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熱門】説課稿六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79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説課稿六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課文《家》選自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家》這首兒童詩用形象的方式,用擬人的方法,通過對鳥兒、蜜蜂、魚兒、蜻蜓的家的想象與描繪,過渡到讚美自己的家,主旨是寫家温暖幸福,表達了“愛家”的思想感情。本詩不僅形象而淳樸,而且節奏和韻律富於變化,具有音樂美。詩文雖短小,字裏行間卻充滿童趣,充滿温馨,是培養學生美好情感,訓練學生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讀文,認識本課生字;瞭解動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家,在家裏有親人的關愛,家是温暖幸福的。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體會詩中詞語的含義,激發學生愛家、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由於本篇課文短小,精煉,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生活經驗有限,所以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語意理解。

二、説教法學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瞭如下的教法和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興趣。

欣賞評價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主要以鼓勵、欣賞為主,這樣不僅使學生心理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還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合作學習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想表達、想展示的強烈慾望,教師及時為學生搭建起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讓學生在小組內溝通、交流、合作,不僅使學生個性得到了尊重,還使學生學會了與人合作。

三、説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以幾張三口之家的照片,加上配樂引入,其中有本班學生的照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是學生感受到家的温馨。

然後讓學生想想自己的家,説一句話,我有一個( )的家。

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 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精讀課文的好處是: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放在如何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將精讀訓練落到實處。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幾個步驟層層推進:

熟讀感知。

1、看拼音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拼音漢字對照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本課的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3、看漢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連貫。

然後進行認字,小組考一考認字的情況。

再讀感悟:

1、邊讀邊想邊悟

閲讀是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詩歌主要內容提出“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 ?在哪?什麼樣 ”這一問題,由此展開學習,引發出“鳥兒”、“蜜蜂”、“魚兒”、“蜻蜓”的家,教師出示相應的“家”的圖片。

2、自主選擇朗讀

在這一部分中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家,讀給同桌聽,也可以發揮想象,帶上動作表演讀。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演示相應的課件。

詩句的處理方式如下:

(1)第一句:鳥兒的家。(課件演示)

①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知:儘管只是一些茅草堆積而成,但用“舒服”一詞形容,我們已感覺到家的無比温馨。此時請大家做一個感覺 “舒服”的動作。並帶着這種舒服的感覺再來讀這句詩。目的是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朗讀。

(2)第二句:蜜蜂的家。(課件演示)

讓學生了解:在蜜蜂看來,用自己辛勤的血汗建造了自己的家 ——————漂亮的房舍,比起花園、草地更讓人依戀。目的是創設情境,再次增強學生的朗讀感受。

(3)魚兒和蜻蜓的家讓學生藉助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4)第三小節:小朋友的家。(課件演示)

讓學生説一説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快樂的事情。

3、通過 “幫小主人找家”的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達到背誦小動物的家的目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拓展昇華,激發情感

1、通過課件藍天白雲的家,讓學生説説()的家是()。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能力。

2、拓展訓練中將學生愛家的情感昇華為愛學校、愛祖國。 (課件演示:學校、天安門的場景)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本節課生字,能用“漂亮”、“温暖”等詞語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瞭解動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温暖幸福的。培養學

生愛家的情感,使學生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家”的特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難點:理解語境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愛家情感

1、前幾天同學們發給老師的家庭生活照片老師挑了一些,配上了音樂,你們想看嗎?播放吉祥三寶配樂,學生在家裏幸福生活的照片。

2、看了這些照片,想想你們的家,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下

讓學生説話:我有一個( )的家

家是愛的港灣,是最温暖的地方。有家的地方就有快樂,就有幸福。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趣的小詩,看看裏面都寫了誰的家?

板書:家

二、進入正課:

(一)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把書打開,翻到第78頁!拿好書,(課件出示:讀書姿勢)和屏幕上的同學比一比,誰的姿勢最端正

要求:讀的時候不要丟字,也不要多字,遇到不認識的拼一拼,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讀

3、 師:好!現在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指名讀)

你可真了不起!發音非常的準確!(如果有讀的不好的要對其進行糾正)

4、老師:同學們讀的這麼的認真!我也忍不住了,想讀一讀,行嗎?那大家看書跟我讀。在這首詩中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的生字朋友!看,他們拍着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你們認識它們嗎?

5、學生讀一讀

6、組長考一考(小組出示生字卡片)

7、生字朋友説了,我現在要摘掉帽子了,而且我們要重新站隊,看看你們還認不認識我了?

開火車讀(火車火車開到哪?火車開到這)火車頭,開始。

8、師:你們可真棒!你能説一説你是怎樣記住他的嗎?現在小組討論一下。

9、師:現在生字寶寶已經是你們的朋友了,他們回到課文中,有他們的幫助,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想不想和同桌比賽讀一讀?

好,那我們就合同桌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生比賽讀)

師;誰讀得好,請快舉起你的小手。(生舉手)同學們讀得這麼好,想不想再讀一遍?

(二)分析課文:

1、師:現在老師請你邊讀邊用橫線畫出詩中都寫了誰的家?它們的家又在哪呢、畫完後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説完馬上坐好,比比哪個小組最快。

生邊讀邊畫,並小組討論。

師:誰來説説,詩中都寫了誰的家?

生彙報,師把相應的“家”貼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那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的家呢?你能讀一讀嗎?

生彙報,相應出示小動物的家的課件。

2、(1)小鳥的家:師:鳥兒飛了一天了,當它累了的時候,它最想回到哪?

師:鳥兒回到它軟綿綿的草窩裏是什麼感覺?(舒服)板書

師:小鳥躺在草窩裏很舒服,你有沒有這種舒服的體驗?生説。對説得很好!就象同學們的小牀一樣!每天你都在你的小被窩裏進入夢鄉

師:你能帶着這種舒服的感覺去讀小鳥的家嗎?

(2)蜜蜂的家:師:快和老師一起去看看蜜蜂的家。(出圖)

師:詩中是怎麼説的?(板書漂亮)

師:什麼是漂亮?你還可以用哪個詞?(生:美麗,好看)

生讀,

(3)魚兒的家:師:你覺得這裏怎麼樣?(很美)(板書:清清)

師:魚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心情怎麼樣?(很快樂)

師:如果教師是清清的小河,你是小魚,你能快樂地讀出來嗎?

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

(4)蜻蜓的家:師:現在老師帶你去看看小蜻蜓的家。它的家在哪呢?(板書:水邊的山坡)

師:它每天在這樣美麗的山坡邊飛來飛去好快樂呀,你能替小蜻蜓讀出快樂的感覺嗎?

誰能讀出快樂的感覺呢?

師:小動物們在自己的家生活得好快樂呀,那小朋友呢?我們快去看看吧。

出圖:師帶頭讀最後一小節,生跟讀。

(50我的家:師:“我”的家是什麼樣的家?(板書:温暖幸福)

師:是呀,在爸爸媽媽的撫愛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快樂的長大,同學們和爸爸媽媽發在一起也有很快樂的事,是嗎?願意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嗎?

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喜歡自己的家,老師覺得你們特別幸福,就讓我們帶着幸福的感覺再讀一讀小朋友的家吧!

大家齊讀。

(三)誦讀積累

1、教師出示小動物家的圖片。

(1)師:大家看,黑板上只有家,沒有主人,他們的小主人在教師這,誰願意幫小主人找到家?你能用詩中的一句話把小主人送回家嗎?你都能把誰送回家呢?自己先試着説一説,一會兒送主人回家可不能拿着書呀!(學生自由練説)

(2)師:學生根據圖片説出相應的詩句,並把圖片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

(3)師: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都深受自己的家。下面我們就帶着這濃濃的愛意,再來讀這首詩,如果能背誦下來,可以背誦。

師;你們剛才幫助文中的小動物找到了家,其實啊,別的東西也有家,白雲的家是藍藍的( ),種子的家是黑黑的( )(出示課件)

同學們,你還知道( )的家是( )。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人家,我們所有同學又都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我們的(學校)

我們全國人民也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我們的(祖國)

我們不僅要愛自己的家,還要愛我們的學校,更要愛我們的祖國。

讓我們再帶着飽滿的感情再次讀《家》(儘量配樂讀)

師:感興趣的同學回到家中可以用手中的彩筆畫一畫小動物的家,別忘了,回到家中把這首小詩美美地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説課稿 篇2

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人教課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節“圓錐的體積”。本課是在學習了第一課時《圓錐的認識》後通過比較圓柱和圓錐而得出圓錐的體積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模式、三生培養五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習了圓的周長和麪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計算,以及初步認識圓錐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本單元的重點。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為今後學生的深層次學習和自主發展打好基礎。六年級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個學年,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有一定的基礎,邏輯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學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問題的能力上,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上都有較明顯的提高,這為理解本節課的知識提供了有力的條件。但因學生之間個性差異很大,所以本節課的教學也存在一些障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排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

2、知識目標: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運用公式計算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關鍵:公式推導過程中:圓柱體和圓錐體必須是等底等高,則它們之間才存在必然的關係。

二、説教法

為了能夠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因此我在設計教法時,根據本節課的特點,結合國小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以下幾種教法:以談話法、實驗法、觀察法為主,以討論法、練習法為輔,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課把多媒體演示引進課堂,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直觀的認識,富於啟發地清晰揭示了知識的內在規律,再加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和老師的點撥解説、提問,使教學過程有機組合,充分顯示了電化教學的優勢,較之其它教學手段和方法更易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三、説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相互聯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學”,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儘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己想、自己説,想不到的,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啟發、引導學生去想,去發現。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圍繞着問題去觀察,去討論,去實驗,去理解,去總結。

古人説:“授人之魚,只供一餐所需;而給人之漁,終身受用不盡。”新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本節課採用適於學生展開觀察、猜想、操作、比較、交流、討論、歸納等教學活動,為了更好的指導學法,我利用小組合作形式組織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去發現,體驗創造獲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活動中迸發創造性的思維火花。

四、説教學模式

本節課運用了國小數學情境———探究式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所謂的創設情境,就是指教師要在上課開始創設一種能調動學生先前經驗,促進學生思維參與的探究氛圍。本節課我創設了兩種冰淇淋,怎麼樣買更合算的情景。這樣做的目的,不只在於激趣,主要是讓學生逐步形成一種數學的眼光,在面對現實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用數學的方式來解決。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這是學生構建新知識的重要一步,要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動、解釋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建立基本的數學模型。

1、直觀引入,直覺猜想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哪些物體的體積的計算,接着猜測圓錐可能與哪個物體的體積有關?再猜測他們之間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這一環節目的是是為了讓學生把已有的知識信息與新知識建立聯繫,為學生調整認知結構,構建新知識奠定基礎。

2、實驗探索,發現規律

這一環節是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分小組做實驗總結出等底等高的情況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最後根據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試着總結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這樣,學生親身經歷、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總結概括能力,與人合作的意識都得到了提高。

3、啟發引導,推導公式

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根據圓柱體積的計算方式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然後引導學生説一説,sh各表示什麼?為什麼要乘三分之一。這樣使學生能更深入的理解。整個這一環節我一直本着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重要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真正做到“動手操作、體驗成功”。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因為學生在探究發現、建立模型中創造的數學知識,發現的數學方法,要有一個內化的過程,為了關注每一個孩子這一環節我設計的四個層次的練習。

【基本練習】

首先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到底買哪一種冰淇淋合算。然後計算圓錐冰麒麟和圓柱冰淇淋的體積。在計算圓錐冰淇淋的體積時,允許學生有選擇的完成,這樣對學生進行數量上和難易程度上的開放,不但關注了學困生,也促進了尖子升和特長生的發展。

【變式練習】

是一組判斷題

【應用練習】

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再一次深化理解,並同時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綜合練習】

把一個圓柱加工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形零件。求削去的體積。

這是一道思維拓展題。首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再解決問題,最後得出結論。這樣,不但注重了新知識的結構化,而且使學生對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這樣學生在應用中充分理解,加深了體驗,使新建立的數學知識得到進一步強化。從而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還對探究發現的過程、方法、經驗、進行了梳理。

在本節課的課後我佈置了一項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生用硬紙板做一個圓錐,圓柱。要求是,圓錐和圓柱的體積相等。

操作實踐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更是一種讓學生繼續獲取知識的延伸性學習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培養學生的求知慾;鞏固所學知識,擴大知識領域,並且產生知識遷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明白學習既沒有時間限制,又沒有空間限制,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説三生培養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照顧全體學生的學習感受,因材施教。學困生學習最基本的內容,優等生在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適當擴大知識面,拓展了思維。在教學中,簡單的問題留給學困生,有難度的留給優等生,實驗操作環節以強帶弱,最後分層次練習,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主要是關注學困生,同時也促進了尖子生的發展。應用練習和思維拓展主要是關注尖子生和特長生。從而使不同的學生在本節課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之,本節課,以教材為主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為了每個孩子的發展為宗旨,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體驗數學,這樣,既重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又重視了學生的思維的發展過程,是每個孩子都在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了能力發展了思維。

這次教學大賽的要求是同題同構,目的是共同提高。我們六年組三個數學老師在選課上,備課上,製作課件中,到後來寫教案設計,説課材料,真的是做到了合作。雖然是我們精心的準備了,但在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遺憾。

1、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和運用不是盡善盡美。

2、在三生培養中,對差生的關注不是很到位。

3、課堂中有浪費現象,造成了教學時間的緊張。

4、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參與程度還有待提高。

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多聽課、多學習、多研究、多總結、多反思、使今後四十分鐘的數學課堂每一分都有效。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藉着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並沒有本事。寓言諷刺了仗勢欺人者的奸詐狡猾。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地描繪出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的情景,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全文的語言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學生閲讀和表演。

二、説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説方法

(1)能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會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像,複述課文。

四、説學生

本班學生由15名職工子女,28名農村學生組成。農村學生在自主學習,表達能力,表演方面除少部分學生外,其餘都差。所以在教學時我要求以上方面好的學生和小組長要關心他們,讓他們都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讓他們都得到鍛鍊。

五、説過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卡片:

2、“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威”的意思?

3、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這個環節是幫助學生回顧全文,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知識,為該課時的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描寫來理解課文的教學重點做準備。)

二、細讀課文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細讀課文,看看狐狸是怎樣借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1)請一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聽後告訴老師,老虎、狐狸原來是怎樣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2)這一小段主要講了什麼?

2、分角色讀第二部分(2~5自然段)

(1)輕聲朗讀2至5自然段,其他同學用橫線畫出狐狸的話,波浪線畫出老虎説的`話,注意表示它們的神態和動作的詞。在不懂的詞句下作記號。

(2)集體討論:“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轉”這句話是什麼?狐狸在想什麼呢?“扯着嗓子説”是什麼意思?“你敢吃我?”這句反問句是什麼意思?那麼該怎樣讀狐狸的話?狐狸第二次説的話又該怎樣讀?老虎聽了狐狸的話有什麼反應?畫出描寫老虎動作的詞。這兩個動作説明了什麼?老虎為什麼被矇住呢?

(3)指導學生有表情的朗誦課文。

(4)小結:上面四小節是講狡猾的狐狸用編造的謊言來矇住老虎。

3、引讀6至8自然段。

(1)討論(分組):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為什麼不趕快逃命,反而要帶老虎在百獸前走一趟呢?

(2)出示句子: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講述:儘管老虎鬆開了爪子,但對狐狸的話還是半信半疑,如果狐狸立刻逃命,一定會被老虎看破,所以狡猾的狐狸主動要老虎在百獸面前走一趟,目的就是借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從而讓老虎對它編造的謊言信以為真,真正地放了它。

(3)引讀第8自然段:——看見狐狸()。再往狐狸身後一看()。前一句讀慢,後一句讀快,要讀出驚恐萬分的語氣。

(4)狐狸帶着老虎到森林深處,百獸都嚇跑了。

4、引讀最後一小節。百獸逃跑的真正原因是()。

5、總結:人們把“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比喻借別人的威勢來嚇唬人的行為,其實自己並沒有本事。

説課稿 篇4

説課的內容是:

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24時計時法》。這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時、分、秒等時間單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計時法的感性經驗基礎上教學的,為學生今後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材有層次地安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感知一天有24小時;

瞭解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方法;

學會簡單的所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依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實際,結合《數學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學生的要求,我確定了發下四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過程,學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並能計算所經過的時間;

數學思考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體驗、計算、類推等數學活動,豐富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感性認識,發展形象思維;

問題解決目標:學會與人合作,並在合作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重點是: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是:學會計算所經過的時間。

為了較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創設情境、媒體演示、指導觀察、組織交流、點撥提示、引導建構等方法,以使教師定位於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學法上重點教會學生操作、觀察、比較、體驗、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實現師生間動態的對話,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教學過程:鑑於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

一、自主定標、激趣導學。

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的基礎上,揭示課題這節課就一起學習24時計時法,接着提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想通過今天的學習學到些什麼?學生可能會説什麼叫24時計時法?怎樣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有什麼好處等。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這樣力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凸顯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

二、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首先讓學生看書自學,獨立探究,鼓勵學生按自已喜歡的方式去研究,可以按照書上的提示,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有的可以一個人學習研究,有的可以兩個人合作研究,研究時學生可以去數,可以去算,可以相互質疑,這樣力求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自由的、多度的思考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學習主體與學習文本(即教材)之間的交互作用,以拓展學生自主探究的途徑。

三、自主合作、系統建構。

在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四人小組學習:1、組內交流:學生把自己的研究收穫與小組同學交流,教師或參加一個小組的交流,或巡迴指導,收集信息,為後面的教學服務。

2、組際交流:讓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來把本組同學共同的收穫向其他組同學彙報、交流,這時教師通過媒體演示、指導操作,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引導建構:第一步,藉助多媒體演示,在一天的時間裏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第二步,通過畫線段圖與學生共同理解時針在一天中走第二圈表示的時刻用鐘面的時刻加12;第三步,藉助多媒體演示,理解怎樣求所經過的時間。與此同時,教師相機板書,為學生系統建構新知識的意義提供幫助。這一環節,圖示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經歷觀察、比較、操作、思考等數學活動,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練習,實踐創新。

《數學課程標準》在價值目標取向上,更偏重於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增強應用意識,並在應用中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準備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1、交互練習,學生同座兩人分別用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任意寫出四個時刻,然後交給同座改寫成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2、應用練習:;3、開放性練習:;4、實踐練習:學生在教室內自由活動,調查班上一個同學一天的作息時間,然後算一算這個同學從早上起牀到晚上休息是多長時間。力求通過這四個層次的練習,力求讓學生學生活中有用的數學,學自已喜歡的數學,在實踐中學,在快樂中學,同時開放性練習,滿足了學有餘力學生的需求,有利於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目標。

五、自主評價,拓展延伸。

首先組織學生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今天學習的收穫,站小組同學對自己的學習收穫進行評價,然後全班集體指名交流,共同評價,這樣把主人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每個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學習效果會在同伴間平等自然的交流中得到鞏固和延伸。最後提問: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24小時計時法較多?哪些地方使用普通計時法較多,請大家課後作一個這方面的調查。這樣使本課學習從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課雖止而學生的探究活動不止。

總之,圖示通過以上設計,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宜人的自主學習、自主建構、自主發展、自主提高的氛圍,使每個學生的生命質量在數學課堂中得到提升。

説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

首先複習舊課,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以達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1、講授重點

即就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相互影響,在經濟的基礎上。我首先帶領學生分析課本上的活動探究,通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活動,對對其進行歸類為文化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從而導出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經濟、政治和文化。然後通過展示一些圖片資料,舉例説明,綜合探究,得出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決定,又反作用於政治和經濟。這個問題是本課重點,因此,同時我又啟發學生自主提問,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分組討論不同文化對經濟和政治不同影響和作用,分析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學的主體作用。

2、課堂小結

通過簡單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課所學知識,可以讓學生思路更加清晰,鞏固所學知識,進而深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3、作業佈置

通過不值一兩個思考題給學生課後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也能鍛鍊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知識運用的能力。

4、説板書設計

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已經在説教學過程中寫好了,如黑板所示。這種大綱式的板書清晰明瞭,使學生能更加明白本框知識的結構思路及聯繫,更易於學生消化知識。

5、説教後反思

該堂課總體上講得還行,把知識講得較清楚,而且幫學生補充了較多知識點。同時突出了重難點,使學生能更好的把握本課知識。但是上課所舉事例較多缺乏趣味性,很難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習缺乏激情,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所以,以後要多收集些比較有趣味性的事例和材料,促進教學發展。

説課稿 篇6

一、 説教材

㈠教學內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小男孩子無意中發現草地會變顏色,然後開始觀察,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並從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語言優美,再現的景色奇特美麗,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體驗“美”的好教材。

㈡學習目標

1、 學會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又”。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3、 讀懂課文內容,培養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㈢教學重點

文章語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發現”的行為也美。因此,我確定本課的重點為:讓學生通過朗讀,在讀中感受自然景觀的美,體驗發現自然奧祕的樂趣,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㈣教學難點

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説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通過讀課文,與文中小男孩一起去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

二、 説教法

1、美讀感悟法

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藉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2、多媒體情景法

因為一年級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三、説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結合本課語言優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

四、説教學程序

這裏我主要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分四大步驟:一是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三是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㈠、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

教師激情導課:孩子們,喜歡比賽嗎?今天我們來一次“看圖猜物説話”的比賽,好嗎?然後隨之在電腦上勾畫出一棵小草,並説:看到小草,你能説一説與小草有關的話嗎?這樣以“看圖猜物説話”這一比賽巧妙地導入新課,一方面注重學生“説話”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學生所敍述的內容都融入了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體現語言學科的人文性。當有學生説到“金色的草地”時,教師用自己肢體語言表現:皺着眉頭,顯出很吃驚的樣子,以此激起學生質疑,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草地應該是綠色的,怎麼會是“金色的”呢?這樣激起學生學習之興趣,激起學生探究之慾望。

㈡、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

閲讀教學中,存在着多種對話。但對話的基礎應是學生潛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學生產生了讀書興趣、探究慾望後,讓學生自讀全文,並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美美地多讀幾遍,教師巡迴傾聽。這樣學生有充分讀書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通過讀、找、畫等方式去尋找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為“美讀”打下基礎。

㈢、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教師不必細細講解、分析,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應重視“讀”。因此,教學中教師以讀代講,以評代導。

1、讀第一自然段,賞顏色之美

①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説説小男孩發現了什麼?

②指導朗讀第一句,讓學生自由讀,教師適時評價,在評價中讓學生明白草地變成金色的原因,進而讀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圖,教師説道:“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圖,你想説些什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説出自己面對這塊金色的草地想説的話,自然與文本情感產生共鳴,因而對草地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讀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這句話。

2、聽第二自然段,悟變化之奇。

①教師描述:蒲公英開放時,草地一片金黃,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們,這塊草地還有更神奇之處呢。聽聽,小男孩向我們講述啦!

②教師利用課件邊出示草地變化圖,邊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讀,讓學生在聽中發現草地的神奇之處。

③在聽後鼓勵學生説出對課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發現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斷變色,讓學生產生探究之慾望。

3、讀第三自然段,探變化之因

①教師激情:可愛的小男孩發現草地在變魔術,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於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讀後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現。

②指導朗讀重點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攏。張開時,它是黃顏色,要是攥成‘拳頭’,黃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綠色。”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這一句更是難點,如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情,讀中享受?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可以配合表情讀,因為學生明白了草地變色的原因後,心情一定很高興,可以笑眯眯地讀;配動作讀,邊讀邊用動作演示,這樣學生很快明白“張開”、“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讀,也可以配課件展示的圖片讀,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讀

為您提供優質資源!

為您提供優質資源! 的形式,讓學生能在讀中悟出草地變色的原因。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草地變色的奧妙,難點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種形式地讀,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從而使閲讀成為賞心悦目的享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台。

③對比欣賞讀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草地變色的原因,我用動畫展示蒲公英開放的情景,並讓學生美讀“清晨,太陽升起來,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張開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變成了金色。”這一句再用課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綠色草地的對比圖,同時,讓學生做填空練習:傍晚,太陽( )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 )了自己的( ),草地又變成( )色了。這樣在欣賞對比讀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奧妙,從而感受發現的樂趣。

㈣、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1、美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自己讀後的收穫:孩子們,今天我們到一塊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們有些什麼收穫呢?學生會説我們欣賞了草地的美,我們知道草地為什麼是金色的,我們還知道蒲公英會隨着太陽升起而開放,隨着太陽落下去而合攏。

2、在學生興致盎然時,進行拓展延伸。教師進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這種植物真神奇,其實在大自然中這樣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細回憶一下,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課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學生談向日葵、夜來香、太陽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處。

4、最後教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知道得這麼多!是啊,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現象等着你們去發現!去探索!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僅發現它們的神奇之處,還能找到其中的奧妙!這樣更能引發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

Tags:説課稿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