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集合10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7.89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集合10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尊嚴》是四年級的一篇閲讀課文,課文講述了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幹完活以後,他才吃這份食物。後來,他留在傑克遜家裏幹活,成為莊園裏的一把好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可以沒有財富,但必須要有做人的尊嚴。尊嚴是貫穿全文的一條暗線,文中沒有空洞地闡述尊嚴的含義,而是藴涵在這個年輕人的故事中最終得出他是個有尊嚴的人。課文對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散見於課文中,這些語句生動地表現了年輕人自尊人格的品質。另外除了正面描寫外,作者多處採用了側面烘托,如:其他逃難者的表現和傑克遜大叔的評價等。特別值得揣摩的是傑克遜對女兒説的那句話:“別看他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對學生的教育意義深遠,特別對於中年級學生來説,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之際,對尊嚴話題的探討具有現實意義。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生難字詞

2、能力目標: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

子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帶着自己的體會讀出年輕人請求、堅定的語氣,初步學習默讀課文。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後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三:説教學重難點

通過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態,體會他自尊的可貴品質。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的:“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將來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這句話的含義。其中難點是通過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態,體會他自尊的可貴品質。

四、説教學方法:

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多媒體直觀法、閲讀討論法、以讀代講法、以讀促寫法。

五、説學法:

本課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質疑問難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讀法、收集材料法。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課前需做好以下準備: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尊嚴“的格言

六、説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麼做?(出示課文插圖)

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沒有這麼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讀完《尊嚴》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求原因的慾望。)

2,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等方式自己理解尊嚴的意思

(二)自讀課文,自學質疑

1,自讀反饋,用填空形式補充完整故事大概情節

2,根據閲讀提示自由讀書感悟,勾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的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這個環節是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培養了自學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並且可以通過找到相關動作神態語言描寫的句子來體現哈默身上與其他難民不同的尊嚴)

(三)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交流。(探究剛才質疑的問題)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重點通過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他自尊、自強的精神。(學生在朗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如食物擺在年輕人面前時,從他説的話裏,你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嗎?當聽説“沒活”時,他會怎麼想?當聽傑克遜大叔説要他捶背時,他又會怎麼想?學生在提出問題後又進行朗讀,實現在讀中問、問中讀。(這個環節設計是讓學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從內容體會思想,加深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在自讀自問中情感得到了昇華,個性得到張揚。)

2、説一説、演一演。

(1)説一説

學生自由説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分角色朗讀

在學生自由暢談後,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

(3)議一議

為什麼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引導討論要放開,自由表達,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要聯繫實際,説説自己的體會,如尊嚴對一個人多麼重要!他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人有了尊嚴會不斷髮奮努力。尊嚴是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用勞動可以創造財富。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尊嚴。(這個環節的設計,還可以舉例説明我們身邊發生的事,如大街上四肢健全的人到處要飯等。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培養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學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關“尊嚴”格言

(五)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瞭、直觀,採用文中的對話來板書,這樣便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維護人格尊嚴》是粵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策第六單元《我們的人身權利》的第二課題。在八年級開設法律常識課的目的,是幫助青少年提高法律素質。而提高法律素質的重點,是使其懂得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權利和義務,知道有哪些權利和義務,知道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是怎麼的,知道如何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應該怎樣尋求救助,知道如何保護和實現權利。依據《課程標準》“我與他人的關係”中“交往的品德”和“權利與義務”的相關部分,正確保護法律公民的人格尊嚴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在這個法制治的國度裏,人格尊嚴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學好本框題內容是有重要意義和指導意義,為後面所要學習的內容起到鋪墊作用,在全書中處於重要的地位,是有承上啟下,前後銜接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課的“三準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人格尊嚴的含義和內容,區別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的具體內容。

2、能力目標:能夠根據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判斷侵犯公民人格尊嚴中的哪些權利;學會保護自身的人格尊嚴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人格尊嚴的內容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這些權利與每個公民生活息息相關。當自己的尊嚴受到傷害時,懂得依法維權,加強個人道德修養,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三>教材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判斷生活中哪些行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嚴。

確認依據:新課程理念、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即權利意識淺薄。

2、教學難點:如何應對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

確認依據:新課程理念、內容,學生的法律意識薄弱的情況。

二、説學情

1、認知結構方面:“人格尊嚴”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對這些權利的認知水平低。對發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有關事件,青少年學生不懂得判斷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嚴,不當做一回事。

2、情感方面:在法治社會裏,人格尊嚴越來越得到重視,中學生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事情與被他人侵犯人格尊嚴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要教育學生重視維護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嚴,形成和發展尊重人格尊嚴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本校學生大部分文化素養不高,也不注重個人道德修養,缺少家庭教育,與父母的素質修養有關。在日常生活中把別人的人格尊嚴當做自己的快樂,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立,因此要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質。

三、設計理念

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努力發揮“兩個主體”的作用。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與方法為全線,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合作、學習的新理念。

四、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情境教學法: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性。

(2)問題導學法:其基本模式是“展示案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歸納結論”。

(3)歸納法:本框題內容理論不強:教學上主要防止出現簡羅列的現象,要注意把握人格尊嚴所包括的幾種權利的內在聯繫。

2、學法

(1)閲讀法:通過閲讀思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討論法: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的教學程序分為七個環節:第一環:節情境導入;第二環節:各抒己見:第三環節:案例研討;第四環節:真情表白;第五環節:學以致用;第六環節:課堂小結;第七環節:板書設計。

1、情境導入

(1)你經歷過類似這樣的事件嗎?

(2)如果有,請談談你當時的感受?

設計目的:以貼近學生的生活事例,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設計兩個簡單的問題導入本課內容--我們的人格尊嚴權利。

2、各抒己見

你認為這樣的`事件侵犯了你的人格尊嚴嗎?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侵權人格尊嚴的行為嗎?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侵犯了人格尊嚴的例子,到底什麼是人格尊嚴?

老師歸納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和內容(我們作為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其包括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

設計目的:將感性的素材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3、案例研討

引用教材個案研討“報社侵犯了小陸的肖像權嗎?”作為學生討論的問題

歸納肖像的含義和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贏利為目的使用他的肖像,報社沒有侵犯小陸的肖像權。

設計目的:使學生明確法律保護肖像權的含義,對是否構成侵權行為能有正確的認識,突出重點。

4、真情表白

當你的人格尊嚴受到侵犯時,你將如何應對?

同學們,你們的應對方法好多,但是,你們在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的時候卻又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所以你們要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同時自覺尊嚴他人的人格尊嚴。

設計目的:使學生學會依法維權,依法律己,依法辦事,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和法律意識,不做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事情。突破難點。

5、學以致用

根據我們上面的學習,回到生活當中,回到自己身上,我們今後的言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設計目的:鞏固提高,更好地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6、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維護人格尊嚴這一課題,瞭解到什麼是人格尊嚴及其內容,如何判斷在生活中那些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如何應對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與人為善。

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我今天説的課題是網球正手單手擊球練習。

一、 教材分析:本課根據《課標》水平五,通過掌握網球正手單手擊球的技

術動作和擊球練習,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擊球姿勢,提高技術水平,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強羣體意識。所以我把本節課的目標設為: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正手單手擊球的基本只是與技能,形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2、技能目標:掌握正手單手擊球的基本動作,發展學生的協調、靈活等身

體素質。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

創新意識。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 點:正手擊球基本技術。

難 點:擊球時的.動作。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根據正手擊球的特點與練習形成,總體思路力求“新、活、

實”,採用了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五、場地器械:本課利用一個網球場地,一台錄音機以及簡單的遊戲來完成本課的任務。

六、教學過程:

1、常規導入階段

導入:響鈴後,同學們在場地中央成四列縱隊站好,我説:同學好,非

常高興與大家一起來上這節網球課,希望通過這節課每名同學都

有所收穫,遇到問題的同學們之間相互幫助共同解決,我相信每

位同學都會做的非常好,大家有沒有信心!(生答)通過輕鬆自然

的方式不僅做了課的導入,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激發興趣階段

首先,讓我們一起跟音樂的節奏來做一下熱身,在音樂《動起來》的伴奏下,在網球場底線,邊線做拍球慢跑熱身練習,在進行中做熱身操。

3、運動參與體驗階段

自我體驗:熱身活動結束後,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網球

的球性自由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經驗交流:學生自由結合,相互交流感受,相互探討,教師對個別詢問

並做出回答。

技術示範:教師示範正確動作,以及腳步移動的要領。

集體聯繫:1、對牆面進行練習,進行個人計數(地面反彈一次),小組

內進行比賽。

2、提醒學生相互觀察,組織掌握較好的學生進行示範。

3、各組的代表進行比賽。教師、學生進行評判,給予鼓勵。

七、調節與放鬆階段

在音樂的伴奏下師生共同做放鬆活動,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最後引導學生談收穫與心理感受,教師點評,佈置作業,收器械,下課。 我的説課結束,謝謝各位專家評委。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4

一、 説教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

冊第42、43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1~5及0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會用這幾個數表示事物的個數,也體會到能用它們表示事物的位置順序,而且還會比較它們的大小。“6和7的認識”要讓學生體會6、7的意義,體會數學符號的價值與作用,為形成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創造條件。

二、 説教法

1、發揮主題圖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義。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認識它們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現實背景,讓6和7與它們所表示的事物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對應起來。教學中,注意發揮好第42頁主題圖的作用。先讓學生從整體上説一説勞動場面,再讓學生找一找、數一數、説一説,找到可以分別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圓片、小棒擺6和7,用課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從這許多的6個事物和7個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學生經歷數學符號化的過程。最後讓學生説一説身邊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幫助學生理解6和7的意義。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用數表達、交流,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2、引導學生參與,領悟數的順序。

理解6和7的意義,讓學生找數量是7的事物時,實際上已經

為數序的學習埋下了伏筆(6個學生加上1個老師是7個人,6張課桌加1張講台是7張桌子,6把椅子又搬來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數序;擺圓片、擺小棒以及在計數器上撥珠,都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認一認,使學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後面是7,進而領悟到數不僅可以表示事物的個數,還可以表示位置順序,這樣讓學生經過多次接觸相關的實例,在現實背景下體驗、在實踐過程中體驗“幾”和“第幾”的區別。

3、創設情境,把握數的大小關係。

事先找到年齡分別為5、6、7歲的'三個學生,讓他們來比較年

齡的大小,進而得出5、6、7三者之間的關係,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在理解大小關係的同時加深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三、 説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2、43頁的內容,練習七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數數、交流等活動中熟練地數出數量是6

和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6和7,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認識6和7的過程中,學會合作、交流,並能用6、7表示身邊的事物,感受數學的價值,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感受保護環境、講衞生、愛集體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能熟練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6和7,

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直尺圖、點子圖、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引導學生從0數到5,再從5數到0。

2、出示0~5的數字卡片,讓學生讀數。

(二) 導入

出示課件,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棵數,並猜一猜我們今天

要學習什麼,從而揭示課題:6和7的認識。

(三) 新授

1、教學6、7的意義。

(1)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師:你看到了什麼?數一數分別有多少?

(2) 引導學生將數的物體的數量用學具表示出來。擺好後,跟

同桌説一説是怎樣擺的。

(3)用點子圖表示出6和7。

(4)用6根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再添上一根,用7根小

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5)課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

(6)學生舉例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7”這兩個數來表示。

2、教學數序

(1)師撥計數器,邊撥邊問。撥到5顆珠子後,問:“有幾顆珠子?再撥1顆是幾顆珠子?”指着第6顆珠子問:“這是第幾顆珠子?再撥1顆,有幾顆珠子?”指着第7顆珠子問:“這是第幾顆珠子?”

讓學生在撥、想、説、議中理解5添上1是6,6添上1是7。

(2)出示直尺圖(寫上0、1、2、( )、4、5、( )、( ))。

要求學生根據數序填空,並説説自己是怎麼想的。然後全班一起

讀一讀直尺上的數,開展快速問答遊戲。

3、比較數的大小。

請三名同學(年齡分別為5、6、7歲),讓學生比較他們的年齡

大小,然後出示點子圖(5、6、7),讓學生根據點子圖來驗證5、6、7的大小。

4、教學基數和序數。

(1)課件出示金魚圖。

師:左數第6瓶有幾條金魚?有6條金魚的是第幾瓶?第7瓶有

幾條金魚?

(2)遊戲:請9名學生站成一排,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①右邊的6個同學手牽手。

②左邊第7個同學跳一跳。

5、教學6、7的寫法。

(1)師在黑板上範寫。

(2)書空寫“6”、“7”,再在書上描紅。

(四)練習

1、完成練習七的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七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集體交流。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快樂嗎?你學會了什麼?

説課稿 篇5

《門檻》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要求

我所説的篇目是《門檻》,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是中國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記憶》和《門檻》是兩首散文詩。單元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指出文章的精髓,讓學生一課有一得。在鑑賞閲讀中,教師教學不能僅僅侷限於某一點,而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充分發揮學生這一鑑定主體的能動性,從多個角度進行鑑賞,用教師的“導”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開掘,又以學生的“思”引發教師的教學靈感,師生共同研讀,儘可能充分解讀出文章的情和理。

2、文章特點

《門檻》是屠格涅夫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為屠格涅夫散文詩中的代表作,它在藝術上集中體現了作者所寫散文詩的特點:簡單而深刻,樸素而富有哲理,情、景、理、事配合默契,既含蓄,又明晰,既連貫,又跳躍,使人讀後回味無窮。

這篇文章的象徵手法、語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環境刻畫都運用得很好,尤其是象徵手法的運用,使《門檻》的主題隱蔽而不含混,含蓄而不晦澀,對指導學生寫作很有幫助。文中所寫的俄羅斯姑娘,是一個決心跨越“門檻”的女革命家,雖然她不像許多文學作品中的姑娘一樣美麗動人,含情脈脈,但卻沉靜、果敢、堅決、執着無畏,全身散發着動人的光彩與氣質。她面對陰森的黑暗,高高的門檻的義無反顧的精神對學生有極大的感染力,能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他們從容、鎮定、自信的品質。

二、教學目標

基於教材的內部結構,以及教材鮮明的文體特徵和教材第四、五單元培養學生的目標,來確定此節課的目標。應該説,第四、五單元是為培養學生閲讀能力提供的一組範文。《教學大綱》這樣闡述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要求:能夠整體把握閲讀材料的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能根據語境揣摩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表達的效果。鑑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

基於單元教學要求,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門檻》一文的寫作背景,理解“門檻”的象徵意義。

能力目標:鑑賞其象徵的手法,品味雋永而富有哲理的語言。

德育目標:學習英雄人物的高貴品質,面對人生抉擇的時候,要從容,鎮定對理想要執着追求,堅定不移。

三、教學重點

從教學目標出發,根據散文詩的語言特徵和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確立如下教學重點:理解文章中意象的象徵意義,品讀文章耐人尋味的語言。

四、教學難點

這篇文章採用的是問答的手法,要求學生能準確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對話的語氣、語速、語調,讀出感情,讀出意藴來,而這恰恰是學生最感頭疼的問題,所以我把難點確立為:有感情地。準確地誦讀。

五、教法、學法

《門檻》是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另一篇中國現代作家韓少華的散文詩《記憶》,已經初步瞭解了散文詩的鑑賞方法,所以,學習《門檻》,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評品、討論、心得交流為主線,培養學生自主閲讀鑑賞的能力和發散思維、語言表達能力。這堂課有兩個關鍵:

一是誦讀、評價、品味。《門檻》只四百來字,短小精悍,全文采用問答的手法,很適合誦讀,但讀好卻難。我設想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特色,讀出個性,讀出感情,然後請學生評價誦讀的感情基調把握得是否準確,問答者的語氣、語速、語調處理得是否恰當,從評價中來明確人物品質,鮮明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並進一步理解文中“門檻”、“大樓”、“陰森的黑暗”、“俄羅斯姑娘”的象徵意義,以及環境渲染對刻畫人物、凸現主旨的作用。屠格涅夫的《門檻》風格冷峻、凝重,結構嚴謹、自然,意味雋永,感情濃厚,是屠格涅夫散文中的精品,但由於它屬於外國散文,又與我們所處的年代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會有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易快,讀時要認真揣摩人物的感情、品質、個性,以及文章深厚的意藴。主要的鑑賞過程以誦讀來貫穿,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二是學生作心得交流。以“門檻”為話題,説説“門檻”在現實社會中的意義以及學習這篇文章之後的心得體會。要求學生暢所欲言,用自己最深的體味、最精彩的語言來闡釋“門檻”,以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華。

為什麼要這樣來組織整個的課堂教學呢?首先,這是新教材的要求,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培養語感。那麼,語文課上要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他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觸摸一篇文章的靈魂與精髓,並從中受到正面的教益,碰撞出靈感火花,而且要讓他們不羞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風采。其次,葉聖陶先生説過:講是為了不講,教是為了不教。學生總是要離開老師的,不可能永遠牽着他、抱着他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傳授他們自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隱去傳授者的身份,讓學生完全喪失對教師的依賴性而變成共同學習的合作者,雙促雙發,讓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閃現。再次,我們所面對的是高二學生,他們已經有了較強的語文基礎,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審美眼光和生活積累,他們對散文並不陌生,高一時就已經學過《荷塘月色》這類難度較高的散文,只要能夠激起他們的閲讀興趣、探究興趣,加以適當的引導,他們完全能自己解讀出這篇文章藴含的哲理。

六、教學過程及設想

(一)導入新課:現在正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康熙王朝》中有這麼一片段:少年天子康熙受了鰲拜的氣,憤然衝出乾清宮,他忘了乾清宮有一個高高的門檻,所以意外地摔了一跤,康熙爬起來後下旨魏東亭砍掉了乾清宮的高門檻;上學期我們學習的魯迅《祝福》中也有這麼一個場景:祥林嫂為了洗脱自己嫁過兩個男人的罪孽,到廟裏去捐了一條門檻讓千人踩、萬人踏。同學們,這一砍一捐人物的命運就有了天壤之別,人生中有多少高低不一的門檻啊,面對這些門檻,我們該怎麼做呢?今天,就讓我們到屠格涅夫的《門檻》中去尋找答案。

[設想]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就會入迷,入迷就鑽得進去,學習就會有成效,所以一堂課的導語也十分重要。好的導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考,使課堂快速進入預定軌道。好的導語有下列特徵:首先要充滿磁力,那就是能吸引學生,讓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被教師牽引;其次,是有親合力,貼近學生生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之感到親切;最後要有張力,導語設計的目的不在於導語本身,而在於把課堂引入預定軌道。所以這堂課我選擇了學生熟知的影片片斷和學習過的課文場景作導語,讓學生覺得熟悉,親切又耐人思索。

(二)提示相關材料,學生作好誦讀的準備。投影顯示:作家和作品背景材料。

[設想]學生對外國作品的寫作背景一般不太瞭解,教師提供作家和作品背景介紹能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個性,讀出感情,讀出意藴。

(四)品評鑑賞。請學生評價誦讀,並在評價中深入鑑賞文章的語言,進一步明確以下幾點:

1、文中敍述的人該怎麼讀?為什麼?

讓學生通過弄明白這個問題來明白文章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怎樣的環境,環境中所出現的“門檻”、“大樓”、“陰森的黑暗”有什麼象徵意義,它們對錶現女主人公形象有什麼作用。

2、文中問者的問語該怎麼讀?為什麼?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問話者對姑娘所持的感悟,以及姑娘所選道路的艱苦。

3、俄羅斯姑娘的回答怎麼讀?如何評價她這個人?

學生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提示學生注意姑娘答語的特點,理解文中三個省略號的言外之意,體味對姑娘的神態描寫,正確理解姑娘的象徵意義,歸納出她高尚的.品質。

4、請學生用自己學習過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對姑娘的敬仰之情。

5、正確理解對姑娘的兩種不同評價。

[設想]這個鑑賞過程不必遵循1、2、3、4、5的順序,要完全放手讓學生去發現鑑賞點,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鑑賞課文,邊讀邊賞,學生有鑑賞不到的,教師予以啟發引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生存》一書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具體説,就是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通過教師的定向、啟發、點撥、引導、暗示,不斷啟動學生的學習動因,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播放朗讀錄音,進一步明確課文的讀法。

(六)引申拓展,心得交流。教師重申“門檻”的象徵意義,以 加深學生對文章意藴的理解,要求學生以“門檻”為話題,説説現實社會中有些什麼門檻,如何看待門檻。

[設想]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生學習課文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掌握基礎知識,學會分析歸納更在於準確、熟練,甚至巧妙地運用。所以,在教學中必須把思維訓練與表達訓練結合起來,從而促進語言與思維同步發展,既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又發展學生的智力,養成運用語文的習慣。第六個環節正可以讓學生閃現自己思維的光華,展示自己語言的風采,而且使《門檻》一課更具有現實意義,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大有裨益。

(七)總結全文,用充滿激情的話語激勵學生。

[設想]讓課堂在意味盎然的思考中開始,在充滿希望的激勵中結束。

《門檻》是一首散文詩,它結構精彩,意藴深遠,對於我們的人生具有指導意義,很容易打動我們的心靈,引發我們的共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教師教學時要在“新“、“趣”、“情”、“思”上多下功夫,求新、激趣、動情、導思,真正讓學生得到薰陶,學到知識。

《門檻》教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屠格涅夫的生平創作和本文寫作背景。瞭解有關散文詩的知識。熟讀並能達到背誦; 2、能力目標:把握“門檻”、“俄羅斯”、“姑娘”等的象徵意義。體味散文詩中飽含的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品味雋永的富有哲理的語言,逐步提高散文詩的鑑賞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門檻》一文,啟發學生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要從容鎮定、執着勇敢、百折不撓、堅定不移。 二、重點難點: 1、結合時代背景和寫作意圖,捕捉《門檻》一文多種象徵意義,體會字裏行間深沉而悲壯的感情和作品的含蓄美、崇高美; 2、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對該散文詩進行鑑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總會碰到許多的門檻。小時侯學走路會遇到門檻,現在考大學也是一道門檻。在面對門檻的時候,我們是退縮還是前進呢,是勇於跨越還是選擇等待呢?屠格涅夫的《門檻》給了我們明確答案。 散文詩例如<<海燕>>

二、 讓我們先聽一遍課文錄音,用心靈去輕輕觸摸那道“門檻”。

1、 讀得怎麼樣?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老師精彩的朗誦。

2、看來很多同學仍陶醉其中,入境很深,現在請你們自己品讀、品讀,看看能品出些什麼?

3、能否請同學們談談對作品的初步理解?

三、 看來你們對文章內容有各自的理解,但要完全吃透文本就必須先從作者和寫作背景入手。所謂知其人,才能讀其作,才能論其事。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們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成果怎樣?哪個小組主動向大家展示你們小組的課前準備工作.

1、 作者(其他組和教師補充) 屠格涅夫和巴金

( 巴金翻譯了)《門檻》

2、 背景(其他組和教師補充)

3、 背景聯繫:19世紀俄國革命就好比中國20世紀初的民主革命,許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為了推翻滿清政府,抱着“我不如地獄,誰入地獄”之心,不顧一切,奮勇前行。有的革命者甚至眾叛親離,忍受着敵人、甚至親人朋友給他們帶來的一切痛苦和打擊。

魯迅在《藥》中塑造的夏瑜的原型秋瑾,雖是女流,卻不讓鬚眉,“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顯示了她堅定的革命信念。

四、 1、瞭解了作者和背景,我們再從文本入手。本文很明顯是散文詩,散文詩往往通過塑造形象來體現文章的主旨,那麼文中塑造了幾個想象?其中最主要的是哪個?

2、既然文中最主要的形象是“俄羅斯姑娘”,那為什麼不以“俄羅斯”姑娘為題,俄羅斯姑娘和“門檻”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你們是怎麼想到的呢?

五、 (象徵)

其實這種寫作手法我們在國中就已經學過了,還記得嗎?(《白楊禮讚》)

1、 這種寫作手法是什麼?象徵 忽明忽暗、忽遠忽近的火光象徵改革道路曲折而艱難,但光明的前景始終存在。

五、(對話描寫)

那麼文中的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形象分別象徵了什麼呢?我們先從全文最有特色的對話描寫即八問八答中去找。

1、 這一系列的問答大致可分幾層意思?每一層分別講了什麼? 或者説娘姑面對的考驗來自哪些方面?

(必須抓住關鍵字詞)

A、來自敵人的考驗 (表現姑娘堅定的信念)

B、來自親友的考驗 (表現姑娘不怕孤獨)

C、來自自身名利和死亡的考驗 (不計名利、不怕犧牲)

D、來自信仰的考驗 (義無返顧、勇往直前)

[插入: 姑娘對聲音的回答都是很乾脆,堅決的,惟獨有一處姑娘卻作了停頓,你們發現沒有?她是在什麼情況下停頓的呢?這裏的“犯罪”我們應作如何理解呢?

俄羅斯姑娘的停頓(“埋下了頭”):“犯罪”着種説法對一個志清高潔的“俄羅斯”姑娘來説,是難以接受的,但她既然決定投身革命,就必然為現存的法律制度所不容,就必然被説成犯罪。”

六、原來俄羅斯姑娘象徵了為沙皇專制而英勇鬥爭的革命者,那麼革命者設置的一道門檻,就是革命者面前的一切阻礙。

3、 理解了“門檻”的象徵意義,其他形象所象徵的意義就比較容易了——

大樓:革命者追求的崇高而偉大的革命事業。

聲音:革命事業的考驗。

咒罵者:市儈與庸人。

回答者:崇敬革命者的人民羣眾。

4、可見本文運用了象徵手法,通過一系列形象的塑造歌頌了

革命者為了崇高的理想無私無畏的精神。

六、分角色進行朗讀表演

A----旁白 B----聲音 C-----姑娘

要求:朗誦者對所擔當角色的心理、情感、態度的把握,由此表現在語音、語速、語調諸方面的處理上。

如:對白中的標點符號

又如:對白中的穿插描寫

七、 讀寫結合

1、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經典之作,無論是對俄國還是對中國的民主革命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在1980年,中國已遠不需要革命了,為何中央領導在全國青年代表會上還要號召全國青年再讀《門檻》;1985年,80多歲的巴金又為何重譯《門檻》?(同學可討論,各抒己見)

引導:説明這篇文章有現實意義。那麼就請同學門挖掘一下《門檻》究竟有何現實意義?

參考:A、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門檻

B、一個人從事一種事業就象跨進一個門檻

C、一個國家也要邁過一道道門檻

2、 看來你們的想法很多,那就請你們也將“無形”化為“有形”,以“門檻”為題,自選角度,寫一段文字。

屠格涅夫《門檻》原文及賞析

我看見一所大廈。正面一道窄門大開着,門裏一片陰暗的濃霧。高高的門檻外面站着一個女郎……,一個俄羅斯女郎。

濃霧裏吹着帶雪的風,從那建築的深處透出一股寒氣,同時還有一個緩慢、重濁的聲音問着:

“啊,你想跨進這門檻來作什麼?你知道里面有什麼東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這樣回答。

“寒冷、飢餓、憎恨、嘲笑、輕視、侮辱、監獄、疾病,甚至於死亡?”

“我知道。”

“跟人們的疏遠,完全的孤獨?”

“我知道,我準備好了。我願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擊。”

“不僅是你的敵人,就是你的親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給你這些痛苦、這些打擊?”

“是……就是他們給我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準備着犧牲嗎?”

“是。”

“這是無名的犧牲,你會滅亡,甚至沒有人……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尊崇地紀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憐惜。我也不要名聲。”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頭。

“我也甘心……去犯罪。”

裏面的聲音停了一會兒。過後又説出這樣的話:

“你知道將來在困苦中你會否認你現在這個信仰,你會以為你是白白地浪費了你的青春?”

“這一層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進去。”

“進來吧。”

女郎跨進了門檻。一幅厚簾子立刻放下來。”

“傻瓜!”有人在後面嘲罵。

“一個聖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傳來了這一聲回答。

【簡析】

從視覺形象來説,這裏有“一座大樓”,有一道敞開的“窄門”,門裏有“陰森的黑暗”,有“高高的門檻”,還有一位“俄羅斯姑娘”。

從膚覺的感受來説,黑暗中散發着“寒氣”。

從聽覺的角度來説,大廈裏傳出來一個“慢吞吞的不響亮的聲音”。然後是一連串的對答……

隨着閲讀進程的展開,讀者從多種感官中體驗着這首散文詩對心靈的撞擊。屠格涅夫似乎把每個人都帶到了這座令人顫慄的“門檻”前,來聆聽那近乎嚴酷考驗式的問詢。然而,令人感受最深的莫過於那“門檻”內傳出的“寒冷,飢餓,憎恨,嘲笑,蔑視,侮辱,監獄,疾病,甚至於死亡?”的信息。此外,還有“疏遠”、“孤獨”和“準備犧牲”。作家極盡渲染之能勢,幾乎用盡人們可以想象到的所有表現殘酷的詞語。其目的卻在於襯托那位站立在“門檻”前,就要走進來的俄羅斯姑娘。

姑娘,對這一切都“知道”,並“準備好了”。其堅毅與果決已經着實令人欽佩了。可更深一層的痛苦親戚、朋友的打擊,姑娘也能“忍受”。為了把姑娘的形象刻劃得更深刻,文章寫道:“你準備着無名的犧牲嗎?你會滅亡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個人會尊敬地懷念你。……”但無論如何,姑娘還是要走進這革命的“門檻”。她真的走進來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判(當然這是意料之中的)。我們説,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姑娘,又的確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聖人”啊!這是作家的讚歎,也是每一個讀者的由衷的讚歎。

象徵,作為一種藝術手法,其表現含蓄與深刻的功力簡直是無可限量的。作家對象徵性物象的選擇顯示着作家所獨有的創造性。一個“門檻”隔開了兩個世界;一個“門檻”隔開了兩種人生;一個“門檻”考驗着革命者的勇氣和真誠;一個“門檻”檢驗着一個戰士對世界的認知和對生命價值的判定。“門檻”作為一個可視而又寓含深廣的象徵符號,它所啟示給人們的聯想與想象,當是無法窮盡的。象徵具有着強烈的藝術魅力。圍繞着“門檻”作家還設計出一系列的象徵符號,諸如“女郎”、“重濁的聲音”、“犯罪”、“傻瓜”、“聖人”等,也都賦予了相應的含義。因此,整篇散文詩的意韻是極其豐厚的。

《門檻》教案4

馬新平教學要點:1、理解本文運用象徵的方法生動、深刻的揭示主題的寫法。2、學習運用對話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3、學習革命者為了正義和真理,不畏艱險,義無返顧的崇高精神和品格。4、把握形散中的“形式靈活”的特點。教學過程:一、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1、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等。2、寫作背景:本文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為了紀念俄羅斯女革命家薇拉·扎蘇里奇而寫的。薇拉·扎蘇里奇1878年行刺彼得堡行政官,不幸被捕犧牲。當時,屠格涅夫正旅居國外,消息傳來,他悲痛萬分。這天夜裏他做了一個夢,夢醒之後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生字:kǎnzhuózēngshūqīmǐnzàn檻濁憎疏親戚憐憫暫時2、思考:1)本文塑造了一個什麼形象?2)作者採用了什麼形式來組材?3)主題是什麼?三、精讀課文,簡單分析:1、分角色朗讀2、分析:1)作者塑造了一個什麼形象?——生動地塑造了一位女革命家的形象。2)從哪些方面具體描寫的?——文中的女郎不怕“寒冷,飢餓,憎恨,嘲笑……監獄,疾病,甚至於死亡”,甘願忍受“一切的痛苦”和“一切的打擊”;不要別人的“感激”“憐憫”不要“名聲”甘願去“犯罪”,獻出自己的青春,去作“無名的犧牲”……從女郎錚錚有聲的答話的語調中可以看出,她有着鐵一般的決心和意志。在這位女革命家的身上集中體現了革命家的大無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3)作者刻畫這個女郎的目的是什麼?——作者借這個形象的刻畫,讚美了革命家的凜然正氣,謳歌了革命家的博大胸襟與崇高心靈。五、寫作特點:——充分體現了形散中的“形式靈活”1、全部用對話的形式,站在一道門檻前。2、用夢的形式寫,寫夢的情景。3、用象徵的手法。4、主題明確集中。六、完成練習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過程,板書設計,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説教材

本小節主要講述細胞核的結構、細胞核的主要功能、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三點內容。第一點,關於細胞核的結構,簡要介紹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的知識。第二點,關於細胞核的主要功能,強調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複製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第三點,關於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簡要的介紹原核細胞在大小、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這幾個方面與真核細胞不同的特點。本節課程學習的知識為今後學習細胞增殖、細胞分裂、細胞全能性、生物遺傳等章節相關知識作了奠定基礎。

二、説學情

1.重點分析

(1)真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2)染色體、DNA的關係。

2.難點分析

(1)領悟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染色體、DNA的關係。染色質與染色體的相互轉變的動態過程。

3.學生分析

學生在國中曾學習過“細胞的基本結構”,但是較膚淺;前邊剛剛學習過細胞膜和細胞器,對細胞的詳細結構和整體結構有了較深入的認識。

三、説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真核細胞細胞核的結構和主要功能。

(2)掌握原核細胞基本結構和與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區別。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識別生物圖的能力和對比、歸納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

(2)局部和整體相統一的觀點。

4.課標要求

基本要求:

(1)通過學生小組共同分析討論 “資料分析”中的4個實驗。

(2)總結出細胞核的功能。

(3)掌握細胞核的結構。

(4)理解掌握染色體、染色質的關係。

發展要求:

(1)分析課本資料,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2)建構細胞模型,圖文結合,培養學生識圖、畫圖能力,形象思維能力;

(3)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4)培養學生樹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善待自己,善待生命。

四、教學資源

Flash動畫,多媒體

五、教學方法

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在過程中學生分組討論為輔相結合。

六、教學過程

1.教學設計思路:

由於本節內容比較抽象,學生的感性認識較少。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通過趣味性問題作為本次課的導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自學分析得出細胞核的功能。然後通過展示細胞亞顯微結構圖,來講解細胞核的結構。在講到染色質與染色體的動態互變過程時,通過flash給出其互變的動態圖,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易於理解這一過程。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並引用變形蟲的去核試驗和精子的結構,強調細胞核的功能,突出重點。在講解原核生物的基本結構後,讓學生分組並用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真核與原核生物的區別,有利學生對本章知識形成結構化。

2.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5分鐘)

1.“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

2.克隆羊多莉長得像誰?

(二)活動探究(25分鐘)

活動探究一:

分析教材52頁四個試驗資料,思考下列問題:

1.美蠑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的?結合多利羊的產生過程,你認為生物性狀的遺傳主要是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為什麼?

2.細胞核與細胞分裂、分化有什麼關係?

3.細胞的生命活動由什麼控制的?

4.生物體形態建成與什麼有關係?

活動探究二:

通過Flash動畫,展示細胞核對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再提出問題並引導學生思考並認真觀察教材插圖(課件)並閲讀相關內容,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探究三:

1.通過Flash動畫展示染色體、染色質的行為變化。

2.指導學生製作簡單染色體模型

3.通過提問的形式概述出染色體和染色質的關係

活動探究四:

1.回憶原核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的結構,並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

2.對比人的紅細胞和精子的結構與功能,進一步體會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三)當堂達標(10分鐘)

題目略

設計意圖:由基礎題到提升題、變式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四)課堂小結(5分鐘)

概念圖的形式

設計意圖:有利於學生養成及時總結的良好習慣,並將所學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數學交流和表達的能力。

七、板書設計:略

八、教學評價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繫學生所熟知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提高了積極的學習熱情。需要加強引導。

3.本節有些內容抽象,難懂,多媒體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細胞模型的製作,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取得較好課堂效果。

4.多種師生互動模式:限時搶答;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自學,習題反饋;學生觀察描述;教師講述;動畫回顧等,變式題的討論,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鞏固加深的對概念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5.當堂達標對教學進行評價,及時反饋和矯正。

6. 通過分層佈置作業,能用剛學過的知識揭開日常生活之迷,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將課內成果引向課外、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説課稿 篇7

一、教學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沃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於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時間完成。和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一樣,他也是在全聾的情況下憑頑強的毅力寫完了這部史詩之作。《沃爾塔瓦河》是一部風格奇特、構思新穎、近似音畫的標題性交響詩。它運用了情節性連續發展的手法,近似迴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徵捷克民族搖籃的沃爾塔瓦河主題為樂曲基本主線,貫穿其它生活畫面,描繪了大河從發源地舒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過程,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深厚的愛。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聆聽古典音樂作品容易失去耐心,這首《沃爾塔瓦河》比較長。所以要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來聆聽音樂,他們已有一定的欣賞水平,能夠辨別樂曲中主奏樂器的音色,並且能夠隨着音樂的變化來展開豐富的聯想,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説出來。

二、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沃爾塔瓦河》音樂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聯想音樂中所藴含的美好意境,從而對愛國題材的音樂感興趣,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2能夠從旋律、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初步瞭解交響詩這一音樂體裁。

三、教學方法:

1通過對比、歌唱、律動、舞蹈等不同形式進一步感受音樂作品。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集體協作意識。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學生在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音樂中走入教室,教師提問曲名以及布拉格是哪個民族的?從而引出捷克,再過渡到捷克民族的母親河——沃爾塔瓦河上。(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並感興趣的音樂入手,拉近學生與課題的距離,對之後的學習內容有所期待,能夠以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進入新課教學。)

2新課教學:(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遵循感受——體驗——再感受原則進行)

初步聆聽音樂:播放《沃爾塔瓦河》,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描述音樂作品形象。提問學生:為什麼聽到音樂會聯想出這樣的音樂形象來?是什麼刺激你的想象?(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深入欣賞音樂,分析探索各樂段的音樂形象,理解寓意:①引子:播放引子音樂片段,提問:由什麼樂器奏出?它代表着什麼音樂形象?引導學生辨別引子中的“冷泉、熱泉”。(設計意圖:分辨樂器音色展開豐富想象,從對比中引導學生得出結論)②《沃爾塔瓦河》主題: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引導學生總結主題旋律特點,並指導學生深情地模唱《沃爾塔瓦河》主題旋律。(設計意圖:體會旋律的舒展開闊性,體會樂曲本身的寓意)③林中狩獵:播放《林中狩獵》音樂片段,提問:與前兩段相比,這段音樂有什麼變化?是什麼主奏樂器造成音色、音樂情緒的轉變?根據音樂聯想河水正流經哪裏?(設計意圖:順着前面的線索,進一步展開聯想,使音樂與音樂要素掛鈎,引導學生歸納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④鄉村婚禮:播放《鄉村婚禮》音樂片段,讓學生根據音樂猜測河岸旁正在進行什麼活動?引出波爾卡舞曲這一舞蹈類型,並按節奏特點演示基本舞步,教師隨機請學生一同跳舞,其他同學隨音樂節奏拍手,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設計意圖:活躍課堂,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舞台,搭建師生和諧的課堂氣氛)⑤月光、水仙女的舞蹈:播放《月光、水仙女的舞蹈》的音樂片段,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音樂力度、速度及音樂情緒的轉變判斷現在可能處於哪個時段?並引導學生説明理由。(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用音樂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⑥《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音樂片段,畫出簡單的旋律起伏線。分組討論:這段音樂情緒變化了幾次,都分別描述了怎樣的音樂形象? (設計意圖: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體現,讓學生在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會樂曲旋律的起伏變化)⑦簡單歸納交響詩定義。(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總結往往能更好的記住結論)

3課堂小結:

再次感受音樂:結合作者經歷及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愛國情感的滲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設計意圖:加深對主題旋律的印象,在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説課稿 篇8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三角形中的邊角關係》。在平面圖形裏,三角形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多邊形,,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還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繫生活應用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習其他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積累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多邊形的知識打下基礎。

為了迎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要求“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教材,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2.瞭解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會按邊將三角形進行分類.

3.掌握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並能利用這個關係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擺一擺等操作活動,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掌握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一個三角形,並運用此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3.在實驗活動中,經歷 “猜測——驗證——結論”這一探索問題的過程,培養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探究三角形的邊角關係問題,激發好奇心,激發求知慾.樹立幾何知識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意識.

2.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探究興趣,並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瞭解三角形的分類思想。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探究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

教法設計:

針對平面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以及中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打算採用創設情境法、實驗法、比較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並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動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學法安排: “喚醒人實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在學法指導上,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激發他們主動探索。借鑑杜威“做中學”的思想,在設計課程方案時,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猜想、質疑、驗證、探究、測量、實踐操作、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經歷做、議、練、想等活動,努力營造協作互動、自主探究、議論紛紛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得以發展。下面是我的教學過程設想:

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生成“經驗和自然是相互聯繫的”,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可以使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積澱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這也就是引入部分利用姚明跨欄3米是否虛實的旨意所在。接着在從生活實物中抽象具體的三角形從而揭示課題。

數學問題—在探究中解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的發現是始於問題,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就該從問題開始,因此,我讓學生在“做中學”的過程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敢於質疑,勇於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通過認識屋樑框架圖來感知三角形,緊接着通過視頻藉助多媒體展示從共性與個性兩個角度來科學的認識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水到渠成的將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通過觀察到比較將三角形由感性到理性達到一個認識上的飛躍。有了科學的認識我們再返回生活來解決問題,所以下一步我通過學生做一做、議一議環節來探究性質。實驗法初步感知結論討論交流發現規律。理性與感性的驗證互相結合,從而使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形成結論。即:三角形任何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的任何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數學評價—在做中體現練習法鞏固新知,數學規律的形成與深化,不僅靠感知還要輔以靈活、有趣、有層次的訓練,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2、拓展練習;

3、課堂延伸;

目的是為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在面對全體的情況下,促進學有餘力的學生的思維發展尤其是數學思想的養成。

數學歸納—在自查中形成

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在最後我讓學生給自己本節課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

最後設計的綱要信號式的板書,簡明扼要,一目瞭然,重點突出,讓教學內容對學生產生暗示效應,使教學的信息濃縮。

本課設計體現了以下教學思想: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本設計中“教師怎樣教”是圍繞“學生怎樣學”來進行的。整個設計充分估計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舊經驗,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困難與學習情趣,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及時點撥,學生積極探索的過程,教學過程跌宕起伏,問題逐步深化,學生思維逐步擴展,使學生在愉快、主動中得到發展,使“教案”變成了“學案”。

2、學習是學生的“創造”活動。愛因斯坦説過:“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創造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説,創造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 ”學生通過自己的創造活動而獲得知識,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同時也可以獲得“創造”的才能,誘發創造興趣,有利於創造精神的培養。

3、注重學習情感因素的培養。學習不單純是智力的活動,同時還有情感的參與。情感與智力有着密切的關係,如果智力負載着豐厚的感情,那麼智慧所表達的內容就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不可抗拒的感染力。

總之,我覺得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認知興趣,強調創造的快樂,寓教於樂,理智與情感融合互補,學生才會學得愉快,才有利於貫徹素質教育精神。

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設問開頭,通過寫飛蛾拼命求生、香瓜子奮力生長和疹聽自己心臟律動三件事的描寫,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感悟出珍愛生命就要珍愛時間的人生道理。文章篇幅短,但句意深。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條: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學生珍愛生命就要善待生命和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理解三個事例所隱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意思。

二、説教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好奇好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我採用啟發引導法進行教學。語文教學,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語感。因此,我還將採用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朗讀比賽,做到人人蔘與,照顧後進生,避免了朗讀時優生的專利局面。

三、説學法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用自己的血汗換來的東西才會珍惜。而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也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學法。

教師出示精心設計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後再合作交流、討論,最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示交流。堂應不僅開放而有活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領略成功的喜悦。

四、説教學程序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結構非常清楚簡略,整篇課文作者採用設問的寫法,提問、例舉三個事例、悟出道理。這篇課文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還是一篇寫作的好範文。為了使本課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質疑導入,激起探究興趣

導語“同學們,《生命生命》這一課究竟講了一件什麼事,他能然訴我們明白一個什麼道理?

(二)出示問題自主探究

1、學生讀文、找含相關的重點句子,自主解答問題。

2、小組長組織成員交流討論,發揮“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集體智慧,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同學間團結協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全班展示交流

小組集體展示,交流對問題的答案和見解,生以“我認為”的語氣彙報,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然後以“誰還有不同的看法”、“誰來補充”,有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平等的交流平台,和諧積極的交流氣氛。教師完全充當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説一説這一段給我們介紹了什麼?

(1)文中那些句子能令人感覺到一股生命的力量?(感情朗讀)

(2)作者為什麼回放了飛蛾?(及我為什麼會震撼?)

(3)你在捉蜻蜓活捉其他昆蟲時,他們是怎樣反抗的,這種反抗就是什麼?

2、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思考練習:

(1)找出文中寫香瓜子生命力強的句子。(感情朗讀)

(2)一粒香瓜子令作者感動的原因是什麼?

(3)寫草生命力強的詩,誰背一背?

衝破()

香瓜子沒有(),沒有()多麼頑強的()!

不屈(),茁壯()

3、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出示思考練習:

(1)從聽診自己心跳的律動你知道了什麼?

(2)利用生命有哪兩種方式?

糟蹋就是()

我可以好好的使用(),也可以糟蹋()。利用了就是();糟蹋了就是()。

利用生命,我們就應該(),不應該()。

(四)歸納總結拓展

作者從這三件事認識到了什麼?

舉例説“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的意思。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體現無限的價值?

五、説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

瓜子不去生長}生命可貴,珍惜生命。

診聽心臟律動}

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1﹑説教材地位:

我的信念是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説人生修養,並能貼近生活,容易聯繫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名利、人際關係、業餘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傑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

2﹑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及富有哲理性句子”,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①品味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性。

②學習課文中樸實的語言及表達語言的生動性。

③進一步瞭解居里夫人及她取得的成就。

3﹑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而確定的。至於教學難點則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言的,是學生經過複習還存有疑問和理解還比較困難的地方。根據這些我確定本篇文章的:

①教學重點: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散文的語言美。

②教學難點:理解富有哲理性句子。

二﹑説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㈠ 教法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節課突出了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訓練。如聽説讀的訓練滲透於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最能突出説的訓練集中體現在學生自由發言、自主探究的環節中。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學生自主找資料實踐,瞭解課文。

3討論法—幾個同學組成一組討論本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4點撥法—通過老師提問時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我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調動同學們的課堂積極性,使同學們積極動腦學會語言的表達技巧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因此, 我多采用小組討論和點撥等方法。

㈡ 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達到使同學們能夠更加體會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性,所以我決定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㈢ 説學法

《師説》中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1﹑我採用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思維的到拓展,更加理解文章的含義。

2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 ﹑提倡“筆記式”學習方法,讓學生把文章中優美的句子都記錄下來。

四﹑説教學過程(説教序)

1﹑導入新課

採用提問的方法問同學們知道不知道鐳是怎麼發現的?想了解居里夫人嗎?再講一下居里夫人的成就,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之後與大家打開書共同學習課文。

2﹑檢查預習

3﹑朗讀課文找幾個同學大聲朗讀課文。

4﹑討論研究:

①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這一問題意在通過佔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②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現鐳元素後,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説!

5、説板書

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

工作態度 環境需求 理想信念

(集中目標 樹立信心 堅忍不拔 ) (保持安靜 追求自由 珍惜時間) (探討真理 不求財富 沉醉科學)

實現理想

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一目瞭然的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一看板書就能回憶起課文的內容,另外, 板書文字簡練,但不單調,體現了藝術性。

五、説教材的理論依據:

教師教學觀念和基本素養

我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是基於本學科的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而設計的。在本文中,使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等方法更好的把握學習重點和難點,並注意”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訓練為主軸”的”三主式””育人為本”的理念的發揮。

我上課的創新點是在整節課的各個環節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只起到開發課程資源,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的作用。

Tags:説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