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2. 畫中會出現哪些物體?你們準備怎麼佈置?説説你們設計的理由。

3.在小組內,每個人該幹些什麼?説説你們準備怎麼分工。

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後推薦一個同學向全班作彙報。教師既要肯定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方法,同時也要提出同學們安排不夠合理的地方,如有的小組分工時按畫、剪、貼的工序分工,可能會出現一開始的時候剪、貼的同學會沒活幹。這時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要讓學生想一想在空隙時間裏我可以幹些什麼?要讓學生知道時間是寶貴的,要善於抓住時間、利用時間。當學生明白自己該幹什麼時,就可以合作完成作品了。當然為了使作品做得更漂亮些,我又不忘提醒同學把以前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起來,如在進行圖片組合的時候要注意主次分明、色彩鮮豔等。當學生們通過合作完成了一幅漂亮的剪貼畫後,他們很希望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給別人看。這時教師就應該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把自己小組的作品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當然光展示是不夠的,我還期望同學能通過對作品的評價提高自己的剪貼技能。於是我請同學誇誇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緻的地方。同學們可以評自己組的作品,也可以評他人的'作品。除了評價作品以外,我還希望同學們能表揚一下自己的同伴,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讓同學在被肯定中得到愉悦和滿足,也希望同學的長處能在班中發揚光大。當然除了表揚同學外,我也希望有同學會表揚自己,因為畢竟同學們在課前準備、課間合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人有了自信心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評價這一環節中,我希望同學們通過互評、自評,評作品、評合作,能在知識上、情感上得到一些昇華。

學生們展示、評價完作品後,我還希望學生在課後能夠繼續主動地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於是我啟發學生:“剪貼畫還可以用什麼材料做?”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給他們看了一些用毛線、樹葉、花布、瓜子殼製作的剪貼畫,希望同學們在材料的選擇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同學們看了範作、圖片後,他們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製作出了更美麗的剪貼畫。當他們把漂亮的剪貼畫拿來讓我評分,當他們用自己做的漂亮的、富有創意的剪貼畫布置房間、教室等,我們的教學成功了,我們達到了“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的教學目標。

美術説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熟悉工具,認識顏色;應會:不同風格線色的表現。

2、隱性內容與目標:創新精神,集體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在美術遊戲中學會使用畫紙,嘗試不同筆觸、不同畫材組織畫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具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由選擇油畫棒、水彩筆,或水粉顏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入:課本小朋友的作品,你覺得漂亮嗎他們分別用了什麼工具完成的你知道那些畫材可以使用(蠟筆、油畫棒、水彩、水粉等)

二、感受:

1、師生共同欣賞一組以線條與色塊構成,抽象風格的繪畫作品。例如蒙德里安、米羅,重點分析一個作品。教師“剛剛看到作品,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都看到了什麼樣的線條或色彩”“你覺得畫畫的人心裏在想什麼是很高興很恐怖還是有點傷心哪些筆觸讓你有這種感覺的”

2、“除了藝術家表現的筆觸與線條,你還能使線條和色彩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體驗:從看一看、調一調開始,進入教學。教師與學生一起以遊戲的心情,觀察色彩的變化,對水粉有初步的認識。學生認識不同的色彩,瞭解蠟筆、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這些畫材的相關工具及使用方法。提供工具,讓學生試用,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並且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很均勻地去塗色某一個筆觸,引發學生對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

瞭解:學生認識不同的色彩,瞭解油畫水彩筆畫出來的效果有何不同——油畫棒粗力,水彩筆柔和勻淨。

三、創作:看看哪個小組能夠合作創造出最多種塗色方法小組合作完成。

四、欣賞:舉起來,欣賞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賞同學的作品,評論交流自己的繪畫體驗。聯想“這樣畫出來的痕跡使你想到什麼”這樣的筆觸適合表現什麼”五、小結:嘗試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點、圈、線等筆觸體會不同的塗色方法所帶來的不同的畫面效果。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欣賞上一課小組合作的同學的`作品,評選出優秀作業:並且請這些同學上來介紹自己創造的塗色方法,説説“這樣畫出來的痕跡使你想到什麼”這樣的筆觸適合表現什麼”

二、感受:

1、欣賞畫作,體會色彩的感情,説明繪畫是情感的表達。你快樂,你的線條也會跳舞;你悲傷,你的色彩也會暗淡。

2、靈活地開動腦筋,結合線、色等造型因素進行組織創造;

三、創作:以個人為單位,比比看誰塗得更好看:創作一幅自由的色彩畫。

教師輔導:不應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學生,以“成人化”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要鼓勵學生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勇於嘗試。相比較而言,應更注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而不是結果,鼓勵他們進行個性化,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

四、評價:讓學生介紹自己畫中採用的塗色工具和方法,選出好看的作品。

五、課後作業:鼓勵同學回家後與父母家人欣賞自己的作品,裝飾自己可愛的家。

美術説課稿 篇4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重點:

培養學生送審美的眼睛,讓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人生髮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理由:審美應是一種主動地行為,因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有具備了一雙審美的眼睛,才能會看和主動。)

(三)難點

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鑑賞的概念和美術鑑賞一般過程或方法。

(理由:由於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的制約,對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難度。)

(四)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學習美術鑑賞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説明什麼是美術鑑賞,第三部分為美術作品的分門別類,第四部分是美術鑑賞的意義。

二、教法:

本課涉及的新知識主要以基本概念為主,所以我採用了講授法、對於相關的作品採用演示法。

三、學法:

記錄、觀察、理解、記憶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之後,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我們面對數量眾多,風格各異的美術作品時,如何來辨別作品的好壞,如何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的表現方法,作品的意義,對作品的價值的判斷以及會從內心產生喜歡或厭惡等的情緒反應。所有這些疑問的產生,都涉及到了美術的鑑賞問題。

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標籤:美術説課稿,美術説課教案,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張萱的《搗練圖》米勒的《拾穗》達利的《內戰的預感》康定斯基的《即興之31》

提出問題:A、你喜歡哪幅或者哪幾幅作品,為什麼?

B以上有你感到厭惡或不解的作品嗎?為什麼?

C你能説説其中有關作品的表現有哪些獨到之處嗎?

學生活動:帶着問題觀察展示的作品,踴躍的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大家對美術作品的這些疑問或者觀點,都涉及到了美術鑑賞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作品是怎樣分類的以及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是什麼?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理由:通過作品展示,讓學生在看畫的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自然而然的引出美術鑑賞的概念,比單純由老師來講述要直觀和具有樂趣。)

2、什麼是美術鑑賞?

基本內容:先從對天安門廣場的感受和對天安門的審美認知中,説明鑑賞並不神祕,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後從具體的美術作品入手,以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來介紹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闡明什麼是美術鑑賞及其對象、過程、目的和本質特徵等。

通過對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三幅國畫的欣賞以及對各自相關知識的查證,得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所以美術鑑賞是被動接受與主動參與的綜合的審美活動。

美術作品的直觀和相關知識是美術鑑賞的基礎,這就要求鑑賞者必須首先具備美術的基本知識,識別美術的基本類型和一般表現方法,然後才能進行實質的鑑賞活動。

那麼美術作品有哪些類型呢?這就涉及到了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問題。

教師活動:(1)、分別展示天安門的圖片、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

(2)、提出問題:A、看到天安門我們聯想到什麼?(提示:造型的、歷史的、情感的)

B、《搗練圖》和《拾穗者》兩幅作品有什麼區別?(提示:畫種、服裝、國家、貧富、)

C、《奔馬》《太白行吟圖》《根扎南國》都是中國畫嗎?

(3)、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有關理論和觀點。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探究問題,回答提問。

(設計理由:1、在欣賞圖片中,逐步訓練學生區分不同美術形式的能力,2、培養學生勤勞善良的美好情感)

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標籤:美術説課稿,美術説課教案,

3、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總體而言,美術作品都被歸為空間藝術的範疇,在這下面,美術根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為: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攝影。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和內容等分別作更細緻的劃分。

依照美術作品在形式語言上的不同特徵劃分出了以寫實性客觀再現為主的“具象藝術”。

美術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教材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設計學生服裝,它既是可以徒手繪畫,也可是一堂手工課。學生在設計服裝時,不要單純地追求服裝設計的局部。而要他們努力做到整件的效果為佳,設計出服裝的新穎、可愛。體現出學生的天真與浪漫的童趣。

服裝的設計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課程評價的主要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包括技能領域、情感領域和創造領域。具體內容為:

1.技能領域:能抓住服裝的結構,設計出漂亮的學生裝。

2.認識領域:瞭解不同季節的服裝

3.情意領域:①。通過服裝設計,使學生懂得要設計一件漂亮的`學生裝,一定要仔細觀察欣賞,才能使服裝結構合理舒適得體。②。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4.創造領域:在認識與技能掌握的基礎上,運用豐富的想象力,設計出美麗大方的學生裝。

我根據本科教學的特點,制定一下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生服裝的設計製作方法:我之所以把這個作為重點,是因為我覺得既然是服裝設計,那麼設計的方法和步驟是重要的,該掌握好,才能設計出舒適得體的衣服。 2.難點:學生服裝的整體和局部之間和諧質樸的美。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上課內容特點,我主要採取了情境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只要能夠達到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為並無一定之規,根據教和學需要,除了這四種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運用了局部探求法、講授法、談話法、觀賞法、名作等常用教學方法。學生學起來也較輕鬆,在輕鬆中獲取知識。

2.學法:着重指導學生通過"找、説、演、畫、剪"的方法,弄懂服裝的結構和設計的步驟,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漂亮的學生裝。

三、説教學流程:

⑴。審美激趣。

①。創設情境:

1.學生在優美歡樂的樂曲聲中進入教室。

2.操作媒體,屏幕上出現許多學生穿着各式服裝。

3.教師提問,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學生裝漂亮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套漂亮的服裝呢?

②。板書課題:活潑的學生裝

⑵。技法理解,掌握技能。

1.教師出示服裝範作的各個部分。①。找一找,你能把上面各個部分組成一套漂亮的服裝嗎?②。説一説:説説自己服裝的特點,在讓學生談談不同季節的服裝有什麼不同。③。演一演:請一位同學學着走秀,怎樣才能更好地展現能讓大家看得清楚服裝的美和它的不同風格。

2.教師演示畫法:①服裝的上衣和裙面大部分。②。深加上衣領、口袋。③。裝飾、花紋圖案。④。色彩的搭配鮮豔,悦目的顏色為主,進行適當的組合。

3.學生練習

4.巡迴指導

5.小結

教學反思:本節課,視聽結合,聲圖並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大膽嘗試,讓學生"演一演"學着走秀,走秀方面平時活動較少,可能組織不夠好。

美術説課稿 篇6

我説課的內容是美術教材第八冊第九課—《畫花邊》。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的劃分,《美麗的紋樣》一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是在學習了畫單獨紋樣的基礎上所設置的圖案課程,學好這一內容能為今後學習《形的重複》等課打下基礎。所以本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了解畫花邊的有關知識,而且能使學生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瞭解“美來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實際,我擬訂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畫花邊的相關知識點(紋樣的定義和骨式排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喜愛美術的情感與認真細緻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認識畫花邊的概念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掌握畫花邊的四種基本骨式

本課教學時數為一課時

二、教學方法: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根據教材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情境激勵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做法如下:

1、 情境激勵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有一些是比較枯燥的概念知識,對於這類知識的學習,學生往往不感興趣,甚至厭倦。針對這種情況,我以競賽遊戲導入,把本課的'知識點設計成“特點關”、“判斷關”、“骨式關”與“應用關”,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搶答為競賽形式,並把這一情境貫穿於整堂課,把課堂變成賽場。通過創設這種競賽情境,把枯燥無味的説教變成了緊張刺激的遊戲,學生在玩樂中整體感知了知識點,在不知不覺中愉快的完成了學習過程,同時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 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着科技的發展,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課標》中也指出:“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教學”。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來配合教學,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學環節中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加到動腦的活動中來。使教學真正做到面向全體。

三、學法指導: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説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着‘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着‘教’。” 葉聖陶的這一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對於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 引導合作探究: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掌握畫花邊的四種基本骨式,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運用課件出示了四幅不同骨式的畫花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兩個問題

1)、這四幅畫花邊分別是以怎樣的規律排列的?

2)、如果用箭頭來表現的話,你覺得應該怎樣表示呢?

等學生討論結束以後由每個小組選派一個代表上來彙報。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每個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由於學生是自己經過 “觀察—思考—討論”這樣的過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對這一知識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這樣即讓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得到了鍛鍊又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2、學生參與多種評價方式:

在本課的評價過程中,我採用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簡評為輔的方式進行評價活動。先讓學生説説自己的設計思路與想法然後同學之間互相提建議最後由教師進行簡短的評價。這樣把空間儘可能多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鍛鍊、欣賞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養,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小遊戲(報數)創設競爭情境並組織學生按組分成四個競賽小隊,使學生一開始就有一種競爭的慾望。

(二)、小組競賽、感受新知:

1、競賽第一關“特點關”;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一豎一橫兩幅紋樣,讓學生找一找這兩幅紋樣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從而推出畫花邊的概念“以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作有規律的連續重複排列而成的紋樣。”(板書課題:畫花邊)

2、競賽第二關“判斷關”:

在瞭解了畫花邊的特點後,教師接用課件出示五幅紋樣,讓各小組進行判斷“哪些是畫花邊,哪些不是畫花邊”並説出理由。

3、競賽第三關“骨式關”: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出示四幅不同骨式的畫花邊,然後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紋樣的排列方式,説出各自的特點並嘗試用箭頭表示。

4、競賽第四關“應用關”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側重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用到畫花邊”使學生能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等學生髮言結束以後,教師在用課件播放欣賞圖片,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5、欣賞範圖:

教師運用課件,展示欣賞圖片,使學生在輕柔的音樂中欣賞美麗的圖片,受到美的薰陶,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佈置作業:每人用學到的畫花邊的知識來裝飾自己的“小手帕”

(四)、評價活動:

教師選出一部分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先自我評價,然後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最後由教師進行簡評。

(五)、課後延伸:

教師安排學生課後考慮“你準備把你設計的紋樣用在什麼地方?”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