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品】國小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説課稿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國小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五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

《刻舟求劍》是小語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講的是一個坐船過江的人不小心把寶劍掉進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記號,準備等船*岸後,從刻着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撈寶劍。這個成語故事諷刺了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會變化的人。

本課與講讀課文《稱象》、閲讀課文《黃鸝和山雀》構成一個單元,都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闡明瞭只有用科學的觀察思考方法,才能解決問題的道理。本課短小精煉,文字生動淺顯,以對話為主,符合低年級兒童認知水平,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並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啟蒙教育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根據文章的特點及教學大綱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我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①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劍”等詞。

②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明白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

③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

以上教學目標的制定具體可操作,力求體現講練結合、文道結合,突出詞句訓練和朗讀訓練。

2.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方法準確理解詞句,從而理解課文內容,並進行朗讀訓練。這也是整個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訓練項目。

3.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明白那個人的想法錯在哪裏。這實際上是一個想象推理思維的過程,從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比較抽象。

二、説教法

1.根據本課擬定的“詞句訓練和朗讀訓練”的教學重點,採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採用了“想象描述法”,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説話訓練。

3.針對本課教學難點,以直觀教學法輔助教學,利用貼圖動程演示,調動學生學習和思維的興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突破難點。

三、説學法

教學本課,通過完成教學目標,着重教給學生①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如換詞理解法、朗讀體會法、省詞比較法、看圖感知法、聯繫上下文理解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不斷提高閲讀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學習朗讀技巧,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突出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③學習預習和質疑,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自學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説第一課時教學程序:

一、帶入情境,揭題初讀。

1.開課伊始,進行成語接龍比賽,這種競賽式的前提測評手段在最快時間內調動起學生學習的情緒,複習了舊知,找到了與新知的結合點,同時也是積累詞語的過程。

2.板書課題,書寫生字,使生字的教學“化整為零”,符合九義教材在語言環境中分散識字的特點。

3.初讀課文,貼圖現境,讓學生看圖入境,弄懂成語字面上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在認真讀書的基礎上質疑,並通過互相討論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在教學過程中相機插入理解。這樣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以學定教,能使教學目標的認定具體、準確,具有針對性,又能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得以充分交流,體現了教師在教學中“於學生憤徘時點撥引導”的作用,把教師的角色定位於“學生學習的扶助者”。

二、創設情境,品詞析句。

這一層次是教學的導學達標環節,主要運用圖畫再現、生活展現、表演體會、語言描述等方法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品味——想象説話——朗讀體會”,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緊扣“一不小心”一詞,讓學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樣把寶劍掉進江裏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學中,運用省讀比較法體會“一點兒”在句子中所起的強調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準確,並通過“催”一詞的品味,體會詞語的妙用。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讓學生學到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並進行朗讀的訓練。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直觀動程演示,學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兩個“這兒”所指的實際位置分別是“江中”和“岸邊”。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錯在哪裏,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並通過學生的.正確操作及解説進行達標測試。

三、想象情境,領悟寓意:

想象情境,續説故事的結尾,並且結合國小生好幫助人的心理特點,設計了“教育開導”的説話環節。這樣,不僅理解了課文,還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機地融入語言文字訓練中,避免了生硬説教,使學生自然生動地達到課文的情感目標。

總結課文時,啟發學生説説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刻舟求劍”的錯誤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學生知識和認識能力的遷移,又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第二課時內容: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並在理解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條理,利用副板書(掉——刻——催——説)進行背誦訓練。最後鞏固生詞、生字,記憶生字字形,並完成課堂練習。

本課採用動態圖文式板書設計〈見教學步驟〉,展現了教學難點突破的過程,併力求文字精煉簡潔,畫面精美、富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級兒童認知特點。

評析

莫雪蓮老師的《刻舟求劍》一課教案設計,較好地體現了目標教學的主體意識和訓練反饋矯正意識,體現了正確的語文教學思想,不乏一節成功的教學設計。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開課伊始,把競賽引入課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初讀課文之後,展示大幅貼圖,把學生帶入課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讓孩子們自讀質疑,在興趣盎然之中開始了學習。在實施教學中,教師隨機進行動程演示,並配以簡潔的圖文式板書,使學生饒有興趣地理解了課文的重難點。課末,學生的注意趨於分散,此時再設計看圖續編故事結尾和表演説話的環節,又一次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們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質疑問難,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讀講之前,莫老師讓學生自讀質疑、小組討論、互助解答,促使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並在小組討論中發表獨立的、富有創造性的見解,生生之間得以充分交流。學生們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師提問,在教學過程中相機插入解決。這樣以學定教,是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的最有力的證明、課末的續説故事、表演勸説既拓展了語言訓練的面,加大了思維訓練的力度,又使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自然滲透。

三、多讀少講,精心組織學生導讀達標

在教學中,莫老師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初讀達到正確流利,精讀着眼品析體會,熟讀力求感情到位。在重點詞句處則細細品讀,並教給朗讀技巧,乃至最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樣使得“滿堂灌”化為學生大面積的、紮紮實實的讀書活動。”

在充分讀好書的基礎上,莫老師還精心設計詞句訓練,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賞析——積累運用”的語言訓練達標規程。如教學第一自然段緊扣“一不小心”,先換詞理解詞意,然後想象説話擴展思維,訓練語言表達,深化理解。教學第二自然段通過聽、劃、讀、想、説,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品味“一點兒”和“船舷”等詞的生動和準確。教學第三自然段則通過句式説話,進行理解句子的反饋檢測,然後以讀代講,體會反問句所表達的強烈感情,培養語感。第四自然段教學,則在貼圖上進行動程演示,化靜為動,讓學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維過程化為形象的直觀判斷思維過程,從而順利地突破了難點。最後的續編故事結尾和勸導説話設計,則把思想教育有機地融入語言文字訓練中。

莫老師作為市學科帶頭人,具備了較為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曾多次在省內外教學比賽中獲獎。她肯鑽研,勤探索,求創新,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愛迪生救媽媽》是國小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講課文,這篇課文介紹了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幫助醫生救助了病危的母親生命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於一體的優秀教材。 課文內容的生動性,自然激發學生的讀書願望。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文章故事性強的特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邊體會課文情境,進而深刻感悟愛迪生的機智表現和優秀品質,同時從讀中受到感染和影響。

二、説學生

學生是一支強大的潛力股,因此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二年級的學生好問,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因而需要不斷注入新的元素。在學習過程中,我運用多種朗讀法來吸引學生,達到學習興趣。

三、説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我把本課分為二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朗讀理解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由此,我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認識“迪、檢”等11個生字。理解新詞“斥責、委屈、恍然大悟”。

2.過程和方法:正確地朗讀課文,並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對話,在朗讀中理解、感悟和積累。(這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四、説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利用重點突破法認識鞏固生字,用動作演示法、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角色體驗法,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學習,成功地達成教學目標。

五、説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低年級學生來説,能否在新課導入環節激發學習興趣,將關係到他們能否及時投入到學習情境中來。因此我在導入環節設計了——“在我的描述中説出他是誰”這個遊戲“他是美國人,文化程度不高,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電燈、電話就是他發明的”。從而得出愛迪生,再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根據我班學生情況,讀題後會儘早想知道課文內容。而我的第一個自學要求是找出課文哪部分是講這件事。在閲讀過程中,學習生字新詞。本課11個生字除了“闌”字字形較難外,其餘的字相對簡單好記,同時,針對我班學生已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的實際,在生字教學中,不必逐字作面面俱到的分析,而只要重點解決疑難字就行了。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剛才很多小朋友都説愛迪生真聰明,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的聰明來的呢?認真讀2—5段,找一找當時故事中的人物及他們的動作、語言。再説給小組內的同學聽聽,一起體會體會。

2、交流、朗讀、體驗:

(1)研讀描寫愛迪生的語句:重點理解“委屈”,和他的一系列動作“奔、捧、站”等。(讓學生通過角色朗讀來體驗當時愛迪生的心情。)

(2)研讀描寫醫生和爸爸的語句:重點理解“環顧四周、遲疑、斥責、恍然大悟”和他們的話,這裏我採用動作表演、角色朗讀。如:“今天多虧了這個小傢伙,他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在讀中感悟醫生對愛迪生的誇讚之情。“什麼時候了,還胡鬧!”在讀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對愛迪生前後態度的變化。

(3)抓住“爸爸恍然大悟,醫生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一句,引導想像:

爸爸和醫生會説些什麼?愛迪生聽了又會説些什麼?

3、分角色朗讀課文2—5段。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説話的語氣,體會課文內容。

4、討論:愛迪生之所以能想出辦法救媽媽,原因是什麼?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在這一環節,我抓住主要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愛迪生的聰明”,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從大問題引出小問題,再從細節入手。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這一環節中的合作交流、朗讀體驗都是在學生自主閲讀、積極思維的基礎上展開的,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才能與小組夥伴進行真正的合作與交流,在交流中調整自己的`思路,引發新感悟。本環節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標“以讀為本”的理念,無論是詞語的理解、人物心情的體驗,還是文章主旨的領悟,都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達成的。)

(四)課外拓展,佈置作業

請從以下幾項作業中任選一項,可以與夥伴共同完成:

1、你喜歡“愛迪生救媽媽”的故事嗎?把它讀給或講給身邊的人聽

2、你還知道愛迪生的哪些故事?蒐集起來與全班同學分享。

3、你會用鏡子聚光的方法嗎?

(三個拓展作業體現了層次性:讀或講故事仍以文本為依託,達到鞏固積累的目的;收集、交流愛迪生的故事,則走出文本,讓語文課堂開放而豐富多彩;動手做實驗,則在在實踐中真實地體驗科學的神奇魅力,讓學生真正走進科學,有利於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六、説板書

愛迪生救媽媽

聰明

鏡子聚光

昏暗———————亮堂

我的板書力求簡單、直觀。設計時圍繞文章的主旨——愛迪生的聰明,既體現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於領會課文內容。

總而言之,本課我主要抓住愛迪生的聰明而展開,他的聰明不僅體現在愛動腦善思考而且體現在他遇事冷靜、機智。而這些我通過角色體驗、朗讀感悟、合作交流來體會,給學生一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閲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為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2、讓學生通過閲讀,受到“將心比心”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3、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二、説教法學法

學法為: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説——讀”的方法通過讀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思,即根據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通過説,進行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通過反覆朗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文本的特點及學生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引導揭題──檢查預習──閲讀體會──學習昇華──拓展延伸。

1、聯繫生活中的實例展開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揭示課題。

2、讀課文: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讀通課文,認識生字,理解生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細讀課文

課標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閲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提高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圍繞“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這一主線問題,學生自主讀課文,做批註,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彙報。

⑴本環節主要抓住人物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⑵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阿姨的那段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你讀了這句話體會到什麼?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交流,討論後,板書:關心幫助他人,然後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這位阿姨你會怎麼做?

⑶在閲讀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母親的話重點閲讀體會,如“不要緊,再來一次!”你體會到什麼?(寬容)如: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讀到這裏,你體會到媽媽什麼品質最使你感到了嗎?

(4)現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幸福的,開始我的心情是這樣的嗎?生:不是,是抱怨的。師: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以為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將心比心,我會想到什麼呢?引起學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理解,就要學會去寬容和理解別人。

閲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真正的閲讀要是使閲讀者披文入情,能透過文字觸到語言的深層內涵,從而領悟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因此此環節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4、深入文本,昇華情感

生活中,“將心比心”的表現舉不勝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思想,這正如作家羅蘭所説:“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5、拓展延伸,提升品味(板畫出心)讓孩子們在這顆心裏裝入一個分量最重的'詞,你會裝什麼呢?學生們會寫很多詞,如:幫助,關心,温暖,理解,寬容,鼓勵,尊重,信任等等,這樣設計能讓孩子們走進文本,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四、説板書

板書設計是課文靜態的呈現,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關心 幫助

將心比心

寬容 理解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結束了,反思這節課我感覺有收穫的是:

學生逐步學會了抓重點句段和詞語體會理解課文的方法,在感受温暖的過程中,理解了“將心比心”。彙報時雖不夠流暢深入,但卻由心而發,有理有據。

此外,孩子們這節課特別的投入,把心融進了課文情境,並由課文想開去,聯繫生活體驗,感受到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

但本節課也有遺憾之處,我沒能跳出精讀課的圈子,指導、講解過多,還是沒有把學生推上主角。葉聖陶先生説過,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今後,我要把握好“精”與“略”,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要求。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閲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閲讀能力。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我説課的課題是《美麗的彩虹》。《美麗的彩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詩歌。全文圖文並茂,插圖優美,生動有趣。"彩虹"是小朋友日常生活很常見但又很神祕的一種自然現象。這首詩歌很容易引發小朋友學習的興趣,激發小朋友的求知慾。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遊戲識字,情感朗讀,發揮想象力三個環節,並説出自己所想的內容三個環節,它是地達到了識字、讀文、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小朋友在遊戲中主動識字,是本節課主要的識字手段。讓小朋友在遊戲中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讀了本課要求掌握的二類字,並培養了小朋友主動識字的興趣。

2、願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徵。因此,我給了小朋友充足的時間,選讀詩歌中自己想讀的小節,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

3、培養低年級小朋友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課中,如"彩虹還像什麼?""你走過彩虹橋,還希望能看到什麼"訓練了小朋友的口頭表達能力。

1、收集資料,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並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小朋友開闊視野。課前,我佈置小朋友廣泛蒐集有關彩虹的資料,並相互交流,激發了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2、遊戲識字,情感朗讀。

新改版的教材識字多,難度大,單一的去認,去寫,既枯燥,又沒有效果,所以在教學流程中我始終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充分去青銅自己,國小語文教學視頻能認識哪些字,能讀好哪一節詩歌。激發了小朋友主動識字、讀文的願望,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練口語能力。

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仍然是讓小朋友在充分的情感體驗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小朋友的思維、想象潛力充分發揮,並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

最後,讓小朋友在課件中瞭解到更多的有關彩虹的.資料,並教小朋友在課外"人造彩虹",讓學習大膽嘗試,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1)將相和

一、説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材六年制第11課《將相和》。

二、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12冊教材第四組"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這一重點訓練項目中的課文。《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協作的品質。三個小故事敍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編排意圖、課文特點和小朋友的認知水平,特作以下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一是引導小朋友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廉頗、璧、侮辱"等7個詞語。

2、操作目標:一是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品味"完璧歸趙、絕口不提、理虧、示弱、能耐"等重點詞語的意思;三是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四是複述"負荊請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繫;六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小朋友團結協作的品質。

▲教學重點:

1、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加深小朋友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訓練小朋友語感及其它語文能力。

2、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分清事物的前因後果;

2、搞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係。

▲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閲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小朋友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小朋友的主體地位;引導小朋友自讀、自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閲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準備:藉助掛圖、投影儀、課本劇等輔助教學。

三、教學程序:

(一)、設疑導入,整體感知

教師出示課題《將相和》,通過預習讓小朋友瞭解:

1、課題中的"將"指誰?(相機教小朋友字"廉頗")"相"指誰?"和"是什麼意思?教師介紹時代背景。讓小朋友圍繞課題,提一些問題。

這一設計的依據有三條:

1、是檢查小朋友的預習效果如何。

2、培養小朋友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小朋友質疑、表達的能力。

3、是突出題眼"和"字,使整篇課文的教學有所依傍。如果把課文視作一個圓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課文這一"球體"必定會對它保持向心力。課題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國小數學教學視頻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讓三個故事最終説明一個道理。

2、教師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看課文中哪個段落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原因。小朋友可從第16小節中找到答案:"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了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從課文題目切入課文內容,訓練小朋友的閲讀能力,又初步瞭解到課文內含的矛盾衝突。整個學習過程將圍繞着"廉頗的話説得是不是有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這個問題展開。

3、讓小朋友再讀課文,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並請小朋友上台板書小標題,思考課文哪些部分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而"負荊請罪"則是寫了兩人如何從"不和"到"和"的過程)再根據小標題,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練説。這一設計的目的是:第二次讀書,把書讀通,理清課文的思路,將課文的三個故事作為一個事件來對待,樹立聯繫地看問題的觀念。

(二)、讀議悟法,舉一反三

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1、讀議悟法。抓住"騙"字教學"完璧歸趙".首先給小朋友充足的時間讀"完璧歸趙"部分,突出以"騙"對"騙",再指導小朋友用"~~~~"和"——"劃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接着,交流從中讀懂了什麼,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質。最後討論還有什麼地方沒讀懂?如小朋友提出:"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還是故意嚇唬秦王呢?為什麼?"這個問題必須通過認真讀書,聯繫上下文,積極動腦思考,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藺相如既不是一定要撞柱子,也不是單純地嚇唬秦王,他是見機行事。如果秦王因愛玉而妥協,他就不撞;如果秦王一切都不顧,派人搶玉,他就會真的撞柱而死,讓頭顱與玉俱碎。這既能看出藺相如的勇敢,又能反映出他的機智。讓小朋友自讀、自悟、自得,誘發小朋友思維,鼓勵小朋友爭論,不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讓小朋友談出自身的不同於他人的閲讀體驗,點燃那種充滿靈氣的思維火花,小朋友自主學習得到了保證。最後引導小朋友總結學習方法,讀文、圈劃、領悟、質疑,總結了學法,為以下放手自學作好了鋪墊。

2、半扶半放。抓住"逼"字按照以上學習方法學習"澠池之會",突出以"逼"制強。討論:廉頗説得有無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學習圍繞"和"與"不和"展開討論,始終不脱離這一主線。在自學彙報及師生評議過程中,重點從以下兩方面引導小朋友領悟。

(1)、澠池會上,趙王和秦王分出了勝負,還是打成了平局?

(2)、這一功勞應歸功於誰?指導小朋友加強朗讀,並配以一定的表演以烘托氣氛。這一設計讓小朋友把書讀懂,前兩個故事寫藺相如因有功而升官,本是應該的,卻成了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同時也為下文的高潮蓄勢。

3、自學交流。抓住"避"字教學"負荊請罪",突出以"避"對"傲".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引導小朋友自學"負荊請罪"部分,並質疑問難。再結合課文插圖,四人共同商議,廉頗、藺相如會各説些什麼?請幾組小朋友上台表演兩人的對話。既填補了課文的空白,又訓練了小朋友的口頭表達能力。

以上的教學,教師以小朋友為主體,在語文教學中以培養小朋友的語文能力為本,以讀書為主,讓小朋友"自己讀",讓小朋友"自主讀",讓小朋友"自覺讀",在閲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閲讀方法,形成閲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讓小朋友自能閲讀,做閲讀的主人。

(三)、深究課題,突破重點

三個小故事中,哪個集中寫了將相和好?國小英語教學視頻為什麼還寫另兩個故事?通過深究課題使小朋友明白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這樣設計,旨在進一步夯實重點訓練項目。再讀課文,讓小朋友把書讀好。

(四)、總結評價,課外延伸

1、學完全文,四人小組討論:你對藺相如、廉頗有什麼認識?你最大的收穫和體會是什麼?

2、課外作業: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排練課本劇。這一設計的依據是:以課堂為中心,橫向拓展,提高小朋友整體的語文素質。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身心的發展規律。正如曹禺所説:"小朋友演戲裏的人,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啟發小朋友潛在的智力。

附:板書設計:

將——————————相

廉頗 和 藺相如

(知錯就改)(愛國)(顧全大局)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教學思路

《小動物上體育》是21世紀北京版實驗教材小語第二冊第8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首童話詩,寫的是小動物上體育課的事情。作者創設了一個“隊伍總是走不齊”的情景,巧妙的告訴國小生:動物體態不同,走路姿勢也不同。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思路時,我主要體現低年級識字教學為主,課文是識字的載體,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使學生在紮紮實實識字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從而能讀出合適的語氣,表達出角色的心態。

這課書主要的教學任務是:

1、學會8個生字,(包括多音字“了”liǎ),認讀12個字。認識新偏旁“牛字旁”。

2、使學生能夠正確規範的書寫生字。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並積累識字方法。

3、通過對生字的學習,使學生體會漢字的形體美,產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4、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讀出合適的語氣,表達出角色的心態,使學生產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我是這樣來分配課時的:

第一課時:學習課文中的四個字“動物和體育”。使學生認識字的音、形和義。重點指導書寫“動和物”兩個字。其他的生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讀音。並且通過創設情景和反覆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體會角色的心態。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主要是處理剩下的四個生字,解決它們的形、義和寫。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讀課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

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

1.從生活中巧妙引入新課,使學生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開始學習。本節課伊始,我利用學生司空見慣的課程表引入新課,又以“你最喜歡上什麼課”這一問題,激起學生興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的距離,又自然地引入新課,使孩子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開始了學習。

2.注重識字。把閲讀作為識字的重要載體,識字和閲讀同步進行。把練習朗讀和識記字音結合起來,把理解課文內容和理解詞義結合起來,最後在綜合練習中重點指導書寫。利用多種形式如(自己讀、同濁度、男生讀、女聲讀等)的讀,讓學生掌握字音。激發學生興趣,蒐集識字方法。體現了低年級識字教學這一重點,提高了識字效率。在學生們記完字形後緊接着指導書寫,並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找到自己所寫字的不足和優點,使學生真正做到紮紮實實的識字。另外,在今天的課中,又體現了對二類字的處理。讓學生真正對二類字的讀音有所認識。

3、重視朗讀。以讀代講,在讀中發現、體會動物們的心態,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本節課中,教師以讀代講、學生在讀中感受動物的心態。整堂課上,教師讓學生全方位地讀,設計了個人讀、對比讀、引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感悟後讀等,另外,我還給孩子們創設了“我們就是那些小動物在上體育課”這一情景,讓學生深入角色,讓學生在讀中自解、自悟,並利用,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知小動物的心態,又通過學生自讀體會小動物們的心態,感悟他們的心態,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並通過“你能讀出小動物的這種心情”這樣的問題引發學生進一步高質量的讀。

4.注重教師角色定位,關注學習主體。老師用親切、自然、和善、民主的教態和教風,始終掛在臉上的甜甜的微笑,具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用人性化、充滿愛心的課堂語言和孩子們交流,創造一種童話般的學習氛圍,讓貪玩好動的孩子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人文性,體現尊重、激發學生“原生態”的先進教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