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看不見的愛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44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不見的愛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看不見的愛教學反思

看不見的愛教學反思1

本文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樣玩耍——打彈弓,耐心地陪伴孩子,並鼓勵孩子“總會打中的”,凡事的關鍵是“做了沒有”。最後,孩子終於打中了目標。這是一位有着博大胸懷的母親,她的愛藴涵在安詳的微笑裏;藴涵在輕輕的動作裏;藴涵在平靜的話語裏。這愛是多麼的深沉而了不起。考慮到學生體會這沒有直接表露的愛會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學中,以那位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作為體會中心的抓手,先引導學生理解進而朗讀,感悟,從中體會這份執着、堅韌的母愛。

正常健全的孩子,一般都很難真正理解小男孩生活中的困難。因此,在閲讀中設法引導學生體驗,通過對母親的神態、動作的理解,通過作者各種情感的襯托、各種形式的朗讀、設身處地地想象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感悟偉大的母愛。抓住母親對男孩的一句鼓勵的'話語,體會母親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對男孩的一種幫助。

然後重點品讀五句母親言行的句子,通過理解、朗讀、説話等方法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悟到:面對孩子怎麼也打不中瓶子時,母親不責怪,不急躁,輕輕地遞,安詳地笑;面對孩子是一個盲童這個殘酷的現實,母親不迴避,不自卑,微微地笑;面對孩子打得精疲力盡,母親不放棄,依然輕輕地遞;面對別的孩子也這樣玩,母親堅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和他們一樣;面對孩子打了很久也打不中瓶子,母親充分地理解、寬容。

“愛”是此文的主旋律,在課的最後我安排了一首《母親的愛》的詩歌,把學生帶到愛的情境中去體會愛,然而讓學生把體會到的愛表達出來,抒發出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這既是這節課給我的提示,也是以往教學中給我的提示。這就有待老師認真研究教材,設計出能激發學生情感的教學環節。同時老師在課堂上也應用富有情感的語言,感染帶動學生。培養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我們平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

看不見的愛教學反思2

本文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述了一位母親陪失明的孩子打彈弓的故事,讚揚了一位給予殘疾孩子無私母愛的母親。這是一位有着博大胸懷的母親,她的愛藴涵在安詳的微笑裏;藴涵在輕輕的動作裏;藴涵在平靜的話語裏。這愛是多麼的深沉而了不起。學生體會這沒有直接表露的愛會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學中,以那位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作為體會中心的抓手,先引導學生理解進而朗讀,感悟,從中體會這份執着、堅韌的母愛。理解、感悟偉大的母愛。

不足之處:整堂課的教學,我把閲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去感悟去體驗,然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這份獨特的感悟體驗表現出來,可是在悟出這看不見的'愛的真正含義時,我沒有深入的引導學生感悟“為什麼説是看不見的愛”。課後我想應該引導學生閲讀交流與小結提升,由點到面,觸類旁通,讓學生明白母愛在人間可以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盲童孩子與母親之間,心中的愛,看不見的意境——愛,同樣可以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樣,學生對於課文愛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認識也就更提高了,教材的人文教育價值也就提升了。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個人都懂,怎樣來理解這一份愛?怎樣讓學生來看見這一份愛?需要我們用心來揣摩。

看不見的愛教學反思3

一、成功之處

本文《看不見的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同為母愛題材的文章,這篇課文的獨到之處在於情節性較弱,隱含在文字背後的情感豐富,這是一位有着博大胸懷的母親,她的愛藴涵在安詳的微笑裏;藴涵在輕輕的動作裏;藴涵在平靜的話語裏。這愛是多麼的深沉而了不起。

1.課前,我能根據本文“小男孩”雙目失明的特點,帶孩子做一個交換筆的小遊戲,讓孩子在學習課文之前體會盲人的世界,感悟盲人的生活從而幫助更好的理解課文。

2.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充分理解了大問題“你從文章的哪裏體會到了母親對小男孩的愛?”

3.學生體會這沒有直接表露的愛會有些困難,因此在教學中,以那位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作為體會中心的抓手,先引導學生理解進而朗讀,感悟,從中體會這份執着、堅韌的母愛。理解、感悟偉大的母愛。

4.我能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帶入到文本中去,讓學生感受作者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能更深刻的理解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5.有意識的鍛鍊學生的語言,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要求學生規範自己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表達從而實現最優效果。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語言的運用貫穿整個國小,中年級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鍛鍊學生的表達,指導學生完整大膽的表達,學習文中的表達手法並且會簡單的使用。

二、存在問題

1.一課時基礎知識落實不好。課前開火車讀詞語的時候同學參與不夠積極主動,而且有個別詞語讀音不準確。

2.教師有些問題不夠做到“放手”。引導的語言過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要求完美。因此在同學回答問題之前,教師做了充分的引導和鋪墊。這種想法雖然是好的,有利於同學理解文章的時候更深刻,但有時卻不然,往往適得其反。教師引導的語言過多,這樣恰恰是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影響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利於學生的自由表達。因此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儘量避免過多的引導,要讓學生自己説。哪怕學生回答的不完美也要給予鼓勵和尊重。

3.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作為一個新教師在教學語言方面還是存在着很多不足,語言不夠精煉。教師的語言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表達。因此,教師的語言尤其關鍵,今後要用心規劃自己的語言,力求精煉。

4.教學環節不夠緊湊。有些問題耗時太長時間,導致最後還有幾分鐘壓堂的現象,今後應該把好時間。

三、解決措施及努力的方向

1.更加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爭取做到環環相扣。這樣緊湊而且有條理的教學不僅能彰顯教師的良好素質,還能讓學生更加清晰明確教師的教學意圖,做到知識成系統,教學成體系。

2.精煉自己的語言。由於自己害怕學生理解的不充分,總是加了過多的引導語言,導致語言不精練,過於瑣碎。因此,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多説,教師少説。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教師的評價性語言應該增加

有時候自己由於忙於下一個環節的教學,對待上一個環節回答問題或者是讀文好的同學沒有進行及時的評價和鼓勵。這種語言性的缺失恰恰是丟失了一次教育其他同學的機會。要藉助平時課堂上對同學的評價起到規範課堂發言的教育作用。教師如果及時評價了學生的發言,去他同學也會爭相去模仿,因此以後要豐富自己的評價語言,為以後的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4.注重教學細節。在教學過程之中由於某些環節鏈接不緊湊導致後面許多同學的精彩小練筆沒有展示出來,草草的收尾了。細節決定成敗,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在這裏感謝各位領導及時給予我更多意見。