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1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9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關於明朝,説句慚愧的話,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是寫的萬曆年間的事情,我對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萬曆是明朝的'一個皇帝,明朝有段時間是萬曆年間而已。至於戚繼光,李贄,海瑞,張居正這些人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只是知道他們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們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實中國古代對於社會機制的設計已經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動作。下面的文官機制也能基本上照常運行,它已經將自身內部的人訓練成了它自己的齒輪,不會因為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不合作就亂了套,哪怕這個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裏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敍夾議的文字裏,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裏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為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為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官集團為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説,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為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為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2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 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3

我曾經以為《萬曆十五年》會是一幅宏篇巨構的歷史,就算不滿眼艱澀的文字,也該是難逃作者的主觀臆斷落了下乘(這也是我不喜歡讀歷史評論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夠客觀)。但顯然,是我胡亂猜測了。

這本書初讀顯得瑣碎,你甚至不覺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無奇的講一個故事,甚至有點無聊。

但到了後面,你開始被它吸引,於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過去,竟有點欲罷不能。

看書喜歡窺探作者的三觀,企圖找出作者的狹隘和洋洋自得。然而這次只看到作者對歷史的悲憫、清醒的目光以及高遠的'視野。這絲毫不誇張的文字,突然讓我懷疑:是作者沒有斐然的文采,還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靜靜地講好一個故事?

再説故事。

我們總宣揚人定勝天,認為這樣才算英雄,作者卻讓我們看到到歷史的偶然與必然:歷史大車輪下,很多人物被裹挾着前進,根本無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會失敗,只是難如登天!自動開啟hard模式,何苦?

歷史人物也是人,不是歷史課本里的寥寥數語,萬曆皇帝,海瑞,戚繼光,張居正,他們未必沒有爭過,沒那麼高尚,也沒那麼不堪,但最終也未能扭轉歷史的潮流。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黃仁宇一生經歷了太多,對歷史有一種天生的悲憫和冷靜,者註定了這本書的成就:很多人寫史讀史,卻最終陷入偏見,客觀是最基本卻最難做到的。黃的高度,黃的經歷,足以讓很多人説一聲佩服,讓很多人汗顏。

至於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沒有了興致,罷罷罷,不講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4

最近看完了《萬曆十五年》,明朝萬曆年間的重臣,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海瑞……無一不以悲劇收場。甚至萬曆自己,在這種文官集團體制之下,也只能無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種強大體制慣性所帶來的悲哀。他們每個人都各有特點,亮光閃閃,也試圖做出改革,但最終失敗,大部分人還落得個革職、入獄、自殺的下場。一羣文官為了整個集團的平衡,國家的武備、科技的.革新、商業的發展都陷於停滯。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後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曆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着重挑選具備後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峯,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峯。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後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人口激增,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僱傭關係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製造業、紡織業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壓內部起義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下部書準備看看《彩色歐洲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5

這本書——《萬曆十五年》是無意間發現,起初是以為與大明王朝一樣,是小説,是演繹,後來卻發現不是這個樣子,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既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報,也不能算嚴格意義的商業產品。

作為一個多年旅居國外的華人,文字的寫作風格已經深受影響,中國人做的史書多數很隱晦,雖不至於像段子裏講的,中國的`史書裏除了名兒是真的,情節全是假的,但是讀起來總感覺懸在空中,紀傳體由司馬遷發明,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武俠小説的起源。這本書的文風平淡如水,婉婉道來,但是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帶着茶末的水,總感覺沉沉悶悶,但是又説不出哪裏有問題,就如同書裏的那些主角一樣,在大道德的規範下,都低着頭,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頭頂一層厚厚的雲層,這就是這本書整體的感覺。

作者的大歷史觀,要放到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歷史的變遷,王風起於青萍之末乎?還是客觀的事物規律有其必然解決,這本書裏對於現狀我看不到解決的方式,太多的無奈可奈何,太多的無能為力,最終只能被歷史的洪流推動着,最終被碾為粉劑,唐宋元明清,秦皇漢武,唯獨這個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邏輯思維有幾期節目講的就是這個大明,有意思,可以看,這本書,也值的一看。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6

《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在這本書的末尾寫到:“由明朝可以向後倒推到其它各朝,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候地理關係的影響。”這就是作者從大歷史觀的角度得出了的歷史結論。

當歷史的問題牽扯到地理環境時,似乎一切已經註定。氣候天決定,文化隨之產生,歷史的大環境也就矗立在那裏了。那麼,在既定的環境中,歷史人物又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呢?在《萬曆十五年》中,作者通過幾個不同人物的故事串聯起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比如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

寫到張居正這一章的時候,作者擬定的章標題是——世間已無張居正,也就是説書中闡述更多的是他的落寞和跌入谷底之後朝局的變化。何以一代內閣首輔身前地位顯赫風光無限,死後被鞭屍,被抄家?也許,從他的一生,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社麼叫物極必反。活着的張居正總是幻想憑藉一己之力來改變一個國家的發展,他的威嚴、權利和智慧不僅在小皇帝身上展現出來,也籠罩在整個朝野。他想當皇帝嗎?其實不見得,從他不遺餘力的改革賦税,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條鞭法來看,他也許真的希望這個國家能在他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只可惜他太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視了一個事實,推動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個人的事。他自身就處於明朝這樣一個文官體系當中,當他把所有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者貶黜的時候,就打破了整個體系的平衡。

在當時明朝的大環境中,張居正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度,心中可能有這樣的獨白:“萬人阻擋又怎樣,權利會幫我達成所願。”他不顧整個歷史環境的力量,不考慮文官系統裏其它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希望通過明確而堅定的態度處理公務,最終的結果歷史給出了答案。當他孤獨前行的時候少有人真心實意的成為他的同伴,當他死後大部分人對他羣起而攻之,表達不滿。

申時行同樣作為明朝首輔,並不如張居正那樣“有名”。他深知自己處於怎樣的一個環境中,沒有鋒芒,更談不上畢露。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他更願意成為和事佬,不觸動誰就會相安無事。作為張居正首輔之位的下一任,他看到了前任處事風格之後的下場,因此他不會去重蹈覆轍。

除了厲害關係讓他沒有做烈士的決心外,他對環境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認為,在既定的系統中,身為首輔也只能按照整個系統中的共同意志辦事,能夠恰如其分的調和其中的矛盾,並對大家起到感化和領導的作用才是首輔的角色需求。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任職期間他努力的穿行在百官和皇帝之間,儘量的平和政治波瀾,希望憑藉“誠意”建立起信賴,通過恕道期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從當時的大環境來看,申時行的做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歷史並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大明更不會。對待一個岌岌可危的病人,張居正的猛藥行不通,申時行的小米粥同樣沒有用。

除了通過兩位明朝首輔來闡述自己的大歷史觀,《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還煞費筆墨的.寫了這位一代名將戚繼光,很明顯他是偏愛戚將軍的。在書中作者寫到:“我們的帝國不允許也沒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尋找出一種妥協的辦法來作部分的修補。戚繼光的天才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可避免,而他的成功在於他善於運用技術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戚繼光沒有像張居正一樣超脱於環境之外,自負的以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而是靈活的適應環境,斡旋在各種關係中。也沒有像申時行一樣“看透”了環境,將希望寄託在所謂的“誠意”上,而是依據環境採取了必要而可行的措施。他嚴格練兵,創造的各種戰術雖不先進也多有弊端,但是符合當時的軍隊人員構成和經濟技術水平的。

從明朝整個大的歷史環境來看,似乎戚繼光對環境採取的措施更值得推崇。其實,未定。除了由於地理環境所造就的歷史環境之外,每個單純的個體也處於自己的小環境中。試想一下,如果戚繼光處在張居正的位置難道就不會通過權利鐵血施政嗎?如果申時行只是一方將領他是否會摒棄猶豫不決膽小怕事呢?如果張居正處於首輔之位時和申時行一樣看到了前任的不幸,説不定也會小心翼翼,忐忑前行。再往前推,除了職位環境的不同外,每個人生活成長的環境也不同,形成的觀念和理念也不同,所以就算曆史倒退,試圖去尋找一種周全的做法改變明朝的的結局也是不可能的。

所謂“讀史使人明智”,如果非要問我《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看完之後有哪些啟示和借鑑,我想説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比以上人物平凡很多的普通人,成長的時代也不同,處事之道是借鑑不來的。但是,看待事情的寬容度可以更高一些,不要總拿中國和外國比較,歷史都説了,地理環境決定了很多的不一樣。不要看到某種行為之後就説三道四,你不是別人,你看不到別人的小環境。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7

明史有“税重民窮”之説。如果意在説明當日官僚貪污百出,無力百姓被攤派的賦役過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言之成理。要是認為全國税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同期英國税收約銀二千餘萬兩,和人口為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等。“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税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中國幅員遼闊,情形複雜。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着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肉夾麪包”——上面是一塊長麪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麪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法制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張居正精明能幹試圖經濟改革,申時行中庸誠信試圖建立和諧社會,海瑞奉行儒家傳統道德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戚繼光實幹主義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李贄清高矛盾試圖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觀,結果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或身敗名裂。就連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本有中興之願,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形象反轉,天子家事又屢被臣下干預,眼看死後都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並肩長眠,早已厭倦在各種典禮上充當木偶的他也終於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徵在於依靠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手段。其意識形態充斥了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從廣度來説,都是空前未有。意識形態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計較個人私利,講求奉獻和犧牲,鄙夷物質利益。這樣,官員們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也成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補助着體制上的欠周全。

單一意識形態體制所造成的困局還表現在,它不能承認自己自己存在問題,因為懷疑終極價值,就等於懷疑一切的基礎。如此往復,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執行者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掩蓋之。在這個體制之下,因為終極價值理論上的`不可懷疑和體制事實上的漏洞百出,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淪為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態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已經進入死衚衕,其必然碰壁。當現實基礎嚴重脱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但是構成體制本身的官僚階層自身已經發生了改變,其行為也有所偏差,最後的結局必然是體制的分崩離析。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既無資本主義發展的組織能力,也決不願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為王朝的安全之累。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距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職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標準,則前後想通。1840年的鴉片戰爭,其情形仍與1587年相去無幾。

中國傳統社會無法局部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繫着重於尊卑男女長幼,純考科舉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後,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為脱節,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

民國肇造後,軍閥割據,也是當然趨勢。新的力量還沒有產生,過渡期間,只能由私人軍事勢力撐持。這私人軍事勢力,限於交通通信等等條件的束縛,也只能在一兩個省去裏有效。省區外的競爭,更釀成混戰局面。

國民黨專政期間,創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總算技術了軍閥混戰,但是全靠城市經濟維持。

共產黨的土地革命,在農村中創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底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繫,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而潛水艇夾肉麪包的結構,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氣地理關係的影響。

自小讀史,常有中國不如別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內就凡事做得頭頭是道,而中國似乎越做越糟。現在才看的明白,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歐美和日本的物質文明有他們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況且每個國家發展,也有他們先後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則是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為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繫,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機構作為行政基礎。

傳統日本好像很受中國儒家學説及佛教的影響,但是因為它國家低處重洋,對外安全,無須中央集權,與中國的結構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國內組織已經商業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進,其實則是長時間的演變,最後出頭露面而已。

因為世界工商業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勢,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額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濟,中外無可避免。西方的民主與自由,以“市民特權”為基點,和日本的大名政權,授權於藏元的情形類似,所以改造比較容易。中國立國以來以貧民及小自耕農的經濟立場作基礎,農村內部複雜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國所稱“一國兩制”,驟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宣傳工具,但是荷蘭初成的聯邦制也實際上是“一國兩制”的表現。英國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為司法的基礎,利用司法制度不聲不響地使社會融合,也是漸漸由“一國兩制”造成一國一制。但是“一國兩制”不是沒有危險的,美國開國時以保障人權為前提,卻又因聯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隸制度,終發生內戰。

在技術方面講,這一國兩制的實行在中國必有很多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在漢朝以儒家籠括髮夾、到家及陰陽家的思想,在隋唐時代又籠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統一。可見時勢需要,即不成能亦成為可能。

總體而言,《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説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變妥協,如果道德上的爭執持久不能解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於戰爭。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8

在閲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紮紮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才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後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説,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可見這本書不是一個僅侷限於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峯,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才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為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9

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曆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註定滅亡。"也就是説,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後,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非常經典的。你彷彿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後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着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曆十五年。

我們可以把萬曆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萬曆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較前面的CEO跟後面的CEO做法有什麼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麼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文化、企業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死了,可是彷彿活着,你的權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但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能力有關係,如果萬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户,立即服務,為當地服務。然後他也會產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為導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户為先。但是,朝廷的意願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爭。例如我從台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麼打,公司就要因此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説"活着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衝突,是"自相沖突的哲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學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力很高,已經萎靡了。

從第一章唸到第七章,從"公司董事長"內心的轉變,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後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曆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後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現在的企業裏面,或許這一週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週,不是因為這個禮拜產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週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致了你五年後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