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國學小説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

欄目: 國學小説 / 發佈於: / 人氣:3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1

《聊齋志異》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清代的著名短篇小説家,世稱聊齋先生的蒲松齡。蒲松齡自幼才華出眾,少年鋭意科舉,此後就屢試不第,以貢終老。這本《聊齋志異》是蒲松齡最得意的作品集,也是我國文學上的一朵奇葩。蒲松齡也獲得了郭沫芳“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評價和魯迅“用傳奇法,而以只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的好評,再加上馬瑞芳“聊離紅樓,一長一短,一文一白,形成中國古代小説的雙峯”的評價。可想而知,這本《聊齋志異》是多麼的好看,深奧。

在這本書裏面有很多故事,但我最喜歡的是一篇叫做《畫皮》的故事,也許這個故事變成了電影,在電視上看過的.緣故,裏面的情節都是我刻骨銘心。在這篇故事裏我最喜歡的就是王生的妻子,王生的妻子是一個很賢德的人。而且她的丈夫遇難,她不但沒有丟下自己的丈夫還沒有逃走,而是去幫助她丈夫脱離難關。我還喜歡這個故事裏面的道士,他是個好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幫助王生脱離身命危險。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就是蒲松齡利用裏面的妖怪來反映當時社會的關係,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面貌,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2

《聊齋志異》是中國小説史上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説集。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清朝山東淄川人《聊齋志異》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的形式寫出來的。譬如:人可以變成老虎為哥哥報仇;小孩的靈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無敵;人和鬼魂可以結為夫婦;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樣可親可愛。我看完這本書以後覺得蠻恐怖的,裏面都是一些神啊,鬼啊,主要是説道士驅魔,裏面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好的妖怪,卻被道士誤解,總是想着怎樣消滅她們。

《促織》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小説寫了一個皇帝愛鬥蟋蟀,就不斷地讓百姓進貢蟋蟀,一個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親千辛萬苦找來的蟋蟀,害怕地跳了井。後來這個孩子變成了一隻蟋蟀,他不僅鬥敗了所有的蟋蟀,就連大公雞都不是他的對手。統治者的小小愛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

我很喜歡這部小説,哈哈,也許是因為我比較喜歡神、鬼的小説吧。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它的精彩,雖然沒有圖畫,但作者卻描繪得栩栩如生,精妙絕倫。

媽媽看我在寫讀後感,就過來跟我説我在她肚子裏的時候帶我去過山東淄博那邊的聊齋園,説等我再大一點就帶着我去看看,媽媽説她去的時候正是旅遊淡季,園裏幾乎沒什麼人,一個叔叔帶着她進入園內,陰森森的,好恐怖哦,那裏還養了很多狐狸,出來一個村莊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故居。我聽了覺得很好奇,覺得值得一看。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3

這幾天,我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一本厚厚的《聊齋志異》。是什麼東西這麼吸引我呢?哦!原來是裏面的情節寫得很精美。尤其是書中的.《趙城虎》這則故事特別好玩兒。它講是一隻通人性的老虎。

一天,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的兒子上山砍柴,不料被一隻飢餓的老虎給吃了。老奶奶聽説後嚎啕大哭,但是又一想光哭有什麼用,還不如到縣衙去告狀。她到了縣衙後帶着哭腔説:“我的兒子被老虎吃了。”縣官遺憾地回答道:“我們只逮捕人,不逮捕老虎。”聽了這句話,老奶奶又大哭了起來。縣官沒辦法,只好問左右兩邊的人有沒有人肯去捉老虎。要知道捉老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所以沒人肯去。

正在這時,一個人醉熏熏地走了出來説:“我去”,説着拿起公杖就走。但等他酒醒了,立刻就後悔了,只好雙手空空地回來了,結果捱了板子。第二天清晨,他就去菩薩那裏訴苦。他剛剛要回去,忽然,一隻老虎撲了進來。那人嚇壞了。但那老虎不但沒有要吃他的意思,反而覺得很羞。於是,那人把老虎帶到縣衙去審問。審問過後,老虎就經常去幫助老奶奶。於是老奶奶就和這隻老虎相依為命了。

我覺得《聊齋志異》真是書中自我介紹的“曲折離奇的鬼怪故事,百讀不厭的古代奇書。”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4

想到“鬼”,我們就一定都會想到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在我們的想象當中,“鬼”都是無惡不作的反面角色,但《聊齋志異》這本書,所描寫的鬼都是善良仁義的好鬼。

《聊齋志異》中寫貪財官污吏,面目醜惡,官官相護;寫科舉考試,那些應舉者鸚鵡學舌,考官則有眼無珠;寫花花公子,貪色酗酒,誣以人命……但寫到的小謝、花姑子、小翠、青娥……這些鬼卻都是善良仁義、勇於反抗、敢於復仇的化身。

看完《聊齋志異》,我深深地感歎道:“鬼居然比人好呀!”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為了錢,就去別人家盜竊、光天化日下搶劫;還有人為了私吞共有財產,竟然把自己的妻子活活殺死,還剁成小塊封藏起來;還有的人心生嫉妒,竟用硫酸毀壞別人的`容貌。這些人真是可惡至極!而再看看《聊齋志異》中人們所鄙棄的鬼吧:小翠,滴水之恩卻湧泉相報;封三娘,雖然是狐仙,卻救活了一個已經死去的善良可憐的女孩。他們雖然都是鬼,但卻有着比人還好的一顆火熱的心,我被這些鬼深深地感動了;鬼擁有的這些優秀品質而我們人卻缺少,這讓人多麼痛心啊!

有人説:“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卻活着。”《聊齋志異》中的這些好鬼,他們雖然沒有人的血肉之軀,但是他們的靈魂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5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新書——《聊齋志異》。裏面寫的是關於鬼狐仙怪、花妖樹精的故事,又稱《鬼狐傳》。這本書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的著作,也是我國古典小説的巔峯之作。

這本書借狐鬼仙怪介紹芸芸眾生和世間百態,讀起來耐人尋味,曲折而巧妙的反映了當時社會上爭鬥矛盾。這本書,表面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故事,但是故事裏卻包含着一層又一層的意思,有些反對當時官場的腐敗,爾虞我詐;有些是讚美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知恩圖報。

《聊齋》這本書在刻畫人物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短短的上千字,甚至幾百字,就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比如小翠的天真爛漫,嬰寧的.純潔、愛笑,酷吏豪紳的暴虐等等都有血有肉。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太多,趕過任何一本書給我的感觸,雖然恐怖,可是又充滿了悲傷,雖然悲傷,卻又充滿了人情味。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啟示,它讓我懂得了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道理,有時間我就拿出來讀讀,激勵自己,多多奉獻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更和諧!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心得體會6

一看這本書的題目,你是否會想到一部電影《畫皮》。其實這電影也出自《聊齋志異》。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明白深刻的道理。

《聊齋志異》是一部經典名著小説,是蒲松齡寫的。這本書是古代靈異,鬼怪小説的集成,有“空前絕後”之美稱。他看起來實在講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裏行間透露着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其實,《聊齋志異》表面上再將鬼怪,狐一類的故事,其實在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的中後時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好官又能有幾個呢?比作者生活好的有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有許多,然而他們也未必去考慮此事。作者大膽的揭示那些“爛疤”,為人民提出控訴!我不得不自這裏,去敬佩作者的精神。

《聊齋志異》給我帶來我不同的.感覺,它並不像別的鬼怪小説。淨講那些恐怖誇張的鬼故事,一點兒都不給讀者有發人深醒的思想。

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眼睛看到的美麗事物並不一定是梅後的。正如俗話説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看起來不怎樣的外表下,卻有着一顆純潔,美好如鑽石般透明閃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