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小班説課稿模板集合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説課稿模板集合9篇

小班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紙朋友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孩子們寫寫畫畫也離不開它。隨着幼兒活動的豐富,幼兒接觸到更多的紙。在水墨畫活動中小朋友提出:宣紙為什麼特別軟?在手工活動中提出;卡紙為什麼這麼硬?的疑問。

〈〈綱要〉〉科學領域目標中提出: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方式表達、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的目標。認識〈〈紙〉〉是選自大班領域或毆打能夠科學領域的內容,它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而且在探索的過程中能鍛鍊幼兒的動手動腦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了達到此目的,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其中〈〈神奇的紙世界〉〉旨在讓幼兒初步瞭解紙的種類、特徵和用途。因此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是瞭解不同紙的特點,難點是通過記錄的方法比較紙的不同特徵,為解決這些問題,制定的目標如下:

1、通過動手動腦的活動了解幾種紙的特徵及用途。

2、學習記錄、比較的方法。

3、教育幼兒愛惜用紙。

二、説活動準備:

為了順利的開展活動,我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的紙和紙的資料,在本活動中主要有:幼教

1、用各種紙佈置的“神奇的紙世界”

2、各種紙、顏料、記錄表、筆等。

三、説教學方法:

1、情境激趣法:

教師設計了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以神奇的世界為題讓幼兒到其中去探索。再以神奇博士的測試為題,引導幼兒用比較記錄的方式尋找紙的祕密,保持幼兒活動的習慣,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

2、自主探索法:

幼教歡迎您活動安排了三次的探索,三次探索活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又是層層遞進的。第一次到神奇世界中尋找祕密,是讓幼兒發現不同種類的`紙;第二次遊戲是為了尋找出紙的特種,發現紙可以撕、揉、折等特徵;第三次探索為神奇博士解迷,是讓幼兒比較發現不同的紙軟硬、吸水性也各不相同。

3、記錄表訴法:

活動中在每次的探索後都請幼兒説説自己的發現,幼兒還可以邊説邊演示,讓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發現。在第三次的探索中,讓幼兒運用表格繪畫記錄的方式,比較紙的異同,起到了一目瞭然的作用。

4、情景演示法:

教師在活動的最後,以實驗的方法演示燃燒的紙的過程,讓幼兒瞭解紙具有可燃性的特點。讓幼兒已經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過來,給幼兒深刻的印象,並藉此機會教育幼兒安全防火。

四、説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引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紙的種類。

活動一開始就以帶幼兒到神奇的世界參觀,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讓幼兒用手摸摸、看看、説説自己發現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不同類型的紙,讓幼兒療飢餓紙的種類。

2、通過自由遊戲,發現紙的特徵:

本環節請幼兒自由的取紙,玩紙,並跟其他人説説自己是怎麼玩的,教師適當的提示幼兒:“你把紙揉揉看看有什麼感覺?”“你用這種紙折一折?”讓幼兒發現可以撕、揉、折的特點,並通過活動後的提問引起下一環節的重點:哪些紙硬?哪些紙軟?哪些會吸水?哪些不會?

3、操作記錄,比較紙的異同:

第三次活動,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請小朋友比比紙的軟硬,吸水性,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並介紹自己的發現,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小結紙的不同,進一步讓幼兒瞭解紙的特徵。

4、實驗演示:

活動結束前,通過教師的實驗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真實的情境讓幼兒清楚的瞭解紙的可燃性,並藉此契機來教育幼兒安全防火。

5、活動延伸:

教師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來完成這一主題,其中包括:看錄象、做實驗、紙藝製作等,因此我們在區角中準備了更多的紙和其他的材料,讓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紙的特點。

小班説課稿 篇2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幼兒在購買食品、用品等,都會遇到各種蓋子,這個蓋子怎麼使用?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都有其中的奧祕所在。“有趣的蓋子”這個科學活動,選材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經驗,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讓他們有話可説。

科學活動的目標在於,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有趣的蓋子”這個科學活動,讓幼兒在玩玩説説中,發現蓋子的不同之處,並通過比較等方式,讓他們初步瞭解蓋子的作用。同時提供各種蓋子讓他們自主的去選擇相應的瓶子,在蓋蓋子的過程中發現,體驗擰、按等動作與蓋子之間的聯繫,從而發現有螺紋和沒螺紋蓋子使用的正確方法。最後通過媒體的演示,讓幼兒進一步的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有趣的蓋子,他們的.存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從而激發幼兒進一步的探索與觀察,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好動好模仿的特點,此活動適合在小班幼兒當中進行教學。

(1)説活動目標

(2)説活動重點

(3)説活動難點

(4)説活動準備

(5)説活動流程

(6)説活動環節

一、創設情景,大膽表述

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通過圖示讓幼兒發現原來蓋子有這麼多的不同之處。教師鼓勵的語言,是對幼兒的一種肯定。

二、演示比較,瞭解蓋子的作用

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引發幼兒討論,蓋子到底有什麼用?教師通過有蓋無蓋的對比,更

加形象的讓幼兒知道蓋子可使物品不會弄髒、比較衞生、不會擠出來、攜帶方便,還可以防潮,保持食品新鮮與原來的味道。

三、幼兒操作,發現蓋子的祕密

此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要環節。有意識的提供常見的蓋子與瓶子,通過幼兒自主操作活動以及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幼兒發現有螺紋與沒有螺紋蓋子其中的祕密。發現“擰”“按”不同方法來蓋緊蓋子。同時進一步挖掘特殊的蓋子為人們提供的方便,並提供更多的蓋子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索與驗證。

四、媒體演示,生活延伸

此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又必須迴歸生活。由於材料提供有限,因此教師通過媒體,來解決材料商的不足,同時也能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感知到蓋子無處不在。而且人們設計出這麼多有意思的蓋子如相機蓋子、馬桶蓋、鍋蓋、遙控蓋等。為幼兒以後有意識的去觀察探索埋下伏筆。幼兒教育網()

小班説課稿 篇3

1、通過遊戲發展幼兒對顏色和3以內數量的感知能力,嘗試簡單的分類,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心情。

2、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準備:

1、已經欣賞過故事《水果屋》

2、紅、黃、綠蘿筐各一

3、水果卡片若干(蘋果、梨子、西瓜)

3、三座房子過程:

一、情境表演,帶幼兒到小熊家做客

1、在音樂聲中帶幼兒鑽過山洞、走過獨木橋到小熊家做客。

2、通過情境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

場景:(水果滿地都是,房子倒塌,小熊在哭)

師:“小熊你怎麼啦?”小熊:“昨天晚上颳大風,我的`水果屋被吹壞了。”

師:“小熊的水果屋被吹壞了怎麼辦啊?”(幼兒想辦法,啟發幼兒要幫助小熊)

二、幫助小熊重新裝修房子,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心情。

1、撿水果,給水果分類。小熊:“謝謝小朋友,不過要先幫我把水果撿起來,紅蘋果放在紅蘿筐裏,綠西瓜放在綠蘿筐裏,黃梨子放在黃蘿筐裏。”

2、按要求裝修房子

①認識顏色標記及點子

②交待要求,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師:“小熊剛才跟我講了,這個水果可不能隨便亂貼,水果上有一個小圓點就要先找到有一個點的房子(1號房子),如果是紅色的蘋果就要貼在紅標記的下面。”

③請個別幼兒示範

④幼兒合作裝修房子

⑤請小熊檢查水果是否貼對

二、慶祝房子裝修成功,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心情。小熊端來水果請小朋友吃水果。

四、結束“天色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和小熊説再見吧。”

小班説課稿 篇4

【活動意圖】

白菜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菜了,這種菜的菜葉一層一層裹得很緊,摸起來感覺硬邦邦的。開展卷心菜的遊戲,不但可以加深孩子對白菜的認識,發展幼兒跑步動作的協調性,同時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跑步動作的協調性。

2、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大白菜一棵(切開的) 《健康歌》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一、 熱身運動

幼兒隨着《健康歌》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 遊戲活動

1、展示白菜(切開的)引導幼兒説出白菜的樣子及吃法。

2、做遊戲

(1)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玩法:10人左右,手拉手站成一列,站在最前邊的同學是“白菜心”,遊戲開始後,大家一邊有節奏地説:“卷呀,卷呀,卷白菜!卷呀,卷呀,卷白菜!……”一邊以“白菜心”為中心點來卷繞,中途掉隊者將會被淘汰,其出場後,遊戲繼續開始,且速度逐漸加快,最後的獲勝者做下一輪遊戲的“白菜心”。

規則:遊戲中不能掉隊,中途掉隊者將會被淘汰。

(2)師幼示範玩法:教師做“白菜心”,幼兒圍繞“白菜心”為中心點來卷繞。

(3)男女生各玩一次

(4)男女生pk

勝利的小組表揚一下自己,失敗的小組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活躍一下氣氛,鼓勵他們好好努力,下次你是最棒的。

3、放鬆運動

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做自由放鬆運動。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其他小朋友繼續玩捲心菜的遊戲。

小班説課稿 篇5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小班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我將從內容、幼兒、目標、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流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説設計意圖

杜威説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小班幼兒已開始觀察周圍生活環境及其變化,對周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究問題,積極動手、動腦。班上大部分幼兒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喜歡問這是什麼?為什麼圖畫書會有顏色呢?顏色是怎麼來的呢?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探索各種顏色的活動,來滿足幼兒的探究慾望,讓他們通過探索和實際操作擺弄,獲得切實的生活經驗。而他們也已具備一定的觀察、比較、操作、表達的能力,已能觀察到事物現象的細微之處,也有針對性表達的能力,這些為本次活動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準備。

幼兒科學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開展好科學教育,就要理解什麼是幼兒科學教育,幼兒科學教育是什麼,其實科學就在幼兒的身邊,就是幼兒經常接觸到的物質世界,如小鳥為什麼能飛?蝌蚪怎麼變青蛙?月亮為什麼會變化?等等這些都是幼兒樂於學習的科學。顏色是孩子們生活所能經常接觸到的,如衣服顏色、圖畫書、廣告等,孩子們經常都會很會發出很多疑問:為了滿足孩子好奇和探索的願望,落實《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選擇了《顏色變變變》這個科學活動內容,讓孩子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方法讓孩子充分探索和感受顏色的變化。

二、説目標

為了在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構成和內涵上更為強調"注重幼兒的樂學和會學",強調"注重活動的過程"。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和內容特點以及小班科學領域目標,我從情感、態度、能力的'三維目標上來定位:

1、 幼兒主動參與變色的操作活動,感受三原色兩兩結合的變化。

2、 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 樂意與同伴分享自己對顏色變化的發現。

以上活動目標既有知識經驗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又有愉悦情感的體驗,融合了各領域的目標要求,體現了目標的整合性。

三、説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點:

幼兒主動參與變色的操作活動、探索顏色的變化。

活動難點:讓幼兒學會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調配顏色。

四、説教學法新《綱要》

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是:演示法。幼兒與成人的學習動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理解水平還很膚淺,容易受到興趣的影響和支配,他們往往對探究對象的感興趣程度決定了他們在活動中的注意力,所以活動內容設計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是一節活動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我才用了以下幾重學法:觀察法、操作實驗法、討論法,這些教學法我將結合以下的活動過程作具體闡述。

五、説活動

準備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幼兒以及環境材料的積極互動,小班幼兒的思維還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必須藉助豐富的環境材料來獲得知識經驗。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內容和目標,我和幼兒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瞭解三原色,認識常見顏色。

2、材料準備:給每組幼兒準備一個調色盤,和一支筆。在最後環節給每個幼兒準備了一個製作好的白色風車。

3、環境準備:收集各種各樣的色彩亮麗大畫,佈置成展示區,供幼兒觀察分享交流。

六、説活動過程

本活動我將通過緊緊相扣的6個大環節來開展:

(一)歌曲導入,引發興趣。--(二)展示欣賞,認識三原色。--(三)教師演示,認識三原色兩兩結合的變化。--(四)幼兒操作,親身感受。--(五)討論交流--(六)結束部分。

(一)歌曲導入,引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之前,我先讓孩子欣賞兒歌《小小蠟筆》,引出問題:兒歌裏提到了哪幾種顏色?小朋友都知道哪些顏色?

(二)展示欣賞,認識三原色。

為了落實活動的重點,本環節我將運用演示法來進行:

1、出三原色圖片,讓小朋友重新認識三原色:展示擁有三原色色彩的物體圖片教師小結:顏色有多種多樣的。每種東西都有顏色,小朋友們會調顏色嗎?

(三)教師演示,認識三原色兩兩結合的變化。

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採用操作實驗法這種教學法,本環節將進一步加深幼兒對三原色兩兩混合的瞭解,是完成活動重點的一個重要環境。我將通過3個小步驟來進行:

1、介紹操作材料:三原色,水、調色盤、筆等工具。

2、教師操作,顏色混合會發生什麼變化?

3、引導幼兒觀察顏色變化,進行探索,輕聲交流實驗結果。

(四)幼兒操作,親身感受。

本環節將作為突破活動難點的重要環節,因此我採用了操做實驗法,讓孩子通過自己操作調色,親身感受顏色的變化。

(五)討論交流討論:操作後,請小朋友説一説,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六)結束部分《我的風車轉起來》子們利用剛才變出來的顏色給風車上色,這個環節,很多孩子會有意識去尋找漂亮、鮮豔的顏色,有的把三種顏色混在一起的小朋友找不到漂亮的顏色了,他們開始尋求幫助,向別人借自己想要的顏色,所以合作交流再一次體現。而且,通過這一次,他們一定懂得,下次應該怎樣操作才能調出漂亮的顏色。最後在愉快的音樂中快速旋轉自己製作的風車,讓幼兒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七、説活動延伸:

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本次活動的結束只是暫時的,我們將充分發揮區域的優勢,將活動內容延伸到"各種各樣的顏色"主題展示區,繼續引導幼兒收集、交流、分享。同時我們也將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區的力量,請家長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收集各種顏色鮮亮的圖片,瞭解顏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班説課稿 篇6

説構思:

這是我們小班段家長開放日的一個活動,在活動前我們在討論,既然是開放日的活動最好能讓孩子在活動中能於家長有所互動,另外能讓家長們在活動中直觀地看到每一位孩子的表現。所以我們選擇了孩子們喜愛的玩色活動。

説教材:

玩色活動是小班孩子所熱衷的,但作為一個教學活動單純的玩色遊戲內容總覺得不夠豐滿。於是我們將繪本《變色鳥》中白鳥吃三種顏色的果子於有趣的玩色遊戲相結合,使孩子們通過故事和遊戲感知顏色混合所發生的色彩變化過程。

説目標:

本次活動我們主要是要讓孩子們通過大書閲讀和玩色遊戲來理解故事的內容,感知紅、黃、藍三原色混合所發生的色彩變化過程。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們設計了給白鳥喂果子,然後再用塑料紙在顏料做的果子上按壓,在活動中我們稱是幫助白鳥消化消化。顏色變化直觀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一隻漂亮的變色鳥也就出現了。

説準備:

我們根據繪本《變色鳥》製作了精緻的'大書,大書的閲讀是我們小朋友很少接觸的,它的畫面雖然簡潔,但卻充分地反應了故事的主題:顏色和顏色混合在一起是會發生變化的。

畫有白鳥的白紙、三種顏色的顏料、調羹的投放,是為了服務“給白鳥喂果子”的這一情境,情境的創設也是非常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的。而塑料紙的投放,則是為了配合消化的這一情境。使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發現三原色混合後發生色彩變化的過程。

説環節:

環節一:引題

教師請孩子們來説一説自己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環節二:看大書前半部分

1、出示大書(遮住大書的封面)“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就藏在這本大書裏,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誰,發生了什麼事情。”大書的出示和老師的話充分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大書的前半部分。前半部分是白鳥吃三種顏色的果子,為接下來的玩色遊戲做鋪墊。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問題一:這隻變色鳥一開始是什麼顏色的?問題二:白鳥吃了各種顏色的果子,成了變色鳥,身上的羽毛都有些什麼顏色呢?教師的提問不僅讓孩子們理解了故事的內容,還鞏固了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初步瞭解顏色和顏色混在一起會發生變化。

環節三:玩色遊戲

1、教師用過渡句把孩子們從故事的學習帶到玩色遊戲:“顏色和顏色在一起會發生變化,真奇怪,我們也來試一試。”

2、教師出示畫紙,提問:“老師這也有一隻白鳥,我們怎樣使它變出五顏六色的羽毛?讓它變成一隻變色鳥好嗎?”老師的提問喚起了幼兒的已有經驗,並擴散了他們的思維。

3、教師出示畫紙並介紹紅黃藍三種顏色,教師邊示範邊説:白鳥白鳥我請你吃*顏色的果子。並提示幼兒,用完調羹要將它們送回家,不要放錯了。吃完果子我們請透明紙幫幫忙,蓋在小鳥上面,壓一壓,讓它消化一下。

4、幼兒操作

5、尋找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並告訴爸爸媽媽。

在這個環節,我們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找一找三種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請幼兒把找到的新的顏色告訴爸爸媽媽。如:紅色和黃色在一起變成了橙色,紅色和藍色在一起變成了紫色,黃色和藍色在一起變成了綠色。

環節四:欣賞大書後半部分

小班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1、教材來源:本次活動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球是兒童比較喜歡玩的運動器械之一,在秋天這一季節,人們應該增強户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以防秋天帶來的腹瀉、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裏、幼兒園裏到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皮球、足球、橄欖球、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鉛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滾球、投籃、拋接球、踢球、拍球等,兒童雖然知道各種球,但是對球的種類、質地、作用、形狀、特點、玩法等還不瞭解,因此有必要引導兒童正確認識有關球的知識,通過各種球類競賽活動,培養兒童積極心態,體驗合作樂趣,激發兒童集體榮譽感,增進家長與兒童間的情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兒童年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認了認知、能力、藝術、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達的部分,目標是:A、通過操作摸弄,激發兒童對球在水中沉浮現象感興趣。B、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C、學習運用三種以上的油畫棒進行塗色、滾畫,從中感受多種色彩配合的效果。D、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夾球,發展兒童手的操作能力。E、能和音樂一起快樂的遊戲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兒童分組探索,老師重點指導兒童能分組探索,並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力較弱的兒童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球滾畫。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幼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互動幼師除了和兒童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是幼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和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運用實物展台觀看各種球的圖片,引導兒童充分認識和區分各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球,讓兒童對球的種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更吸引小班兒童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2、操作法:操作法是指兒童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幼師在提供豐富的才襖做材料時,要使兒童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次活動有幾組操作活動:A探索水中的球。B、滾球畫。C給球寶寶設計服裝。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來。本次活動主要引導探索球的外形特徵、特性、玩法的多樣性,讓兒童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記一記、畫一畫、滾一滾、夾一夾中來認識各種類型的球。

3、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法、鼓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兒童獲得探索球的興趣,知道有的球水中會浮上來,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工具會把球夾出來……,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的和諧統一:

三、説學法:

兒童是學習的主人,以兒童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兒童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兒童探究能力,更讓兒童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表達法:以兒童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兒童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兒童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球的圖片,讓兒童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徵,然後用語言説一説表達出來,幼師再出示準備的遊戲材料,激發兒童探索球的興趣。

2、嘗試法:《綱要》指出幼師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兒童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在探索活動中,我們把材料分成四組:A玩水中的球、B進行滾球畫、C嘗試用各種工具夾各種類型的球,D給球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通過分組探索,兒童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有的工具能把球夾起來,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夾出來……。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愛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師讓兒童體驗觀察球在水中的變化,增加兒童探索球的興趣,同時,讓兒童在遊戲學會自主探索、觀察、合作、分享等方法,體現“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説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組織程序,活動的流程為:激發興趣、觀看圖片——分組探索——交流探索體驗,展示作品——遊戲《大皮球》。

(一)激發興趣、觀看圖片:《綱要》提出:幼師要為兒童

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兒童與幼師、同伴的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活動開始,幼師以球寶寶來班級做客為線索,通過實物展台觀看球的圖片,讓兒童説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徵,從而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二)分組探索:

當老師帶領兒童參觀準備的材料時,兒童對投放的材料很感興趣,他們想動手試試看看水中的球是什麼樣子的,想用夾子玩玩球會發生什麼樣?想把珠子放在盒子裏滾一滾會出現什麼圖案……,兒童就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兒童不知不覺的在邊玩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三)交流探索體驗,展示兒童作品。

《綱要》指出:幼師要為兒童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兒童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並發表不同意見,兒童在分組操作完後,同伴間會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後的感受,因此及時設問:“你在玩時發現了什麼,你給球寶寶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你用了什麼珠子進行滾珠畫……?”兒童通過實際操作經驗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會浮出來,珠珠球在水中會沉下去,大夾子不能夾起珠珠球,並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看,從而發展兒童手的操作能力,老師再通過實驗驗證,讓兒童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夾子與球的關係,代替傳統的教學的方法,又能讓兒童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四)遊戲“大皮球”

活動結束,我讓兒童一起跟着《大皮球》的音樂一起玩遊戲,

讓兒童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還可以通過音樂《大皮球》來遊戲,增加兒童活動的樂趣。

小班説課稿 篇8

一、 説教材:

新綱要指出“培養兒童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兒童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中班兒童活潑好動,喜歡嘗試新鮮刺激的事物,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兒童愛做向下跳的動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壇上往下跳、甚至樓梯上最後幾步時也會迫不及待的跳下來,但是有些年齡小、運動能力差的兒童在向下跳時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造成身體某些部位受傷。因此我在中班設計了 “從高處往下跳”的健康活動。通過創設不同的難度,使不同程度的兒童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懂得從高處跳落的保護方法。在動作技巧上通過練習並腳輕跳、腳尖落地促使兒童在落地前適時調節屈腿的速度和幅度,以減少對身體的震動。有效發展兒童的深度知覺、速度知覺、力度知覺。桌椅是兒童日常生活中較常接觸的,本次健康活動利用桌椅作為兒童遊戲的對象,通過兒童自由的嘗試搭跳、搭高跳,懂得從高處跳落的自我保護方法,讓兒童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培養兒童勇於挑戰的精神。

二、 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的作用,我根據中班兒童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布壚坶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能力、認知、情感方面的目標,本節課共設計了兩個目標:

1、學習尋找合適的地方並腳從高處往下跳,懂得從高處跳落的自我保護方法。

2、嘗試用不同高低大小的桌椅搭高跳,培養兒童勇於挑戰的精神。根據目標,我把重點放在懂得從高處跳落的自我保護方法。

對於中班的兒童對於向下跳並不陌生。我經常發現有許多兒童從高處往下跳,但卻不能很好的掌握落地的動作,不會很好的保護自己。動作還不夠熟練和鞏固,在複雜的變化的條件下,動作易變形,從而出現有些兒童落地時臉、身體,膝蓋着地,影響了跳的安全性。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繼續鞏固和提高已掌握動作,使動作更加熟練和不斷提高。根據兒童運動能力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在活動中,着力鞏固兒童向下跳的正確姿勢,以增加落地時的安全性。

活動難點:嘗試用椅子桌子搭高跳。當高度創設到一定程度時,兒童會產生一定的害怕,這時需要老師鼓勵他們勇於挑戰、提醒他們保持正確姿勢。同時老師也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空中平衡能力、落地緩衝能力和落地點的彈性和柔軟程度來幫助兒童確定向下跳的高度,為兒童創設不同高度的目標,由易到難,逐層深入。使活動呈現出挑戰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

三、 説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創設多個嘗試區。

2、物質準備:椅子若干把,不同高度的大椅子。桌子若干。墊子。

四、説教法

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體現綱要中:即適合兒童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原則。激發兒童學習和鍛鍊的興趣。活躍兒童的思維,發展其能力。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 演示法:幼師在兒童自由探索如何從椅子上向下跳的基礎上,引導兒童掌握正確的跳姿勢。幼師把正確的向下跳和落地的方法演示給兒童,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

2、 激勵法:幼師在兒童嘗試不同高度的向下跳後,激勵兒童嘗試更高的難度,提議兒童幾人合作搭高往下跳。滿足不同程度的兒童的學習要求。

3、 交流討論法:通過練習、集中交流,再練習再交流,使幼師和兒童共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活動中出現的不正確姿勢、和特殊情況師生共同探討使之 得到經驗的積累和提高。

4、 自主探索法:活動安排了四次探索,第一次,分散練習嘗試不同的跳法,能夠選擇合適的地方跳。第二次探索,着重練習一種方法(並腳輕跳)懂得保護自己腳尖着地、輕輕落地。第三次探索,嘗試從高低不同的椅子往下跳,再次強調保護自己的方法,並要求穩穩得落地。第四次探索引導兒童搭

高並腳跳啟發兒童想出利用墊子和要求老師加強保護。四次探索的活動目的不同,內容不同,在對保護的要求上也逐層深入,體現了一節課中層層遞進的要求。

5、 觀察法:幼師通過觀察兒童分散練習,糾正部分兒童不到位的姿勢,引導兒童想出不同的跳法。及時對勇敢的兒童加以鼓勵。

6、 對比法:在集中展示的時候,幼師通過邀請兒童逐個示範,通過對比展示,讓兒童發現正確落地保護自身的方法。

此外我還採用了重複練習法、問題設置法、動靜交替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兒童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悦的經驗。

五、説學法

以兒童為主體,創設條件讓兒童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兒童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動採用了以下學法。

1、嘗試法:在活動中我鼓勵兒童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椅子向下跳,當然兒童在練習過程中會發現問題:跳下的時候姿勢的掌握。選擇跳的位置的合適性,他們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自己借鑑同伴的. 經驗。嘗試用正確安全的方法從高處往下跳。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想這次健康活動“從高處往下跳”一定會對兒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樂,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也將會永遠讓他們回憶。與此同時他們不僅學會了正確的保護自己往下跳的方法,也會回憶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情景,從而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六、説過程

我採用環環相扣來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熱身運動——嘗試花樣跳——各種高度跳——搭高跳。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是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兒童在“椅子操”的音樂聲中開始學做韻律操。使兒童的身體各個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為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2、基礎部分:通過以嘗試不同高度、難度的跳為主線開展各個環節。鼓勵兒童嘗試從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練習並腳跳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兒童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嘗試合作搭高跳。整個活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深入。

3、結束部分:幼師帶領兒童做各種放鬆肌體的動作,也是動靜交替。讓兒童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並對活動進行評價,整個過程考慮到兒童的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小班説課稿 篇9

一、説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選自小班上冊主題二中的活動四《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家裏的小寶貝,全家人寵愛着,驕橫、任性、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關愛別人。所以活動的設計旨在讓孩子通過故事講述,感受親情的美好與甜蜜,懂得“感恩”,加強孩子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愛,多擁抱,多交談,同時發展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結合小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等方面。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

2、 學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

3、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目標中提到: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活動的重點。小班剛入園的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或是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起來發言。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讓孩子能進入故事情景中, 我們需要:《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故事掛圖,這是我們平常的教學活動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教具。

四、説教法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孩子的分析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

情境教學法:我用故事掛圖進行教學,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提供具體形象的情境,使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故事環境中。

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激發他們大膽表現自我的慾望。

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是邊講便提問的.方式組織這次活動。例如首先提出如:小松鼠要給她的媽媽送甜蜜,你們猜她會送什麼甜甜的禮物呢?等等這些問題有利於讓幼兒積極動腦筋,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給他們提供發言的機會。

五、説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出小客人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介紹兩位小客人,是誰呢?直接出示掛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傾聽故事,感受親情

在這個環節,我將採用邊講便提問的方式講述故事。

1、這一天,小松鼠給媽媽準備了禮物,小朋友有沒有收到過別人的禮物,比如:過生日的時候、過新年的時候。(有的孩子可能不理解什麼是禮物,所以要給孩子必要的提示,簡單理解禮物這個詞語:禮物就是為了表示愛而贈送的東西,為下一個問題做準備。)

2、小松鼠愛媽媽,要給她的媽媽送甜蜜,到底為媽媽準備了什麼禮物呢?小朋友猜一猜?(因為理解了什麼是禮物,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非常積極的來回答問題,讓幼兒先猜,啟發幼兒動腦筋去想,根據小朋友的回答,教師用簡單的圖示加以記錄,如“可能是糖”,就畫在黑班上,將幼兒的回答結果展示在黑板上,更能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回答完後出示掛圖二接着講,講到

3、媽媽的媽媽就是外婆呀!這時有一個問題:爸爸的爸爸是誰呀?……(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4、讓幼兒猜送給外婆的會是什麼禮物呢?(這個問題因為有了剛才猜到的那些經驗,孩子們一定會更加積極,我們可以讓那些不太表現的孩子來回答,鼓勵他們來表現)原來媽媽的禮物是一條長圍巾。

5、小松鼠想起外婆最喜歡自己的吻,就給了外婆一個甜甜的吻,小松鼠並沒有送給外婆糖、巧克力等禮物,只是一個甜甜的吻,外婆為什麼還那麼高興?教師小結因為他們的要就很簡單,只要送給他們一個吻,一個擁抱,就會覺得好幸福!(感受親情的美好與甜蜜)

6、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對故事內容的完整梳理)

(三)鼓勵表達對親人的愛

1、老師擁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好幸福呀!你們可以送給老師什麼樣的甜甜的愛呢?(鼓勵幼兒給老師送甜蜜的禮物:擁抱、親吻、説一句甜蜜温馨的話等)

2、説一説:甜甜的愛還可以送給誰?(加強孩子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愛,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發展語言能力)

六、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等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整個活動,孩子們不是端坐靜聽,而是積極動腦思考;老師不是單純講故事,而是以情感吸引孩子們,和孩子們一起讀故事。當我們用心去設計、組織一個教學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收穫是那麼大!我們老師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願老師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