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35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5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日最終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我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我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我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一樣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我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負。從那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於治國,孝能夠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萬曆十五年》經過六個人物的不一樣視角,以講故事的方式,給讀者描述了一個“平平淡淡”的年份。

萬曆十五年即1587年,是年僅23歲的萬曆皇帝執政的第15年,是元輔張居正去世的第5年,是首輔申時行上任“調劑折衷”的第4年,是海瑞和戚繼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當年,是李贄削髮為僧的前1年。這一年,努爾哈赤吞併各部始定國政、女真部族崛起,西班牙無敵艦隊準備開徵英國。

這些事情看似毫無關係,但拋開歷史的線性發展,切開歷史的橫截面進行比較,這些事情又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在作者看來,這“平平淡淡”的一年恰是歷史的重點。

本書用作者自我的話來説,能夠算是“大失敗的總記錄”,萬曆皇帝、元輔張居正、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這六個人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書中側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並非個人原因能夠解釋,而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種以傳統道德治理國家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導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喜歡把自我代入到每一個主角中,拋開作為之後人的客觀和理性,僅僅從“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做”這個角度來思考,結果十分驚人,大多數情景下“我”都無法做出第二種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深陷其中無法抽身。舉個例子,萬曆皇帝最出名的事情莫過於“三十年不上朝”,身為一個皇帝,這的確很失職,但當你瞭解到年輕時的萬曆也有過一腔熱血,想要勵精圖治、治理國家,在此過程中逐漸發現自我的權力被官宦集團用道德禮儀完全約束,批奏摺本只需要畫紅圈走個流程,甚至連選妃、立太子都不能自我做主,皇帝只是“制度所需要的產物、帝國龐大機器中的一個零件”,這個時候就能夠知曉萬曆皇帝消極怠政的根本原因,而不僅僅認為萬曆皇帝一無是處。

讀歷史類書籍的關鍵點在於,我們從歷史中能夠學到什麼。在一個道德大於法制的社會裏,人人重禮儀而輕實際,社會氛圍虛偽矯飾,政治生態上下愚弄,人情之間黑色交易,規則與潛規則牴牾較量,而歷史的惰性和慣性又讓這些“癌症”延續至今。

身為一名國企員工,以個人愚見,國企歸根到底仍舊是企業,當以效益為先,但我們的確有極小部分同志已然忘記了這一點,組小型團體,玩政治遊戲,搞形式主義,路越走越歪。沒有哪份工作是鐵飯碗,公務員都已經試行合同聘任制,國企員工又豈能混日子玩心思,當你沒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時候,面臨的結果也只會是被淘汰出局。

努力工作,提升企業效益,企業效益高,反過來也會體此刻員工的福利待遇上,很多人把這件事搞反了,認為企業沒有給到相應的福利待遇,就不認真對待工作。但需要明白的是,公司是一個平台,個人需要平台來體現價值,平台離開某一個人並不會有太多影響,請時刻認清自我的定位。

身為國企員工,應當堅定意識,端正態度,加強思想工作建設;身為國企員工,應當腳踏實地,兢兢業業,認真完成分內之事;身為國企員工,應當志存高遠,不斷學習,適應企業發展腳步。工作,不僅僅是為企業工作,更是為自我工作,此刻走的每一步都會在個人履歷上刻下濃厚一筆,期望多年以後,你回頭看自我的履歷,充滿自信,不存遺憾。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公元1587年,我國明代朝廷上發生了許多末節小事,殊不知,此後的王朝覆滅竟因此而起,可以説興衰取一步。黃仁宇先生以一種有別於其他史學文獻的寫法,從中折射中國16世紀的社會全貌。

黃仁宇先生將歷史編排成一部紀錄片,把當時的一位皇帝五位大臣的羣像刻畫,從各種細節中,究出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為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皇帝自然是萬曆皇帝,五位大臣是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前雲南姚安知府李贄。他們或是失敗,或是名裂,沒有一個能功德圓滿,他們體現了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癥結。

自古以來,許多人的夢想便是回到古代,當一個皇帝,做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自然擁有着無邊無際的權力,享盡榮華富貴。但我們可以從萬曆身上看到事實並非如此,如若想成為一個好皇帝,不僅要勤於朝政,更有無盡的束縛與管制。

許多皇帝年輕時都滿腔熱血,希望幹出一番大事業,在史書上名垂,萬曆也不例外,至少在他年幼時代,他是希望成為一代明君的,可越到年紀大了,就越感到無力,意識到手中的權力並不是萬能的,還會帶來無數的煩惱。

明朝的皇帝自由就會受到嚴格的教育,萬曆皇帝的`老師就有五個講經史的,兩個講書法的,和一個助教。從萬曆身上我們知道了,無論如何,只要一個人處在社會中,就會有各種束縛面對,這隻束縛我們只能去接受,若想不束縛,只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才做得到。

再看看餘下的五個大臣,也無一例外的被社會所束縛。張居正,作為萬曆皇帝的老師,對待皇帝也十分嚴格,不僅僅因為他位高權重,更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定中的規矩,在他教導萬曆皇帝這十年,國家是富極一時的。

不幸的是,這位做事雷厲風行、教導有方的首輔,因為胃病僅享年57歲,更加可惜的是因為張居正的手段強硬,曾在其手下利益遭損的官員,便開始彈劾這位前首輔,在一柱柱石錘之下,還沉浸在巨大悲痛下的萬曆皇帝,想不信也難,最終還抄了張居正的家。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也作為萬曆從小的老師,相信這孩子應該會有所作為,做出一番事業。但與此同時,他也深刻認識到文官集團的重要性,一項政策是否能順利實施,極大的取決於是否影響到龐大文官集團的利益。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申時行便充當起了和事佬。

然而,這和事佬也並不是這麼好當的,由於立場不定,也並沒有什麼功績,文官集團開始批評他是一個賣友誤君的小人。最終申時行也只落得辭職回鄉的下場。

這個國家的主要矛盾,便是皇權與文官集團的鬥爭。文官集團的利益糾紛,而在另外三人:海瑞,戚繼光,李贄身上則恰恰反應了這些毛病。海瑞,一個清正廉潔,事事奉公,是當之無愧的良臣。但即使這樣,試圖以一己之力證明法律價值的海瑞,最終還是觸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百官對他無可奈何,但也處處施壓,海瑞心想太平,卻只能鬱鬱而終。

戚繼光,可謂一代明將,他壓制了海外倭寇,但他卻動搖了明朝文壓武之局,也難逃被罷免後病死家鄉的命運。李贄,這最後一位也好不到哪裏去,他意識到某些道德的危害,但又與傳統難以割捨,只能目送王朝的滅亡。

社會的束縛,我們猶如在夾縫中生存,但做一個明眼人,更為重要。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萬曆十五年》是對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選取的人物分別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又可以歸結到社會制度的某個問題上去,讓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與內在之間的必然性。

從“表”上看,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專制,而皇帝決策常常有誤。並且在與羣臣的較量中,羣臣佔優,皇帝便報復性地消極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權正在被變相地攻擊而受限。前朝的集權化導致了萬曆年的皇帝即便不謀其政也不讓大臣出頭,結果拖累了社會發展。

第二,官僚政治嚴重。書中有一句話説“官只擔心民眾吃不飽,不擔心民眾吃不好。”官們更關心的是“合法與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國家層面,缺乏法律規定,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這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張居正。《明朝那些事兒》這樣評價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趕跑了,你説誰最奸。”他對皇帝來説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張居正本身是官僚階層的頂點,是剝削階層的主力。儘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國家,重視民生,但他所在的陣營卻因他的力量壯大甚至與他本人、與皇帝對抗。

第三,是崗位待遇問題嚴重。明代官俸之低眾所周知,而正是這一問題導致監察部門對腐敗視而不見,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與生產力長期低下,轉而又威脅到崗位待遇與税收的規範性。

第四是部門管理上的不科學。其嚴重後果從倭寇攻入內地環南京城搶掠後全身而退可見一斑。曾經發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的流寇惡民如此狂虐,其部門管理確實存在極其嚴重的漏洞。説到底,還是中央機構、文官集團沒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管理軍事機構,使其能高效運作又不至威脅中央集權。而文官集團在日本人的長刀架到脖子上之前並不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壓制武官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主導社會風氣,攫取更多物質利益。因此,若無張居正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事情還不知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然而這四個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書中被歸結到一點上:道德統治社會。以四書五經作為不成文的治國方針,讓人的`利益、慾望缺乏可見的管制,而使行為與準則漸相背馳,而形成的了“陰”與“陽”。明代是一個充斥着“偽物”的朝代。哲學家李贄也因研究這種現象而名聲鵲起,最後卻觸犯了士紳階級利益而在當時身敗名裂;張居正生前勵精圖治,死後也被大清算;二輔門生參奏大輔,三輔門人蔘奏二輔;戚繼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戰鬥而得以留職,他的同僚卻因支持技術創新發配邊疆,只因技術發展要重新洗牌各個衙門和官職。文官集團曾為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卻成為了社會毒瘤。這不是什麼人性的悲哀,人為利益來去本無可厚非,説到底還是治國之本出了差錯。

由此觀之,要整頓的是執法制度和力度、社會生產製度、軍隊編制,而最重要的還是限制這些“偽物”,着眼人的生活水平,儘可能利用當時的剝削關係促進技術發展,再促進社會革新,這樣以來就可能為我們的明朝續上個幾十上百年的壽命了,直到工農社會真正的主人再次為自己代言。

可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萬曆十五年一去不復返。我們只有在它的教訓之上盡全力把未來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5

學歷史,論一個王朝的覆滅,原因無外乎是封建制度的腐朽、皇帝的昏庸無能、不順應時代的發展、嚴重的剝削云云,一切都成了格式化的模板,可以被套用並且冷冰冰的對每一個走向末路的王朝指手畫腳。直到有幸閲讀了《萬曆十五年》,才深刻的意識到,歷史書上一句簡單的甚至是不起眼的話,對當時的人來説,卻是歷經了漫長的,真實鮮活的一段崢嶸歲月。

萬曆十五年,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年份,卻在許多人看不到的地方湧動着暗流,大明王朝這一封建帝國看似與往常一樣的在運行着,卻悄然走到了崩離的邊緣。構成這個龐大帝國的零件,皇帝、首輔、文臣武將、思想家及至每一個子民都各司其職,維持王朝這一大機器的運轉,殊不知這個龐大的機器即將走向末路。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道德、法律、文官治國的政治結構以及政治體系的落後。《四書》《五經》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成了規束人們道德行為的模板,從無數文人那裏不斷傳揚、延續,甚至成為治理社會的基礎,它要求人們"仁義禮智",朱熹之後,理學更是被髮揚光大,上至天子下至萬民無不按此來約束自己,一個民族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固然是好,可政府怎能僅僅把道德作為行政的準則呢?

只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治理社會的根本,嚴刑峻法的重要性可參看戰國時期的秦國,本是被東方各國視為蠻夷的西方偏遠小國,卻能在商鞅變法之後並不算漫長的歲月裏"奮六世而御宇列",一躍成為最強的國,明王朝沒能走的更加長遠,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對法律的漠視甚至於一部分人的'肆意踐踏。

這部分人則包含於萬曆時期兩萬文官這一龐大的官僚集團之中,這一集團分散而又凝聚,衝突而又團結,在這一特殊集團治理之下的中後期王朝,看似歌舞昇平繁花似錦,其實不過強行堆砌華麗空有其表。萬曆時代,皇帝是一尊被人擺放在天神位置的活着的祖宗,他是一種信仰,一種代表這個帝國的高級符號,他的一言一行無不被文官集團制約,致使他一旦做出集團的人認為出格的事,就會招來無數參諫的奏本,有的人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進行"死諫"在這種情況下,萬曆皇帝逐漸心灰意冷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除非是出席重大的禮儀慶典,否則鮮少露面。

文官集團不僅制約着皇帝,還制約了政治體系的發展,首輔張居正生前想要推進賦税的變革以適應時勢的變化,卻因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於死後遭到清算,這場轟轟烈烈歷時持久的清算運動之後,改革被迫流產;高級將領想淘汰落後的軍隊"短板",建立有效的機制以適應邊境防禦需要的努力,也在文官墨守成規的情況下付之東流。只有戚繼光依靠張居正的蔭庇組建了戰功赫赫的戚家軍,()編制了一整套完善且強大的治軍方略,但這一成功的個例也在張居正死後的清算運動中逐漸消亡。

久而久之,大明王朝在積弊已久的情況下脱離軌道也是不難預見的事了。一但偏離軌道卻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那麼無論是活着的祖宗萬曆皇帝、以首輔為代表的朝廷臣子、有抱負的愛國將領、標新立異的思想家,還是每一個兢兢業業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普通民眾,都無法阻擋一個王朝的謝幕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6

最近認真把《萬曆十五年》一遍,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好讀,又能啟發思考。

打開這本書,沒有枯燥的圖表,沒有複雜的歷史陳述,而是把萬曆、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講得像普通人一樣生動、豐富,觸摸得到。這些人裏,張居正可能是最讓人“心疼”的那個。他能力出眾、志向遠大,努力糾正國家制度的種種問題,在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窮其一生,卻根本無法逆轉這個國家衰落的趨勢。在時代的浪潮下,人總是無奈而被動的。萬曆十五年,沒有大事發生的一年,卻藏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裏,難以明言的種種奧祕!

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説,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為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為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為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説的觀點: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

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説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為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才會和諧。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儒與法”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為音韻的和諧。

這本書閲畢,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歎,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

很早就聽説過《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閲讀,畢竟是歷史方面的書,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間偶然機會借到這本書,用了1周多的閒散時間閲讀完。

本書是美籍華人黃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經出版了英文版本,本書不單單是一本歷史書,書中通過歷史文獻的研究從財政、人事、軍事、政治、哲學、階級等多個解讀來解讀明朝歷史上“無關緊要”的一年。

在書中黃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歷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歷史觀來研究歷史(大歷史觀提倡“將歷史的基點退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在這本書中就是通過研究萬曆年間6個主要人物作為橫截面來研究整個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

閲讀時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封建制度越來越登峯造極,皇帝越來越淪為一個符號或者“牌位”。這和之前上學時學歷史和平時看書看到的結論不同,之前的觀點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達到頂點,明朝廢除了丞相,清朝設立了軍機處,只是作為皇帝的顧問和行政祕書,皇帝的權威得到了無上加強。

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確是皇權在封建社會後期更多作為一個象徵出現,真正起到統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團,這些文官集團用儒家經典對皇帝的任何行為舉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規定,皇帝在公開場合翹個二郎腿也會受到文官集團的勸諫。文官集團不要求皇帝有多麼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鋭意進取,只需要作為一個表徵在那裏就可以。

2、認識到了更豐滿的歷史人物。中學時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或評判歷史人物時往往一筆帶過,如果我們只通過歷史教科書來了解歷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窺豹了。中學以後通過網絡、圖書也瞭解了一些歷史人物,但這些瞭解都很片面,缺乏專業性。

在書中的6個人物中,比較感興趣的是張居正,戚繼光,這兩個人物耳熟能詳,在看本書之前也在別的地方聽説過兩位的大名,但是還比較淺顯,印象中他們都是為當時朝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尤其是戚繼光抗倭勝利還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在裏面,理所當然認為戚繼光是大英雄,大豪傑。

看了本書之後才對兩位名人有了更豐滿的認識,他們不僅有光輝偉岸的一面,也有在當時環境和自身條件約束下“陰”的一面。張居正作為萬曆朝的首輔,

萬曆皇帝的老師,深得皇帝信任,大權在握,為改革財政制度,支持軍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生活奢華、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等為當世文官集團所不齒的劣跡。

戚繼光作為明朝中後期最為重要的軍事將領,創立新軍,創新軍事技術、整肅軍紀,清剿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時他的專橫跋扈,對首輔張居正的密切接觸也廣受詬病。但是戚繼光仍然作為最重要的軍事將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書中對戚繼光的描寫有一句話很中肯,“戚繼光的才能不是説徹底變革當時社會制度,而是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下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閲讀時發現另外一點,書中幾乎所有的數字、對話和任務關係都有相應的文獻支持,書後長長的參考文獻列表足以證明著作的專業性。

當然了,由於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歷史學訓練,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對本書提出更專業的解讀。書中一些説法和結論還需要多次閲讀、思考和推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

彼時的四十八年,恐怕會熬老幾代人。然而四十八年的孤獨,或許會熬空一個人,大明有這樣一位皇帝,便是這樣一個孤獨患者。公元1620年,萬曆皇帝朱翊鈞長眠定陵,安詳而孤獨地結束了他馬拉松式的四十八年統治。

昏黃的背景之中,萬曆皇帝着朝服端居高座。臉型微胖而方,眉宇挺拔,顯得慈善穩重,目微下視顯得慵懶頹廢,似乎正映襯了他執政後期的生活狀態,但是每每當我仔細端詳時,總被那深邃得不可測的目光所深深吸引——這不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一幅明末宮廷百態的歷史軸卷徐徐在眼前展開。

當一位位如低賤的戲子一樣的歷史人物浮出歷史長河時,便可以被台下的人任意塗鴉,肆意戲謔了。東施的小眼睛或許被塗抹得別有風韻,西施嘴角的微痣可能被放大得不堪入目。看客們早已忘卻原本的角兒的真面目,只會人云亦云,他們拍手嘲諷那個以荒誕不經著稱的演員——萬曆。然而,萬曆似乎是一個不太會生氣的皇帝,因為它被氣慣了。

我們的故事從一位鬱郁不得志的S官員開始,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招火箭式的.升官之路,做法便是用死諫強迫皇帝接收其未必高明的建議,從而給其他人種錯覺——S忠君愛國。而真實的S,卻是在極其陰損地謀取名利。因為如果S因為直諫被處死,便會留名青史,這是古代文人最高的榮譽了,同時皇帝便會被認定成一個昏君,這是所有帝王所忌諱的;可皇帝如果採納了S的建議,造成的後期效應亦只有皇帝一人買單。總之,這是一項穩賺的生意,重點是不違讀書人所謂的“道義”,何樂而不為?於是,大小官員爭先恐後地“觸龍鬚”找死,猶如那恐怖的偽道德的洪水,萬曆被包圍了!

所有的大小官員都長着一張陰陽臉,萬曆是被他們包圍的,那種悲涼到戰慄的恐懼感,恐怕甚於四面楚歌的項王。此時,我突然看到了刺殺英國皇帝的那張可怕之極的V字形臉!不知原因,只想到那詭異微笑背後的難以名狀的悲傷——猶如萬曆皇帝朝服像中那深邃的目光。又突然,風雲色變,時光穿梭,一個叫蘇格拉底的老頭置身於由一羣暴民組成的陪審團,羣情鼎沸,他的眼神悽慘深邃冷眼旁觀着這可怕的“大多數人的暴政”,可以顛倒乾坤,恍如世界末日的審判;驚恐中思緒又迴歸故國故土,碰見已故人屈原,他心灰意散地挪步於汨羅江畔,高歌“着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時,香草美人的沉吟,那深邃的目光又會不會是這位義士對於炎涼世態的最後一瞥呢?

曾有過這樣的臆想,或許來自於懸疑電影的影響,覺得有一天我所熟識的所有人,都把我當作一個陌生人看待,我的意志在死寂中崩潰,崩潰,崩潰,即使臆想結束還心有餘悸。而萬曆的生活並非臆想,而是面對天下的精英的日日攻心。面對孤立無援的處境,萬曆恐怕也只有選擇退避了,而這一退就是三十年。因為他太善良了,善良得讓所有人都以為軟弱可欺,甚至遭受官員侮辱,作為天子至尊也只給了那個S官員廷杖和降級;因為他太無奈了,無奈的是無力改變文官制度千百年來造成文官的畸形而矛盾的性格——被歪曲的“殺身成仁”,俸祿的低下造成深重的結黨營私的“非禮”行為,但依然以儒家傳統道義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從中給予惡行以通用的合理性;因為他太有智慧,深知只有退避方可保留他外強中乾的皇帝的權威,深知皇權縱然高貴,卻是必須建立在以承認文官道德及信仰的基礎之上的,可那明明醜惡!因為他太“民主”,太尊重那些不該尊重的人,視那些人為“愛卿”而非“奴才”。

他即使是三十年未上朝,依然親自主持了“三大徵”,平定了楊應龍之亂、平寧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9

黃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歷史學家,喜歡他細緻冷靜的筆觸,喜歡他顯微鏡下的大歷史觀,喜歡他對歷史技術性的剖析,喜歡他描述時理性、同時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萬千讀者中普通的一員。王朔先生在他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中開篇就提到“説來慚愧,《萬曆十五年》這本寫於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並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於一觀。”而我是20xx年時得聞其名,真正與其結緣已是六年之後的事,屆時《萬曆十五年》已經再版21次。三年之後,提筆想寫點什麼的時候,才發現它真的是好評如潮。面對如此多名家的書評,我真正感覺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了,好在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萬曆黃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裏,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餘萬。20歲親政以後,萬曆皇帝也曾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曾經組織三次大徵。但後期他怠於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於“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萬曆皇帝對朝野上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先生説:“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覆。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盪,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

《萬曆十五年》分七個章節,敍及六個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這種情形實不是某個人性情能力導致的成敗得失,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為了其的犧牲品。《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裏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萬曆十五年》採取傳記體的鋪敍方式,以人物為中心,選取不同的角色來代表當時社會的不同階級,濃縮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也濃縮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這種描述方式使歷史專題的研究變得大眾化,讓原本枯燥、單一、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專著成為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文章,每一個人都為之吸引的故事。六個主要人物,七個章節,看似個各各獨立卻有一條主線一脈相承。而作者對明代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在每個章節中緩緩展開、娓娓道來,潛移默化中打動着讀者。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

黃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歷史學家,喜歡他細緻冷靜的筆觸,喜歡他顯微鏡下的大歷史觀,喜歡他對歷史技術性的剖析,喜歡他描述時理性、同時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萬千讀者中普通的一員。王朔先生在他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中開篇就提到“説來慚愧,《萬曆十五年》這本寫於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並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於一觀。”而我是20xx年時得聞其名,真正與其結緣已是六年之後的事,屆時《萬曆十五年》已經再版21次。三年之後,提筆想寫點什麼的時候,才發現它真的是好評如潮。應對如此多名家的書評,我真正感覺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了,好在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萬曆黃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裏,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餘萬。20歲親政以後,萬曆皇帝也曾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以往組織三次大徵。但後期他怠於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於“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萬曆皇帝對朝野上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先生説:“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能夠做出確切的答覆。可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能夠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盪,可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異常重要之處。”

《萬曆十五年》分七個章節,敍及六個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這種情形實不是某個人性情本事導致的成敗得失,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為了其的犧牲品。《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提高或者絕對保守,最終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所以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那裏作杯具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萬曆十五年》採取傳記體的鋪敍方式,以人物為中心,選取不一樣的主角來代表當時社會的不一樣階級,濃縮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也濃縮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這種描述方式使歷史專題的研究變得大眾化,讓原本枯燥、單一、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專著成為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文章,每一個人都為之吸引的故事。六個主要人物,七個章節,看似個各各獨立卻有一條主線一脈相承。而作者對明代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在每個章節中緩緩展開、娓娓道來,潛移默化中打動着讀者。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1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暢銷二十餘年的經典之作。

黃仁宇的敍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讀這本書,就會陷進去,因而產生神龍不見首尾的感覺。

在看這本書的同時,其實可以先看黃的另外一本書:《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税收》。

這本書出版於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的財政問題,通過細緻梳理,指出明代財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齊,政策的實施全賴當局自上而下施壓,官僚體制和一般民眾之間缺乏法律和經濟的聯繫,無法確保實施一套有效的税收體制,從而揭示帝制中國的某些鮮明特點。

這本書是《萬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瞭這本書的主題,當有助於《萬》的理解。當然,這是一部財政專書,看起來有一定難度。

那麼,還可以通過另一本書來體會《萬》書的精髓所在,這就是黃仁宇的回憶錄:《黃河青山》。

在回憶錄裏,黃仁宇結合自己的奇特經歷,詳細敍述了大歷史觀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和觀點。瞭解這些,讀起《萬曆十五年》來當有更深切的體會。

由於講的是萬曆年間的史事,很多人都把《萬曆十五年》當作一本歷史書來讀。其實,這本書不僅僅只有這一種讀法。

黃仁宇本人曾這樣解釋他的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説,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因此這本書不是一個書齋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經歷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這樣的作品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心理學上的,政治學上,組織學上的,管理學上的,很多現象和道理都可以觸類旁通。

實際上,也有不少人從獨特的'角度來讀這本書。比如,美國心理學家普尼克曾指出:“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關中國人過去和現在的許多問題,你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黃仁宇在書中一以貫之的觀點是,帝制中國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們往往憑藉私人關係來彌補制度之不足。這其實就是中國人講究人情的背景所在,從這裏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學上的探究。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義。

該書中文初版的責編傅璇琮也曾表示:“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我想,讀這本書,培養自己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也許其意義會更大。

明基電通公司中國營銷部總經理曾文祺撰文説:“這本書的價值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讀透這本書,我用了二十年時間,讀了五遍。”

這是從組織學上來看待這本書。根據組織學原理,一個組織成立後,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組織氣氛。成長性氛圍強,這個組織將蒸蒸日上,不斷強大;非成長性氛圍強,成員的成長願望受挫,這個組織將日漸衰弱,直至解體。隨着時間推移,一個組織越是龐大,將不可避免遭遇“組織絕症”,表現之一就是對環境的過度適應,而導致無法應變。

很明顯,如果把明王朝當作一個組織的話,在它開國時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將雲集,個個能發揮才幹,成長性極強,應變能力也強。而到了明後期,越來越壓抑個人慾望,文官政治越來越爛熟,最終導致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讀這本書,也能對企業領導人有很大的啟示。

也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而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 ——題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己亥年臘月,讀得《萬曆十五年》間春花秋月,今之視昔,悲夫!斟酌許久,思春秋何以變,量文明何興衰?感慨系之矣,故列作此文,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看秋月春風,知倉廩實而知禮節,明歷古之變。憶往昔品唐詩之高雅,覽盛唐之風采。前有“車如流水馬如龍”之盛景,後有“八荒來拜,萬國來朝”之繁華,禮儀之邦威名遠揚,泱泱華夏震懾八方。何以得?秦王玄武變,中原尚貧瘠,貞觀數十年,舊貌換新顏。“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黎民百姓知禮儀、識禮節、心胸闊、大體成。是因李世民深知“船能載舟,亦能覆舟,”勤儉節約,發展民生,兢兢業業,輕徭役少賦税,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樂得其所。據悉貞觀年間,路無凍死鬼,九州無豺狼。以史為鑑,倉廩實而知禮節,歷古文明方能一日千里。

看秋月春風,知衣食足而知榮辱,明歷古之變。縱橫明朝百餘年,第一才子楊慎連中三元,成為大明王朝絕無僅有之奇才。歎世宗,流連風月辱忠貞,惜楊慎,流放雲南苦難言。畢生蒙辱意難平,一葉扁舟,一頂草帽,墨筆落下,一生再未歸朝廷。在錦繡河山間放浪形骸,於前朝書海間苦心孤詣。多年以後,白髮老人安然入土,著作等身,名滿天下,為文明畫上瑰麗一筆。柴米油鹽的衣食飽暖成為生活基本後,人方能思榮辱。因為知恥而後勇,所以文明得以在秋月春風中變遷不止。卧薪嚐膽十餘年,不忘一介忠臣夏言慘遭奸人陷害致死之恥,嘉靖年間內閣首輔徐階,風風雨雨忍耐嚴蒿的折辱,最終鬥垮嚴黨,懲惡揚善,清平天下。雖説“江東才子今猶在,肯與君王捲土來,”然而江東霸王不堪漢高祖四面楚歌之入辱,烏江自刎,留下千古絕唱。屈原發配吟澤畔時低歎“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憤恨“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半生忠君戀闕,心繫國家,不甘亡國之恥,於是縱身一躍,一河碧水為之激盪,千載令名不朽。凡此種種,皆言榮辱,而後蕩氣迴腸,雕鏤下千年長河滌盪亦揮之不去的.中華品質!以史為鑑,衣食足而知榮辱,歷古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看秋月春風,知上服度而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閲百年滿清,基業顯赫,卻閉關鎖國,孤陋寡聞。慈溪專政,宦官外戚,遍佈朝野。上不服度,六親不固,民不聊生,豺狼當道。江山笑,煙雨遙。於是滿清搖搖欲墜。親王腐敗,污吏橫行,壓榨民脂,尸位素食。綱紀鬆弛,政令不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於是大清王朝匍匐於列強鐵蹄之下,覆滅在歷史長河中。以史為鑑,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歷古文明在刻古與雕今中選擇了煥然新生。

看秋月春風,明歷古之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今大同盛世,無戰火之憂,無貧寒之苦,學而優則仕,不曾聞失路之人。我莘莘學子,幸遇時機,在互聯網翻天覆地,科技日新月異之年代,可覽古今史冊,親鑑萬事得失。更當圖學治國,舞慧筆長靈思,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豪情萬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讀十五載萬曆,看盡縱橫八萬裏,上下五千年。嗚呼!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古千年,是非榮辱,文明興衰,不過如此!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3

選擇閲讀《萬曆十五年》的原因與《明朝那些事兒》有極大的聯繫——《明朝那些事兒》常常與《萬曆十五年》拿在一起被人比論,而《明朝那些事兒》也被我劃在小説一類中我很喜歡的歷史文學類系列叢書。我對《萬曆十五年》產生好奇,自然也有理可循。大約花了一週讀完這本不算厚的“史書”,又延伸了一下相關史料,我開始寫這篇讀後感。

首先是我瞭解到的有關本書的地位評價。《萬曆十五年》可以説是一部改變中國人閲讀方式的經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癥結。“萬曆十五年”即指公元1587年,本書開篇黃仁宇先生就説明了為何要單講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從目錄我就產生了親切感,我想這樣一目瞭然的目錄更方便讀者從中尋得因果。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李贄、戚繼光等人的名字一掛,我也就大概瞭解了作者行文的方向與着筆點——這本書取一年為題,前後延伸,通過幾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和故事講述着明朝的歷史,甚至是整個中國古代的專制體制。

結合閲讀和課下資料查找,我認為本書要講述的最終論點是中國古代落後的原因,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在我們高中所學和課外閲讀不太難想到,集權的目的是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幾個方面實現對權力的集中,但是讀完《萬曆十五年》我又會想,真正意義上的集權是否一定取決於皇權呢?站在本書引導的角度,國家的專政體制發揮着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皇帝一人,還有他背後的文官集團,更可以追根溯源説是儒家思想。因此書中所再三“強調”的萬曆皇帝不能立心愛的女人為皇后、不能立喜愛的兒子為太子,不能決定死後自己和妃嬪的墓葬——萬曆在史上一貫消極的作風或許我可以將其看做一種無形的抗爭。從某種角度看萬曆一直在和龐大的集團做着對抗,在以往的歷史學習中老師稱之為中央集權的鬥爭。權傾朝野的張居正、頗有思考的申時行也一直在揹負着那個龐大的文官集團的壓力——這就是國家的制度——或者説道德制定下的制度和法律。(均為不專門學習研究歷史的我的個人看法,如有誤解之處還請老師原諒)。那麼按照我的這種看法,書中花費諸多筆墨去記述禮儀、制度,我也可以對自己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了。括而言之,《萬曆十五年》給我的感覺比《明朝那些事兒》要更為穩妥真實,讀它的時候更像是在聽一位年高德劭的學者在細細向我分析,但是它和那本書一樣在於二者的語言都平和而淺近,使我這個僅僅是對歷史感興趣的“門外漢”也能得到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與思考。相比而論,我可能會更喜歡《萬曆十五年》。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了關於自己的一些感觸(同樣是非專業學習研究的觀點),古代中國的體制問題不僅使黃仁宇先生產生思考,也使我有所困惑。沒有西方的大炮轟炸,中國的體制會改革麼?從一方面看:封建體制的頑固與與生俱來的安土重遷思想;從另一方面看:體制內部自身的穩定性也促使着其自身的微調和變化。李贄的悲慘下場與同時期西方對各流派思想的寬容相比,西方的改革當然更為容易——又或許我們從程朱理學説起,清朝不能算作落後於西方的開始,因為它不過是走着前人體制的老路罷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本書用作者自我的話來説,能夠算是“大失敗的總記錄”,萬曆皇帝、元輔張居正、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這六個人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書中側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並非個人原因能夠解釋,而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種以傳統道德治理國家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導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明朝税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萬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認為税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而黃仁宇先生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民窮的根本在於律制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明朝採取極其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並不着眼於提倡輔助先進的經濟以增加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

歷史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歷史能讀懂未來。歷史總是在創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歷史,由不一樣的人去描述,就會有不一樣的歷史觀。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不一樣的人發現的細節不一樣,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一樣。《萬曆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幹着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我的私慾。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書中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説道德能夠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為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所以,在現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可是不要把道德技術化,要優先研究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於治國,孝能夠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能夠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5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為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為周王貴為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為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後來,念由對天的感性過渡到對儒家思想的理性。歷朝歷代的首要任務與其説是治國,莫不如説是對儒家思想的推廣和執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責任與其説是推佈政令,莫不如説是身先士卒,踐行儒家禮儀,與萬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稱之為儒教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和政治傳統。中國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術發展的限制迫使從周公起的統治者以觀念規劃全國,形成一套獨有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的特點是上端細緻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統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複雜多變的實情,二是實在沒有能力去處理數以千萬計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農集團。為了統治的便利,只有靠觀念,即後來的儒家道德。這種道德一來可以統一文官觀念,讓他們即使分散在各地,與中央隔絕,也能力解當地的疑難;二來可以規範百姓,使他們各自安分守己,少為國家制造麻煩。道德的產生是因技術的無奈,而實戰的結果表明,道德的力量遠遠超過行政和司法,這就是我們反覆強調“以德治國”的原因。

這種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漢、隋唐創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時代在發展,我們永遠也找不到放諸四海而皆準道理,永遠也找不到一勞永逸的創造。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到了明清時期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中國在歷史的座標系中開始走下坡路,這也許就是黃仁宇先生創作《萬曆十五年》的緣故。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以德治國”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為音韻的和諧。

中國古代德治政治的優越性結束了,形式也結束了,但它的.流毒卻遠未終結。儒教的本本沒有多少人再學習了,儒教的精華沒有多少人再記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卻深

深紮根在現代人的心靈深處,因為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幾千年,而進入現代社會還不到一百年。這種紮根的結果就是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人的劣根性,這就是現代中國人還存在的諸多毛病。即便是年輕人,任你穿的很“哈韓”,吃的很“歐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離中國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惡劣性”!儒教講究“仁”,二“人”即為“仁”,中國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長“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級組織的任何一次改革與反改革、革命與反革命,始終繞不開人事的問題,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對人的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