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渴望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53K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渴望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渴望讀後感

渴望讀後感1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關於苦難。初讀《渴望苦難》,我笑了,是嘲笑,心裏暗罵他是神經病、受虐狂。誰都是希望幸福快樂的,不是麼?

然而,細讀下去,我漸漸領悟到了那種渴望苦難的心境。我又笑了,是嘲笑,也是欣慰的笑。嘲笑自己的無知、膚淺,欣賞作者身上那股奇異的思潮,不由深深折服,有一種想見他一面的衝動。

回憶那些走過的日子,總是在抱怨命運,總以為自己是被曬在陽光下的魚兒,無法呼吸。有太多的無奈、坎坷,我都只是一笑置之。也曾抗爭過,但終究只是徒勞。就像是被牢牢黏在網上的小蟲,掙脱不了被蜘蛛吞噬的厄運,當掙脱耗盡了全部的精力時,只能帶着末日的微笑等待死亡。

我從來都唾棄苦難,希望將自己鎖在一個只有幸福的世界中,不再受傷。一直以來,心裏漸漸萌生了一股恨意,恨生活如此殘忍,恨社會如此冷漠,恨命運如此強悍。

看完文章之後,我豁然開朗。為什麼我要和自己過不去呢?恨、怨、甚至哭泣,這些都只能讓自己難受。而,我,是可以選擇不去埋怨的,不是麼?

或許是有許多的不幸,不幸的必須每星期去醫院,不幸的生活在一個早在7年前破碎的家庭,不幸的`失去了曾經那麼那麼疼愛我的親人,不幸的見到種種冷漠、自私、對金錢的慾望,不幸的在幼兒園被最“敬愛”的老師冤枉,不幸的餘生都得帶着個”好朋友”生活。可是,在寫下這些的時候,我並沒有隱隱作痛,並沒有淚如泉湧,我很清楚,自己嘴角上揚45度。這些,算什麼!?

我越來越明白,幸福快樂是什麼。是對苦難的感謝,是在苦難中成長、成熟。

苦難賦予了我們堅強、勇敢。若不是苦難的磨鍊,怎有梅香撲鼻?若不是曾經摔倒過,怎知道疼痛過後的倔強?若不是狂風暴雨,怎麼會有屹立不倒的參天大樹?苦難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對苦難的勇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感謝上天的厚愛,因為上帝的殊愛而賜予我們苦難。

苦難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是騾是馬,拿出來溜溜。正是苦難給的挑戰,照出真實的自我。是懦夫還是勇士,一試便知。只有清楚的認識自己,才能去創造可能。就算青蛙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自由翱翔天際,不是麼?

苦難讓我們活得更自信,更有活力,更精彩。當我們抱怨苦難的時候,生活就變得灰白了。然而,當我們學會感謝苦難的時候,我們找到了生活的真諦,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過得開心!網絡上很流行一句話——“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卻還能保持微笑。”這,不正是我們再傷心中學會的嗎?感謝苦難,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層次,更有質量。

在這裏,我代表所有的人,鄭重向苦難致謝。感謝苦難讓我們成長,更好的成長。

渴望讀後感2

櫻花飄落的速度大概是每秒五釐米。

貴樹和明裏在國小交換的知識,成了一種融入身體的記憶的索引。

電影中沒有交代的是兩個默契的人都有的舉動,那積攢8頁被烈風帶走的情書,和那隨身攜帶的信紙寫下的純真情愫。關於這個故事更多的給我的感覺是兩個缺少歸屬感的人在相識相知後從對方那裏找到了認同、支持與依靠,並漸漸變為相互間的傾慕。其中命運般的錯過與意外難免讓人唏噓。

以貴樹的視角介紹了他與明裏國小,中學時候的回憶。好不容易從對方那裏找到了依靠的兩人,最終因為種種原因還是未能上同一所國中。步入國中,他們之間的情感並未因為異地而減弱,反而在努力適應新的環境的.過程中,愈發的擋不住對對方思念和情愫,並終於在貴樹將要再次轉學的時候達到高潮——貴樹決定去見明裏並表明他的情愫,還為此寫下了8頁的人生第一封情書。漫長的路途,班車延時、中途停車的煎熬。而另一邊的明裏也在候車室中寫下了她的純真感情。兩個人都懷有相同的感情,但誰也沒有真正的邁出那一步。

從國中開始暗戀轉學而來的貴樹的花苗在高三的時候被衝浪,升學意向,和暗戀貴樹而困擾。按花苗的話來説,她連明天的事都不清楚,這些事兒讓她處於迷茫之中。其實,貴樹又何其不是花苗呢?

貴樹大學和工作後的幾次失敗的戀愛,讓人從中感到只是那種有緣無份的遺憾和一種説不出來的難受,還有逃出過去的枷鎖和一種面向嶄新生活的積極態度。當小説結尾寫到電車通過之後,她還會在那裏嗎?——在或不在都無所謂了,如果她就是那個人的話,能和她這樣相遇已經是很大的奇蹟了。

感到最多的還是對貴樹擺脱這種內心的困惑和真正走向成熟的欣慰。在書最後,貴樹對自己每次都傷害了出現在自己記憶中的女孩感到十分的無助,以至於到後面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給自己喜歡的女生真正的幸福。他其實一直鎖住了他的心,用花苗的話來説,他的目光一直望着前方,而他把他的心一直留存於十幾年之前的那個櫻花樹下。準確的説他還是沒有擺脱兒時不斷搬家帶來的那種孤寂和渴望陪伴的感覺。雖然他的身體已經能夠很快的去適應每次搬家帶來的環境變化,但他的心一直沒有跟上身體的腳步,以至於在文中後面寫到“他迫切想要的,就是那麼一句話而已,他所追求的東西不多,僅僅就是一句話而已,在很久以前的那天,有個女孩對自己説過的這句話。——貴樹君,你一定沒問題的。”

小説的最後一句話,等這列電車開過之後就繼續向前走吧,他在心裏這樣做出決定。我始終覺得貴樹是一個心理變化更遲緩的人,明裏和花苗最後都放下了不能在一起的遺憾,即使她們對於貴樹的喜歡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她們卻沒有被過去所羈絆。貴樹回憶的花苗到機場送貴樹時,一直在哭泣,但分別的時候她還是笑了,他想,或許那個時候,花苗已經變得比自己更成熟更堅強了吧。我想其實貴樹一直明白自己的癥結所在,不過他一直還是放不下,被過去困擾着。

渴望讀後感3

花了將近一週的時間讀完了《渴望生活. 梵高傳》,我驚呆了!原來人生還可以這麼過,在我有限的認知裏,我從未見過更別説體會過梵高的這樣的人生經歷。我有很多的疑問,雖然永遠無從得知真相,但我還是抑制不住的想,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得到平復。

這樣的梵高擁有這樣的人生,雖然不算傳奇,但是也是極少人所能體驗得到的,他的堅持不懈,一顆熱愛生活的、熱愛繪畫的心,猶如他的畫作,永遠值得人敬佩。在他屢次遭受到周圍打擊後,他沒有放棄生活、放棄自己,他選擇了作為一個當時最不受歡迎的冷門傳道士,專為窮人傳播福音的傳道士。梵高是個好心腸的人,是設身處地想要幫助窮苦人民的人,所以當他開始決心作畫的時候,決大多數時間裏,他的模特都是那些辛勤勞作的人民,以及在後來選妻的時候,他的腦海裏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妻子和他一起幫助窮人的場景,而非其他。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當他決定留下幫助那些“黑下巴”(當時的煤礦工人被稱為黑下巴),他自己卻被“上帝”拋棄了,無論他怎麼努力最後還是發現無法從根本上幫助那些窮人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況,最後在兄弟的勸説下,被帶回家,並且在兄弟的精神鼓勵以及經濟支持下開始了一心創作,然而在創作的道路中所受到的挫折真的是數不勝數……如果,沒有他兄弟的堅定支持和他自己不放棄的精神,那麼,就沒有然後了。我看到這裏時候我就在想,自古偉人多磨難!但是他的磨難是不是太多了,多的有些過分了。在愛情上,他從未稱心過,雖然最後娶妻了,但更多的是為了幫助那名女子脱離生活困境,並幫助撫養了不是自己親生的.小孩,從未有過怨言;在家裏,因為職業的關係而不被父母理解;在繪畫中,總是被嘲笑、打擊及質疑,從未賣出去過一幅畫,這是個多麼不幸的人!我在想,如果這麼多的不幸加在我身上,我該有多奔潰,肯定不會再堅持下去了,然而梵高沒有放棄!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即便是在後來精神出了問題,生病的時候也沒有放棄畫畫,他在病房裏,透過病房的窗户觀看外面夜晚的星空,做了很多關於星空的畫作,每一幅作品裏都充滿裏豐富情感及很多很多想説不能説的話語,見者心動聞者悲傷(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梵高的偉大不是他的作品天價,而是他堅持創作的過程,梵高令人敬佩的地方不是他越來越好的作品,而是在那種環境下,他還能保持一顆熾熱的心,畫出充滿柔情的畫,他的代表作《向日葵》眾所周知,此書中並沒有提到他在創作這幅畫的背景,但是我猜想是他最後離開倫敦後所畫。我唯一想不明白的是,他到底為什麼割了自己的耳朵,單單是因為跟好友吵了一架?我覺得不是,我猜想是他已經到了奔潰的邊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他需要發泄……

我驚歎梵高的人生經歷,我敬佩梵高的毅力,可我更心疼梵高所經受的苦難,但同時也是這樣的苦難造就了他的宏偉鉅作,如果梵高還在,如果人生可以選擇,我想問問梵高,還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